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4 15:45:50 | 寻车网
想必很多车友已经知道从2024年开始,国内将调整新能源车的购置税征收政策,有哪些新条款需要划重点?今天我们就对新政策进行拆分解读,希望能给大家购车带来帮助。首先对新能源车的定义保持不变,只有插电式混动车(续航里程不低于43KM)、纯电车和增程式汽车,HEV混动不归于新能源车如 丰田 双擎、 本田 锐混动。
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
1、2024年1月1日年至2025年12月31日,新能源乘用车购置税全免,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最高不超过3万元。 寻车网
2、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本文以2024年1月1日年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新能源车为例进行解读,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购车计算逻辑一致。
解读1:哪些车可以享受购置税全免?
按照现行购置税=购车款/(1+13%)×10%(购置税率)可以得出,2024年1月1日年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只有购车款等于或小于33.9万元的新能源车才能享受全免,购车款超额部分将按10%征收车辆购置税(先减掉13%增值税再计税)。
这里需要注意,购车价是以发票面值为依据。
举例: 宝马 i3 eDrive 40 L 曜夜套装指导价格为38.9万元,优惠后开票价格为30万元,就可以享受购置税全免。
解读2:如果购车款超过33.9万元如何征收?
1、以购车款50万元为例,购置税=(500000-339000)/(1+13%)×10%-30000=14247.8万元。这里需要注意,正确的计算方式、是要先扣除超额部分161000元所包含的13%增值税,而不能直接按照161000元的10%进行计税。(以下计算同理)
2、如果购买具备“换电模式”的新能源汽车,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分别核算销售额并分别开具发票的,依据购车人购置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载明的不含税价作为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这就意味着,电池费用不会计入购车款内。
举例1: 蔚来 ET5 100kW含电池价格为35.6万元,购买BaaS换电版免征购置税。
举例2: 蔚来ES8 行政版含电池售价为518000元,需要缴纳购置税为15841元;Baas换电版指导价为443000元,缴纳购置税为9204元,可以节省约6637元的购置税。
需要注意:为了杜绝车辆本身技术状态不支持换电,但以BaaS形式车/电分离销售的情况发生,专门新增了一条限制条款:“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应当满足换电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且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能够自行或委托第三方为用户提供换电服务。
也就是说,车企想要销售“换电模式”车型,就要具备相应的换电设施与服务,不能只是单纯将车辆和电池分开销售。
对汽车行业的影响预测:
我个人认为,在截止2025年12月31日前,购置税新政不会给新能源汽车带来太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能够购买33.9万元上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本身就已经属于高收入小众群体,本身的消费能力较高,对于增加的购置税有足够的承担能力,而且相对较小的市场容量很难倒逼车企进行价格大战。
但2025年12月31日之后,免税范围降低到了16.95万元,就切中了国内主流汽车用户的范围,数千元的落地价格差会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切巨大的市场容量足以倒逼车企进行优惠、价格调整、推出16.95万元下新车型的举措。
其实剖析来看,新政策的推出依然是为了继续推动新能源车的大规模普及,这就要求车企需要重视15万级左右新能源车型的开发量,而不能如现今一般重点追求高价位车型的开发,如理想、蔚来、智己、 阿维塔 以及 仰望 、高合等新能源品牌就需要进行产品调整。
我个人认为,国产新能源品牌追求品牌上进、产品上进是正确的,但前提是先夯实在主流市场的企业影响力和产品市占率,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消费者数量稀少的中高端市场,那么最终的结局只怕是集体覆灭。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辣哥说车官号,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保三争一的官降政策,是让“价格”更有价值的新·林肯之道的相关内容。
"
2023年9月6日, 林肯 借新款车型上市,正式宣布下调两款旗舰车型—— 林肯领航员 与 林肯飞行家 的 厂商 建议零售价。
"
仔细翻阅和品读这次官降背后的具体信息,结合整个中国市场对 “灵活、实用、多元” 追求的不断提升,以及林肯始终在贯彻 “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的首要目标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林肯正在开始践行一套保护消费者、保护品牌、保护经销商,争取成为豪华品牌中第一个抓住当代消费者痛点需求的保三争一战略,也就是我所认为的, 《让“价格”更有价值》的新·林肯之道 。
快速决断,
保护品牌价值
据内部消息了解, 林肯品牌从讨论“是否官降”到“决定官降”用时甚至不足一月。
当林肯清楚认知到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变革最深刻的汽车市场,同时也是他们全球核心的战略高地时,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改变而作出调整和改变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必要之举了。
在林肯汽车对中国市场深度洞察之后发现中国汽车的“消费价值观”不断在更灵活、更多元、更实际、更理性的角度上升级,于是 他们快速地决定了行动的方向:
学鸵鸟装盲或是学鲑鱼搅局都不能帮助林肯赢得豪华车市场的未来,既然已经了解了市场需求,那么必须快速先声夺人进行破局。
这才有豪华品牌市场中第一位站出来宣布官降政策的今天。
从中不难看出林肯品牌的魄力、气势 和决心,“快、准、狠” 的背后是 林肯认为 “与其让市场搅乱定价布局,在终端价格和保值率上不断受冲击来伤害品牌的豪华价值,不如我当先决断,为这个豪华市场树立更高更好的标准” 这件事是正确的、有意义的、必须坚持做的。
这也正对应着林肯始终践行的 “在中国、懂中国、为中国” 的经营理念。
惠益客户,
保护消费者权益
与此同时,如果我们把林肯这次的官降行为混沌笼统地与 特斯拉 那种神经刀式的降价归为一类,是不负责任的无稽之谈。因为林肯官降的同时,为了不引来原有消费者的不满, 针对2022年款领航员的车主提供了贴心的林肯之道关怀方案: 包括但不限于5年9次的保养、2年的整车延长质保、3年的的Lincoln Care+驭享从容计划等,还省去了不少用车场景的痛点。
最重要的是,这次官降也并不是就只对价格进行了调整,在“林肯之道”的服务理念之下,近年来林肯始终不断在听取用户的反馈,通过提升用户用车体验来拉高用户的满意度,在大量后台数据和用户建议的加持下,新车也将不少原先较为“冗余”但占据较高成本的项目用更为贴近客户生活使用需求的功能配置来替换,真正做到每一分的“价格”都体现出了“价值”,并在官降之后,这些“价格”也变得更有“价值”。
这是更新更精准的“林肯之道”,这也更彰显了“豪华 自有其道”的品牌理念。
调整策略,
保护经销商利润
说得实在一些,即便林肯品牌不官降,走进林肯经销商的店中,也能感受到消费者对于折扣价格的期待——它不来源于林肯本身,而是消费者眼看着竞品品牌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出冰点价格,自然而然的会期待同样的事发生在林肯的身上。
但这并不能会让消费者对于林肯品牌及旗下车型多一分认可或多一分喜爱,相反,大额的折扣回过头来不仅让经销商损失利润,也很可能让产品的保值率朝不保夕,最终,经济上实打实的数字差异会覆盖掉林肯本身的豪华产品光环,伤害到客户的真实收益,是一场三方败仗的战局。
而在这次宣布官降之后,可以预见到的是这种贴近消费者需求,自发由上而下的战略调整,反而能够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以此产生“路转粉”的热潮,这种“双向奔赴”的互惠互利,是一种“实在人”的交流方式,是一种能扩大销售路径、保证利润空间、享受超值产品和服务的三赢派对。
这次官降虽然仅仅 是林肯品牌在华9年的一个小小切片,却是一个极好的解析这个问题的案例:
为什么在自主品牌份额过半、全员唱衰 美日 德系的现如今,林肯的市占率能不断攀升,大多半的经销商都处于盈利的状态,终端折扣率还一直稳定在10%左右,最终成为最懂中国市场游戏规则的豪华品牌?
除了强大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之外,林肯不断地在深度洞察 “产品、体验、品牌” 这三个不断变化的价值,面对这些变化趋势始终最快速做出正确判断和外企中的首批响应,以此来力保每一次革新都能做到与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的“三观契合”。
说实话,现在的汽车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真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做战略调整的豪华品牌,如果市场略显颓势,它需要的一定是林肯般的“强心剂”,而不是加速末日狂欢的“安非他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速度计,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如何应对汽车涨价汽车降价一直是一个关心度较高的话题,而在近些年来,汽车市场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和调节。当汽车厂家为促销,维持产能、争夺市场份额等原因而推出降价促销时,不少消费者会担心会不会出现报复性涨价的情况?事实上,从大局格局来看,在整个国民经济内,以汽车行业为例,周期波动是其内部产生回升的因素之一。虽然整车价格与原材料价格的盈利比例是有规律可摸的,但制约着企业减
如何应对汽车涨价汽车降价一直是一个关心度较高的话题,而在近些年来,汽车市场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和调节。当汽车厂家为促销,维持产能、争夺市场份额等原因而推出降价促销时,不少消费者会担心会不会出现报复性涨价的情况?事实上,从大局格局来看,在整个国民经济内,以汽车行业为例,周期波动是其内部产生回升的因素之一。虽然整车价格与原材料价格的盈利比例是有规律可摸的,但制约着企业减
2022年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1.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2.本公告所称乘用车,是指在设计、制造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的汽车。3.本公告所称单车价格,以车辆购置税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准。
2020年各月份汽车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2020年各月份汽车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是正比例的。如果不考虑使用成本的话,汽车价格下降,买车的人会增加。而私家车辆会增大购车人的活动半径,原来觉得远的地方,有车后就觉得可以接受了。某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增产;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减产可以注意到,在我们讨论商品价格变动对于供给需求的影响时,提到了一些非价格因素,例如相关商品、生产要素
如何看待降价后汽车的报复性上涨?汽车降价结束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涨价,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形势、政策环境、竞争格局等等。下面是一些可能影响报复性涨价的因素:市场供求关系:如果汽车市场供应量不足,而市场需求量较高,汽车厂商可能会利用这一机会提高价格。经济形势:如果经济形势好转,消费者购买力增强,汽车厂商可能会选择提高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政策环境:政府的政
汽车定价靠什么?大幅度降价会导致亏损吗?汽车定价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成本和竞争对手价格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来说,一款汽车的价格要考虑到生产和销售的成本、品牌价值、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的价格等因素,以及市场需求的弹性和消费者的购买力。汽车厂商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策略,既要让消费者认为产品的价格是合理的,又要保证销售利润的最大化。如果厂商大幅度降价,可能会导致亏损。因为汽车行业的成本较高,包
如何应对顾客“讨价还价”?重点强调产品的优势特点;运用反问的方式化解顾客的顾虑;合理判断顾客故意提出“假价格”;对于价格上绝不轻易松口;要设法摸清顾客的底价;将顾客的关注点转移到产品的品质上来;最后出价法。为了能够使顾客能够接受价格两个方法:方法一:需要将产品的优点进行证明,让顾客放心购买;方法二:一定要抓住顾客的需求以及对产品的利益点,让顾客心里觉得这个钱花的值,因此我们要找出顾客
为什么汽车降价后会又涨起来?汽车价格的变化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共同影响的,因此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涨价,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汽车降价结束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涨价,需要看汽车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如果汽车市场需求强劲,而供应又无法跟上,厂家可能会选择维持高价或者逐步调高价格,以稳定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反之,如果汽车市场供过于求,厂家可能会通过降价等方式来刺激市场需求。因此,判断是否会出
2023-12-01 20:29:39
2023-11-12 19:50:23
2024-01-18 08:51:57
2023-12-26 16:35:07
2023-10-08 10:04:58
2023-12-18 22: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