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 20:29:14 | 寻车网
在公众视野中,
小米汽车
已经引发广泛关注。回顾今年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公示的信息,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
小米SU7
正式亮相。从公告中披露的数据来看,该车型的车身
长宽高分别为4997/1963/1455毫米,轴距为3000毫米
,表明它是一款中大型轿车,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不可否认,小米SU7的推出瞄准了中国市场上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区间。此举无疑将吸引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众多小米粉丝而言,这款新车的推出或许已经无法带给他们过去1999元的震撼。毕竟,长久以来,小米一直以其高性价比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导致人们对新产品的期待过高。
目前依旧只有工信部的申报图展现了小米汽车SU7的模样,作为一款C级车,整车对标的是
蔚来ET7
、
极氪
007、
特斯拉
Model S
这类中大型轿车。特别是其四驱版本,前电机220kW,后电机275kW,近500kW的输出功率,相当于660多匹马力。
作为参考,
保时捷
Taycan GTS前后双电机,最大输出功率440kW,峰值扭矩850N·m,最大马力598匹,卖139.2万元。所以小米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根据其申报信息的整备质量为2205kg来看,比极氪007、蔚来ET7都要轻一点,百公里加速最差也是个3.9秒,当然厉害一点跑到3.1秒也不是不可能,就看具体怎么调教了。
小米SU7的颜值不用多说,
有人说是集百家之长,有人说是东拼西凑。
但是这个东西就看您个人怎么定义了,审美确实太过主观。不可否认,确实大灯组类似保时捷的某些设计风格,但是辨识度很高,作为一款售价估计在30-40万级别的车型来说,这个风格hold得住。
小米造车其实有一个不同于其他造车新势力的关键因素,那就是小米的
资金链雄厚
,拥有1276亿的现金储备。
就拿目前造车新势力中最火的
理想汽车
来说,理想汽车的现金流储备根据其2023年Q3的优异表现,也才做到了885.2亿元。可见小米汽车确实不太需要担心背后的资金链断流,对于抗风险能力有着夯实的资金储备。
至于内饰方面,目前只有一张谍照流出。
可以看到小巧的仪表和颇为厚实的中控大屏,没有看到
副驾屏幕
。根据小米SU7的整体设计风格来看,整车还是偏向于年轻化,运动化的市场,所以并没有配备副驾屏。同时根据申报图信息我们也可以看到整车配备了一体式的运动座椅,支持头枕独立调节。
其实很难想象这是一台诞生于智能手机
厂商
的汽车,不仅仅在人体工程学设计上,讲究一个纯粹的驾驶,甚至连主动尾翼,碳纤维后视镜,四活塞卡钳这些颇为吸引年轻人的产品特质也拿捏得恰到好处。
如果小米汽车低配杀到20万级别的价格,也就是减掉激光雷达,缩短续航,搞个单电机的阉割版,这款车的未来市场表现确实不可估量。
当小米汽车CEO雷军宣布最后一次创业,毅然决然涌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宣布为小米汽车而战时,确实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目光。这是一场豪赌,69年出生的雷军,51岁开始创业,这个失败的沉没成本可不低,但是雷军还是选择做了。
从21年宣布造车,到24年小米SU7正式下线,3年的时间造好一辆车。对于现如今的国内新能源汽车来说其实绰绰有余,不仅是整个行业的技术储备达到峰值,更重要的是资金投入的舍得。小米汽车招个店长都月薪超过3万,确实不难看出造车很烧钱。
当然,小米汽车的另一个显著的优势是智能化,不仅是自动驾驶方面,还有互联层面。
特别是
小米澎湃OS基于深度进化的Android以及自研的Vela系统融合
,彻底重写底层架构,为未来百亿设备、百亿连接做好了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这就意味着车机互联体验,甚至车载设备与车机的联动会更加智能,
财报披露,2022年,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入了31亿元,预计到今年这一投资会达到75-80亿元,完成首期投资目标。而在去年二季度,小米汽车研发团队还在1500人左右,如今已经翻了一倍达到3000人。
结语:
巴菲特
曾言:“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在现今的新能源造车领域,同样具有深意。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小米汽车所面临的选择与挑战可谓千丝万缕。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企业不仅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难题,更要在市场表现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如何在未来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无疑是一大考验。如果小米汽车一开始便以高端市场为目标,那么很可能会步入岚图、极狐、智己等品牌的后尘。然而,如果选择定位中低端市场,又可能难以打开市场局面。因此,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如何在进退两难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24年上半年,小米SU7的表现将备受关注。这款车型不仅承载着小米汽车未来的希望,更是雷军能否上演一番绝地翻盘的关键所在。
目前根据信息透露,售价可能为:SU7基本型售15.49万起,220kW单电机+
比亚迪
磷酸铁锂刀片电池;SU7 Pro版售17.99万起,动力不变,升级科技和舒适配置;SU7 Max售21.49万起,220kW/270kW双电机+宁德时代麒麟
三元锂电池
,配800V高压系统。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同轨WH,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文/磊磊
“让每个人享受科技的乐趣”;备受期待的首款
小米汽车
产品——“小米Ms11”车型谍照已在近日正式曝光。“小米Ms11”车型定位一款四门轿跑车型,将在明年正式上市推出。预测中14.99万的价格,也成为了当前汽车行业的话题重心,但理论逻辑来说,14.99万的价格就是完全凭空捏造、无法落地的那种虚空。
换句话说,小米汽车14.99万这件事如果要走通,它唯一的路径,就是再复现一波1999小米手机的定价逻辑。
但小米手机1999定价逻辑的成立,是基于这样几个逻辑;首先,小米手机诞生之日起,当时的三星/HTC等国际品牌正享受着极高企的溢价,就供应链维度,小米战略性牺牲一些利润,做到1999的定价,就有着成立的逻辑前提。
其次,当时的小米手机就是完全没有线下的纯网销打法,这也干掉了占据利润核心的线下渠道销售成本。并且当时也正处于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新石器时代,线上流量价格相比当前可称是令人发指的便宜。
但这样的逻辑放在智能汽车宇宙中,都是毫不存在的。毕竟在卷成辛拉面的中国汽车市场,任何一家车企都不具备赚取非理性溢价的能力或是资格;其次,纯线上卖车这件事已被无数家车企、平台证明了毫无存在的可能。
也就是说,智能汽车宇宙中的小米,依然要遵循着无数同业走出无数遍的出品、定价逻辑,就像互联网打法被广泛学习之后,核心供应链集体提价之后,小米的数字系列,由之前的1999,一举涨至4000+的情况。毕竟手机的定价,还是取决于CPU、屏幕、摄像头核心供应商所给到的报价。我们就来盘一下,一台智能汽车的制造成本,就以网上所展示、曝光的路透图与路试数据作为参照;首先就定位来说,这是一款预期对标
特斯拉
Model 3
/
比亚迪
汉EV的中型纯电动轿车,并且有着800km+的豪横续航。
首先,就以构成一台电动车最核心成本的电池来说,当前碳酸锂价格早已止跌回升,就按照最理想状态,一度电池容量800元计算,这台车当中电池硬成本就高达80000元。
至于一款智能化新能源车制造成本,我们可以用造车新势力中唯一实现盈利的理想作为参照,今年1-4月,理想在35万元均价的前提下,卖出5.2万台车,实现经营利润8.9个亿。换算下来,一台电量只有40度的理想车型软硬件成本都要大概28万元左右,那么一台100度电的小米轿车,做到14.99万元的售价,就是完全不存在可能性的事情。
况且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小米也只是一个新鲜入局的玩家,在与供应商的议价中,还无法掌握强势;毕竟在全栈自研、自生产,且已把规模效应发挥到极致的比亚迪,一台60度电池汉EV,再怎么都得控在20w+的价格,一台长期遵循成本定价法的60度电池Model 3,怎么也得定在23w+的相对高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丁丁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寻车网
知嘹汽车/李静文
最近一则关于小米轿车的新闻震惊了汽车界,据悉,
小米汽车
正在大力发展着增程车的设计研发、燃料系统、排气系统等领域的人才储备,同时也在为即将于10月下旬举行的小米14新品发布做准备。有关信息表示,小米首款轿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竞争对手是
小鹏
,华为等品牌旗下同级车型。
外观方面,小米首款轿车定位为中型轿车,车身为滑背式造型。无边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可升降尾翼等一系列新颖设计,给用户的驾驶体验带来全新体验。更值得期待的是,顶上安装激光雷达,将会成为标准配置,为城市、高速的行车提供强有力的辅助。车内内饰为简约设计风格,配备独立液晶仪表以及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
动力部分,有纯电和增程版两种可选。纯电低配搭载400伏平台,配备
比亚迪
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而高配车型则是800伏高压电源,使用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其容量达到101千瓦,提升了用户的续航距离。而增程版则可能会搭载1.5L或1.5T增程器,配合大容量电池,使驾驶性能更上一层楼。
纯电车是未来发展方向,但就当前消费者的需要而言,续航和动力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增程式
车型既有电车的性能,还有 NVH,在增程器的辅助下解决续航焦虑,使其用户更广。
现有不少
厂商
都在研发
增程式
电动车,像是
深蓝S7
,走的是增程与纯电并驾齐驱的设计,其销量已连续两个月破万辆,零跑在9月份发布了C01和C11,以较低售价进入市场,争夺更多的份额。而
理想汽车
,则是走的是增程之路,因此销量一直都是“遥遥领先”。
从小米汽车发布的招聘公告中,可看到小米对于增程系统技术的高度关注,在招聘岗位有增程系统设计与开发,发动机悬置套件,燃料系统等方面的人员。
如果小米要实现雷军提出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卖出1000万台以上的销量,做到全球最大车企制造商之一的野心,单靠纯电车型显然是很难完成的。在
纯电动
技术突破前,选择纯电加增程的方案会更加稳妥。
或许,
增程式
电动车并不是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也不是小米汽车的制胜之道。不过,对小米公司而言,抓住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红利期至关重要。如今的新能源汽市,竞争激烈,随着新车的推出,其售价也在不断的下探,这让刚进入汽车行业的小米面临巨大压力,小而米汽车首要需要考虑到生存问题。
目前,小米已得到国内相关部门的许可,小米公司在亦庄的一家工厂,为该汽车制造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员工。据悉,公司计划招募约100名员工,这意味着小米公司已做好了实质性的生产准备。然而,要进入进军电动汽车行业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挑战。小米要想在电动车市场获得成功,必须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如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市场竞争等。
以小米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取得的成功来看,小米汽车有望带来创新和竞争力,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众所周知,小米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预计小米汽车在价格上应该也会比较“卷”。而随着高性价比的增程车型加入,届时,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战”会再次上演。个人还是很期待小米汽车能给大家带来新的体验,那么,你看好小米汽车的推出吗?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知嘹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米与长城合作造车?小米:完全扯淡的假新闻 日前,我们从外媒处了解到,小米正与长城汽车公司进行谈判,希望利用后者的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以便快速加入到电动化造车队伍之中。但随后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原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在微博回应此报道称:“完全扯淡的假新闻。”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表示,作为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正在就使用长城汽车位于中国的一家工厂生产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进行谈判。其表示,小米的电动汽
雅阁推出限量版,“黑武士”风格够霸气!20.28万起雅阁推出限量版,“黑武士”风格够霸气!20.28万起在合资品牌中型轿车领域当中,本田雅阁一直都有不错的市场占有率,这款车型完全有实力对抗丰田凯美瑞和大众迈腾,尤其是全新的第10代雅阁更新之后,销量一直都非常稳定。在最近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本田汽车亮相了雅阁星空限量版,在中国市场上限量1万台销售,所谓的限量版车型和星空有一定的关系,因为
小米与长城合作造车?小米:完全扯淡的假新闻 日前,我们从外媒处了解到,小米正与长城汽车公司进行谈判,希望利用后者的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以便快速加入到电动化造车队伍之中。但随后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原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在微博回应此报道称:“完全扯淡的假新闻。”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表示,作为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正在就使用长城汽车位于中国的一家工厂生产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进行谈判。其表示,小米的电动汽
小米2s参数配置详情小米2s是一款由中国手机品牌小米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机,于2013年4月发布,采用了4.3英寸的屏幕和高通Snapdragon600处理器,受到了很多用户的欢迎。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小米2s的参数配置。1.处理器:小米2s采用高通Snapdragon600处理器,四核心Krait300CPU,最高主频为1.7GHz,配合Adreno320GPU,性能迅速。2.屏幕:小
小米与长城合作造车?小米:完全扯淡的假新闻 日前,我们从外媒处了解到,小米正与长城汽车公司进行谈判,希望利用后者的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以便快速加入到电动化造车队伍之中。但随后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原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在微博回应此报道称:“完全扯淡的假新闻。”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表示,作为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正在就使用长城汽车位于中国的一家工厂生产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进行谈判。其表示,小米的电动汽
长城汽车3月销量环比增长499%国内、海外齐头并进4月9日,长城汽车发布2020年3月销量数据:3月,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60,048辆,其中国内销量达54,106辆,环比增长671%,海外销量达5,942辆,环比增长98%,实现国内、海外双增长。至此,2020年第一季度,长城汽车累计销售新车150,332辆。全新哈弗H6300万纪念版哈弗品牌作为长城汽车主力军,于3月交出40,337辆的成绩单
小米与长城合作造车?小米:完全扯淡的假新闻 日前,我们从外媒处了解到,小米正与长城汽车公司进行谈判,希望利用后者的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以便快速加入到电动化造车队伍之中。但随后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原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在微博回应此报道称:“完全扯淡的假新闻。”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表示,作为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正在就使用长城汽车位于中国的一家工厂生产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进行谈判。其表示,小米的电动汽
供应商透露小米首款车型进入小批量生产车型已报价完毕易车讯7月6日,雅创电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小米汽车间接开展业务合作,现处于小批阶段。7月5日,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积极与小米汽车进行业务沟通,多家分子公司已经进入到小米汽车的采购组当中,截止到7月4日小米第一款车型报价完毕。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曾在今年5月透露小米汽车将于
2023-10-01 05:17:46
2023-09-08 18:15:52
2023-09-08 16:22:41
2023-10-22 18:53:22
2023-09-29 19:49:02
2023-09-13 04: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