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9 01:18:57 | 寻车网
7月伊始,车市就大事颇多。
比如在7月6日进行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十余家车企签订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其中就涉及车企应避免价格战的相关表述,此消息发布后引发了网友的普遍关注与争议。
而也正是在同一天,南北 大众 就先后宣布开启降价活动,7月6日, 一汽 -大众宣布,为庆祝一汽集团成立70周年,特别针对ID.家族系列车型推出限时优惠活动,即日起ID.家族车型15.59万元起。
其中, ID.6 CROZZ 降幅最高,达到了8.7万。据了解,ID.6 CROZZ指导售价为25.89-33.69万元,其中优惠幅度最大的是PURE+版,官方指导售价28.29万元,降价8.7万元,最新优惠价格为19.59万元。售价最低的则是ID.纯享限量版,建议零售价为19.39万元,降价后为15.59万元。
无独有偶,上汽大众也在同一天宣布了降价,旗下ID.3车型最高降价3.7万元,目前售12.59万元起。需要注意的是,该活动截止日期为7月31日,并且限量3000台。
可见虽然行业号召车企不要打价格战,但是车企之间的价格竞争其实并未停止。事实上,随着汽车新四化到来,南北大众对旗下电车进行降价促销其实并非不能理解,毕竟从销量上说,虽然大众在华已经推出了包括ID.3、ID.4、ID.6三款纯电车型,但是销量上并未取得想象中的成果。
数据显示,2023年1-5月ID.3累计销量11846辆,ID.4(含南北大众)为19450辆,ID.6(含南北大众)为7630辆,这样的销量在合资品牌中或许还算可以,但是同 比亚迪 、 特斯拉 、 埃安 、吉利、 长安 等新老品牌相比并不值得一提。
要知道,今年1-5月,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 吉利汽车 、 理想汽车 、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均实现了累计销量破10万的佳绩,其中比亚迪更是单月销量超过了20万。
这意味着,不论是一汽-大众还是上汽大众在新能源市场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降价之后带来的最明显作用则是刺激其销量攀升,尤其是作为燃油时代的大哥,在电动车时代面临被弯道超车的风险,而降价则会带来最具杀伤力的效果。
在笔者看来,南北大众在7月份降价或许只是新能源车市竞争更为激烈的开胃菜,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合资车企跟进,毕竟面对日益激烈且波谲云诡的市场,相比于利润,市场份额才是更具吸引力的东西,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唯有规模效应起来了,才能带来成本的降低和市场地位的攀升。
对于消费者而言,车企降价竞争当然是喜闻乐见的事情,这不仅降低了消费者入手一款新车的门槛,更为其省下了真金白银,对于行业而言也会加速优胜劣汰,带给消费者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写在最后:
值得关注的是,7月8日中汽协发布声明,对此前签订的《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进行了进一步声明,对其中涉及价格的条款进行了删除,并表示:协会认识到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涉及“价格”表述,表意不当,有违《反垄断法》精神,现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这意味着,车企之间的价格战或许仍将继续,未来一段时间,车市降价或并不罕见。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作者金陵,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可以用“轰轰烈烈”一词来形容,但这并不是指销量,指的是价格战。
今年初, 特斯拉 率先降价,打响了车市价格战的第一枪,随后不久 比亚迪 一大波冠军版车型跟进,将紧凑型插轿车起售价拉低到了9.98万元,紧接着就是燃油车的“崩盘”,到最后甚至连 蔚来 都开始降价了。
这场价格战对于车企的利润其实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这其实是好事儿,毕竟这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了心仪的车型。
就在我们期待着下半年价格战进一步发展,能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买车的时候,一则消息突然曝出。
7月6日,包含 一汽 、 东风 、上汽、 长安 、北汽、广汽、重汽、 奇瑞 、 江淮 、吉利、 长城 、比亚迪、蔚来、理想、 小鹏 以及特斯拉在内的16家车企共同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这则承诺书堪称是车圈的“君子之约”。
《承诺书》是为了维护良好的汽车市场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积极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而生的。
在笔者来看,这份承诺书有两个重点,一是各家车企承诺不打价格战,“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二是各家在营销方面取得了共识,“不夸大宣传、不虚假宣传、不为吸引眼球、增加获客而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性宣传”。
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车企都签署了承诺书,但上述16家车企的销量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90%,基本上所有的主流车企都到场了,不仅有传统车企,还有造车新势力。
如果这些车企都会按照《承诺书》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汽车圈毫无疑问会清净不少,一些口水战我们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但这并不是对消费者影响最大的地方。
真正让我们受到影响的其实是价格战的结束,这意味着车企内卷的结束,大家都不想再亏钱或者挣点小钱了,要一起把蛋糕做大做强,把利润搞上去。
甚至有网友戏称,与其说是车企之间的公约,倒不如说是“割韭菜誓师大会”,没有了竞争,或者说车企之间刻意放缓了竞争的态势,吃亏的只会是消费者。
然而,这真的有用吗?在笔者来看,短期内可能确实有用,但长期来看,这份《公约》没有任何法律效应,为了销量,该降价还是要降价,该内卷还是要内卷,任何一家车企都不会把手中的市场份额拱手让人,竞争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一纸《公约》就能限制的。
就在《公约》签署后的第二天,特斯拉就率先“打破”约定,推出了针对 Model 3 和 Model Y 的引荐激励计划,购车人可获得3500元的激励基金,用于抵扣购车款。
虽然说3500元的幅度并不大,但这毕竟属于优惠了,笔者一位朋友在看到新的优惠政策之后就从观望变成了果断下单了Model 3,证明特斯拉此举确实是有用的。
当然,特斯拉还是给《公约》留足了面子,通过购车激励来变相进行优惠,并没有直接官降。
这无疑也会是后续其它车企们将会采用的“套路”,《公约》确实会让大家在内卷的时候变得扭扭捏捏,但通过终端等其它渠道来优惠,就不受《公约》的限制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还记得曾经各大车企联合签署的《关于抵制汽车行业网络水军的联合倡议》吗?包括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广汽、奇瑞、江淮、长城、吉利、比亚迪、蔚来、理想以及小鹏都参与了签署,阵式并不比这次小多少。
但最近车圈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呢?各大车企,尤其是各大新能源车企之间交锋愈演愈烈,《倡议书》早就成了一纸空文。
结束语:
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车型累计零售销量为305.9万辆,2022年为224.8万辆,同比增长36%。
看起来,新能源车型的增速表现依然比较出色,但要知道,相比2021年来讲,2022年新能源车型的增速达到了122.5%,对比来看,今年的增速明显是放缓了的。
和增速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大车企都在不断的提高新能源车型的产能,虽说一时半会儿市场并不会饱和,因为燃油车还有大把的市场可供挤占,但竞争越发激烈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在激烈的竞争下,任何营销其实都没有价格战好使,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太多,价格战还是会打下去的,唯一的悬念就是《公约》中的哪家车企率先发难。 寻车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小号撩车N,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自从2014年奇骏换成了第三代车型之后,五年的时间当中销量都非常不错,奇骏凭着出色的性价比和空间优势一直卖得顺风顺水。
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奇骏累计销售204597辆,合资SUV当中仅次于大众途观,力压本田CR-V。2017年-2019年,奇骏已经连续三年荣获日系SUV年度销量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日系SUV“三冠王”。尽管奇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其实危机四伏,因为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在去年的下半年,奇骏的老对手丰田荣放RAV4换代上市,今年RAV4的姐妹车型威兰达也将来袭。
另外,本田除了在去年推出了重磅车型皓影外,今年CR-V的改款车型也将要来了,紧凑级SUV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
然而,正当大家以为奇骏也会在2020年换代的时候,等来的却是奇骏的年度小改款车型。这就意味着奇骏的换代车型在2020年内基本是没戏了。
虽然也称之为改款,但是其实改动的地方很简单,几乎集中在了细节方面,像是LED灯组、自动大灯、饰条等,然后就是L2级自动驾驶的覆盖。除了细节部分,三大件和外观上基本没有变化。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在整个产品周期内几乎没有大的改动,但是奇骏的销量却向来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通过打价格战来凸显其性价比优势,除此之外就是日产在空间和舒适性上一贯的口碑。
不过,随着这一代奇骏的产品力老化,这样的趋势已经有了下降的势头,因为奇骏的劣势也很明显,老旧的动力与同级别相比已经明显落后。主力的2.0L动力除了被本田1.5T虐以外,也完败于同排量的RAV4。
而且在那些看得见的地方,奇骏老旧的内饰设计都已经无法跟得上现在的产品进化步调了。
而且对比于美系刚刚上市的福特锐际,全系四驱售价:18.98-21.88万,奇骏的性价比优势都似乎荡然无存。
显然奇骏本该在今年换代进化来应对紧凑型SUV市场的恶战,但是许多人期待的奇骏换代,却仍然仅仅处于谍照曝光的阶段,连亮相的阶段都还未到。但是令人觉得兴奋的是,最近曝光的谍照当中,全新奇骏在轻度伪装的状态下外形轮廓已经可以看得差不多,与此前曝光的概念图保持了相当大的重合度。
如果实车能够完美沿袭概念图的设计,相信新奇骏在外观设计上也不会输给皓影和新RAV4。并且,在内饰方面新奇骏也一改日产的“朴实风”,带入了更多的年轻化设计和科技感,这都让疆哥为新奇骏的产品力叫个好。
动力方面,换代奇骏预计将搭载VC-Turbo 1.5T引擎,这款发动机是目前搭载在天籁上2.0L 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小排量版本。而据外媒消息称,奇骏之所以换代步伐明显放慢,正是由于该款发动机的研发与调校耗时过长。
消息称此款发动机的热效率高达45%,如果真的能顺利搭载在新奇骏身上,换代后的奇骏或将会成为”黑科技“产品。不过,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走新天籁的老路,毕竟想买奇骏的消费者,不一定追求动力上的强劲。
写在最后:
去年奇骏确实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不快人一步就容易错失良机。面对竞品的纷纷改款换代,可以预测奇骏今年依然会继续打价格战,而真正值得期待的,还是大换代之后的新外观内饰设计、以及”黑科技“动力。日产应该加快国产的步伐了,否则姗姗来迟,很有可能会重蹈新天籁的覆辙,你觉得呢?
关注「车域无疆」,回复关键词「车型库」就可以查看更多车型评价。老司机,等你来玩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汽车价格战还能打多久 大众也降价了!价格战仍在继续,最高降幅8.7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众也“扛不住”了!跌至8.99万,速腾为何如此“慌张”?大众的低价车型其实大众有好几款车,价格并不是很高。比如说桑塔纳这款车起步可以卖到5.79万,宝来起步6.34万,朗逸起步6.8万,POLO也可以是7.49万起步,其实可以看出大众现在正在逐渐往新能源发展。那么到时候这种低端的车市场可能会遇到一些变故,因
大众也降价了!价格战仍在继续,最高降幅8.7万7月伊始,车市就大事颇多。比如在7月6日进行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十余家车企签订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其中就涉及车企应避免价格战的相关表述,此消息发布后引发了网友的普遍关注与争议。而也正是在同一天,南北大众就先后宣布开启降价活动,7月6日,一汽-大众宣布,为庆祝一汽集团成立70周年,特别针对ID.家族
红旗插进泥土里,一汽走入星辰大海中红旗可以飘扬,也可以耸立。2023年,对于一汽红旗而言,是一个明显的拐点——但与正在遭遇降价冲击、产能过剩的大多数汽车品牌不同,一汽红旗正快速踏入一个新旧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量变引发的质变结果。在过去的5年中,一汽红旗创造了销量增长65倍的行业奇迹,同时累积销量已破百万,已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的代表。更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在世界品
“南北大众”大降价;特斯拉发布最新奖励规则;哈弗H6官图1.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26亿辆,其中汽车3.28亿辆,新能源汽车1,620万辆;机动车驾驶人5.1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75亿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88万辆,新领证驾驶人1,191万人。截至6月底,全国1,620万辆新能
汽车还会继续降价吗?在我看来,这个概率基本为零,即使有涨,也不可能报复性,最多在现在的基础上略微小幅增长,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当一台汽车一旦降到某一个价格被人们所接受,那么如果再涨价,大概率会没有人再去买这台车,这也是本次各大车企大幅降价的噱头很足,但整体车型有限的原因(主要是销售较差的车型),剩下的车型虽然也降价但降价幅度都不大,毕竟车企也要考虑可持续性问题,一味的降
合资车价格跳水成趋势,内卷时代没有岁月静好只有降价求存?任谁也没想到,特斯拉在1月份开启的价格战已经波及到了整个国内汽车市场。除了新能源汽车品牌与特斯拉打起了价格战外,看到新能源汽车价格不断下探的燃油品牌,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样采用了大幅度的降价优惠,只为能在不断内卷的国内汽车市场存活。犹记得在2022年底的时候,不少汽车厂家都宣称是抄底买车的最好时机,可放到现在来看,去
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现在是买车的最佳时机?要说近段时间汽车行业里面最热的话题,估计就是“降价促销”。今年年初,特斯拉率先打响新能源降价第一枪后,湖北与东风系汽车品牌的“政企补贴”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潮,并把降价的战火从新能源领域引到了燃油车领域。这波降价潮波及的范围之广泛、降价幅度之大,是此前比较罕见的。湖北这波降价潮的持续蔓延,也引发了汽车市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有的车企选择
2023年车价格能下降多少?无法准确预测未来汽车价格的变化,因为汽车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1.市场供需:市场供需变化是影响汽车价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如果需求不断增加而供给相对不足,价格可能会上涨,反之,价格可能会下降。2.原材料价格:汽车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许多原材料的价格变动也可能会影响汽车价格。例如,如果钢铁、铜等原材料价格上升,汽车价格也可能上涨。3.能源
2023-10-01 05:17:46
2023-09-08 16:22:41
2023-09-08 18:15:52
2023-10-22 18:53:22
2023-09-27 21:48:49
2023-11-13 07: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