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0 02:04:43 | 寻车网
谁的KPI悬了?
”
作者|王磊 楚门
编辑|秦章勇
进入12月,11月的车市晴雨表按时奉上。
最大的黑马
非问界莫属,在问界新
M7爆单
的情况下,11月共交付新车达
18827辆
。
这个成绩意味着问界挤进新造车阵营前三。排在头位的仍然是理想,11月交付再次突破4万辆,是排在第二位
小鹏
(20041辆)的两倍。
零跑紧随问界,11月交付18508辆,
蔚来
则是15959,排在零跑之后。
传统车企的老大哥们继续稳定发挥,
比亚迪11月销量再破30万
,达到301,903辆,吉利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则达到了153845辆,同比增长达42%,长城汽车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31170辆。
价格战仍在继续,2023年还有最后一个月,谁的KPI悬了?
01
华为系份额再扩大
不造车的华为,现在已经是车圈顶流了。
鸿蒙智行旗下问界品牌,
11月全系交付新车共计18827辆
,逼近2万辆,其中仅问界
新M7
一款车型就交付了15242辆,累计交付了27000辆。
而不久前,余承东透露问界新M7两个半月大定数量已经
突破10万台
,还趁热打铁推出了问界新M7 Max后驱智驾五座版,进一步拉低车型门槛,售价28.98万起,六座版为30.98万起。
小算盘不难看出来,问界新M7累计大定突破10万辆背后,
智驾版
占比就达到了
60%
。现在推入更低门槛的智驾版本车型,就是进一步拉高终端销量。
不仅如此,问界系列的旗舰车型,全场景智慧
SUV
问界M9
,甚至还没上市就收到了
33000台的预订量
,多到手软的订单,让余承东做出了“下个月准备交付23000台以上”的承诺。
“希望从明年1月份后,每个月交付超过30000台,我们在努力提升产能,让大家早点拿到车。”
让车企头疼的一般有两件事,一个是车生产得太多卖不出去,另一个则是车卖的太多,结果产能跟不上了。今年这两件事,都被问界碰上了。
上半年终端销量萎靡不振,没想到问界新M7上市之后,订单量直接拉满,如此冰火两重天的节奏,让提升产能成了问界最要紧的事。当初华为的十个亿资金砸进去就是为了提升产能,建造新的生产线,还新招了2万多名新员工。
虽然正经历着产能危机,但无疑痛并快乐着。
但同样有着华为加持的
阿维塔
品牌,销量就有些“小而美”了。11月,
阿维塔11交付4080台
。
不过阿维塔新的销量增长极,第二款车型
阿维塔12
已经在路上了,大定已经超过20000台,下个月或许能交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就在几天前,有媒体爆料,
极狐
将会在2024年推出两款新的车型,都是与华为合作的车型,其中HI模式下的新车将会基于阿尔法S 先行版打造,搭载华为最新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系统。而另一款则是基于现在热度很高的鸿蒙智行模式,
华为参与深度的开发
。
北汽极狐出现这样双线发展的情况并不意外,毕竟以目前的市场节奏,与华为合作是为数不多的“出路”之一。已经有了问界和
智界
打了样,鸿蒙智行的合作方式已经受到市场的认可。
11月,北汽极狐交付3849辆,其中,阿尔法T系列车型环比增长41.72%,阿尔法S系列车型环比增长71%。
02
理想一枝独秀,小鹏回血成功
理想
是要笑到年底了,11月共交付41030辆,同比增长172.9%,继续领跑新势力,这也是理想
连续两个月交付超4万
。
对于李想定下的年销30万的目标,也已经超额完成。截至2023年11月30日,
理想汽车
全年累计交付325,677辆。
不过李想在完成
年销30万
目标的同时,又给自己立下了个新的Flag:12月挑战5万辆交付,
理想L7
挑战交付2万辆。
如果真能实现,理想的单款车型就要比友商的五六个车型总销量还要多了。
据晚点AUTO,
理想被曝出将2027年的出海计划
提前到了2024年,首批进入的市场为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国家,还可能包括部分北非国家。
此前,对于海外业务理想并不像其他车企那样激进,既没有出海建厂意思,也没有参与海外项目的更多规划,仅表示会在2028年后才会郑重考虑出海事宜,在这之前将会以平行出口为主。
今年7月,李想本人也曾发微博称,理想汽车在2025年之前不会考虑海外市场,会集中全部资源实现2025年目标:做到中国市场所有豪华品牌销量的第一,年交付量达到160万辆,还要实现5000亿元的营收。
如今被曝出海计划时间提前,看来李厂长已经准备带着他的奶爸车出海了。
而最近理想旗下最热的车型非
纯电MPV理想MEGA莫属
,以60万的预售价在广州车展开启预售后,短短一小时后,理想汽车发布消息称,预定量已经超1万台。
朋友们,这可是60万的车,按计划,MEGA将在今年年底前上市,明年
2月开启交付
。
MPV
的另一个焦点来自小鹏汽车,同样在广州车展开启预售——
小鹏X9
,预售价38.8万起,和
理想MEGA
虽然不是同一级别,定位也大不相同,双方还是在市场引起了热议。
11月,
小鹏累计交付新车20,041台
,同比增长245%,其中
小鹏G6
交付8,750台,连续2个月月交付突破两万,虽然和上个月的销量相差无几,但还是创造了单月交付新高。
截至11月末,小鹏汽车2023年累计交付量达121486台,这个数字已经超了小鹏2022年全年累计交付量。
蔚小理中,蔚来压轴交出了11月成绩单,11月,蔚来交付新车15,959台,同比增长12.6%。
这一成绩,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相比上个月继续下降,
环比下滑了0.7%
。对比其他两家同环比双双增长的成绩,显然蔚来有些
单薄
。
从全年看,2023年1-11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42,026台,同比增长33.1%。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431,582台。
但东边不亮,西边亮,坚持长期主义的蔚来,最近迎来了曙光。一周前的11月21日,蔚来与
长安
汽车签署了
换电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推动换电电池标准建立,换电网络建设与共享、换电车型研发等一系列的合作。
一周后,蔚来换电体系再接入一家重磅选手——
吉利汽车寻车网
,双方的合作范围与此前长安汽车签署的基本一致,对于换电体系“共投、共建、共享、共运营。
与吉利的合作,则将让蔚来进入了从未涉足过的B端市场,因为在合作范围中还涉及到了网约运营车的换电体系。
此外,李斌还透露道,除了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之外,当下还有多家企业在和蔚来谈开放换电网络的合作。
03
零跑风光满面,哪吒苦寻突破口
便宜大碗的策略,零跑用的炉火纯青,凭借自研和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时不时推出优惠政策来刺激销量,也不失一种独特的手段,在内卷车圈里杀出一条血路。
本月的销量数据发布前,
零跑又又又降价了
,推出新一轮的限时优惠,零跑C11、零跑C11增程、
零跑C01
、零跑C01超级增程、
零跑T03
基本全系都有优惠。
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优惠政策。11月,
零跑汽车
交付达18,508台,连续刷新交付量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0%。
此外,零跑也在11月20日,完成了与Stellantis集团超百亿的股权交割,仅用时25天。
毫无疑问,明年是零跑打开全球化市场的开局之年,其首款全球化车型C10,将于明年1月开启国内预售,并计划在一季度内完成到店、上市与交付等一系列动作。
零跑想的很通透,一家车企要留在牌桌上的话,保持产品和品牌热度显然更重要。
致力于海外市场的
哪吒汽车
,
11月全系交付12,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超电实验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伴随着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纷纷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东风公司开始发力新能源,欲解自主羸弱之困。
12月4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发布1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东风公司11月销量为36.23万辆,同比增长2.7%,1-11月累计销量为305.45万辆。
在乘用车领域,东风公司11月销量为29.68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4.51万辆。东风风神、风光、风行和启辰分别销售0.77万辆、1.79万辆、0.94万辆和0.91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0.9%、14.7%、16%和12.3%。
合资品牌方面,11月乘用车销售25.17万辆,同比增长7.5%。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悦达起亚和东风英菲尼迪销量分别为12.5万辆、9.55万辆、2.23万辆和0.32万辆,除了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同比有所增长以外,东风悦达起亚和东风英菲尼迪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商用车领域,东风公司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数据显示,东风公司11月销量为6.55万辆,同比增长8.5%,1-11月累计销量为67.03万辆,同比增长18.6%。
可以看出,自主乘用车品牌与合资乘用车以及商用车相比,羸弱现象愈加凸显。而与东风并称为“三大央企”的长安和一汽,已经将其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数据显示,长安汽车集团销量达219,526辆,同比增长24.5%,其中长安自主乘用车品牌销量达166,458辆,同比增长23.5%。一汽集团旗下自主高端品牌红旗11月销量达2.5万辆,同比增长100%。
合资持续增长,自主品牌持续羸弱。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自主品牌后继乏力的情况下,东风公司意图借助新能源领域,来实现弯道超车。
11月26日,东风集团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武汉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开展车电分离模式推广,建设运营充换电站等。东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对此表示:“长期以来,东风集团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几年,双方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及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合作,同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东风集团电力企业的分离移交改革。”
12月4日,创业板上市委定于12月11日审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事项,这也意味着,东风集团距离A股上市又进了一步。对于募资资金的去向,从公布用途来看,其中70亿将用于新能源高端品牌“岚图”的发展。而高端新能源品牌 岚图FREE也将在12月18日全球首发亮相。值得一提的是,发布岚图品牌到FREE首发亮相,仅用了4个月时间,不难看出新能源领域对于东风公司的重要性也是可见一斑。
东风公司选择新能源领域作为自主品牌羸弱突破口的原因,或得益于中国新能源市场潜在的巨大增量空间。国务院办公厅在11月3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如果按照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为2576.9万辆来看的话,新能源车需要销售515.38万辆。根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为17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只有73.4万辆,占比仅4.28%来看,按照现有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新能源市场势必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不过在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销量连续攀升,传统主流车企都在纷纷加速布局新能源市场的前提下,东风公司欲借岚图来实现弯道超车,势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招银国际白毅阳认为,东风在自主乘用车品牌向上方面遇到一些困难,如果"岚图"能够在产品上助力东风在新能源赛道弯道超车,产品力向上突破,那么东风未来有望实现业绩增长及市值重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蔚来再博眼球,华为或有意对其参股。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但不一定是华为出资,可能会通过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
“只有”长安的长安蔚来
据资料显示,2018年7月10日,长安汽车同蔚来达成合作,成立长安蔚来。董事长由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担任,副董事长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担任,CEO由来自长安的杨放担任。长安蔚来设立之初表示,长安汽车与蔚来汽车分别持股45%,另外10%由高管团队持股。
但事实上,长安蔚来成立之后的动向一直不明朗,并没有实质性的产物。直至两年之后,公司才有了新的动静——持股比例和高层人事发生了大的变动。
今年6月4日,长安蔚来发生工商信息变更。李斌、李伟均退出管理层名单,长安蔚来董事长&执行副总裁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担任。与此同时,长安蔚来的注册资本也由9800万元增长至了1.88亿元,增长幅度为92%。至此,长安汽车的最新持股比例达到95.38%。
长安汽车直接控股长安蔚来,使得本已沉寂的湖面开始荡漾,必然会引起各路人士的重点关注。
而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长安方面就曾透露过长安蔚来的发展趋势,称长安中高端品牌会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更早之前,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还表示过:“长安汽车做中高端品牌,一定是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换句话说,就是长安中高端品牌将由长安蔚来与其合作伙伴一起打造。
不难看出,对于“合作伙伴”,长安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按照目前长安在长安蔚来的持股比例来看,长安同蔚来紧密合作的几率并不大,它们的关系正逐渐疏远。
这个时候,华为就有可能成为长安汽车选择合作伙伴的对象之一。
声称“永不造车”的华为
众所周知,1987年成立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涉足于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业务产品全面覆盖手机、移动宽带终端、终端云等。
如果把华为和造车放在一起,首先想起的肯定是创始人任正非所说的话,“华为绝不造车、永远不造车。我们是做车联网的模块,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边缘计算是我们做的,我们可能会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但是它不是车,我们要和车配合起来,车用我们的模块进入自动驾驶。”
任正非敢说,大众敢信。
对于“华为永不造车”这句话看官们曾是深信不疑。确实,在车联网模块,华为有自己的建树。
2018年的时候,华为推出了自动驾驶的移动数据中心;2019 年的时候,华为又对外发布了《HUAWEI HiCar 生态白皮书》,定义车机互联 2.0,产品是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有望打破目前 Android 车机系统的垄断地位;同年,华为采购四维图新高精度地图数据产品,进一步推进了自动驾驶落地。
这些,只不过是华为布局汽车行业的冰山一角。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华为的这些“涉足”就很有可能变成“立足”之本。
据企查查资料显示,今年8月7日,华为新增多项专利信息,其中包括“一种机动车辆自动驾驶方法及终端设备”、“控制智能汽车行驶方向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交通信号灯的识别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和智能车”等。
8月1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了工商信息变更,经营范围新增“汽车零部件及智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9月8日,华为更是投资成立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
由此可见,未来,华为注定会在汽车行业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华为或有意入股长安蔚来
作为世界500强的华为,进军汽车领域的传闻由来已久,而此次,华为有意入股长安的说法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早在2018年1月11日,长安汽车就与华为、中国移动通信、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在重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LTE-V及5G车联网联合开发研究;2018年7月,长安汽车又与华为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立联合创新中心;2019年年初,在长安汽车总部重庆,该合创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因此,于长安汽车而言,同华为合作,的确提升了自身的科技属性。如若这次华为能够再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定将进一步深化长安和华为合作。
就此事,车语者也联系到了华为车BU公关公司,其表示,华为的定位还是以帮助车企造好车为出发点。
照此来看,华为也不无牵手长安蔚来的可能。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华为不管同谁合作,其最终目的都是造出更好的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新能源汽车今天,重庆市科委通过市政府网发布消息重庆长安汽车发布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战略到2025年,计划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实现纯电动产品每公里5分钱,混合动力产品每公里8分钱据悉,未来五年,长安汽车计划累计销售新;长安260t是一款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完全依靠电能驱动,使用成本是目前市售的新能源车中最低的,由于结构简单,其周期性保养项目保养费用也比普通汽车低很多,般更换齿
3月销量环比增28.3%,长安汽车技术赋能“换道超车”2023年开年,国内车市激烈的竞争自销量数据中就能体现到。据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今年3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3%;1-3月份累计销量426.2万辆,同比下降13.4%。尽管大多数品牌销量低于预期,但对于长安汽车来说却实现了逆势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长安汽车集团销量244996辆
东风汽车:自主羸弱何时休?伴随着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纷纷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东风公司开始发力新能源,欲解自主羸弱之困。12月4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发布1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东风公司11月销量为36.23万辆,同比增长2.7%,1-11月累计销量为305.45万辆。在乘用车领域,东风公司11月销量为29.68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自主品牌
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长安汽车重庆车展亮肌肉不知不觉间,2023年已经走过了一半的时间,中国西部地区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汽车盛会——重庆车展也于6月9日如期拉开帷幕。重庆车展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重庆始终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镇,而重庆能够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中能够有这样的地位,长安汽车的贡献更是不容忽视。此次重庆车展,作为东道主,长安汽车自然也带来庞大的参展阵容,展示了
发布SDA新架构,赋能“数智新汽车”长安引领新能源下半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国车企究竟该如何引领乃至决胜下半场,9月4日,在2023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现场,长安汽车认为拥抱智能化,数智将成为实现美好跃迁的“杀手锏”。在此次大会上,长安全新概念车——启源CD701也正式亮相,新车基于SDA架构打造,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从SUV到皮卡的形态切换,展现了长
聚焦新能源、打造世界品牌,长安汽车发布“海纳百川”计划作为今年全球首场A级车展,2023上海车展无疑是全球汽车厂商倾情参与的行业盛会。从本次车展的标语“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就不难看出,新能源、智能化依然会是本次车展的重点。而显然,自主品牌在这几个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那么基于中国,走向全球无疑就是自主品牌的下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借着本次上海车展,作
邓承浩:长安汽车第三次创新创业迎来高速增长与快速落地新能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会已经到来!2023年12月7日,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海口正式开幕。会议以“开放、包容、合作、融合、共同发展”为主题,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国政治、工业、学术和研究界的代表。主论坛重点讨论了“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路径”。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以“市场与技术双轮驱动,汽车与能源高效协同,推动新能源产
长安汽车,引领自主品牌向上撰文/吴静编辑/张南设计/琚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不是要打败对手,而是去赢得用户。长安汽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点。7月20日,J.D.Power(君迪)发布“2023中国销售服务满意度(SSI)”报告,长安汽车排名自主品牌第一。此次,长安汽车获得自主品牌销售服务满意度第一,充分印证其在销售服务领域的精耕细
2023-11-17 23:12:54
2023-11-14 00:43:02
2023-11-20 16:20:28
2023-11-17 02:43:47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2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