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 16:26:45 | 寻车网
易车原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眨眼2022年已经过完了。回顾这一年,国内汽车行业虽然没有往年如火如荼的气势,但也在稳步发展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虽然经历了芯荒、涨价、退补等一系列风波,但从年终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基本依然是合家欢的场面,销量前十名车企中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就有6家,自主品牌新能源更是成为市场绝对的主力军。
新能源车年销量688.7万辆 同比增长93.4%
根据1月12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由此,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增幅高于行业均超过7个百分点。
新能源方面,全年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销量同样连续 8 年位居全球第一。并且新能源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25.6%,相较2021年高出12.1%,说明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从车型级别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涨幅均主要集中在A级车,累计销量238.6万辆,同比增长143.7%,其中主销价格集中在15万-20万元,累计销量185.5万辆,同比增长2.1倍。增速第二的是C级新能源车,累计销量70.9万辆,同比增长138.1%。这也表明,国内新能源汽车在高端赛道已经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从驱动形式来看,2022年纯电动汽车销售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0%;燃料电池汽车销售0.3万辆,同比增长110%。
传统车企中比亚迪新能源销量一骑绝尘
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车企中,大部分是增长态势,增长超过100%的车企就7家,分别是
比亚迪
汽车、
吉利汽车
、广汽
埃安
、
奇瑞
汽车、
长安
汽车、
哪吒汽车
、
零跑汽车
。
这其中销量最高的非
比亚迪
新能源莫属,凭借着多款爆款车型和强大的技术积淀以及新能源车渗透率的迅速攀升,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近180万辆,比后五名的销量总和还多,不仅位居自主第一,更首次超越
一汽
大众
成为当年车企销量冠军。销量同比增长208.2%,仅次于吉利新能源的277.9%。
销量第二名的上汽通用五菱主要销量贡献来自爆款宏光MINI EV,凭借低廉的价格以及达到消费者预期的续航里程,非常受城市和乡村用户欢迎,虽然今年没能坐上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但依然卖出了404823辆,在轿车销量中排名第二,占品牌总销量的91.6%。
排名第三的
特斯拉
是排行榜前十中唯一的合资(独资)品牌,全年累计销量439770辆,同比增长37.1%,增长率超过
蔚来
和
小鹏
,市场份额占比7.8%,其中
Model Y
全年贡献销量约31.5万辆,占品牌总销量的71.6%。值得一提的是,虽然
特斯拉
销量排第三,但营业额与利润应该能排第一。
吉利汽车
新能源2022年销量304911辆,以同比277.9%的增幅成为传统车企阵营中增幅最快的品牌,主要原因还是去年销量基数较低,2021年全年仅有80694辆。另外几何和
极氪
成为今年拉动
吉利汽车
新能源增长的关键动力,其中
极氪
汽车2022年累计销量71941辆,同比增长1197.6%。
其他如广汽
埃安
、
奇瑞
、
长安
等作为国内老牌车企,在新能源车型销量方面同比增长都超过100%,
一汽
-
大众
和上汽
大众
同比增长也达到了41.7%和50%。销量出现下滑的车企仅有一家,它就是
长城
新能源汽车,同比下滑7.5%,原因与其
欧拉
品牌低端车型黑猫和白猫停产有重要关系。
总体来看,传统自主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渗透的都很快,依然占据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半壁江山。
新势力品牌中“蔚哪理小零”五强并列
进入2022年,造车新势力阵营中“蔚小理”第一梯队的格局基本就已经被打破,每月销量前三名不再固定,经常是有车企出现掉队,亦有车企不断突破并快速补位而上。
这其中原因很多,一方面此前位于第二梯队的
零跑汽车
和
哪吒汽车
,把重心放到了市场更大的A00级和A0级市场;另一方面,“蔚小理”在2022年都遇到了各自的劫数,
蔚来
产品平台升级后遇到需求减弱的市场怪象,
小鹏
汽车遭遇G9上市定价风波,
理想汽车
也遇到了因
理想ONE
停产引发车主维权。这也造就了如今基本是“蔚哪理小零”五强并列的局面。
首先是
哪吒汽车
,2022年累计销量152073台,同比增长118%,连续29个月增长,也成为国内首个年销量突破15万台的新势力。销量爆发的主要原因也是定位精准,那就是从中低端市场切入快速实现规模化。目前哪吒在售的主力车型为
哪吒U
和
哪吒V
,
哪吒V
主打10万元级的小型纯电SUV,而
哪吒U
则为紧凑型SUV,更注重科技、配置。
同时哪吒也比较注重在整车、三电、智能座舱等方面的研发,致力于打造中高端级别的最高品质。其试水中高端市场的
哪吒S
,定位中大型轿跑,指导价20.28-34.18万元,较低的起步价让它在同级车型中同样很有竞争力。
其次是
理想汽车
,2022全年销量133246辆,同比增长47.2%,销量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二。虽然
理想ONE
的停产引起了一些老用户的不满,但
撰文
/ 吴 静 孟 为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师 超
同样都是发财报,三家民营车企财报沟通会上却展现出三种完全不同的气氛。
“比亚迪的目标是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在3月29日的业绩发布会上,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比亚迪今年销量目标300万辆起步,争取翻倍增长到360万辆。
如今的比亚迪风头正劲,其2022年的营收基本相当于1个吉利和2个长城的总营收。
相比比亚迪财报会上展现出的意气风发,吉利财报会以谈不足、找差距拉开序幕,反思成为财报会的关键词之一。
相比前两家,长城汽车的财报沟通会就更中规中矩一些,但和吉利一样,长城汽车保持居安思危的态度,客观地分析了当前自己乃至全行业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财报会上,比亚迪意气风发,吉利躬身自省,长城继续谋求稳健前行。可以说,从自主三强的财报中,我们也可以读懂中国汽车品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长城内线求稳,外线加速转型
长城汽车是自主三强中最晚发布财报的车企。
3月30日,长城汽车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1373.4亿元,同比增长0.69%;实现营业利润79.67亿元,同比增长25.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
2022年度,长城汽车研发投入总额121.81亿元,同比增长34.34%,占营业收入的8.87%。其产销分别实现111.16万辆、106.17万辆,其中,海外年销售17.22万辆,同比增长23.09%,创历史新高。
长城守住百万销量大关的同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单车平均售价、毛利率分别达到12.94万元、19.37%,同比增长2.29万元和3.21个百分点。
2022年,长城汽车销量下滑、净利润反增,这归功于企业品牌高端化建设的成功。2022年,长城汽车智能化车型渗透率达到86.17%,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增至15.27%,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2.94万元,同比增长21.47%。
2023年,长城汽车预期销量目标160万辆,其中新能源达到40%左右的渗透率,约60万辆左右。此外,长城汽车还计划在欧盟、巴西以及东盟做品牌的深耕以及销量的布局,海外销量目标在25万辆。
盈利预期上,长城汽车CFO、董秘李红栓表示,长城汽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战,将坚守两个维度,以保证长城汽车继续保持在行业中上游水平。
其一是基于技术迭代带来的降本和品牌力的提升;其二是保持长城汽车在多个细分市场品类第一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持续贡献现金流和较好的利润。此外,长城汽车还打造了自己的垂直整合能力,特别是在三电领域的整体布局,来保持自身的盈利能力。
从盈利能力上来讲,长城汽车一直在整个市场处于中上游水平。2023年对于整个的市场表现,由于价格战,以及对新能源新序列、新渠道的打造来讲,长城汽车表示,他们将做部分资源预留,对2023年整体的净利润预期在60亿元的水平线上。
谈及如何发力新能源,长城汽车首先对市场进行了新的划分和判断。长城汽车CEO穆峰表示,过去五年,国内新能源市场是哑铃型结构,从燃油车市场空白的A00市场以及30万元以上更具盈利性的两个市场率先起步,但现在竞争已经来到了腰部的核心带竞争。
长城汽车判断,目前在1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将划分为三元化市场:一是以18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原先是合资品牌牢牢占据的市场,随着市场向新能源转型,可以看到自主品牌产品正在用电动化、智能化和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驾驶体验,开始和合资直面竞争,并且市场新能源化正在加速。长城汽车的魏牌将会以蓝山等多更车型参与这一级别市场的竞争。
二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产品在14万—20万元,以新能源和燃油车的同价策略,成功开拓了这一级别的新能源市场。这个市场,无论是消费者体验还是销售数据上看,都已经表明新能源转型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寻车网
同时,新能源在14万—20万元市场的发力,特别是电池原材料下降可能带来更多的价格策略调整,会使目前主销在12万—14万元的燃油车主价格带下移1.5万—2万元左右,构成第三层级的传统燃油车市场,这个市场会不断被挤压,但短期内不会消失。
针对哈弗品牌在消费者中具有很强的燃油车品牌认知,长城汽车在哈弗的市场策略上划分为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
内线作战,即哈弗品牌要巩固在燃油车市场的优势地位。外线作战则是哈弗新能源实现独立的产品序列和独立的产品渠道,在产品端、消费端给用户带来全新的认知。
“哈弗的整体转型保持一种平稳的节奏和有序的动作,不会因为突然的市场转变而非黑即白,这会给公司整体经营,品牌的整体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更偏向既兼顾了第一性原理和品牌建设的基本原则,也考虑到了相对稳健的一个战略。”穆峰说。
比亚迪到底有多赚
“第四季度的汽车毛利率22.8%(经销商体系),假设并入经销商体系的费用,比亚迪第四季度毛利率和特斯拉第四季度25.9%的毛利率(直营体系)不相上下,甚至表现更好。考虑到平均售价更低的因素,比亚迪整车成本管理显著的优于特斯拉。财务是最理性的考试题,这个答卷非常优秀!”
3月29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在微博如此评价比亚迪的2022年成绩单。
3月28日晚,比亚迪发布2022年财报,超预期的业绩表现一经公布,便引起行业关注。无论是从销量、营收、净利润,还是从市场份额等各方面表现来看,这都是比亚迪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好成绩单。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2022年度净利润规模首次突破百亿为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且去年第四季度也创下单季度净利润历史之最。自此,比亚迪也彻底撕掉“增收不增利”的标签,开启狂赚模式。
比亚迪到底有多赚钱?
作为中国汽车第一股,比亚迪的总营收几乎是吉利、长城和蔚小理的总和。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比亚迪在业绩公告中将其归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以186.35万辆的全年销量打败特斯拉成为全球“销冠”,其全年营业收入为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22亿,同比增长445.86%。
从主要业务板块来看,比亚迪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为3246.91亿元,同比增长151.78%,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为76.57%;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为988.15亿元,同比增长14.3%,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为23.3%。
可以看到,无论是从交付量、总营收、净利润、研发投入等维度看,比亚迪在国内车企阵营中均遥遥领先。
对于车企而言,毛利率有多重要?在今年3月初的一个媒体沟通会上,李想将毛利率称之为企业的经营的“血液”。他表示,对新能源汽车公司而言,毛利率在20%以上才能保障长期健康发展,企业才可以“不怂”。“特斯拉即便是大规模降价,也能保持20%的毛利率,比亚迪也做到了。”
2022年,比亚迪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为20.39%,同比提升了3.69个百分点。如果以净利润除以销量初步计算,2022年比亚迪“卖一辆车赚9000元”,与2021年的“卖一辆车挣5000元”相比,其单车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以比亚迪过去5年的净利润为例。
2017年-2021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分别为40.66亿元、27.80亿元、16.12亿元、42.34亿元、30.45亿元,共计157.37亿元。这也意味着,比亚迪2022年一年的净利润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
2022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录得166.22亿元,过去一整年,比亚迪几乎平均每天日收11.62亿元,日赚超4500万元。
7年前乃至2年前的比亚迪,还陷于50万辆的魔咒中不能自拔,传统燃油车腰斩式下滑,新能源汽车增长发力。
我们可以从一组数字中找到答案:从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用时13年、从100万到200万用时1年、从200万到300万仅用时半年。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积累碰上新能源汽车井喷的大市场,这是它一骑绝尘的最重要原因。
汽车商业评论以同为自主品牌的佼佼者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为例。
回溯过去6年的数据,吉利和长城基本都是波动式渐进发展,而同一时间段,比亚迪几乎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7年-2022年,无论是销量、营收还是净利润,比亚迪都是5年前的4-5倍,且越往后,与吉利、长城的差距日益扩大。尤其是2022年,比亚迪的净利润不仅实现反超且远超过长城和吉利。
今年开年,新能源车降价抢份额,燃油车降价求生存,面对激烈的“价格战”,王传福则表示,在10万―20万元的产品价格带比亚迪有定价权,但公司也希望平稳一点,“不要搞得大家很难受,别人都没活路。”面对竞争,比亚迪的策略分别是快、技术和战略。
吉利主动反思
“我们吉利汽车丢掉了中国民族品牌第一的宝座;在新能源车发展的道路上,被我们最优秀的同行拉开了距离;大家也看到我们的股价从最高时候36港元,掉到今天收市的9.5港元,差距不可谓不大。”
3月21日下午,吉利汽车2022年财报会上,吉利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主动反思,在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从产品到销售渠道都有明显不足。没有虚与委蛇,也没有拐弯抹角,坦诚的自省和反思贯穿整个沟通会。
比亚迪的一骑绝尘让竞争对手们都倍感压力,吉利认为其在电气化转型的步伐较慢,未能延续其在燃油车时代的市场优势。
吉利的反思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丢掉了自主一哥宝座,二是新能源汽车被领头羊甩下,三是盈利能力逐年下降。
桂生悦表示,此前吉利的产品存在问题,比如其去年推出的帝豪L插混版有明显的不足,比如其没有快充。另外,吉利在新能源产品上的销售上也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还在一个渠道中销售。“帝豪L这样不太成熟的混动产品,以后不会发生了。过去几年我们落后别人,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也在坚守战略定力,既要着急又不能太急。”
盈利能力是吉利的短板,根据吉利在2022年46亿元的净利润可推算出其单车利润大致为3244元,大约是如今长城的一半,差不多是如今比亚迪和巅峰期长城的1/3。
但吉利的财报其实算是相当不错,2022年销量143万辆,同比增长8%,其中吉利品牌112万辆,领克18万辆,极氪7.2万辆,睿蓝5.6万辆。新能源汽车超过35万辆,同比增长300%,新能源车渗透率从上年的6.2%增长到22.9%。
其全年营收1480亿元,同比增长45.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达到52.6亿元,总现金水平上升20.4%至337亿元;毛利率14.1%,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平均单车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达到10.3万元,单车毛利润则增长11.1%达1.75万元。
相比绝大多数传统车企出身的友商,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可以说是十分亮眼。2022全年,吉利汽车新能源产品(含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睿蓝)销量328727辆,同比增长超300%,单月新能源渗透率多次突破30%。
这本来是相当亮眼的一份财报,怎奈友商一飞冲天,其他厂商的转型之路都被卷入“快进”模式。
吉利今年的“快进”包括2月23日发布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产品被重新梳理为三大系列:吉星系列专注燃油车,几何系列专注15万元以下的新能源,银河系列主打15万元以上中高端新能源市场。
在业绩发布会现场,吉利汽车管理层也透露了公司2023年的各项目标。销量方面,吉利汽车2023年全年销量目标165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较2022年翻番。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商业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当我们需要了解汽车市场表现时,我们会习惯性地去查相关的汽车销量排名,以此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汽车销售量最高的品牌是哪家。但实际上,在这些汽车销量中包含着两种数据,一是车企给经销商的批发量,二是经销商给消费者的交车量。此时就会出现两个错误的信息,经销商批发量并不意味着车型售出,当中有不少的水分源于各经销商身后的库存车。相对而言,交车辆数据会更贴合市场表现多一些,但厂家为了让数据好看一些,一般会选择这两项数据中较高的一项向市场公布,因此每个月的销量排行也会存在真实与非真实性,毕竟数据来源于厂家公布。
既然数据无从查证,那就需要一个更贴合市场的部门进行数据统计,而相对于市场销量而言,上险量更能反应真实市场表现,毕竟想要新车真正落地,保险环节是肯定躲不开的,这也反映了车企每个月的正式交车数。根据机动车交通强制险上险量统计,2020年1月国内市场乘用车累计销售194.1万辆(含进口),较去年1月下滑了29.7%;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不乐观的市场环境仍在加重,那在如此颓势下,又有哪些品牌是真正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呢?
上汽-大众
1月上险量:13.7万辆
毫无疑问,目前国内市场表现最好的依旧是大众品牌,其中上汽大众在1月份以13.7万辆的上险量位列市场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市场霸主。目前上汽大众有几款产品都有着非常高的市场表现,例如轿车市场中的常青树-朗逸,在1月份的上险量就高达46581辆,仅次于轩逸,但只要是常关注市场的人都知道,朗逸的高销状态已经持续多年,深得市场宠爱。
而除了朗逸外,上汽大众旗下还有两款异常热销的车型,分别是帕萨特和途观L,其中帕萨特是1月份上险量最高的中型车,达到16756辆,途观L则以16357的上险量位列中型SUV市场第三的位置。可以说上汽大众在轿车和SUV市场都非常吃得开,除此以外还有途岳、途昂、桑塔纳等都是目前市场表现不错的产品。在新能源领域,上汽大众曾作出相应的规划,未来将会推出40款新能源产品,预计在2020年能够实现交付100万辆,相信在今年,将是上汽大众大刀阔斧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年。
吉利汽车
1月上险量:12.4万辆
在众多中国品牌中,市场表现最好的当属吉利汽车。在1月份上险量统计中,吉利汽车旗下产品的上险量高达12.4万辆,仅次于上汽大众,位居第二。在目前的产品表现中,吉利旗下的博越和帝豪依旧是它的鼎力产品,其中博越在1月份的上险量达到24735辆,位居市场第三,帝豪也有着18010辆的上险量表现。
而从整体的销量数据来看,1月份,吉利汽车的SUV、轿车、MPV等全品类车型均有稳定表现,其中博越、帝豪、帝豪GS、缤越4款车型的销量均突破万辆。具体来看,SUV产品1月销量为6.88万辆,在当月总销量中占比62%。轿车1月销量为4.2万辆,占当月总销量37%,总体而言,吉利的发展势头还是相当不错的。
一汽-大众
1月上险量:11.3万辆
以目前市面上的产品而言,一汽大众本家的单一产品热度稍低于上汽大众,但胜在多点开花,有好几款车型都备受市场青睐。例如我们熟知的宝来、速腾、迈腾、探歌、探岳等车型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都表现出相当不错的成绩。其中宝来在1月份的上险量为30880辆,位居轿车市场第四的位置,而速腾也以28767辆的上险量位居第六,迈腾在1月份的上险量也达到了13351辆,探岳甚至以17337辆的上险量位列中型SUV第二的位置。
在如此颓势的环境中,能保持这样的市场表现,也表明了一汽大众在国内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当然,在这份数据中,一汽大众奥迪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中奥迪A4L、A6L、Q5L等产品在各个领域中的表现都相当不错,不愧是当前市场上最热门的豪华汽车品牌之一。除此以外,在去年才推出的捷达品牌现在也同样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刚上市不久的捷达VS7也受到了市场关注,由此可见,捷达品牌的潜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东风日产
1月上险量:10.6万辆
今年1月份,东风日产轩逸的上险量猛然上升,达到50343辆,成为1月份轿车上险量第一的车型,这几乎达到了东风日产品牌在1月份里一半的汽车上险量,对于东风日产而言,轩逸可谓是功不可没。而除了轩逸外,东风日产旗下的逍客、奇骏和天籁在1月份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而且在对比东风日产1月终端销量(100190辆)后,可见目前东风日产的产能在供应能力和利用率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健康。
其实从侧面来看,汽车上险量不仅显示出车企在每个月的真实交车量,同时也显现出各个车企的产品及产能实力。从产品方面而言,稳定且庞大的交车量意味着这款车型更受市场追捧,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而从产能方面而言,现在市场上热销的车型并不少,刚上市便收获大量订单的车型也比比皆是,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何时能够交车,相对应的,上险量则显现出车企在每个月的真实交车量,同时也显现出相应车企的产能实力,能否满足市场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月新能源车企销量出炉,谁最受欢迎?埃安3月销量:40016辆,同比增长97%在新能源车市场,埃安素有不错的表现,尽管今年1月份开局不利,但是靠着强大的体系力,埃安很快就扭转了局面,到了3月份已经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销量达到40016辆,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3%,这样的成绩已经能稳妥地进入新能源车企第一梯队。另外,得益于车型畅销,目前埃安也已经迈入规模效应新阶段。
别克新能源velite6这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这是一辆纯电动汽车这辆车只有一个电机,是前置的该电机最大功率85kw,最大扭矩255nm这款车采用三元锂电池这款车前悬架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这辆车使用电动转。太平洋汽车网velite6别克是别克首款纯电动汽车,创新采用全新eMotion电驱系统,支持3种驾驶模式,澎湃与舒适一键切换,并且还配备3种制动能量回收等级,出行
李想公布理想ONE首月销量数据:生产1530辆,交付超1000辆2019年最后一天,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公布了理想ONE首月销量数据:生产1530辆,交付超1000辆。交付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对于这个阶段的任务,李想称:“一季度的核心任务是把质量和交付做好,把各种小问题都解决掉。并在3月份的OTA上给大家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小欢喜。”在理想汽车成立的第四年,其首
林肯SUV大全所有车型价格报价林肯SUV汽车林肯SUV汽车:飞行家、航海家、林肯MKC、领航员、冒险家。1、飞行家飞行家是林肯旗下的一款中大型SUV,它并没有太过突出的优势,但又没有明显的短板,商务家用两相宜。飞行家的外观一如既往的大气,具有典型的美式风格;但它的驾驶感受却很像欧洲车,底盘支撑性很强,不是美国车那种晃晃悠悠的感觉。飞行家的内饰不得不提一下,整个内饰的氛围很好,质
2019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排行:特斯拉双料冠军,国内市场迎来春天?近日,各大车企2019年的全球销量成绩已经陆续公布,买车君也已对一些主流车企所呈现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尽管中国市场的表现在去年受到补贴退坡的拖累,但也不影响其在全球新能源车市的地位。那么放眼全球,去年国内的新能源大户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又处于什么位置呢?而全球范围内销量最好的车型又是哪款呢?今天买车君就对2019年全球销量前
不同品牌的百万级豪车,在哪些省市最受欢迎?|车型区域分布调查对于广大车主或者汽车行业从业者来说,小熊油耗都不会是一个陌生的词,想了解一款车的油耗表现的话,小熊油耗APP的数据,应该是目前最翔实、最真实的来源。不过绝大部分人没有发现的是,小熊油耗有意思的数据,远远不止油耗这一项,这两天我就偶然发现,每款车型的油耗数据下方,还有这款车型在全国各地分布情况的数据。而这个数据,就很有意思了。
本田汽车贵还是北京现代汽车贵要看具体车型。现代汽车是韩系车辆,本田汽车为日系车辆。两款车辆和我国的汽车行业都有着联系,和我国本土的汽车厂商都有着合作。现代汽车属于是比较亲民化的车型,而对于日系车辆来说,其中包含了中高低档车型。单从品牌上来进行解释,本田汽车的发动机技术是要高于韩国车辆的,这个在世界上也是被公认的,从车辆的整体装配工艺上来进行对比,本田车辆也是高胜一筹。从现在
新能源汽车品牌排行榜揭秘当前最受欢迎的品牌随着环保意识的持续提高和油价的不断攀升,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们购车的新选择。而随着各家车企的争夺,新能源汽车品牌也越来越多。本文将为大家揭秘当前最受欢迎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排行榜。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以新型动力为主的汽车。排行第一的品牌是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代表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14 00:43:02
2023-11-13 04:05:15
2023-11-19 15: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