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15:35:47 | 寻车网
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两大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在一些层面上是有相似性的,不过毕竟两个国家,汽车进入家庭的开始时间相差很大,美国从二战前后,很多家庭就已经拥有了汽车,而到了本世纪初,汽车才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从世界银行给出的汽车保有量上来看,美国每1000人拥有的汽车量为837辆,几乎快要达到一人一辆;而中国每1000人的汽车保有量仅为173辆,也就是说6个人才能拥有一辆汽车,所以说从这个层面来看,美国的汽车1000人保有量是中国的5倍左右。
而反映在美国人和中国人在买车这件事的态度上,美国人买车相对很随性,也就是说买车对于它们来说,就和买一个贵一点的包没啥区别,我们也见识了很多中国留学生到美国之后,依靠打零工和奖学金就能买一辆不错的车。
而到了国内,很多年轻人上了几年班还买不了一辆车,或者说买一辆车,对于一个人和家庭的意义非常的重大,我们甚至见过有些人买了一辆车之后,摆上香炉,跪在地上磕头的先例,感觉买一辆车,就像迎回来一个祖宗一样,那么为什么美国人买车的难度、态度和中国相差如此之大呢?
首先自然就是价格了,很多汽车产品在美国的售价基本都是中国的一半甚至更低,尤其是那些比较大众化的车型,所以其实美国人买车的花费相对来说更少,要知道,从平均收入这个层面来看,不管你再犟,也不能说美国人均收入比中国低吧!数据统计机构WorldData.info显示,2018年美国人均收入约为6万美元,按照当下汇率,折合人民币42万元多!举个例子,保时捷卡宴,在美国官网的售价为5.8万美元起,折合人民币47万元,但是国内官方渠道的进口报价为91.8万—185.8万元,所以从最低报价来看,中国和美国的差价在44万左右,基本上美国的售价是中国的一半,再加上美国人均收入更高,中国购车之后要落地的花费更多,一个美国人一年的收入就能购买一辆低配卡宴,更何况凯美瑞这样的普通车!想想看,我们国内一个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多少年能买一辆卡宴?所以想想看,谁买车会更随性?
另一个区别就是美国人对于二手车的热衷,美国人对于二手车的认可程度和新车相差无几,美国的新车那么便宜,那么二手车就更便宜了,所以有了二手车作为新车的市场和存量补充,更多的人便有机会拥有自己的汽车产品,所以其实对于美国人来说,买车自然不会有多大的仪式感!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由于二手车水太深,事故车、泡水车层出不穷,很多人根本不敢触及二手车产品,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去购买新车,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购买一辆新车的花费又是相当不菲的,相当割了一层肉,要花好几年的收入才能买一辆车,所以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最后一个便是美国人买车之后的迭代速度比较慢,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排放和年检的要求不高,除了一些非常中心的城市,其他一些边缘一点的城市,相关机构对于排放和年检的要求非常低,所以在很多地方,一辆车可以开很多很多年,因此我们在美国能看到很多的老车,这种情况在国内是看不到。
在国内,受制于严苛的排放和年检,所以很多车是开不了几年的,一些车开了几年之后,就只能报废了,那么这对于新车的迭代要求就比较高了,那么相比于美国,中国人整体买车的花费是要比美国高得多,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买车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所以从汽车保有量数据和人们对于买车的态度可以看出,中美之间在汽车价格、二手车流通、排放年检之间的巨大差距,所以美国人买车跟买菜一样,中国人买车和买房的感觉类似,其中的缘由和差距真值得去深思一番!
自中国车市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以来。各大汽车品牌越来越重视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在此背景下,有些厂商开始加大营销力度,大量推出“配置优秀价格公道”的产品,也有一些厂商,仍然躺在自己以往的功劳簿上,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低配高价”的歧视性营销策略。
那么,在中国市场上,哪些品牌的产品性能价格比较高,哪些品牌的产品存在低配高价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云生将开始名为《利润才是根本?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系列,用详实的数据向消费者揭示中国市场上各个厂商对待中国消费者的真实态度。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看看自己中意的目标车型,到底是否真正值得购买。
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四篇,豪华品牌大型SUV横向对比。本文对比的车型包括:
本文价格对比的方法是见下图:
举例,一辆轿车A(排量2.0L)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同步上市,美国市场指导价3万USD,在中国市场售价30万RMB。那么轿车A在中国市场的指导价是否合适呢?
我们假设这辆车是原装进口车型(关税15%),考虑关税后这辆车的价格为3.45万USD。考虑消费税(2.0L排量对应的税率为5%,并不高),车辆的价格变为3.63万USD。考虑销售环节的增值税(税率13%),车辆的价格变为4.1万USD。最后考虑汇率(按照7考虑),这辆车考虑税负成本后实际的价格为26.67万RMB。而国内市场这款车的指导价为30万RMB,足以说明商家利用“提高指导价”的方法获取了额外的利润。
由于选择的车型较多,为限制篇幅,动力系统仅对比输出功率。
为方便读者理解相关产品的中美区别,价格对比和动力对比的差异,将统一用百分比表示。
A.?奥迪、宝马、奔驰
车型方面,国内市场上奥迪没有投放大型SUV,宝马X7和奔驰GLS属于轴距3100mm的大型SUV。
动力方面,美国市场的宝马X7和奔驰GLS的动力系统有一定的相似性,包括输出功率350hp级的3.0T发动机和输出功率450hp级的4.0T发动机(宝马是4.4T)。国内市场的宝马X7和奔驰GLS采用不同的配置策略,宝马X7的动力系统与美版做到高度一致;奔驰GLS在中国市场取消了4.0T发动机。看来奔驰对自己旗下的GLS颇为自信,认为在中国市场与BMW竞争靠“商标”就行了,动力什么的不重要。
价格方面,宝马X7和奔驰GLS也是一如既往的“土豪”。国内版X7 40i的价格比美版X7 40i高35%,国内版M50i比美版X7 M50i还高16%。奔驰GLS也是类似情况,国内版GLS450 比美版GLS 450贵38%,其定价仅仅比美版更高级别的GLS 580便宜12%。奔驰和宝马的“信仰税”可见一斑。
B.?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
车型方面,雷克萨斯LX、英菲尼迪QX80名义上属于大型SUV,讴歌中国市场没有此级别商品。不过话说回来,雷克萨斯LX的轴距仅有2850mm,按照现在的标准只能勉强算上中大型SUV。英菲尼迪QX80的轴距达到了3000mm级,虽然小幅度落后于德系同级产品,但是也勉强进入了大型SUV的门槛。
动力方面,不论是LX的5.7L发动机,还是QX80的5.6L发动机,其动力输出都是400hp级,介于德系同级别低端产品和高端产品之间(X7、GLS之类产品的动力输出在350hp到450hp之间)。
价格方面,日系中大型SUV的定价比德系产品要厚道的多。LX在中国市场的定价与美国市场基本一致,QX80在中国市场的定价也仅仅略高于美国市场同级产品定价,两款产品的定价都属于“良心价”。此外,LX和QX80的价也说明“豪华进口大型SUV”其定价也完全可以做到中美一致。
C.?凯迪拉克、林肯
车型方面,凯迪拉克Escalade和林肯Navigator都属于轴距在3100mm以上的大型SUV,其中凯迪拉克Escalade的轴距更是达到了3300mm级别,从“体格”上来说傲视同级所有竞品。
动力方面,Escalade采用了传统美系大排量发动机,6.2L的豪华发动机能够输出420hp的动力,仅略低于宝马X7 50i和奔驰GLS 580。林肯Navigator采用了中排量增压发动机的“打鸡血”方法,动力输出更是达到了450hp,其动力输出和X7 50i和奔驰GLS 580处于一个级别。林肯这款3.5T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已经达到了德系4.0T发动机的级别,技术水平还是非常厉害的。
价格方面,凯迪拉克和林肯的大型SUV没有延续旗下其他产品“货真价实”的优良品质。凯雷德的定价比美版Escalade高21%,领航员的定价比美版Navigator高15%,都属于“抬高指导价”的行为。
D.?全文总结:
D1. 动力简配车型:
由上表可见,在中大型SUV领域,动力简配的车型并不多,一款是奔驰GLS580,另一款是林肯Navigator。
对于奔驰GLS来说,在中国市场取消了动力强劲的GLS580型。国内版采用了统一的GLS450型,给消费者的选择太少。就动力上来说,GLS450型比GLS580型动力缩水24%。
对于林肯领航员来说,简配的手段是“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在美版输出功率达到450hp的3.5T发动机,在中国市场的输出功率竟然只有387hp,动力缩水14%。
就奔驰GLS和林肯领航员的中美配置差异来说,即使是豪华进口大型SUV,也存在对中国消费者的简配行为。
D2. 价格虚高车型:
从指导价上来看,大型SUV的溢价率竟然比中大型SUV要“收敛”一些,溢价最高的奔驰GLS也只有38%的水平。笔者判断这是因为在大型SUV领域,由于市场容量本身就小,而且相关车型不论在美国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其定价已经远远高于正常水平,因此即使是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加价空间也不大的原因。 寻车网
从豪华大型SUV的定价来看,合资和外资企业,正在利用中国消费者对于外国品牌的盲目崇拜和对SUV车型的盲目追捧,通过提高指导价的方法毫不留情的收割着消费者钱包里的三军将士。笔者建议,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不那么热门的车型,这样可以把自己钱包里的真金白银换成实实在在的配置,而不是变成商家的年终奖。
D3. 货真价实车型
由上可见,考虑国内市场优惠之后,豪华大型SUV还是有几款“货真价实”的产品。
第一个要提出表扬的是宝马X7 M50i,同样的4.4T发动机,国内版动力性比美版高16%,属于实实在在的增配。至于价格方面,16%的溢价率也可以说是针对动力增配带来的提价,在笔者看来属于合理行为。
第二个要提出表扬的是英菲尼迪QX80,在考虑到优惠以后,与美版采用相同动力系统的QX80比美版进口价格还低15%,相当于经销商给消费者进行了让利,而且这个让利还不少,与“关税”在同一级别。
第三个要说的是雷克萨斯LX,在不考虑加价的情况下,LX真真正正做到了中美一致,一方面动力系统相同,另一方面价格与美版也处于同一水平,不存在溢价率虚高的问题。
附录,本文所选车型优惠后中美价格差异,供有需要的消费者参考:
云生说车,坚持用硬核数据为您揭示车市真相。
想了解更多文章的话,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云生说车”,或者百度《货比货得扔?中美XX车型综合对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寻车网。为什么大排量的汽车在中国比美国贵那么多?(国产的)这在明显而又简单不过了!进口大排量的车,谁不喜欢啊,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都起步价90万以上,如果都买不说20万了,就算是都买40万,你想想那不一抢而空啊!中国多少人?美国又有多少人,楼主自己想想,还有最主要的原因,中国国产车处于起步阶段,如果不对进口车税额加以合理控制,中国国产自主品牌必将完蛋,必将夭折!。楼主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吧!
100万豪车其实就值30万中美汽车差价为何如此巨大?对于中美汽车的售价差距之大,并非第一次谈到这个问题,如中国售388万的法拉利458Italia,美国147.5万搞掂,售价差距263%,奥迪R8上述图表中3.0升以上进口车进入中国,在经销商还没有销售之前,其成本就已经是到岸价格的两倍了。这些在中国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动辄售价上百万的豪华车在美国的价格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左右,按照美
美货不行了,为什么在大幅降价中美系车的降价幅度最大?降价是汽车行业惯用的手段,不言而喻,降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销量。降价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情况,即便是大众、本田这样不愁销量的汽车品牌,一样也会为了保证销量而实行降价。我们消费者在买车时往往会关心,降价力度比较大的车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下面就来看看目前降价最狠的5个汽车品牌,国内众多的豪华品牌中,要数凯迪拉克的降价最狠了,其
中外豪车价格对比中外豪车价格对比经过人们的多方比较,中国车价全球最贵,由于关税,消费税,增值税,成本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价差也属正常,但是差得太多,就离谱了。近乎不公平!尤数豪车差价大,中等车型价格差距均在20万以下。奔驰S级中外价格,相差50-130万元。竟然相差了130万,这不是割韭菜,是拔韭菜!宾利国内卖321万,美国卖151万,差价170万!保时捷卡宴3.0T车型,中
请问同样的宝马z4,在美国和中国的价格为什么差这么多?同样的宝马z4,在美国和中国的价格差这么多原因:第一、中国国内的汽车企业大部分为国有垄断性企业,企业平均利润率在30~35%左右,而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靠自由竞争、靠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5%左右。国内汽车企业的高利润,助推了汽车的高价格。第二、中美两国汽车巨大价差跟中国特殊的税收政策有关。比如国内汽车厂家在生
美国汽车价格低的多,到底为什么?税收!由于中美税收的差别,即使是同样的车型,在中国和美国也都会有较大的价格差异,除去厂家成本和利润等问题不谈,我们仅从国内税收政策上分析就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的车定价为什么差别那么大了。因此,如果要想和美国等价,除非先去掉下面这些税收。第一道税:增值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生产厂家购入的,作为生产资料的机器设备等不能扣除17%的增值税,而
为什么国内汽车价格越来越低了?促成这一轮降价的原因被认为是汽车“清库存”,这么理解没有错,但为何要如此着急的清库存呢?根本原因是2023年7月1日将要执行国标第六阶段排放的“B标准”,简称“国6B”!在2020年7月1日到2023年7月1日期间,执行的是“国6A”的排放标准,所有能投放到市场中销售的车辆都必须符合该标准,低于该标准的车辆是不允许销售的,当然二手车除外。降价还会带来一个对
美货不行了,为什么在大幅降价中美系车的降价幅度最大?降价是汽车行业惯用的手段,不言而喻,降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销量。降价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情况,即便是大众、本田这样不愁销量的汽车品牌,一样也会为了保证销量而实行降价。我们消费者在买车时往往会关心,降价力度比较大的车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下面就来看看目前降价最狠的5个汽车品牌,国内众多的豪华品牌中,要数凯迪拉克的降价最狠了,其
2023-10-01 05:17:46
2023-09-08 18:15:52
2023-09-08 16:22:41
2023-10-22 18:53:22
2023-09-13 04:35:21
2023-09-27 2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