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9 01:03:25 | 寻车网
任谁也没想到, 特斯拉 在1月份开启的价格战已经波及到了整个国内汽车市场。除了新能源汽车品牌与特斯拉打起了价格战外,看到新能源汽车价格不断下探的燃油品牌,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样采用了大幅度的降价优惠,只为能在不断内卷的国内汽车市场存活。
犹记得在2022年底的时候,不少汽车厂家都宣称是抄底买车的最好时机,可放到现在来看,去年底买车的用户简直就是“大冤种”,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车,给出的终端优惠都在不断挑战价格红线。就比如上汽 奥迪 ,近段时间甚至还传出了不到32万元入手A7L的内部价。
上汽奥迪价格跳水,所有车型开启大降价
从网上曝光的上汽奥迪内部价格表来看,上汽奥迪对旗下所有车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价优惠,最高降幅已经达到了16万元,即便是最低降幅也超过了10万元。
就比如 奥迪A7L ,身为一台C级豪华轿车,奥迪A7L在去年就经历了多次官降, 此次给出的员工内部价更是只需要31.87万元,而奥迪A7L的官方指导价为41.87万元,直接降了10万元,部分车型降价幅度更是达到了16万元。 这一价格不仅比 奥迪A6L 还便宜,甚至已经低于了 奥迪A4L 的官方指导价。
再比如 奥迪Q6 ,作为奥迪史上最大尺寸的SUV,虽然奥迪Q6的本质是 途昂 的换壳车, 但上汽奥迪给出的内部员工价也只需要32.76万元起,已经与途昂的高功率版车型售价相差无几;至于奥迪Q5 e-tron,同样有着超10万元的降幅,内部员工的起步价只需要25.05万元,与ID.6 X官方指导价相当。
不难看出,上汽奥迪为了清理库存车,已经给出了前所未有的优惠幅度。毕竟对上汽奥迪来说,去年的惨败让库存压力陡增,如果内部无法完全消化,未来上汽奥迪势必会将这一价格推向市场,以此来缓解库存压力。
马自达、雪铁龙纷纷跟进,燃油车已价值崩塌
除了上汽奥迪对员工毫不吝啬外, 前段时间连一向对降价嗤之以鼻的马自达,也对内部员工给出了诚意的购车价,内部员工购买阿特兹的起步价只需要12.15万元,完全就是把B级车当作A级车在卖。
相比上汽奥迪和 马自达 只是对内部员工给出了十足的诚意, 雪铁龙 则是将降价诚意推向了市场。 雪铁龙C6作为该品牌旗下的B级轿车,本次降价促销直接给出了9万元的优惠力度,直接将起售价格拉低到12.68万元。虽然这9万元的降价优惠有一部分是湖北政府补贴,但12.68万元买雪铁龙C6是消费者实实在在享受到的优惠。
根据湖北某雪铁龙4S店工作人员透露,雪铁龙推出降价政策后,其一天的订单就接近200台,雪铁龙也遭到了湖北消费者的疯抢。 如果雪铁龙将9万元的优惠力度推广在更多的省份,想必在3月份,雪铁龙销量必会挤进主流合资车企行列。
除了马自达、雪铁龙这些二三线合资品牌价格大跳水外,丰田的产品价格在今年也明显下调,同时东风本田在湖北省同样掀起了最高7.5折的价格风暴,广汽本田也开始放大产品让步空间。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在新能源汽车没有补贴后的2023年,反倒是让燃油车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特斯拉。本在补贴刚取消后的1月份,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宣布涨价,特斯拉却直接放出大招,将旗下产品价格降到了历史最低值,不得不让其它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降价来应对特斯拉的价格冲击,同时也让燃油车卷入这场价格战之中。
写在最后:
特斯拉尽管在国内的风评并不好,但国内一直都不缺想要入手特斯拉的人。如果不是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价格也不会降得如此之快,燃油车的价格体系也不会在今年彻底崩塌,对于特斯拉这条“大鲶鱼”,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自从进入2023年,国内车市的降价潮便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势头。无论新能源还是燃油车,无论碳酸锂等供应链的价格血崩,又或是国六B的切换清库。总之,当时间来到下半年,这股“价格战”的势头似乎还是没有能够真正地被踩下刹车。话音未落,隔壁 大众 ID.系列纯电车型再掀大额降价。看来,这延续半年多的降价潮,大家都还在咬牙坚持?其实不然,国内汽车价格战的“牺牲品”已经逐渐浮现,那便是进口车。
进口车数量暴跌,平民进口车愈发难寻根据乘联会最新披露的数据,今年前五个月,国内进口汽车数量为28.4万辆,同比下滑28%。但与之对应的是,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同样是今年前五个月,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3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的产品销量,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绝大多数细分价格区间的产品销量同比增速,都能跑赢同期大盘约11%的前进速度。另外,车型级别的销量数据也能作为佐证。今年前五个月的销量数据中,只有A0级、C级与D级车,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两个赛道都实现正增长。
当然,以上很多数据虽然说从趋势上实现了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同步。但无论是增速还是体量,其实新能源车明显吃掉了其中大部分的增量市场。比如说,作为后发的新能源车,在30-40万元价格区间的新车销量(今年前五个月),已经超越了同期的燃油车销量。至于说增速方面,同期新能源C级车的销量增幅接近75%,新能源D级车销量更是翻了近17倍。当然,后者数据有着前期存量太少的衬托。但无论销量还是增速,新能源车在中高端车市的话语权已经无法忽视。而在这块,作为进口身份的外资车企,目前来说,还并非其所长。
不过这也反衬出长期以来大家的另一个误区。即,将进口车与豪华车,甚至是与中高端豪华车直接划等号。其实不然,在国内进口销售的车型中,不仅同样有着 丰田 、大众这种“平民”品牌,也有诸如 斯巴鲁 这种“工具”属性鲜明的个性产品。就算是在豪华品牌的进口产品线中,徘徊在30万元所有,甚至价格更低的 奔驰 、 宝马 (含 MINI )、 雷克萨斯 等旗下车型,也并不少见。但是这个“误会”也正在迅速被消除。因为国内进口车的数量中,豪华车的占比已经从2019年的不足8成,迅速攀升至现阶段的9成以上。
进口车不降没销量,降价没利润?这样一来,国内进口车数量明显下滑的原因,似乎已经找到了。那便是普通品牌进口车,或是单价较低的进口车市场,正在大幅度萎缩。而凭借更为平易近人的身段与价签,它们的市场基数似乎也会更大,从而进一步扩大这种下降趋势。从数据上来说,好像也确实如此。2019年,进口丰田与进口大众车型,分别有约8.4万辆与约4万辆的进口体量。但是到去年,它们的对应数据分别降至约2.6万辆与约1.2万辆。至于身为豪华品牌,但客单价显然不能与大哥宝马相提并论的MINI。虽然去年进口量相比2019年并没有太过夸张的降幅。但进入2023年,则是画风突变。今年前五个月,MINI进口量尚不足7千台。近半年的数据,相比去年全年的情况,甚至连零头都还不到。
但以上这些其实不足以说明国内进口车市的现状,因为以上这类品牌,虽然在国内有着数万辆的进口体量,乍看之下对于进口车市而言并不算少。但实际上,国内的进口车市场,是一个头部效应明显的领域。而且这种效应还在增强,即便是曾经的巨头,也未必就能逃过被卷下来的可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当属雷克萨斯了。
仅以进口车数量论,雷克萨斯是国内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多年稳定超过20万辆的体量,即便是奔驰、宝马看到了,也得退避三舍。即便是去年雷克萨斯“大意了”,但超过18万辆的进口量,依旧领先于奔驰、宝马的进口车数量。而这三家本身就是国内进口量“10万辆俱乐部”的所有成员。但今年,雷克萨斯的下滑趋势似乎有些严峻。前五个月的进口量已经被奔驰、宝马远远甩开,同比降幅则是已经接近四分之一。以此推算,今年雷克萨斯在国内同比缩减的进口车数量,可能就已经要比去年一年丰田、大众在国内的进口车数量还要多。
最大赢家当然还是奔驰、宝马,它俩今年前五个月的进口量就纷纷超过了7.5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44%与68%。虽然同样身处上行通道的还有 保时捷 、 路虎 ,甚至是其它更为小众与高端的品牌。但这些已经是客单价动辄上百万元的品牌。面对奔驰、宝马这种既有大体量,又有高增速的代表,似乎已经无需多言了。但聊到这里,仍然不算完。
在头部效应愈发明显的情况下,以奔驰、宝马为例的进口车领头羊品牌们,在对中国车市的重视之下,其国产化率也在迅速提升。其中, 宝马X5 在去年下半年的国产上市,算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单就这一款车型,在国产化的前一年(2021年),就能够在国内斩获超过5万辆的销量表现。而更具前瞻性的布局还是落脚在新能源部分。根据最新的信息显示,奔驰与宝马分别将在2025年、2026年,在国内投产基于下一代纯电平台打造的车型。即便以目前的眼光来看,中国车市也正在从引进走向反哺。早在2020年底,由国内生产的 宝马iX3 车型,就成为第一次大规模向海外出口的中国制造的宝马车。而从总量上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当然,此消彼长的必然规律背后,也还有客观因素的催化,比如说汇率。今年年初至今,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在2月份与5、6月份发生了两次较为明显的贬值。而货币贬值,对于商品出口有利,同时也会使得商品进口的“性价比”变低。汇率因素的影响,在隔壁出口型为主的日本那边,表现得更为明显。日元疲软对提振海外销售额的影响,甚至被直接写入了包括丰田在内的多家日本巨头车企去年的财报之中。 寻车网
如此一来,情况就比较清晰了。一方面进口车本身就在承压,不仅竞争对手在增加,自身的国产化率也在提升。然后,面对降价潮的压力,进口车的成本压力被进一步放大。导致降价没利润,不降价又难有销量的状况出现。特别是对于车价相对较低,体量相对较小的产品与品牌而言,这种尴尬局面就更为明显。再加上汇率等因素的影响,整个上半年国内进口车市的压力可想而知。只不过,对于价格昂贵、品牌附加值高、产品可替代度较低的产品而言,暂时还未受到明显影响。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产新能源车涨价理由,一夜之间崩塌
那些在降价之前不久,刚买了特斯拉的车主心中肯定是怒火熊熊。但是,特斯拉的降价让观望的潜在新能源车消费者得到了用眼可以看到的实惠。2月1日,奇瑞汽车宣布,旗下全系车型整车终身质保。此前,小鹏汽车、问界、飞凡都对汽车价格进行了调整,而最近有传闻比亚迪和蔚来也在摩拳擦掌,2023年新能源汽车会不会迎来价格战厮杀,值得期待。
可以说,正是因为特斯拉的降价,让国产新能源车所有的涨价理由一夜之间崩塌了。因为,如果国产新能源车不降价,在产品力并不能碾压特斯拉,而且还在某些层面不如特斯拉的现实背景下,市场的选择,对于很多国产新能源车企一定是“残忍”的。
对于国产新能源车,无论你卖的多贵,你说自己的品牌比特斯拉高端就是一件很不靠谱也不会被毫不质疑认可的事。要知道,特斯拉也不是就30万以下的ModelY和Model3,特斯拉还有价格更高的X和S,说的直白一点,这代表着特斯拉的品牌高度。一些新势力品牌永远不要以为,价格超越了特斯拉,档次和品牌力就超越了特斯拉,这可不是强行成正比的一件事。
特斯拉之所以能降价,而不是涨价。首先,特斯拉对汽车的制造成本有很强的控制力。现在特斯拉正在大力量产4680电池,一旦国产车型搭载,特斯拉可能会迎来新的降价潮。特斯拉不仅仅是汽车制造商,运营商,同样也是研发商。特斯拉的4680电池研发也由特斯拉主导研发,松下只不过是代加工。说白了,特斯拉的电池并不会受制于人,特斯拉愿意的话,自己都可以生产。
在车机、电池、整车设计都有绝对实力介入的背景下,特斯拉的成本控制自然要好得多。而很多国产新能源厂家,并不具备造车能力,而是使用的别人的工厂代加工。因为本身就没有造车经验,一辆车基本就是完全靠买买买组装起来的,至于研发,很多车机芯片都是直接买。既然要买别人的技术和硬件,价格当然不可能有自己研发出来的便宜。
在这个,能做贸易不做生产,能做生产不做研发的快节奏时代,缺少研发的车企,会更快面临价格战的压力。实际上对于汽车而言,不像生物科技那么复杂。汽车的研发,具有更快更高可行性的研发生态。纵使如此,很多车企纵使有钱,似乎也不太愿意去打造这样的生态。
在这个,能做贸易不做生产,能做生产不做研发的快节奏时代,缺少研发的车企,会更快面临价格战的压力。实际上对于汽车而言,不像生物科技那么复杂。汽车的研发,具有更快更高可行性的研发生态。纵使如此,很多车企纵使有钱,似乎也不太愿意去打造这样的生态。
只要安全性能够赶上特斯拉,芯片技术取得突破,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和特斯拉并驾齐驱的时候,国产车的竞争力自然就会显著提升。
以上就是寻车网整理的汽车价格为什么崩 大众ID.继续降价,半年多价格战后,被牺牲的是进口车?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寻车网。10年以后的凯越车,怎么打折10年以后的凯越车,打折的方式可能会有以下几种:1.市场折扣: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新款车型的推出,老款车型可能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因此汽车厂商或者经销商可能会提供一定的折扣来促进销售。2.促销活动:为了吸引消费者,汽车厂商或者经销商可能会在特定时间推出促销活动,比如节假日、周年庆等,这些活动可能会提供购车折扣。3.置换补贴:当你准备购买一辆新车时
大众也降价了!价格战仍在继续,最高降幅8.7万7月伊始,车市就大事颇多。比如在7月6日进行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十余家车企签订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其中就涉及车企应避免价格战的相关表述,此消息发布后引发了网友的普遍关注与争议。而也正是在同一天,南北大众就先后宣布开启降价活动,7月6日,一汽-大众宣布,为庆祝一汽集团成立70周年,特别针对ID.家族
大众也“扛不住”了!跌至8.99万,速腾为何如此“慌张”?大众的低价车型其实大众有好几款车,价格并不是很高。比如说桑塔纳这款车起步可以卖到5.79万,宝来起步6.34万,朗逸起步6.8万,POLO也可以是7.49万起步,其实可以看出大众现在正在逐渐往新能源发展。那么到时候这种低端的车市场可能会遇到一些变故,因
汽车为什么降价因素,如芯片短缺、供应链紧张等问题,导致汽车生产和销售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导致汽车价格上涨,一些消费者可能会犹豫不决是否购买汽车,导致汽车市场供求关系的不稳定。从历史上看,汽车行业存在着周期性的降价和涨价。通常情况下,降价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不足,而涨价则是由于供给不足或成本上升。因此,如果短期内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不足,厂商可能会采取一些促销措施来刺激市场,例
为什么国外汽车比国内便宜进口车的关税高、美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得更成熟、国内外人的购车观念不一样、中国的黄牛多1、进口车的关税高为了提高本国汽车销量,国家对进口汽车实行了增加关税的政策。一辆汽车的关税价格可达普通商品的300%,再加上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差距,就使得进口汽车比国内贵上不少。再加上我们买车要交的车船税、增值税等等,成本一下就上去了,所以,进口车的价格往往比出国买
汽车为什么会出现降价后涨价的情况呢?汽车降价结束是否会迎来报复性涨价,涉及到市场经济学、供需关系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汽车市场的供需关系汽车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供需关系的市场,汽车价格的上涨或下跌都与供需关系息息相关。当市场需求增加时,汽车价格就会上涨;相反,如果市场需求减少,汽车价格就会下跌。因此,要分析汽车降价结束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涨价,必须从市场供需
近几十年汽车价格一直在下降,这是为什么?社会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笔者作为小时候生活在90年代的人,20多年来物价一直暴涨,以前100元能活一个月,现在1000元也坚持不了一个月。房价、蔬菜价格和物价几乎没有上涨。唯独除了车费外,笔者还记得当时一辆本田思域足有20多万元,现在思域最低售价为11.5万韩元,价格差异非常大。笔者来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为什么20多年来汽车没有涨价反而一直在下降
汽车为什么会出现降价后涨价的情况呢?汽车降价结束是否会迎来报复性涨价,涉及到市场经济学、供需关系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汽车市场的供需关系汽车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供需关系的市场,汽车价格的上涨或下跌都与供需关系息息相关。当市场需求增加时,汽车价格就会上涨;相反,如果市场需求减少,汽车价格就会下跌。因此,要分析汽车降价结束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涨价,必须从市场供需
2023-10-01 05:17:46
2023-09-08 16:22:41
2023-09-08 18:15:52
2023-10-22 18:53:22
2023-09-27 21:48:49
2023-11-13 07: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