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0 09:53:20 | 寻车网
汽车行业电气化转型加速,各家车企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想要抢得先机。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尤其在混动领域,吉利、比亚迪、长安等头部车企纷纷亮出利剑,以超越大众期待的产品再一次爆刷好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吉利汽车推出的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比亚迪旗下的插电混动车型秦PLUS DM-i,以及今年即将上市的 长安深蓝C385 ( 参数 | 询价 ) 氢电车型。三款车型各有亮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三款车如何“炸裂”新能源市场,又是哪一款最值得购买呢?
吉利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每公里用车成本3毛钱,技术引领全球
作为全球甲醇汽车技术引领者,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是凝聚吉利甲醇汽车技术的匠心之作。以中国冠军家轿第4代帝豪为载体,搭载了1.8L醇电混动发动机、醇电混动专用电驱变速器、三面液冷高性能电池以及智能混动驾驶模式多项技术,不仅最大程度提高了综合性能,还使每公里0.3元的超低用车成本成为了可能。
其中,1.8L醇电混动专用发动机应用了12.5高压缩比设计和低摩擦技术,通过混动专用标定优化,热效率达到41.5%,明显优于丰田1.8L混动发动机40%的热效率。醇电混动专用电驱变速器的应用,使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具备同级最强40%节能率。在驾驶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车速达到20km/h即可并联发动机与电机,动力充足,加速有信心。此外,这款车能实现双电机、双离合、PCM、传动系统、电子双联泵、液压控制6合1高度集成,轴向尺寸354mm,达到了全球最小。在电池上,这款车选择了1.83kWh大容量高性能三元锂电池作为第二个动力来源,创新性采用了三面豪华液冷科技,换热系数高达40w/k,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电池温度,并且给出了可观的能耗值。与此同时,为了强化安全性,电池经过IP67级防水防尘以及全球最严苛的电池安全验证,确保能耗更低,使用周期更长。
在造型上,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拥有1820mm同级最宽车身、同级最大的1.25宽高比、同级最低的0.27Cd风阻系数。这些“同级之最”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大且舒适的驾乘空间,同时提高了储物能力,方便一家出行。此外,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还应用了多项驾驶辅助配置,如TPMS智能胎压监测系统、博世ESP 9.3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AutoHold自动驻车系统、后排智能监测系统等;为提高行车便捷性,特别增加了大灯自动开闭功能、车速感应无骨雨刮、电动调节外后视镜+电加热除霜、12.3英寸高清数字仪表、仪表智能语音驾驶助手等等。要知道,其中的许多配置只有价格昂贵的豪华车才具备。
比亚迪秦PLUS DM-i混动:插混界的扛把子
作为国产混动的先行者,比亚迪旗下的DM-i超级混动一直名声在外,比亚迪秦PLUS DM-i混动一经上市就颇受追捧。这款车以双电机的EHS超级电混系统、骁云-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以及刀片电池三大模块为主,弱化发动机的作用,综合降低油耗。
外观方面,秦PLUS DM-i的前脸依旧是比亚迪家族式的设计,宽大的进气格栅+镀铬饰条,款式经典。该车全系配备了车联网、OTA升级、语音识别系统等功能,为用户的日常使用,提供便捷性。在内饰的做工用料层面,秦PLUS DM-i的整体配置偏商务气息,很适合通勤、工作。
秦PLUS DM-i搭载DM-i超级混动专用刀片电池,采用全球首创脉冲自加热和全球领先冷媒直冷技术,实现超长寿命和可靠安全双保障,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这款车“以电为主”的理念。官方披露数据显示,这款车市区电驱动比为99%,全工况电驱占比超80%,即使是在馈电状态下依然能将油耗控制在3.8L/100km。美中不足的是,这款车一旦在高速区间行驶,越过电机的高效区,会受制于1.5L自然吸气发动机81kW的功率,动力性和节油能力将打个折扣。基于此,在满电满油的情况下,秦PLUS DM-i能实现1245公里的续航,纯电状态下也能行驶120公里。 寻车网
长安深蓝C385氢电款:科技感十足
在长安推出氢电汽车之前,以氢能源为燃料的车型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深蓝C385氢电版是我国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这将品牌深入新能源市场的野心展露无遗。该车搭载有纯电、增程、氢能三种动力系统,其中,氢电版拥有7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氢消耗量为0.65kg/100km,可以实现3分钟补能。从颜值上来看,长安深蓝C385应用了全新设计语言,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未来的科技感与数字感。前机盖搭配封闭式前中网,看上去也更加简洁时尚,同时流畅的车身也让它的风阻系数只有0.23Cd。
依托EPA1平台,这款车可以一次性解决续航、补能、安全等用户痛点。其搭载的新一代超集电驱系统能够推动电驱向高功率密度发展,带来了超过95%的系统最高效率。而在用户最关注的“冬季用车困难”层面,长安应用了全球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在-30℃环境下,电池温升可达到4℃/分钟,低温动力性提升50%,低温充电时间缩短15%。在正常情况下,氢燃料电池系统可以将1kg氢气转化为20.5度电,实现三分钟补能。同时,长安深蓝C385采用了航天级全电池隔热技术、醇冷高效散热、瞬态泄压技术、超压密封控制、全域防短路技术、定向感压排温、全时感温报警等技术对电池温度进行调控,完成电池安全加码。虽然氢燃料这一领域尚未开发完全,但其显著的节能优势会在今后的生活里,给选择它的人带来更多惊喜。
新能源市场竞争已经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很多车推出,也有很多车退场。但不得不说,以上推荐的这三款车之于国内新能源市场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存在,也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三种方向。客观来说,氢电汽车尚需更长久的市场检验,而以秦PLUS DM-i为代表的油电混动也需要在竞争中继续突破深层的技术壁垒。如果要说前景最广阔,当属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其搭载的各项技术基本成熟,而甲醇这一燃料也作为经济性极高的清洁能源被越来越多领域广泛应用。我们期待更多令人惊喜的汽车产品,也期待更多像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这样低碳、高效、经济、智能的产品,重构用户对未来出行的认知与想象。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DM-i、Hi4、吉利L7、深蓝S7齐聚,奇瑞还不出手?的相关内容。
燃油车领域, 奇瑞 汽车的确储备汽了大量的核心技术,自研的发动机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账面数据,在行业内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反应到市场方面,也有强势的销量数据。
但是在新能源领域,奇瑞虽然较早入局,但在目前的市场上奇瑞的新能源汽车却进入了瓶颈期。
2022年, 奇瑞新能源 依靠 奇瑞QQ 冰淇淋和奇瑞 小蚂蚁 两款主销车型,首次突破20万辆。其中,奇瑞QQ冰淇淋全年销量达到9.7万辆同比增长661%,奇瑞小蚂蚁的销量达到9.4万辆,同比增长22.5%。
但进入2023年,奇瑞新能源却遭遇了销量下行。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奇瑞新能源旗下的主力车型,奇瑞QQ冰淇淋的累计销量为9821辆,同比下降65.1%,而奇瑞小蚂蚁销量的累计销量只有5035辆,同比下降76.4%。
尤其是今年5月份,奇瑞小蚂蚁的销量仅为1429辆,环比下滑41.4%,与今年4月份的销量相比,下跌4成、
与此同时,奇瑞的插混车型的表现依然没有任何起色。目前,奇瑞在售的插混车型包括瑞虎7 PLUS 新能源、瑞虎8Pro新能源以及 瑞虎8 PLUS 鲲鹏e+,星途追风 PHEV和 捷途大圣 i-DM。
对于插混车型的销量,5月份奇瑞并没有具体给出相应的数据,只能查到今年4月份,星途追风 PHEV的销量只有1辆,环比4月份下滑94.1%。
星途追风PHEV 配备的是一套由1.5T发动机与两台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其发动机最大功率240kw,最大扭矩510N·m,该车的纯电续航为105km。
瑞虎8 PLUS鲲鹏e+搭载了一套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配备1.5T发动机+双电机的动力组合,在3个物理挡位的配合下,可实现,系统最大功率240kw、最大扭矩565N·m,并且纯电续航也为100km。
而 捷途 大大圣i-DM同样采用1.5T-3DHT动力系统采用双电机驱动、3组档位。系统最大功率或为240kw、最大扭矩545N·m,纯电续航100km。
当然作为世界首创,且具备3个“引擎”的动力系统,具备3挡9模11速,能输出多种动力组合,以此来覆盖汽车行驶中的不同场景,但是瑞虎8 PLUS鲲鹏e+和星途追风PHEV均使用代号为SQRE4T15C的发动机,这是一台热效率只有37%的发动机,其很早之前就在奇瑞 艾瑞泽5 上应用,并且这台发动机连缸内直喷都没有,还在使用电喷。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在目前的插混产品车型中,奇瑞的整体表现并不理想。尤其是奇瑞目前在售的瑞虎7 PLUS 新能源、瑞虎8Pro新能源以及瑞虎8 PLUS鲲鹏e+,星途追风 PHEV和捷途大圣i-DM,也重挫了用户对奇瑞插混车型的信心。
价格上,瑞虎7 PLUS 新能源的售价为:14.99万-16.69万元;瑞虎8Pro新能源的售价区间为:15.99万-17.99万;瑞虎8 PLUS鲲鹏e+的售价区间为:15.58万-17.18万元;星途追风 PHEV的售价区间为:15.28万-16.28万元;捷途大圣i-DM的售价区间为:14.99万-16.99万元。
而目前,五大汽车品牌中, 比亚迪 、吉利、 长安 、 长城 均推出了相应的新能源产品,比亚迪推出了宋Pro DM-I冠军版,售价区间为13.58万-15.98万。宋PLUSDM-I冠军版的售价为15.98万-17.98万,入门级车型的纯电续航也提升至110km。
长城 哈弗枭龙 的售价区间为:13.98万-15.68万; 哈弗枭龙MAX 的售价区间为15.98万-17.98万元。并且哈弗枭龙MAX全系配备Hi4电四驱,可实现最大功率205kW,最大扭矩585N·m.
而吉利推出的吉利 银河L7 的售价区间为1387万-17.37万,长安 深蓝S7 也正式迎来上市,增程版售价区间为:14.99万-16.99万;纯电版车型的售价区间为:18.99万-20.29万元。
这些新能源车型不仅涵盖了15-20万元的SUV新能源车型产品,同时在价格、配置化、空间、驾驶感受以及节能等方面均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也就能反映出奇瑞目前在售的插混车型的竞争力的问题。
写在文末
这些年奇瑞汽车积累了丰富的造车经验并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奇瑞仍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既没有在架构造车上占得先机,也没有在混动领域打造出爆款产品。面对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给出的压力,奇瑞要抓紧时间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秀小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长安深蓝s7油电混合价格(三款打破常规的新能源汽车)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能量密度比锂电池低四成,为何镍氢电池还是丰田混动的首选?混合动力汽车的魅力与选择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名录中暂不包含众多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但这种无需改变用户习惯,又能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和驾驶体验的车型,正逐渐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在混合动力领域,丰田凭借其早期引入的技术,成为国内可靠的代表。例如,2019年1月,第八代凯美瑞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占比达到21%,共售出19720辆,而紧凑
长安深蓝s7油电混合价格长安深蓝S7油电混合价格深蓝S7是长安汽车旗下的中型SUV,以14.99万元的起售价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潮。这款车以创新的动力形式和价格体系,直接与ModelY、比亚迪唐、零跑C11等展开竞争。深蓝S7提供了三种动力形式供消费者选择,分别是增程版、纯电版和氢电版。增程版采用了一台1.5T发动机和两台电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最大功率为260kW,最大扭
长安深蓝新能源汽车价格2022款长安深蓝SL03是一款多版本的新能源汽车。根据车型不同,售价也有所差异。其中最受欢迎的版本是增程版,售价为16.89万元。此外,还有515纯电动版售价18.39万元,705纯电动版售价21.59万元以及730氢电动版售价69.99万元。据了解,增程版的机型没有续航焦虑,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果想购买长安深蓝SL03的增程车型,车辆的落地价格大约为17.
长安油电混合新款汽车价格长安汽车UNI-V智电iDD和UNI-K智电iDD是两款油电混合动力新款汽车。这两款车在外观上与燃油车的设计较为接近,但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加入了混动技术的元素。UNI-V智电iDD搭载了一块18.4千瓦时的电池,支持直流快充和交流充电两种方式。直流快充峰值功率超过25千瓦,30%-80%充电需30分钟,在6.6千瓦交流充电模式下,充电时间约为2.6小时。此外,该车
长安深蓝s7油电混合价格长安深蓝S7油电混合价格深蓝S7是长安汽车旗下的中型SUV,以14.99万元的起售价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潮。这款车以创新的动力形式和价格体系,直接与ModelY、比亚迪唐、零跑C11等展开竞争。深蓝S7提供了三种动力形式供消费者选择,分别是增程版、纯电版和氢电版。增程版采用了一台1.5T发动机和两台电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最大功率为260kW,最大扭
长安新能源亮剑!E11、C385、E0全面曝光"2025年,长安新能源单车制造的碳排放标准将下降45%!"在8月24日举行的"2021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发布新汽车新生态战略目标,在新能源布局方面也公布了多项重磅"黑科技"成果。关于双碳路径,长安新能源在行动。国家"双碳"战略正在推进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作为乘用车领域强有力的竞争者,长安
三款打破常规的新能源汽车汽车行业电气化转型加速,各家车企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想要抢得先机。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尤其在混动领域,吉利、比亚迪、长安等头部车企纷纷亮出利剑,以超越大众期待的产品再一次爆刷好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吉利汽车推出的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比亚迪旗下的插电混动车型秦PLUSDM-i,以及今年即将上市的 长安深蓝
氢氢的我来了,从长安CS75氢燃料汽车申报说起在发展多种新能源途径方面,以氢气代替汽油是一种更环保的理念。凭借零污染、可再生、加氢快、续航足等优势,氢燃料理论上完爆石油和锂电池。氢燃料汽车研发方面日企一直走在前面,最近,长安汽车CS75氢燃料车型的申报信息在工信部网站曝光,这意味着该车大概率将正式发布并投产。消息传出,可能消费者都有点晕。氢燃料汽车是烧氢气吗?有什么优缺点?到哪
2024-02-08 12:15:36
2024-01-21 06:08:05
2024-01-29 18:20:54
2024-01-30 15:58:09
2024-01-18 08:43:34
2024-01-18 17: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