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9 18:54:24 | 寻车网
2020年3月10日,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公布国补后售价为17.38-19.88万元,另外前五千名购买车主还能享受一两万元的优惠政策,可以说菲斯塔纯电动汽车从上市开始就准备撕开中高端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热切期盼拿下一层厚厚的蛋糕,笔者通过此次深度试驾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车发现,菲斯塔纯电动不再和以往某些合资品牌难产或者借壳的产物,而是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
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车型在动力电机采用了由大陆集团提供的高电压“3合1”电驱系统,该系统集合电机、变频器、减速器三项重要核心部件于一身,因此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油电管线更少、安全性更高,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35千瓦,峰值扭矩310牛米,该电驱动系统也获得了2019年沃德十佳发动机大奖。
与昂希诺EV一样,北京现代为菲斯塔纯电动汽车适配完了的动力电池液态热管理系统。“3合1”电驱动系统和OBC单独使用1套高温散热循环管路;动力电池高温散热(水冷板模组)和低温预热(PTC模组)共享1套循环管路。为了降低在能耗较高的高温散热功能呢开启后的耗电量提高热效率,PTC模组被设定在靠近动力电池前端的位置。经过PTC模组加热的脱电离冷却液用通过很短的管路进入动力电池内部为电芯进行预热。
备注:目前国内在售的全部新能源车型中,只有北京现代昂希诺和菲斯塔纯电动汽车,采用更安全的脱电离冷却液。
笔者在试驾过程中发现菲斯塔纯电动的动力电机虽然瞬间爆发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动力相比这个价位的传统燃油车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别是优秀的行驶平顺性,行驶顿挫?那是绝对不存在的。
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加后扭力梁非悬挂的的结构,在电池布局底盘的加持下,转弯时车身姿态不错,悬挂减震相当有韧性,减速带和井盖等大震动都能够托得住,行驶舒适性不错。配置的“电液一体化”的制动总泵,直接将ABS阀体进行了集成,省去了真空泵与储气罐同时,在制动过程中“电量回收”与机械制动衔接的异常平顺并提升的能量回收效率。
菲斯塔纯电动车的内饰采用了北京现代目前家族化风格,由于纯电动汽车采用单级减速器,因此燃油版上的换挡杆更换为更为科技的按键设计,按键旁边是车辆驾驶模式选择按键。
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一共具备四种驾驶模式,ECO、Comfort、Sport和ECO+模式,其中ECO+模式通过长按驾驶模式选择按键3秒可激活,开启后会关闭空调等耗电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最大保证续航。
而驾驶模式调节比较特别的是菲斯塔纯电动在每一种模式下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驾驶需求调节其中的空调设置以及动能回收力度。菲斯塔纯电动动能回收力度一共四级可调,其中一档为专门习惯燃油车驾驶习惯的车主设计,基本上感觉不到动能回收,能察觉动能回收的档位分为三档,笔者一般上车会直接调至最高档位。
位于方向盘左右两侧的能量回收按键被设定为“左加右减”,可以在行车过程中实时调节,已获得能量回收与制动效率的均衡。菲斯塔纯电动的动能回收力度在最高档位时拖拽力比较大,非常适合新能源老司机进行单踏板操作,并且最大动能回收功率能达到66千瓦,效率相当不错。
而且菲斯塔纯电动和昂希诺纯电动一样,具备实现真正的“单踏板”操作功能,通过长按左侧能量回收拨片不仅可以增加动能回收力度,而且可以直接把车辆刹停。笔者之前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基本上在时速低于20公里每小时左右的情况下,动能回收就会停止介入,车辆进入平缓溜车状态,一旦前方出现红灯需要停车时,必须通过踩下刹车踏板才能实现停车,但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直接通过动能回收拨片进行制动,除了紧急情况,刹车踏板都不需要踩了,可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单踏板操作。
在菲斯塔纯电动的多媒体中,笔者发现该车能够记录行驶后电量消耗情况,其中电量消耗主要为传动系统、空调系统和电子设备。相信很多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经常听到过这种观点,纯电动汽车不要开车灯、不要听歌、不要用多媒体导航和夏天不要开空调等等,因为这些比较费电影响续航,但其实多媒体系统和车灯都是基于低压模块供电,也就是铅酸电池,而夏天空调由于压缩机效率高其实耗电量也不大。菲斯塔纯电动在多媒体系统中安装有EV系统能量消耗显示软件,清晰直观的查看当前状态下车辆电耗使用情况以及占比。
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续航方面,菲斯塔纯电轿车的核心动力电池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523”三元锂电池组,能量密度为146.6瓦时/千克,电池容量高达56.5千瓦时,NEDC续航为490公里。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相较于大多采用风冷系统的合资竞品而言,菲斯塔纯电动能够有效确保动力电池始终处于高效工作温度,降低安全隐患。
在智能驾驶和安全领域,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优于合资同级纯电轿车的16项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其中LKA车道保持辅助,BCA盲区防撞辅助系统等九项功能为同级独有。此外,该车搭载10.25英寸超大屏幕以及智能空调系统,可为消费者提供极大便利与呵护。
延伸阅读:
现代品牌目前投放在中国市场的昂希诺纯电动和菲斯塔纯电动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应付式产品,昂希诺纯电动的原型车KONA EV很早就在海外市场上市销售,累计销量一直保持在全球前十,因此就技术深度和成熟度而言相比于大众朗逸纯电要强许多。
从2014年五月份开始,我国确定了将新能源核心技术、整车制造以及全产业链发展作为重要国策,到目前2020年,还有许多合资品牌依旧采取谨慎关注,小步前行的态势,唯独北京现代几乎保持与我国新能源市场发展同步的“推陈出新”。
例如大众朗逸纯电动车型在去年上市的情况下,不仅综合纯电续航仅270公里,而且依旧采取风冷式散热系统,根本没有考虑到我国巨大的国土面积带来的多样性气候条件会给纯电动以及车主带来多么痛苦的困扰。反观北京现代品牌,上市的昂希诺纯电动和菲斯塔纯电动续航都几乎达到500公里,属于目前纯电动汽车能够让消费满意的续航,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够让消费认可。
至于丰田品牌,目前上市的纯电动汽车都属于套娃的产物,广汽丰田上市的iA5纯电动汽车基于广汽新能源Aion S同平台的技术,该车型虽然继承了Aion S不错的产品力,但是放在广汽丰田4S店销售时,车辆依旧使用的是广汽新能源的车标,因为核心技术属于广汽新能源。
当然,丰田品牌目前终于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就会逐渐丢失中国市场,但由于没有北京现代品牌长时间的纯电动汽车技术积累,如果丰田重新立项研发估计黄花菜都凉了,因此丰田只能找比亚迪汽车合作,各取所需。这也让大家能够意识到技术提前布局的重要性,提前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主动的瓜分市场蛋糕,北京现代打得一手好牌。
笔者有话说:
通过深度试驾菲斯塔纯电动汽车,笔者了解到在15-20万元价位区间,菲斯塔纯电动应该是属于产品力非常突出的纯电动轿车,相比于以往合资品牌面对国产品牌纯电动竞争力确实的情况,菲斯塔纯电动可谓撑起了合资品牌的脸面,可以说北京现代是目前所有合资品牌中唯一一家和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不落下风的企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各大品牌兵家必争之地,北京现代能够依托于海外积累的先进经验布局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笔者认为对于整体市场的竞争而言是良性发展的,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远远达不到饱和的状态,通过不同品牌先进技术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各大厂商对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突入与研发。
在后续的评测稿件中,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将对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汽车进行高温和高寒环境充放电效率,使用热成像视频采集系统进行深度解析,尽请关注。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粟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年10月,广汽新能源Aion LX电动汽车上市,扣除补贴后售价24.96-34.96万元,长宽高4786x1935x1685、轴距2920mm,搭载由宁德时代提供的590(Ah)规格811高镍三元锂电芯、装载电量93度电、能量密度180Wh/kg的动力电池总成,NEDC续航里程为650公里且具备Level3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将对广汽新能源Aion LX四驱版的车型平台、电驱动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进行全向研判,并2020年结合中国新能源整车市场发展,以及来自造车新势力与合资品牌的竞争态势深度解析。
感谢广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北京鑫敏恒体验中心(北京市大兴区金盛大街顶佳文化创业园西门)提供的NEDC续航里程600公里Aion LX四驱版试乘试驾车用于深度评测。
广汽新能源Aion LX采用正向研发的车型平台,长宽高4786x1935x1685、轴距2920mm。作为一款中大型电动四驱SUV,广汽新能源Aion LX的2920mm轴距,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用来布置装电量更多、且完全“吸纳”在车身焊接内的动力电池总成同时,让车内乘员空间更充沛,后排地板更平直。
从Aion LX底部实际状态看,前驱动桥下护板、中置动力电池下护板处于1条直线。动力电池总成最低端与车身焊接侧边梁的最低端持平,用来提升来自侧向碰撞时的防护能力。
在拆卸前驱动桥下护板时,要先松开10余条分布在周边和中央的固定螺栓。在前驱动桥下护板的中央(红色区域)设定1组可单独拆卸开启的检修窗口。而这10余条固定螺栓(蓝色箭头),不仅用来固定周边,还起到对中央位置的固定和防止下沉。目前,笔者在以往评测过的众多电动汽车注意到,不少车型虽然原厂配置了塑料或复合材质的下护板,但是长久使用或多或少都出现因中央未进行固定而下沉和行车时剐蹭的现象。
上图为前驱动桥下护板拆卸掉,裸露出铝合金材质框型副车架及A型下摆臂等技术细节状态特写。由于前散热器下护板不影响评测为进行拆除。
上图为Aion LX四驱版前悬架技术细节特写。
蓝色箭头:铝合金材质前转向节
红色箭头:A型下摆臂
黄色箭头:铝合金材质A型下摆臂轴承固定
绿色箭头:铝合金材质框型副车架
上图为Aion LX四驱版前框型副车架技术细节特写。
红色区域:铝合金材质前框型副车架
蓝色箭头:框型副车架后端横梁
黄色箭头:用于“悬置”前驱动电机的横梁
绿色箭头:铝合金材质前框型副车架,为多个横梁和组件焊接集成
上图为“悬置”在铝合金材质前框型副车架的前置“3合1”电驱动总成特写。
黄色箭头:由降噪隔热套件包裹的驱动电机单机减速器
红色箭头:最大输出功率150千瓦、最大输出扭矩350牛米的“3合1”驱动电机总成
蓝色箭头:固定在前置“3合1”电驱动总成端的热交换器(冷却液)
绿色箭头:由博世提供、伺服电驱动系统的电子水泵
需要指出的是,抑制噪音的橡胶材质防尘套也反作用于散热。Aion LX配置的前“3合1”电驱动总成,只在产生噪音(齿轮与轴承)的减速器包裹了防尘套,不影响运行温度超过90摄氏度的永磁同步电机本体的散热效能。
广汽新能源Aion LX四驱版配置最高转速达到16000转/分、集成电机控制器的“3合1”驱动电机,标配1组热交换器用来提升散热效率。
由于Aion LX继承了一种全新的热管理策略,即将前置“3合1”电驱动总成产生的一部分热量,通过管路引入驾驶舱空调系统用来制暖。增设的源自驱动电机热量为动力电池低温预热的控制策略同时,还保留了通过2组不同功率的PTC控制模块,为电池低温预热和为驾驶舱提供空调制暖的控制系统。
上图为Aion LX中置的动力电池总成底部技术细节特写-1。
白色箭头:动力电池液液态热管理系统循环管路出水口
黄色箭头:动力电池液液态热管理系统循环管路出水口
蓝色箭头:通讯线缆接口
绿色箭头:高压线缆接口(至前驱动电机)
装载电量93度电、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811高镍三元锂电芯的动力电池总成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为了保证“高活性”电池系统的内部主动安全(通过热管理系统精准控制温度),还要具备更完善的外部被动安全设定(动力电池外壳体以及整车层面的固定与保护)。
作为原厂标配的一部分,Aion LX的动力电池底部安装了1组降噪与防异物的护板,并在中心位置通过6条螺栓(白色箭头)加固。这组护板在电池总成底部周边进行固定同时,中央位置纵向进行加固,为的是长久使用不受重力影响下沉。
上图为上图为Aion LX中置的动力电池总成技术底部细节特写-2。
红色箭头:动力电池总成的铝合金材外壳体
绿色箭头:铝合金材质前框型副车架的加强板
黄色箭头:与轮内衬一体化的衬板
蓝色箭头:前防火墙焊接与车身侧边梁及前地板焊接交汇处的蜂窝结构(加强与减重)
完全“镶嵌”进车身焊接的动力电池总成前端(靠近前驱动桥)的两角采用斜边处理。这部分“缺失”的空间,被铝合金材质前框型副车架的加强板占据,并用1组与轮内衬一体化的衬板遮蔽。总的来看,在遭受正面或25%偏置撞击时,向后溃缩的前轮预留相当的空间,以保证动力电池总成受到的冲击力抑制在预设范围内。
另外在这里不得不提及的是,广汽新能源Aion LX适配的动力电池总成由广汽新能源研究院主持开发并量产,590Ah容量的811高镍三元锂电芯由宁德时代提供。590Ah容量的电芯,应该算是市面主流软包、方形、圆柱电芯中的顶级规格。这使得装载电量93度电的Aion LX动力电池总成内部空间利用率更优秀,甚至可以更好的而控制整体高度以“扩大”车内乘员空间。
上图为Aion LX中置的动力电池总成底部技术细节特写-3。
红色箭头:空调冷凝水管
蓝色箭头:通过支架刚性固定冷能水管 寻车网
为什么要单独将冷能水管组件拿出来说呢?显然,广汽新能源Aion LX在这一细微之处的设定都很用心。通过支架固定冷凝水管,保证冷凝水直接排除车外(护板),不会寄存在护板内部并不会让水管任性的摆动(制造异响)。
上图为Aion LX后置“3合1”电驱动总成技术细节特写-1。
Aion LX的前驱动桥采用铝合金材质全框型副车架,后驱动桥采用钢材质副车架(红色区域)以及铝合金材质的5连杆架构。“3合1”前驱动总成的减速器部分包裹防尘套,“3合1”后驱动总成的减速器部分则没有包括防尘套。
上图为Aion LX后置“3合1”电驱动总成技术细节特写-2。
蓝色箭头:驾驶员一侧传动半轴(短)
白色箭头:副驾驶员一侧传动半轴(长)
绿色箭头:3组铝合金材质悬置机构
蓝色区域:“3合1”电驱动总成热交换器
Aion LX的铝合金材质前框型副车架,通过3点“悬置”机构,托载“3合1”电驱动总成、DCDC+PDU“2合1”高压控制总成。后钢制副车架,通过3点“悬置”机构,吊装“3合1”电驱动总成。
在激烈的驾驶环境下,前驱动桥要经受纵向、横向与垂直向的力矩冲击和应对,因此用轻量化效果更好的铝合金材质全框型副车架托载的形式,固定与抑制的效果会更好。而后驱动桥只要应对纵向与垂直向距离冲击,采用刚性更强的钢制副车架悬吊形式即可满足设计需求。
另外,Aion LX的后“3合1”电驱动总成的高压线缆从动力电池总成后端引出,不再用更长的线缆从前部动力舱内引过来。这种采用更短高压线缆、发热量跟小、成本更低的设定,与“3合1”电驱动总成的引入有着较大关联。
上图为Aion LX后置悬架技术细节。
红色箭头:上摆臂
黄色箭头:上牵引臂
绿色箭头:后控制臂
蓝色箭头:下牵引臂
黑色箭头:下摆臂
白色箭头:转向节
Aion LX的后悬架采用国产车中极其少见的铝合金材质五连杆独立架构。相对同类型国产电动SUV车型,广汽新能源Aion LX的技术优势,超过了上汽荣威Marrl X、BEIJING品牌 ARCFOX ECF以及比亚迪唐EV。
采用正向研发的车型平台,高度集成的电驱动技术,和高密度动力电池总成,不仅为广汽新能源Aion LX带来更稳定的续航里程表现,间接的提升了被动安全型。
红色箭头:前驱动桥中心线
白色箭头:前保险杠外蒙皮
黄色区域:电驱动总成布设在前驱动桥后进防火墙的位置
蓝色箭头:碰撞溃缩区
Aion LX的电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在上一代车型Aion S基础上进一步集成化和小型化,甚至可以被布置在前驱动桥靠后的位置,类似于传统车发动机中后置的设定。驱动系统位置向后转移,持续降低前驱动桥的负载,强化了转向效能,并增加了至前保险杠的碰撞溃缩区和安全性。
笔者有话说:
广汽新能源Aion LX使用的正向开发的车型平台(2920mm轴距)和全铝合金悬架的设定,从起点就超过了当红的特斯拉Model 3。而独特的动力电池安全设定和降低能耗的热管理策略,有助于稳定冬季开启暖风时续航里程的缩减。尤其在诸多终端车主看不到的技术细节上,广汽新能源处理的十分优秀。
后续将会推出《深度:综合研判广汽新能源Aion LX四驱版之车型平台篇》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组出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果说大家要问笔者哪种新能源汽车最值得推荐,那笔者绝对毫不犹豫的建议大家购买插电混动车型。因为插电混动车型既可以满足短途用车需求,又可以满足长途出行的用车需求。这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好处就是既满足了环保省油的目的,又不至于担心长途行车时电量不足的问题。这一次笔者试驾的车型是东风雪铁龙天逸 C5 AIRCROSS PHEV 4WD车型(文中简称为"天逸PHEV"),作为一款新能源汽车其本身的驾控表现简直Awesome,令人非常震惊。
1、插混架构即领先,天逸PHEV搭载三擎四驱动力系统:
笔者为什么说天逸PHEV驾控表现出色在情理之中,因为其所采用的P0+P2+P4的三电机驱动架构已经超越目前许多其他品牌的插混车型架构,这种三电机架构在动力性和效率方面都可以做到出色的表现。
天逸PHEV车型的三擎四驱动力系统,由一台1.6T高功率发动机和前P2和后P4两台永磁同步电机,以及P0端的BSG电机组成。前电机集成于爱信e-ATN8速电动变速箱中,最大输出功率为81千瓦,后电机集成在后桥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中,最大输出功率为83千瓦,最大扭矩为166牛米,最快每分钟可以达到14000转,供应商为吉凯恩(GKN)。三擎动力同时爆发可以最大输出功率221千瓦,综合最大扭矩520牛米,官方宣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秒,但由于电机输出更加迅速,笔者驾驶时会感觉加速时间比7秒更快,这对于追求速度的车友们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天逸PHEV采用的P0+P2+P4插混架构,可以轻松实现12种动力驱动工作状态。P0端的BSG电机能够有效避免P2电机同时驱动车辆和驱动发动机带来的抖动冲击,消除馈电状态因动力电池的功率不足导致P2电机同时需要驱动车辆和启动发动机带来的突兀感。
P2电机可以实现纯电驱动,也可和发动机共同驱动车辆前轮,同时在长时间的试驾天逸PHEV发现,P2电机更乐意于充当发电机的角色,在中高时速由发动机驱动前轮,而P2电机能给电池充电或直接驱动后电机,收油时同样可以进行制动能量回收。
P4电机是天逸PHEV实现智能电四驱的关键,在行驶中P4电机能够和P2电机同时驱动后轮和前轮实现纯电四驱,也可与发动机共同驱动实现混合四驱。在驱动电机减速器与差速器之间集成了一组电磁离合器,能主动线性的断开P4电机与后轮的连接,达到某种工况下能耗更加经济的效果,同时P4电机也能进行动能回收,绝对是一个环保先锋。
2、四种可变驾驶模式,充分兼顾经济和性能:
与目前在售的多款PHEV车型一样,天逸PHEV设定了物理按键可以切换纯电、混动、运动和四驱,4种模式让车辆的驾驶更加简单。在这4种驱动模式中,又可细分12种动力系统工作状态,并由天逸PHEV强大的智能电四驱系统根据路况和动力电池剩余电量实时进行前后轴间扭矩再分配。
电动模式:笔者最为喜欢的驾驶模式,车辆在中低动力请求时主要以P4后驱电机为主要驱动方式,纯电最高时速能够达到130公里每小时(时速超过时,发动机自动介入),并且纯电续航为58公里(三元锂电池的装载电量12.96度电),非常适合城市日常通勤,而且由于后电机驱动为主,纯电模式下的驾驶感受更偏向于一台后驱车,给笔者试驾的过程中带来许多驾控乐趣。
混动模式:该模式可以自行切换或者当天逸PHEV纯电里程为0时自动切换,混动模式可以智能控制前后电机和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当电量充足时,给出动力请求后,P4后电机、P2前电机和发动机依次介入驱动,车速平稳后,主要以发动机单独驱动为主,P2前电机辅以充电或驱动。
运动模式:毋庸置疑,该模式旨为天逸PHEV爆发最高性能状态,发动机和全部电机积极参与工作以实现强大的加速能力。
四驱模式:在该驾驶模式下,P4后电机介入非常积极,特别是电量较高时,P4后电机基本上始终都在工作,而发动机和P2前电机会根据路况和动力请求按需介入。在试驾过程中,天逸PHEV四驱模式在中高速主要以发动机和P4后电机组成混合四驱模式,P2前电机更多处于充电状态。当笔者尝试爬草原中的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坡时(已有车辙印,并获得许可),低速状态下,天逸PHEV更多以纯电四驱为主,当动力请求加大时,发动机、前后电机同时发力。这其实也正是由于电机的反应速度仅需20毫秒,在车轮打滑的情况下,纯电四驱模式比传统燃油机械四驱控制更为迅速和精准。
天逸PHEV四种驾驶模式可以根据自己在驾驶途中的情况实时进行切换,纯电模式适合市区每天上下班的日常代步,一公里才七八分钱不香吗?混动模式在出远门时解决里程焦虑,油耗还比同级别车型更低;运动模式更加不用说,根本不怕被针对;而四驱模式在雨天、泥泞和砂石越野路况下保证行车安全和不错的脱困能力。
驾驶模式不同但各单元的工作还是主要以效率优先为主,充分兼顾车辆的经济性和强大性能,例如在笔者接手车辆驾驶后,由于笔者熟悉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方式,天逸PHEV整体电耗和油耗水平都相当不错,但由于时间有限,更为具体的能耗数据需要下次进行深度测试。
3、馈电状态下驾驶平顺依旧出色,电能反充效率高:
插电混动车型被人最容易诟病的地方就是馈电状态下的行驶感受,这也是插电混动车型研发和优化的难点。插电混动车型为了解决里程焦虑问题,必须让发动机和电机协同合作,但为了保证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车辆平顺性,发动机和电机的匹配逻辑非常复杂,特别是在低电量状态下,因为此时发动机不仅需要驱动车辆,而且还要带动电机给动力电池充电,发动机的负载会迅速加大,不仅会导致发动机动力输出下降,更会影响车辆行驶的平顺性。
但是笔者在馈电状态下试驾天逸PHEV时发现该车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天逸PHEV的P0端BSG电机能够减缓发动机频繁启机时的抖动感,保证发动机动力输出的平顺性,而此时集成在8AT电动变速箱的P2前电机以更平稳高效的方式发电,保证电量回充效率;另一方面,天逸PHEV可以增程模式,让发动机带动P2前电机充电,产生的电流直接驱动P4后电机,让P4后电机更多的做功,减缓发动机同时驱动前轮和带动P2前电机发电的压力。
当然,天逸PHEV匹配的爱信8速电动自动变速箱对于车辆驾驶平顺性同样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在笔者长时间馈电状态行驶下,中低速动力请求时完全感觉不到车辆的换挡操作,不过深踩油门时,由于电量不足,电机无法及时发力,所以会有涡轮迟滞的现象出现,产生一定的动力中断感,肯定无法和电量充足时相比。
充分感受了天逸PHEV在馈电状态下的行驶感受后,笔者也对其出色的电量储备功能点赞。电量储备功能就是让发动机在行驶过程当中尽可能给电池充电,保证纯电续航迅速提升,一般这个功能笔者在城市快速路或者高速上开启使用,这样不仅让发动机充分运行在经济转速区间提升电池电量,而且一旦进入城区可以立刻切换纯电模式,保证车辆在拥堵的行车环境中极大的降低用车能耗。
天逸PHEV一共有三档电量储备的档位,分别是10公里、20公里和MAX级别,但由于试驾时间的原因,笔者在车辆同时挂入B挡(动能回收力度加强档)和MAX档位时发现,车辆在70公里左右时速行驶时,电量反充效率还是相当不错的。
4、操作简单,效果实用的L2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是笔者试驾一台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点,天逸PHEV搭载有ACC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保持系统、交通标志识别系统和主动盲区检测等驾驶辅助系统,ACC自适应巡航可以在时速30公里/小时以上开启,如果提前打开车道保持按键,自适应巡航开启后车辆自动进入车道保持状态,自适应巡航取消时,车道同时退出车道保持状态,不要小看这个细节,目前很多车企没做到,他们工程师难道没发现自适应巡航都退出了(代表驾驶员有主动接管车辆的想法),但是车道保持还在运行的别扭吗?而且天逸PHEV自适应巡航开启很方便,有单独的操纵杆控制,但容易被方向盘挡住,不过熟悉后,操作很简单。
上图为自适应巡航开启操纵杆细节特写:
红色箭头:自适应巡航开启按键
蓝色箭头:调节车辆距离前车的距离
黄色箭头:往上是车辆限速功能,往下是自适应续航功能
绿色箭头:档杆背后还有两个按键调节车辆自适应巡航车速
上图为位于方向盘左侧下面的控制面板细节特写:
红色箭头:车道保持功能开启
黄色箭头:车道偏离预警功能开启
蓝色箭头:电动尾门高度调节
绿色箭头:车辆位于副驾驶方向的油箱盖开启按键,交流充电口位于驾驶员一侧,车辆解锁状态下按压打开。
由于此次没有高速路况,因此笔者是在水泥快速路上进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测试,当地面标线清晰的情况下开启辅助驾驶系统,车辆能够很好的保持道路中间行驶,当出现中间标线时间消失后,辅助驾驶会退出,但如果标线短时间内恢复,天逸PHEV的辅助驾驶会再次接管车辆。同时笔者在安全的驾驶环境下短时间双手轻微离开方向盘,大致半分钟车辆开始预警,不到一分钟车辆直接取消辅助驾驶功能,不过不需要下车重启,而是再次打开车辆保持按键即可再次使用辅助驾驶功能,就短时间的体验表现来看,整体功能比较实用,更建议在高速公路上进行使用。
5、天逸PHEV车型其他值得一提的亮点:
首先让笔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主副驾带按摩功能的电动座椅,并且带座椅加热功能,座椅的舒适度感觉让笔者连续长时间开车也不会累,并且支持多种按摩模式选择,但可惜的是,该配置属于选配范畴。
其次车内空间相当不错,笔者178CM的身高,把座椅往下调到最低的合适位置,头部和腿部空间都相当充足,后排空间也表现出色,而且动力电池包虽然在座椅下面,但并没有侵占后排的乘坐空间和舒适度。
当然,法系车优秀的底盘调教更是不得不提,前后独立悬架外加45°斜置减震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侧倾抑制也是相当不错的,而且由于天逸PHEV的后电机和动力电池帮助车辆获得更低的重心和平衡的前后配重,让车辆更具有驾控乐趣。
在整车设计方面,天逸PHEV基本上沿用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理念,整车设计非常的具备现代气息和时尚品味。
笔者有话说:
东风雪铁龙天逸PHEV搭载的这套1.6T发动机+P0+P2+P4发动机架构,可以说是目前性能最强,结构也是最复杂的状态。为了低效搭载3套电机和1组动力电池,整车大量使用铝材质轻量化的分系统。
而天逸PHEV具备的12行驶模式中特色分明性能指向清晰,经济模式以前轮驱动为主,与3挡行车发电功能配合,可以快速在行驶中为动力电池充电。运动模式更强调的短时间最大动力输出,1.6T汽油机+前后驱动电机最大输出输出的221千瓦,完全可以赢多多次超车以保证行车安全或感受速度的快感。四驱模式,则因为PHEV技术的引入,省去了中央差速器、前后驱动轴以及四驱耦合器等分系统,完全用电来获得前后驱动桥之间的扭矩在分配。在动力电池装载电量充足时,天逸PHEV电四驱控制策略与高端越野车适配的全时四驱状态一样;在低电量行车充电时,也可以达到前驱动桥由1.6T汽油机输出动力,后驱动桥由电机输出动力,处于油电混合四驱状态,依旧可以保持相当的行车安全与脱困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与巴依尔X1PHEV采用最简单的发动机+BSG电机+后驱动电机的油电混合四驱不同,东风雪铁龙天逸PHEV的混动技术明显超过了巴依尔X1PHEV,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机选择不同的模式,既可以用1.6T发动机+BSG电机,来拥有行车发电效率;也可以用1.6T发动机+BSG电机+前置驱动电机,平衡性能与行车发电效率;还可以用1.6T发动机+BSG电机+后置驱动电机,兼顾性能、型车发电效率和油电四驱系统带来的行车安全性,给车主的选择极多,可以轻易获得行车充放电效率均衡的设定。
最后,东风雪铁龙天逸PHEV为后驱动电机(减速器)与后差速器之间增设的1组电磁离合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汽车获得物理层面的提升,拥有较低的行车阻力,从而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提升行车充电效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京免费深度试驾新能源汽车 合资品牌电动汽车新标杆,深度体验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能源汽车排行榜前十名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选择这种环保、省油的新型交通工具。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涌现出来,它们互相竞争,最终呈现出了如今的排行榜。以下是新能源汽车排行榜前十名的介绍。1.特斯拉ModelS90D特斯拉ModelS90D在市场上一经推出便以其出色的性能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如今已经成为新能源汽
东方风起东风的“世纪性”转身|汽车产经文|杨光17日晚的黄浦江边,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发布会罕见的在同一时间开场。不过相比一汽北汽更多聚焦于旗下的子品牌业务,东风则是以全集团之名,开启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转型大幕。在“东方风起”这一计划之下,已经有着52年历史的东风汽车,也正式宣告朝着“为用户提供优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卓越科技公司”进行转型。正如董事长竺延风所说,一个
大众新款凌渡正式亮相!搭1.4T+7DCT动力,宽体轿跑车身对比大众朗逸、迈腾等车型, 凌渡就显得比较低调。尽管销量表现平平,但不可否认的是凌渡仍然是大众最具时尚个性化的车型之一。此前,2021款大众凌渡已经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价格区间14.99-18.69万。在本届北京国际车展上,我们也是看到了最新款的凌渡。外观方面,新款凌渡采用大众家族最新式的设计语言,扁平化的进气格栅
目前哪款纯电动汽车最好目前哪款纯电动汽车最好推荐4款车:1、特斯拉,在国外关注度高,销量高;2、比亚迪,掌握各种核心技术;3、腾势虽然价格贵,但是续航能力很高;4、BAIC连续五年国内销量第一。1、特斯拉。目前,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关注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如果早期特斯拉的生产没有出现问题,特斯拉的销量可能会更高。特斯拉目前推出的车型都是纯电动汽车。作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标杆,特斯拉几乎
2020北京车展:长安马自达昂克赛拉百年纪念版车型上市今日,长安马自达于北京车展马自达展台正式发布、并上市了旗下昂克赛拉的100周年特别纪念款车型(以下简称昂克赛拉百年纪念版车型),该车的官方指导价15.99万元,限量发售300台。外观方面,昂克赛拉百年纪念版车型基本与现款车型保持了一致,但是纪念版车型采用了雪花珍珠白的车身配色向马自达的首款乘用车R360Coupe致敬,并且前翼子板、轮圈中心
新能源车ID.63作为一款家用纯电SUV,安全性尤为重要,诞生于专属MEB,又有30年造车经验的德系品质加持,ID6X全系标配6安全气囊,自修复轮胎,相当于飞机起落架强度的热成型座椅横梁都为我们日常出行带去诸多保护4在电池方面;这说明内生市场已经被激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基础在这样的有利基础下,市场上纯电动车层出不穷,而一汽大众ID6CROZZ凭借多方面的优势在众多产品中
长安智电iDD品牌正式发布首批四车搭载超低油耗驾控带感2023年1月12日,长安汽车正式发布长安智电iDD。长安智电iDD与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原力电动作为长安汽车三大新能源矩阵,代表长安汽车的动力全面焕新,加速进入智慧新能源时代。长安智电iDD低油耗高续航更安全长安在2021年推出首款iDD新车——长安UNI-KiDD,经过一年多技术升级和运营,口碑和市场已经形成。目前,长安智电iD
雷克萨斯suv最新款2023年2月14日,雷克萨斯中国官微宣布,新款RZ及新一代RX车型正式上市。2023年1月10日,LEXUS雷克萨斯中国旗下中大型豪华SUV全新一代RX正式开启预售。全新一代RX预售六款车型,全新一代RX基于新升级的GA-K平台打造,具备低重心、高刚性且轻量化的车身,车辆基本性能大幅提升。品牌标志性的纺锤形格栅,在全新一代RX上演变为更具力量感的“纺锤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4 05:16:02
2023-11-17 23:16:10
2023-11-17 23:14:34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