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22:24:33 | 寻车网
【编者按】这确实是一汽-大众首款SUV车型,T-ROC探歌(文中简称探歌)从出生就带着些许光环,大众这么多年在华积累的口碑可不是空穴来风。所以,我在这里不用多说什么,它未来都会卖的挺好的,这真的就是环效应。
我和我的同事简单的探讨了一个问题,在小型和紧凑型SUV市场上,为何日系车的表现更优秀一些?最终我们发现,一方面日系车的综合产品力确实不差,但另一方面,你会发现德系车在这两个细分市场,产品严重匮乏。我只能说,包括大众、斯柯达等品牌,开窍的太晚了。
由于此前我们已经针对探歌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产品静态介绍(点击我查看),所以这次我们开门见山,直接聊这台车的动态驾驶感受以及各项测试成绩。
● 熟悉的1.4TSI发动机与新变速箱
探歌的动力系统基本是中国特供独有,毕竟海外的1.5TSI与2.0TSI发动机都未出现在国内车型上。一汽-大众依旧选择为它配备了那台熟悉的EA211 1.4TSI发动机,两种不同调校,高功率150马力/5000-6000rpm(280TSI),峰值扭矩250牛·米/1750-3500rpm;低功率131马力/5000-6000rpm(230TSI),峰值扭矩225牛·米/1500-3500rpm,这样的布局我们此前完全可以预料到。变速箱方面,这台四驱高功率版本试驾车匹配的是DQ381 7速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可承受420牛·米的最大扭矩,而其余车型则依旧匹配DQ200 7速干式双离合器变速箱与MQ200 5速手动变速箱。
● 动力驾驶感受
开上探歌的那一刻,我似乎有些梦回3月——海外试驾进口T-ROC的时候(点击查看),但发动机从那时的2.0TSI换成了1.4TSI,动力感受上确实有不小的差别。对于高功率1.4TSI发动机的输出特性,相信你们再熟悉不过。无论是标准模式还是运动模式,前段有力,尤其是发动机转速进入扭矩平台期的时候,会有一个明显的爆发,带动车辆有一股很大的窜劲儿。但与高尔夫不同,有了四驱系统的探歌让你感觉这个加速过程更加稳健,体感上舒服些。
而中后段的加速能力还是相对疲软,尤其是80km/h时速之后,再加上四驱系统的动力损耗,探歌的中后段提速确实会比较乏力。油门和刹车踏板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大众车感受,悬吊式油门踏板阻尼设置较软,踩起来不费力。刹车脚感则是前段虚位明显,力度偏小,超过1/2时可以提供良好的制动力,比较适合城市驾驶。
DQ381 7速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的表现您一定很关注,目前包括海外的大众Arteon等新车均配备这台变速箱,相比DQ380变速箱传动效率更高、逻辑也有一定程度优化。实际驾驶过程中,明显感受到这台变速箱保持了过去换挡动作利落干脆的特点,D挡时每一次升挡动作很难令人察觉,降挡的反应也非常迅速,似乎它能读懂你的意图一样。另外大众还针对1-2挡低挡位时偶发的顿挫进行了一些调整,只不过效果不能说完全根除。
切换至S挡,如果进行急加速操作,变速箱每一次换挡都铿锵有力,与之前平顺的表现完全不同,营造出的运动感很强。至于大家更为关注的稳定性,仅从结构来讲,这台湿式变速箱的散热能力势必要强于DQ200的7速干式双离合器变速箱,孰好孰坏你心里肯定有数。
●操控性与噪音表现
首先我要先声明,车身与轴距的加长真的不会影响探歌的操控感受。转向手感极轻的方向盘设定也是与海外版T-ROC完全相同,正面看有利于驾驶,开起来省力,反面看极轻的转向力度有时给人驾驶信心不太足。方向指向性与车身反应动作还算麻利儿,并不会显得太笨重。但总而言之,我不认为探歌属于可把玩一类的车。
悬架部分得好好说说,我必须恭喜每一位消费者,探歌并没有在悬架结构上耍什么花招。1.4TSI无论高低功率版本,还是两驱四驱版本车型均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仅1.2T手动挡车型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仅就这点来说比隔壁家的柯珞克就地道不少。
这套悬架整体调校的很中性化,保证了一定舒适度的前提,对于操控和支撑性尽可能的照顾到了,这一点大众产品做得向来没有令我失望过。每一次低速通过减速带或者颠簸路面时,减振器“噗呲噗呲”的压缩回弹声,就能让你感受到这一系列动作处理的十分干净利落,车内不会出现多余的振动。舒适性做的如何?我只能说一般细碎颠簸过滤的比较透彻,在城市道路行驶还是相当舒服的。操控与支撑性呢?我的答案是车辆的极限不高,但处理一些快速变线以及过弯时,还是能够很好的拿捏的。
详情点击这里查看
● 0-100km/h加速测试
切换运动模式,将车身稳定系统调整为ESC运动(不可完全关闭),油门刹车踏板同时踩到底就会启动弹射起步模式,发动机转速会维持在2500rpm左右。我本以为松开刹车踏板后探歌会有个非常漂亮的起步动作,但实际表现不尽人意,变速箱保护介入,发动机转速会有一个明显下滑后再度进入加速过程,致使起步阶段的加速动作不太顺畅。由于配备了四驱系统,加速过程很稳健,最终0-100km/h加速时间定格在9.03秒。
● 100km/h-0刹车测试
10次连续刹车测试后,探歌的刹车没有出现热衰退现象,轮胎的抓地力表现尚可,刹车成绩基本稳定在38-39米左右。悬架对于车身的支撑比较到位,整个刹车姿态很稳健,车头没有出现明显的点头现象。唯一不足的是紧急制动时,刹车踏板会出现一些弹脚感,造成脚部会有些不适。
● 油耗测试
油耗测试部分,车辆共行驶128公里,消耗燃油11.6升,行驶路况包含拥堵、高速以及环路等综合路况,最终我们实测的探歌综合油耗为9.1升/100公里,与表显数字保持一致。对于一台配备1.4T发动机+双离合器变速箱的紧凑型SUV来说,这样的表现尽管低于我们紧凑型SUV推荐值,但综合油耗表现不算优秀,我认为这与新车配备四驱系统有一定关系,一方面影响车重,另一方面会存在动力损耗。
● 噪音测试
探歌的噪音控制十分出色,全部实测数值都较大幅度的低于我们紧凑型SUV噪音的推荐值。一方面是1.4T发动机在中低转速行驶时比较安静,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车身不错的密封性将风噪控制的不错,正常行驶时的噪音只有胎噪稍微明显一些。
● 四驱滑轮组测试
探歌配备的4MOTION四驱系统,来自于博格华纳的第五代瀚德Haldex全时四驱,中央为一组电控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轮间靠EDS电子限滑来控制,正常情况前后轴动力分配比为90:10,官方宣称这套四驱系统相比上一代产品响应速度更快。
Active Control多路况驾驶模式提供四种公路模式、两种越野模式以及一种雪地模式可供切换,接下来的滑轮组测试我们直接切换至普通越野模式来挑战项目。
交叉轴测试考验的是车辆轮间限滑的能力,随着前后单侧车轮进入空转,EDS电子限滑会逐渐介入,动力损失会受到限制,有附着力的另外两个车轮会间接性获得动力,最终完成脱困,整个过程并不是太困难。
单轮附着力测试已经是难度较高的滑轮组测试项目了,对于轮间动力的动力分配考验的比较严苛。首先的单前轮附着力测试中,除单前轮外,其余三个车轮随着发动机转速提升进入快速打滑状态,此时具有附着力的单前轮会偶尔获得动力,试图从滑轮组中脱困,在多次尝试后,车辆终于从滑轮组中成功脱困,但过程已经相当困难,可以说这套四驱系统已经基本体现出了极限。
可想而知,我可以预见最具有难度的单后轮附着力测试的结果了,探歌并没有能够通过此项目,后轮轮间微弱的动力分配很难助车辆脱困,结果意料之中。
关于T-ROC探歌的动态驾驶感受以及各项测试成绩,相信文章看到这里,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文章最后,我们再和您一起简单回味一下T-ROC探歌的静态部分内容。
● 静态回顾
大众产品一直以来摆脱不了所谓的套娃前脸设计,尽管这已经成为目前各大汽车厂商的惯用手法,但终究无法改变用户对于大众这种偏向死板设计的看法,不少的人都认为套娃毁了最为个性的大众CC等车型。可是如今,包括全新大众CC(海外名为Arteon)以及这台探歌,大众还是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惊喜,包括更为激进的前格栅样式、棱角感更强的车身线条,有些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还是应理性看待。
既然之前已经进行过详细的静态解析了,今天我只想和大家聊点不一样的点。首先关于颜色,探歌提供9种车身颜色(极地白、锰石黑、雅士银、砺石灰、塔希提银、玛雅红、卡库金、烈焰橙以及风暴蓝)、3种车顶颜色(纯黑、天际灰、极地白)、2种轮圈颜色、3种彩色内饰以及3种彩色座椅配色供消费者选择,怎么样,够丰富嘛?
光环效应下,有时候你就必须接受一些闲言碎语。海外版T-ROC的试驾者也是我,所以我当时毫不犹豫的给予内饰中控台用料直接的批评,国产版结果将这点还延续了下来,我给予理解,但还是希望未来能够提升。
幸运的是,车身长度与轴距的增加,为乘坐空间做了很大贡献。我不是长轴距主义者,但探歌的这一点升级,我绝对支持。毕竟加长后的乘坐空间与绝大部分主流紧凑型SUV相比,也不算太有竞争力,如果原汁原味的引入,以我177cm身高来说,后排腿部就会减少三指的空间,绝对会被中国消费者吐槽。
全文总结:
作为一汽-大众首款SUV车型,探歌真的很值得期待。因为无论在小型SUV还是紧凑型SUV市场,德系产品可选择车型真的很少,而它的到来显然又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了。产品方面没有绝对的短板,整体定位很大众化,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空间表现也相较于海外版车型更大,舒适性有提升,更适应中国市场。
但实话实说,在我看来我们实测的这台探歌四驱版并不是我优先推荐购买的车型,并不是说这台车不好,而是售价较高的这款车在我看来存在两个问题是这个市场消费者比较介意的点。第一:油耗,第二:四驱系统的必要性。总而言之,我不否认T-ROC探歌身上存在的大众光环效应,毕竟品牌的认可度摆在那儿呢,但最为关键的竞争力如何,还得看7月底一汽-大众官方公布的售价如何。
斯柯达速派iV(插电混合动力)是捷克汽车公司第二款搭载电气化动力的车型,它是否能够胜过售价高出许多的姊妹车——大众帕萨特PHEV(上汽大众)呢?
斯柯达正全力推进动力系统的电气化,在发布Citigo-e iV一周之后,又迎来了搭载插电混合动力的速派iV。新车在欧洲市场的售价相比姊妹车——大众帕萨特GTE(欧版帕萨特)便宜了数千欧元。
斯柯达预计,iV插电混合动力版将占到速派总销量的20%到25%。我们相信斯柯达的判断,这并非只是宣传口号,因为这款车的燃油费用和税费都比速派传统动力版本更具优势,但售价并未高出太多,无论是对于私家车用户,还是商业用户,都很有吸引力。例如在英国市场,从2020年4月开始,速派iV的综合税费将低至10%,但搭载2.0升TDI柴油动力(150匹)的速派的综合税费高达27%,高功率版本的税费则更高,这是非常明显的优势。在中国市场,满足“新能源”标准的插电混合动力车能获得更明显的政策优势,例如牌照。
斯柯达表示,按照WLTP工况为速派iV测得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1.5升。实际油耗取决于你的用车状况,可能比这一数值更低,也可能更高。如果零排放续航里程能够满足你的所有用车需求,甚至可以逼近零油耗,这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特点,不过速派iV与竞争对手相比也算优秀。
充电并不麻烦,使用3.6 kW充电箱,仅需3.5小时便能将速派iV的电池组充满。零排放续航里程为55公里,这实际上能够满足大多数车主的通勤需求。换句话说,大多数车主在日常通勤时不需要启动汽油发动机,长期处于零油耗零排放状态。
斯柯达巧妙地将速派iV的充电插口隐藏在车头,但非常隐蔽,由于车身外观设计与普通版速派很接近,所以注意到这是一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并不容易,车尾的iV标识也很低调。斯柯达为速派插电混动版准备了SE、SE L和旗舰版本L&K,并未准备S入门版和Scout跨界版。虽然速派iV在欧洲市场的售价相比帕萨特GTE便宜近四万人民币,但配置并未缩水,全系标配合金轮圈、车头泊车雷达和DAB数字收音机。旗舰版本搭载了通风真皮座椅、三区自动空调和9.2英寸信息娱乐系统显示屏。
全新速派iV的驾驶感受令人满意,这套系统将汽油机和电动机的扭矩输出完美融合。纯电动是最适合短途行车的模式,高速巡航则与一辆普通动力车型没有太大差异。动力输出非常积极,随时能够提供强劲的扭矩辅助。虽然车主们已经习惯了柴油动力,但在交通灯前的路口,插电动力的表现仍然明显优于传统动力。无论是汽油还是柴油增压动力,在低转速下要么缺乏扭矩,要么不够顺畅,而电动机的扭矩输出特性令人满意。
稍微加大速派iV的油门,发动机的表现(动力不够强,噪音偏大)会令你稍感失望,这是大多数插电混合动力的共性。你需要更温柔地对待油门,好好享受这套宁静的动力系统,即便是高速巡航也非常安静,但大油门会破坏这些美好。
速派iV的舒适性同样表现不俗,这辆轴距颇长的中级轿车能够轻松应付路面上的各种凹凸。不要因为它使用了普通的MQB平台而轻视速派的驾乘表现,我们甚至在它的座舱中找到了一点S级的感觉。速派一直是最舒适的中级家用轿车,拥有纯电动模式的插电混合动力系统令它的舒适性更上一层楼。
令人意外的是,动力系统的电气化并未对载物空间和驾乘空间带来影响,空间仍然是速派最大的优势所在,无论是后排腿部空间还是行李厢空间都明显超越竞争对手。何况斯柯达还提供了空间优势显著的速派旅行版(速尊)。
斯柯达速派iV拥有一流的用料和造工,高科技配置也紧跟时尚潮流。信息娱乐系统兼容安卓Auto和苹果CarPlay,触摸屏响应敏锐,全液晶仪表板显示效果出色,车速、电池组电量、行车里程和地图等都能呈现在仪表中,信息丰富易读。
试车总评:
我们长期支持斯柯达速派,这款搭载了插电混合动力系统的新车(速派iV)有望成为我们的新宠。在寒冷潮湿的欧洲道路上,如果你拥有便利的充电条件,这套安静、强劲、智能又省油的动力系统很容易讨人欢心。何况,速派的空间和实用性在同级市场鲜有车型能与其相提并论。上汽大众已经为帕萨特配备了插电混动系统(24.39-25.39万元),同为上汽大众旗下的斯柯达极有可能也为速派带来插电混动版本。按照上汽大众斯柯达的定价和市场策略,速派插电混动版相比帕萨特拥有更高性价比,对此我们非常期待。
测试车型主要参数:
车型:斯柯达速派iV SE L
售价:34755英镑(约合人民币32.6万元)
动力:以1.4升涡轮增压四缸汽油机为主体的插电混动系统
最大输出:215 bhp/400 Nm
传动系统:6速自动,前驱
0-100 km/h加速:7.7秒
最大车速:224 km/h
纯电动零排放续航里程:55公里
走稳重路线的家轿一汽大众宝来试驾评测 【编者按】十二年,一汽大众宝来在国内正式上市,成为了当时最高档、价格最高的运动型家轿,也开始了它在中国的旅程。十几年过去了,大众在这期间也推出了包括朗逸、速腾全新的紧凑级家轿,宝来的名气似乎渐渐淡出了许多。对于今天的主角,2014款宝来,它将会以怎样的实力来证明自己,我们拭目以待。 ●外观解析 2014款宝来在老款车型基础上对部分车款配置进行升
互连系统软件智能化实用上海大众威然长测第四期【编者按】易车原創以前的三期文章内容,大家早已针对威然的外型车内饰、安全驾驶感受及其乘座舒适度拥有一个比较深层次的感受和详细介绍,从上边提及的好多个层面去考量,威然做为一辆主推中高档销售市场的MPV早已拿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试卷。殊不知这种还不够,做为新时期的MPV,在多媒体系统行业及其自动化科技配备层面的主要表现一样关键,这期就要大家聊一聊有关这些的
驱动力行车质量皆出色上海大众威然长测第二期【编者按】各位好!,不经意间,威然取得手,开过也接近有一个月的時间了,在上一期的文章内容中,大家早已对威然静态数据方面经历详尽的详细介绍,能够见到做为一款精准定位奢华的MPV,威然在长相,及其配备上,都拥有非常出色的主要表现。自然,奢华的界定反映不但在此,做为一辆MPV,优异的行车层次感,一样很重要,而在这些方面,威然一样也拥有非常好的主要表现,下边,
一汽-大众ID.4换标奥迪车Q4e-tron年生产能力五万辆(文图)【编者按】前不久编辑获知,一汽-大众奥迪Q4e-tron将于2023年在一汽-大家佛山市加工厂建成投产,车系编号为AU316/2CN_B,年整体规划生产能力做到五万辆。Q4e-tron是奥迪车第一款根据MEB服务平台打造出的车系,参照另一款大家ID.4的编号VW316/7CN_B,新汽车可看作其换标版车系,将来关键竞争对手包含
非常广播:国内大众ID.4动了谁的乳酪?【编者按】非常广播,每星期都够味。这个星期的主人公非大众莫属,它在新能源车圈投下了一颗重磅消息定时炸弹,11月3日夜间,大众官方网宣布先发了国内版本号的大众ID.4系火车型,新汽车分成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二种国内版本号,各自被取名为一汽-大众ID.4CROZZ(下通称ID.4CROZZ)和ID.4X(中文名字光荷4X,下通称ID.4X)。大众在中国不容置
汽车百科(品牌篇)|斯柯达每天认识一个汽车品牌,斯柯达Skoda。一、基本信息品牌名称:斯柯达,英文名:SKODA,国别:捷克,总部:捷克一姆拉达一博莱斯拉夫,品牌类型:欧洲,创建时间:1895年,创始人:VaclavLaurinVaclavKlement,所属集团:德国大众公司。二、品牌简介斯柯达总部位于捷克姆拉达-博莱斯拉夫,由机械师VaclavLaurin和商
冯思翰:增程式电动车不是最优解大众笃定插电混动日前,大众汽车在成都举办了大众品牌SUV产品试驾活动,包括旗下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以及进口大众的全部SUV产品,其中包含四款PHEV插电混动车型,大众集团中国区CEO、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谈论了大众对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预估,以及对PHEV插电混动混动细分市场笃定的态度。大众集团中国区CEO、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瀚冯思翰预计,未来五六
斯柯达开启“官降”,为什么老司机却都在说:大众正在“毁了”斯柯达?就在前不久上汽斯柯达宣布将调整全系车型的市场指导价,调整幅度最高可达2.45万元,那调整后斯柯达车型入门的价格已经降至了7.79万元,那除了科利亚克和速派,其他产品的主要售价区间均在8万到15万之间。从这个价格定位来看,明面上是希望通过降低售价来换取销量,但实际上却让斯柯达再次被贴上了廉价大众的标签。大众这一招直接将斯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14 05:16:02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