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汽车被人追尾,怎么定损呢?

2024-11-29 11:11:11 | 寻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汽车被人追尾,怎么定损呢?相关的问题,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汽车被人追尾,怎么定损呢?

汽车被人追尾,怎么定损呢?

赔多少钱会有保险公司的定损专员定损的,定损之后就可以进行维修,要跟对方的车主和保险公司的人员进行交涉。

被人追尾定损的流程如下。

打电话报警,记住对方车牌,事故现场要拍照,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

带上交警认定书和现场查勘单到4S店或者是对方保险公司的定损中心定损。

记得要带上你的交强险、行驶证、身份证、交警认定书和现场查勘单。

车辆定损后可以维修,修好后跟对方车主交涉,然后提车回家。

扩展资料:

交通事故的处理流程

1.事故发生以后如果有人受伤,或者车辆损失很严重,必须尽快抢救伤者,然后报交警队请求交警队出警。

2.如果事故不大,双方都没有任何异议,双方可以自己协商,达成共识后有责任的一方通知自己的保险公司,等待保险公司处理就行了。如果双方达不到共识,要通过交警断定责任。

3.交警处理完现场以后要扣车处理。 当车被扣留以后,通知双方让双方保险公司前来估损。然后双方拿到自己家保险公司的定损单以后前来处理事故。完了交罚款,在交警队事故调解书上签字,事故处理完毕然后去修车。

参考资料来源: 凤凰网-定损员告诉您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

汽车被人追尾,怎么定损呢?

新能源汽车迎来质变时刻

新能源汽车迎来质变时刻

政策持续支持、市场逐步认可、技术不断提升、体系日渐完善——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循环愈发成形

随着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天然的使用成本优势,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显著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节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大程度上处于“总体过剩,但优质产能稀缺”的结构性过剩,对于这种状况,不能简单搞“一刀切”

相对于产能过剩,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更严峻挑战是小和散。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是投资界的一句名言。

新能源汽车似乎正是这样一只“猪”。不但小米、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先后入局,一些房地产企业也玩起了跨界造车。传统车企更是不甘落后,纷纷加快转型步伐,努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出更大音量。

与资本热捧形成呼应的是,新能源车市持续火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1.3万辆和179.9万辆,累计销量的渗透率接近11%。这意味着,每销售10台汽车,便有1台是新能源汽车。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势、技术弱势的局面得到显著改变,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

智慧芽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总申请量的66.79%,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之一。

政策持续支持、市场逐步认可、技术不断提升、体系日渐完善——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循环愈发成形。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引领者。”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

2012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正式拉开了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大幕,历经“十年磨一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政策、市场、技术的三轮驱动下,进入量变引发质变的临界区。

中国汽车产业借助新能源赛道实现“换道超车”的愿望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要剖析各路资本为何争先恐后布局新能源汽车,有两大背景不得不提。

其一,从数据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据赛迪研究院统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达2669万辆,而当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约136.7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1%。

其二,我国对新能源车的财政补贴不断退坡、且补贴对象已由制造商转移给用户,部分新能源车企依靠吃补贴获利的路径基本被堵死。

此背景下,对投资回报和商业风险颇为敏感的社会资本依然大举涌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特别是百度、小米、大疆、滴滴等科技企业相继入局,更值得关注。毕竟商业跨界本就风险较高,而造车又被公认为投资多、难度大的项目。多年来,全球汽车格局高度固化,鲜有后来者能取得成功。 寻车网

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背后,有一个解释最具说服力——资本充分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

无论是出台的国家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还是出台的新版“双积分政策”,抑或是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都是重大利好。

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这是新能源汽车第一次出现在政治局会议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和支持,信号已经很直白。

更长远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车很可能迎来行业高速增长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我国汽车产业面向2035年发展的六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汽车产业碳排放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加快发展新能源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统汽车由三大件组成: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三电”,只有底盘能应用到传统汽车的技术基础,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打造一条全新的产业链。这让此前许多和传统汽车行业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干系的行业企业能够深度介入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当中。

尤其是随着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有点偏离传统汽车的“车”的属性,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种科技产品。这也解释了新一轮的新能源造车热背后,为何屡屡有互联网大厂的身影,因为新能源汽车给了它们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的舞台。

随着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天然的使用成本优势,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显著提高。

根据交强险数据,2019年私人新能源汽车增加量占新能源汽车总增加量的比重达到54.3%,2020年这一比重迅速增长到71.5%。

这其中,非限购城市的政策约束性小,更能说明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私人新能源乘用车在非限购城市和限购城市的销量分别为60.7万辆和30.3万辆,约为2:1的比例,非限购城市的购买比例较高。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节点,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说。

多重利好加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程度超出了预期。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可以冲到250万~30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所设定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20%的渗透率、500万辆销量的目标,很有可能在2022年或2023年就提前实现。

“这样的市场前景,对资本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沈进军说,这一过程中必定会有许多竞争者被淘汰,但的行业竞争格局仍处于“战国时代”,谁能最后“称王”远未盖棺论定。

“这就如同参加奥运会一样,人人都知道最后能获奖牌的只有三个人,但谁也不会轻易放弃去参加比赛的机会。毕竟没到终点,谁也不知道最终谁会站上领奖台。”在他看来,这或许可以解释各路资本为何格外钟情于新能源汽车。

诱人的赛道,挤满了各路掘金者。在助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产能过剩问题可能愈演愈烈。

业界通常将产能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的正常值区间为79%~83%,超过90%则认为产能不足;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

基于乘联会预测以及各省市“十四五”规划、在建项目及车企产能计划,赛迪研究院认为,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能预计可达3661万辆,而当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计为530万辆。以此计算,届时产能利用率仍将位于14.47%的低位。

采访中,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等业内人士表示,产能过剩无疑会引发资金、土地和人才等资源要素的闲置与浪费,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尚未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要更多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

首先,规划产能不等于实际产能。

有业内人士分析谈到,所谓产能利用率,简单理解,就是实际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少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应当是实际产量与实际产能之比。但一些分析在计算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时,用所谓的规划产能来代替实际产能,是不准确的。

“大量的规划产能只存在于文件里或PPT中,现实中并不存在。”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实际产能并没有权威统计,但远小于规划产能是确定无疑的。因此,实际的产能过剩程度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严重。

其次,产能过剩为行业质变打开空间。历史上,不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产能过剩或者所谓的“泡沫”,但往往正是这一现象为行业实现自我淬炼和提升倒逼出动力和空间。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美国掀起互联网技术革命,在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也要看到,在此过程中,美国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领导者。凭借着优势地位,美国制定了全世界互联网大部分的标准体系、游戏规则,获得巨大话语权。

国内来看,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刚兴起时,国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一度多达数百家,行业出现较多泡沫。“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相关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掺硅补锂技术、干法生产工艺、刀片电池等纷纷亮相,推动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迈上新台阶,并催生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池企业。

采访中,专家们强调,在国际汽车标准体系中难觅中国标准的身影,我国制定的多项动力电池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这与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实力的提升不无关系。

“换一个角度看,出现产能过剩,反映出资本对这个行业前景的看好。毕竟,一个没有前途、无人问津的行业,是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沈进军强调,市场经济的要义是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出现泡沫,竞争才会激烈,通过竞争才能打造和筛选出强者,进而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最后,化解产能过剩不宜简单“一刀切”。从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看,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少数头部企业产销两旺,大部分企业表现不佳,甚至生存艰难。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高于4万辆的8家车企占据了近三分之二市场份额。绝大部分品牌月销量不足1000辆,个别企业产销仅为个位数。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谈到,从新能源汽车销量主要集中于头部优质品牌的现象不难看出,终端市场对于优质产能的判断力是有的。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逐步暴发,稀缺的优质产能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明显。

“市场表现冷热不均,证明头部企业的产能过剩压力并不大,甚至是不足的。”在安庆衡看来,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大程度上处于“总体过剩,但优质产能稀缺”的结构性过剩,对于这种状况,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应区别对待。一方面,要遏制低端产能无序扩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对于有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要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完善关键技术链条,助力中国车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新能源车汽车市场中占据优势。

“切忌一禁了之。”对于结构性过剩,比较理想的治理思路是投资门槛可以放宽,以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但产品上市门槛要提高,倒逼企业提升发展质量。

相对于产能过剩,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更严峻挑战是“小”和“散”,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弱”。

工商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有479家,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其中注册资本超过4亿元的大型企业仅占14.6%,注册资本小于4000万元的小型企业则占41.3%。

汽车行业不同于一般消费品,具有产业链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因此需要一定的规模效应。产业集中度不够,便难以培养出足够体量的头部企业来引领行业发展。

表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虽然连续六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但国内尚未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也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知名品牌。

更加紧迫的是,竞争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在全球减碳、电动化提速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前卡位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新赛道,而是各方都瞄准发力的主赛道。不少原本对电动化不太上心,或者“雷声大、雨点小”的跨国汽车巨头开始在这一领域频出实招:以ID系列为代表,大众汽车加速推进电动化产品的落地

如果说中国凭借着起跑早的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先机,那么当跨国巨头动真格了之后,小而散的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否在这场“正面硬刚”中将优势变成胜势?

挑战显而易见。“无论是制造技术、资金实力、研发能力还是产能供给方面,跨国汽车巨头都占据优势。”

以研发投入为例,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蔚小理”三大新势力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9%。尤其是主打智能科技的小鹏汽车,研发投入占比更是逼近21%,远高于大众、戴姆勒、丰田、宝马等国际巨头4%~6%的研发投入占比。但即便如此,前者一年的研发费用也不过十多亿元人民币,而大众汽车仅仅为一个MEB电动车平台就豪砸500亿欧元,这背后的创新能力差距不言而喻。

但优势也有目共睹。比如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就称赞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三个突破”。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和产业链优势。”瑞银中国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巩旻分析说,美国在技术方面有优势,但制造环节成本偏高;欧洲消费环境较好,但在电池、自动驾驶等方面有所缺失;日韩在电池及原材料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其他方面较弱。

“在不计算补贴的情况下,中国产品的成本比欧洲同级别产品便宜20%~60%,证明了我们的成本优势;在制造环节,我们的产业链规模、完整性和制造效率都更好,展现出强大的全链条综合竞争力。”

因此,尽管并不容易,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有足够的机会去实现“换道超车”的远大抱负,关键是要让整个行业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行业主管部门明确表示,要从四个方面推动新能源车企做大做强。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是加强推广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要抓好公共领域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试点。

三是促进跨界融合,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发展。

四是提升产品质量,在质量安全、低温适用等各方面提供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形象。

“这些举措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用更高的发展质量应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沈进军谈到,比如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面对全球电动化趋势,中国车企单打独斗或小打小闹的做法,显然跟不上时代步伐。而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兵力进行技术、产品、市场的突破,既可以提升品牌竞争力,又可以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

采访中,业内人士谈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历经多年积淀,正以喷薄之势开启行业发展新未来。在经历补贴退坡的阵痛后,又遭遇海外巨头的正面竞争,面对汽车业大变局,中国汽车强国之路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可以预见,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入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从注重规模效应向注重发展质量的关键转变。

南京交强险在什么路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南京交强险在什么路的相关内容。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点名册
单位地址联系方式
南京大明路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宁溧路下坞营138号(麦德龙超市对面)5264429952644399
南京市公安局车管所江北检测站江北大厂区葛塘镇58397525
南京长途客运总公司汽车检测站中央北路156号85511291
南京苏星汽车修理厂检测站中央门外东井村48号85514108
南汽物流公司红山检测站红山路28号-185437233
南京风神汽车修理厂检测站三汊河新河二村86222024
南京苏桑汽配维检测中心水西门大街416号86605597
南京金陵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应天西路128号86426800
南京蓝盾汽车修理厂检测站凤台南路122号52411050
省级机关汽车维修中心塞上路6号(向阳工业园内)86426610
南京公交公司检测线雨花南路4号52435937
南京香港长江公司机动车检测站大明路中段52611123
南京金源汽车修理厂检测站牌楼联合村174号84871135
南京通发公司大校场路39号52600999-8003
南京摩托车检测站中华门外西干长巷2号86624457
南京市瑞金路摩托车检测站瑞金路1-1号84615922

想了解更多的保险知识,可以进入 >> “多保鱼讲保险” 进行免费咨询!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汽车被人追尾,怎么定损呢?”相关推荐
开车被别人追尾怎么办
开车被别人追尾怎么办

开车被别人追尾怎么办1、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2、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立即报警。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经协商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进行责任划分。一:现场勘查1.发生交通事故后,无人员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或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可自行协商处理损

2024-01-04 02:38:14
汽车追尾 汽车被追尾了怎么处理
汽车追尾 汽车被追尾了怎么处理

汽车被追尾了怎么处理据交通法规规定:追尾事故责任由后车全负。如果你买了第三者保险,那就由保险公司赔偿。在快车道上发生的追尾事故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最为强烈,因为车速普遍较快,所以一旦有两车追尾,后面很可能就会牵连一串,这也就是被人们称为“串车”的常见现象。当然,我们不可能因为快车道内易发生追尾事故就“因噎废食”不走快车道。除了使车速始终保持在限制速度之内,还要改掉一些“坏毛病”。

2023-10-05 22:23:53
行车怎么防止追尾和被追尾
行车怎么防止追尾和被追尾

行车怎么防止追尾和被追尾一是新手朋友在陪练的指导下逐渐加强驾驶技术和经验,在不追尾的同时也要防止和避免被追尾。养成多看三面镜子的习惯(快速快速看镜子),注意后视死角。变道或超车时提前打开转向灯,估计前后车的距离,给自己留足反应距离。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坚决果断,犹豫不决是最忌讳的。第二,红灯时不要刹车,保持适当距离时减速,接近前面的车或停车时踩下刹车,然后继续刹车。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可

2023-12-21 14:28:16
汽车被追尾了怎么处理
汽车被追尾了怎么处理

汽车被追尾了怎么处理这种情况肯定对方全责.一般程序是报警-报案(保险公司)-认定责任后各自修车-把发票给对方,对方给你钱(或提前要钱).你说的情况已基本了解.我国的交通法规以及责任认定的标准已经发生变化.你说的情况下:责任认定一般分4步骤:1,看A有没有尽到倒车人的"注意义务",就看有没有人指挥,如果当时驾车人只有一个,你完全有理由说没有指挥的人.那么就要看A在倒车时,自己有没有尽到注意义务了

2024-04-16 17:06:12
新车被追尾怎么办
新车被追尾怎么办

新车被追尾怎么办1、一般情况下车被追尾对方应当全责,当事人可以凭认定书和车损维修费用单据发票以及拿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直接找对方保险公司理赔,交强险财产损失的赔偿。2、通常情况下对于主张汽车折旧费的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如果是新车并且提供相关证明,法院会支持赔偿折旧费。3、《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财产损失,当事人请

2024-01-01 21:32:22
汽车追尾责任 机动车追尾责任怎么认定
汽车追尾责任 机动车追尾责任怎么认定

机动车追尾责任怎么认定机动车追尾责任认定方式如下:1、后车负责任的情况:(1)在前车正常驾驶情况下的追尾,认定后车全责;(2)连环追尾,认定后车全责;(3)前车在道路上停车后按规定开启了危险报警闪光灯并设置了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后车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2、前车负责任的情况:(1)前车压线行驶或加塞造成追尾,前车需要根据情况承担责任;(2)前车倒车造成的追

2023-10-06 15:53:18
追尾奥迪人保怎么赔偿
追尾奥迪人保怎么赔偿

电动车追尾奥迪左侧壳撞坏了要赔多好钱加起来至少也要在4到5000元左右。电动车被汽车撞了赔偿标准,机动车已经买保险,保险公司在2千元范围内对被撞坏的电动车承担赔偿责任,电动车驾驶员受伤,保险公司在1万元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以上赔偿是以机动车存在责任为前提的。追尾奥迪人保怎么赔偿我的第三方保险50万,对方不愿意报废。如果保险覆盖了他的全部损失,他会要求我赔偿。我该怎么办?发问者:徐小凤最

2023-11-19 23:55:53
如何追踪汽车价格 怎么查询汽车定损价格
如何追踪汽车价格 怎么查询汽车定损价格

怎样在汽车报价大全上看在一个地方的价格汽车报价大全上看在一个地方的价格方法如下:你可以去4S店查询,什么汽车价格比较透明,有时间您还是问4S店,然后把4S店的价格当作参考价,到代理商店在问价格,一般代理商店会比4S点便宜一些,这样你就能够找到该款汽车的当地实际价格了。举例来说吧,一辆10万的估计便宜1000左右,网上的价格不正确性不高。买汽车一般选在夏天会合理一些,一个价格相对优

2023-09-12 04: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