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6 01:16:40 | 寻车网
按照传统,先说结论:
目前的自动驾驶,无论宣传到了哪个等级,在法规上也都只有L2级别。
换句话说,在肉眼可见的将来,机器在人类的驾驶过程中,将会,并且只会属于一种辅助的状态。
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变革,激动人心的技术突破不断涌现,并正在改变甚至颠覆各行各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自动驾驶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 AI 技术之一,也是业界和大众期待最高的 AI 落地场景之一。过去一年来,自动驾驶有哪些重要的进展,2022 年又有哪些发展趋势?
12 月 29 日,小马智行北京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硬件研发负责人李林涛做客 InfoQ 视频号,对 AI&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做了最新的解读,探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面临的挑战、取得的成果和未来展望。
以下根据直播内容整理,并作了不改变原意的删减,完整内容可点击查看直播回放视频。
2021,自动驾驶这一年
InfoQ:首先请您做一下自我介绍,您在小马智行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李林涛: 我是小马智行北京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主要负责硬件研发相关工作,包括自研硬件模块研发、无人车的改装,以及小规模量产的探索工作。
InfoQ:对于 2021 年整个自动驾驶行业,请您从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角度评判行业过去这一年的发展。
李林涛 :行业前几年更多在做功能性的开发,比方说实现更好的无保护左转,或者在一些复杂的人车混流的状态下做到非常舒适的体验。 这方面近年来也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可以感受到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都有很大的提升。可以把这些理解为自动驾驶上半场的状态。
InfoQ:现阶段自动驾驶有哪些研发上的难点?
李林涛: 随着技术逐步进步,越来越多的场景可以很好地处理,但剩下的通常都是一些“硬骨头”。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要考虑路测成本和实际的算法提升收益要怎么计算,或者怎么能够更快的对这些关键的问题点进行大幅度的性能提升、功能提升。以前可能车在路上开了十公里就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技术还不成熟,就只能一点一点地处理问题。
但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很有可能在路测中遇到的问题很少,要处理的更多是复杂的长尾场景。虽然计算芯片、传感器有一些成本下降,但这部分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需要整个行业一起推动和发展。
除此以外,软件的复杂度伴随着这几年的技术进步,也在时时在提升。但是复杂性的提升会带来可靠性的挑战,当包含的逻辑越来越多,我们怎么样证明算法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这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寻车网
InfoQ:这几年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自动驾驶进入了下半场,您怎么看?
李林涛: 我们并不知道自动驾驶行业什么时候是终局。
我理解的下半场是相对于技术的积累来讲的,因为目前整个行业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如何能够把自动驾驶技术很好地落地,让它更快造福于人类,带来实际的便利。
目前的技术到完全的无人化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但是有距离不代表目前无法实现商业化的落地,更关键的点是,大家如何去选取一些更合适的场景,找到一些足够简单,而且具备相应商业价值的切入点,这可能是大家通常所理解的下半场。
InfoQ:业界普遍觉得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挺难,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了它的落地速度?
李林涛: 最典型的,绕不开的是硬件的成本、证明高复杂度的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复杂的场景如何选择和落地。
法律法规和社会方面,还存在自动驾驶相关的责任认定问题。从以前通过人类司机来保证整车的安全,过渡到以自动驾驶的技术提供商、服务商作为主要责任方进行背书,一方面要看技术提供方是否能够接受,另一方面看社会公众是否认同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推动。这些都需要随着行业的发展,需要持续探索。
反过来也能看到很多正面的例子,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国内政府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动上,是非常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我们也先后拿到了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多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能看到政府也在不断为推动行业的政策而努力。
当然要实现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和商业化,无论是在乘用车领域还是在商用车领域,都需要技术的提供方、车辆平台公司,以及适合我们的场景方通力合作,才能更快实现落地。
InfoQ:自动驾驶行业一直有渐进式和跨越式两种路线的争论,您是怎么看待的?未来市场会是百花齐放,还是三足鼎立呢?
李林涛: 渐进式是指,辅助驾驶逐步向上累加功能,让车辆它自然而然逐步过渡到全自动驾驶的状态,这里边的典型代表就是特斯拉。特斯拉目前大概能做到 L2 级别,他们也希望通过不断收集数据,迭代提升,最终实现全无人驾驶。
另外一条路线是,先去尽可能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暂时不考虑成本,不考虑商业化问题,这样等到我们的技术证明可行,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获得大家认可以后,再去考虑商业化落地相关的问题。典型的代表是之前的谷歌,也就是现在的 Waymo。
这两条路线的争议一直存在。
小马智行的愿景也是希望推动自动化长远发展,让这方面的技术逐步造福大众。自动驾驶技术一定是百花齐放的状态,无论是哪种路线相争,我们都希望能够一起去推动技术的实现和落地的。
InfoQ :各家在落地的模式以及商业模式有什么不同?
李林涛: 具体到商业化的模式上来讲,特斯拉销售车辆需要考虑单车成本,需要客户或者双端用户去承担这部分成本,所以不能够使用特别先进的传感器或者是非常高性能的算力平台来实现这方面的功能,因此带来的自动驾驶能力是受限的。
常见的状态是,辅助驾驶功能会应用于停车场或者是高速公路等等相对结构化的道路、场景。这种情况下它就不会考虑一些极端的场景。但是对于一些极端场景,人类司机是否有能力去实现安全的接管,这一点始终是存在疑点的。这也是长期以来小马智行不愿意去通过这种渐进式的方式来做自动驾驶。
另外一条路线是无人驾驶的出租车 Robotaxi,也是小马智行主要研发的方向。这方面我们会使用一些更强的硬件配置,一些更复杂的算法,使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更多的场景,不仅仅局限于停车场或高速公路,也会包括各种各样的复杂城区道路。
但它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如果使用更强的算法和硬件,就会具备更高的成本,落地就会存在一定困难。一些复杂的功能和软件也会存在认证问题,我们需要更合理的手段、更合适的方式去证明我们的这套系统是绝对安全和可靠的,这样才能够获得公众的认可,更快推向市场。
从这几年小马智行的技术发展来看,“多少公里去做一次人为监管“这个指标已经非常高了(人为接管次数之间的公里数越高,指技术稳定性越高),现在应该超过了大部分人类司机的驾驶能力。
当然在商业化方面,小马智行目前也有非常多的进展。2021 年 11 月份我们拿到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服务的商业化试点许可,现在我们在北京亦庄开发区约 60 平方公里的路段中可以开展商业化的试点服务。现在用户可以用手机 APP Pony Pilot+可以像滴滴打车一样打到我们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Robotaxi,使用人机交互系统去付费和获得相应的出行服务。
驾车路线:全程约667.9公里
起点:潍坊市
1.潍坊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胜利东街行驶380米,右转进入北海路
2) 沿北海路行驶61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北海路
3) 沿北海路行驶170米,在第2个出口,朝福寿东街/北宫东街方向,左前方转弯进入北海路
4) 沿北海路行驶3.0公里,直行进入北海路
5) 沿北海路行驶130米,在第1个出口,朝G206/青银高速方向,稍向左转进入通亭街
6) 沿通亭街行驶1.2公里,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5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青银高速公路
3.沿青银高速公路行驶173.4公里,朝济南/泰安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4.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6.9公里,朝济南东/上海/国际机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济南小许家枢纽立交桥
5.沿济南小许家枢纽立交桥行驶740米,过济南小许家枢纽立交约730米后,直行进入绕城高速公路
6.沿绕城高速公路行驶21.6公里,过黑龙峪大桥约1.2公里后,直行进入济南隧道
7.沿济南隧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绕城高速公路
8.沿绕城高速公路行驶24.2公里,朝菏泽/东平/G35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9.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780米,过济南殷家林枢纽立交,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0.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53.7公里,朝菏泽/郑州/G3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1.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580米,过王官屯枢纽约350米后,直行进入日兰高速公路
12.沿日兰高速公路行驶137.5公里,直行进入日南高速公路
13.沿日南高速公路行驶12.3公里,直行进入日南高速公路
14.沿日南高速公路行驶320米,稍向左转进入日兰高速公路
15.沿日兰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朝许昌/南阳/S83/兰考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兰南高速公路
16.沿兰南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兰南高速公路
17.沿兰南高速公路行驶21.5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18.沿匝道行驶730米,直行进入郑民高速公路
19.沿郑民高速公路行驶70.0公里,朝郑州绕城高速/G3001/S88/S85方向,稍向左转进入郑州绕城高速公路
20.沿郑州绕城高速公路行驶860米,过祥云寺枢纽,直行进入郑州绕城高速公路
21.郑州市内驾车方案
1) 沿郑州绕城高速公路行驶17.0公里,朝尧山/S88/郑州城区侯寨站/嵩山南路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900米,直行进入郑尧高速公路
3) 沿郑尧高速公路行驶890米,直行进入郑尧高速公路
4) 沿郑尧高速公路行驶40米,稍向右转
5) 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黄郭路
6) 沿黄郭路行驶4.0公里,直行进入嵩山南路
7) 沿嵩山南路行驶5.3公里,左转进入中原中路
8) 沿中原中路行驶280米,调头进入中原中路
9) 沿中原中路行驶50米,稍向左转进入中原中路
10) 沿中原中路行驶10米,到达终点
终点:郑州市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汽车客运北站到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怎么走的相关内容。
公交线路:162路,全程约12.1公里
1、从汽车客运北站步行约80米,到达花园路国泰路(汽车客运北站)站
2、乘坐162路,经过19站, 到达商务内环路九如路站
3、步行约180米,到达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无人驾驶的汽车什么时候可以做到大范围的量产?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中国什么时候才有无人驾驶的汽车???已经有了啊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汽车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目前无人车技术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了?国内外的技术水平如何?要说到无人车技术的发展,其实蛮复杂的,一句两句说不清。简单来说下无人驾驶的原理,无人驾驶汽车的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的,它们取代了我们人工驾驶中双眼、大脑、手脚操控汽车行驶。通过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GPS等传感器来观察路况确定位置,再通过软件算法运算做出判断、输出控制车辆。目前无人驾驶领域的玩家,
全自动无人驾驶车什么时候上市1.预计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025年至2030年之间投放市场。2.根据2020年国际媒体的报道,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曾表示,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有望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上市。2025款crv什么时候上市2025款CRV预计会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上市。这是基于汽车行业的常规推测和历史经验。通常,汽车制造商会提前发布新车型的消息,并
无人驾驶的汽车叫什么无人驾驶的汽车叫什么?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无人驾驶的汽车又称自动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20世纪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长安星卡单排小货车:打造城市商业配送新利器随着城市商业的不断发展,物流配送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在物流配送行业中,货车则是承担了重要职责的重要载体。今天,就让我们聚焦在长安星卡单排小货车上,探究一下其在城市商业配送中的优势和应用。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长安星卡单排小货车的基本情况。长安星卡单排小货车是长安汽车旗下的一款商用车,车型紧凑,外形时尚,结构合理,重量轻,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
长安汽车的无人驾驶真的"无人"吗近期,长安汽车宣布开始测试从重庆到北京的无人车,测试路程将超过2000公里,而官方宣传为这是无人车测试,那么事实究竟技术如何?以及无人驾驶技术到底是什么样的?近期,长安汽车宣布开始测试从重庆到北京的无人车,测试路程将超过2000公里,而官方宣传为这是无人车测试,那么事实究竟技术如何?以及无人驾驶技术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此次测试依然只是辅助自动驾驶在
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原理是什么无人驾驶的汽车叫什么?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无人驾驶的汽车又称自动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20世纪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
无人驾驶汽车的前景怎样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前景更好,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无人驾驶产业发展已超出市场预期。随着5G技术的加速普及、互联网巨头的快速推动,以及汽车智能化技术的成熟,自动驾驶汽车产业步伐将继续加速发展,有望在2020年实现商业化。另外,英国政府估计,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市场的规模约为9000亿英镑(约合1.29万
2025-02-05 23:57:54
2025-02-07 14:48:27
2025-02-06 18:09:56
2025-02-05 21:57:00
2025-01-31 14:59:13
2023-10-31 18: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