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22:53:09 | 寻车网
文/磊磊
近日,7月份第三周新能源轿车周销量公布,从销量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市场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
纯电动轿车的销量之王,不出意外被
比亚迪
海鸥
一举斩获。垂直整合、产品集群,这无疑就是海鸥车型获得销量佳绩的关键。
对于这个价位纯电动车型来说,与其说比拼的是产品&技术,不如说比拼的就是那最为刚烈、最为的刀法。而在这件事上,全额自研、全部自主生产的比亚迪,相比别家确实有很多优势。首先,全数自研自产的方式,就让他们没有必要考虑或者说预留给到供应商的利润,并且随着比亚迪这波销量的极具爆发,规模效应的发生也帮助它们不断摊薄、降低单一零配件的物料成本。
就以海鸥相比它两个最大竞争对手“缤果”、“
零跑T03
”之间竞争格局来说,在续航、电量大体拉平的前提下,海鸥上那套e3.0平台架构先天就有着电耗等方面的优势(就好比缤果最快只能跑到100km,海鸥则能一把跑到130km),在舒适配置上还是有优势的。并且比亚迪这个品牌,相比同级新能源竞品,还真就已经是有溢价了。
获得销量亚军的,则是比亚迪
海豚
车型。就以海豚车型最直接竞争对手
大众
ID.3作为对比。
今年1-6月,大众ID.3售出仅13665台,仅为比亚迪海豚6月份销量的一半。这样的销量,真就展示了市场对于比亚迪品牌的高度认可与海豚产品的适销对路。
毕竟算上终端优惠与EV免税政策之后,这款车价格已与大众
Polo
、
本田
飞度
这堆燃油A0级轿车的最终落地价大差不差,这首先让它虹吸了不少原计划购买燃油小型轿车的消费者。同时,纯电动车型的新鲜感与别具一格、无关级别的风格差异,也让这款车吃到了不少阔太太市场的消费红利。
获得季军的,则是比亚迪秦PLUS DM-i车型。这款车的销量抬升的原因早自不必说。
最大的原因或是,这款车冠军版9.98万元的售价,让它的竞争级别再度下沉,不再只是从
轩逸
、
朗逸
这些关键车型手中做销量抢夺,而是冲到了吉利
帝豪
油车、
长安
逸动
油车这些产品的市场腹地。扩张之后的市场区间,自然为它带来了更多一些些的销量实现。
获得销量第四位的,则是广汽
埃安
AION S
车型。适销对路,是我们对AION S这款车的印象,也是关于埃安品牌最直观的印象。
首先,相比那些高举高打的品牌,这款车所立足的10-15万紧凑级纯电轿车区间,恰恰是中国网约车市场需求最为旺盛、销量最为集中的市场焦点。同时,这款车相比最直接竞争对手比亚迪秦PLUS EV价格维度的优势,也帮助它打开市场格局,毕竟对于广大网约车买家来说,车子能便宜几千块钱,都足够他们改变自己的车型选择。
获得销量第五位的,则是
长安Lumin
车型。从这款车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长安Lumin很好地利用了后发制人的优势,整体的配置水平比起宏光MINI EV同价位车型要更高一些,若单纯论性价比,Lumin的确是更好的选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丁丁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随着国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接受以及国家在政策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倾斜,新能源汽车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在刚刚过去的7月,已经有不少车企纷纷晒出了成绩单,其中比亚迪和理想依然以较大优势续领跑之势,不过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也拥有不俗表现,值得一说的是合资车企,在采用“低价策略”之后它们的号召力也是杠杠的。
01
理想汽车持续领跑新势力榜
理想
可以说是目前造车新势力的销量代表,
7月共计交付新车34134辆,同比增长227.5%,
并已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三万辆大关。随着后期供应链以及工厂增产计划的实施,
理想汽车
CEO李想预计在第四季度将达到月销4万辆。
而
蔚来汽车
在全新车型ES6以及降价促销的双重作用下,
助推7月交付20462辆新车
,创下了月度交付量新高,同比增长103.6%,环比增长91.1%。
蔚来
全新ES6交付超10000辆,首次单车型月交付破万辆。
同样得益于新车的助攻,
小鹏汽车在7月实现了交付新车11008辆,
环比增长28%,连续六个月实现正增长。从7月中至7月底,
小鹏G6
车型累计交付超3900辆。
零跑汽车,7月则交付了14335辆,
其中C系列交付量超过12000辆,零跑C11就超9200辆,说明目前
零跑汽车
已经实现了车型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其在C端销量占主流。至于
哪吒汽车,7月则交付了10039辆,
截至2023年7月底,
哪吒汽车
累计交付320506辆。
02
埃安、腾势以及银河等品牌表现强势
比亚迪
每月的销量都成为了车圈焦点,这次也不例外。7月,
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了262161辆,
其中乘用车的销量为261105辆,相比2022年同期实现了高达61%的增长。作为比亚的高端品牌,
腾势凭借D9一款车型便在7月销售了11146辆,
并且连续5个月销量过万辆和连续7个月蝉联30万以上豪华MPV市场销量冠军。
广汽埃安7月则实现了45025辆的销量
,同比增加80%,这也是
埃安
连续5个月销量破4万辆。今年1-7月累计销量254361辆,同比增长103%。7月刚刚上市交付的高端智能轿跑
昊铂GT
则实现了2011辆的交付。
吉利汽车7月
的表现也很亮眼,乘用车
销量达到了138135辆,
同比增长约13%,连续6个月保持同环比双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1014辆,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6%,渗透率近30%。具体来看,
极氪7月交付12039辆,
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
吉利银河L7在7月劲销10058辆,
上市第二个月便突破“万辆大关”,展现强劲实力;
smart交付4292辆
,环比增加逾12%。
长安汽车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95万辆
,同比增长62.8%。
长安
汽车1- 7月的新能源总销量为21.65万辆,同比增长87.8%。目前长安新能源汽车包含了深蓝、
阿维塔
、长安以及欧尚等品牌,其中
深蓝7月交付量为13172辆,阿维塔为1786辆。
此外,
长安启源
这一新能源品牌也将发布首款车型,未来也将助力长安新能源。
长城汽车在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8896辆
,同比增长163%,1-7月累计销售121965辆,同比增长64%。目前,
长城
旗下新能源序列产品主要分布
哈弗
、
欧拉
、
魏牌
及
坦克
这四个品牌,其中哈弗新能源7月销量为10105辆,欧拉新能源7月销量为10116辆,魏牌新能源7月销量为6652辆,坦克新能源7月销量为2023辆。
上汽集团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9.1万辆,环比增加约 9.5%。
其中,上汽乘用车销售了2.8万辆,同比增加29%;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新能源车3.5万辆,纯电小车缤果销量为20064 辆,
宝骏
悦销量为5290辆。
03
合资品牌开启反击之路
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
新能源销量更是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分别销量为
1.3万辆和1万辆
,首次双双破万,实属罕见,难道是合资车企要开始反击了?显然,这波上汽
大众
和上汽通用销量的暴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价格。
7月初,上汽大众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
ID.3
的降价促销政策,直接将入门车型的
起售价拉低至12.59万元。
如此之大的优惠,让ID.3的订单量环比暴增689%,最高单日订单量达950辆,应证了那句“16万元的ID.3让人嫌弃,而12万元的ID.3是真香”,只要价格到位,什么车都可以畅销。
而上汽通用更是深谙价格诱惑,新进推出的两款纯电动车不仅重新定义了合资车企纯电动的定价体系,而且实现了电车比油车还便宜。这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
别克品牌纯电车型交付8692辆
,其中electra e5交付3722辆,electra e4交付1762辆。与此同时,
凯迪拉克
锐歌也在7月10日宣布全系价格下调6万元,再加上赠送礼包,综合优惠达到了7.8万元,相信随后的市场表现也会有所起色。
写在最后寻车网
看到各大新能源品牌暴涨的销售数据,让我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感到欣慰,不过这也意味着传统燃油车市场将会持续萎缩,这也是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在经过前两年的摸索与试探之后,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开启了全新“打法”,不论是低价策略,还是像大众入股小鹏这类新操作,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喜闻乐见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第一车堂,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得新能源者不但得未来,也正在得当下。而合资品牌的转型节奏虽然可以自己把控,但总体上时间已经偏紧。
文 /《汽车人》齐策
8月9日、10日,乘联会和中汽协分别发布了7月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两者调性出现了明显差异。
中汽协提出,去年7月的高基数、7月本身的淡季定位,来解释整车产销双降。7月产销分别为240.1万辆和238.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6.2%和9%,同比分别下降2.2%和1.4%。
而乘联会则更强调2023年7月是历史次新高(仅次于2022年7月冲高)。乘用车零售177.5万辆,环比下降6.3%,同比下降2.3%。
不过,两者都同意今年还是会“温和向上”。
按照中汽协统计口径,1-7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565万辆和156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7.9%。虽然产销环比有所下滑,但根据《汽车人》以往的判断标准,出现了产大于销。
既然国六B延迟,让厂家生产变得极为谨慎,那么产大于销表明厂家正在重新激活产能,并且不惧怕库存指数略微升高。换言之,即对下半年市场看好。
得新能源者“得当下”
和6月份的趋势一致,7月份中国品牌销量120.1万辆,同比增长11.4%,市场份额57.2%,同比上升7.6个百分点;1-7月中国品牌销量718.7万辆,同比增长20.4%,市场份额53.8%,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
如此可见,中国品牌还在继续攻城略地。这和6月份《汽车人》判断的情况,也是一致的。
中汽协提供了2017年至今的国别品牌市占率曲线。从中可以看出,2020年是重要的转折点。中国品牌在这一年跌至本周期的低位(略低于40%),此后一路向上。不过,增速正在趋缓。预计2023、2024年,中国品牌可能会上攻到一个历史高位(比如60%),但再往前阻力就比较大了。
根据中汽协数据,1-7月,前十名企业销量1304.8万辆,同比增长4.5%(落后于整体);市占率83.5%,比去年下滑了2.8个百分点。这说明
挑战者
作为一个团体,实力有所增强。
不过,新能源前十名企业销量384.7万辆,同比增长55.8%(高于整体);市占率85%,较去年高7.7个百分点。这再次证明得新能源者不但得未来,也正在得当下。
合资企业生存之道
德系、日系都在2020年触顶,随后走跌。只不过,德系走势比较均匀,呈现出一个缓坡形状;而日系急跌之后,在2022年晚些时候似乎有稳住阵脚的趋势。
美系则没有这个转折点,甚至还在2020年之后有小幅上扬。韩系和法系市占率曲线,被紧紧压在零附近。在当前分辨率下,在视觉上的涨跌已经不明显。
合资品牌在高端车(30万元以上)虽然也受到挑战,但一线品牌还能稳住阵脚,这已经是合资比较硬的底牌。剩下的部分,要以价格换时间,再不济以市场换时间。这段时间在新能源上完成彻底地转型,重要的是把研发和供应链都转过来,真正彻底地实现本地化。
这也是《汽车人》一再强调的合资品牌的生存之道。节奏上虽然可以自己把控,但总体上时间已经偏紧。重要的是,换取转圜时间的代价越来越高昂,所以援兵早一天到,和晚一天到,可能有生死的差别。在滑铁卢战役中被寄予厚望的格鲁希元帅迷路或者动作迟缓,最终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走向。
这种故事,适合给任何一个面临转型压力的企业讲。但真正能听进去且切实实行的,并不太多。现在德企纷纷掏钱直接买技术,看上去技术优势的形象毁于一旦,但在事尚可为的时候准确认知、快速弥补短板,是明智之举。
虽然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7月份数据,仍然不厌其烦地揭示这一点。
乘联会统计口径下,7月份新能源渗透率36.1%,同比提升9.3个百分点,跨度很大。其中,中国品牌渗透率59.7%,豪华车新能源渗透率20.3%,主流合资新能源渗透率5.1%。既然大家都承认新能源是市场未来,渗透率较中国品牌低10倍,可赢不了未来。这就是为什么《汽车人》认为应该不惜以价格换时间。
至于担心品牌价值在价格战中受损,就像面对野外心脏骤停的病人,用未经消毒的剃须刀割开皮肤,掰断肋骨,按摩心脏,促其复苏。至于感染和并发症,那是活人才需要担心的事情。
合资车企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占有率只是下滑了一些,仍保有大部分基盘。但正是这一点,可能掩盖了现实的残酷性。争取后援赶来的时间,是如此的重要,哪怕付出品牌临时受损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如果说没有后援,即不打算全要素转向新能源,那么只能尊重这个决定。
还有,不要想着从中国市场退出,仍能在其它市场混得很好(今年一些跨国车企的半年报恰恰说明了这一点),那是因为中企产能外溢才刚刚开始而已。
政策空间初显
从经济大局面上看,主机厂的小幅增产行为,可能是正确的。
7月份,国内CPI同比下降0.3%,PPI同比下降4.4%。从生产端看过去,是通缩加剧,但也可以理解为CPI和PPI都走到最底部。因为6月份CPI为-0.2%,7月份转正,触底反弹明显;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这和西方的加息周期相反。西方通胀,中国通缩。
当前局面,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加息已到尾声,美联储加息空间大为收窄。通胀虽然压下去,其实是可以反复的。而中国的通缩也基本走到尽头,开始有回调的迹象。
在这整个周期当中,美国本来应该运用吸星大法,迫使资产负债表崩溃的国家交出资产,听命于IMF或者世界银行(1997年、2009年的传统戏码)。但这次几乎没有收购到什么便宜的资产(阿根廷用人民币还IMF的债),只有斯里兰卡等几个小国破产。
中国扛住3年不加息的结果,是美国只能放缓逼宫,给中国的政策提供了更多空间。中国因此可能采取更多的逆周期调节手段。
这几个月,舆论总是抱怨为什么不刺激,刺激了又说刺激的不到位,就好像央行有无穷无尽的降息降准、“麻辣粉”(MLF)等后手。无非不当家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到今年三季度后期,倒是可以指望一点刺激。只不过还是点穴手法,大概率不是大水漫灌。汽车这一块,7月31日发改委联合工信部等出了“20条”(《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
“20条”将汽车排在房地产之前。和以往的逻辑一样,汽车产业的投资规模还不能与房地产比,哪怕后者仍然低迷。但房地产已经再没有刺激空间,因此政策只声明支持“刚需”和“改善”(适度松绑,只救项目,不扶企业),而汽车则给予了毫无保留地支持。当然,没有给钱。
但政府还能如何出钱支持汽车产业呢?新能源购置税,一口气免到2027年底,建立了长期稳定预期;燃油车购置税,搞过两轮了;“双积分”调节,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双积分”市场已经鸡肋化;汽车下乡,至少进行3轮了。除了增值税随着普调以外,就差直接给消费者发优惠券了。其实商用车市场上,早就在省级层面上给过了。
这些真金白银的正面刺激,肯定是短期强效的,貌似药到病除,但也不过是提前释放了购买力,并未从本质上扩大潜在消费范围。
扩大消费,需要提升居民部门在国民经济分配的权重,更需要分得均匀一些。虽然官方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47(2021年数据),但从一些股份制银行、第三方财富调查机构传过来的数据,似乎和前者矛盾,当然可能是样本量的问题。
不过,我们更愿意相信,单凭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的11.91万亿元,如果市场展示出足够信心,大宗消费撬动是不成问题的。这里面包括房地产,也包括汽车。
如果这些钱只存留在430万富人手里(平均资产6300万元),他们是不可能做太多基础消费和大宗消费的。房子固然有金融投资属性,但车几乎没有。这让汽车消费必须依赖9000万中产阶级和一部分普通居民。
实际上看,效果当然不理想。但这涉及到国家经济制度设计的根本问题,无论发改委,还是中汽协,都不可能有这个权限。监管仍只能基于现状来尽量调整,这难免给人以政策绵软无力的感觉,但现实就是如此。
《汽车人》在《7月整车出口,海水与火焰》一文中提出,今年迄今出口占了国民经济的30%,而汽车(含零部件)出口占了出口大盘的5%。到头来,世界头号的汽车供给侧能力,必须依靠国内市场来解决需求侧问题。
和出口一样,我们对截至今年年底的后市谨慎看好。市场紧缩氛围正在趋缓,而部分主机厂在8月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冲量行动。这样看起来,7月份不像是中场休息,而是一次调整部署的机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8月14-20日理想汽车周销量8000辆本月销量已达2.15万辆易车讯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第34周(8.14-8.20),理想汽车的周销量达0.8万辆,稳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截至8月20日,理想汽车本月销量已达2.15万辆,持续领跑新势力。同时,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是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品牌,超越了BBA以外的其他传统豪华品牌。
理想独孤求败,零跑闷声发财,6月第3周新势力销量近日,一份6月12日-18日的新势力销量排名在网上流传,本文给大家简单解读下,上一周各家新势力的排名情况。第一名没有意外,依然是理想汽车,一周卖出了7800辆,照这个情况下去,6月份它很有可能突破3万月销。很多人说理想卖增程才这么好卖,卖纯电可不一定,这不,年底理想的纯电MPV要发布了,到时我们再来见分晓。零跑是第二名的常客,
7月第三周新能源轿车销量公布!比亚迪包揽前三文/磊磊近日,7月份第三周新能源轿车周销量公布,从销量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市场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纯电动轿车的销量之王,不出意外被比亚迪海鸥一举斩获。垂直整合、产品集群,这无疑就是海鸥车型获得销量佳绩的关键。对于这个价位纯电动车型来说,与其说比拼的是产品&技术,不如说比拼的就是那最为刚烈、最为的刀法。而在这件事
7月第三周新能源轿车销量!销量三甲都是比亚迪文/磊磊近日,8月份第三周新能源轿车周销量公布,从销量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市场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获得冠军的,是比亚迪海鸥车型。这款车的上市,一拳打翻了五菱缤果赢家通吃的决心;一脚踢碎了零跑T03成就市场的雄心;许许多多比亚迪高线技术的下放,也确实让它与该级别原有那些,划清楚了界限。我虽然产品定义,价格定位是相
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长安汽车重庆车展亮肌肉不知不觉间,2023年已经走过了一半的时间,中国西部地区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汽车盛会——重庆车展也于6月9日如期拉开帷幕。重庆车展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重庆始终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镇,而重庆能够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中能够有这样的地位,长安汽车的贡献更是不容忽视。此次重庆车展,作为东道主,长安汽车自然也带来庞大的参展阵容,展示了
吉利几何E萤火虫2024款与比亚迪海鸥对比评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考虑购买一款小型纯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吉利几何和比亚迪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分别是几何E萤火虫2024款和海鸥。这两款车都定位于小型SUV,价格区间也相差不大,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哪一款更值得购买呢?本文将从外观、内饰、空间、动力、续航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
埃安首破4万,深蓝环比大涨,3月新势力销量出炉【EV视界报道】4月伊始,随着数家造车新势力公布了最新交付数据,3月份销量榜单也随之出炉。埃安首次突破4万辆,理想今年首次突破2万辆,蔚来、哪吒稳定破万,深蓝、极氪持续攀升,小鹏销量同比大跌;有趣的是,腾势凭借一款MPV车型强势打破记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家新势力在2023年第3个月的表现。同比增长97%,埃安3月销
国产纯电动汽车排名及价格表随着环保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纯电动汽车。国内也出现了一大批纯电动汽车品牌,各家厂商都在努力提高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下面是国产纯电动汽车排名及价格表。第一名:特斯拉Model3特斯拉Model3是一款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纯电动轿车,拥有出色的动力性能和超长的续航里程。该车型配备了强大的电池组,在满电状态下最大续航里程可达668公
2023-11-17 23:12:54
2023-11-14 00:43:02
2023-11-20 16:20:28
2023-11-17 02:43:47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2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