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8 04:55:24 | 寻车网
赴美上市的新势力“三巨头”:蔚来、理想、小鹏今年的三季度财报日前已全部出炉。理想、小鹏的亮点集中在毛利率层面——理想毛利率达到19.8%,直逼特斯拉同期的23.5%;小鹏毛利率则首度实现转正。蔚来则主要体现在营收的大幅增长和亏损的进一步收窄。
营收都拿出超预期的表现,但你大哥还是你大哥。
抢先公布财报的小鹏今年三季度实现营收19.9亿元,同比增长342.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18.98亿元,同比增长376%,环比增长250.8%。
紧随其后的理想三季度则实现营收25.11亿元,比市场预期高出5.86亿元,环比增长28.9%;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24.65亿元,环比增长28.4%。
惨遭“做空”才发布三季报的蔚来显得有些姗姗来迟,但好饭不怕迟,作为新势力赴美上市第一股,蔚来三季度实现营收45.26亿元,同比增长146.4%,环比增长21.7%;汽车销售收入为42.67亿元,同比增长146.1%。
用户、增程或智能,不同的是卖点,最终把卖点转化为实在的销量才是硬道理。仅纵向来看,三家三季度营收都有不错的增长,增长背后自然少不了交付量的爬升。
理想目前只有一款车型在售,三季度的交付量达到8660辆;而随着P7三季度的批量交付,小鹏三季度的总销量也达到8578辆,包括6210辆P7和2368辆G3;蔚来三季度则交付车辆12206台,其中,ES8共3530台,占比28.9%;ES6共8660台,占比70.9%。
理想汽车NON-GAAP净损益扭亏为盈,此轮battle扳回一城。
从净损益来看,三家目前为止均尚未实现净盈利。不过理想汽车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损益扭亏为盈,达到1600万元。理想三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净亏损为1.069亿元人民币,如此盈亏转换主要在于一笔1.3亿元左右的股权激励费用。IPO之后,公司赋予员工的股权激励,都会被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视为薪酬费用,算入运营费用。
股权激励费用同样影响了小鹏的净损益,但即便如此,小鹏汽车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依旧净亏损8.649亿元,同比亏损的增长幅度为15.20%。
而蔚来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三季度运营亏损为9.46亿元,同比下降60.7%;净亏损为10.4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8.5%;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1.88亿元,同比下降53.5%。
理想汽车在产品正式交付不足一年时就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盈利,靠的是“抠厂”的高毛利和高效运营。
尽管小鹏毛利率实现转正,达到4.6%;蔚来也提前在三季度实现汽车业务毛利率上升到两位数的目标,达到14.5%。但比之理想接近20%的毛利率依旧有些相形见绌。
理想汽车在财报中提到,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部分零部件采购价格的下降以及产量提升带来的单车制造成本下降。
此外,理想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34亿元,为同时期小鹏汽车的52.57%,蔚来汽车的56.53%;管理费用为3.42亿元,仅占同时期小鹏汽车的28.43%。“抠厂”本色尽显,当然这得益于理想汽车目前仅有一款车辆带来的统一配置和集中管理,但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却也是理想一贯的风格。
今年10月,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理想汽车IPO以后的12个月,不做任何财务投资和对外投资,避免贪心和诱惑。所有的资金都用于技术研发、用户服务、质量提升、人才引进,且加倍投入。其余锦上添花的钱一律不花。感谢理解!”
现金弹药库充足,“三巨头”下一步走向何方?
截止2020年第三季度末,小鹏汽车的现金储备达199.98亿元、理想汽车为189.16亿元、蔚来汽车为222.74亿元。可以说在资本市场的热捧之下,目前三家已不存在资金的燃眉之急,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短期内没有融资计划。因此,下一阶段的交付和技术仍会成为竞争的焦点。
蔚来预计,今年四季度整车交付数将达1.65-1.7万台,同时四季度营收预计为62.587-64.358亿元,环比上涨38.3-42.2%。
李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理想ONE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在第四季度交付1.1万至1.2万辆。
小鹏则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汽车交付量大约为1万辆,同比增长约210.8%,总营收将达到约22亿元,同比增长约243.7%,全年营收有望突破40亿大关。
这么看来,大家都没在怕的。
在未来的布局上,蔚来的第四款新车已然提上日程——“我们正在加速第二代技术平台 NT2.0的开发,NT2.0的核心是行业领先的量产自动驾驶系统,我们将在NIO DAY上与大家分享更多NT2.0的细节……NT2.0的第一款车是轿车,还有其他车型在研发中。第二款新车也是轿车”,李斌在三季报电话会议中透露。
随着前伟世通全球首席架构师及自动驾驶总监王凯的加盟、与NVIDIA和德赛西威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理想加码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的路径也越来越明晰。
小鹏汽车的Xmart OS 2.0已经在智能驾乘、车载交互和智能生态接入等方面体现出智能汽车的优势。三季度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似乎也预示着小鹏还在暗戳戳地憋大招,毕竟何小鹏曾公开表示过:“小鹏的标签是智能,智能是小鹏的最核心优势。”
李斌在三季报电话会议的开场白中提到:“我们仍然是一家历史很短的初创公司,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我们会坚决在产品和核心技术研发进行投入,提供最好的服务和全程的用户体验来回馈我们忠实的用户社区。”或许这不限于蔚来,所有的造车新势力都应当共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讯
11月15日,
小鹏
汽车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鹏汽车Q3营收超85亿元,同比增长25.0%,环比增长68.5%。
三季度总交付量为40008台,达成单季交付4万里程碑,环比增长72.4%。伴随交付量和营收大幅增长及规模降本成效,小鹏汽车现金储备近365亿元,环比增长8%,较上季度增加27.4亿元。基于积极的销量预期,小鹏汽车上调Q4业绩指引,预期交付量达59,500-63,500台,同比增长约168.0%至186.0%,预期总营收达127-136亿元,同比增长约147.1%至164.6%,突破历史新高。
小鹏i汽车首款
MPV
小鹏X9
将于11月广州车展正式亮相并开启预售,随着接下来新车型的上市和市场智驾需求的提升,小鹏汽车营收和利润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毛利率实现显著改善,迈入长期、可持续的规模盈利。
打开易车 App,搜索“真十万公里长测”,看最真实的车辆长测报告。
截至2023年5月2日,主流新势力车企4月销量已然公布。在经历了上海车展的“狂欢”之后,车企终究要回到以销量论英雄的现实之中。
从整体市场来看,4月新势力基本延续了3月的市场格局:
埃安
、理想稳居第一梯队;“万辆关口”形成卡位之势;月销3000辆左右的“传统”新势力仍在加速冲刺。
埃安再破4万 理想也能卖疯!
在3月新势力的市场趋势中,笔者已经判断:市场梯队正在拉开。
四月的市场则明显表现出“强者恒强”的发展态势:
埃安月销再次破4万辆,同比增长300%
。在3月突破4万辆的瓶颈之后,埃安的销量再次迎来2.5%的环比小幅增长,
4万辆或会成为埃安第二季度销量持续波动的基准线
。
销量高位的同时,埃安迈入规模化阶段带来的经济效益正在逐渐凸显。在
上海
车展前一天的媒体采访中,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明确表示:“
埃安下半年要争取盈利,实现季度盈利是必须的,也努力争取成为国内首个纯电车盈利品牌
。”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的
Hyper GT
,也是埃安冲刺高端盈利的利器。
在埃安挑战国内首个盈利纯电车品牌的同时,国内首个盈利混动新势力品牌已经诞生——理想。
4月,
理想月度销量再破2万辆,冲到了25681辆的历史高点,其中换代产品理想L7首个完整月的单月交付过万辆,成为中国品牌首个起售30万以上实现单月交付过万的五座SUV
。
仅从前四月销量数据来看,理想大概率已经迈过了盈利的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销量的“暴增”,理想官方特意在4月期间首次公布了周销量:
4月17日—4月23日,理想汽车单周销量达到7200辆,比小鹏、蔚来4月整月的销量都要多
。
“在产品规划方面,
到2025年,理想汽车将形成‘1款超级旗舰车型+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面向20万以上的市场,全面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
。”
理想汽车
董事长李想在4月的销量数据公布中对未来如此规划。
这表示出:理想的家庭用户群体不会动摇,
在未来打造超级爆款的同时,产品格局会越来越丰富,而售价区间将缓步下移
,“以点带面”。
万辆赛道再重塑:哪吒求稳 零跑小幅冲刺
埃安、理想再度断崖式领先之后,依然是熟悉的“万辆关口”卡位战,只是市场格局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哪吒汽车(11080辆)以9.5%的环比增长,再次稳居第三,零跑(8726辆)、极氪(8101辆)则双双依靠小幅环比增长冲到第四和第五,长安旗下深蓝在3月销量破8000辆之后,依然表现坚挺,位居新势力销量第六
。
而蔚来和小鹏则彻底跌到了“万辆赛道”的倒数。
2023年以来,除了1月销量(6016辆)在市场紧缩之下的下滑外,哪吒的销量一直没有过多的波动,一直维持在万辆以上(10073、10087、11080辆),是“万辆赛道”领跑的常客。
而在3月推出“降价上市”的零跑,则
在1、2月(1139、3198)的销量低谷之后开始持续回血,在3月(6172辆)销量回升之后,4月销量环比增长率超过了40%,位居新势力第一
。在4月的销量数据中,零跑旗下相对高端车型C系列车型占比已经超过了83%,这也是零跑2023年实现“挣钱”的第一增长极。
同样从销量低谷中“爬回来”的还有极氪,这家2022年曾一度单月销量破万的高端纯电品牌在进入2023年之后同样表现出“水土不服”。
在4月交付8101辆之后,极氪整体销量累计突破了10万辆,成为中国豪华纯电品牌的销冠
。上海车展之上,极氪正式发布了欧洲战略,依靠001、009、X三款车型,极氪将欧洲视作第二主场。这一定程度彰显了
吉利势必要把极氪打造成全球品牌的决心
。
而稳扎稳打的长安深蓝,在诞生1周年之后,就已经开始展现出稳定的市场号召力,
在4月交付7756辆,累计交付突破5万辆
。成为新晋新势力中绝对的“后起之秀”。
赶超者居上,4月的“吊车尾”是
蔚来
和
小鹏
。
李斌要给谁打工? 何小鹏的回暖在哪?
4月销量相对让人失望的就是蔚来和小鹏,两者都步入到了换代的困境中,蔚来刚进入,小鹏则在缓慢走出。
4月到7月,是蔚来的换代季度,新款EC7、ES6、ET7、ES8的密集上新,让蔚来的销量开始陷入“停滞”。蔚来总裁秦力洪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
二季度是切换,三季度是各个新产品开始爬坡。我想我们整个二代产品形成的阵列回到一个正常应有的水平,最好的时间是9月开始。
”
而从现在的销量波动来看,这里的
“正常水平”很可能还是“蔚一万”。在4月的一次活动中,李斌调侃道:“再月销一万,我和力洪都要去找工作了。”
这一调侃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4月,蔚来公布了一组行程数据,蔚来用户累计行驶里程超100亿公里,新增了25家门店和175座换电站。在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布局的持续深化中,蔚来在近期也被网传的一段录音冲上了热搜,李斌直接回怼老ES7用户:“(老ES7)补偿真的做不到,
你们该骂我骂我,该恨蔚来恨蔚来,我都接受。
”
蔚来全新车型换代之中,“背刺老用户”、“用户维权”等问题开始出现。
在企业生存(三家中最低的毛利率)和“用户体验”之中,李斌是“蔚小理”掌门人中压力最大的
。
3月,何小鹏曾乐观的判断小鹏之后的发展。但截至今年4月,小鹏的销量走势一直“不温不火”。这也基本应验了笔者之前的判断:销量不会再降了,但上升空间依然有限。
目前,P7i上市之后的销量拉升并不明显,但小鹏确实没有再环比下滑。3月的电话会议上,何小鹏曾明确表示:“2
023年三季度开始,小鹏汽车的销量将会看到环比和同比的大幅增长,并且较大比例地高于行业的增速
。”距离这一回暖期限已经不远了。
在上海车展上,小鹏祭出了现今的集大成之作——G6,
三季度销量的回升的主力因素也就是在G6的上市交付,预计小鹏的月度销量能冲到1.5—2万辆左右的水平,这也是小鹏再次和特斯拉面对面的较量
。
目前,P7i的任务更多只是短期内的过渡,这同时也凸显出了小鹏的产品困局:P7换代效果不突出,“匆忙”的G6更像在打一场“一局定胜负”之战。
3000辆的战场:活着总会发光?寻车网
熟悉的3000辆及以下赛道中的格局依然稳定:广汽旗下
合创
(4193辆)、
东风
旗下岚图(3339辆)、北汽旗下极狐(1812辆、上险数)、上汽旗下智己(2009辆)、
长安
旗下
阿维塔
(2151辆、大定数),转型而来的
创维汽车
(1226辆)。
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势力在同期销量过低的背景下,保持着高速的同比增幅,但销量一直维持在3000辆以下的起步阶段。
从市场布局来看,传统车企新势力在逐渐“成型”。
伴随着岚图追光的正式上市,岚图对SD、SUV、MPV的市场布局正式“圆满”,上海车展上,岚图品牌同时焕新;在智能化赛道持续发力的基础上,智己和阿维塔在纯电SUV市场正式开始“巅峰对决”;极狐缓慢走出了三位数的困境,从营销的高举高打回归到产品理性;全面迭代换新的创维则持续紧抓海外的出口优势
。
但目前并没有一家展现出突出的市场号召力。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这也表明——新势力依靠小的细分产品市场“走出来”的建设道路正在越来越不现实,“
迟到者”的唯一竞争底气只有产品的硬实力和营销的软价值。从销量来看,以上“选手”或多或少都还存在软肋
。
而在一众车企公布的销量中,问界再度缺席(预计在4000辆左右)。在余承东越来越大的“牛皮”背后,问界的销量却在持续“打折”。
4月新势力车市的市场格局并无太大变化,只是在3月销量梯队产生之后,分化的趋势正在愈演愈烈。
赛道竞争中,“常规手段”似乎已无法完成短时间内的跨级跃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方得智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鹏汽车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超85亿元/环比增长68.5%易车讯11月15日,小鹏汽车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鹏汽车Q3营收超85亿元,同比增长25.0%,环比增长68.5%。三季度总交付量为40008台,达成单季交付4万里程碑,环比增长72.4%。伴随交付量和营收大幅增长及规模降本成效,小鹏汽车现金储备近365亿元,环比增长8%,较上季度增加2
理想10月销量理想在2023年10月的销量是:40442辆。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成绩。这一销量不仅同比增长了302.1%,而且也是理想汽车历史上首次月交付量突破四万辆的大关。截至2023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全年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了284647辆。理想汽车的销售表现一直都非常强劲。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理想汽车的销量一直在稳步增长,这不仅得益于其产品的优良性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比亚迪强势依旧,理想渐入佳境,4月新能源SUV销量榜解读5月10日,乘联会公布4月份销量业绩,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2.7万辆,同比增长85.5%,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以SUV市场为例,4月份新能源SUV销量榜前10名中,有6款车型月销过万,而且有9款都是国产车型,看来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优势还在延续。比亚迪、埃安强势比亚迪的强势人所共知,而且它的强势体现在各个细分市场。
新能源汽车下乡,坎儿在哪撰文/钱亚光编辑/周洲设计/师超当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拉动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4月,新能源汽车零售52.7万辆,同比增长85.6%,渗透率达32.3%,较去年同期25.7%的渗透率提升6.6个百分点。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累计销量184.3万辆,同比增长36%。然而,2023年3月,纯电乘用车在县乡地
2022年4月汽车销量22年4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为132.8万台,同比去年下降21.7%,环比上月增长31.4%。SUV销售57.8万台,占比为43.5%,前十名分别为宋PLUSPHEV、本田CR-V、CS75、元PLUS、理想ONEPHEV、缤智、威兰达、逍客、本田XR-V。轿车销售68.9万台、占比为51.9%,前十名分别为五菱宏光mini、轩逸、比亚迪秦、朗逸、凯美瑞、速腾、
4月新势力:埃安再破4万理想同比翻6倍截至2023年5月2日,主流新势力车企4月销量已然公布。在经历了上海车展的“狂欢”之后,车企终究要回到以销量论英雄的现实之中。从整体市场来看,4月新势力基本延续了3月的市场格局:埃安、理想稳居第一梯队;“万辆关口”形成卡位之势;月销3000辆左右的“传统”新势力仍在加速冲刺。埃安再破4万理想也能卖疯!在3月新势力的市场趋势中,
4月新势力:埃安再破4万理想同比翻6倍截至2023年5月2日,主流新势力车企4月销量已然公布。在经历了上海车展的“狂欢”之后,车企终究要回到以销量论英雄的现实之中。从整体市场来看,4月新势力基本延续了3月的市场格局:埃安、理想稳居第一梯队;“万辆关口”形成卡位之势;月销3000辆左右的“传统”新势力仍在加速冲刺。埃安再破4万理想也能卖疯!在3月新势力的市场趋势中,
4月新势力:埃安再破4万理想同比翻6倍截至2023年5月2日,主流新势力车企4月销量已然公布。在经历了上海车展的“狂欢”之后,车企终究要回到以销量论英雄的现实之中。从整体市场来看,4月新势力基本延续了3月的市场格局:埃安、理想稳居第一梯队;“万辆关口”形成卡位之势;月销3000辆左右的“传统”新势力仍在加速冲刺。埃安再破4万理想也能卖疯!在3月新势力的市场趋势中,
2023-11-17 23:12:54
2023-11-14 00:43:02
2023-11-20 16:20:28
2023-11-17 02:43:47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2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