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中国品牌,终于等到了搅动东南亚的机会 比亚迪推进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 比亚迪抢占新能源,日系车不行了?

2023-11-17 10:09:08 | 寻车网

今天寻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品牌,终于等到了搅动东南亚的机会 比亚迪推进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 比亚迪抢占新能源,日系车不行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品牌,终于等到了搅动东南亚的机会 比亚迪推进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 比亚迪抢占新能源,日系车不行了?

中国品牌,终于等到了搅动东南亚的机会

5月16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颁发的“中国汽车工业饶斌奖”。这个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最高荣誉”的名称由来,饶斌,是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中国汽车之父”。

他先后主持创建了一汽和二汽,推动了1983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的建立,还筹划了上海大众的合资和桑塔纳的引进、技术吸收。

40年后的2023年, 中国汽车出口在一季度首次超越日本,以同比增长54%的增速成为世界第一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有着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多的外国人的身影,他们当中既有外国车企的管理团队,但也有很多是海外的经销商与投资人。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也都在上海车展期间举办了全球经销商合作伙伴签约或年会。

如果说出口数字本身,也有特斯拉、宝马这些外资品牌的贡献,那么 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市场的动作频频,则真正意味着出海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从2013年上汽与正大在泰国成立合资公司,到2017年吉利收购宝腾,中国汽车企业对于东南亚市场的向往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整车出口,到KD组装,再到如今终于得以技术输出、布局产业链、共建新能源生态。

在这个年产销规模300余万辆的庞大市场中,中国品牌终于开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就像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所说:“我从不怀疑中国汽车会在东南亚爆发,而现在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涌向东南亚

2023年,中国游客最先涌向的出境目的地就是泰国,而当他们在乘坐曼谷轨道交通时,会发现车站里的广告是比亚迪ATTO 3(比亚迪元PLUS在海外的名称)。

这也并不奇怪,在登陆泰国市场后,比亚迪ATTO 3已经连续4个月成为泰国纯电动汽车的销冠。而1-4月,哪吒V、MU 4 Electric(MG MULAN)、MG EP/ES(荣威Ei5)、欧拉好猫和MG ZS EV销量进入前十,中国品牌占据了泰国电动车市场接近80%的市场份额。

与销量数字一同增长的,是中国企业在泰国的投资布局。

目前,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都在泰国的生产基地都已经投入生产,而2023年以来,上汽继续扩大生产基地,哪吒、比亚迪、长安也都提出了投资建厂计划,其中哪吒和比亚迪的工厂已经开工。

接下来, 这些工厂将成为东盟或右舵车出口基地,以此为跳板全面进入东南亚市场

比如长城目前已经实现了在泰国、马来西亚、老挝与文莱市场的常态化运营,今年布局了菲律宾、新加坡、柬埔寨和越南市场。

去年11月印尼G20峰会上,以官方用车合作伙伴亮相的五菱Air ev大放异彩,而这款小车由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西爪哇芝卡朗工厂组装。

4月29日,五菱印尼与印尼政府正式签署新能源项目投资谅解备忘录,未来将积极扩大在印尼投资,更加深入地参与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生态建设。最新一批五菱Air ev也被交付给印尼政府,作为2023东盟峰会会务用车。

而早先在越南已经布局了电子产业的比亚迪,也准备继续扩大投资,不久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访问越南,表达了尽快落地电动汽车组装项目的愿望,以服务越南市场并出口东南亚地区。

吉利在收购马来西亚汽车品牌宝腾6年之后,不仅使宝腾扭亏为盈,重新回到马来西亚市场第二的位置,接下来还将推动宝腾品牌进入泰国、印尼、新加坡和文莱市场,此外宝腾还和smart签署了马来西亚和泰国市场的代理协议。而吉利品牌也在菲律宾、柬埔寨、老挝有所布局。

中国车企东南亚地区生产基地布局

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统计, 2023年1-3月中国品牌出口同比增长45%,泰国成为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占比超过21%

总体来说,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在内的东盟市场,经济活力强,市场广阔,用户需求大,同时汽车产业也是各国政府优先发展和推进的制造业行业。而面对市场主力的日系品牌,中国企业的产品实力已经可以与之抗衡,具备竞争能力,而新能源车又为中国品牌打破垄断叠加buff。

等到了打破日系垄断的机会

在成功收购宝腾十年前,吉利就曾尝试过涉足马来西亚市场,在当地建厂以CKD方式组装自由舰,并在当地销售。但时任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的一纸“产量80%必须出口”的政策,阻断了吉利的南下。

而这背后,其实是东南亚地区长时间以来的相对封闭的保护政策,以及日系企业的根深蒂固。

孙少军曾在微博上谈及他与东南亚经销商的交流:

“他们的感受就是中国车型性价比过于碾压,尤其是智能化和整体质感已经远超在东南亚主销的日系。 核心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东盟各国为了保护本土车企,对进口车加收高额的关税和严苛的卖车政策 。我们走出去必然要在东盟各国设厂投资。”

而从2020年末长城汽车收购泰国工厂开始,近两年中国品牌再次进军东南亚,则是新的机会的到来。

如何理解这个机会?其实可以以中国过去几年新能源车的发展历程为参照。

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相伴的,是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渗透,如果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弯道超车”,比亚迪超越大众,蔚来、理想抢走BBA的份额,可能仍旧还是一种愿望。

在东南亚,垄断属于日系品牌。

以规模最大的泰国市场为例,2022年泰国新车销售近85万辆,日系品牌份额超过了85%,销量前十名的品牌中只有福特和MG是非日系品牌。

泰国如今成为东盟国家中汽车产业最强大的国家,并进入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都和日系品牌数十年的扎根密切相关。日系品牌投资设厂,建立完整供应链,甚至是影响政策走向,使得汽车工业贡献了超过12%的泰国GDP。

但垄断,也意味着产业活力与市场竞争的下降,以及更容易理解的,燃油车可以躺着挣钱,为什么要转型新能源?

一位中国品牌负责海外市场的员工告诉“汽车大公司”, 泰国政府有心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升级,但很多政策的落地实施甚至遭到了日本企业的游说与反对

而中国企业,就是“鲶鱼”

长城汽车2020年收购通用汽车的罗勇工厂后,2021年泰国提出了“3030愿景”——即到2030年,零排放汽车在新车产量中占比达到30%。此外,泰国政府还计划从2025年起,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领域的公务用车将全面采购零排放汽车。 寻车网

泰国促进投资委员会(BOI)的电动汽车投资计划涵盖了两轮、三轮和四轮车,以及轮船、零部件产业链和充电桩等,提供包括企业所得税减免、进出口关税减免,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最高15万泰铢的购置补贴。

泰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促进政策

此外,于2022年生效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为中国品牌提供了便利。

长城汽车东盟及泰国品牌传播负责人张震向我们介绍:“ RCEP的实施帮助我们打破了以往很多只有日企才能享受的优惠政策,更好地实现了零部件在区域内的零关税流通 。以长城为例,我们罗勇工厂的供应链就可以从泰国扩展到整个协议国家,尤其是很多仍依赖中国进口的零部件得以0关税进入,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的灵活性,也给企业带来了实惠。”

而中国企业加速在泰国投资,也符合泰国政府的愿望。

长城汽车在收购罗勇工厂的同时,也将其在国内的供应体系引入泰国,包括蜂巢、诺博汽车、精工汽车和曼德电子,为长城提供包括动力、内外饰、座椅、底盘、电气系统等领域的零部件。

公开信息显示,诺博汽车的泰国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汽车座椅、内饰、外饰及橡胶,年产能达到25万件。

Arun Plus公司(一家泰国电动车产业链企业)总经理Ekachai Yimsakul说:“政府需要维护企业行业供应链,这将影响10%的GDP,60万人就业,以及超过10,000家相关企业,而如果我们坐以待毙,就会失去一切。”

这家PPT(泰国国家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已经和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东盟地区就电池相关业务开展合作,宁德时代将授权Arun Plus使用CTP技术,并在泰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推动CTP技术的落地应用。

双方合作的电池产品将向Horizon Plus(Arun Plus和富士康的合资企业)和其他电动汽车品牌供应。

中国汽车,“降维打击

尽管2022年泰国电动车的销量占比仍然不高,但增速可观。在2023年4月,曼谷每年最重要的两场车展之一的44th曼谷国际车展上,电动车订单占比已经达到了21.5%。

凭借产品和价格的“碾压性”优势,中国品牌终于也等到了撬动泰国市场的机会

4月的泰国车展,中国品牌MG、长城、比亚迪和哪吒的订单量分列第3、5、9、12位,比亚迪和哪吒为首次参展,而长城的订单同比增长105%。

在孙少军看来,中国品牌出海具备几大优势:

· 产品力强,性价比高、智能化水平高;
· 华人和海外中国人多,他们了解本土市场同时对国产品牌接受度高,很多品牌的海外经销商也是华人。
·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大公司,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中国品牌,终于等到了搅动东南亚的机会 比亚迪推进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 比亚迪抢占新能源,日系车不行了?

比亚迪推进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

近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3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910000万元–950000万元,同比增长272.48%-288.85%。业绩的增长离不开比亚迪乘用车海外业务的拓展,在保持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先的同时,也持续对海外市场进行探索,据悉,比亚迪的欧洲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6%,在经过达到了50%,而欧洲市场将是比亚迪接下来重点发力的核心之一。

虽然欧洲能源危机和供应链不稳定,但比亚迪依旧表现出了迎难而上的决心,在9月和10月期间与多国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191万辆,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二,而比亚迪作为中国车企的龙头,持续的海外动作也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近日的巴黎车展上,比亚迪也携唐、汉、元PLUS 三款电动车型亮相,基础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充电桩使用权的开放意味着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将会拥有更多的车主。对于比亚迪而言,一方面车主能够享受更便利的出行,另一方面也让欧洲很多细分市场看到了比亚迪的实力,毕竟新能源转型也是世界发展的方向。

安全方面,比亚迪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技术的厂家,具备独立自主研发整车的能力,对于安全性自然做到了严丝合缝。因此,在海外经受住了考验,所以在 德国高端汽车租赁市场,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也与比亚迪签署合作协议,承诺在未来六年内从比亚迪购买至少10万辆电动汽车。

当然,比亚迪的出海远不止欧洲乘用车市场,在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约旦,挪威,日本等国家都有部署,同时比亚迪也是国内第一家打入日本市场的中国客车企业。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已经成为美国电动大巴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的品牌。而且最近比亚迪能源巴西分公司还宣布光伏组件累计产量突破200万块,并且将于明年12月开始生产光伏组件新产品。

可以看到,比亚迪乘用车海外业务已经遍布全球,不仅成为全球化新能源发展的助推剂,更为中国品牌名扬海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事实上,比亚迪的电动大巴、电动公交车、电动卡车、电动出租车已经深透了全世界很多地方。新能源时代,未来我们也将在更多的国家看到比亚迪的乘用车,看到国产品牌输出的核心竞争力,让比亚迪的品牌获得世界的认可。

中国品牌,终于等到了搅动东南亚的机会 比亚迪推进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 比亚迪抢占新能源,日系车不行了?

比亚迪抢占新能源,日系车不行了?

不是日系车不行了,是消费降级了,人们买不起很贵的车了。
很多人看到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销量都在大比例下降,无良媒体就胡说八道说什么合资车不行了,国产车崛起了。现实和国产车崛起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消费降级,买得起高价车的人越来越少,国产车便宜,所以国产车销量上来了。
经济下行这个谁也不否认,失业,负债,找不到工作,收入下降,破产倒闭最近的三年多屡见不鲜,成了很普遍的社会现实,打击最严重的就是消费主力中产阶级。中产阶级逐渐萎缩,那么合资车的主要客户群体都是在减少的,销量下滑就是必然的,国产车只是暂时接力合资车的消费群体,回光返照而已,不是什么国产车崛起了而是原来下馆子的人吃不起了去大排档吃,路边摊吃。但是目前不仅仅是国内经济形势不好,全球都面临严重的经济下行风险。
只要大环境没法扭转,中产阶级现在吃路边摊,大排档,下一步就只能自己回家做饭吃了,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整体市场都是萎缩的,市场行情都是看跌不看涨的,造车新势力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活得好的国产车都是廉价车品牌,稍微想营造档次感的都是半死不活,垂死挣扎,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消费力严重不足,根本支撑不起中高档次的汽车消费。
最近的十多年汽车销售主力价位20万上下,但是今年开始已经到了15万上下浮动,再往后还是要继续降级,也就是整个乘用车市场即将面临残酷的行业寒冬。
单论技术国产车和日系车美系车德系车韩系车差距还是至少15~20年的整体差距,很多人嘲笑韩国车,但现实一点人家基本放弃中国市场还是世界前三的超级车企,起亚的狮铂拓界在欧洲同级别车型销量第一,口碑第一,现代起亚集团和国产车起点是一样的,但是发展水平天壤之别。
国产车不是崛起,只是二十万以上的车买得起的人越来越少,但是现在是二十万,不消几年15万也是一个坎,消费主力会降级到十万元上下的车。能活下来的车企要么能极端控制成本生产廉价车,要么卖高档车,最大的中间市场基本会名存实亡。

以上就是寻车网整理的中国品牌,终于等到了搅动东南亚的机会 比亚迪推进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 比亚迪抢占新能源,日系车不行了?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寻车网。
与“中国品牌,终于等到了搅动东南亚的机会 比亚迪推进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 比亚迪抢占新能源,日系车不行了?”相关推荐
新能源汽车试驾比亚迪汉 等了三个月,终于开上比亚迪汉EV | 试车
新能源汽车试驾比亚迪汉 等了三个月,终于开上比亚迪汉EV | 试车

无愧20万元+现象级轿车:试驾比亚迪汉EV冠军版销量上完全压制特斯拉,月月突破20万辆,比亚迪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车市一枝独秀背后,是长期技术积累,供应链自决,对纯电和混动DM技术的长期锤炼。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是,不管“王朝系列”还是“海洋系列”,款款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做到了全线爆发,堪称现象级车企。比亚迪优秀的市场表现让全球车坛为之瞩目,更成为中国汽车当之无愧的典范。它为什么如此

2023-09-03 06:20:47
比亚迪国外销量(比亚迪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中国已成真正新能源世界强国)
比亚迪国外销量(比亚迪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中国已成真正新能源世界强国)

比亚迪国外销量比亚迪11月海外销量首次破万,明显超预期。中国车企要成为世界一流,必须面前全球市场,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巨大,竞争剧烈,成为国内汽车销量冠亚,也会是优秀的车企。比亚迪2023年销量目标是400万辆,如果实现这一目标,若按照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集团排名的数据,400万销量会超过丰田汽车,位居第7位。2021年比亚迪汽车销量73万辆,2022年销量186万辆,创造比

2023-12-11 00:05:13
北环新能源汽车试驾中心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中国首个世界级品牌?
北环新能源汽车试驾中心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中国首个世界级品牌?

新能源汽车检测机构都有哪些1、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汽车检测中心)。该检测中心可对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进行检测。对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检测能力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用于充电的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座DC/DC转换器,燃料电池发动机。2、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暨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该检测中心新能

2023-09-10 20:54:06
中国十大新能源汽车排名? 比亚迪最先进的电动车 徐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4s店地址
中国十大新能源汽车排名? 比亚迪最先进的电动车 徐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4s店地址

中国十大新能源汽车排名?新能源汽车十大名牌如下:一、特斯拉特斯拉创建于2003年,全球知名豪华电动轿车品牌,以制造纯电动汽车为主。特斯拉于2012年设计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纯电动豪华轿车 ModelS,以出众的安全效率、性能优异,续航里程而闻名。二、蔚来蔚来汽车创立于2014年,由顶尖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家联合创建,为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2018年美国纽交所上

2023-10-27 07:27:16
比亚迪微型新能源汽车试驾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车型推荐
比亚迪微型新能源汽车试驾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车型推荐

试驾比亚迪海鸥,打破代步车“够用”论,空间表现更是惊喜十万元以内的车,给人的一贯印象就是中庸且廉价,受预算的限制,入手十万元以内车型的燃油车用户,不得不对车辆放低要求,更多的只是觉得够用就好。燃油车市场尚且如此,更别说造车成本更高的新能源汽车了。纵观市面上10万元以内的纯电动汽车,几乎都有两大通病,其一是腿短,大多数车型续航还不足400km,部分车型甚至连300km续航都无法达到

2023-09-11 10:24:05
比亚迪汉也出SUV版本了?全新比亚迪宋Plus了解一下 比亚迪新款车型 比亚迪宋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汉也出SUV版本了?全新比亚迪宋Plus了解一下 比亚迪新款车型 比亚迪宋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汉也出SUV版本了?全新比亚迪宋Plus了解一下近日,比亚迪官方宣布,旗下全新紧凑型SUV--宋PLUS将于8月28日开启预售,并将在九月份正式上市,新车的整体外观酷似SUV版本的比亚迪汉/汉EV外观方面,全新比亚迪宋PLUS采用了比亚迪的全新家族Dragon Face 2.9设计语言,并针对不同车型采用了不同规格的前脸。燃油版车型的宋PLUS采用了家族史的大嘴进气格栅,

2023-11-07 20:21:06
比亚迪汽车最新款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新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新款e9)
比亚迪汽车最新款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新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新款e9)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新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新款e9)2022年8月比亚迪汽车销量17.49万辆,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2022年8月比亚迪汽车销量17.49万辆,这个数据不仅表明比亚迪作为行业巨头所能够获得的利益很大,同时也能够说明目前智能制造在新能源汽车也有所发力。一、2022年8月比亚迪汽车销量17.49万辆?干燥目前比亚迪汽车发布的最新数据,他们在今年8月份就已经卖出了差不多1

2023-12-16 19:00:18
比亚迪汽车发布全新品牌LOGO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西安
比亚迪汽车发布全新品牌LOGO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西安

比亚迪汽车发布全新品牌LOGO集团其余板块保持不变2021年1月1日,比亚迪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比亚迪汽车品牌全新LOGO标识。据悉,全新比亚迪汽车LOGO只会用于国内的乘用车,比亚迪其它板块还将使用原有的“BYD”LOGO。比亚迪汽车新LOGO采用简约的金属线条,取消了椭圆型边界,变得更加开放,整体设计更加动感,并具备一定的品质感。新LOGO也寓意比亚迪汽车愿以更开放的姿态与用户和伙伴彼此链接,

2023-06-25 1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