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北汽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优势?

2024-09-16 21:54:31 | 寻车网

北汽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优势?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寻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北汽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优势?

电动汽车产业规划何时出?

    电动汽车产业规划已于2012年年底发布。根据此前工信部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此次奖励资金安排和使用坚持“集中投入、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支持全新设计开发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在支持的25个项目中,整车项目占据七成,动力电池项目占据三成,全面助推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乘用车方面,有5个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分别由江淮汽车、东风汽车、北汽股份、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实施;另有5个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项目,分别由比亚迪、一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实施;还有有1个燃料电池乘用车项目,由上汽集团承担。   商用车方面,有3个纯电动商用车项目,分别由安凯客车、东风汽车、五洲龙汽车实施;3个插电式商用车项目,分别由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宇通客车和中通客车实施。   我国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进展缓慢,此次支持预计将加快产业化步伐。实际上,上海对纯电动车已经开始发放牌照,北京也开始就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向公众征求意见,都意在推动产业化的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拟支持的25个项目中有8个是动力电池项目,分别由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宁德时代新能源锂离子、山东神工海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威能环保电源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承担。   这意味着,谁控制了电池,谁就控制了整个电动汽车产业,此次国家的支持充分显示出对动力电池核心地位的重视,有望激励动力电池企业集中研发力量,攻克电池成组技术等弱点。   强调联合研发   工信部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本次支持项目的主要特点,在于重视新能源汽车重点部件和整车企业的“联合”。   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2)》,目前我国主要车企对关键零部件的掌握不够,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调发展。从公告车型来看,一家整车企业的公告车型中,应用了多家零部件企业的电池或者电机,说明国内整车企业与相关零部件企业的配套关系尚处于初步阶段。而丰田、通用、日产等国际巨头均设立专业的电池级材料研发结构,对相关零部件的掌控和整合力度在逐级强化。   此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的支持,从申报之初就强调“联合”。此前工信部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特别强调,“支持的车型由整车企业牵头,并联合电池、电机、电控等零部件企业和有关研发单位,形成产学研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进行联合设计攻关,突破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核心技术”。   同时,“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的通知”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由整车企业牵头,联合电池、电机等零部件企业及有关研发单位共同申报,电池、电机零部件配套企业分别不超过2家;鼓励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   动力电池项目由电池企业牵头,联合有关材料企业及研发单位共同申报。正负极、隔膜材料、生产装备企业分别不超过2家。电动汽车产业规划的出台,有望推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北汽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优势?

北汽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优势?

展开全部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政策扶持项目,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另外在购车力度上,也大大降低了老百姓的成本,在目前中国品牌做得非常不错的就应该是北汽了。北汽的新能源优势具有以下几点:1、保养成本低,拿150ev来说 电机终身免维保;2、用车成本低,这点大家都懂,耗油和充电的区别;3、充电便捷;4、续航时间长;5、性能强,动力足,这点的话主要看承载的电机系统;6、配置高;7、免购置税;8、购车价格低;9、车牌摇号方便;10、服务优质,智能服务。

北汽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优势?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的相关内容。

1、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我国尤为严峻

  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8亿辆,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主要增量来自发展中国家。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其中美国达到67%)。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石油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2050年的供需缺口几乎相当于20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两倍。与此同时,交通能源消耗也是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全球已达成共识:交通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汽车业迅猛发展。200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570万辆,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自主品牌轿车和汽车出口均出现大幅增长。预计2020年前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主要的汽车出口国之一。我国目前的汽车人均保有量还很低,2003年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美国的2.5%(19辆),大约相当于美国90年前的水平,是世界上汽车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预计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3~1.5亿辆。但是,当我国刚刚到达汽车社会门槛,车用石油消费在石油总消费中的比例(1/3以下)还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时(1/2以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石油供应的日益紧张。同时,车用石油消耗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和CO2排放也正在变成愈来愈严重的问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CO2排放国,由此产生的国际政治和经济争端将会愈演愈烈。这充分表明,我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与交通能源问题将来势更猛、影响更大、挑战更加严峻。按传统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发展下去,不可持续,实现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是大势所趋。

  2、未来20年是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

  历史上,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一直处于技术革命和经济转型的核心位置。十九世纪,煤和蒸汽机火车引发了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工业经济和工业文明;二十世纪,石油和内燃机汽车促成了美国的经济腾飞,把人类带入了基于石油的经济体系与物质繁荣,也带来了能源环境的巨大挑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替代燃料和混合动力为代表的各种新型汽车能源动力技术迅猛发展,相互竞争,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变革,预示着人类将要进入后石油时代过渡期和能源动力技术创新突破的机遇期。

  这场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主要趋势是汽车能源多元化、汽车动力电气化和汽车排放洁净化: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生物燃料对于各种车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成为各国共同推广的新型燃料;混合动力作为新型汽车能源动力技术共性平台,继承了先进内燃机技术,结合高效洁净的电力驱动方式,既充分利用现有燃料基础设施,又能包容各种新型燃料,现已成为新型动力汽车产业化的里程碑;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兴能量转换装置,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技术障碍,但其作为新一代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远期解决方案仍然被全球所看好。

  汽车能源动力技术的变革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混合动力有望在近中期逐步普及;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商业化大约在2020年以后。面向中长期的汽车技术发展,我国汽车所处的这一技术变革时期为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提供了历史机遇。

  机遇之一:中国的资源和能源状况适合发展新能源交通动力系统。中国缺油、少气、多煤,这一结构特点给交通能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基于各种资源特点的多种替代燃料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地域辽阔和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基于煤炭的燃料工业、基于生物质的农业能源和基于天然气的各种气体燃料技术,从而实现交通能源来源的多样化。同时,从我国城乡布局看,城市模式以大城市群为主要特点,汽车燃料基础设施比较集中,有利于燃料清洁化管理和监督。我国广大农村,随地区不同,其一次能源资源特点也不同,这比较适合发展一次能源来源多元化、燃料制取和消费当地化的燃料供应体系。寻车网

  机遇之二:我国具有实现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后发优势。从我国汽车发展阶段看,具有后发优势。尽管发达国家政府均大力推动各种代用燃料汽车的应用和向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转型,但是其传统汽车产业庞大,石油基础设施完善,消费习惯难以转变,实施转型社会成本高昂,转型难度很大。而我国汽车工业刚刚发展起来,汽车普及率低,因而在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相对常规汽车而言,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政策得当,可以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转型。

  机遇之三:实施汽车动力系统变革,是多年来我国发展清洁汽车和电动汽车成功实践的战略总结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实现我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的战略考虑,“九五”期间,科技部会同有关部委组织实施了“清洁汽车行动”,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国已有燃气汽车22万辆,加气站700余座,年替代石油150万吨。而且天然气汽车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预计今后几年将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十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投入8.8亿元,是最大的科技专项之一。全国200余家单位、2000多名骨干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实施,初步形成了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目前,小型纯电动车辆已经开始小规模产业化,混合动力汽车已有多个车型通过国家认证成为产品,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示范考核运行阶段。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这为我国汽车动力转型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人才和实践基础。

例如:丰田普锐斯,本田思域混合动力版和比亚迪F3DM等

总结:价格比较高,技术还不成熟

以上就是寻车网为大家带来的北汽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优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北汽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优势?”相关推荐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有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有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有什么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有什么这个问题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1、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故障率已经很低了,可以满足日常用车需求。2、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完善,现在高服务区都配备了充电桩,一二线城市市区充电桩分布广,站点也多,随着政策的完善安装家用充电桩也很方便了,充电的便捷性解决了新能源充电不方便的问题,减少了

2024-01-17 20:19:13
哪个汽车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有优势,具体有什么优势
哪个汽车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有优势,具体有什么优势

哪个汽车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有优势,具体有什么优势新能源汽车最好的就是特斯拉了,特斯拉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汽车概念。他的零件少,设备简单高效。另外,特斯拉具有价格优势,他不像其他的一些知名车企一样,在价格上有歧视。也就是在中国境内价格昂贵,在本国价格便宜。特斯拉没有这个说法,全球统一价格。新能源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商业模式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而国外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火爆销售,及其

2024-02-13 12:57:14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有什么优势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有什么优势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有什么优势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劣势如下: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1、新能源汽车是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非燃料动力装置,不需要燃烧汽油、柴油等。,而是使用清洁能源,如电、太阳能、氢气等。这样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2、省钱。燃油车每公里的燃油成本在0.6-0.8元左右,但用电只需要0.2元。此外,电机的结构非常简单,不易损坏,不需

2024-01-19 08:53:49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新能源汽车主要的优点: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新能源汽车缺点: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挑战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其它挑战主要来自替代品、跨国厂

2024-01-27 13:09:35
北汽新能源ev160都有什么优缺点啊?
北汽新能源ev160都有什么优缺点啊?

北汽新能源ev160都有什么优缺点啊?首先说动力吧,最高125公里每小时,在城市够用了,其次续航能力吧,也能达到160公里以上,相当不错了。优点就是性价比高吧,缺点是满足不了长途,市内开还是不错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联合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2023-12-24 08:37:40
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优势?
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优势?

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优势?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优势?全球汽车行业都受到能耗双控政策和芯片供应短缺的影响,产销能力都大大下降,然而新能源汽车却逆势上扬。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已经是大势所趋,零排放、零耗油、高性能、高舒适性都是它最吸引消费者的地方,很多新能源车主说,开过电动车之后,再也开不回燃油车了,电动车的魅力真的这么强大吗?那新能源车的优势都有哪些?01使用成本低新能源汽车百公里耗电

2024-01-21 09:49:47
北汽新能源EV200有些什么优惠政策呢?
北汽新能源EV200有些什么优惠政策呢?

北汽新能源EV200有些什么优惠政策呢?帮你查了下,在北京购买EV200的优惠政策有:1、政府补贴:EV200享受国家、地方政府等多重补贴。2、全免购置税:EV200属国家推广的新能源车型,可享受全免购置税优待。购置税约为消费者支付车价的9%。3、车牌优待: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车辆限牌城市都为纯电动汽车开辟了单独配置车牌的绿色通道,购买电动汽车不用等待车牌。4、更多路权:国家新近出台多

2024-03-21 17:53:49
长安汽车北京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最近发现北汽新能源卖得这么好,优势在哪?)
长安汽车北京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最近发现北汽新能源卖得这么好,优势在哪?)

长安汽车北京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楼主,你的消息还真灵通。长安汽车的新基地要建在北京房山,9月30号在房山的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基地刚举行了奠基仪式。长安汽车北京基地作为长安集团自主品牌轿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项目总占地5000亩,其中整车和发动机生产占地2300亩,总投资115亿元,整车规划产能50万辆,发动机规划产能50万辆,年创产值500亿元以上,将于2014年逐步建成。其中一期工20

2024-03-14 03: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