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 10:10:36 | 寻车网
马力、油耗、轴距、百公里加速....汽车行业始终绕不开量化的数字角逐。
如果这个圈子也有热搜榜,那么近期排名第一位的当属数字“1000”。
从蔚来、智己、广汽相继宣布自己迈入“续航1000公里俱乐部”,到中科院院士直言“不可能”,再到某位老总澄清时误竖的中指,企业有意或无意的加戏,与媒体或轻或重的煽风点火,铸就了2021开年最为精彩的一出好戏。
然而一场看似刀光剑影的争论,放在强大的流量曝光之下,实则没有输家。
人们的不适感多来自于过度超前的宣传和能否真正落地的疑虑,如何优雅的自卖自夸又不被人diss,显然将会成为汽车营销领域一个长期的课题。
这么看来,十年前OPPO的那句“充电5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依旧是巅峰之作。
1 它们的出发点
目前宣称将推出1000km续航电动车的三家车企,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创新路线,分别是
蔚来
的“无机预锂化碳硅负极”半固态电池、
智己汽车
的“掺硅补锂”方壳电池以及广汽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
这三条路线看似都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着“动力革新”,但其实各自的目的不尽相同。本文不着重讨论技术的实际效果,而是把目光放在“动力革新”这一行为对品牌本身的意义而言。
|关于固态,并非“炫技”而是传递
理念
1月9日,
蔚来
发布150kWh固态电池,称搭载该电池的车型NEDC续航可达到1000公里,并计划在2022年四季度推向市场。
“固态电池”的消息一经发布,引来行业热议。多位专家表示,固态电池不会这么快被商用,这个概念已存在蛮长时间,并没有在市场上看到进一步的扩展应用。
面对行业里诸多猜测,李斌希望外界能够理解,
蔚来
并不是想宣传和强调自己推出了固态电池,而是在传递电池可升级这一
理念寻车网
。
在李斌心目中,即便当下99%的出行需求已经被满足,
蔚来
还是要让大家看到,剩下1%的需求也不成问题。这正是
蔚来
推出150度电池包的意义所在。
无论是固态还是半固态,一个来自车企与车主的共识早已达成——如果把新能源汽车看作一场动力变革,那么固态电池无疑是这场变革中
里程
碑式的跨越。
|关于掺硅补锂,新人出场“不得不”有的亮相
1月13日,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宣布首款车型与宁德时代开展合作,搭载“掺硅补锂”电池,最大续航
里程
将超过1000公里。
“掺硅补锂”可能听起来比较陌生,其实这个技术与
蔚来
固态电池所用的“预锂化碳硅负极”并无本质上的差异,主要作用是提升电池性能。
在玩家扎堆的智能汽车赛道,作为一个年轻品牌的智己首先要做的是让产品真正吸引用户。从品牌属性来讲,“掺硅补锂”的概念技术更多的意义或是为了彰显其背后的实力。
新兴汽车品牌的互联网基因正越来越浓厚,传统工业与
现代
科技之间找到平衡尤为重要。面对强劲对手和市场审视,
智己汽车
必须要有突出的差异化优势,才能活下来。
|关于石墨烯,“大做文章”背后的隐情
1月15日,
广汽埃安
发布标语为“8分钟可充电80%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并打出“NEDC续航1000公里不用等到明年”的海报。
隔日,中国科学院欧阳明高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1000公里续航、快充、安全、成本低,在现有的技术下,无法同时满足。但从广汽当时的对外信息和宣传话术来看,石墨烯电池能够都实现,因此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这场突然的出圈式传播,也跟石墨烯本身的神秘感有关。
石墨烯自2004年问世以来就成为“神奇材料”的代名词,肩负着工业领域“质变”的重任。尽管石墨烯电池早已有之,但其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却仍面临高成本等问题。
一个被人遗忘的概念重新拉回公众视野,难免让人质疑
广汽埃安
此举的炒作之嫌。
“过去,传统车企推出的新技术都会在保密状态下做5-10年的研发,待成熟时才在新车发布会上一鸣惊人。而今
特斯拉
等受到资本追捧,叠加传统汽车销量利润的双双下跌,它们已无法保持淡定和矜持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感慨。
2 抢戏背后是焦虑
揭开“概念”的面纱,会
发现
:三家车企抢先进行着具有不确定性技术的大肆宣传,这背后有着相似的焦虑。
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产销分别同比增长7.5%和10.9%,增速实现了由负转正。预计2021年市场有望增长30%,达180万辆。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给车企带来巨大机会。然而
特斯拉
加大在华布局、合资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本土企业更加需要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性能至关重要,因此不少车企把触角放在了这块“心脏”身上,免不了开始在上面“大做文章”。
然而,在短期内用一种“说法”去吸引和迎合市场,并非真正底层的技术突破。
“对于专业资本和投资机构,这种所谓的‘新’技术都是博取市场关注,只是一种营销的概念。“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在接受汽车产经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真正有行业推动意义的新技术一方面是复杂的科技研发到技术工艺的合成,很难在短期之内出现在某一家商业公司中,另一方面市场会给予比较直接正面的反馈,通常一些模棱两可似虚似实的新概念都并非真正有效的实体技术。
大众
汽车集团中国区CEO冯思翰也强调,在电池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高续航的电动车需要搭载更重的电池,为此要搭配极高成本的、更轻的车身,这样整车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不少观点认为,车企目前发布不确定性技术商业应用的背后,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拉高估值。
“电池里面的工艺有很多种,各家都是大同小异的变化,用什么名词去包装不重要,新概念特别容易忽悠资本市场,靠讲故事吸引一些风投机构投资。”资深产业分析师钟师对汽车产经表示。
果不其然,18日当天石墨烯概念开盘拉升,
广汽集团
A股(601238.SH)盘中一度涨停,收涨5.43%。然而19日起A股和港股(02238.HK)的股价纷纷下挫。截至1月20日收盘,A股股价降幅为10.06%,为11.88元/股;港股降幅2.91%。为8.35港元/股。
当营销走在真实水平之前,炒作意义大于实际效果的时候,市场总会有冷静下来的那天。
“对于资本来说,投资技术是一个非常慎重的过程。这两年石墨烯的概念炒得太多了,它本身只是一个材料,具体在电池上如何应用,要看生产效率、耗能性、适应性等综合化结果。商业市场对于技术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去验证。”杨歌补充道。
3 写在最后
电池赛道上,多家新能源车企都在争奇斗艳,过去一年里,造车新势力们各种“PPT技术”引发的股价狂飙或许为传统汽车们提供了参考样本。
“从另一个角度看,没有泡沫就没有经济,没有热度也就无从谈及商业成长,所以从商业营销的角度来去看这个事情也是正常和无可厚非的。”杨歌表示。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吹牛“的成分,但区别在于有人可能只是”画饼“;有人则吹着牛最后给大家交代了个不错的结果。
“大家听惯了
特斯拉
‘吹牛’,今后,也容许传统汽车企业吹两句,我们期待所有汽车企业吹的牛都能实现。”朱西产说。
近日,吉利发布4月销量信息,
吉利汽车
4月销量113642辆,同比增长约58%,其中新能源车销量29874辆,同比增长约112%,新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推进到26%。吉利汽车4月出口销量为22942辆,同比增长31%。
具体品牌上,吉利品牌4月销量87899辆,同比增长55%。在4月,吉利银河系首款车型
银河L7
量产车正式下线,标志着吉利油电混动距离入市又近了一步。银河L7定位为油电混动紧凑型SUV,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00x1905x1685mm,轴距为2785mm,采用全新的简洁化内饰设计,前排拥有4块大屏,其中包括副驾16.2英寸娱乐屏,新车副驾还带有腿托、加热、通风、按摩、理疗等配备。新车在
上海
车展已开启预售,计划第二季度内上市。
吉利汽车在2月份银河系列发布会上,同步宣布全新品牌战略,几何汽车降为吉利品牌下纯电系列。几何系列在4月销量为18525辆,同比增长153%。其中,
熊猫mini
畅销10615辆,销量连续破万,熊猫mini小黄鸭限定版于上海车展上市,售价5.39万元,CLTC续航200km,计划5月20日起开启交付。
领克
品牌4月销量14013辆,同比增长36%。在纯电车型分到
极氪
品牌的前提下,领克将主打插混动力。其中,
领克08
在4月份举行的上海车展亮相,定位为中型SUV,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820/1915/1685mm,轴距为2848mm。新车将搭载Lynk E-Motive智能电混系统,会有1.5TEM-F油电混动、增程式1.5TEM-P插电混动2种动力版本,同时匹配电混专用变速箱。新车计划在今年内正式上市。
极氪品牌4月交付量为8101辆,同比增长279%,完成第10万辆量产车交付,累计交付达到101283辆。其中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33.6万元、极氪009平均订单金额52.7万元。搭载麒麟电池,极氪009 ME版售价58.8万元起,已于4月16日开始交付,电池容量为140kWh,CLTC续航里程822km。极氪旗下第3款车型极氪X将在6月正式交付,新车共推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8.98-22.98万元。
极氪001超长续航单电机WE版中保研测试成绩近日公布,在耐碰撞与维修经济性指数项目中获得良好(A),当中的细分项目得分情况:机构耐撞性优秀(G)、结构耐撞性缺陷2个;可维修性一般(M)、可维修性缺陷14个;维修经济性良好(A)、维修经济性缺陷25个;碰撞兼容性良好(A)、前防撞梁评价优秀(G)、后防撞梁评价一般(M)。
睿蓝汽车
4月销量3629辆,同比增长20%。睿蓝是吉利旗下主打换电的品牌,目前仅有
睿蓝9
一款车型在售。旗下第二款车型
睿蓝7
在上个月的上海车展正式亮相,定位为紧凑型轿跑SUV,搭载后置单电机,将配备不同容量胶囊电池,CLTC续航550-750公里,并可以实现换电功能。
4月吉利海外出口销量为22942辆,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31%。极氪品牌在4月发布欧洲战略,其首批直营店年内将在瑞典、何兰开门营业,并开始交付车辆给用户,极氪计划在2026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
编辑说:
作为自主品牌第一阵营选手,吉利还是有很强的产品阵营的,不过由于
比亚迪
在新能源转型上占得上风,抢尽风头,吉利才感觉没那么强的存在感。实际上,和
长城
、
长安
相比,吉利的基盘和新能源车渗透率都做得不错,尤其是极氪树立了不错的高端形象,这是相对几个对手吉利做得最成功的地方。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
仰望
银河,那是一抹深蓝,为了实现
蔚来
的岚图,
极氪
行动,不求问界,零跑飞凡,成为追求智己理想的
星途
!”,这一句大概就是2023年开年以来汽车圈最大的吃瓜事件,四十二个字的句子却带进来了十二个主打新能源的汽车品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代表了现在汽车圈内卷的程度。
作为吉利品牌的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
吉利银河
新能源战略的发布,不仅是“造车者”吉利对自身尖端技术的一次集中展现,更是以吉利银河为载体,开启吉利品牌全面向新的开端。那么为何吉利银河一发布,就掀起了行业内如此大的连锁反应呢?
品牌内卷
开头那一句四十二字的简短描述,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中高端的新品牌。首先从吉利银河海报上“银河,每个人仰望的星空!”想到的就是今年1月5日刚刚发布的
比亚迪
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比亚迪仰望。在1月份“敢越星河”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推出全新高端汽车品牌仰望及其核心技术“易四方”。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U8和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U9也同步亮相。未来,“易四方”技术将标配搭载于仰望品牌全系车型。
随后,在吉利发布银河新品牌海报后不久,
长安
汽车子品牌深蓝紧随其后发布了一条品牌宣传,宣传文案和海报为“仰望银河,那是一抹深蓝”。深蓝是长安汽车于2022年4月推出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并且在年中的时候带来了
长安深蓝
旗下首款产品—深蓝SL03。
然后便是一些知名度略高一点的像蔚来,而第五个品牌岚图则是
东风
的高端品牌2018年,岚图作为东风集团旗下首发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是众多新能源品牌中较早发布的。其后在2021年,岚图实现独立运营,并陆续推出了岚图FREE和梦想家两款车型,追光则是岚图品牌的第一款轿车产品。
其后像极氪、零跑、飞凡,智己、理想、星途这些品牌都成立的要稍早一些,而这些自主品牌的加入以及相互暗示,纷纷出个海报联动,确实圈内突然有一种曾经在BBA文案之间相爱相杀的味道,同时也充满了内卷的味道。
从上面的品牌来看,大都充满了几点共性,一是大都是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二是主要集中在原有的品牌基础上,推出面向中高端的品牌,比如比亚迪仰望、吉利银河、长安深蓝、东风岚图、上汽飞凡、
奇瑞
星途等都体现在品牌升级之上。
产品内卷
其实在汽车行业一下子涌出这么多品牌,都是面向中高端新能源产品的,如果没有一点内卷肯定不可能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产品间的同质化也是再所难免。比如说吉利银河的概念车
银河之光
,从设计层面来看,吉利银河系列是陈政履新吉利之后的首个作品,银河之光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完全不同于吉利以往的产品。陈政2022年初加入吉利的,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分管设计。此前他任职于长安,UNI系列正是出自他之手。正因为此,长安起诉吉利银河抄袭UNI,虽然两车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抄袭是不可能有的,毕竟UNI和银河都出自陈政之手,有些相似不足为奇。
虽然从这个侧面上看是长安此举多少有点对吉利抢走人才的不满,但是我们从产品面来想一下,新车的同质化以及内卷也是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还有像
智己L7
也是差不多级别的一个车型,虽然说是品牌升级,产品中高端化,但是同行业其它品牌相类似的车型也有不少,这也可以看出中高端全新品牌百花齐放推出以后,未来同质化的车型也会不少。
包括在吉利银河战略发布会上称,在未来两年,银河会陆续推出7款车型,智能电混L系列的L5、L6、L7和L9,以及智能纯电E系列的E6、E7和E8。而其中
银河L7
的定位是紧凑型插电混动SUV,同属吉利品牌。未来的价格必然不会太高,所以比较明显,银河L7就是瞄准比亚迪
宋PLUS
来的,也有同仁猜想,
银河L9
可能会是唐DM的竞争对手,L6则瞄准的是秦PLUS。至于E8,可能会跟汉EV对位,那么相应的其它品牌呢,有没有类似的产品会继续推出竞品也难说,所以未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产品也会内卷,除非消失一些品牌。
当然品牌与产品内卷的同时,最大的一个诱因就是销量,2022年的销量统计,在前三十的车企排行中,自主车企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了15家,而像比亚迪、长安、吉利三家都是榜单上的佼佼者,这也难让他们相互之间有了较量的资本。
虽然在整体销量上大家的差距不是很明显,但是新能源领域销量就太显眼了,比亚迪以近180万辆的销量占据榜首,而吉利跟长安则分别以约30万辆与21万辆的数据差太远,如果吉利与长安能在新能源上像传统燃油车那样,或许国产汽车的格局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整体上来说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其速度甚至要远远超过普通消费者的认知,导致很多消费者只见其车,不知其名。即便是这个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但是从无到有的经营好一个品牌绝非易事,但是自主品牌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这种不论是品牌还是产品上的内卷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而在内卷的背后,压力更大的则是合资品牌,这一次他们缺席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阿毛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吉利汽车3月销量出炉,总销超11万辆,新能源月销近3万辆4月6日晚些时候,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3月份吉利乘用车销量再破10万辆大关,达到了110300辆,同比环比双增长,其中同比增长超9%,环比增长20.7%。3月份吉利汽车市场表现有几个看点值得关注:新能源市占率增长明显,出口销量大幅攀升。此外新产品上市后市场表现不错,前景值得关注。下面就让
吉利汽车6月销量137897辆新能源渗透率创年内新高7月6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公布2023年6月及上半年销量数据:6月乘用车销量137897辆,同比增长约9%,环比增长约15%,目前已连续5个月保持同比、环比双增长。1-6月累计销量694045辆,同比增长超13%。6月份,吉利汽车新能源渗透率约28%,再创年内新高:极氪交付10620辆,同比增长约147
出口和新能源车双增长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万辆近日,吉利发布4月销量信息,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42辆,同比增长约58%,其中新能源车销量29874辆,同比增长约112%,新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推进到26%。吉利汽车4月出口销量为22942辆,同比增长31%。具体品牌上,吉利品牌4月销量87899辆,同比增长55%。在4月,吉利银河系首款车型银河L7量产车正式下线,标志着吉
出口和新能源车双增长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万辆近日,吉利发布4月销量信息,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42辆,同比增长约58%,其中新能源车销量29874辆,同比增长约112%,新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推进到26%。吉利汽车4月出口销量为22942辆,同比增长31%。具体品牌上,吉利品牌4月销量87899辆,同比增长55%。在4月,吉利银河系首款车型银河L7量产车正式下线,标志着吉
吉利银河发布的背后:蓝牌车和绿牌车不能放在一家店里卖!吉利银河并不是吉利汽车的一个新品牌,而是吉利品牌下专注中高端新能源的全新产品系列。但吉利汽车对待这个全新产品系列的态度,却不亚于打造一个全新品牌。原因在于,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或者再直白一点,绿牌车和蓝牌车,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划清了界限。在卖燃油车的店里,贵出好几万元的同级别新能源车大概率就是陪衬;在卖新能源车的店里,燃油车更加不
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吉利电动车价格表,吉利混动车价格多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来看看!1.吉利混动车价格需要12.98万。配置方面:吉利混动作为改装最多的车型,成为年轻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与老款相比,新车的外观细节有明显的升级和变化。波纹式进气格栅进行了优化调整,并采用了吉利全新的黑色LOGO,使得新车前脸更加前卫。2.该车的‘运动’版增加了曜石黑动感双色车身设计,采用全熏
出口和新能源车双增长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万辆近日,吉利发布4月销量信息,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42辆,同比增长约58%,其中新能源车销量29874辆,同比增长约112%,新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推进到26%。吉利汽车4月出口销量为22942辆,同比增长31%。具体品牌上,吉利品牌4月销量87899辆,同比增长55%。在4月,吉利银河系首款车型银河L7量产车正式下线,标志着吉
新能源销量上来了,高端车卖疯了,解析吉利2022年财报看得见的增长,当然值得高兴!可是······3月21日,吉利汽车正式发布了2022年财报。我们也可以看做是班级里的优等生发布了年度终极考试的成绩单。从“成绩单”上看,吉利2022年还是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少原来的“拉分科目”,都做到了补强。吉利2022年全年销量143.3万辆,同比增长8%。虽然没达到预订的1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14 00:43:02
2023-11-11 21:59:12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