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1 11:25:19 | 寻车网
自中国车市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以来。各大汽车品牌越来越重视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在此背景下,有些厂商开始加大营销力度,大量推出“配置优秀价格公道”的产品,也有一些厂商,仍然躺在自己以往的功劳簿上,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低配高价”的歧视性营销策略。
那么,在中国市场上,哪些品牌的产品性能价格比较高,哪些品牌的产品存在低配高价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云生将开始名为《谁更厚道?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系列,用详实的数据向消费者揭示中国市场上各个厂商对待中国消费者的真实态度。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看看自己中意的目标车型,到底是否真正值得购买。
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二篇,豪华品牌中型SUV横向对比。本文对比的车型包括:
本文价格对比的方法是,将美版指导价加上中国的税费之后形成折算价格,将折算价格与国内版指导价进行对比。如果折算价格高于国内版指导价,则说明国内版车型定价实惠;如果折算价格低于国内版价格,则说明国内商家利在中国市场赚取了额外利润。
由于选择的车型较多,为限制篇幅,动力系统仅对比动力总成的差异和输出功率。
为方便读者理解相关产品的中美区别,价格对比和动力对比的差异,将统一用百分比表示。
A.?奥迪、宝马、奔驰
车型方面,奥迪、宝马和奔驰都推出了中型SUV,而且中美车型高度一致。
动力方面,德系的三款豪华中型SUV在美国市场的动力配置都是2.0T发动机,输出功率250hp左右。国内市场,动力系统则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主要是采用了“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在动力缩水的车型中,奥迪Q5L和宝马X3输出功率仅190hp,比美版主流动力水平缩水25%左右。国内版高功率车型动力水平与美版基本相同。
价格方面,三款中型SUV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区间在33万元左右,其中奥迪Q5的价格最高,达到了38万元。但是到了国内市场,能用38万元买到的只有发动机缩水后的Q5L,其余车型的指导价均大幅度高于美版对标车型。其中动力与美版持平的X3溢价率更是达到了45%,动力与美版持平的GLC溢价达到了36%。
B.?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分析
车型方面,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讴歌在中美两个市场投放了相同的产品。
动力方面,雷克萨斯NX200型与上文的德系ABB相同,属于动力缩水的“信仰型”产品;但是NX300h则采用了与美版相同的2.5L+CVT轻混系统。英菲尼迪QX502.0T低功率车型输出功率比美版有小幅度减少。讴歌RDX则厚道的多,其动力系统与美版做到了完全一致。总的来说,日系豪华中型SUV的动力缩水较少。
价格方面,美版雷克萨斯UX的定价相当合理,UX300h型指导价与美版折算后价格基本相同。英菲尼迪和讴歌的溢价率约为20%左右,存在对中国消费者的定价歧视。
C.?凯迪拉克、林肯
车型方面,凯迪拉克、林肯在中美两个市场都推出了对应的产品。
动力方面,凯迪拉克和林肯在中国市场全面更换了动力系统。具体来说,XT5在美国市场大规模采用3.6L发动机,到了中国市场则全面改为2.0T发动机。林肯的策略与凯迪拉克相同,在美国市场投放的是3.7L发动机,在中国市场则更换为2.0T和2.7T发动机,其中,2.7T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竟然高于美版3.7L发动机。笔者认为,由于中美两个市场的能源形势不同、对于汽车的税收政策不同,在中国市场投放中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可以看做针对性的优化(像林肯的2.7T发动机也可以称作优化)。但是XT5和MKX的价格有没有随着性能的改变同步调整呢?
很遗憾,价格方面凯迪拉克和林肯的定价并没有做到中美一致。其中,XT5的定价与美版基本持平,可以说是“简配同价”;MKX的定价则比美版高17%左右。只有2.7T的MKX,其价格与性能做到了“同配同价”。
D.?沃尔沃、捷豹、路虎
车型方面,沃尔沃、捷豹和路虎在中美两个市场都推出了对标产品。
动力方面,XC60 T4的存在,就是“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最好写照,而在国内市场简配T6车型,则让中国消费者无法感受到沃尔沃在2.0T发动机领域的真正实力,只有T5和T8车型做到了中美动力系统一致。捷豹的表现则非常公道,E-Pace在动力系统上做到了中美一致,这种在性能上公平对待中美消费者的政策是值得表扬的。路虎发现神行的表现则和沃尔沃XC60一样,一方面在中国市场推出“同排量低功率”的200PS型,另一方面则简配了高功率的P290型,难道认为我们中国消费者不配用你高大上的技术吗?
价格方面,三款欧系SUV的定价更能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在他们眼中“人X、钱多”的情况。沃尔沃作为一家有中资持股的企业,XC60旗下动力简配的T4和T5(对应T6)型,定价比美版高14%,T5和T8车型定价竟然比美版高26%。捷豹在定价方面的策略则完全抹杀掉了其在动力系统上的厚道,E-Pace的溢价率竟然达到了63%,这个溢价率让以一向在定价方面“脸皮堪比城墙”的奔驰和宝马都不由得脸红。路虎发现神行的平均溢价率则在20%左右,和沃尔沃处在一个级别,看来一向被人认为“土豪”的路虎,其土豪程度反而低于捷豹、奔驰和宝马。
E.?全文总结:
E1. 部分车型在中国市场动力系统简配,主要表现为采用“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存在此类问题的车型有: 寻车网
由上表可见,多达12款豪华中型SUV在中国市场简配动力系统,其范围覆盖了德系、日系、美系和欧系。
动力简配最为严重的雷克萨斯NX200型,发动机从美版的2.0T一下子变成了国内版的2.0L,动力缩水达36%。宝马X3、沃尔沃XC60、奥迪Q5L、路虎发现神行则存在同排量低功率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在选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品牌”而忽视“性能”,给了商家在动力系统上动手脚的机会。于是商家就开始采用“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方法,一方面清理上一代产品的库存,另一方面抬高新产品的价格,从消费者身上赚取更高的利润。
笔者建议消费者,在选车时,除了看一看品牌,问一问排量之外,还要看一看目标产品的功率输出到底是多少马力(千瓦)?品牌可以简配,排量相同可以动力缩水,但是输出功率是不容易造假的,基本上数字越大越有劲儿。
E2. 国内市场价格虚高,利用中国消费者的“盲目热爱”疯狂提高“指导价”,具体车型如下:
豪华中型SUV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定价虚高”。从上表可以看到,除了凯迪拉克、奥迪和雷克萨斯以外,其他所有豪华品牌都存在溢价率虚高的问题。其中,捷豹E-Pace的定价最为夸张,溢价率竟然达到了60%。其次是宝马X3 30i,溢价率达到了45%。奔驰GLC 300型也不是省油的灯,36%的溢价率除了考验消费者的钱包之外,也在考验着消费者的“信仰”。
其余的包括讴歌RDC、沃尔沃XC60、路虎发现神行、英菲你的QX50、林肯MKX等车型,溢价率也在20%以上。
从豪华中型SUV的定价来看,合资和外资企业,正在利用中国消费者对于外国品牌的盲目崇拜和对SUV车型的盲目追捧,通过提高指导价的方法毫不留情的收割着消费者钱包里的三军将士。笔者建议,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不那么热门的车型,这样可以把自己钱包里的真金白银换成实实在在的配置,而不是变成商家的年终奖。
E3. 除了动力简配、价格虚高的车型外,还有一些认认真真做产品的企业,比如下面这些:
由上可见,雷克萨斯NC300h、林肯MKX这两款“不是很热门”的豪华中型SUV,实实在在的做到了中美“同配同价”。谁说进口车一定贵的?谁说外资产品在中国市场价格一定高于美版的?以上几款产品用铁的事实告诉中国消费者,即使是“全进口豪华中型SUV”,只要商家愿意,也完全可以做到中美同配同价。
这些良心产品的存在,也反衬出上文“动力简配产品”和“价格虚高产品”的配置价格策略的可耻。笔者奉劝中国消费者,不论您平时关注的车型被媒体吹捧的多么天花乱坠,在您购买之前,还是要先考虑考虑商家是否真正做到了“货真价实”。对于在配置上和价格上歧视中国消费者的产品,还是尽量远离的好。
什么?你问怎么才能知道一款车是否货真价实?当然是关注笔者的后续文章啦。
附录,本文所选车型优惠后价格中美差异分析,供有需要的消费者参考:
云生说车,坚持用硬核数据为您揭示车市真相。
想了解更多文章的话,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云生说车”,或者百度《货比货得扔?中美XX车型综合对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4年,笔者开始了货比货系列的第一季,将中美同款车型在价格和配置上进行了对比分析,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转眼间已经到了2020年,在这6年里,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壮大,新能源车型大量上市。与此同时,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认识,却仍然停留在“外观、品牌和口碑”上,对关系到消费者身家性命的“安全配置”仍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还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车型。
为了让广大消费者能够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购买到安全合格、配置便利、适合自己的车型,笔者准备开始“中美对比系列”的第二季,将新上市的主要车型进行综合对比,用具体的数据向国内消费者展示,自己目标车型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及自己中意的品牌是否真的像口碑传颂的那样好。
本次对比的车型为:2020款大众探岳和美版Tiguan。
1.?车型和价格:
美版和国内版车型数量都是6款。
价格方面,美版Tiguan价格区间为20~28万元,均价为24万元;国内版探岳指导价区间为19~26万元,平均价格23万元;国内版成交价区间为15~21万元,平均价格为18万元。国内版定价略低于美版,实际成交价大幅度低于美版,价格合理。
2.?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方面,美版标配2.0T+8AT动力总成(135kW、306NM),国内版标配1.4T+7DCT(110kW、250NM)、2.0T+7DCT(137kW、320NM)和2.0T+7DCT(162kW、350NM)动力总成。从输出功率来看,国内版1.4T发动机由于排量较小,其动力水平低于美版,国内低功率版2.0T发动机动力水平与美版相同,国内2.0T高功率发动机动力性高于美版对标车型。变速箱方面,国内版主打的7DCT变速箱并未配备在美版Tiguan上,相反,美版车型配备的是更加高端的8AT变速箱。
3.?底盘悬架
轴距方面,由于探岳和美版Tiguan采用不同平台,因此轴距的差异属于正常情况。从参数上来看,国内版探岳轴距比美版小58mm,车内空间小于Tiguan。
驱动形式方面,美版从最低配的S型到最高配的SEL型,均有两驱和四驱车型可选。国内版探岳则仅有最顶配的两款车带有四驱系统。国内版探岳的四驱系统普及率低于美版Tiguan。
4.?安全配置:
在美国IIHS官网上,美版Tiguan取得了2020 top safety pick的好成绩。各种正向和侧向碰撞都取得了G的成绩,只有低配车的灯光测试取得了不及格的成绩。
从安全配置上看,美版探岳相当全面,“6气囊”、“车身稳定”、“胎压监测”、“主动刹车”、“后视镜盲区监测”等主被动安全配置一应俱全,只有“车道偏离报警”功能一项配置在最高级的SEL车型上。
国内版探岳的被动安全优于美版Tiguan,但是主动安全配置则有所简配。被动安全方面,最低配的两驱舒适型减配了前后排气帘;两驱豪华版以上的车型增配了“膝部气囊”。主动安全方面,“主动刹车”功能在最低配的两款车上没有,“后视镜盲区监测”功能则全系简配,“车道偏移报警”功能也在高配车上不见踪影。
5.?车灯配置
国内版大灯配置全系高于美版。美版Tiguan全系仅标配卤素大灯,因此在IIHS的测试中取得了不合格的成绩。但是国内版探岳则通过全系标配LED大灯解决了这个问题。
6.?车轮配置
美版探岳配备R17和R19两种轮毂。国内版探岳配备了R17、R18、R19三种轮毂。中配版车型配置的R18轮毂优于美版对标车型。
7.?座椅配置
为了控制成本,美版Tiguan和国内版探岳都没有配备真皮座椅,而是以仿皮座椅为主。座椅功能方面,美版Tiguan中配和高配车型配备了座椅加热功能,国内版探岳只有高配车型才带有此功能。
8.?多媒体配置
美版Tiguan全系标配倒车影像和6扬声器音响系统。国内版探岳的中低配车型简配了倒车影像功能,但是顶配的豪华版增配了全景影像。此外,国内的中高配车型增配了车载导航功能和8扬声器音响系统。
9.?参数差异汇总表:
10.?云生简评:
1.?大众探岳在国内的定价与美版Tiguan基本相同,但实际成交价较为合理,综合溢价率为-23%。虽然探岳和Tiguan并不是同平台的车型,但是基本一致的定价也说明大众希望凭借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市场获取较高利润的打算。但是随着国内SUV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尤其是中国品牌产品力的持续提高,大众不得不降低产品售价来巩固市场占有率。
2.?中美质保政策并不一致。国内版质保时间少1年,但是质保里程优于美版。
3.?国内版探岳和美版Tiguan采用不同的平台,最大的表现就是轴距不同。国内版探岳的轴距比Tiguan小了58mm,但是其2731mm的轴距可以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用车需求。除此之外,国内版探岳的产品线中也提供了两款四驱车型供消费者选择。
4.?国内版动力系统与美版不同。发动机方面,国内版1.4T发动机在保证适当功率输出的同时,兼顾了国内的消费税政策。110kW的功率输出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市区行驶需求;国内2.0T高功率发动机的数据则明显优于美版2.0T发动机,体现出大众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变速箱方面,国内版标配的7DCT变速箱在美国被更高规格的8AT变速箱取代,也体现出大众为了压缩成本区别对待中美消费者的行为。
5.?国内版探岳安全配置与美版Tiguan不同。一方面,国内版探岳增配的膝部气囊功能可以降低事故后消费者的受伤几率。另一方面,低配车型简配“主动刹车”、全系简配的“后视镜盲区监测”、高配车型简配的“车道偏移报警”,又增加了消费者在意外情况下发生事故的几率。
6.?国内版舒适性配置高于美版车型。其中,最突出的是国内版全系标配的LED大灯,同时提高了行车安全性。高配车型增配的全景影像和车载导航,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驾驶便利性。
购车建议:
购车建议分为:不推荐——可以购买——推荐购买——强烈推荐四个级别。
笔者对国内版探岳给出的购买建议如下:
附录一:本系列文章的意义
中美对比系列文章,对比的不是中国政府比美国政府的税率高多少,比的不是中国老百姓比美国老百姓收入少多少,比的是厂家在中国卖一辆车比在美国卖一辆车多挣了多少钱。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略低于美国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在同样的税率下,为什么国内的汽车指导价竟然高于美版?答案就是部分外国厂商通过“品牌影响力”、通过“国内消费者的盲目信任”、通过“简配加价”的办法,在中国这个汽车消费观尚不成熟的市场获取了额外的利润。本系列文章意义就是要把企业的这种行为揭露出来,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国内车价高企的表面之下,部分外国车企的对中国消费者的态度到底是什么。
附录二:关于优惠和厂家指导价
实际上,所有品牌的车辆上市以后在美国市场都有优惠,但是各地的优惠不同。国内车型也有优惠,并且各地也不相同。读者在买车的时候如果参考本文的价格,可以把所在地4S店的实际价格和本文美版折算后价格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实际成交价的折扣率低于美版折算后价格乘以相同的折扣率,那么就说明自己选择的车型不存在“歧视性高定价”。
举例1:某车型A,国内厂家指导价100万元,4S店优惠后价格90万元,美版折算后价格80万元,因为4S店价格高于美版折算后价格,说明车型A存在“歧视性定价”,建议消费者更换车型。
举例2:某车型B,国内厂家指导价20万元,4S店优惠后价格18万元,美版折算后价格19万元,因为4S店价格低于美版折算后价格,说明车型B价格合适,可以购买。
附录三:关于税的说明
本文中,美版车型“税后价格”,指的是“美版车型厂家指导价+国内关税+国内汽车消费税+国内增值税”(不包括购置税)。如此计算的原因在于:美版车型厂家指导价,已经包括“生产商利润”、“经销商利润”这两块。国内厂家指导价,则包括“生产商利润”、“经销商利润”、“国内税费”这三块。两者相比,国内多了“国内税费”这一块。考虑到“国内税费”是硬成本,不会成为经销商的利润,因此,本系列文章中,所有的美版车型价格,都增加了国内的税费。
美版车型“税后价格”如果比国内指导价高,那么说明经销商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反之,如果美版车型“折算后价格”如果比国内指导价差距不大,则说明经销商比较厚道。
至于购置税,由于美国买车以后,也要支付车款10%左右的增值税,与国内10%的车辆购置税基本相同,因此两者相抵,就不再计算了。
云生说车,自2014年创立以来,专注于中美汽车差异对比,累计对比各类车型250余款,涵盖从经济到豪华、从小型到大型、从小众到主流的各个车型。我们不用酷炫的图片和视频,只专注于冷静客观的参数分析,为读者带来高质量、高参考价值的汽车评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 汽车导购资讯,敬请关注寻车网!为什么大排量的汽车在中国比美国贵那么多?(国产的)这在明显而又简单不过了!进口大排量的车,谁不喜欢啊,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都起步价90万以上,如果都买不说20万了,就算是都买40万,你想想那不一抢而空啊!中国多少人?美国又有多少人,楼主自己想想,还有最主要的原因,中国国产车处于起步阶段,如果不对进口车税额加以合理控制,中国国产自主品牌必将完蛋,必将夭折!。楼主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吧!
为什么玛莎拉蒂在中国和在外国的售价差这么多?在大部分的观念中,玛莎拉蒂绝对是豪车品牌中的豪车了,也是身份的象征。可以这么说,能够开得起玛莎拉蒂的人应该是非富即贵。很多品牌的营销策略就在价格只涨不跌,这也让很多中国的消费者望而却步。一个高端品牌为了显示奢华,从不会主动降价。但,最近来了个大反转,最便宜的玛莎拉蒂进驻中国,亲民售价45万,很多网友夸赞道:终于放下身段了。其实,豪车降价也不
美货不行了,为什么在大幅降价中美系车的降价幅度最大?降价是汽车行业惯用的手段,不言而喻,降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销量。降价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情况,即便是大众、本田这样不愁销量的汽车品牌,一样也会为了保证销量而实行降价。我们消费者在买车时往往会关心,降价力度比较大的车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下面就来看看目前降价最狠的5个汽车品牌,国内众多的豪华品牌中,要数凯迪拉克的降价最狠了,其
为什么国内汽车价格越来越低了?促成这一轮降价的原因被认为是汽车“清库存”,这么理解没有错,但为何要如此着急的清库存呢?根本原因是2023年7月1日将要执行国标第六阶段排放的“B标准”,简称“国6B”!在2020年7月1日到2023年7月1日期间,执行的是“国6A”的排放标准,所有能投放到市场中销售的车辆都必须符合该标准,低于该标准的车辆是不允许销售的,当然二手车除外。降价还会带来一个对
为什么同一款车全国各地报价都不一样?因为同一款车,各地的消费水平不一样,所以他的报价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也是比较合理的。因为有些地方消费水平不够,你如果还是按那个大城市的报价的话,他们是不容易买得起的,所以要调整一下价格,这也是刺激消费的一种策略各地汽车报价为啥相差很大各地汽车报价价格相差很大的原因是各个地方的竞争形势不同,购买力也不同,物流成本也不同,经销商建店成本,经营成本不一样。
为什么同一款车,不同地方价格相差很多?地区不同同一地区应该差别不大,不同的地区就会有较大的差距,不同地区的销量消费水平不同,比如北京的车价普遍比外地去便宜。1、一般来说同一款车的售价是比较接近的,处于招揽顾客的目的,有些网上报价明显低于市场价,但是当你到店询问时,他会报出同样的价格,或者推说你要的那一款低价车他刚刚卖完。2、目前信息流这么畅通,特别低的价格比如相差几万
美货不行了,为什么在大幅降价中美系车的降价幅度最大?降价是汽车行业惯用的手段,不言而喻,降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销量。降价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情况,即便是大众、本田这样不愁销量的汽车品牌,一样也会为了保证销量而实行降价。我们消费者在买车时往往会关心,降价力度比较大的车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下面就来看看目前降价最狠的5个汽车品牌,国内众多的豪华品牌中,要数凯迪拉克的降价最狠了,其
为什么玛莎拉蒂在中国和在外国的售价差这么多?在大部分的观念中,玛莎拉蒂绝对是豪车品牌中的豪车了,也是身份的象征。可以这么说,能够开得起玛莎拉蒂的人应该是非富即贵。很多品牌的营销策略就在价格只涨不跌,这也让很多中国的消费者望而却步。一个高端品牌为了显示奢华,从不会主动降价。但,最近来了个大反转,最便宜的玛莎拉蒂进驻中国,亲民售价45万,很多网友夸赞道:终于放下身段了。其实,豪车降价也不
2023-10-01 05:17:46
2023-09-08 16:22:41
2023-09-08 18:15:52
2023-10-22 18:53:22
2023-09-27 21:48:49
2023-11-13 07: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