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0 05:31:00 | 寻车网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劣势如下: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
1、新能源汽车是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非燃料动力装置,不需要燃烧汽油、柴油等。,而是使用清洁能源,如电、太阳能、氢气等。这样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寻车网
2、省钱。燃油车每公里的燃油成本在0.6-0.8元左右,但用电只需要0.2元。此外,电机的结构非常简单,不易损坏,不需要频繁维护。
3、新能源汽车不需要限量出行。由于环境污染严郑昌重,为了缓解环境压力,许多城市都采用了限制汽车数量的方法来限制私家车的出行。但是新能源汽车几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不在限行范围内,出行更加方喊猛扒便。
4、效率高。通用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和新结构来提高效率。
新能源汽车的缺点是:
1、充电困难且缓慢。由于新能源汽车还未普及,很多城市或地区缺少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桩,充电不方便。另外,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系统还不是很成郑昌熟,充电慢,通常需要几个小喊猛扒时,不方便。
2、续航里程短。对于使用电力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车辆电池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车辆的连续行驶里程也会受到限制,一般不可能行驶很长的距离。
3、售后服知纯务还不成熟。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星”,各方面仍在探索和完善。对于新能源汽知纯车的售后维修,不能及时维修的熟练维修人员并不多,给车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放在5年前,我肯定不会考虑买新能源汽车。”新疆乌鲁木齐市民周波对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顾虑来自“冬季焦虑”。相比燃油汽车,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续航里程“缩水”、发动不了等种种表现,的确让不少北方地区的消费者“心凉凉”。
不过,随着我国汽车市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更新迭代,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正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将电动车纳入优先购买选项,而这种消费趋势也影响到了“怕冷”的西北地区。
销售数据“火热”
据汽车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盖世汽车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我国西北五省销售新能源汽车14.3万辆,市场渗透率为15.39%。虽然与全国平均水平25.22%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新能源汽车销售近年来在西北地区消费增势明显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政府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下,消费者越发青睐新能源汽车。2022年一季度,新疆办理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达6231辆,同比增长495.7%。仅乌鲁木齐市,2022年前5月新能源车销售达1792辆,同比增长380.43%。
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表示,2021年以来,私人充电桩安装需求大幅上升,平均每天都会收到安装工单。特别是节假日后,一天最高可接到10个安装工单。
“从填报资料,到提交申请,前后不到一周,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就在我家小区地下车库完成了充电桩安装和接电。”2022年夏天,经过多方权衡比对,周波终于下决心购置了一款油电混动汽车,不仅省下近万元购置税,也体验到了新能源汽车“环保、低噪、低花销”的好处。
进入冬季以来,当地气温降至零下十多度,“在室外停车过久,的确存在续航里程打对折情况,不过,总体来看,在市区跑跑肯定够用了。”周波认为,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升级、充电效率提升、智能体验升级,再加上满足了人们对低碳出行的环保理念,身边拥有新能源汽车的车主越来越多。
“进入2022年12月,前20天我们就销售了200辆车,其中20%是混动车型。”前不久,位于乌鲁木齐市喀什东路一家汽车销售门店的销售经理夏语彤告诉记者。
另一家新能源汽车销售门店经理骆海鹏也介绍说,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电池等技术和保养服务很完善,加上免征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以及方便快捷的充电桩安装等配套服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应用潜力“看涨”
除了在私家车领域加快“渗透”,新能源汽车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公共服务领域。
寒冷的清晨,在乌鲁木齐八道湾公交停车场,公交车驾驶员李志强发动了纯电动公交车,不到5分钟,车顶的暖风系统和座椅加热系统就发挥了作用,“以前开燃油车,热车二十多分钟后,车里还是冷冰冰的,现在用不了几分钟就暖烘烘的。”他说,纯电动公交车平均每充一次电,基本能行驶200公里左右,可以满足全天运营需求。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加快建设“绿色交通城市”,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大力引进能在西北冬季低温下正常启动运行的纯电动客车、气电混合动力等新能源公交车。
记者从乌鲁木齐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市共有公交车4523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1166辆(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074辆,纯电动汽车92辆),城市公交行业每年新增、更新的车辆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已达到100%。
作为我国的能源大区,新疆是国内主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地。目前,通过“适度超前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新疆正在加快推进优势电力资源转换,促进以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和燃料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2022年初,新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新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占汽车新车销售总量比例达50%以上;私人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不低于40%。
仍需关注“越冬”痛点
因为看好新疆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广阔前景,不少充电桩运营企业加快在新疆布局设点步伐,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也于2021年底在乌鲁木齐开设了线下销售门店。
记者从特斯拉中国了解到,自2021年开通从西安至乌鲁木齐的“丝绸之路”充电线路与贯通甘肃、青海的“西北大环线”充电线路以来,特斯拉持续加快西北地区的充电网络建设,已构建了基础补能网络。截至目前,特斯拉仅在新疆就建设了超级充电站11座、超级充电桩45个。
在2022年9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中国石油展出了“人·车·生活”综合能源补给站,向人们展示了未来更加快捷、便利的绿色出行前景。据中石油新疆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兵介绍,公司将充分发挥现有油站地理位置优势,在城区及高速路等主要加油站增设高压直流智能充电桩,计划到“十四五”末建设100座直流快充充电站。
新能源汽车焕发出的巨大吸引力,也让新疆新能源汽车产业看到光明前景。记者近日在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驻区企业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该公司已确立了打造疆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新能源生产基地的目标,目前已完成新能源车型生产线改造,今后将加快重卡汽车的电动化转型升级。
不过,采访中记者发现,“越冬”依然是影响受访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问题。“老旧小区没有地下车库”“长途跋涉遇上排队充电”“极寒天打不着”等现实担忧,多少冲淡了一些人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车企通过提供车辆电控、电池等终身保养以及快捷响应的道路救援等服务,逐渐赢得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品质的信心。同时,随着各地对老旧小区进行适配化改造、加大建设共享充电设施、升级变电容量等举措,以及今后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开发生产出适应极寒地区的产品,新能源汽车在
如果说,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最为耀眼的成绩是什么?“出口”应该位列前茅。
继今年一季度,我国以107万辆的汽车出口总量首超日本,位列全球汽车出口国第一名后,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
在过去的1-6月间,我国汽车累计出口234万辆,同比增长77.1%;出口总金额更是高达3,207.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暴增123.5%
。
作为参考,2014年至2016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不过240万辆,而2014年至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金额甚至不足3073亿元人民币。
而就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今年将有望突破400万辆,并且随着更多中国车企走向海外,到2030年我国乘用车出口销量将超过800万辆
,其中,欧洲市场将在中国自主品牌输出和部分海外车企新能源产能转移的共同作用下,成为最大出口接收区域。
与其内卷,不如“走出去”
自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卡车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造车的历史,发展至今,中国汽车工业迎来70年华诞,我国更已连续14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国,连续8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
毫无疑问,中国早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汽车大国,且伴随电气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在部分技术领域更已行至世界前列。
但不可否认的是,或因整体经济仍在缓慢复苏,抑或去年促销政策、补贴政策退坡提前透支消费需求,以及终端市场飞速发展背后基础设施、产业链跟不上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有别于过去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翻倍式增速,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增速正在放缓。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不过,由于去年6月受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拉动产销呈现高增长,今年1-6月累计产销增速较前5个月回落1.8和1.3个百分点。
其中
新能源汽车半年累计产销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
而要知道的是,无论是盖世汽车研究院还是各大协会机构、券商此前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约在900万辆上下,全年渗透率逼近40%,这意味着
若想要实现这一预期,下半年产销量或需突破500万辆规模,月均超80万辆。
在这一背景下,“卷”成了中国汽车产业上下主旋律。从最初的卷续航,到如今卷智能配置、卷快充速度,再到近期,由
特斯拉
开启的新能源降价狂潮,
比亚迪
以冠军版杀入10万元紧凑级车市,传导到产业端,便是需要以更低的售价,更快速地交付出更大空间、更长续航、更高科技的优质产品。
正如诸多汽车行业大佬在与盖世汽车沟通时输出的共同观点“只要能够在中国打赢市场,那么拿到全球市场上都不成问题”,越来越多行业巨头将目光向外转移,在他们看来,
与其内耗,不如“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海外汽车市场。
海关总署标法中心TBT研究部副主任刘建华亦强调道,成为汽车强国,势必要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走,去欧洲!
事实上,去欧洲并非中国车企第一次尝试。
早在2005年-2007年间,
陆风
汽车、华晨汽车先后登陆欧洲,试图以低价打开这个密布
奔驰
、
宝马
、
大众
、
雪铁龙
、
标致
等传统汽车巨头的市场,却不承想两者极差的E-NCAP碰撞试验报告成绩,让“粗制滥造”成为欧洲对于中国汽车的刻板印象。
直至此后多年,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总聚焦东南亚、南美洲、非洲或是俄罗斯、墨西哥等市场,即便是近年来借新能源汽车逐渐走高的欧洲市场,若细细拆分其组成,仍聚焦在华生产的特斯拉、
沃尔沃
以及宝马等外资品牌,自主品牌占比较小。
就国际能源署( IEA)数据显示,
2022年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有16%是从中国进口,但其中中国本土品牌汽车仅占四成
,而特斯拉中国在这一年共出口了30万辆电动汽车,相当于其产量的四成以上,且多数销往欧洲市场。
但若梳理我国车企近年来出海路线,去欧洲,正成为主流趋势。
“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在欧洲建厂,是上汽人过去几十年的梦想。
”日前,
上汽集团
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上汽国际总经理余德在其海外业务沟通会上如是说。
在他的分析中,借助
名爵
,上汽在欧洲销量日益增多,欧洲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最高的市场之一,建厂的时机正成熟。
叠加欧盟于今年4月通过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意味着欧盟将是第一个实现汽车完全电动化的地区。同时,欧洲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补贴力度分化,各国还通过减少车辆注册税、道路税等税收,以及为电动汽车使用提供更广泛的便利等路权优惠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
在此背景下,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认为,到2030年,欧洲每5辆汽车中就有3辆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60%,远超全球26%的渗透率。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但与之对应的却是当地汽车制造业电气化转型的严重滞后,为抓住这一市场蓝海,不只是上汽,包括但不限于比亚迪、
长安
、
长城
、
东风
岚图以及
蔚来
、
小鹏
等新能源车企纷纷瞄准欧洲市场。
长安汽车“海纳百川”海外战略规划,将进入欧洲市场视为其2024年重要方向;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仅以长安汽车为例,其于今年
上海
车展上官宣“海纳百川”海外战略规划,其中强调将于2024年正式登陆欧洲市场,并用2-3年的时间,完成欧洲主要市场的进入和布局。未来,长安汽车在欧洲市场销量将突破30万辆。
而基于近年来中国制造不断升级,品质持续提升,价格也逐渐走高,开始向中高端产品细分市场迈进。2019年新能源汽车平均出口价格为5,000美元,2022年则增加到2.2万美元。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均价更是达到3万美元/台,高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出口均价,其中对西班牙和挪威的出口均价最高,为3.9万美元/台。
“
极氪001在欧洲售价比国内贵了将近58%,极氪X更是贵了88%
。”
极氪
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向盖世汽车透露。
得益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加速出口欧洲,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
面向2030年,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认为,我国出口欧洲市场汽车有望提升至264万辆,年复合增长率22%。
不只是整车,产业链集体走进去
“
中国风暴正笼罩欧洲电动汽车行业
。”这是
雷诺
汽车董事长Jean-Dominique Senard对于今时今日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市场带来的最直观感受。
这是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夸赞,但同时更是对欧洲汽车产业的警示。
早在去年5月的一次演讲中,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表示,欧盟不应该允许中国扼杀其重要产业之一。“我们不能在电动汽车市场上重复我们在光伏领域所犯的错误,在这一领域,我们对中国工业产生了依赖,并让中国制造商繁荣起来。”
随后在近一年随中国自主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多点开花,由“首席贸易执法官”Denis Redonnet领导的欧盟委员会贸易保护部门于今年6月开启讨论是否启动对于中国电动汽车倾销调查,如有必要,或将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额外的关税或实施限制。
当被问及调查时,欧盟内部市场专员Thierry Breton直言,“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数量迅速增加已成为欧盟行业面临的问题。”
就在一个月前,法国率先关闭非欧洲制造的纯电动汽车购车补贴,如无意外,接下来将有更多国家跟进这一政策,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无疑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带来阻力。
很显然,尽管前景广阔、目标清晰,中国车企的全球化之路依然挑战重重。
除政策约束外,海外供应保障不足、内部基础能力欠缺、当地市场资源有限、品牌优势尚未建立、产品技术“水土不服”等都是企业当前的共同痛点,制约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对此,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运营总监张彬向盖世汽车强调,“
车企出海,不是简单将销售公司带出去,更要将生产基地、全生态以及全产业链带出去。
”
他进一步指出,全球化竞争不是单一企业的竞争,而是需要面向全球海外生态布局,参与全价值链竞争,将高端技术同步布局市场,快速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全球汽车品牌。
概览过去数年,从电动汽车三大件之一的动力电池产业集体卷向欧洲,根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至此已有超575GWh海外规划产能。
单以比亚迪为例,继匈牙利纯电动大巴卡车工厂之后,其于7月再度明确将在匈牙利建造一座全新的电池组装厂,预计此次投资将超过2亿元人民币。同时,根据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Michael Shu)透露,比亚迪正在物色其第一座欧洲乘用车工厂,且最快将于2025年正式投产。
未来不排除基于自身业务拓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比亚迪进一步拓展核心零部件工厂海外布局的可能性。
BYD ATTO 3、唐、汉首入西班牙市场;图片来源:比亚迪
回望过去数十年,全球百年汽车工业的历次全球化窗口期均与中国无缘,但伴随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转型达成共识,中国汽车产业借电气化、智能化实现弯道超车,一跃从技术跟随者成为行业引领者,更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同时,是部分传统自主车企在产品设计理念创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零部件生产、配套建设以及品牌运营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推动我国本土汽车出海从整车、零部件的出口进入到汽车生产全价值链出海。
而带着“反攻”欧洲的野心,多数中国车企在全球化过程中正逐渐摘掉“性价比”的帽子,树立起有认知度的全球性品牌,从而实现在海外拥有更高的品牌溢价与更强的盈利能力。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日渐壮大,以及我国经济、政策和金融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及对汽车产业的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在此次全球化窗口期中占据制高点,迎来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盖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4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占前三,缤果首战告捷,理想L7破万又到每月一度的销量公布时间,4月新能源总体销量环比3月略有下降,但仍然达到52.7万辆之多,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2.3%,相当于每卖出3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果然是“大趋势”!具体到各车型的销量,根据汽车流通协会公布数据,比亚迪成功包揽4月新能源销量前三位,五菱缤果上市即爆款,特斯拉稳居前十,多款30万以上车
荣威新能源汽车占多少图/文:了解车弟的原石徐静荣威RX5MAX自2019年8月上市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其上市也给长安CS75PLUS、吉利博越Pro等自主品牌紧凑型SUV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荣威似乎并不满足于现状,继续推出插电式混动荣威RX5eMAX,进一步丰富汽车系列。这款车是2019年广州车展正式上市的,现在有机会试驾一下,看看表现如何!新车背景:荣威RX5eMAX在R
中国车占7席,2022称霸全球的10款新能源车过去一年,纵观全球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累计销量高达1009.12万辆,整体市场份额达到了14%。那么,2022年,哪些车型卖得最好呢?今天,我们就为各位朋友梳理出了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10名,其中,7款车型来自中国,一半车型来自比亚迪!特斯拉ModelY2022年销量:7713
盘点2022年全球销量最好的10款电动车,国产车崛起了?即便很多人不相信燃油车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新能源车型的发展确实也是大势所趋。这不,近期有外媒就公布了2022年全球纯电动车型销量前十名,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纯电动车销量排行榜中,海外品牌只有3款车型上榜,而其它名额则被我们的中国品牌车型所牢牢占据。那这是否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国产车终于崛起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个你不知道的事,来看看2022年
重庆市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易车讯日前,重庆市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在新能源生态建设、新能源汽车制造、金融科技、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平台、汽车后市场商业生态圈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此前,吉利汽车公布5月最新销量数据,5月乘用车销量120053辆,
中国车占7席,2022称霸全球的10款新能源车过去一年,纵观全球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累计销量高达1009.12万辆,整体市场份额达到了14%。那么,2022年,哪些车型卖得最好呢?今天,我们就为各位朋友梳理出了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10名,其中,7款车型来自中国,一半车型来自比亚迪!特斯拉ModelY2022年销量:7713
新能源汽车销售网点新能源汽车销售网点如下:1、北汽新能源4S店4S店主营品牌:北汽新能源。电话:400-000-000024小时售全国。地址:房山区阎村镇阎村桥东京周路南侧。2、吉利新能源4S店4S店主营品牌:吉利新能源。电话:400-000-000024小时售全国。地址:朝阳区金盏乡东苇路金港汽车公园C区10号1001。3、腾势汽
吉利新能源suv汽车有几款截止到2019年10月,市面上在售的吉利新能源suv汽车一共有两款,分别是星越新能源和缤越新能源,以下具体说明。1、星越新能源:星越新能源是吉利生产的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紧凑型suv,售价区间为18.88万元-21.68万元。在车身尺寸方面,星越新能源的长宽高为4605*1878*1643mm。在动力方面,星越新能源采用了1.5升涡轮增压发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14 00:43:02
2023-11-11 21:59:12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