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2025年汽车产销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24)

2025-01-27 05:17:02 | 寻车网

2025年汽车产销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24)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2025年汽车产销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24)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5年汽车产销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24)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00-2024)

中国汽车产销量从2000年250万台攀升至2024年3000万台,复合增长率超过10%,其中2008年销量从700万增至1000万,2016年突破2000万,政策推动如金融危机后4万亿刺激和2015年棚改、货币化及放水释放市场潜力。

人口出生率从1993年的2100万逐渐下滑至2003年的1600万,后在1600万左右波动,2016年二胎政策后回升至1700万,随后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900多万。假设首购平均年龄为30岁,预计2024-2034年销量将下滑约20%,达到2500万台的平衡,此后继续下滑至2055年的1500万台。

从2015年至2024年,汽车销量总体稳定在2500万台,显示市场平衡状态。经济水平提升、人口增长与汽车销量持平,汽车价格趋向平民化,首购和换购人群比例接近1:1。1983-1993年出生人口从2000万增至2500万,然后下降,解释了2015-2024年销量小幅增长的原因。

统计预测显示增换购与首购比例稳定在1:1,若增换购年复合增长3%,首购年复合下降3%,预计2025-2035年销量维持3000万台,2035-2045年增长至3500万台,随后以-5%首购增速下降至2800万台。到2035年,中国人口约为11亿,人均汽车保有量接近日本水平。

考虑到经济危机等因素,销量可能在2500万至3000万台之间波动。未来汽车市场中,80%的小型汽车企业预计将被淘汰。

2025年汽车产销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24)

对话陈清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汽车革命向纵深发展,汽车的属性已经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力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

陈清泰认为,新能源汽车预期目标要变成现实,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新京报:要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占比两成的目标是否困难?如何实现?

陈清泰:政府从宏观管理、政策调控和引导预期的角度出发,设立一个指导性目标是必要的。关键是看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和使用环境何时达到、甚至超过燃油车。很多专家预计这个时间节点在2025年,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可能会提前。

新京报: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上升,并不断释放造福社会的效果,前景可期。需要创造哪些配套条件?

陈清泰:有关方面预计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达到1500万辆、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新车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将达到70%。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改造,标准法规的建立和调整,以及就业岗位转移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每一个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开放市场如果把握得好,我们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赢家。

新京报:本次规划鼓励充换电服务,这会是一种过渡模式还是终极模式?

陈清泰:未来可能是两种模式并存,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选择。

2011年国家启动电动车产业化时,就规划了换电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经历近10年的实践,今年国家在“新基建”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换电模式,给产业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值得认真研究。

目前来看,换电模式有很多优势:一是换电模式可实行车电分离,使电动车购车成本低于同级别的燃油车;二是换电时间只需3-5分钟,与燃油车加油相当,解决了充电时间长问题;三是电池租赁费加上电费后,电动车能源成本仍只相当于燃油车的1/3至1/4;四是电动汽车的二手车与电池无关,将改变二手车定价模式;五是电池由专业公司拥有、管理、维护、梯次利用和报废后资源再利用,有利于电池的充分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的安全与环保。

此外,换电模式还具有基本不需要快充,有利于电池寿命和充电安全;充电时间有较大灵活性;换电站与停车场无关,有利于在城市布局;可通过制定系列化标准,基本不影响同级别不同品牌汽车的个性化等优势。

总体看,换电模式有可能消除电动汽车的诸多弱点,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加快电动车性价比超越燃油车的过程,但这有待市场的考验。

选择充电还是换电是企业产品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换电模式已经有了一次大起大落。企业如选择换电模式,应做好市场调查,审慎做出决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的相关内容。

新能源的 竞速 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

4月18日, 上汽集团 在第二十届 上海 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这一计划可谓雄心勃勃。

上汽今年的新能源销量目标是150万辆,350万辆意味着未来两年复合增长率需超过50%;2021年上汽宣布的2025年新能源计划是270万辆,新目标直接增长了30%。

上汽要如何实现这样高速的增长?如此大幅提速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01

面向350万辆,四大自主品牌再定位

销量,从来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在来看,中国正处于新能源市场的上升期。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在战略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3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25%,今年预计将超过35%,到2025年将超过45%。

更重要的是,用户购买因素正从燃油车时代的’功率、马力、油耗’等,向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的’电力、算力、体验’等逐渐转化。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用户认可的背景下,上汽近年来已经完成了面向智能电动化转型的的自主品牌体系搭建和产品矩阵的初步构建。

本次三年战略中,上汽对智己、飞凡、 荣威 、MG四个自主品牌进行了更为细化的排布,使其形成合力,成为未来350万辆目标的基石。

在新战略中,智己定位“高端纯电智能汽车品牌”,飞凡和荣威将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MG定位“全球知名汽车品牌”。

其中,智己将率先搭载上汽最新的三电和智能化技术创新成果;飞凡和荣威将提供纯电、插混等多种新能源解决方案,MG将传承百年经典,赋予动感、潮流、时尚等全新理念,让全球用户爱上中国车。 寻车网

今年下半年,智己第三款车型全新智能中型城市跨界SUV C车即将亮相;荣威品牌首款搭载全新架构、全新电池技术的新一代中高级电动轿车则将上市;继中国首款全球电动车 MG MULAN 在3月份突破单一车型海外销量万辆大关后,纯电跑车MG Cyberster也将在年内全球同步上市。

未来三年,智己将推出4款全新车型,飞凡、荣威、MG将发布13款以上新能源产品。

至2025年, 智己汽车 将力争完成整车年销量30万辆,进入全球新能源车企的第一阵营。

包括飞凡、荣威、MG在内的上汽乘用车体系实现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70%,突破100万辆。

02

根技术支撑多品牌发展

一个集团,有四个专注或深度覆盖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品牌,在中国汽车集团中是十分少见的。

事实上,今年上海车展正显示出智能电动的多品牌趋势。 广汽集团 在 埃安 品牌之外,成立了高端化的昊铂品牌; 长安 集团旗下的深蓝则首次独立参展,改名 深蓝汽车 ,与 阿维塔 并肩作战。

但多品牌策略成立的前提是拥有强大深厚的根技术支持。

在此次新战略中,上汽显然加快了对根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在电池领域,上汽魔方电池通过“预、导、卧、隔、疏”的电池包创新设计,已经实现动力电池系统的零热失控;

在电驱上,“碳纤维转子电机+800V高压电驱”构成的全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使上汽的产品能够轻松进入“2秒加速俱乐部”,并实现快速补能;

由此,上汽将挑战9.5km/kWh的行业整车能耗新纪录。至2025年,智己品牌车型将成为上汽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量产产品;

而上汽计划在2025年将内燃机的热效率从目前的43%提升到47%,从而实现更好的混动能好表现。

在决定整车智能化水平的电子电气架构上,上汽将推出“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全栈3.0智能车解决方案,包括自研智能车广义操作系统,实现车内、车云间软硬件资源的跨域融合,由此将车内控制器减少一半、线束减少1/3、系统反应速度提升至毫秒级;

在汽车控制领域,上汽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技术,将制动、驱动、转向、悬架控制等功能全部纳入其中,实现车体6自由度集中控制,使车辆在不同驾驶模式和各种路况下,始终保持车身稳定,将安全和舒适带到新的高度。

智己将于2025年上市的E和F车型将率先应用3.0智能车解决方案和VMC技术,实现智驾、智舱和车控全新的智能化体验。

在生产制造方面,运用CTB、一体式压铸等先进制造集成技术,创新电动智能汽车的软硬件生产流程,将实现简约化、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2025年,上汽临港电动车专属全球样板工厂将建成投产。

03

明确规模竞争策略

新的品牌阵容,扎实的根技术,成为上汽改变竞争策略的基础。

在此前的电动智能市场竞争中,许多车企延续燃油车时代高研发投入到先进技术产出到高品牌溢价的技术竞争策略,但却未能充分奏效。

究其原因:电动化已完成了初期用户认知阶段,用户群高溢价的尝鲜者向更广泛的主流用户渗透,价格成为用户痛点,市场进入“快鱼吃慢鱼”的份额争夺期;

智能化仍在技术探索阶段,未能形成真正的用户爽点,难以对价格和销量形成有力的支撑。

于是,上汽快速拿出了适应当下电动智能市场的竞争策略:为用户提供同等车型“价格最优”、同等价格“配置最优”的整车产品,形成规模竞争优势。

“让用户用一样的钱,享受更安全的出行体验;让用户用一样的钱,跑更远的路;让用户用一样的钱,拥有更全的功能体验。”祖似杰在演讲中表示。

这一策略目前已在 智己LS7 、 飞凡F7 身上开始验证。

目前智己LS7每周交付量呈快速单边上涨趋势,4月第一周的销量已经稳居中国30万以上纯电SUV市场的第一名,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新黑马。

飞凡F7上的巴赫座舱已成功出圈,其应用业内首创的双向双区独立影院场景、会拐弯能跑步的3D矢量音效技术、获得中汽研“舒适之星”的巴赫座椅都成为重要的卖点。

“上汽集团将自我加压、自我革命、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推进创新转型。”在演讲结束时,祖似杰说道。

显然,即使有技术、有品牌,350万辆对于上汽也绝非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但却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淘汰赛已经开始。

上汽,正在为通向未来的入场券,全力以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2025年汽车产销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24)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5年汽车产销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24)”相关推荐
国产汽车历年销量排行榜 全国汽车销量排名
国产汽车历年销量排行榜 全国汽车销量排名

全国汽车销量排名全国汽车销量排名的前十名车型依次是:哈弗H6,汉,逸动PLUS,长安CS55PLUS,唐新能源,红旗HS5,博越,坦克300,小蚂蚁,以及哈弗大狗。哈弗H6凭借其宽敞的后排空间、强劲的加速性能、实用的配置和高品质内饰,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其方向盘灵活,刹车响应迅速,驾驶体验优越。汉则以其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大续航里程,以及优越的驾驶体验,受到赞赏。方向盘质感出

2024-11-24 19:37:50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 东风风神:2024年100%电动化,2025年销量50万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 东风风神:2024年100%电动化,2025年销量50万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00-2024)中国汽车产销量从2000年250万台攀升至2024年3000万台,复合增长率超过10%,其中2008年销量从700万增至1000万,2016年突破2000万,政策推动如金融危机后4万亿刺激和2015年棚改、货币化及放水释放市场潜力。人口出生率从1993年的2100万逐渐下滑至2003年的1600万,后在1600万左右波动,2016年二胎政策后回升

2025-01-26 17:51:49
8月国产汽车销量排行榜 2024年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8月国产汽车销量排行榜 2024年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8月MPV排行榜出炉,“秋名山神车”力压别克gl8夺得冠军我原本以为只有紧凑型suv领域才是国产品牌的天下,今天看了8月MPV的排行榜,我才知道,原来MPV才是国产品牌的天下,我们来看看这里有没有你的爱车上榜?这张数据排行榜来源于乘联会!MPV领域,国产品牌占据绝对优势有“秋名山神车”之称的五菱宏光以绝对的优势夺得冠军宝座,8月它的销量达到了22877辆,不过相比去年同期

2024-11-21 18:01:37
合资国产车历年销量 度suv销量榜出来了,国产车销量总体下滑,合资车总体上涨
合资国产车历年销量 度suv销量榜出来了,国产车销量总体下滑,合资车总体上涨

2019年度suv销量榜出来了,国产车销量总体下滑,合资车总体上涨现在已正式进入了2020年1月份的中旬,而在近日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也公布出来了2019年度很多人都比较关心的该年度内suv的销量榜,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进入年度销量榜前十的都是哪些suv车型吧。suv销量榜第一名:哈弗H62019年总销量:365715台(同比下滑17.2%)在国内的suv领域,哈

2024-01-05 06:26:23
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4年第一 汽车销售中国排行榜(国产车销量榜谁排名第一)
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4年第一 汽车销售中国排行榜(国产车销量榜谁排名第一)

汽车销售中国排行榜(2021国产车销量榜谁排名第一)长城哈弗H6.国产销量第一。绝对是中国汽车销量的天花板。国产车中的霸主。中国走向亚洲,销售全球。绝对没问题。连续五年国产车中的销售霸主。长城绝对是中国人心中的神车。长城接最厉,再创辉煌。长城在手,天下我有。世界汽车看中国。中国汽车看长城。中国汽车乘联会国家公立网站,,权威,但是他的数据有限只有前几名的数据,一定记住哦,网上

2023-12-14 11:51:54
乘联会2024年上半年销量排行榜公布,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2024年第33周汽车销量)
乘联会2024年上半年销量排行榜公布,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2024年第33周汽车销量)

乘联会2024年上半年销量排行榜公布,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1.乘联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销量排行榜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出色,新能源渗透率已超过50%,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2.在销量排行榜上,中国品牌表现突出,比亚迪以160.71万辆的销量领跑,超过大众,奇瑞、吉利、长安、长城和上汽乘用车等也纷纷挤入前三至第十名,彰显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强劲实力。3.比亚迪作为新能

2024-11-10 16:25:26
乘联会汽车销量排行榜 2023年汽车品牌销量前十 中国2023年汽车销量排行榜 国产车排行榜
乘联会汽车销量排行榜 2023年汽车品牌销量前十 中国2023年汽车销量排行榜 国产车排行榜

乘联会汽车销量排行榜2023年汽车品牌销量前十中国2023年汽车销量排行榜根据乘联会发布的2023年最新汽车零售销量统计数据,2023年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厂商分别为比亚迪汽车、一汽大众、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上汽通用、奇瑞汽车、一汽丰田和长城汽车。其中,比亚迪汽车以超过27万辆的销量位居榜首,市场份额达到12.5%,相比2022年销量增幅高达50%。比亚迪汽车在202

2024-11-30 12:44:05
3月国产中型suv销量榜(2023年3月suv汽车销量排行榜)
3月国产中型suv销量榜(2023年3月suv汽车销量排行榜)

3月国产中型suv销量榜3月国产中型SUV销量榜揭晓,一众品牌打得难解难分。排名第一的是长安CS75PLUS,销量达到2.3万辆,继续稳坐“老大宝座”。其次是长安UNI-T,销量接近1.8万辆。这是一款新车型,上市短短时间内销量表现亮眼,成为中型SUV市场的一匹黑马。第三名归属于哈弗H6Coupe,销售量超过1.5万辆。哈弗H6Coupe作为中国SUV历史上的“神车”,近年口碑大涨。不少

2024-01-18 09: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