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4 19:48:16 | 寻车网
车载激光雷达探测距离是150米。车载激光雷达又称车载三维激光扫描仪,是一种移动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是城市建模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车载、船载或者是机载的激光雷达,其原理都是将三维激光扫描仪加上POS系统装载车上。目的就是为了能在更长,更远的范围内建立DTM模型。
以下是车载激光雷达的应用:
1、公路测量,维护和勘察;公路资产清查(交通标志,隔音障,护栏,下水道口,排水沟等);
2、公路检测(车辙,道路表面,道路变形);公路几何模型(横向和纵向的剖面分析);
3、结构分析(立交桥);淹水评估分析;在GIS系统中的叠加分析;滑坡分析,危害评估(滑坡变形测量与危害分析,滑石和流水分析);
4、交通流量分析,安全评估和环境污染评估;土石方量分析;驾驶视野和安全分析。
汽车之家报价
超2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如果没有配备激光雷达往往会被吐槽,哪怕有十几个其他类型的雷达。
激光雷达真的很重要吗?
不卖关子,激光雷达真的很重要,这项配置是车辆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敲门砖;不过在解读激光雷达之前需要先了解其他类型的雷达,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用量最大的超声波雷达,绝大多数车辆都会有12个超声波雷达。
参考下图,这是最常见的超声波雷达。
顾名思义,超声波雷达就是通过超声波来测距的传感器,超声波是一种波长短于两厘米的机械波,在陆地上依靠空气作为介质来传播,在水中也是可以传播的;机械波的意思是依靠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与电磁波不同,激发机械波的原理非常简单,只要有机械结构并能够使其振动即可。所以使用机械波的超声波雷达的结构其实很简单,主要结构是振荡器、调谐器和超声波发生器;简单的结构还说明了另一个结论,那就是超声波雷达的制造成本会很低。
倒车雷达用的就是超声波雷达,一般3~4探头(超声波雷达)加小尺寸显示器的倒车雷达组件的售价不过是一百多元。
这就是智能汽车会大量安装超声波雷达的原因,足够大的数字最前听起来唬人。
但是超声波雷达有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波长过短,在空气中传播的损耗很大,也容易散射;所以超声波雷达只能用于近距离的测试,只适合作为“挪车雷达”使用。
毫米波雷达也是比较常见的汽车用传感器,也是智能汽车不可少的一种传感器。
仍旧是顾名思义,毫米波雷达就是毫米波进行测距的雷达,波长是1~10毫米的电磁波;注意重点,毫米波雷达是电磁波而超声波雷达是机械波,电磁波的形成是依靠垂直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是一种电磁场。
电磁波的传播是不需要介质的,在真空中也能够传播;而且电磁波只有横波,而机械波有横波和纵波;再次则是电磁波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机械波,电磁波的速度就是光速,可是机械波的速度只有几百到上千米每秒,所以侦测效率是有巨大差距的。
其实射电望远镜也是用于观测电磁波,这是一个冷知识。
那么有了毫米波雷达还不够吗?
显然是不够的,毫米波雷达虽然能达到最长1000米左右的侦测,同时有传统能力强,不受天气因素影响等优势;但是毫米波雷达实际不能做到高度的测量,可以简单理解为毫米波雷达的主要作用是侦测前方或四周是否有障碍物,可是却不能通过电磁波描绘出物体的形状,无法判断物体究竟是什么物体,所以只能做最简单的“侦测到再决定巡航、加速或刹车”的功能。
激光雷达让侦测场景变得立体,二维变成三维。
毫米波雷达只能判断是否有障碍物,而激光雷达通过激光束可以描绘出物体的轮廓;能做到俯仰角、方位角、距离和时间四个维度的侦测与融合,最有意思的是能够通过控制单元通过物体轮廓分析出物体是什么物体,综合车身尺寸、行驶动态、轨迹规划来更精准的决定车辆的驾驶行为操作。
说得通俗一点吧,超声波雷达只是挪车的时候有点用,毫米波雷达能做到最基础的辅助驾驶,超声波雷达让辅助驾驶变成了智能驾驶,这就是三种雷达的区别。
只有激光雷达还不行,因为激光雷达采用的是激光束,激光束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在低能见度的环境中基本没有用;而且激光雷达的侦测距离很近,往往只有两三百米,标准不如毫米波雷达。
所以正确的组合应当是毫米波雷达、激光束雷达、高清摄像头三者的组合,超声波雷达不能说可有可无,但即便没有超声波雷达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倒车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全景影像来模拟测距。
现在了解激光雷达的作用了吧,客观来说没有配备激光雷达的智能汽车,其辅助驾驶系统的最高标准也就是L2级了;想要单纯通过摄像头实现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是不现实的,因为摄像头很容易受到光线和天气因素的影响,很容易“看不到”;只有毫米波雷达也不行,因为毫米波雷达是“一根筋”,只能判断有没有障碍物,不能分析出最正确的驾驶操作。
而具备了激光雷达则能让控制系统变得智能,再举一个例子,刚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司机就像是摄像头加毫米波雷达,只知道开车、不懂得依据实际路况做出合理且聪明的判断;加上激光雷达就等于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懂得灵活的驾驶操作,这就是区别。
不过激光雷达的制造成本仍旧偏高,一个激光雷达要接近一万元;所以目前只有个别品牌力较弱的自主新势力品牌会使用激光雷达,比如 小鹏G6 /P5/P7、问界M系列、 哪吒S 、 阿维塔11 、理想L系列、 蔚来 汽车等,传统汽车厂商很少使用,所以现阶段最值得选择的智能汽车反而是这些新品牌的车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转眼2023年已经过半,回顾上半年,其中不乏像 比亚迪 海鸥 、 理想L7 、 哈弗枭龙MAX 、新本田雅阁等等新车,但下半年依旧有一批重磅新车上市。在已知众多要上市的新车中,智己 LS6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的新车之一。
智己LS6 计划作为智己品牌第三款推出的车型,早早就被曝光上市计划,根据品牌规划,新车将在成都车展正式上市,所以从最新消息了解,新成也将在今年8月举行的成都车展与大家见面,新车将进军B级SUV纯电市场,将于与上市不久的 小鹏G6 展开角逐。
有没有“爆款”潜质?
通过相关信息我们可以看到,智己LS6整体造型依旧是采用了家族化的设计风格,封闭式格栅给人的感觉比较简洁,两侧大灯组从采用了熏黑处理,造型比较狭长,给人的感觉比较锐利。前包围处的开口也更大,同时还在侧面加入了黑色装饰。另外,部分车型将配备车顶激光雷达。
从侧面来看,新车采用了溜背设计加上更低趴的造型让其更有轿跑SUV的感觉。整体有着不错的运动气息。此外,新车还将配备前后风挡与天幕一体化的视觉效果设计,并配有激光雷达。车尾的部分,智己LS6也使用了 智己LS7 相同的家族尾灯,看上去比较复杂,但辨识度还是挺高的。
值得一提的是,从目前内饰曝光的图片来看,搭载了全新设计的弧角边双联屏,科技氛围不错。新车还搭载了平底样式双辐方向盘,运动感出色。车机预计会继续搭载IM OS智能交互系统,标配 高通 8155芯片和英伟达Orin X智驾芯片。方向盘采用双幅式多功能式设计,并配备了怀挡,中控屏下方提供空调控制屏,扶手区采用镂空设计,并配备手机无线充电和双杯托。
动力方面,提供了两种版本可选,搭载的均为前后双电机组成的四驱系统,低配版本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分别是170kW以及304kW,总功率474kW;高配车型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分别是200kW以及379kW,总功率579kW,0-100km/h加速时间小于3.5秒,极速达到252km/h。此外,我们还了解到,新车的电池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并将会搭载一套800V快充系统。
前面说过了,智己 LS6上市之后将和小鹏G6展开较量,由于智己 LS6的信息有限,我们就简单来对比一下这两款车。
尺寸方面,从此前申报信息了解,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04*1988*1669mm,轴距2950mm,定位中型纯电SUV。整体尺寸要比小鹏G6大一些,空间也就想对充裕点。
动力方面,智己 LS6在最大功率,最高车速以及百公里加速上都优于小鹏G6,至于续航方面,前者还没有给到数据,这里不能做出对比。当然,智己 LS6与小鹏G6进行简单对比之后无论是在车身方面还是在动力方面都有优势,最后只等上市价格了。不过,相对比“外敌”来说,兄弟之间的内耗似乎杀伤力更大。
内耗何时休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步入了电动时代,和新势力们高举高打的新能源故事不一样,人们知道上汽切换新能源,始于微型电动车五菱宏光MINI EV。从2020年7月切入微型纯电市场后,它就长时间霸榜新能源销冠,并成功引领细分领域热潮。但市场没有永远的王者,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款定价低廉的小车,注定无法为上汽带来足够的利润,也无法支撑上汽转型。 寻车网
因此,上汽又于2020年12月与张江高科、阿里合资成立了 智己汽车 ,主攻30万元以上市场;又将 荣威 高端线R品牌独立成为“ 飞凡汽车 ”,定位20万-30万元市场,这才是上汽新能源汽车转型的代表。
但随着市场内卷化的愈发严重,以及智己和飞凡的双双遇冷,这两个品牌如今都急需为上汽打造出一个“爆款”。
不过,我们研究智己和飞凡各自旗下的两款车型及价格策略, 发现 二者的边界愈发模糊,陷入内耗困局。
智己L7 与 飞凡F7 、智己LS7与 飞凡R7 ,彼此之间长、宽、高、轴距的差距均不到100mm、电机参数相差无几,电池都用宁德时代,悬架都是前双叉臂后多连杆……舒适性、车机互联和辅助驾驶配置,同级别车型也无甚差别。唯一明显的区别或许在于价格:智己车型的平均售价要高于飞凡5万-10万元左右,而增加的无非是后轮转向、电吸门、空气悬挂等消费者不会优先考量的配置。
此外,同样是高端新能源品牌,外界很难将两者清晰区分开。具体来看智己L7发布时主打操控标签,性能则是对标 保时捷 。但LS7没有传承这一概念,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宣传设计、底盘等层面。
而飞凡,不但没有摸索出自己的特性,历经三次改名后让品牌形象更加模糊。跳跃的产品定价,加上因为产品质量遭遇多次维权,让它的向上之路更为坎坷。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无论是智己 LS7 背刺飞凡R7,还是飞凡 F7 对智己 L7 还以颜色,时至今日这两款车型依然没能担起大任,上个月两者月销均破两千的成绩,也只比此前好一点罢了。所以,上汽的“爆款”,可能还在路上,或许就是智己 LS6。
总结,从实力来说,智己 LS6有成为“爆款”的潜质,但就飞凡和智己的“内斗”来说,LS6可能会有它“师兄弟”的结局,不管怎么说先解决了内耗,各个品牌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慢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寻车网。无人机激光避障与感应避障的区别?无人机激光避障和感应避障是两种常用的避障技术,它们的区别在于避障原理和适用场景不同。激光避障技术是利用无人机上搭载的激光雷达设备,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扫描周围环境并测量距离,通过对激光回波信号的处理来确定前方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从而实现避障。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能够识别小尺寸障碍物等优点,适用于室内和室外环境。感应避障技术是利用无人机上搭载的传
2021上海车展:一汽-大众全新TALAGON揽境正式发布易车上海报道4月19日上海车展期间,一汽-大众带来了自己的全新旗舰SUVTALAGON,新车中文名为:揽境。新车基于大众MQBW平台打造,配置了家族双屏内饰与新式档把,与大众首次亮相的“云端悬浮”T字区,并提供6座(2/2/2)、7座(2/3/2)两种布局。外观方面,新车前脸采用大众最新家族式
18.98万元起比亚迪汉DM-i冠军版上市5月18日,比亚迪汉DM-i冠军版与汉DM-p战神版正式上市。汉DM-i冠军版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8.98万-24.98万元,起售价相比老款车型降低1万元。汉DM-p战神版售价为28.98万元。比亚迪汉DM-i冠军版将新增纯电续航200km版本。而汉DM-p战神版将成为比亚迪首款量产改装超混轿跑,将搭载比亚迪最新的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
极越01,重塑未来汽车机器人时代如今的新能源车市,优胜劣汰,已成定局。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还能接受一个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入局吗?极越,前不久刚上市第一款车型——极越01,以24.99-33.99万元的价格开卷汽车机器人时代。可能说起极越大家有些许陌生,但提起它的前身集度,大家可能会有所印象。早在2021年,百度和吉利共同出资,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并在成立时获得3亿美元启
法拉利最帅的一款跑车法拉利最帅的一款跑车是LaFerrari。法拉利的LaFerrari最早在2013年日内瓦车展上首次亮相,作为三神之一,LaFerrari拥有极为夸张的外观造型,相比其它法拉利车型,LaFerrari的蝴蝶门简直跟Enzo一样夸张。动力参数更是恐怖,搭载一台6.3升V12的自然吸气引擎,发动机最大功率588千瓦,电动机更是可以独立输出120千瓦的动力,
为何激光雷达是实现L4自动驾驶的核心?汽车行业正在进行基于智能驾驶的破坏性创新,如果在未来10年里错过智能旅行工具,就会错过时代。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逐步进化,汽车最终将成为“四圈超级计算机”的形式。“今年3月10日,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马尔马智行董事长张凯在沙龙主题活动中表示。在智能浪潮席卷的瞬间,汽车行业正在接受新的洗礼,这将推动汽车产业的新革命。智能驾驶发展的趋势是什么?长城
激光雷达行业痛点有哪些?目前来说,机器人激光雷达主要存在这几个问题:一、稳定性由于国产激光雷达材料以及结构上存在的一定问题,目前产品的稳定性存在一定问题,大多应用于消费级产品上,搭载产品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易产生各种问题;二、成本激光雷达因其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产品的精密性,在选材上比较慎重,因此产品的成本长期高居不下,不过EAI在控制成本这一块,通过自建工厂(规模经济)的形式成功实
高铁没有e座位原因高铁没有E座位是因为高铁座位的命名方式延续了飞机对座位编号命名的方式。早期的飞机多是单通道,每排有6个座位,分别是A、B、C、D、E、F,其中A和F代表靠窗,C和D代表靠近过道,E和F是中间位置。由于高铁座位排列采用了“国际惯例”,即模仿了航空座位的排列形式,而高铁二等座每排只有五个座位,按照3+2的模式进行安排,少了相对应的中间位置E座位,所以E座位被去掉了。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4 05:16:02
2023-11-17 02:43:47
2023-11-17 23:12:54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