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 04:26:49 | 寻车网
易车原创: 作为广汽本田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皓影锐·混动e+在10月18日正式上市,线上商城专属价格为24.78-27.98万元。
相比锐·混动车型,皓影锐·混动e+虽有着可直上绿牌、油耗更低的优势,但多花两万多元值得吗?为此我对皓影锐·混动e+进行了深度试驾,以找出大家所关心的答案。
此次我试驾的车型为广汽 本田 皓影 e:PHEV尊贵版,即售价为27.98万元的顶配车型。
先来了解下 皓影 PHEV及HEV系统的区别, 皓影 锐·混动e+搭载的PHEV系统同样是基于 本田 第三代i-MMD混动技术开发而来。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第三代i-MMD的工作原理,其采用的是以电机驱动为主的工作模式,发动机更多的时候只负责驱动发电机为电池充电,i-MMD系统具有纯电、混动及发动机直驱三种模式。
相比于 皓影 锐·混动的HEV系统,PHEV系统通过加入插电系统及扩大电池容量的方式,使得车辆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EV模式行驶,进一步强化了电机驱动的优势。
皓影 锐·混动e+可根据车辆工况智能切换纯电模式、混动模式及发动机直驱模式。
车辆起步及中低速巡航时启动EV模式,由电池给驱动电机提供电力从而驱动车轮工作。
当需要上坡或急加速时会启动混动行驶模式,此时发动机介入工作,发动机驱动发电机与电池共同提供电力驱动电机工作。
而在高速巡航等发动机最高效工况区间时,才会启动发动机直驱模式,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
相比之下,PHEV系统相比HEV系统扩大了EV模式的使用范围,在0-160km/h的速度范围内都能优先使用EV模式。让EV模式基本能够覆盖所有的日常使用场景,给到更贴近纯电动车的行驶体验。
电池方面, 皓影 锐·混动e+采用来自松下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容量达到了16.3kWh,相比锐·混动车型搭载的电池只有1.4kWh,电池容量提升了将近12倍。
更大的电池组可以令其NEDC工况纯电续航 里程 最高可达85km,基本能够满足每天上下班的通勤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 皓影 锐·混动e+在电池有电情况下其NEDC综合油耗可低至1.3L/100km,号称广汽 本田 最省油的SUV车型。
不足的地方则是 皓影 锐·混动e+的油箱只有26L,虽然官方宣称其满油满电的情况下NEDC综合工况续航 里程 可达到661km,不过相比HEV版本车型的900km续航还是降低了不少。
了解完 皓影 锐·混动e+的技术特点,那么它开起来和HEV车型有什么区别吗?
皓影 锐·混动e+采用的是与锐·混动车型一样的动力组合,由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及双电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
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7kW,最大扭矩为175N·m,驱动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35kW,峰值扭矩为315N·m,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158kW。
作为一台定位家用的城市SUV,皓影锐·混动e+依旧将舒适平顺放在第一位,并不像竞品车型威兰达PHEV一样在性能方面下功夫。
皓影 锐·混动e+开起来给到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更加安静平顺了,这要归功于其大部分工况下都采用EV模式来驱动车辆,有一种在开纯电动车的错觉。
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 皓影 锐·混动e+系统均默认使用EV模式。试驾过程中,实测在0-120km/h的情况下, 皓影 锐·混动e+均可以采用纯电模式行驶,发动机很少会介入工作。
需要急加速时,当我们深踩油门超过Click Ponit位置,也就是油门踏板行程超过4/3时,发动机便会介入带动发电机给驱动电机供电。
如果电池电量低于SOC值的亏电状况下,系统也会切换为HEV混动模式,令发动机工作来驱动发电电机为电池组充电。
除此之外,系统会根据车速及负荷,在发动机驱动更高效的工作区间(例如高速巡航时)会自动切换为发动机直驱模式,确保更低的能耗。
皓影 锐·混动e+在EV、HEV混动及发动机直驱三种模式都是系统根据工况自动切换,可以做到非常平顺的无缝衔接,而且发动机介入的动静也是很小的,不仔细去感受基本察觉不到。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挡把旁边的HV按键来启动发动机工作,长按HV按键便会激活强制充电模式,无论是在什么工况下,发动机都会一直保持工作状态,一直为电池充电至电量达到60%为止。
不过该工作模式下会打破原有静谧的车厢环境,发动机持续工作的声音还是比较明显的。
能量回收系统方面, 皓影 锐·混动e+同样在方向盘后面配备了车辆动能回收调节拨片,共有五个动能回收级别可调。
而且即便是调节到最强的回收级别,能量回收时的拖拽感也并不明显,不会影响到后排的乘坐舒适性。
皓影 锐·混动e+转向方面与 皓影 锐·混动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依旧是很灵活轻盈的转向风格,开起来足够轻松。
由于 皓影 锐·混动e+的底盘多了电池组的重量,整车相比 皓影 锐·混动重了约350kg。这也令其底盘变得更加厚实,加上其舒适依旧的悬架调校风格,为 皓影 锐·混动e+带来了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噪音控制方面则一直都是 本田 车型的痛点,好在 皓影 锐·混动e+通过进一步优化整车的隔音材料,配合主动降噪功能,从而令其车内静谧性方面有所提升。
不过在速度超过100km/h时,路噪及风噪还是能够明显感知到,这方面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总得来说, 皓影 锐·混动e+开起来与 皓影 锐·混动还是很相似的,依旧是居家舒适的调校风格。不过其能够更长时间采用纯电模式行驶带来了更安静平顺的驾乘体验,站在家用的角度考量,这确实也是更能打动家庭消费者的地方。
<img class=
限牌一直是一线城市想买车朋友的痛,摇号5年依然没戏大有人在,拍牌最少5万起,对于要买代步车的工薪家庭而言,这笔费用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就算的家庭要买第二辆车,大部分朋友依然不想付出这笔昂贵的费用。
我是一个车评人,同时也是一个消费者,换位思考,我也不愿意花这笔冤枉钱,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辛辛苦苦的付出,得到的报酬都是很珍惜滴。
吉利汽车全系都可以有ePro插电混动新能源车型,等于给消费者多一项选择,就如我试驾的这款星越ePro,属于新能源车,直接上绿牌,对于用车是刚需的家庭最适合。
为啥不买纯电动车呢,我是一个普通人,跟大部分朋友一样,都有掉电恐惧症,跑长途最严重,电量显示不到一半,想加快速度超车,剩余行驶里程显示瞬间就不见了二十几公里,心里渗得慌,所以进油站上厕所的理由更充分了,插电混动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当然插电混动也不一定完美,建议最好每晚在家充满电,因为亏电的原因发动机会不停的给电池充电,油耗会增加,所有PHEV车型都是这样的,设计就是晚上在家充满电,第二天上下班或办事用,因为城里红绿灯多,加上堵车,走走停停最费油,插混用电机驱动并低速行驶,发动机少启动或不工作自然不费油啦。
驾驶感受
我先不谈比较枯燥的技术话题,就说驾驶感受吧:
舒适模式:起步时用电池与电机工作,安静无比,在速度提上来后,发动机才代替电机工作,由于配备了7前速双离合器,换挡顺滑流畅,有朋友质疑顿挫的问题,这主要是电池电能已经接近保护线了,吉利ePro出厂设定值为15%,也就是说电池电量还有15%时,就停止供电,全靠发动机工作,负责行驶和充电,1.5T的三缸机满负荷工作平顺性肯定没有混合动力工作时好,只要换成运动模式,减少能量回收就没有问题了。
运动模式:当然起步就地板油,电机扭矩曲线值瞬间就是最高点,同时发动机的介入时间几乎同步,发动机+电机,最大扭矩输出为415N·m,而且是双方工作是无缝连接,这时油门反应灵敏,变速箱换挡迅速,双离合器的反应还是杠杠滴,快而顺,运动模式就是速度优先,所以能量回收最少,油耗也是最高的,这个油耗高也是相对而言,要知道这款车超过1.8吨,工信部公布百公里综合油耗为1.2-1.6升,实际测试下来综合油耗为5.5升,比传统燃油车节省40%以上的油耗,当然日常全用运动模式油耗肯定还要增多,这就看车主自己的选择了。
EV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以纯电行驶,所以能量回收效率最高,基本上都是L3级的回收,其实基于吉利P2.5的轻混模式,能量回收时的不舒服感非常轻微,至于L2与L1级更是可以忽略不计,要是家里和单位停车场都有充电桩,用EV模式通勤基本上不用燃油,以燃油车每公里0.6元成本,电费每公里也就0.2元,能省多少钱一目了然。
最后我想说说三缸车,说实话,许多朋友听见别人说三缸车不好就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具体怎么不好其实都不清楚,只是说吵,究竟有多吵,真建议想买车或想了解的朋友亲自到4S店试驾一下,最好再去多几个品牌的同款发动机试试,一款用料十足隔音好的车,坐在车内关上厚实的车门,车内十分安静,所谓的三缸震动声就是个伪命题,大众烧机油也一样好卖,口碑不是一天就建立起来的。
吉利新能源车的特点
网上有很多关于吉利插混技术方面的介绍,我就以消费者的角度浅谈一下吉利新能源的技术吧,现在行业内暂时将混合动力架构分为P0、P1、P2、P3、P4,简单的说就是P0成本最低,P4成本最高,相应的就是插混汽车售价依次递增,吉利的P2.5混沌架构折正好处于中间,相对而言性价比较高,星越ePro有56km和80km续航里程两种电池,当然相对应的价格也不同,同时吉利其它车型也采用相同技术的动力总成,不同的车型续航里程也有不同,但都达到了大幅降低燃油消耗的目地。
吉利的这套插电混动系统为就是1.5TD发动机+7DCTH变速箱+高效电机组成,这套动力总成就是“芯”,控制这套系统的智能软件就是“算”,正好试驾时陪同哥们儿正是这套智能系统的测试工程师,据他介绍,每个人的驾驶习惯都不同,智能系统就是根据路况,再结合驾驶者的习惯,得出最舒服的驾驶感受与最佳的燃油燃耗。
例如在上坡时,减少能量回收,下坡与制动时就增加能量回收,这样就不影响驾驶体验,又能达到高效的能量回收,例如堵车时,系统自动判断场景模式,增加纯电驱动时间,以达到降低燃油消耗,减低氮氧化物排放。
璟哥点评
这几年试过多个品牌的热门混合动力汽车,从最初油电混合到插电混合,再到纯电,各车厂产品换代是实打实的进步,就我个人而言,纯电的掉电恐惧症,加上时不时出现的电动车自燃新闻,依然影响我买纯电车的决定,当然也有掉电少的车型,但是销售价格昂贵,性价比不高,插电混动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起码没有上述两个痛点,价格没有那么贵。
吉利消化了沃尔沃的技术,继承了其先进的安全理念,在电池安全层面做了24项碰撞测试,30分钟的燃烧测试以及IP67级的防水测试,远超行业标准及同级水平,这也是决定购车的加分项,当然最终的决定也许是家里的老大,要是想买星越插电混动的朋友,璟哥的这次试驾也是做一个参考,希望大家能早日开上自己喜欢的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当下汽车市场热门话题非新能源莫属,新能源中混混动持续成为时下顶流话题。面对中国汽车品牌该领域的内卷程度,广汽 本田 不拿出点真东西看来是不行,全新 雅阁 作为当家花旦,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近距离接触它之后,相信其能赢得中国新消费群体的钟爱。
作为雅阁第十一代车型,新车设计发生明显改变,区别于以往车型,全新一代雅阁造型更加年轻化,同时其最大的亮点是动力系统的升级,搭载了最新第四代i-MMD双电机插混系统,新车共推出两大动力类型共七个版本。其中,e:PHEV强电智混车型市场指导价22.58-25.88万元,锐.T动车型市场指导价17.98-22.88万元。我们此次试驾的是e:PHEV版本车型。
全新雅阁基于Honda Architecture新架构全新的造车理念打造,采用全新的造车理念和工艺,前脸风格延续了本田一贯的简洁稳重,但前脸羽翼式LED前大灯及LED流光转向灯,配合格栅及灯组等全新设计元素的加持,又充满时尚个性。
而e:PHEV版本车型与锐.T动系列车型均采用了低重心修长宽体车身设计,标志性的腰线和C柱溜背设计,将运动与 优雅 融为一体。两者在外观上的区别较小,主要是在细节上的处理,燃油版车型与混动版车型LOGO样式的差别,会表明其动力属性的不同。
试驾的e:PHEV版本车型在尾翼、下包围、鲨鱼鳍等位置采用亮黑装饰,释放的运动轿跑气质,更注重细节的设计迎合当下年轻人审美。
新车在车身配色上增添了四款外观色——极速绯红、极夜流银、格陵兰白和威尼斯蓝,时尚感扑面而来,也满足了不同年轻人的喜好。
进入车内,整体设计与外观相得益彰,全新一代雅阁似乎是越来越懂国人的需求了,毕竟在以颜值为卖点的产品市场上,没有点儿功力确实不好意思拿出手。
新车整个内饰不仅变得更加精致和充满时尚感,还专为中国用户设计了座舱环境控制旋钮,整个内饰的功能布局以及操控习惯更符合国人的用车理念,配合12.3英寸中控屏,实现车内设置功能的调节,同时控制旋钮还能作为钟表显示时间,显示效果不错。
除此之外,新车配备10.2英寸仪表盘、贯穿式空调出风口以及11.5英寸HUD抬头显示,传统的燃油版车型和混动版均采用相同设计,动力上的差异,让消费者有了更清晰的选择方向。
智能化配置方面,全新雅阁全新雅阁率先搭载的Honda CONNECT 4.0智导互联车机系统,整体操作流畅,拥有carplay等 ,还实现了语音助手、车家互联、手机 远程 控制和OTA在线升级等全新功能。
新车还配备DMC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可记住多达150项设置,驾驶者上车即可瞬间切换专属设定;语音控制系统可方言识别、免唤醒操作,更具人性化。Cabin Watch后排守护,可通过流媒体后视镜的摄像头查看后排情况,丰富的科技配置无疑增强了全新雅阁的市场竞争力。
试驾过程中,很多时候为了能够省去手动操作,一句“你好,本田”,即可轻松唤醒语音助手,从而进行路线导航、查询天气、启动AI畅聊等功能,让出行变得更富乐趣。
新车还支持远程控制等功能,而当车辆不在身边时,用户可以通过“广汽本田APP”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如进行车辆状态确认、远程开关门锁、远程启动空调、导航信息发送到车上等,这一功能对一些偶尔担心车辆安全的小伙伴而言,省去检查是否锁车的繁琐步骤。
空间表现上,全新一代雅阁车内提供了一系列便利的储物空间,不过由于溜背式设计,必然会牺牲一部分后排头部空间作为代价,好在腿部空间充裕。
需要注意的是,全新雅阁将电机放到了发动机位置,这样整个发动机舱变得更加紧凑,而电池被搁置在车辆尾部,致使后备箱凸起较大鼓包,以致后备箱存储空间大打折扣。
作为插混版与混动版的区别是充电接口,其中雅阁插混版的充电口位于车身左侧,后部是加油口,前部是充电口。行李厢里备有充电线,支持220伏交流电充电。
动力系统上,全新雅阁提供e:PHEV插混版和1.5T汽油版两种动力类型可选。其中,e:PHEV车型搭载的第四代i-MMD双电机混动系统由高燃效发动机与全新三电科技组成,拥有纯电、混合、发动机直驱三大驱动模式。采用全新2.0L直喷阿特金森发动机,匹配全新的E-CVT双电机变速箱。此外,新车NEDC工况纯电续航106km,日常通勤用纯电,安静舒适且零油耗;NEDC工况匮电油耗4L/100km,加满一箱油可跑上1000公里。
此次试驾重点依旧是这套全新的动力系统,在试驾过程中,纯电续航达到106KM,可以满足80%中国用户的日常通勤往返的出行需求,精准调校的三电系统,可以带来线性、平顺的电驱驾乘体验,且无EV车型常见的眩晕感。相比纯电车型,雅阁最大的优势就是省去了续航里程焦虑,这一点是纯电动车型所不能媲美的部分。
试驾过程中,雅阁e:PHEV车型平顺性出色,加速丝毫不拖泥带水,在保持舒适的同时,运动性上也有明显进步。方向指向性非常精准,与此同时,悬架的支撑性也非常的出色,令激烈驾驶更具信心。
噪音控制的不错,车内安静舒适,混动版车型智能化程度较高,辅助驾驶功能齐全,在低速拥堵情况下,全新十一代雅阁能通过摄像头和雷达,感应前方车辆和行车线,实现自动跟随前车并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降低用户的驾驶负荷。
综合而言,全新雅阁已形成“HEV、PHEV、EV”全矩阵电动化,全新雅阁e:PHEV是本田电动化迈出的重要步伐,这种变化尤其是在国内汽车市场,新能源车关注度越来越高的环境中,搭载全新混动系统的雅阁有望迅速打开热销局面,重塑雅阁品牌在B级车市场的产品竞争力优势。 寻车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晓车记,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能源汽车低速试驾 25万上绿牌/电动车般的行驶体验 试驾广汽本田皓影锐·混动e+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试驾奔驰EQESUV:平权时代,奔驰如何诠释电动化豪华众所周知,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正在重塑汽车行业。而在这个“快速迭代”进程中,也让“性能”和“科技”两大产品力实现了平权。比如“动力平权”,过去燃油车需要V8,V12发动机才能达到的3秒、4秒级加速,而今二三十万纯电动车都能够轻易做到。比如“科技平权”,过去百万级豪车才有的主动安全配置,现在十万级电动车甚至都能配
试驾体验智己高速NOA:即快又稳,老司机般的驾驶能力在当前这个时间点,智能化成为评价一台车产品力越来越重要的维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这个分支,大家都卯足了劲在这上面使劲卷,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万物量联基本上都成了新能源车的标配。其中,NOA无疑是车企的下一个智能化决战场。首先,什么是NOA,中文名称是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简单的说,就是在设置导航目的地并激活该功能后,车辆可以帮助驾驶者
25万上绿牌/电动车般的行驶体验试驾广汽本田皓影锐·混动e+易车原创:作为广汽本田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皓影锐·混动e+在10月18日正式上市,线上商城专属价格为24.78-27.98万元。相比锐·混动车型,皓影锐·混动e+虽有着可直上绿牌、油耗更低的优势,但多花两万多元值得吗?为此我对皓影锐·混动e+进行了深度试驾,以找出大家所关心的答案。此次我试驾的车型为广汽本田
6万级纯电SUV新卷王试驾东风EV新能源纳米BOX【华中汽车网报道】近些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选择一款价格相对便宜、比较好开的小型纯电动车日常通勤使用。今天,小编就试驾了东风EV新能源纳米BOX,看看这款车究竟怎样。和大多数小型纯电SUV一样,纳米BOX整体造型十分圆润却又有几分潮野。前脸封闭式黑色格栅与横向矩形大灯无缝衔接,下方则是金色镀铬
新能源汽车点火为什么有声音【太平洋汽车网】其实这个发动机声音是由一个喇叭模拟发动机声发出的。但问题是购买新能源车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行驶中没有发动机,这样就可以减小车内的噪音,让车辆行驶更加舒适。其实这个发动机声音是由一个喇叭模拟发动机声发出的。但问题是购买新能源车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行驶中没有发动机,这样就可以减小车内的噪音,让车辆行驶更加舒适。让发动机噪音更小也是各车企一直在不
25万上绿牌/电动车般的行驶体验试驾广汽本田皓影锐·混动e+易车原创:作为广汽本田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皓影锐·混动e+在10月18日正式上市,线上商城专属价格为24.78-27.98万元。相比锐·混动车型,皓影锐·混动e+虽有着可直上绿牌、油耗更低的优势,但多花两万多元值得吗?为此我对皓影锐·混动e+进行了深度试驾,以找出大家所关心的答案。此次我试驾的车型为广汽本田
25万上绿牌/电动车般的行驶体验试驾广汽本田皓影锐·混动e+易车原创:作为广汽本田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皓影锐·混动e+在10月18日正式上市,线上商城专属价格为24.78-27.98万元。相比锐·混动车型,皓影锐·混动e+虽有着可直上绿牌、油耗更低的优势,但多花两万多元值得吗?为此我对皓影锐·混动e+进行了深度试驾,以找出大家所关心的答案。此次我试驾的车型为广汽本田
试驾丨体验本田插电混动双子星,全新雅阁和皓影到底如何?时代轮换,汽车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让车企不敢有一丝怠慢,产品和技术的推陈出新,可以说节奏拉的非常快,特别是当汽车市场开始从燃油车时代转向新能源汽车时代之时,自主品牌找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不管是纯电技术还是插电混动技术,都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而在合资品牌中,向这方面转型和发力的车企并不在多数。而广汽本田作为合资品牌中的老资格,虽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23:12:54
2023-11-14 05:16:02
2023-11-17 02:43:47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