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4 07:49:00 | 寻车网
40km/h的速度车底的电池被撞了会没事儿?吉利
银河L7
得到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全面赋能后是什么样的呢……
在
吉利银河
系列首款量产车型L7即将于5月31日上市之际,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研·汽车安全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完成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测试第二季暨首次整车级安全测试”。此次测试的项目主要包括:整车车速40km/h正向刮底、整车车速7km/h后向刮底、整车20km/h负坎冲击和整车托底四项整车级电池安全试验。全部是针对搭载动力电池组的PHEV和EV车型的底盘抗冲击力做出的测试,也是广大驾驶新能源车型的车主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布置在车底的电池组是否能经得起来自外力的冲击?在遭遇撞击后是不是真的危险性很大?
根据中国汽研出具的试验报告表明: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顺利通过了上述四项测试。而这也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继5月13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完成包括电池针刺在内的4项电池基础安全测试后,进行的首次整车级电池安全测试,并进一步证明“电池针刺”只是神盾电池安全入门标准,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将电池融入到整车的安全体系,把电池防护做到了极致,在动力电池安全领域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据悉,此次测试高度还原新能源汽车常见的“底部碰撞”用车场景,银河L7也成为行业里第一个做到40km/h正向刮底、20km/h负坎冲击都无损伤的插电混动车型。值得一提的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已全面接入基于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可基于用户用车场景和极限工况,构建全场景安全仿真,进行海量测试与验证,积极推动整车级电池安全标准的全行业提升。
根据中国交通事故深度研究对车辆起火事故统计情况,由于碰撞导致的起火事故案例中,底部磕碰造成的比例高达约70%。基于此,
吉利汽车
以解决用户实际“托底”的用车场景和安全痛点为目标,进行大量底部碰撞事故分析调研、系统级的仿真建模分析和实物验证,率先进行包含“整车正向刮底、整车后向刮底、整车负坎冲击、整车托底”4项整车级中高速底部碰撞测试。
正向挂底测试的实测车辆车速
首先,整车正向刮底试验模拟了车辆下方存在较大体积障碍物并持续行驶的用车场景。根据行业标准要求,试验车驶向一颗直径为150mm的45#钢实心半球,同时使实心半球的顶部与电池包底部,在垂直方向有30mm的重叠量。在此次测试过程中,吉利银河L7的车速达到40 km/h,比行业标准提高了10km/h,当实心半球在与神盾电池包发生碰撞后,碰撞能量是行业标准的1.78倍。
整车正向刮底试验
整车后向刮底试验模拟用户倒车时底盘遇到硬物刮底的场景,对电池包安全性能的要求更高。根据行业标准要求,试验车将以“倒车”的行驶状态,驶向一颗直径为150mm的45#钢实心半球,同时使实心半球的顶部与电池包底部,在垂直方向有30mm的重叠量。试验完成后试验环境温度下观察电池包2小时。此次测试,吉利银河L7以7km/h的车速完成了试验,比行业标准提高了2km/h。
整车负坎冲击试验,模拟的是用户驾车从便道下到主干道,或者在坑洼不平的非铺装路面遇到沟壑的用车场景。在此之前,行业并没有对“整车负坎冲击”提出试验要求,此试验是吉利汽车根据企业标准提出并增加到了整车级电池安全测试中,是吉利首创的测试项目。根据吉利制定的试验要求,银河L7首先静置在200mm的“台阶”上,然后以20km/h的车速“下台阶”,并在距离“台阶”30mm的位置,额外放置了一颗直径150mm的45#钢实心半球,在下台阶的过程中,钢实心半球会“硌”到电池包底部,以此检验动力电池对应负坎冲击的安全性。
整车负坎冲击试验
整车托底试验,模拟常见的车辆在坑洼现象较严重的非铺装路面行驶的场景。试验要求以一颗直径为25mm、质量为10kg的45#钢半球型撞击头,以垂直于动力电池包底部的方向,以120±3J的撞击能量,在以电池包底部的几何中心为原点、在半径240 mm 水平区域以内,随机选定几个薄弱点进行撞击。在实际试验中,吉利银河L7共完成了4次撞击,远超试验条件要求。而在神盾电池的开发过程中,电池包则会迎接直径为150mm、冲击力为30kN的剧烈冲击,要求更为严苛。
整车托底试验
面对全部四项测试,搭载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底部变形量较小,电池包未发生起火、爆炸、冒烟等热失控现象,电池包固定点系统、高压连接器等无失效断开等情况发生,成功完成此次整车级安全测试。“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之所以能顺利通过整车级安全测试,主要得益于吉利围绕“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构建起的“神盾新能源安全技术中心”,基于电池安全实验室、电磁辐射安全实验室、整车安全实验室以及可提供强大算力支持的星睿智算中心,可展开贯穿整车和电池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安全技术研发和验证。例如,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每一辆车,在研发阶段就会基于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强大的智能科学计算能力进行仿真测试,要经过12000+次全场景虚拟碰撞仿真,其中涉及底部碰撞的仿真超1000次,超72万公里虚拟道路耐久试验,让每一辆车在研发设计环节就经历更严苛的考验。
同时,神盾电池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电池系统与智能架构的高度融合,它是一整套基于电池,同时融合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首创基础安全、整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四大安全标准”,以软硬件融合的方式,为电池和人身安全构建层层高标准“护盾”。例如在涉及到基础安全的PACK层面,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拥有“
坦克
级”电池结构保护。底部防护方面,神盾电池采用1.5mm的1180DP高强钢板,抗拉强度是普通钢板的2倍以上。结合电池包底部防撞梁设计、电池包防护板设计,形成底部三重防护结构,防止底部碰撞对电池损伤。
此外,在整车安全的架构层面,搭载神盾电池的吉利银河L7采用“潜艇式”整车架构分散压力,最大程度分解碰撞能量,减少电池被挤压后的侵入量。一体式热成型门环+侧碰柱四条传力路径,独有的超弹性蜂窝填充技术,提供更稳定的变形吸收碰撞能量来保护电池包和乘员,并且重量较传统方案降40%。17个固定点车包一体的结构设计将电池融入到整车的安全体系,更进一步的来保护电池的安全。
5月31日上市的吉利银河L7,是首款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新能源汽车。从架构十宫格专利到整车笼式防护;从快充安全到母婴级防辐射;从电池针刺不起火到电池包防爆设计;从行业领先的BMS 3.0“电池医生”智控系统到24小时星睿智算中心云端守护,吉利银河L7无论在基础安全方面,还是整车级安全方面,都得到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全面赋能,相信将成为一款超越期待的中高端新能源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公里每小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今天给大家分享新能源汽车电池排名前十名,仅供参考。
1、宁德时代
作为被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对标的国内的唯一一家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当属领先,虽然动力电池规模上目前还不能排名行业老大,但是其电池技术和品质先后得到了国际豪华品牌宝马、大众的认可。
也算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给国际车厂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与之合作的有东风汽车、上汽、长安汽车、吉利、广汽等。
2、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依托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带动,其动力电池业务在规模上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原先一直坚持磷酸铁锂技术的比亚迪,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刀片电池,而无论是什么技术路线,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比亚迪依托其多年的电池生产经验一定能将电池做好。
3、国轩
2015年借壳东源电器上市后的国轩高科成为目前A股上市公司最纯正的动力电池标的,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也让国轩高科市值高达250亿元。从客户看,国轩高科以商用车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安凯和江淮,乘用车领域订到较少,未来的竞争力提升还要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作为。
4、力神
2015年算是力神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大股东中海油退出,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CT)重新成为力神的控股股东。易主后的力神电池仍没有摆脱央企的机制,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力神总是会慢一步。但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龙头企业,力神在技术和产品上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的。
5、中航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央企背景的锂电池企业,中航锂电是国内上公告目录最多的动力电池企业。但是客户以商用车为主短期内能快速将业绩做大,毕竟商用车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未来的增长动力还要看乘用车方面的发展。
6、德赛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公司已经成为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知名厂商,与全球主要电芯厂开展合作。
7、沃特玛
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
产品覆盖国内31个省市,并远销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26.6%。公司产品符合CE、L、RoHS等安全及环保要求,并通过了相关认证及检测。
8、威能
威能环保目前的订单基本全部来自于商用车领域,乘用车仅有众泰汽车在使用威能环保的三元电池。威能环保的快速成长也是得益于商用车市场在2014年、2015年的井喷,未来的成长潜力还得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布局。
公司研发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已与中通客车、南京金龙、申沃客车、众泰、中国一汽、福田欧辉、沂星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出口欧洲、美洲。
9、微宏
微宏动力主打快充快放的钛酸锂动力电池,瞄准的市场为商用车市场,尤其是在公交和大巴领域,微宏动力收货颇丰。但是如何在乘用车领域突破是微宏动力应该考虑的事情,毕竟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潜力还是来自于乘用车。
10、南洋科技
南洋科技经营范围为锂电池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他材料,拟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专业电子薄膜制造企业之一。
锂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力等传统领域和节能光源、通讯系统、铁路电气化、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领域。
上周工信部发布第339批新车目录,吉利旗下枫叶汽车的首款换电车型 枫叶80V在列。这是吉利与力帆完成股份重整之后、由力帆重庆工厂负责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同时也是吉利科技投入到智能网联换电业务的第一款落地产品。
就在今年,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加入新基建、纳入补贴政策,多家厂商加快投放到换电技术与产品开发。除了发展更早的北汽与蔚来,吉利、广汽甚至国家电网都在今年迅速实现了换电模式的产品落地,与最开始蔚来汽车的「烧钱换服务」不同,自主品牌加入竞争,将换电模式拉入了另一条赛道。
今年9月,吉利控股旗下吉利科技集团的首个智能换电站在重庆亮相,由此,吉利正式加入了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
随后,10月18日,吉利科技又在山东济南落地了一座换电示范站。短短一个月在两地高调发布,吉利科技推出的换电技术全面进入公众视野。
按照吉利科技集团的规划,2021年将在重庆完成100座换电站的建设,到2023年落成超过200座——把重庆打造成为换电示范城市,并由此向华东、华北、乃至全国辐射。
吉利快速投入换电模式并不是简单的踩风口,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蛰伏已久、伺机而动。业内人士发现,吉利集团早在2017年已经开始了换电模式与技术的研发。而在2019年国家层面再次公开支持换电模式之后,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终于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加快对这项技术的推进落实。
吉利汽车在2016年成立的杭州戈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到了2019年12月更名为易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为此注册了品牌商标「易易换电」。一切都在既定方向上。
关键一步在重庆。吉利科技选择在重庆开启换电模式的探索,除了发展西南市场之外,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连接——力帆汽车。今年12月2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表示破产重组计划已经获得法院批准,重整完成后将由吉利科技与重庆两江新区共同持股。其中,吉利科技以产业投资人身份持股,主要角色是向力帆提供产业资源,将其打造成为智能网联换电技术的上市平台。
事实上,吉利选择接盘的力帆在换电模式上已经有半成品。2019年5月,处于崩溃边缘的力帆曾经公告了一则公开招募,计划斥资52亿元用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与租赁业务,随后有了力帆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合作成立的新能源公司。
吉利迅速接手,只是以一种更快速便捷的方式重启早已规划的换电业务。按照公告,重整工作一旦完成,吉利科技旗下首款换电型纯电动汽车枫叶80V的生产工作将由力帆汽车负责。
枫叶80V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主流新能源产品,MPV造型、三元锂电池、电机功率40kW,从吉利科技对枫叶这个品牌的定位、以及枫叶80V的产品表现来看,这款车的主要任务是以换电身份进入运营车市场,为吉利试水、试错。
以80V作为开端,枫叶汽车要在未来几年投放市场的换电车型涉及多个品类、5年销量要达到20万辆。
今年四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正式表达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鼓励。
当换电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它的角色定位就不再是新品牌打入市场借以发挥的「噱头」了。
包括吉利汽车在内,国内自主品牌广汽、东风、长安等也已经加入到换电模式的开发。作为曾经公认的、解决纯电动汽车补能焦虑最合适的方式,换电技术、标准、规模等问题如今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讨论高度。
吉利借助力帆、重庆推广枫叶80V换电型电动车,重点并不在于产品本身。
借助力帆在前期对换电的研发投入,吉利科技对智能网联换电模式的探索,新的思路在于换电站可实现的智能化、标准化。最早在今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吉利展出的双仓智能换电站面积为126平方米,包括39个换电仓位,每次换电90秒,单个换电站每天可以完成1000辆电动车的换电服务。
90秒快速换电的基础是模块化、智能化,从换电平台的研发之初就需要考虑兼容性、安全性等问题,目的是站内换电、充电、监控和维护等环节能够以一种更高效的协同方式进行。按照吉利的介绍,这样一个双仓智能换电站的研发目标是适配多种车型、最终在市场普及。
不过,从首款换电车型枫叶80V的产品特性来看,吉利对换电技术的兼容性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枫叶80V是一款MPV车型,车长4.7米、轴距2.8米,造型尺寸无限接近于吉利嘉际、一款传统燃油车,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枫叶80V油改电的身份。其搭载的是国轩高科生产的三元锂电池,综合续航有410km和500km两个版本,基于换电需求,这款电池应该是独立开发的,如果要考虑后续产品的换电兼容性,电池尺寸、性能与布局都需要从头设计。
以吉利科技接盘时所言,要将力帆股份打造成为智能网联换电领域的领先企业,从目前展示的两仓智能换电站来看,技术与应用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但首款换电产品——枫叶80V的产品天花板却显而易见。
吉利科技在推出枫叶汽车的时候就明确了中低端市场运营车辆的定位,首款产品枫叶30X推出之后也十分低调。此外,吉利最开始也暗示了枫叶汽车采用换电技术的尝试。如今借助力帆在重庆运营车市场的前期投入,枫叶汽车可以省很多力气。
这显然是吉利汽车进入西南市场巧妙思路。至于目前已经全面使用帝豪EV、几何A的曹操出行,切换到换电模式应该是几年后的事了。
从换电模式进入新基建规划、再到国家补贴对换电车型的倾斜,新能源汽车采用换电方式补能,被认为最理想的方向——将补能时间缩短到几分钟内,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习惯便完全无异于传统燃油车。
但无论是北汽还是蔚来,换电模式的争议还在于「太烧钱」,即便是最需要用「换电」来换取用户喜爱的蔚来,也在今年逐步取消了免费换电政策。对于利润率更低的主流品牌来说,花费数百万建设一个换电站的高昂成本就足以让他们却步。
更重要的是,此前北汽和蔚来的换电站均是品牌自建,用于品牌旗下车型的补能,形成一个闭环,无法实现品牌车型之间的兼容,使用频率和营收体量有限。以品牌为单位建设换电站,最终也有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从2019年开始,由国家牵头、多家车企参与的换电模式标准化制定加快推进。吉利也是成员之一。
从吉利今年投入换电站建设的速度来看,它希望能够成为行业内最快实现换电普及的代表。如果说蔚来的换电与BaaS是在高端市场以高端技术服务用户、实现无限迭代,那么吉利的模式更像是在中低端市场拓展规模,让换电模式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让换电实现一定规模,除了产品兼容性之外,高效也是重要判断——同等费用下,更快速的补能,有利于更多用户选择换电这种方式,尤其是社会运营车辆,能够拥有更充足的运营时间。而且,采用换电模式的车型不需要自购动力电池,租赁的方式降低了购车门槛、也能让电池统一管理,寿命与安全得到保证。
这些都是运营车辆最看重的「成本问题」。吉利并不是最早加入其中的,今年广汽Aion S也推出了换电版本,只不过他们的思路早已绕开了北汽新能源走过的弯路。至于北汽在换电领域积攒的经验,也已经计划用于高端品牌Arcfox了。寻车网
自主品牌头部企业加入换电,这不仅仅是追逐风口,当新能源车发展从政策导向转为市场引导,任何一种能够帮助用户解决焦虑的方式,都值得被重视与推广。至于换电的规模和成本问题,则需要交给车企共同探索。
图 | 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汽新能源再发生自燃“爆炸”事故电动知家消息,8月27日7点16分,同升消防救援站接到指挥中心调度称:位于长沙万家丽路永济医院对面一辆北汽电动汽车发生火灾,接到警情命令后,同升消防救援站迅速出动2台车15名指战员赶赴现场。由于电动汽车电瓶位于车辆内部,指挥员安排两名队员在水枪掩护下对车辆车门破拆,并向指挥中心申请调度大型水罐泡沫车增援。7点45分同升消防站携带22吨泡沫水罐消防车增援到场。
吉利银河L7首搭神盾电池通过4大整车级电池安全测试40km/h的速度车底的电池被撞了会没事儿?吉利银河L7得到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全面赋能后是什么样的呢……在吉利银河系列首款量产车型L7即将于5月31日上市之际,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研·汽车安全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完成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测试第二季暨首次整车级安全测试”。此次测试的项目主要包括:
吉利银河L7首搭神盾电池通过4大整车级电池安全测试40km/h的速度车底的电池被撞了会没事儿?吉利银河L7得到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全面赋能后是什么样的呢……在吉利银河系列首款量产车型L7即将于5月31日上市之际,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研·汽车安全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完成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测试第二季暨首次整车级安全测试”。此次测试的项目主要包括:
吉利神盾电池是哪生产出来的吉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查询吉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吉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吉利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吉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电池生产技术和设备,生产的吉利神盾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车型中。新能源汽车电池排名前十名今天给大
吉利银河L7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为了更为周全的守护相信不少朋友在购买电气化车辆产品都会问:这车电池安全吗?作为电气化产品中最受消费者关注的一环,车辆中的电池组不光要有良好的储能输出,更要求其在安全性上能够保证车辆以及车上人员的安全。而近日,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就完成了首次基础安全测试,一系列的测试过后,吉利汽车的神盾电池以超过国家行业标准标准顺利通过测试。按照规
吉利银河举行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整车拆解,整车安全才是真安全当你买车的时候,安全你会排在第几位?我们都知道,其实在选车的时候一般会考虑很多因素,颜色、性能、价格等等,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因为在日常出行中,人身安全一直都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说选择一辆安全性高的车不仅能够在发生意外的时候更好的保护好驾乘人员,而且也能降低意外的发生率。我们就拿最近一个新的测试结果来聊一聊,在7月
一个大厂一辆好车,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炼成银河L7的极致安全一块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的确很重要。5月13日,吉利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完成了包括行业公认最严苛的电池针刺在内的4项电池基础安全测试。彼时,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留下一个结论:针刺试验仅仅是神盾电池安全的入门标准。事实上,动力电池作为B端产品,它所承载的所有安全指标参数其实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还是陌生的,用户更
吉利银河神盾电池通过安全测试,包括针刺、浸泡、跌落、火烧近日,吉利银河的神盾电池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完成基础安全测试,测试项目包括电池针刺、电池包海水腐蚀浸泡、电池包三面跌落、外部火烧,并顺利通过测试项目。本次测试项目标准高于国标,随着神盾电池顺利通过测试,其也进一步提升了电池测试的入门标准。四项安全测试标准高于国标在电池针刺试验中,试验选用一根直径8mm、顶角45°
2023-11-17 02:43:47
2023-11-17 23:12:54
2023-11-19 15:39:22
2023-11-14 00:43:02
2023-11-13 06:24:01
2023-11-17 23: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