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车圈成绩单:2024全民狂欢,2025充满挑战(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2025-03-04 23:59:45 | 寻车网

车圈成绩单:2024全民狂欢,2025充满挑战(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车圈成绩单:2024全民狂欢,2025充满挑战(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车圈成绩单:2024全民狂欢,2025充满挑战(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车圈成绩单:2024全民狂欢,2025充满挑战

汽车圈沸腾了一年,久违的盛况在2025年1月1日这天达到最高潮。

新年第一天,各车企发布2024年销量战报的速度,可以用争先恐后来形容。在中国车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番景象是少见的,而预计2360万辆的乘用车销量也印证了中国车市正在迎来巨大机遇。

比亚迪、吉利、奇瑞,自主新“三叉戟”

以销量看牌面,今年最突出的三家私营车企当属比亚迪、吉利和奇瑞。

来看比亚迪,2024全年累计销售427.2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41.26%,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其中,比亚迪11月、12月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50万辆大关,势头迅猛,尤其是方程豹、 腾势 两个品牌明显增长,也让比亚迪找到了新增量。

招银国际认为,比亚迪2025年利润将继续保持韧性,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降本能力。结合比亚迪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信息以及2024年全年的市场走势来看,实际在年末阶段,比亚迪并未如2023年一样持续展开价格战竞争,一方面财报显示比亚迪单车利润已经低于2023年;二是从行业现状以及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2025年各车企降本能力需要打上一个问号,包括比亚迪在内。

因此,2025年比亚迪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打响市场争夺战,目前来看价格战只是其中一方面。

除了比亚迪之外,吉利也有着亮眼的表现。吉利集团去年全年共销售217.6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近90万辆,同比增长92%。其中,极氪品牌销量超过22万辆,加上银河系列近50万辆的销量成绩,加速了吉利新能源产品的爆发。

公布销售业绩的同时,吉利表示2025年全年销量目标定位271万辆,较比2024年多出25%。以吉利目前的形势来看,新能源增速明显,且燃油车市场仍有一席之地,两条腿并行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虽然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渗透率将持续上涨,但车市整体上扬,意味着燃油车仍有相当可观的市场空间,因此,吉利这样燃油新能源同频发展的集团,后劲要更足。

除此之外,奇瑞成为2024年除比亚迪之外表现最为亮眼的中国车企。奇瑞集团2024年共销售260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8.4%,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车销量达到58.3万辆,同比增长232.7%。

奇瑞的亮点在于其出口量再创新高,超过100万辆,连续22年位居中国车企出口量冠军。目前奇瑞业务已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汽车用户达到450万。

造车新势力,各有千秋

2024年头部造车新势力纷纷创新高。

理想汽车经历开年被鸿蒙智行压制后快速调整产品策略,在 理想L6 上市后实现反弹,全年销量突破50万辆。虽然比年初规划的全年80万辆有不小的差距,但50万辆的销售成绩足以令理想跻身头部豪华品牌的行列。

理想未能实现更大的增量,原因在于 理想MEGA 未能达到市场预期,甚至带来了负面效果,导致业内对理想后续将布局的纯电动车战略持保留态度。进入2025年,理想L系列的套娃模式是否还有增量可循,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会比2024年更加困难。原因在于目前有更多的车企开始布局 增程式 产品,包括已布局 增程式 产品的品牌,例如零跑,风头正盛,且性价比更高。

因此,2025年对于理想来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想要实现增量,重点依然在纯电产品矩阵上。

鸿蒙智行经历了高开低走,但后来算是稳定住了局面,还相继推出了 享界S9 和 尊界S800 两款高端豪华车型。

鸿蒙智行的销量主要来自问界,M7和M9两款车贡献了近80%的销量。官方数据显示, 问界M9 大定突破20万辆,但未公布具体销量数据; 问界M7 全年累计交付突破19.7万辆,成为新势力年度车型销冠。

预测来看,2025年,关于鸿蒙智行与理想的竞争仍将继续,但二者均需顾及来自其他品牌强有力的冲击。

蔚来和小鹏与自身对比,2024年均表现不俗。蔚来全年共交付22.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8.7%,包括蔚来品牌与乐道品牌;小鹏全年共交付19.01万辆新车,主要销量来自MONA 03和第四季度推出的小鹏P7+两款车型。

蔚来表现不俗的原因在于调整了BaaS权益,相当于另一种价格战的体现,但可惜的是乐道到目前为止仍未达到蔚来的预期,从销量趋势来看, 乐道L60 有上涨趋势,今年有望能进一步助力蔚来销量。

小鹏方面,今年仅完成了年初目标的68%,但有所改观的是,目前MONA 03和小鹏P7+依然处于强势阶段,打破了此前小鹏新车保鲜期过短的瓶颈。不过,这两款车依靠更低的价格带来高阶智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市场平衡,预测2025年将有更多车企加入低价位配高阶智驾的产品竞争中。

当然,2024年表现最为抢眼的造车新势力要属小米汽车和零跑。小米汽车2024年共交付13.5万辆新车,比起其交付数量,小米的订单量令人咋舌。2025年对于小米来说,最大的挑战或许是如何实现产能爬坡,毕竟今年小米将会推出第二款车型,即 小米YU7 ,新车自释放出产品信息开始,便引发了极大的市场关注度,相信届时的市场表现不会输给 小米SU7 。

零跑方面,2024年单月销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推出了 零跑C16 后,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其全年共交付近30万辆新车,是为数不多的实现超额完成任务的车企之一。如此亮眼的表现源自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以及核心部件全栈自研的技术能力。目前零跑以现在的产品技术及价格应对2025年的竞争,依旧不存在问题,就看零跑总裁朱江明一直提及的摩尔定律,能否在2025年继续给消费者更大的惊喜。

写在最后:

总体来看,2024年车市的重点包括以下几点:新能源车连续半年市场渗透率超过50%,目前仍处增长态势;自主品牌市场渗透率达到60%以上,且同样处于增长态势;豪华车市两极分化明显,超豪车型加价体系崩塌,但销量受到的影响较小,中低价位豪华车型销量受价格影响明显。

展望2025年,车市仍存在很大的变数及看点,首先是比亚迪有望成为中国第一家年销500万辆的超大规模车企,其次是奇瑞的出海能够更进一个台阶,成为中国车企在海外的门面。造车新势力是否能实现销量和利润双提升,实现良性发展,都将成为2025年车圈的重头戏。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头条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车圈成绩单:2024全民狂欢,2025充满挑战(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 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寻车网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44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2021-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预计到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44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毒圈”缩小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毒圈”缩小的相关内容。

当齿轮和2025年重合,过往的零零碎碎便也翻篇了,指缝流沙般已至新的一年。2024年,绝大多数车企都在内卷中艰难前行,那么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又会有什么样的新气象呢?

此前擎动曾在《2024汽车行业三大关键词》里提到过,“价格战、智驾、汽车出海”是2024年的三大关键词。有道是“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纵使时光来到2025年,擎动也以为这三大关键词仍将如影随形。不同的是,今年的角逐将更上一层楼,“毒圈”将进一步缩小,车企之间的两级分化现象将更加严重。

l 价格战、技术战并行

“价格战”三个字可以说是贯穿了每一个汽车时代,汽车行业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价格战,今年年初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价格战预热信息,因为部分车企开始要求供应商降价。但今年又和往年有所不同,以往车企的降价几乎都属于拼多多式降价,比的是谁的价格更低,即所谓的“赔本赚吆喝”,更多属于“恶性竞争”。

行业不少车企诸如长城汽车、奇瑞已经意识到“恶性竞争”不利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一味的低价竞争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越来越多的车企高管开始呼吁“拒绝低价竞争”。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在 风云T8 预售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我们不能接受劣币驱逐良币。”

就连国家层面都已经开始出手干预,年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从“防止”到“综合整治”,中央这措辞明显更上一层楼。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预料到,如果说以前还在靠“价格战促销量”,那么今年就要再加上一个“技术战”,更远的未来或许还要再加上一个“品牌战”。世人皆知,新能源汽车时代智能化已经成为电动车和燃油车的标志性特征,由于技术壁垒较薄,市面上的“智能化”车型很多都趋于雷同,因此如何在技术上突破创新将成为今年车企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像李学用说的“造车技术应该不断向前,应该将车越造越好”。

2025年基础“智能化”应该会进入全面覆盖的阶段,据数据显示,2024年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技术的渗透率是55.7%,2025年可能会接近65%。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智能座舱方面各家车企都各有侧重点,但都重视“AI大模型”技术,2025年AI大模型的应用或许将加速智能座舱差异化发展。

目前,比亚迪已经推出璇玑AI大模型,致力于打造AI智能座舱;吉利汽车也专注于整合现有车机OS加速推进AI大模型的车载应用;宝马在CES上亮相的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同样介绍到了AI大模型......其余诸如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品牌均在座舱领域大力推进AI大模型应用。

另一个需要突破的技术就是NOA技术,虽然现在NOA技术在研发和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道路环境中,比如恶劣天气条件和复杂路况的时候,其表现稳定性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今年车企们应该会着重提升NOA系统的感知敏锐度、执行精准度等功能上,比如特斯拉不断升级Autopilot软件以增强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识别与应对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智能化的普及,高速NOA功能有望进一步下探至10万元级市场,一味的价格战已经“独木难支”,消费者需要的是“性价比”。当智能化平权之后,更多技术上的创新和完善将成为车企攻占的下一个“高地”,这也意味着车企间的两级分化将更加严重。

l 不再“百花齐放”,而是“几家争鸣”

著名的“马太效应”大家应该略有耳闻,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赢家通吃”。新能源汽车时代,“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戏码就没断过,造车尤其是造新能源车,资金、技术、品牌、销量缺一不可。

随着今年“技术战”的鸣枪,那些技术不太行、又没有资金、品牌、销量的新势力车企淘汰退出将持续加速,破产、爆雷现象还会继续发生。毕竟相比那些老牌企业,部分没有造车经验又基础较浅的新势力车企在激烈的竞争下面临的压力肯定更大,特别是那些背后没有靠山的新势力车企在今年会更难存活。因此今年部分新势力车企除了破产,或许还会出现被收购或许并购、合作的情况。

由此,如果说当初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百花齐放”,那么2025年注定要开始向“几家争鸣”过渡了。与上述情况相反,那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强,“一超多强”的格局会更加醒目。“一超”指的自然是新能源“一哥”比亚迪,“多强”比如自主品牌的奇瑞、吉利、长安以及新势力的鸿蒙智行和小米汽车,前者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积淀,后者有硬核的技术和强大的品牌光环、粉丝基础。为了保持现有的市场地位和成绩,今年这些“一超多强”的车企竞争程度也只会有增无减,或许会出现强强联合的情况。

另外就是合资品牌了,在未来的两三年里或许也会逐渐分化,那些积极拥抱新能源、入乡随俗本土化的车企,诸如宝马、大众、丰田等企业将会更加如鱼得水,与之相反的车企将在中国市场被彻底边缘化也未可知。

l 擎动点评

有意思的是,我觉得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类似于一款大型的吃鸡游戏《绝地求生》,各家车企就像游戏里的玩家,当游戏里的“毒圈”(地图上会逐渐缩小的危险区域)逐渐缩小时,玩家若处于其中便会持续受到伤害直至死亡,这就不得不迫使玩家向安全区域移动,力求拔得头筹成功吃鸡。

因此,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就是一个大型的“吃鸡战场”,2025年尤胜。只不过虽然2025年残酷的淘汰赛依然存在,但“旧事翻过往,新年迎新光”,我们还是要举杯敬旧年不易,敬新年可期。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擎动Aut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车圈成绩单:2024全民狂欢,2025充满挑战(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车圈成绩单:2024全民狂欢,2025充满挑战(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相关推荐
绿色、智慧、创未来,东风商用车全力构建新能源未来发展生态圈
绿色、智慧、创未来,东风商用车全力构建新能源未来发展生态圈

11月10日,东风智能新能源品牌SHOW暨eπ品牌发布会在武汉体育中心盛大举行,以智能化技术和东风新能源家族的全域实力,一展东风加速布局新能源、智能化赛道的远见和决心。作为东风集团旗下中重型商用车核心事业板块,东风商用车勇担集团新能源中重卡转型发展的主力军责任,携东风天龙KL纯电牵引车、东风天锦KR氢燃料环卫车为活动献礼,东风商用车副总经理金谋志在活动中接受央视媒体记者采访,介绍东风商用车在新

2023-11-27 15:40:03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请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啥?)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请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啥?)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在政策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目前,在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推广期,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巨大,而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其市场规模远未到开发阶段,亟待市场拉动。因此,要从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规划安排,

2023-12-13 08:52:4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主流车型有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主流车型有上汽大通MAXUSEUNIQ7、东风氢舟e·H2、广汽传祺GAFC概念车等。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具有零排放、高效率、快速充能等优点,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近年来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上汽大通MAXUSEUNIQ7是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代表之一。

2024-01-21 10:24:10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驱动力将进一步加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的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供给侧的供给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需求侧的接受程度也会将进一步提高。2.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若能延续当前的发展态势,我国有可能提前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一2035年)》提出的到

2023-12-07 02:50:15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在政策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目前,在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推广期,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巨大,而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其市场规模远未到开发阶段,亟待市场拉动。因此,要从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规划安排,

2024-01-23 21:33:21
新能源汽车未来走向哪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未来走向哪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未来走向哪新能源汽车未来走向哪未来走向哪里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达到3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报告还

2025-01-26 17:18:2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机会和挑战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机会和挑战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今天给大家聊一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行业,也是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领域之一。在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和路线图,其中包括新车销售量的占比、公共领域车辆的新能源汽车比例等内容。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

2023-10-09 11:08:38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未来汽车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未来汽车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1、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我国尤为严峻 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8亿辆,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主要增量来自发展中国家。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其中美国达到67%)。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

2024-03-03 19: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