2023-08-29 17:19:07 | 寻车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比燃油车更省,又没有纯电车续航焦虑的插混SUV成为市场中的“香饽饽”,但在13万左右这个区间,你却找不出一款纯电续航够足、车辆空间够大的插混SUV。
蓝电 品牌便是找到了这个市场盲点,应势推出了 蓝电E5 这款大5座中型SUV,该车的指导价为13.99万~15.19万元,另外蓝电E5还提供5+2座椅布局,据出行局了解,该座椅布局车型只需加价2000元即可。这个价格已经足够惊喜了,但目前蓝电E5还有1000元抵10000元优惠福利,实际入手门槛进一步降低,这也让蓝电E5成为了目前能买到最便宜的大5座+“5+2”座插混SUV,仅凭这点称蓝电E5为15万以内新能源SUV的最佳普及者,便有着充足的理由。
但蓝电E5不仅于在价格方面“香”,出行局在亲身体验了一番之后,认为在设计层面和驾乘体验方面,这台蓝电E5依旧是可圈可点。
5+2布局满足全家出行需求
蓝电E5前脸以大尺寸的六边形进气格栅为主,搭配贯穿式LED灯带设计,与车辆与当前主流的燃油车设计风格有一定区分。
同时点阵式的格栅设计和LED大灯内部的蓝色装饰,为原本较为沉闷的前脸增添了一些时尚和科技感。
前脸比较特别的式它的LOGO,由9个大小不同的圆点组成,看起来像个大写字母“E”,官方介绍LOGO的灵感源自Electric(电动)的“E”,在E的基础上以万物互联为设计概念,关于万物互联这块在稍后会讲到。
蓝电E5的车身尺寸为4760/1865/1710mm,轴距为2785mm,这个尺寸对比长安CS75 PLUS、 哈弗H6 混动,优势非常明显,对比欧尚Z6混动则是稍显劣势。不过欧尚Z6混动的起售价就来到了15.58万元,同时还是油混车型,在购买价格和日常使用成本上,两者不在一个级别。
在大尺寸的优势下,蓝电E5的车内空间也是非常充足。
1米76的男性乘坐在第二排,无论是腿部空间还是头部空间都比较不错。蓝电E5的第三排的空间相对第二排来说则是狭小了许多,但毕竟是作为应急使用,能够理解。
在三排的情况下,蓝电E5的后备箱空间并不小,放两个行李箱没什么问题。
不过当你把第三排座椅放倒后,这台车的后备箱空间就得到了质的提升,日常装载一些货物都没问题。
再来看它的内饰,如果我们只看这张图片,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台车的价格不会低于20万元。毕竟蓝电E5在中控、车门等多个地方使用了胡桃木贴皮和皮质包覆的拼接撞色设计,会给消费者营造出轻奢的感觉。
以实用为主 拒绝花里胡哨
在智能化层面,蓝电E5没有被满世界的智能化口号所裹挟,主要考虑的是实用性。
如纯电和插混模式、驾驶模式、陡坡缓降功能和空调功能都是在顺手的地方保留了实体按键,并没有像新势力一样将这些功能全部融合进中控大屏内,减少了车主的学习成本,让车内更有质感的同时,对于蓝电E5主流的消费群体也更为友好。
车机方面,蓝电E5的车机系统UI界面较为传统,功能较为简单,除了必要的导航、音乐APP外,并没有太多娱乐应用。不过好在蓝电E5搭载了华为Hicar3.0,可以实现手机摇一摇导航就从手机上无缝流转到车机,同时还拥有多方式唤醒、智能情景互换和 远程 操控智能家居等功能。当然了,抖音、QQ音乐、小红书等多个手机app互联映射也能在这台车上实现。
使用体验方面,连接Hicar3.0之后,蓝电E5的车机就如同手机一般,使用起来相当便捷,完全没有学习成本。
值得好评的是Hicar3.0上的壁纸更换功能,拥有相当多的壁纸可以选择,在蓝电E5的高清中控屏支持下,每种壁纸所呈现出来的效果都相当精美。
不过最让我觉得满意的还是华为Hicar3.0能将每款App应用深度定制,呈现出符合驾驶习惯的显示及操作模式,不会出现APP在车机屏幕上不适配导致图像扭曲或黑边巨大的情况。
目前车企们将中控屏做得越来越大,并往车机系统里塞进去越来越多的东西,部分车企的车机使用体验的确很好,但绝大多数车企的车机给到消费者的体验并不好,常有卡顿、反应慢、更新慢等情况,最绝的是这些车企还拒绝接入CarPlay、Carlive,也就是说你只能使用它们家的车机。
但因为汽车座舱中控主机硬件计算能力升级迭代周期相对较长的原因,一台车汽车的应用和服务往往在几年后就难以跟上时代变化,在汽车投诉平台上就有很多车型因为这个问题被投诉,很多车主现在打开一个简单的导航都需要数分钟的时间,但这些问题对于移动终端来讲根本不是问题。
手机在硬件资源、计算能力方面一般来说都要比车规级的芯片更好,同时迭代更快。例如现在最主流的车规级芯片为 高通 8155芯片,对应的手机芯片便是手机版高通骁龙855芯片的车规版,而骁龙855芯片,大约是2019年安卓手机的旗舰配置。
HiCar3.0通过分布式平台的能力,让手机的硬件为车所用。比如说导航时综合手机GPS数据以提供更精准的导航,借助手机AI算力提供人脸识别、疲劳监测等服务。相比不少车企的车机系统来说,Hicar3.0的使用体验要好很多,同时因为手机迭代更快,应用生态紧跟时代发展与潮流的原因,车主们只要使用华为Hicar3.0就完全不用担心出现车机卡顿和娱乐系统落后这些情况。
油耗友好 驾乘超过预期
蓝电E5采用的是大家熟悉的弗迪混动系统,这套系统搭载有1.5L高效插混专用发动机和DHT300电混系统,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43.04%、最高传动效率97.5%。顶配车型搭载的19.4度的电池包,NEDC纯电续航达到110km,入门级车型搭载的17.52度电池,NEDC纯电续航为100km。
官方给到的这车馈电油耗为5.5L/100km,这次试驾里程大概有120km左右,包含了城市道路、绕城高速、环山公路等场景,我和我同车的媒体朋友全程都是开着空调随心所以的驾驶,该加速时就一定是在加速,尽最大可能模拟着真实的用户用车习惯,在载有5人的情况下,跑下来的综合油耗为5.2L/100km,而在这个油耗水平对比哈弗H6混动和欧尚Z6混动都有一定优势。在固定试驾路线结束后,我个人还对这辆车进行了近1个小时的馈电山路体验,最后综合油耗略微上升,达到5.9L/100km。
值得一提的是,同行的其他车辆甚至跑出了4.0L/100km的油耗,用一台中型suv跑出了接近插电式混动轿车的油耗,可见这款车是多么的省油。
蓝电E5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组合,整体调校偏家用属性,在环山公路低速经过减速带时,车辆悬架对车身的控制比较紧致,晃动少,高频振动也少。而当速度提到50码以上,前桥也并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冲击和余震,在第二排乘坐时会感受到一点,第三排乘坐时感觉则会更加明显一些。
<img src="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出行局,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新车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480×1837×1673mm,轴距为2665mm,在动力方面搭载的是一台最大功率为160kw,最大扭矩为300N·m的永磁同步电机,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415公里,50公里加速时间为4.18秒,相对来说它的车身空间与动力都还可以;
2、而在2018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为15.8万辆,成为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最多的车企,其中销量最好的是北汽EC系列,累计销量为8万多辆,占总的销量60%以上;
3、而北汽EX系列在2018年卖出1.61万辆,占总销量的14.75%,所以在北汽内部来说,北汽EX系列并不是卖的最好的。
百万购车补贴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新能源车未来预测!完全自动驾驶、超低能耗、一体压铸!的相关内容。
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新能源车销量688.7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27.6%创历史新高,据预计这一数据在2023年还将继续攀升达到36%,不知屏幕前的你近几年是否有购置新能源车的打算?结合这几年我试驾过的和深度了解过的新能源车型,来分享下我对在2023年及以后可能成为领先或主流的技术、功能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准备选车或者关注新能源车的你。
实现自动驾驶有摄像头就够了?
很多人将2022年称为城市导航驾驶辅助元年,原因是一众搭载了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的量产车型正式交付,并开通了部分城市道路的驾驶辅助功能,不过在未来以上说到的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名词,或许并不需要成为你选车的充要条件。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高级别驾驶辅助领域,出现了两种新的声音,一是“重感知、轻地图”,之前被很多车企追捧的高精地图风光稍退,越来越多的厂商,尤其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公司开始纷纷提出“重感知、轻地图”的解决思路,具体的改变是在相对更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路段,开始使用普通的导航地图替代高精地图,加速城市导航驾驶辅助功能的覆盖范围、提升地图鲜度、降低成本,其中与高精地图相比缺失的信息,通过车载感知传感器的采集补齐。
说到感知传感器,也就有了第二种声音,只用摄像头去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在去年 特斯拉 的AI DAY上,它们展示了最新的占用网络技术,相比目前被广泛使用的BEV,主要提升是在对无法判断物体的移动/静止检测、被遮挡物体的侦测和更精准的通行空间预估,巧合的是这些优化也基本是当下激光雷达对视觉传感器最重要的功能补足,而且对于视觉系统来说,它的优势就是由远及近越近越精准,甚至可以超远激光雷达的水平。
无独有偶,在去年NIO DAY 蔚来ET7 高速自主换电的演示视频中,在 理想L9 、L8最新的泊车方案介绍中,也都看到关于占用网络技术运用的展示,所以在未达成真正的完全自动驾驶之前,我们和车企有必要为激光雷达去付出额外更高昂的成本吗?
平均能耗比最大续航里程更值得关注!
续航焦虑在被宣传成电动车车主最大的痛点之后,似乎也成为了悬在一些车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继 蔚来 发布只租不卖的150kWh半固态电池之后,大容量电池又成为了部分厂商的比拼战场, 岚图追光 搭载108.73kWh电池CLTC续航730km、 阿维塔11 搭载116.79kWh电池CLTC续航680km、 极氪 001搭载140kWh电池CLTC续航1032km,大容量电池在带来相对更长的续航里程同时,更大的容量也意味着更重的质量、更高的能耗、更昂贵的成本,为消费者打造一台能开的更远的电动车只能靠堆砌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来看几个已经明确有效的技术,首先自然是已经大放异彩的基于SiC打造的800V平台,带来更快充电速度和电机响应的同时,通过提高电压降低损耗,实现更低能耗。
其次是更出色的能量管理,以动能回收效率为例,得益于电池系统和电驱动系统的进步, 宝马i4 的动能回收效率能达到195kW, 奔驰EQE 可以实现最高290kW的回收功率,作为参考国家电网最新快充桩的功率为120kW,更高的动能回收效率保证每一次踩刹车时能量都能更多的被转化储存。
之后是风阻,风阻是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要克服的最大阻力,也是导致电动车在高速下续航里程大打折扣的主要原因,要降低由此带来的影响,在外形设计上下功夫必不可少,比如 蔚来ET7 车顶激光雷达的外壳造型,就是在符合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在风洞中吹出来的,同样的还是有很多车型采用隐藏式门把手、低风阻轮毂、主动气动套件等。这方面目前做得最极致的是 奔驰 EQXX,风阻仅有0.17cd,在已经量产的车型中风阻最低的是 奔驰 EQS 0.2Cd,之后是 蔚来ET7 的0.208Cd。作为参考,下落的水滴是目前风阻系数最小的大约0.05Cd,飞鸟的风阻为0.1~0.2Cd,一般车型在0.35Cd左右,球体的风阻为0.5Cd。
或许你会问“我就是要用纯电动车不充电跑长途怎么办?”,那么说回 奔驰 EQXX,搭载100kWh电池的它2022年从德国斯图加特出发前往英国银石赛道,全程行驶了1202km,平均电耗8.3kWh/100km,有高达95%的电量被传递到了车轮上,这跑的可不是什么CLTC工况,完全是在开放道路完成,抵达银石赛道后还有剩余电量,他们甚至还在上面 飞驰 了几圈直到电量跑干。当然,如果你觉得 奔驰 EQXX代表的技术离你有些遥远的话,不妨来看看下一个趋势。
大圆柱电池成为“终极电池”?
按照封装形式,汽车的动力电池主要分为圆柱电池、方形电池、软包电池, 特斯拉 使用的18650、21700和4680都属于圆柱电池,4680电池是在2020年BatteryDay 上发布的,因其更大的直径被称为大圆柱电池,发布会上说它能让电池能量提高5倍,功率提高6倍,成本降低14%。
在连续跳票多次之后,去年桑迪·门罗终于拆解了安装在海外量产 Model Y 上的4680电池,测试后发现在实际的能量密度和总容量上4680电池并没有与21700拉开差距,甚至能量密度还稍稍落后。对于这么一款看似全面落后的新电池,依旧受到诸多吹捧,并且 LG 和松下表示自家的4680电池,将于2023年和2024年开始量产,这绝不是只靠 特斯拉 或者马斯克的影响力带来的。
成本是4680电池目前最大的优势,在性能与21700比较接近的情况,更低的成本对任何车企都是极具吸引力的,对于现在的电动车来说,动力电池成本至少占到整车成本的30%,车型越小占比还会越高,再结合马斯克在去年财报会议上提到, 特斯拉 新车型的成本只会是 Model 3 的一半。再说4680电池性能本身,未来对包括正极材料在内的电化学上的改进,或将使4680电池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其更大的电池容量、更大的应力扩散面积和全极耳设计都有助于它更好实现超快充和大电流放电。
与 特斯拉 同样看到这一点还有 宝马 集团,他们在去年也宣布将从2025年起率先在“新世代”车型中使用大圆柱电池,已与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两家合作伙伴签署了价值超过百亿欧元的电池生产需求合同, 宝马 的大圆柱电池直径为46毫米,高度为95或120毫米。可以说以 特斯拉 4680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在当下很好的满足了车企对成本的考量,而在未来它又具有很大的技术发展空间。
电动车将成“次抛”产品? 寻车网
2022年年初,一则 特斯拉 Model Y 倒车撞墙定损20万,车主感叹不如直接报废的新闻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造成如此高昂维修费的原因是 特斯拉 Model Y 车身后部底板采用了一体压铸技术,将原有的70余个零件变成1个零件,这项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能起到增加车身刚性、降低车重的效果。当然, 特斯拉 对与一体压铸的期待并不止于此,它们还计划未来制造一体压铸的整个底盘,进一步降本增效。
对于 特斯拉 这样的做法,你我或许都是相同的反应,毕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成本转嫁,但无论你是否接受,这样的制造方式或许都会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特斯拉 在这条赛道上并不孤独,前面多次提到的搭载了 奔驰 众多最先进技术的EQXX在车身后部采用了类似结构,并将其称为“仿生铸件”, 蔚来ET5 和ET7的后地板采用一体铸造, 大众 、 沃尔沃 、 小鹏 都已宣布将在自家车型上使用此项技术。
写在最后
2023年新能源国补结束,与很多人预想的不同新能源车型并没有迎来全面涨价,在 特斯拉 宣布降价之后,问界、 小鹏 也加入了降价的队伍,给出的优惠也都不算少,正如我在以上四点中或多或少都有提到的成本降低,相信随着技术、工艺的进步未来我们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使用体验更好、更智能的产品。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能源汽车试驾率 2023新能源车未来预测!完全自动驾驶、超低能耗、一体压铸!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沟通现实与未来广汽新能源AionV试驾测评相比造车新势力在设计与智能化方面的引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逐渐在放开手脚,打造出个性与科技并重的产品。广汽新能源自去年4月发布Aion S以来,已经逐步获得市场认可,近几个月销量逐渐接近4000台大关。在SUV领域,Aion LX的任务是提升品牌形象,而走量的重任则落到了6月上市的Aion V身上。这台车不仅拥有独立的设计风格,在智能科技方
合资品牌电动汽车新标杆,深度体验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2020年3月10日,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公布国补后售价为17.38-19.88万元,另外前五千名购买车主还能享受一两万元的优惠政策,可以说菲斯塔纯电动汽车从上市开始就准备撕开中高端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热切期盼拿下一层厚厚的蛋糕,笔者通过此次深度试驾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车发现,菲斯塔纯电动不再和以往某些合资品牌难产或者借壳的产物,而是真正具
沟通现实与未来广汽新能源AionV试驾测评相比造车新势力在设计与智能化方面的引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逐渐在放开手脚,打造出个性与科技并重的产品。广汽新能源自去年4月发布Aion S以来,已经逐步获得市场认可,近几个月销量逐渐接近4000台大关。在SUV领域,Aion LX的任务是提升品牌形象,而走量的重任则落到了6月上市的Aion V身上。这台车不仅拥有独立的设计风格,在智能科技方
沟通现实与未来广汽新能源AionV试驾测评相比造车新势力在设计与智能化方面的引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逐渐在放开手脚,打造出个性与科技并重的产品。广汽新能源自去年4月发布Aion S以来,已经逐步获得市场认可,近几个月销量逐渐接近4000台大关。在SUV领域,Aion LX的任务是提升品牌形象,而走量的重任则落到了6月上市的Aion V身上。这台车不仅拥有独立的设计风格,在智能科技方
neta什么牌子neta是哪吒牌子汽车,NETA哪吒汽车旗下的首款车型,外观方面,新车的设计中规中矩没有特别亮眼之处,唯一特别之处在于新车通过A柱上的OLED柔性屏幕,实时展现车外情况,实现了透明A柱的功能。2018年6月,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合众新能源)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自己的汽车品牌——NETA哪吒汽车。neta汽车的特点。neta定位于纯电动紧
沟通现实与未来广汽新能源AionV试驾测评相比造车新势力在设计与智能化方面的引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逐渐在放开手脚,打造出个性与科技并重的产品。广汽新能源自去年4月发布Aion S以来,已经逐步获得市场认可,近几个月销量逐渐接近4000台大关。在SUV领域,Aion LX的任务是提升品牌形象,而走量的重任则落到了6月上市的Aion V身上。这台车不仅拥有独立的设计风格,在智能科技方
老车主深度试驾元EV535:续航和档次提升不少比亚迪新能源最经济实惠的纯电动产品,也是比亚迪卖得最好的新能源产品--元EV!元EV最早在2018年5月底正式上市,熊熊自当年8月提车至今已经使用了逾一年零四个月时间,跑了将近25000公里。熊熊作为华南首批进入新能源汽车用车生活的媒体,自认对其还算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车辆使用、寻找共享电桩、充电补给、各工况续航,以及电池亏损等方面的问题
颜值控们的“性能车”——汽势全网首试智己L7|汽势评测汽势Auto-First|王一如果纯电动汽车将性能做到极致会是什么样,我不敢想象。智己L7的出现,绝对能够让久久未下赛道的你再次找回曾经那种热血沸腾的“速度与激情”。作为上汽集团、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集团以及张江高科共同打造的智己汽车,智己L7可谓集大成者。智己L7作为豪华运动轿车,源自iO原点高端纯电
2024-01-24 07:05:08
2024-11-23 11:49:38
2024-01-29 18:20:54
2024-01-22 04:33:51
2024-10-24 18:47:48
2023-11-14 00: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