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8 13:51:00 | 寻车网
易车讯
5月10日,在今日举行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业绩会上,
理想汽车
CEO李想表示:“6月将在全栈自研的理想AD Max 3.0上开放城市NOA内测,并力争在2023年底之前推送至全国100个城市。同时计划在2023年底之前建成300个高速充电场站,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成渝四大经济带,并在2025年底前将超充站拓展至3000座,覆盖全国90%高速里程和一二三线主要城市。”
一季度,理想汽车实现了单季度最好的交付成绩。依托用户对
理想L8
,
理想L9
的持续认可,和
理想L7
强劲的订单量以及快速的产能爬坡,理想汽车单季度交付量达52584台,同比增长65.8%。这个成绩使理想汽车跻身中国20万元以上新能源品牌销量前三,市占率约为11%,远超其他新势力品牌。
在强劲交付量的带动下财务指标全方位提升。公司一季度总收入达到18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5%,并实现正向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同时自由现金流再创新高,达到67亿元人民币。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充足的现金储备将为产品、平台及系统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撑,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理想L7 Air 和 理想L8 Air于4月开始交付,理想汽车进一步扩大了产品价格和家庭用户的覆盖范围。预计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将在20万以上新能源的市占率将进一步环比提高,交付量有望达到76000至81000台。
零售门店网络方面,随着多车型的发布,理想汽车持续增加新的零售中心,同步快速开展门店升级工作,将过去小面积门店更换成支持多车型的大店。自去年6月下旬理想L9发布后,理想汽车共换址或扩大面积优化近50家现有门店,同时新增门店50余家。截至2023年4月30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302家零售中心,覆盖123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18家,覆盖222个城市。
公司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理想汽车将根据4月18日发布的“智能”和“电能”“双能战略”推进,一方面理想汽车进入以城市NOA为代表的智能驾驶3.0时代,另一方面理想汽车即将开启增程电动、高压纯电并驾齐驱的新篇章。
智能方面,截止目前,理想汽车为超过28万家庭用户提供高速NOA功能;高速NOA里程超过1.4亿公里。本季度理想汽车从高速场景延伸到城市场景,六月份将在全栈自研的理想AD Max 3.0上开放城市NOA内测,并力争在2023年底之前推送至全国100个城市。接下来,在Transfomer 大模型对智能驾驶的改变中,得益于理想汽车拥有中国最多的训练样本,理想汽车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在增程电动与高压纯电车型方面,理想汽车会坚持两条路线并行,一是把增程效率做得更高,城市用电,长途发电,提供比燃油车更好的使用体验;二是把纯电技术做得更好,让家庭的出行半径不仅仅限于城市,实现纯电用户的补能体验与加油看齐。到2025年,理想汽车的产品矩阵将包括一款超级旗舰车型,五款增程电动和五款纯电车型,来进一步拓宽用户群体、开拓增量市场。
同时在今年,理想汽车会大力投入对超充网络的建设,4C超充可达到480千瓦的峰值输出功率,配合我们的纯电车型,可实现10分钟补能支持400公里续航。计划在2023年底之前建成300个高速充电场站,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成渝四大经济带,并在2025年底前将超充站拓展至3000座,覆盖全国90%高速里程和一二三线主要城市。
23年第一季度,我们继续强化商业能力,包括升级拓展我们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直营销售和服务网络,以支持多车型发展,向用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同时输出我们的品牌愿景,增强品牌影响力。
2023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总额为人民币187.9亿元,同比增加96.5%,环比增加6.4%。车辆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83.3亿元,这一项同比增加 96.9% ,环比增加6.1%。同比的增加主要由于车辆交付量的增加以及理想L系列车型贡献的平均售价上升。环比的增加主要由于车辆交付量的增加,部分被两个季度之间产品组合差异导致的平均售价下降所抵销。
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回顾:
2023年第一季度的其他销售和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597亿元,同比增加 81.4% ,环比增加20.5% 。这一项的增加主要由于汽车累计销量的增加使配件及服务的销售额亦随之增加。
2023年第一季度的毛利为人民币38.3亿元,同比增加77.0%,环比增加7.4%。
2023年第一季度的车辆毛利率为19.8%,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22.4%,2022年第四季度为20.0%。车辆毛利率较2022年第一季度下降主要为两个季度之间产品组合的差异所致。
2023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为20.4%,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22.6%,2022年第四季度为20.2%。
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业费用为人民币34.2亿元,同比增加32.9%,环比减少7.4%。
2023年第一季度的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8.5亿元,同比增加34.8%。研发费用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主要由于支持我们扩展产品组合的费用增加以及雇员数量增加导致雇员薪酬的增加。
2023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16.5亿元,同比增加36.8%,环比增加0.9%。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主要由于雇员数量增加导致雇员薪酬的增加以及因我们销售与服务网络的扩大令租金支出增加。
2023年第一季度的经营利润为人民币4.052亿元。
截至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为人民币650.0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77.8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67.0亿元。
于2023年第二季度,本公司预计车辆交付量为76,000至81,000辆,较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164.9%至182.4%。同时,第二季度本公司预计收入总额为人民币242.2亿元至人民币258.6 亿元,较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177.4%至196.1%。
打开易车App,点击首页“智能化实测”,多角度了解热门新车科技亮点,获得选购智能电动车的权威参考依据。
撰文
/ 吴 静 刘宝华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琚 佳
在一个竞争早已是红海的市场,一个新的汽车品牌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与价值?这大抵是每个新汽车品牌诞生之初面临的共同课题。
营销类最畅销的专著之一《定位》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对市场领导者进行正面攻击。绕过障碍要比穿过它好得多,最好是选择一个别人没有完全占据的定位。”
这与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想法不谋而合,“小企业的成功绝对不是去在大企业里面硬分一杯羹,而是它能够找到一个属于它自己的生态位,哪怕这个生态位暂时很小。”
大多数新兴企业和品牌都希望通过市场细分和个性化服务来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这也是诸多创业企业推崇的所谓“差异化竞争”战略,他们很多都秉持的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理念。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持续升温,在这样的背景下,Socar产品战略咨询创始人、CEO张晓亮认为,当下,单纯依靠性别、年龄、职业这些特征形成的人群分类越来越难以玩出花样了。这个时候更加深入的洞察工具逐渐被纳入进来,车企必须研究用户的价值观特征,寻找用户的内驱力。
用户依然是洞察的入口,但场景却变成了洞察的落脚点。在张晓亮看来,车企仍然需要理解用户,但理解的重点在于用户的生活方式和用车方式,以及用户的认知规律。因为最终需要输出的是用户相关的用车场景以及每个场景当中用户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方面的最新代表是极狐的考拉。
以细分场景驱动,围绕亲子出行需求,极狐汽车已经开启场景化造车的“第二战线”。围绕母婴人群,这在过去的中国汽车市场几乎是见所未见。
当下,产品差异化作为市场成功的必要条件,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但如果差异化定位不是源于技术,而是源于洞察或感性价值的概念附加,那么这种定位逻辑大概率难以持久。
部分行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希望借助错位竞争在一片红海中闯出一片新天地,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另一个问题是,错位竞争不是有目的性的错位,不是为了错位而错位,如果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企业终究会在差异化中迷失营销方向。
2023年1月23日,在1月乘用车市场月度分析会上,谈及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新势力谁能胜出的话题时,
上海
预致汽车咨询有限公司CEO张豫表示,企业研究极致场景不能进入一个误区,即不能把消费人群做极致窄化。
“如果你研究的某一个场景链接到的是非常窄的人群,那么这个场景研究是有问题的。理想(汽车)为什么成功,因为它定位家庭出行面向的人群极其广泛,每一个结婚的男性包括女性都可以喜欢这辆车。”
张豫认为,如果一个产品想成为主流车型,而不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爆款车型,那么它应该尽量面向的是最广大更广大的人群才对。场景研究没有问题,但场景应该是面向更广泛的人群,
发现
广泛人群一个共同喜欢的极致场景。“以
丰田
为例,它面向所有人群,做到了质量可靠和节油,就成为了世界名车。”
在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走差异化竞争路线的汽车品牌。它们确实特立独行,足够不同。其中不乏优秀的汽车产品和品牌,它们中有的不仅改变了企业的命运走向,甚至改写了一个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
没有最卷,只有更卷,中国汽车市场开始告别千篇一律,迎来真正多元化的时代。现在,我们来盘点一下汽车市场中那些遵循差异化定位的汽车品牌和车型。
考拉:定位母婴市场
随着极狐汽车考拉的到来,一个专注于亲子出行的全新品类正式浮出水面。
2023年1月9日,智能亲子车——极狐汽车考拉正式亮相。作为极狐品牌的场景驱动的首款产品,考拉是第一台为母婴人群打造的智能亲子车。与以往大部分汽车产品不同,考拉是最为坚决地沿着用户的人生阶段和生活方式垂直切分场景的产品。
如果说
欧拉
面对的是女性群体,那么考拉更为关注的则是妈妈们。
“考拉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台车,考拉要围绕孩子而不是成人,把汽车重新做一遍。”当天发布会上,考拉主理人、
北京汽车
研究总院专务副院长李森表示,“让孩子被看见,让妈妈被关注,是我们做这款产品的初心。”
与理想和欧拉略有不同,考拉在特定群体的基础上,将产品定位进一步垂直切分到了一个群体特定的人生阶段上,即从备孕到育儿阶段。
张晓亮认为,这样的定位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如果切分的阶段太窄,产品价值便不会持久,切分的太宽或者不切分,产品的核心利益又无法聚焦。“考拉在这个问题上考量的尺度基本就是让这个周期约等于用户平均持有一辆汽车的周期。这样不仅不会让用户感觉因为精准定位而导致车辆无法长久使用,同时又可以把核心场景做透。”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考拉是汽车行业母婴级座舱标准的定义者。”在发布会上,考拉官方如是描述自己的定位。在考拉看来,目前行业里并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母婴级别去定义的汽车座舱,为了改变这一现实,考拉做出了种种尝试,比如对标行业内在这一模块做到顶尖的产品,也跨越圈层地去对比家居、医疗等各种场景下最适合婴幼儿的环境标准。
比如,考拉的团队发现,在上车时,很多妈妈都会遭遇儿童上下车磕碰问题,给安全座椅上的儿童系安全带也更难。为此,
极狐考拉
与好孩子联合推出了电动儿童安全座椅,设计标准提高了60%,儿童座椅的结构强度提高了156%,座椅按照80km/h标准碰撞去设计。
再比如,为了孩子可以在车里自由探索,考拉对照欧盟玩具指令和新国标标准,共管控了111种禁限用物质,实现了牙胶级的放心啃咬;对标儿科门诊的环境卫生标准,实现医疗级灭菌杀毒效果;同时考拉还配备了不含汞的紫外线主动杀菌灯,对常见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消杀率可达99%以上。
考拉将于今年年内上市。考拉开辟的是一个全新赛道,截至目前,定位亲子出行这一全新品类的汽车产品其市场接受度仍处于未知,其能否通过市场的严苛考验还有待时间检验。
沙龙:独创机甲科技风
2021年11月19日,在广州车展首日的发布会上,
沙龙汽车
首款产品——高性能机甲战跑
机甲龙
首发亮相。
凭借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设计,机甲龙甫一亮相便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出现在机甲龙身上:有人认为造型个性,设计上充满先锋机械美学,其棱角分明的风格让人眼前一亮;也有人觉得这样的设计过于浮夸,与我们平常见到的主流设计风格相差甚远,主流消费人群难以接受。
即便备受争议,但长城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沙龙汽车就以这样一种方式闯入
大众
视野,成功赚得一波流量。值得一提的是,车展现场这款售价48.8万元、全球仅101辆的机甲龙限量版,预订3.5小时内便宣告售罄。
何谓机甲风?
沙龙是这样定义的:机甲风,是一种发生在技术大国的科幻风格。它的原点是对终极技术的追求,是彻底的科幻浪漫主义。回溯机甲风产品,从前苏联的暴风雪航天飞机、米格-25战斗机,到美国的SR-71黑鸟侦察机,皆为极限而生,它们向内使用了终极技术,向外创造了极度纯粹的形态。
先天的基因决定了沙龙面向的客户人群就是小众的。
“机甲永远是属于男人的浪漫”在发布会现场,沙龙汽车CEO文飞坦承,“沙龙就是要做少数派报告,用温暖且酷的机甲科技品牌,给客户另一个选择,给世界另一个答案。”
与其在90%的规模市场中只拿到10%的份额,不如在10%的细分市场中去争抢90%的份额,这是沙龙汽车冒险的逻辑。文飞的初衷也是如此,打造沙龙,就是让特定人群,尤其是高端人群喜欢和信赖它。“我们要打造一个小众但又极致的产品,它足够高端,尽管小众,但非常极致,也非常特别。”
文飞不止一次对外强调,聚焦40万元以上高端纯电市场,聚焦机甲品类,聚焦有共同品牌信仰和价值观的这群人,对高智能、高性能和硬核造型有共同喜好的这群用户,只要抓住他们就够了。
凭借独树一帜的机甲风格成功爆红出圈,仅从这一点看,沙龙是成功的,但如何让消费者拿出真金白银为情怀和梦想埋单,这也是对沙龙汽车实力的全方位考验。
理想:为家庭而生
“这款大型SUV,无论从驾控到乘坐均带给用户完美舒服的体验,并且罕见实现了每个座位平权。它的HUD+两联屏+后排娱乐屏构成的全车交互系统,配合能力提升的高阶辅助驾驶能力,产品细节拿捏准确,体验连贯,流畅。它是中国智造从产品思维向用户思维、场景思维的代表之作。它将全车每一处细节和体验均打造完美,同级产品无出其右。”
2022年12月16日,
理想L9
夺得2023第十届轩辕奖中国年度汽车大奖,以上是轩辕奖执委会给出的理想L9的获奖理由。
在造车新势力阵营中,
理想汽车
不仅有着鲜明的市场定位,也是唯一一个把“家庭”的概念注入到每一款车型中的汽车品牌。
无论是2019年4月上市,定位家庭出行的六座中大型SUV
理想ONE
(改名L8),还是2022年中上市的大型家庭智能旗舰全尺寸SUV理想L9,亦或是2023年2月8日发布了家庭五座旗舰SUV
理想L7
,它们均是以家庭为目标客户群体,定位清晰,聚焦于为家庭打造更安全、更便捷、更精致的智能电动车产品。
秉承“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为使命,理想的出现不仅有效解决了用户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痛点,其更是重新定义了家庭用车,精准地满足了家庭用户的需求。
在智能化方面,理想ONE同样体现了以家庭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开发模式。比如,理想ONE推动的全车语音交互和多屏方案现如今已成行业标杆,其全车设置了四音区智能语音控制以及首创了四屏交互。这也意味着,不只是驾驶员,坐在第二排、甚至第三排的家庭成员也能轻松与理想ONE进行交互。相关数据显示,其副驾相关智能应用使用率超过65%。
重视司机和所有乘客的感受,是家庭用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底层逻辑,而理想对此身体力行。
理想汽车成立伊始,理想汽车CEO李想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想要打造爆款产品的底层逻辑是,圈定明确用户,并为这群用户打造专属品。敬畏市场,敬畏用户,最终市场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
2023年1月28日,李想在全员信公开宣称,理想汽车在2022年12月取得了四个第一:30-50万元的SUV销量第一;30-50万元的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大型SUV的销量第一;中大型SUV的销量第一。
今年1月,理想汽车夺得造车新势力阵营第一,也是唯一销量过万辆的造车新势力。虽然销量不能代表一切,但是至少截至目前,市场的火热表现初步证明了其产品和品牌定位的成功。
捷途:旅行+与用户运营
2018年诞生的
捷途
是新自主品牌中专注细分市场的一个典型。从品牌诞生伊始,捷途就确定“旅行+”战略,聚焦旅行细分市场,与
奇瑞
品牌做出区隔。
2022年捷途全年销量18万辆,同比增长16.9%,截止2023年2月历史累计销量66万辆,在一众新品牌中表现亮眼。
关于捷途产品如何聚焦旅行+,汽车商业评论已经在《高智能、特健康,
捷途X70
诸葛树立“旅行+”新形象》、《捷途:诞生于困境,逆势中生长,绚烂于未来》等报道中有过分析。2月18日记者在烟台近距离观摩了一场捷途家宴后,对这个品牌的用户运营有了新认识。
捷途家宴是捷途官方和各地车友会共同举办的车友活动,此次的活动举办地文成城堡是车友协商决定的,白天游览景点、盟主共创会,晚上则是晚会+晚宴。晚会环节结束后车友们依然继续争先恐后上台表演、联欢到深夜的氛围让记者深深感叹:消费者的社交需求真是强大到超过想象,如何找到趣味相投的这些人并通过生活方式把他们组织起来,是汽车品牌用户运营的大课题。
捷途营销公司总经理张纯伟介绍,这是捷途5年来线上线下双运营的成果。线上由App把车主们连接在一起,除了常规的售后服务、商城购物等功能,更具粘性的是所有车主可以论坛上交流互动、自发组织活动。
在线下,捷途有自驾游、家宴、啤酒龙虾节、粉丝文化节、体验日5大IP,每个区域、每个经销商都在做,加上车组自发组织的活动,5年终已经举办了3345场用户体验活动,以自驾游为例,共举办783场,参与车主56356人。
蔚来
一直是用户运营领域的标杆企业,捷途在某些方面的尝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直面用户,捷途全公司3000多人,目前已有1000多人添加了3.4万个用户微信,平均每人负责30多个用户的对接服务,用户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找对接员工,后者必须根据用户反馈的问题帮他找到相应部门和岗位解决问题。
已经参与的部门包括营销、研发、采购、人事、财务,张纯伟也被随机分配到近40位用户。公司规定,加完用户微信如果不回复有惩罚机制,用户提出的问题和诉求24小时内必须给出反馈,如果服务得好、用户满意度高有奖励机制,公司会定时抽查。
这种“全员客服”的模式相当少见。“一开始是有阻力的,给大家增加了额外工作,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家的用户意识,后来大家看到老板都在以身作则带头做,员工就没有抵触情绪了。”张纯伟说。
“最大的好处是,过去客户主要靠呼叫中心,对用户来讲是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商业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进入2024年之后,车企陆续公布2023年12月份和年度销量,查阅各家车企2023年初公布的年度目标,我们发现仅亚迪、理想、吉利、岚图完成了年度目标,而其它车企虽然销量不错,但依然没有完成年度销量目标,实在有点可惜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比亚迪
,是汽车市场最为耀眼的车企,不仅销量涨幅高,而且销量也高,2023年12月份销量为341043辆,同比增长45.0%;2023年全年比亚迪累计销量为3024417辆,同比增长61.8%。
比亚迪2023年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实际完成超302万辆,也就是说超额完成销量目标。
吉利汽车
,作为自主品牌曾经的销量冠军,在2022年失去冠军后,2023年再次把年度目标定为165万辆。2023年终于不负众望,销量超过了168万辆,达1686516辆,也就是说,吉利汽车也是继比亚迪之后完成年度目标的车企。
理想汽车
,12月份交付新车50353辆,同比增长137.1%,2023年全年共交付376030辆,同比增长182.2%。截至2023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60万辆。
理想汽车2023年度目标30万辆,实际完成了37.6万辆,是造车新势力唯一完成销量目标的车企,理想汽车2024年接下来就要冲击月销10万辆,年度80万辆。另外,其它寻车网
小鹏
、
蔚来
、零跑、哪吒全部没有完成销量目标。
岚图汽车
,12月销量10017辆,同比增长479%;2023年全年岚图汽车累计销量50552辆,同比增长160%。
岚图汽车销量目标5万辆,由于目标定得比较低,加上整体车型售价下调后,销量快速攀升,因此,岚图汽车也成了少有的完成销量目标的车企。
奇瑞
集团,2023年12月销量为215,690辆。全年累计销量为1881316辆,同比增长52.6%。
奇瑞集团2023年度目标为200万辆,而实际销量虽然创下新纪录,但奇瑞集团还是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长安
集团,2023年全年长安汽车累计销量超25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超47万辆、自主品牌海外销量超23万辆。
长安集团2023年度目标280万辆,实际仅完成255万辆,虽然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不错,但还是没有完成年度目标。
极氪
汽车,12月销量13476台,同比增长18.9%,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累计销量达118685台,同比增长65%。全年交付近12万台,未完成年销14万辆的目标。
广汽
埃安
,2023年12月销量达4.59万辆,同比增长53%。2023年全年销量超48万辆,同比增长77%,但只完成6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80%,也是一家没有完成销量的新能源车企。
另外,就是造车新势力2023年销量表现了,蔚来汽车销量超16万辆(年度目标25万辆);小鹏和零跑销量超14万辆(年度目标20万辆);哪吒汽车销量超12万辆(年度目标25万辆),除去理想汽车,全部没有完成销量目标。
以上就是2023年部分车企年度销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于各家车企的表现,大家有什么想说的,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玩车专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造车新势力2月销量:理想领跑,问界意外下滑在经历了1月份的集体销量下滑后,造车新势力们正在恢复元气。从造车新势力们陆续公布的交付数据来看,在今年1月销量格局出现较大变动后,2月份销量排名几乎延续了1月的态势,理想、蔚来和哪吒继续占据造车新势力榜单前三名,而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继续“掉队”。随着L9、L8两款车型的发力,理想汽车成功止住了销量颓势,以16,620辆的成绩连续3个月位列
大众前CEO将转战汽车芯片业英飞凌提名迪斯为下一任董事长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大众前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将会将转战汽车芯片行业,已经被英飞凌提名为下一任董事长,同时提名的人选还有KlausHelmrich,最终投票表决时间是2023年2月16日年会。2022年7月,大众集团官宣赫伯特·迪思将于8月底离职,接下来保时捷CEO奥博穆(OliverBlume)接任
上汽大众ID.4X中文名定名光荷4X明年初正式上市日前,上汽大众官方宣布,昨日全新首发的上汽大众ID.4X车型中文名称定名光荷4X。目前,新车已经开启了预售:长续航版补贴后不超过25万元的售价区间。据悉,上汽大众光荷4X将会在2021年初正式上市及交付。光荷4X前脸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设计,中间的LED灯带与两侧的大灯相连,并且LOGO也支持点亮,在夜间能够展现出很强的科技感,同时也有着足够
新能源购置税新政出台李想:2025年要卖160万辆/年易车讯6月21日,李想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团队完成2025年公司的战略目标就没有任何借口了。160万辆/年,5000亿营收,2026年初验证!”其实早在2021年初,媒体就曝光了理想汽车一封内部邮件,内容为理想汽车2025年的战略目标:“2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按照理想汽车的规划,
大众ID.2最新消息2025年上市/售价或超2.5万欧元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大众ID.2最新消息,该车基于大众ID.LIFE概念车展示的设计理念打造,未来将会成为MEB平台的最新纯电小型SUV,预计会在2025年上市,不过售价可能将会大幅上涨至2.5万欧元(约17.3万人民币)起,超过之前的2万欧元目标。大众ID.LIFE概念车根据目前掌握的消息,大众ID.2将会成为一款全新的入
全新大众Tiguan最新谍照或将于2023年亮相寻车讯近日,有海外媒体曝光了全新大众Tiguan的最新谍照,新车或将于2023年亮相,并于2024年上市销售,新车将会拥有全新的外观和内饰设计,除了燃油版车型外,未来或许还会推出纯电版车型。上汽大众国产版预计还会加长轴距。外观设计方面,全新大众Tiguan将会采用大众最新的家族式设计,看起来将会拥有更加锐利扁平的头灯和尾灯设计,进气格栅的
为生产ID.4和ID.BUZZ大众汽车加快工厂的投资改扩建大众汽车官网表示,其正在加快大众汽车Emden、Hanover和Chattanooga工厂的自动化改造,加快大众汽车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电气化转型,为大众汽车ID.4和大众汽车ID.BUZZ的生产做准备。据悉,大众汽车为三家工厂已订购2200多台机器人满足新车型的生产需要,这些机器人将负责车身及电池的组装。预计,大众汽车ID.4将于2022
特斯拉计划推出Model3掀背车或命名Model2/对抗大众ID.3日前,寻车从海外媒体获悉,埃隆·马斯克(ElonMusk)表示,特斯拉希望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其销量增长,并以更实惠的紧凑型掀背车去和传统车企竞争,特斯拉有望在Model3的基础上推出一款掀背轿车,与大众的ID.3作为同级别对手。去年特斯拉申请了设计的专利,这台机器极大地简化了一体式框架的组装过程,从理论上讲,这台新机器很容易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05:42:57
2023-11-17 23:16:10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02:43:47
2023-11-20 16: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