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1 09:50:40 | 寻车网
“启辰好关键是发动机好,来自东风日产”,从上述宣传语不难看出,国内很多选购启辰车型的消费者,或多或少看中的都是较为成熟的日产技术,而并非启辰品牌本身。其中,启辰多款车型所采用的原日产HR16型号发动机,此前也的确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然而,据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收到的投诉来看,这款发动机似乎并没有给启辰的可靠性口碑增色,反而已经沦为了一大短板。
HR16发动机漏防冻液或为通病 涉及多车型
如上图所示,截至发稿车质网共收到启辰汽车相关投诉量近550宗,其中质量类投诉(包含综合投诉质量问题)占比高达92%。而在质量类投诉中占比最大的当属发动机部分,投诉占比达35%,已超过质量类投诉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在启辰车型相关投诉故障点中,百余宗发动机漏防冻液故障投诉高居排行榜首位,令人关注。
发动机气缸垫漏出的防冻液结晶
随着启辰品牌相关投诉问题的不断增长,车质网发现漏防冻液问题在启辰车型中并非个例,且其中涉及多款车型。如图所示,启辰R50、启辰D50、启辰R50X及启辰T70均出现发动机漏防冻液问题,并且全部集中在搭载HR16发动机的车型中,可见产品存在批次性质量缺陷的可能性非常大。
气缸垫烧毁致防冻液泄漏 疑似产品不合格
防冻液储液壶已看不到液面位置
据来自山西的车主文先生反馈,其购买的启辰D50,在某高速路段行驶时水温报警灯突然亮起,待停车检查后发现防冻液储液壶已看不到液面,此时车辆刚满两年,行驶里程18950公里,尚在质保期内。后经4S店工作人员检查发现气缸垫已烧毁,导致防冻液泄漏、发动机温度过高。那么,启辰HR16型号发动机的气缸垫为何会出现烧毁呢?从工作原理来看,气缸垫烧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气缸盖螺栓拉长或松动;2、气缸盖和发动机机体接合面变形;3、安装不符合技术要求,气缸垫接合面不干净;4、气缸垫本身的质量不合格;5、发动机过热等。
而从投诉情况来看,气缸垫本身质量不合格嫌疑较大,如缸垫薄厚不均、弹性不足、表面不平整等问题,都容易造成发动机气缸垫烧损,使发动机工作状况严重恶化,很可能造成某些零部件的损伤。因此车主不可掉以轻心,一不留神便会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对此很多车主都表示,希望启辰能正视产品质量缺陷,通过更换发动机总成的方式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发动机漏机油
然而,目前启辰4S店及厂家只提供更换发动机气缸垫的维修方案,引发很多车主的不满。更换气缸垫需拆装发动机总成,维修后不仅会令车辆贬值,而且发动机的整体性及可靠性也会因此打了折扣。在实际投诉案例中就有车主反映,当发现发动机漏防冻液后,到4S店更换了发动机气缸垫,然而维修后悲剧接踵而来。车主发现在更换缸垫后发动机出现了漏机油现象,因怀疑与装配密封垫操作不当有关(人员技术问题),不得不再次拆解发动机进行维修,令人实为无奈。
问题疑似未解决 启辰T60预售后出“奇招”
从目前出现问题的车型年款来看,投诉主要集中在2013-2016款车型中,其中2015款最为集中,占到了总投诉量的48%。此外,结合购车时间来看,有64%的漏防冻液问题车辆购买于2015年。对此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投诉集中在这几个年款中,是不是新款车型已经没有该隐患了?
据官方资料显示,近日正式亮相并启动预售的全新车型——启辰T60,依然搭载的是HR16型号发动机,且从参数来看仅最大功率较此前有所变化。启辰T60发动机是否也存在相同的缺陷问题,消费者的投诉数据暂时还无法给出答案。但车质网注意到,启辰预售的时候推出了一个“限时特享”政策,提供动力总成终身质保。现在无法预测厂家是否想通过这样一个促销手段来打消消费者关于这款车发动机质量过往不算出色的顾虑,但消费者恐怕需要多个心眼,应该观察一下再决定是否出手,当然,启辰如果能够公开就上述发动机问题给出一些更为透明的释疑同时提供更周到的服务措施,这对于启辰品牌质量口碑的提升和销量刺激才是更重要的保障。
贵州公交落水事件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事故调查结果没有公布之前,我们不应该对事故原因做出不负责任的揣测,只希望这类惨剧以后不要再发生。
车辆和水相关的事故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落水事故,一种是涉水事故。
车辆落水事故之前也发生过多起,像2018年10·28重庆公交坠江事故,2018年6·28高邮农工班车侧滑落水交通事故,2019年2·11汉中公交车坠江事故等等。
而涉水事故,多伴随着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在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中,就发生了车辆涉水车主溺亡的惨剧。每年台风和洪涝季节,地势低洼的路段和涵洞等都是涉水事故高发区域。尤其是最近,全国大部分都陷入了雨季,不少城市里车都变成了“船”,乐观的人们戏称“车船税”收的不是没有道理。
每一个事故背后都有各自复杂的原因,而在看到这么多和水相关的汽车事故之后。我有一个想法忽然冒出来:科技这么发达的现在,汽车为什么就不能做成防水的呢?
完全防水,能实现,不现实
让车辆完全的防水,不是不能实现。现役的装甲车很多都具备涉水的能力,美国的某款装甲车可在3.5米高的海浪中全车沉没10~15秒钟。但显然,普通乘用车不可能按照装甲车的方式去做防水,造价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在2008年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瑞士著名跑车制造商“Rin-speed”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款水路两栖概念车Squba。这辆敞篷车路上最高时速124公里,水面最高时速约5公里,水下最高时速约3公里,最大潜水深度10米。 寻车网
这辆车没有使用内燃机,而是用了3个电动机,一个负责路上行驶,另外两个带动车尾的螺旋式推进器,与前部的喷气式推进器一起为水中行驶提供动力。纳米碳纤维的车身让整车重量不足一吨,十分轻巧。但车身不是封闭的,乘客需要像潜水员那样使用氧气瓶(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问,这个潜水车的意义何在?)
这款车可以说是一个奢侈的玩具,对于车辆落水事故并不能提供多少技术借鉴。而高昂的造价,也注定了其无法量产。
近年来也不断传出有车企想开发两栖车的传闻,特斯拉对这个想法就非常热衷。不过考虑到造价和市场前景,两栖车短时间内应该也只能停留在概念上。
涉水能力,可提高,价格贵
提高涉水能力,是解决车辆涉水遇险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梅赛德斯奔驰的御用改装商巴博斯曾经推出过一款车型——BRABUS G550。这辆车最大涉水可达1米,能够抵抗大部分的涉水风险。但这款车不仅价格超600万,而且在全球也是限量款。
越野能力出众的路虎有一项独特的技术叫做涉水感应系统。外后视镜下侧的超声波传感器可以监测后视镜与水面的距离,其自主研发的涉水感应控制单元Wade Sensing计算出涉水深度后将信息显示在中控屏上,在涉水深度达到最大时发出报警。
不过这项配置本身价格不菲,而且大多搭载在高档车型上。而现实中很多人连涉水险都不舍得买,这个配置能问津的还是少数人。
事故预防,重在对驾驶者的管理
我们能不能从源头上预防落水、涉水事故呢?除了上文提到的涉水预警功能之外,在这方面现有的预防机制还真就非常有限。涉水事故情景比较单一,驾驶员主观上加强安全意识其实能够避免,但预防落水事故,就复杂的多。
汽车落水事故,本质上和一般交通事故是没有区别的。无非是其它事故发生在陆地,而汽车落水事故恰好发生在水面附近,导致了汽车落水。所以预防汽车落水本质上就是预防交通事故。
重庆10·28公交坠江事故是由于乘客与驾驶员发生争执,抢夺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冲出桥梁坠入江中。近几年,很多公交车为了防止出现乘客干扰驾驶员的情况,都为公交车装了隔离门,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这种办法相对来讲最为容易。
而像是驾驶员疲劳驾驶冲出道路、桥梁,驾驶员出现紧急生理问题导致车辆失控等情况,应对起来就要复杂的多。这几年我们看到过很多报道,公交驾驶员在心脏病突发时用最后的力气将车辆靠边停车,避免了一车乘客的生命受到威胁。那这种驾驶员疾病突发的情况是否能预防呢?
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法则: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这个法则被众多保险公司和企业所应用。如果依据这个法则,那其实在我们知道的事故背后,还有很多潜在的事故隐患不为人所知。
驾驶员健康状况监测系统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车企们关于它的研发也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早在2015年福特就曾经申请过一项名为“医疗数据采集和报备”的专利,这个专利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驾驶员的健康状况,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联系医务人员。
早年福特也曾研发过智能座椅,在座椅中植入六个传感器,通过读取心跳信号监测心脏病突发等情况,在疾病早期对司机进行预警。后来由于可穿戴技术兴起,在成本上更便宜,数据上更精确,福特放弃了这个项目。
奥迪健康司机系统就是通过手环或手表对心率和体温等进行监测,判断驾驶者是否疲劳驾驶、压力过大或健康不佳。
一直主打安全牌的沃尔沃在2019年推出的车载摄像头,可以通过观察瞳孔判断驾驶员血糖水平,并在发现身体状况时,第一时间给亲人或者医院打电话。
在丰田、本田、雷克萨斯等品牌的概念车上,也都配备了各种可以识别驾驶员情绪、心跳、体温等生理信息的系统,国产品牌长城的车载健康监测系统,使用77GHz毫米波雷达监测人体微动,来实现对心率和呼吸的监测。
可以看到,在可行的维度内,车企们都没有放弃对增强汽车安全性的尝试。但像车载健康系统这种配置,在成本和研发的困难之外,还涉及到隐私权等伦理及法律问题。这项配置的成熟和普及还是任重道远。
政策导向,未来可期
2018年,交通部发文要求:在既有三类以上班线客车、旅游包车、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农村客运车辆、重型营运货车上,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新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两客一危」车辆前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实现对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自动识别和实时报警。
在2017年,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NCAP)将驾驶员监测列为初级安全系统,从2020年开始,只有具备驾驶员监测功能的车辆才能获得欧盟五星安全认证。
从政策的导向上不难看出,对驾驶员进行监测是一种大的趋势,而随着这种技术的成熟,也许各种因为驾驶员主观和客观原因引起的车辆事故,都能够得到预防和控制。道路上的意外或许很难防,但管理好驾驶员,还是大有希望。
最后说说
在交通事故中,最大的因素往往是人。无论多么先进的安全配置,在现阶段都无法越过人去接管车辆。系统为驾驶员提供的更多是一种辅助,在事故中起关键作用力的还是人。我们在期盼科技发展为汽车带来更先进更安全的配置同时,更应该重视的是对驾驶者的关注。正如7月8日公安部对贵州公交落水事故的通报中强调的那样,加强日常的安全防范,优化应急处突准备,是现阶段对这类事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人们对汽车有哪些常见的误解?的相关内容。
人们对汽车有哪些常见的误解?中国进入汽车社会的时间远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晚,因此中国人对于汽车的认识还不是很成熟,存在很多误解,下面我就来简单整理一小部分。其中有个别误解可能会挑战到你的原有认知,因此我要特地申明一点,由于篇幅有限,我下面写的只是我个人观点的简化版本,就不把复杂的论证过程放进来了(有些话题我以前的视频或文章里都有详细分析,感兴趣的可以去翻)。如果有错误欢迎大家指出和讨论,但是纯杠精请出门右拐,那边有个工地,包工头老王一直说缺个抬杠的。
SUV比轿车更安全
可能是因为人总是觉得高大的东西就安全,因此就有人把SUV和安全联系在一起,其实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性。SUV的安全性体现在视野高,可以充分观察周围情况,但是SUV也有两个硬伤就是重心偏高、悬挂调教偏软,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它的动态稳定性不如轿车,更加容易出现侧倾和翻滚。前段时间的宿迁奥迪4S店试驾事故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三轮车以一个并不是很快的速度撞到了Q5的左后轮,导致它出现了侧倾翻滚,造成了悲剧。
车越重、钣金越厚越安全
关于这个说法我曾经写文章反驳过。越重的车子在制动的时候意味着需要对抗更大的惯性,在转弯的时候悬架也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重的车子在动态行驶过程中就没有那么灵活。此外,至于碰撞安全的表现,直接影响成绩的是车身结构件,而非外覆盖件的钢板厚度,皮薄骨硬的车子远比皮厚骨脆的车子安全。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还是拿出我的经典比喻:一个人抗不抗揍,看的是他骨头硬不硬,而不是皮厚不厚。
日本车不耐撞
这是一个经典的误解,也可能不是误解吧,而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不可描述的情绪。我不是任何一个车系的吹和黑,我也有爱国热情,但我是做技术出身的,所以特别反感不讲事实依据地讨论技术问题。网上什么日本车车皮薄、不耐撞、开起来飘的观点一大把,但是完全没有论证过程和有利的论据。关于日本车安全性的问题我并不想说太多,也不想费那个劲去从技术的角度和某些人探讨。真想了解的人完全可以去NCAP等各国碰撞试验看看排行榜,不想了解的人我对他说再多也是白搭。
减速玻璃的传说
这可能是我听到过最具有玄幻色彩的“误解”了,说是高档车的玻璃用的都是减速玻璃,能让你感觉车子开得没那么快。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能减速的玻璃,让人造成这种幻觉的无非是高档车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车速快起来不觉得噪音大,此外高档车的悬架调教偏向于舒适性,坐起来平稳没有颠簸,这样就不会给人一种高速的恐慌感。大家可以做个试验自己体会一下,开同样的速度,车窗开点缝和不开窗给你的心理压力是不一样的,你总会觉得开窗的时候车速更快,那就是因为车外的噪音和风会给你强烈的速度感。
买辆后驱车操控性可以更好
讲真,对于我们普通家用车来说就不要讨论操控的问题。后驱车的确是赛车运动的常客,但问题是后驱车在理论上的操控优势都有个前提,那就是适用于赛用的驾驶环境和赛用的底盘悬架调教。而家用车即便是后驱,在悬架调教上也是偏向舒适和转向不足的(因为转向不足相比转向过度更安全),所以很多理论党说的那一套都不适用于家用车。而且在我看来,没有把车辆开到轮胎濒临突破抓地极限之前,都别谈什么操控性,大家聊的转向灵敏度、车身侧倾度其实还都停留在舒适性的讨论范畴。说句难听的,“操控性”这三个字在你没上赛道开出过弯时的轮胎啸叫声之前,都是纸上谈兵。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启辰t90发动机是日产还是国产2017款启辰t90发动机合资组装的:1、启辰t90是东风生产的一款自主品牌的SUV车型,但是基本采用的是日产的技术;其发电机是合资组装的,而且大部分零部件是在国内生产的,发动机技术和小部分配件由合资外国方提供;2、于启辰T90的同级别竞品中多数车型的动力配置跟其并不对等,有不少都是2.0T或是更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考虑到消费者其实更需要同等动力级别或是同价
启辰是国产还是合资属于合资,是东风日产2010年出的一款车启辰是东风和日产合资成立的品牌,车型是合资的车型,日产出技术,东风管生产,品牌是国内注册的合资自主品牌主要是指国内汽车合资公司通过购买引进外方产品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重。是合资的启辰品牌于2010年9月8日成立,所属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9日,是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按5050股比携手组建的
启辰是国产还是合资是合资的。启辰品牌于2010年9月8日成立,所属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9日,是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按50:50股比携手组建的大型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部在武汉。旗下有: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东风启辰汽车公司、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
启辰汽车是哪国的品牌?启辰是东风日产旗下的合资国产品牌,日本日产汽车株式会社和中国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在中国合资成立的汽车公司。启辰是东风公司的全资品牌,生产线是全资引进的日本日产的,所以启辰也可以说是标准的国产车。启辰汽车是中国生产的,是东风生产的一款自主品牌的SUV车型,但是基本采用的是日产的技术。启辰全系列车型搭载的都是原装日产发动机,T70除了1.6L低配搭载的是日产
wey的发动机是国产的吗(wey是什么发动机)wey的发动机是国产的吗(wey是什么发动机)wey是国产发动机,其是长城和德尔福联合开发的。以weyvv72.0为例,其是一款中型5门5座suv,车身尺寸是:长4760mm、宽1931mm、高1655mm,轴距为2950mm,油箱容积为65l。weyvv72.0搭载了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挡双离合变速箱,最大功率是167千瓦,最大功率转
启辰汽车是合资还是国产属于合资,是东风日产2010年出的一款车。启辰是东风和日产合资成立的品牌,车型是合资的车型,日产出技术,东风管生产,品牌是国内注册的。2010年9月8日,东风日产正式发布自主品牌“启辰”。“启辰”以“共创价值共谋福祉”的企业使命为源头,以亲和近人的态度、至善践行的精神,整合世界级的先进技术,为中国主流消费者开启愉悦高品质汽车生活的品牌梦想。
启辰汽车是哪国的品牌?启辰是东风日产旗下的合资国产品牌,日本日产汽车株式会社和中国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在中国合资成立的汽车公司。启辰是东风公司的全资品牌,生产线是全资引进的日本日产的,所以启辰也可以说是标准的国产车。启辰汽车是中国生产的,是东风生产的一款自主品牌的SUV车型,但是基本采用的是日产的技术。启辰全系列车型搭载的都是原装日产发动机,T70除了1.6L低配搭载的是日产
启辰汽车是哪国的品牌?启辰是东风日产旗下的合资国产品牌,日本日产汽车株式会社和中国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在中国合资成立的汽车公司。启辰是东风公司的全资品牌,生产线是全资引进的日本日产的,所以启辰也可以说是标准的国产车。启辰汽车是中国生产的,是东风生产的一款自主品牌的SUV车型,但是基本采用的是日产的技术。启辰全系列车型搭载的都是原装日产发动机,T70除了1.6L低配搭载的是日产
2024-01-18 08:43:34
2024-10-14 08:25:07
2024-02-08 12:15:36
2024-10-18 12:14:24
2024-10-31 23:25:51
2024-01-24 0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