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5 15:56:58 | 寻车网
易车讯 10月28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2020版)首批车型测评结果正式发布。本次五款车型分别为长安福特锐际、长安马自达CX-30、上汽大众ID.4 X(新能源车型)、长安UNI-K、广汽本田讴歌RDX。测评结果如下:
本次测评结果中,首次出现了四项分指数均获得优秀的车型。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方面,1款车型获得优秀(G),1款车型获得良好(A),3款车型获得一般(M),良好及以上占比较2020年的9%提升至40%,提升了36个百分点。此外,5款车型气囊均未起爆,气囊起爆率较2020年的17%有了较大提升。车内乘员方面,五款车型的评价结果均为优秀(G);车外行人方面,五款车型的评价结果均为优秀(G)。辅助安全方面,4款车型获得优秀(G)评价,1款良好(A),其中有1款车型配备有紧急救援服务(E-call)功能。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基于中国汽车安全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安全配置的升级和汽车保险赔付的特征及变化趋势,C-IASI会同高校、车企、险企等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 于2021年3月份推出了2020版测评规程及管理办法,相较于2017版,更加关注汽车安全性及维修经济性,重点引入了保险杠测试、右侧小偏置(选做项)、AEB VRU行人与骑行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LSS车辆辅助系统、HEADLAMP整车前照灯测试等工况。
福特 锐际 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一般的评价,其余方面均为优秀。
马自达 CX-30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一般的评价,其余方面均为优秀。
上汽 大众 ID.4X在所有项目中均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长安 UNI-K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其余方面均为优秀。 寻车网
讴歌RDX 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了一般的评价,并且车辆辅助安全指数方面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其余两项均为优秀。
汽车安全指数包括: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以及车辆辅助安全指数。
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借鉴国际成熟经验(IIHS)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汽车保险与车辆安全技术现状,制定形成“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测试评价体系。
1、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
在车辆低速结构正面碰撞中,试验车辆以15(+0~+1)km/h的速度撞击刚性壁障。在车辆低速结构追尾碰撞中,装有刚性壁障的移动台车以15(+0~+1)km/h的速度撞击静止的试验车辆后部。另外,开展车辆保险杠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测试,作为车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的监测项目。
2、车内乘员安全指数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体系设计,参考美国IIHS高速测试标准,开展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座椅/头枕试验等典型工况,并进行结果评价。
3、车外行人安全指数
头型试验采用儿童/成人头型以11.1m/s±0.2 m/s的速度冲击车辆发动机罩等车辆前部结构,测量头部伤害指标。
腿型试验根据保险杠离地高度选用TRL上腿型或FLEX-PLI柔性腿型以11.1m/s±0.2m/s速度冲击车辆前保险杠,测量腿部伤害指标。TRL上腿型冲击车辆包络线775mm,测量大腿/骨盆的伤害,作为监测项。
4、车辆辅助安全指数
分为FCW功能测试和AEB功能测试,FCW功能测试包含72km/h±1.6km/h的速度对静止目标车、低速目标车和减速目标车的测试工况。
AEB功能测试包含20km/h±1km/h和40km/h±1km/h对静止目标车的测试工况,采集目标车车速、主车车速、两车横向距离、两车纵向距离、横摆角速度、FCW报警时刻等数据。
扩展资料: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管理中心按照车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四项指数分别发布评价结果,以直观的等级:优秀(G)、良好(A)、一般(M)、较差(P)的形式呈现。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管理中心已完成2019年第二批第七款车型——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小鹏牌G3车型HMA7001DEBEV(2020款 520长续航 悦享版)全部测试评价工作,按照《C-IASI管理办法(2018年版)》规定,于2020年1月14日正式发布该车型测试评价结果。
小鹏G3车型HMA7001DEBEV(2020款 520长续航 悦享版)的安全装备配置为驾驶员正面气囊、前排乘员正面气囊、前排侧气囊;未搭载AEB。小鹏G3车型HMA7001DEBEV(2020款 520长续航 智享版)搭载AEB,仅用于车辆辅助安全测试。
测评结果 显示:
在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15km/h的正面碰撞得分为2分,其中耐撞性得分为2分(满分6分),维修经济性得分为0分(满分24分)正碰试验中发生气囊起爆,维修比为17.48%;
15km/h的追尾碰撞得分为13.5分,其中耐撞性得分为3.5分(满分6分),维修经济性得分为10分(满分24分),尾碰维修比为3.98%。
最终的加权得分为5.83分(满分30分),广州小鹏G3车型获得较差(P)评价。
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方面获得优秀(G)评价, 其中 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测评结果均为良好;车顶强度、座椅/头枕测评结果均为优秀(G)。
在车外行人安全指数方面,其头型试验得分为14.241分、腿型试验得分为6.000分、总得分为20.241分(得分率67%),最终获得优秀(G)评价。
在车辆辅助安全指数方面,试验车辆传感器类型为毫米波雷达+单目摄像头,其FCW得分为0分、AEB得分为5分、总得分为5分,最终获得优秀(G)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参考资料来源: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日前,汽车门网发布了2023年7月的国内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7月份,汽车门网整体投诉指数达到了18063.25,环比大幅上涨了81.85%。本月出现多起大范围集中投诉,直接推高了投诉指数。
本月,共有126家车企的738款车型上榜,比上月增加了3家车企、38款车型。TOP10榜单中,自主车企和合资车企各占五家。本月入围投诉榜TOP10的多数车企投诉指数均不同幅度上涨。从投诉问题来看,发动机控制程序问题成为投诉的主要问题,车身电气和价格变动也是典型投诉表现。
投诉总结 发现 :
一、从投诉品牌来看,7月份投诉榜单TOP10中,合资品牌六家,自主品牌四家,但自主品牌投诉指数远高于合资品牌。其中,投诉突然激增的 比亚迪 依然强势“霸榜”,投诉指数接近一万,多款车型出现的发动机强制启动遭到了车主的集中投诉,同时保养费用上涨也招致了众多车主不满。 丰田 品牌仍排在第二,车机卡顿/无法升级和仪表台开裂问题仍是主要问题。 宝马 品牌升至第三,最新曝出的 宝马3系 传动轴异响集中投诉拉高了宝马品牌的投诉指数。
二、从投诉车企来看,自主车企投诉指数占比达到了71%,环比大幅上涨了17个百分点;合资车企投诉指数占比只有28%,环比大幅下降了16个百分点;进口车企的投诉指数占比小幅下降至1%。自主车企方面,比亚迪汽车高居榜首,多款车型的发动机强制启动都遭到集中投诉。合资车企方面, 一汽 丰田继续霸榜, 皇冠陆放 车机卡顿/无法升级和多款老车型仪表台开裂又遭到了集中投诉。
三、从车系来看,中国车仍然是被投诉最多的车系。比亚迪汽车和 长安 汽车是被投诉最多的华系车品牌。其中,比亚迪多款热销车因发动机强制启动问题被集中投诉,部分车型的价格上涨问题也受到用户质疑。日系车紧随其后,一汽丰田丰田是被投诉最多,车机和仪表台开裂问题仍然居高一下。德系车投诉指数排名第三,华晨宝马成了“靶心”,宝马3系传动轴异响是主要槽点。
四、从细分车型来看,SUV仍是投诉指数最高的车型,投诉占比高达57%。这背后,比亚迪多车因发动机异常启动招致集中投诉是主要推手。同时,一直投诉不断的丰田 皇冠 陆放也是主要槽点。中大型车仍排第二,比亚迪汉遭遇集中投诉进一步推高了中大型车的投诉指数,仪表台开裂问题不断的丰田皇冠推波助澜。紧凑型车排名第三,秦PLUS和 驱逐舰05 因发动机强制启动是投诉的主要爆发点。
五、从投诉车款来看,2021款是投诉指数最高的车型,遭遇集中投诉的比亚迪多车发动机强制启动是主要原因。2022款车型投诉指数仅次于2021款车型,比亚迪汉价格变动和其他几款比亚迪车型发动机强制启动投诉“霸榜”, 传祺GS8 车机问题也是主要投诉源之一。
六、从投诉问题来看,发动机问题是7月份被投诉最多的问题,比亚迪多车的发动机强制启动是集中投诉问题。车身电气问题退居第二,仪表台老化开裂和车机卡顿黑屏进一步推高了车身电气类投诉指数。服务类问题紧随其后,比亚迪多车发动机问题和汉价格变动引发了关于服务的投诉。
一 汽车品牌投诉指数分布
7月份,销量一直霸榜的比亚迪再度排名投诉榜首。近来大面积爆发的发动机强制启动和价格变动问题导致比亚迪的投诉大幅增加。丰田依然位居第二,仪表台老化开裂和车机无法升级问题仍是主要问题。宝马排名第三,但投诉指数远低于前两个品牌,宝马3系传动轴异响是唯一的集中投诉点。
7月份的投诉品牌TOP10中,本土品牌占六席,海外品牌占四席,本土品牌的投诉指数明显高于海外品牌。
(一)比亚迪重点投诉车型分析
7月,比亚迪延续上月之势再登投诉榜首。这背后,多车发动机强制启动问题成了最大推手。不过官方表示,发动机强制启动不会引起油耗增加,预计该投诉会逐渐降低。另外,比亚迪汉新车降价问题也引起了老车主的不满,对比亚迪投诉指数上涨起到了“助攻”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车辆价格变动是比较常见的商业行为,还希望理性看待。
(二)丰田重点投诉车型指数分析
7月份,丰田品牌的各类产品质量问题再次遭到了车主的集中投诉。多款老车型仪表台老化开裂投诉居高不下的同时,车机卡顿/无法升级问题愈演愈烈, RAV4荣放 变速箱抖动成为丰田最新的集中投诉。受车机卡顿/无法升级问题投诉影响,皇冠陆放成为丰田品牌投诉指数最高的车型。深陷仪表台老化开裂问题的皇冠和 锐志 紧随其后。因变速箱抖动被集中投诉的RAV4荣放排名第四位。从投诉车型来看,一汽丰田的投诉指数扔高于广汽丰田。
(三)宝马重点投诉车型指数分析
本月,宝马品牌仍然排在三位,投诉指数环比翻了近一倍。近几个月投诉一直较低的宝马本月又出现了集中投诉。宝马3系传动轴异响遭到了很多车主的吐槽。投诉指数占比超过了宝马整体投诉指数的四成。与此同时, 宝马X3 和 宝马5系 车机减配也遭到了部分车主的投诉。
二 车企类别投诉指数分布
7月份,由于比亚迪投诉指数大幅攀升,自主车企投诉指数占比达到了71%,环比大幅上涨了17个百分点。此消彼长之下,合资车企投诉指数占比下降到了28%;进口车企的投诉指数占比只有1%。
TOP10榜单上,四家自主车企上榜,合资车企占据六席。但自主车企的投诉指数远高于合资车企。自主车企方面,除了强势“霸榜”的比亚迪外,广汽乘用车和 腾势 投诉指数也都大幅上涨。合资车企方面,投诉一直居高不下的一汽丰田本月投诉指数再次大幅上升,华晨宝马本月也迎来了强势反弹,投诉指数飙升了一倍多。
(一)重点合资车企投诉指数分析
7月,一汽丰田再次毫无悬念地排名合资车企投诉榜首,仪表台老化开裂和车机系统无法升级问题仍是一汽丰田被投诉最多的两大问题,RAV4荣放变速箱抖动成为新的槽点。华晨宝马排在第二位,除了一直投诉不断的宝马X3和宝马5系车机减配问题外,宝马3系传动轴异响又遭到集中投诉。上汽通用 别克 排名第三,别克 英朗 转向卡滞遭遇集中投诉推高了上汽通用别克的投诉指数。
(二)重点自主车企投诉指数分析
7月,比亚迪再度蝉联月度车企投诉榜首,投诉指数大幅翻了2.5倍。究其原因,比亚迪多款车型爆发的发动机强制启动集中投诉成了幕后推手。与此同时,比亚迪汉等热销车增配降价又招致了众多老车主的不满。长安汽车仍然排在第二位,投诉指数继续小幅下降。不过,长安旗下多车的车机无法升级依然是主要槽点。同时,部分车型的降价也引发了车主的吐槽。广汽乘用车超越长城汽车排名第三,传祺GS8车机卡顿黑屏遭遇集中投诉直接推高了广汽乘用车的投诉指数。
三 汽车国别投诉指数分布
7月份,中国本土车系仍然是被投诉最多的车系。比亚迪汽车是被投诉最多的本土品牌。其中,比亚迪多款热销车因发动机强制启动和价格变动集体遭遇投诉。日系车依然排名第二,丰田仍然是被投诉最多的日系车,仪表台开裂、车机无法升级和变速箱都用都是典型投诉点。德系车排名第三, 奥迪 备用钥匙未交付和宝马车机减配仍然是主要问题。
从投诉问题来看,比亚迪多车发动机强制启动和价格变动是中国车的主要投诉问题。丰田仪表台老化开裂和车机无法升级是日系车的两大主要槽点。奥迪配件不交付和宝马车机减配依然是德系车的主要问题。
四 细分车型投诉指数分布
7月,SUV仍然是投诉指数最高的车型,投诉占比高达57%。比亚迪 宋PLUS 以一己之力大幅推高了SUV的整体投诉指数。 宋Pro 、唐和一直投诉不断的丰田皇冠陆放起到了“助攻”作用。中大型车排名攀升至第二。因价格变动和发动机强制启动被集中吐槽的比亚迪汉依然强势“霸榜”。紧凑型车排名第三,因发动机强制启动而早集中投诉的比亚迪秦PLUS是紧凑型车的主要槽点。
SUV榜单中,因发动机强制启动而遭遇集中,比亚迪多款车型“包场”。其中,宋PLUS本月猛冲到投诉榜首,宋Pro和唐紧随其后。此前一直“霸榜”的皇冠陆放排名第四,车机卡顿无法升级投诉仍然居高不下。传祺GS8排名第五,卡顿黑屏遭遇集中投诉推高了投诉指数。
中大型车榜单中,投诉指数基本被比亚迪汉和皇冠陆放“包揽”。因增配降价和发动机强制启动引发集中投诉的比亚迪汉高居第一。皇冠排名第二,仪表台老化开裂问题持续已久且无相应解决方案。其他中大型车的投诉指数普遍较低。
中型车方面,丰田锐志高举榜首,一直投诉不断的仪表台老化开裂再次遭到了车主集中投诉。比亚迪 海豹 位居第二,座椅塌陷和车身生锈是主要槽点。宝马3系排名第三,近来曝出的传动轴异响遭到了车主的集中投诉。
五 车款投诉指数分布
从投诉车款来看,本月的投诉指数主要集中于2022款和2021款,遭遇集中投诉的比亚迪多车、皇冠陆放、传祺GS8、宝马3系是本月三年内新车投诉的主要爆发点。其他款老车型投诉指数也较高,丰田多款车型的仪表台老化开裂问题成了罪魁祸首。
7月份,2021款是投诉指数最高的车型,占比高达41%。几款比亚迪车型发动机强制启动和皇冠陆放车机卡顿、减配且无法升级遭遇集中投诉是主要投诉源。排名第二位的2022款车型被比亚迪和丰田“包场”,比亚迪多车发动机强制启动、价格变动和丰田皇冠陆放车机卡顿减配无法升级、RAV4荣放变速箱抖动都招致了车主的不满。其他款车型排名第三,丰田多车仪表台老化开裂是主要槽点。
六 问题投诉指数分布
从投诉问题分布来看,发动机成为7月份被投诉最多的问题。比亚迪多车因发动机强制启动被集中投诉成为幕后推手。车身电气排在第二位,丰田多款老车型仪表台老化开裂投诉居高不下的同时,皇冠陆放、传祺GS8等车型机卡顿黑屏问题成为主要投诉源。服务类类问题紧随其后,比亚迪汉等车型的降价问题以及车机减配等问题导致服务类问题居高不下。
7月投诉最多的发动机问题集中出现在比亚迪,多款热销车发动机强制启动成为最大槽点。比亚迪方面表示,EV模式下启动发动机不会造成油耗增加,预计该投诉会逐渐降低。
车身及电气投诉基本没丰田“霸榜”,皇冠、锐志、皇冠陆放、 卡罗拉 等车型的老车仪表台老化开裂成为近来丰田被投诉的最大问题。同时,皇冠陆放、传祺GS8等车型车机卡顿无法升级也是本月车身电气类被投诉较多的问题。
由于多款车型发动机、车身电气和车价变动等问题频发,进而导致服务类投诉也居高不下。比亚迪宋PLUS、汉、皇冠陆放等车型都因各自产品问题引发了关于服务的投诉。
整体来看,随着汽车科技化属性的增加,关于车机系统等科技配件的投诉越来越多。皇冠陆放、传祺GS8等车型的车机问题又一次成为投诉的重点问题。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让原有的汽车价格体系受到冲击,频繁的价格浮动成为常态,但这并不意味着能都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新能源车降价成为新的投诉点。此外,随着新能源车的日益普及,相关投诉也在逐渐增长。7月份,比亚迪多款车型EV模式下发动机启动便是其中之一。
投诉指数: 汽车门网全新构建汽车投诉指数计算模型(简称:QCMS),将车型质量投诉分为八大类,根据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轮胎、服务等问题影响严重性分别赋权,并对集中性事件额外加权,最终形成有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为大家带来的汽车指数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首批测评结果 首现四项指数均优秀车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寻车网!中保研新规程首批测试发榜,上汽大众ID.4X惊艳全场|汽车商报近年来,随着环保形势的严峻,国家政策也不断倾斜,人们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中国涌现出众多造车新势力想要在新能源的浪潮之中分上一杯热羹,而传统造车企业同样没有坐以待毙,他们顺应历史潮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启自己的新能源转型之路。而大众算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车型,作为上汽大众首款面向国内发布的纯电车型——ID.4X,
中保研最新成绩公布,比亚迪护卫舰07六项核心指数达优近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最新批车型测评结果发布,本次测试包括14款在售新车。在本次测试中,比亚迪护卫舰07获得“六项核心指数全优”,而这六项核心分别是车内成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以及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其中车内成员安全指数包括车辆这你满25%偏向碰撞、车辆侧面迎击碰撞、车顶强度以及车内座椅和头枕这四项指数。在这些环节中护
问下,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19年第二批车型测评结果公布了吗?哪些车型值得推荐呢?2019年12月19日,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管理中心在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官网、官微发布了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19年第二批车型测评结果暨推荐车型。这是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第一次采用线上的形式对社会各界公开发布测评结果。本次线上发布2019年第二批共计10款车型VOC/VOI及EMR测评结果,发布车型涵盖自主品牌(4款)、合资
新能源板块指数2009年,中证内陆新能源主题指数发布,该指数代码为00941;2.中证新能指数代码为399808,共有80个成分股;3、CS新能车指数代码为39976,共有41个成分股;4.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代码为93097,共有49个成分股;国证新能源指数代码为399412,共有50个成分股;6.新能源汽车指数代码为399417,共有50个成分股;7.新能电池指
2021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AHI)测评评价规程已经确定了吗?日前,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AHI)已正式对外发布《车内空气中颗粒物(PM)测试评价规程》和《车内致敏物风险(VAR)测试评价规程》,并将在2021年正式开展PM及VAR相关测评工作。一、车内空气中颗粒物(PM)测试评价规则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内颗粒物板块测评总分由“整车颗粒物阻隔”(20分)、“车内颗粒物净化能力”(
微型车靠谱吗?中汽测评发布宝骏kiwi测评成绩 停车轻松快捷、城市通勤方便,用车成本较低,还没有限牌焦虑……微型电动汽车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那它的“内在实力”到底如何?2月10日,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汽测评”)发布了微型电动汽车专项测评结果,长安Lumin车型成绩出炉。 从测试结果可见,Lumin车型的使用安全版块得分率为81.9%,评级为B级,其中电磁抗扰
从首批测试结果看i-VISTA智能指数2021年测评工作 7月15日,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以下简称“智能指数”)2021年第1批车型测评结果发布。 智能指数是中国汽研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指导下,基于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结合中国自然驾驶数据和中国交通数据研究成果,自2017年打造的全球首个面向消费者的中立、公正、专业的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测试评价体系。20
银河L7获汽车乘员佩戴植入式医疗器械电磁防护认证易车讯日前,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银河L7获得汽车乘员佩戴植入式医疗器械电磁防护认证,这是旨在保护全人群免受电磁辐射隐形影响,尤其是保护佩戴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心律转复除颤器、人工耳蜗等特殊医疗设备的人群,降低看不见的电磁辐射造成的生命危害。与行业通用的CCRT(《中国汽车测评蓝皮书》)人体电磁防护指标相比,该认证由于直接关
2023-10-01 05:17:46
2023-09-08 16:22:41
2023-09-08 18:15:52
2023-10-22 18:53:22
2023-09-27 21:48:49
2023-09-13 04: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