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1 23:05:56 | 寻车网
如今再和大家聊增程式混动,应该不会有人觉得陌生了吧,虽然增程式混动不算什么新技术,但在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应该还是在理想ONE上市后才被大家所熟悉,再后来,又有了问界M5、岚图FREE增程版、理想L9等等。相比纯电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没有里程焦虑,相比插电式混动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更长的纯电续航能力又能带来更低的用车成本。所以吉利在今年3月推出星越L 雷神Hi·X混动版后,又带来了插电混动的星越L 雷神Hi·P。
诶?你刚不是还在聊增程式混动吗?怎么又说星越L 雷神Hi·P是插电混动的呢?
因为星越L 雷神Hi·P基于e-CMA架构打造,可兼容更大容量的电池组,所以在星越L 雷神Hi·P的底盘下,是一块容量41.2kWh的三元锂电池,传统的插电混动车型可没这么大容量的电池,目前市面上搭载容量超过40kWh电池的非纯电动车型并不多,也就前面提到的理想ONE、L9,问界M5、M7等等。当然星越L 雷神Hi·P与这些增程式混动车型又有点儿不一样,它的1.5T发动机在部分工况下会直驱车轮,所以这个界定也是有点儿模糊了。不难看出,吉利推出星越L 雷神Hi·P的目的,就是想将纯电续航最大化,再带来一些燃油车的乐趣,同时还能免去车主的里程焦虑。
当然在这套混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还有拥有2个行星齿轮组+3个挡位的DHT Pro混动专用变速箱,当车速超过20km/h后,就能实现发动机和电机的并联工作,有别于其他车型的串联混动模式,可进一步减小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今天,我就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星越L 雷神Hi·P的驾驶感受。
因为在试驾出发前车辆处于基本满电的状态,所以自然是先以纯电模式驾驶。星越L 雷神Hi·P的油门设定并不过分激进,稍微踩大一些,也不会换来被人猛推一把的感觉,电机的输出过程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设定对驾乘人员非常友好。星越L 雷神Hi·P的WLTC纯电续航里程为205km,覆盖日常通勤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车辆的默认驾驶模式,就是纯电模式,只要纯电续航里程不到0km,发动机就不会启动。当然也有一个例外,就是在加速踏板kickdown时,系统判断你有急加速的需求,会启动发动机参与到车辆驱动中来。
星越L 雷神Hi·P的动能回收力度设定并不算强,即便是将动能回收放在高挡,松开油门后的减速感可能也就相当于很多纯电车型的中挡动能回收强度。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将动能回收放在自动模式上,系统会根据电池电量及前方的跟车距离来自动选择所需的动能回收强度,工作逻辑与宝马iX3的动能回收相似。
纯电动车型跑高速的能耗要高于市区能耗应该是大家的共识,所以3挡变速箱的存在就是为了在车辆高速行驶时把电机转速降低至高效区间,从而提升电机工作效率和动力输出性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3挡DHT Pro混动变速箱,在纯电驱动、串联驱动、并联驱动和发动机直驱这四种最常见的工况下,都具备3挡变速能力。
为应对更大容量电池所带来的重量增加问题,e-CMA架构还对底盘和悬架进行了优化,悬架对于颠簸的处理更富韧性,底盘也给人一种扎实的厚重感,就算说星越L 雷神Hi·P是目前最好开星越L也不为过。
Ok,接下来聊聊星越L 雷神Hi·P的另两种驾驶模式,增程模式和混动模式。和星越L 雷神Hi·F不同,星越L 雷神Hi·P并没有那么多的驾驶模式可选,除了纯电模式外,就是增程和混动模式了。在增程模式下,系统会自行判断启动发动机为电池充电的时间,得益于车辆出色的NVH性能表现,发动机的启动并不容易被车内人员察觉,起码当我以乘客身份坐在车内时,并不知道同事一直在以增程模式驾驶。对了,星越L 雷神Hi·P的WLTC纯电驱增程续航里程为1250km,够跑个京沪了。
也许会有朋友问,既然有了增程模式,为什么还要弄一个混动模式,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就在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混动模式下发动机会直接参与到驱动车轮的工作中,来提升车辆的性能表现,其实也可以把混动模式当成星越L 雷神Hi·P的运动模式。此外在运动,啊不,混动模式下可以单独设置电池的电量保持,发动机在驱动车辆的同时会为电池充电至目标电量。
就在试驾前一天的晚上,我们在酒店地库的充电站将电量从30%充至80%的时间约29分钟,和官方给出的充电时间相差并不大,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差不多就是你开车去商场地库,停好车再上去买杯饮料的时间,再遇到充电能免停车费的地库,美滋滋。
星越L 雷神Hi·P标配3.3kW对外放电,可满足一次12小时以上的露营用电需求,此时你也可以设定一个“里程保护”,当电池电量降低到设定续航所需电量时,就不会继续对外放电了。或许也是考虑到这种特殊场景,星越L 雷神Hi·P还有怠速充电功能,想在露营地多嗨一会儿也没问题。
●外观及内饰简介
还是再让我们来看一下星越L 雷神Hi·P的外观和内饰吧,虽然它和星越L 雷神Hi·F长得非常像,但还是有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前包围的设计两车就不一样,星越L 雷神Hi·P也换用了镀铬饰条来进行点缀。此外就是星越L 雷神Hi·P专属的望舒蓝车身色,蓝中带点儿紫,想对看过前面图片的朋友说:真不是我颜色没调好。
星越L应该是在2021年上海车展前正式亮相的,相信这套三屏内饰当时就惊艳了不少人,即使到现在,这套内饰也足够耐看,简约设计搭配三块大屏,设计感和科技感都有了,所以星越L 雷神Hi·P也不用去改变什么。当然在一些细节上,星越L 雷神Hi·P的内饰还是和星越L 雷神Hi·F有些细微的不同,而且先期推出的黑+浅棕色内饰让人感受不到新能源的气息。
如果和星越L 雷神Hi·F做配置比较的话,星越L 雷神Hi·P的配置水平与星越L 雷神Hi·F Super睿相当,像360°全景影像、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此外像并线辅助、DOW开门预警、倒车车侧预警、自动变道辅助系统(车速65km/h以上)都有配备。在座椅配置方面,前排座椅均可电动调节并带有加热和通风功能,后排也拥有独立的空调,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其他配置大家也可参考星越L 雷神Hi·F Super睿。
编辑点评:
“WLTC纯电续航205km,WLTC纯电增程巡航1250km,WLTC电混综合巡航1300km”,相信此前看过星越L 雷神Hi·P新闻的朋友,已经对新车卖点有所了解。虽然星越L 雷神Hi·P是一台插电混动SUV,但在日常用车环境中更接近一台纯电SUV或增程式SUV,出行的低成本将会成为星越L 雷神Hi·P的优势之一,同时还能带给你“车里有油,心里不慌”的安全感。
那么问题来了,星越L 雷神Hi·P会卖多少钱呢?本来这个答案会在今年广州车展上揭晓,不过现在来看要推迟一点儿了。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星越L 雷神Hi·P还能赶上上海对插电混动车型的免费专用牌照政策吗?
【编者按】在《The Grand Tour》最新一季的中国篇中,“大猩猩”杰里米对近几年中国穿云跨海的高速公路建设一顿捧,同时还不忘调侃一下自己的故乡。本次试驾就来到了其中的取景地“雅西高速”,通过上百公里的高海拔高速路,来体验10万出头的缤瑞&缤越的L2级自动辅助驾驶。
自动辅助驾驶硬件介绍
“缤”系家族是吉利布局在A级车市场中的年轻化产品,紧凑型轿车缤瑞和小型SUV缤越都于去年年底上市。两款车的自动辅助驾驶级别达到SAE(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的L2级,收集路面信息的硬件主要由前风挡的单目摄像头和下格栅的毫米波雷达组成。
缤瑞采用博世第4代毫米波雷达,主要负责探测前方远距离的车辆及障碍物,最远探测距离160米。
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协同工作,使车辆拥有了感知环境的能力,这是自动辅助驾驶的基础。
L2级自动辅助驾驶体验
缤瑞&缤越的自动辅助驾驶可在自适应巡航功能的基础上识别车道线自动转向,使用范围达0-150km/h,不过仍需要驾驶者时刻关注路况并在特殊情况下介入。
高速路况下,自动辅助驾驶始终会把车辆保持在两条车道线内侧,并且无论跟随前车还是独自巡航,加速、刹车和转向的动作都很自然,不会突兀地改变速度或是方向,堪称一名经验丰富的驾驶者。
自动辅助驾驶最长允许双手离开方向盘20秒(大约),超过时限后系统会提示驾驶者,不过我认为20秒时间相对长了些。
缤瑞的自动辅助驾驶对于车速控制的精准度还有待提升。比如我将自动辅助驾驶的最高速度设定在了90km/h,而在通过一段连续下坡路时缤瑞最高速度达到了93km/h。虽然还不至于吃罚单,但驾驶者的主观体验并不好。
自动播放开关自动播放
正在加载... |
< >
此外,如果单独开启车道保持辅助功能(非自动辅助驾驶情况下),该功能经常会与驾驶者打方向的动作较劲,存在误纠正的情况,对我而言属于上车就关的那类配置。
换到体验缤越时遇到了一段拥堵的单车道路况,同时沿车道线内侧摆有连续的桩桶。虽然自动辅助驾驶低速跟车的动作依旧顺畅,不过并不能有效地规避原本不该出现在路上的桩桶。如果换成其它硬的障碍物,或许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预碰撞安全系统只能识别≥80cm的行人和车辆
总地来说,这套10万+级的自动辅助驾驶含金量很高。特别是针对长距离的高速巡航,油门和刹车可以放心地交给自动辅助驾驶,驾驶者只需要时刻关注路况并偶尔修正方向即可。对于复杂的低速路况,驾驶者可以只启用自适应巡航功能,将油门、刹车交给电脑,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适应巡航状态下仪表盘会显示车距提示
驾驶也有亮点
缤瑞、缤越顶配车型分别搭载1.0T、1.5T三缸发动机,涡轮增压、缸内直喷、进排气可变气门正时、集成排气式缸盖等技术组合让这两台发动机也有不小亮点。
6挡双离合变速箱的升降挡都很积极,一方面可以避免1.0T发动机中高转速的声嘶力竭,另一方面也可以放大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此外,双离合变速箱拥有不错的平顺性,不事先了解的话会以为是AT变速箱。
悬架进一步完善了缤瑞底盘的运动风格,高速变线和快速过弯时侧向支撑力很足。不过,相对的舒适性就比较一般了,特别是通过减速带时传递到车内的振动很直接。
此外,缤瑞高速行驶时的噪音控制出色,传递到座舱的风噪和底盘噪音都在舒适范围内。
缤越驾驶体验
或许是由于SUV外观造型的原因,缤越高速行驶时的噪音控制不如缤瑞,前排A柱有比较清晰的风切声,同时底盘传递至座舱的噪音也更明显。
全文总结
用外观设计和自动辅助驾驶来吸引年轻消费者,用驾驶性能和科技体验将他们留住,缤系家族的年轻化路线走得很明确。在我看来缤瑞&缤越各自的顶配车型最值得推荐,拥有自动辅助驾驶才能最完整地表达两款车型的设计理念。
该如何评价缤瑞&缤越呢?我之前试驾过一些我认为的“好车”后,会日思夜想,感叹钱包太瘪。而在试驾过缤系家族后我有了新的感受,即对其家族未来的车型充满期待。
不一样的增程试驾吉利星越L雷神Hi·P如今再和大家聊增程式混动,应该不会有人觉得陌生了吧,虽然增程式混动不算什么新技术,但在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应该还是在理想ONE上市后才被大家所熟悉,再后来,又有了问界M5、岚图FREE增程版、理想L9等等。相比纯电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没有里程焦虑,相比插电式混动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更长的纯电续航能力又能带来更低的用车成本。所以吉利在今年3月推出星越L雷神H
不一样的增程试驾吉利星越L雷神Hi·P如今再和大家聊增程式混动,应该不会有人觉得陌生了吧,虽然增程式混动不算什么新技术,但在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应该还是在理想ONE上市后才被大家所熟悉,再后来,又有了问界M5、岚图FREE增程版、理想L9等等。相比纯电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没有里程焦虑,相比插电式混动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更长的纯电续航能力又能带来更低的用车成本。所以吉利在今年3月推出星越L雷神H
抢先测试吉利星越L实测百公里加速仅为7.44秒寻车原创星越L可以说是今年上半年最火热的车型之一,在不久之前的上海车展上,吉利又发布了《SUV颠覆者行动》的硬核宣言。对于这款新车的静态表现,相信大家也都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那么这款新车在性能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呢?本次我们就来到了中汽研盐城汽车试验场,来对其进行一场全面的测试。在动力总成方面,吉利星越L全系搭载了沃尔沃Drive-E系列的2.0T发动
凭实力重新定义家用MPV吉利嘉际L试驾评测【编者按】虽然“二胎政策”在今天已不再算是热点话题,不过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却仍在继续。此时,MPV车型作为家庭用车,成为了消费者众望所归的必然之选,毕竟MPV所打造的舒适驾乘空间优势,远非其余车型可比。嘉际,作为吉利品牌旗下的首款MPV车型,在9月初也迎来了它的升级版–嘉际L,虽然只是改款车型,但其在设计、空间、配置、动力方面均进行了升级,力求满足消费
不一样的增程试驾吉利星越L雷神Hi·P如今再和大家聊增程式混动,应该不会有人觉得陌生了吧,虽然增程式混动不算什么新技术,但在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应该还是在理想ONE上市后才被大家所熟悉,再后来,又有了问界M5、岚图FREE增程版、理想L9等等。相比纯电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没有里程焦虑,相比插电式混动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更长的纯电续航能力又能带来更低的用车成本。所以吉利在今年3月推出星越L雷神H
不一样的增程试驾吉利星越L雷神Hi·P如今再和大家聊增程式混动,应该不会有人觉得陌生了吧,虽然增程式混动不算什么新技术,但在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应该还是在理想ONE上市后才被大家所熟悉,再后来,又有了问界M5、岚图FREE增程版、理想L9等等。相比纯电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没有里程焦虑,相比插电式混动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更长的纯电续航能力又能带来更低的用车成本。所以吉利在今年3月推出星越L雷神H
不一样的增程试驾吉利星越L雷神Hi·P如今再和大家聊增程式混动,应该不会有人觉得陌生了吧,虽然增程式混动不算什么新技术,但在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应该还是在理想ONE上市后才被大家所熟悉,再后来,又有了问界M5、岚图FREE增程版、理想L9等等。相比纯电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没有里程焦虑,相比插电式混动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更长的纯电续航能力又能带来更低的用车成本。所以吉利在今年3月推出星越L雷神H
测试吉利星越350T驭星者AWD快乐总是短暂的,尤其是与自己喜欢的车别离时,不过这样的结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与星越相处的这几天,被诸多男同胞搭讪,说奇怪吧倒也能理解,一身黑化的样子颇有几分酷劲,哪个男人又不喜欢呢。作为轿跑SUV新浪潮的又一位新宠,它带来的不只是眼前所见,本身流淌的内在魅力,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而均衡的表现能否让你动心,它会用实力来证明。星越定位为紧凑型SUV,官方指导价格为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4 05:16:02
2023-11-17 23:16:10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0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