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对合资车冲击并不大 国产车是不是开久后没有合资牢靠?

2024-01-03 17:53:44 | 寻车网

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国产车对合资车冲击并不大 国产车是不是开久后没有合资牢靠?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国产车对合资车冲击并不大 国产车是不是开久后没有合资牢靠?

国产车质量到底能不能赶上合资车?

一说车再提三大件就特马一笑话!现在生产的 汽车 无论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正常保养使用跑个二三十万公里都可以!所谓的质量是全车设计匹配如何;车身钢度和防腐蚀工艺及隔热降噪处理;车机系统整合等整车使用感!目前十万左右的代步车国产合资都半斤八两,某些合资可能还不如国产。二十以上就有区别了,但二十以上的国产车很少但正在突破!原因很简单无论技术和品牌都需要积累。花五十万买个吉利或长安您乐意不,不还是那个标吗!三大件!唉!常柴锡柴云内单缸机头八九十年代的纯国产发动机你来给我开坏一个看看你坏了它都在转(故障率范围内是允许的哪怕德国工业也有故障率)!变速箱自动的起步晚差了点手动的好像正在淘汰,基本用的全球技术买买买。底盘就更不提了匹配调校问题就看哪个品牌舍得花钱了!所以国产要赶上的是研发和品牌!至于质量,东西和装配工艺都一样的了您觉着会有多大差别!如果买,最笨的办法就是同级别车照着销量前十买!以上是一个90年代的汽修工的瞎扯淡!

连个油耗都将不下来,就不要提性能了。要知道国产现在还是以中低端车型为主,买这些车型的都是穷人,谁愿意要油耗高的。不要提车重安全,车重也不一定安全,国产不是不想把车做轻点省油,技术不行,一个紧凑型车重1.3吨,轮胎宽205,不这样高速没法跑,所以只能牺牲油耗,一些吹国产的还说大吹厂家良心厚道,你是真傻还是装傻,知不知道那是做不出来,技术缺陷。

首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自主某些车型的质量是高于合资车的,只是整体水平还有差距。而且自主品牌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自主一线品牌和二三线品牌的水平差距也非常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决定一个 汽车 的质量一般就分为几个大的板块:零部件质量、生产质量

这一部分主要取决于供应商的质量管控水平,目前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供应商选择上都逐渐在重叠,自主品牌为了提示产品质量,也在不断的寻求更优秀的合作伙伴。但是基于成本因素,也确实会选择一些国产供应商。但是国产并不代表质量差。随着不断的积累,国产零部件供应商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供应商。大家都是在不断进步的。

这一部分主要取决于主机厂自身的水平,尤其是在焊接、涂装、总装三个车间特别能体现出水平差距。这一部分主要取决于工厂的设备水平以及工艺经验积累。像吉利、长安最近新建的制造工厂,他们的制造水平以及达到或者超越了合资水平。虽然我们硬件水平提升了,但“软件”水平却需要持续提升。自主品牌在经验积累和传递上做得确实不如合资,导致我们总是在犯同样的错误。

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在同一个公司工作10年以上的技术人员非常少。即便是工作10年以上的,很多人都从技术岗转入了管理岗。

非常感谢这位朋友的邀请,也欢迎爱车的小伙伴们关注百乐鱼,一起交流互动分享 汽车 话题,互动学习。

国产 汽车 的质量能不能赶上合资车呢,这个问题其实是比较大的,因为它关系到了整个国产 汽车 行业的发展,严谨一点儿说,有很多国产 汽车 的质量是超过了合资 汽车 的,比如说吉利,长城,长安,奇瑞,广汽这些 汽车 品牌,这些 汽车 品牌的质量是相当可靠了,装配也是国际一流的自动化装配化,和国际一线大品牌如丰田,本田,大众,福特相比,并不弱,也不处于下风。这里说的是质量方面。之所以要说 一点儿。因为实际 汽车 的使用,还有一个技术方面的体验,以及它的经济性,这个也是衡量 汽车 综合好坏的一个方面了。

国产 汽车 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合资 汽车 如丰田和大众还是有差距的,不过差距在一步步的缩小,比如发动机技术基本上已经赶上来了,但是变速箱和底盘技术,还是差一些,这就是分开来看。

所以说国产 汽车 的质量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想看到 汽车 在半路上抛锚真的是非常困难了,而现在 汽车 这么多了,为何半路抛锚的少了,很鲜见了呢,就是因为质量都很OK,那么结果也就很明显了,因为市场也说明了这一点儿。国产 汽车 综合技术略差表现出来的就是国产综合调校会差一些,油耗就会高一点儿,然后使用多年之后的一些异响控制也会差一些。当然也与国产 汽车 价格低,不乐意用料有一些关系。

不否认国产车这几年有进步,但主要体现在与行驶不太关联的外壳、内饰和配置上,而不是最重要的动力系统核心技术三大件,想想看这样的国产车质量会赶上合资车?痴人说梦吧。离开国内市场,试问哪个自主车企能生存?为什么会这样?就是质量达不到国标标准,在国内雇水军吹牛逼忽悠消费者,在国外行吗?

国产车和合资车最重要的差距还是制造工艺方面,其实 汽车 制造最花钱的就是技术工艺方面,这些不是人工能替代的,都需要各种更好的精密设备来改善,精密设备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花钱如流水,我相信合资车这方面要比国产车多不少。

研发就是RMB,但也是创造利润的途径,国产车能真正研发的企业真不多,也只有奇瑞、长城、长安研发比较厉害点,吉利都算不上,拿来主义比较像。

国产车也许还需要一个10年才能赶得上合资车,研发和创新太花时间,随随便便一个验证都要几个月或者一年。国产车路还很长,现在还只是处于技术不够,装备来凑的阶段,我只能说“加油,国产车企业”。

这话不能说绝对,只能说目前国产几个大品牌的高端车质量已经超越合资车中比较差的几个品牌的中低档车了。和纯进口车之间差距还是巨大的,特别是在三大件方面。当然现在国产车在配置的丰富性上基本上可以碾压同价位任何合资品牌了。反正一边学一边超,我对国产车有信心,我对民族品牌有信心。奇瑞、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传祺、荣威、宝骏这几家还是很有未来的!

现在国产车技术虽然比不上合资车,但是国产车也很不错,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改进,国产车进步多了。毕竟国产车起步晚,没有优势,毕竟有个过程,比如,奇瑞,吉利,哈佛,红旗,一起奔腾,广汽传祺,其实都很不错,经过这几年的改进,现在的国产车也不比合资车差。

你要看哪些方面的质量了, 目前来说国内造车水平的起点确实落后其他国家挺多年的,要想这么短时间就赶上人家实在是有点困难,但国产车的方向很好,价位不高的情况下有着合资车绝对没有的配置。 但就算如此在发动机等三大件方面还是稍微有一点不足。 就目前而言十万左右的车还真的是国产车更占优势,随着时间发展国产车能赶上合资车是没问题的。

中国品牌最大的不足是——它是中国品牌。对某些中国人来说,朝死里喷中国品牌是一种生活上的习惯、道德上的要求、程序上的正义、政治上的正确……

动不动就国产车漏油,傻的很

国产车对合资车冲击并不大 国产车是不是开久后没有合资牢靠?

国产车是不是开久后没有合资牢靠?

相对来说,现在10几万及以下的车型,不比合资车差多少,有的甚至都超过了部分合资车型,你若说不牢靠,十几年的优利欧还能看到,十几年的赛弗、旗云、奔奔、F3不还是一样能看见吗,别人的车跑十几年,我们的照样可以,我们自主差吗?比起合资当然承认会有差距,但是这几年的国产车的进步,我们同样该承认,这是事实,而不是一味的嘲笑,很多人都说,国产车开个两三年就会出现整体质量下降,故障率上升等,拜托,不要活在几年前好吧,这种说法权威吗?无非就是来自于那些所谓的老司机、修车店的老师傅,国产不行啊,国产不可靠啊,还是那句话,不要只看以前,每个国家 汽车 工业的起步,都不是一步登天的。

多了不敢说,放在5年前,现在的自主水平但是不敢想的,但是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高投入的自主研发资金,目前有些国产已经具备了制造高水准、高质量的 汽车 产品条件,甚至有一些敢于突破豪华高端车型,自主品牌中,吉利 汽车 、长安 汽车 、长城 汽车 、奇瑞 汽车 、比亚迪 汽车 ,这5家车企,是我最信得过最欣赏的车企,各有所长,事实上也是销量中口碑最好的车企。

你们也许不敢想象,曾经我们作为全球 汽车 第一销量大国,自主品牌中却没有一台超过20万的车型,合资车抓住了这一点,他们似乎相信中国制造不会突破这种水平,这让他们常年霸占中高端市场,一副高傲的姿态,没有优惠、没有现在良好的服务,因为你只有想选好点的车型,就只有他们,哈弗H8的出现,打破了这一 历史 神话,当然,突破豪华的过程是艰辛的,甚至是痛苦的,庆幸的是自主品牌咬着牙再坚持,相继推出的哈弗H9,再到今天的WEY品牌,比亚迪唐,4.9秒的0-1加速成绩让人欲罢不能,出口国外各地的新能源大巴,让歪果仁明白什么是made in chind,吉利自主家轿市场销量第一,更是拥有博瑞这样的自主中型车代表车型,奇瑞的发动机热效率和长安的发动机蓝鲸技术,全部入围中国心获奖名单,请问比人家晚起步几十年的自主算差吗?

当然,一些国产自主品牌,不上进、不研发新技术,制造出来的低质、低端产品,拉低了自主品牌形象,这对其他企业显然是不公平的,以前自主造成水平有限,以简单粗暴的方式造出车辆,几年后发现车辆整体松散,这种现象至今仍然存在,客户买了这样的产品,发现问题后就说国产车质量问题不合格,是不是做的好的也就同样背锅。所以,不是自主品牌不行,而是你自己就选错了品牌。

有些人永远不愿承认国产的进步,还天真的告诉别人,买国产的都是因为穷,我真不知道你这所谓的优越感来自哪里,一辆哈弗H9顶配,你知道是什么概念吗,它们的车主完全可以选择一辆低配的凯迪拉克ATS-L,甚至奥迪A4L。一辆WEY,可以在奇骏、途观、昂克威、探界者里面挑选任何一辆,你告诉我他们没钱,你要开个奔驰S宝马7系就算了,我相信这种人一般没有这么无聊嘲笑别人,你也许开着一台10万不到的,配置还是前盘后鼓,手摇后窗的合资,这样笑话自主,你就是在刷存在感,说白了,这是一个关乎面子的问题,仅此而已。

因为这5家车企,拉出来哪一家,他们一年交的税,也许你在世几个轮回,也交不起,对于国产车,我们理应做到,好的给予支持,次的理应抵制,可以包容,绝不纵容!

首先,我比较反感那些说车保值的,因为买车不是以后卖车,不是以后自己的车还能值多少钱,因为买车就是喜欢才买,不是因为将来卖车才买。我的第一辆车是国产车,不说名字了,省得有人说我做广告,开了九年多,刚刚换了一辆合资车,谁有钱都想卖个贵点的,跟牢靠不牢靠没关系,跟爱不爱国没关系,但是我不会买日韩车,自己的情怀,别介意。

我的第一辆车开了九年多,没有大毛病,小毛病也很少,九年换了四条轮胎,换了一个启动器,自己改装的疝气大灯,换了两块电瓶,够可以的了,到现在还是200块钱600公里,够省油的了,只是外观比较难看才换的车。

建议兜里钱少就买国产,配置高,如果将来有钱了看自己的心情,最好不要看别人怎么说,自己高兴就好。

第一次说这么多,不喜勿喷。

引言:我很多朋友都在抱怨,为什么他买的那台国产车刚开始的时候开着挺好,为什么现在用车感受大不如当年,整车异响以及油耗表现都让他慢慢失望,除了超大的空间以及丰富的配置之外,整体的表现都在下滑,与同车龄的合资品牌相比,有很明显的差距。

汽车 是一个消费品,大家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损耗以及故障,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来看看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数据吧, 汽车 之家统计出来的 汽车 行业总体表现给到了我们答案。

这个榜单以百车故障数为单位,统计出定量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数,数据越小那么整车的故障就越少,用车过程中也就越省心。这个榜单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合资品牌以及进口品牌车型。本田、丰田、大众、福特等品牌表现都超过了行业总体水平,当然超过行业总体水平的还是奇瑞以及比亚迪两家国产品牌。当然也只是这两家而已。

国产车的不乏优秀的产品,奇瑞、观致、比亚迪、长城等产品的质量表现都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用车感受,但是国产车品牌众多,也有很多粗制滥造的产品拉低整体质量表现。使得国产车的总体质量低于整体水平。

咱们先来聊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浴盆曲线,浴盆曲线可以反应出来一个产品设计的过程。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品初期表现阶段,第二则是有效寿命阶段,第三则是故障率爆发阶段。

第一阶段从产品的设计角度分析的话,是一台车从无到有的研发过程,这个过程中会有着很多故障发生,厂家在这个阶段内会做出调试整改,使得产品趋于正常化。减小整车的故障率。

第二阶段则是产品的设计寿命,这点由产品的定位以及厂家的实力决定。如果一台车定位于运动,那么他第二阶段的寿命就就不会太长,如果他定位于家用车,那么这阶段的使用年限则更长,第二阶段时间长度,保证了你正常用车的使用时间。

第三阶段是故障爆发期,一台车10年20万公里之后故障增多,球笼磨损、变速箱抖动严重、发动机烧机油,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到来,则表示这台车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多故障爆发期则代表着了这台车到了更换的时候。

如果你看不懂,那么笔者简单粗暴的告诉你,国产车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时间,要比合资车更短,也就是说国产车研发过程以及使用过程都要比合资车短。原因很简单,我们的整车制造体系以及供应商体系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整体解释就是我们的基础工业以及配套工业相对落后。

同样的火花塞,国内生产的火花塞寿命以及效率都要比博世火花塞差,一方面是高强度材料锻造上边我们的技术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则是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上,正负两级的间隙如何布置,电弧如何行走工作,这些常规理论大家都知道,如何突破瓶颈提升效率。博世往往要比国内更领先一步。火花塞只是一个零部件,但是却可以放大到整车上,同样的一台车,如何更好的控制质量,耐久性以及故障率如何控制,国产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国产车耐久性差,三年之后用车感受不如合资车。这个合资车也分三六九等,如果我们与丰田本田这种注重耐久性的车企相比的话,的确无法抗衡,毕竟两田以耐久性闻名,整车的质量表现真的非常出色。但是如果与美系、法系车相比的话,我们还不至于那么差。

三年车龄的国产车与雪佛兰、雪铁龙车型相比,我们的质量也并咩有那么不堪一击,因为这些车企更加侧重于其他用车感受,比如说雪铁龙侧重底盘、科鲁兹则侧重外形设计,所以说他们在耐久性以及整体质量的表现上,与国产车差距不大。

小结:其实现在国产车的质量表现也很不错,长城、奇瑞、观致等品牌在质量控制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在三年耐久性表现上,这些国产车也都能与主流车企抗衡。但是一些粗制滥造的品牌,在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上,就有一定的不足。

可不可靠,我不知道,但我每天在路上都能看到10年车龄以上的国产 汽车 。

长安的奔奔,比亚迪的老标F3,吉利的老远景,老1.3升的自由舰,甚至前些天还看到了一辆优利欧。而长城的H5,H3,奇瑞的A515,A516,A3,和09款的瑞虎,哪一辆车不是10年以上?就连我自己的吉利帝豪到现在也有了11万多公里,9年多的车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国产车的可靠?

我们所知道的国产 汽车 ,这里指家用车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远远地落后于日韩等车企。要说韩国 汽车 工业很年轻那它们也发展了50多年了,而国产才刚刚开始20多年。

而我们对于国产车的坏印象都被无情地放大了。

说到生锈,一些合资车怕是比国产车更彻底。

说到发动机,异响和机油增多好像也不是国产车的专利。

说到断轴,美系跪过,德系跪过,日韩系每个都没跑掉。

奇瑞,吉利,长城都是年轻的车企,而造车,造家用车都是从上世纪90年代才刚刚起步,发展到今天也只是韩国车企的一半时间。

长期以来国产 汽车 一直给人以质低价廉的坏印象,而这一印象多来自它们的发展之初,我们不能用蹒跚学步的孩子不会跌倒的想法来看待这些年轻的企业。想当年,韩国日本的车企哪一个不是以价格低廉来打开市场的?国产 汽车 的今天何尝不是韩系日系的昨天呢?

当年日韩系也是凭着廉价打开的欧美市场,没有哪一辆新生的车可以做到十全十美!

而日韩 汽车 的发展之初也是借用了他国的技术,只是时间长了,那种模仿被人所遗忘了。第一台 汽车 发动机不是在日本和韩国诞生的,第一台 汽车 更不是,而广为称赞的转子发动机也不是日本发明的,这一点大家不要忘了。

短短的二十多年,国产 汽车 自主品牌就发展成现在的样子,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国产 汽车 是好样的。如果说发动机是我们抄作业抄来的,吉利的1.8T发动机虽然在动力参数上差一些,但至少没有像它老师一样丢机油。而现在的新能源 汽车 呢?面对国外技术的层层壁垒和专利保护,我们的国企能够另辟蹊径弯道超车,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走在了前面。

把外来的企业当成老师,它们又教会了我们什么?我们是交了学费的,用市场换技术才得来可以学习的机会,人家也不是活雷锋,没有好处人家会免费帮忙?

而近些年来,进口和合资车型都在不断降价,从早年的加价都不能短时间提车,到现在上市不长时间的车型都在降价优惠。这些外来车企肯定为了消费者,而是为了降维打击国产 汽车 。如果说国产 汽车 一直在以质优价廉来吸引消费者,那么进口合资车也在做同样的事儿。

美系车已经打7折销售,德系车正在打8折,日系车的某品牌甚至达到了6折。这不单单是为了扩展销量,而是要把国产 汽车 扼杀在摇篮里。

可能又会有人说是合资车企的良心,但我想说的是,合资车企已经开始把销售为重心转向到了售后。如果你的车子不小心发生了剐蹭,维修的费用会达到国产车同级别的2到3倍。

如果大家都是老司机,不会发生剐蹭维护,那么原件的正常更换总可以说明问题吧?

大众速腾的转向机总成价格一般为2300元,而大家广泛称赞的本田锋范,飞度的价格老款要在2000左右,就是新款的价格也达到了1000元,而我们常说的国产车吉利帝豪的价格仅为550元。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用买国产紧凑型车的钱,去买一辆A0级合资的微车呢?难道就只是情怀而不是因为缺钙?

国产车的质量问题,主要的是在初期,大家都可以感受并看到,初期的时候,外型难看,颜色易变,车身的拼接处,大大的裂缝,里面更是难说了,不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这些问题没有了,完全可以说,如果单是制造,我们已在世界的前列,得益于中国车市的发展,优秀零部件厂商云集中国,也是市场的发展,国产的零部件商也能利用先进的技术,精密的机床生产各种零配件,在总装厂里,以前什么激光焊接,机器人装配等等先进的制造生产方式已在国产车上实现,可以说,在A级车上,在初级S 车上,购买使用完全放心,并有部分车型完全超越了进口合资车,进口合资车A级车价钱还是比国产车高的,不是质量而只是品牌的超值效应。中国国产车主要欠缺的是C级车以上的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如果只为质量,那产品必然比同类进口合资的要贵很多,放弃质量,那就更拼不过合资车了,但国产车要进步,必然要在C级以上的车发力,才能象其它行业一样,叫响中国制造。

这就要看你说的所谓的牢靠是指的什么了?是不把你扔在路上?还是连小毛病都没有。

如果指的是不把你扔到路上,那国产车现在完全可以达到你的所有要求。根据车质网上的数据,现在绝大多数自主品牌的车,整体质量已经基本和合资品牌齐平。三大件的可靠性,甚至已经略微超过合资品牌。也就是说,你在现阶段。买一台国产车。相比纯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在产品稳定性这方面是几乎没什么区别的。

从小毛病这个角度来讲,国产品牌出现小毛病的情况会略多一点。比如车身异响。一些装配的粗糙。全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可能会让人很闹心,但说实话。如果你只是拿 汽车 当代步工具,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从经济上考虑。国产品牌的保养费用很低。配件便宜。维修方便。加上整个价格相比合资或者是进口品牌要低得多。

如果说你就打算花个合资或者进口车的钱,那你购买一些国产品牌的高端产品,你会发现。这些产品的产品力,已经相当的高了,同级别使用的各种配件, 科技 配置,都要高于合资或进口。

我所在的单位大概有40辆车,有合适的,有进口的,有国产的。但基本上这些车在开40万公里到时候都没有过多的大问题。所以如果从经济性考虑,国产车完全没问题。非要讲面子。买合资或者进口品牌也全看你。

国产车和合资车还有多大差距?老司机:开几年就知道了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想买一台国产车,很多人都会劝你,“国产车没有合资车质量好,特别是上了年限的国产车,小毛病不断,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区别,开几年就知道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很多人说国产车爱生锈,10年前的国产车确实有这样的问题,但是这两年,因为造车工艺的进步,电泳、镀锌、喷漆等防腐手段的进步,国产车生锈的案例越来越少。除此之外,国产车在质量把控方面,其实并不比合资车差。近几年,一些大的质量丑闻几乎都是合资车贡献的。

德系车,有变速箱死亡闪烁、有烧机油问题,途观L和帕萨特先后刷新中保研正面偏置碰撞测试最差成绩。三个豪华品牌BBA,都算不上质量稳定,上了年限之后普遍存在漏油的问题。

日系车,有钢材造假,有机油乳化,有机油增多,有雨天失速,日产轩逸和本田的很多车型,在碰撞测试中成绩较差。

作为国内占比最高的两大车系,日系车和德系车近几年爆发出不少的质量丑闻,你说这样的车型能算得上质量稳定吗?

而国产车其实在造车方面是更有诚意的。国产车和合资车,一个像是贫苦人家的孩子,虽然起步比较晚,技术可能也不算太先进,但胜在勤劳肯干,愿意去钻研提高。而合资车像是富家子弟,有人有钱有技术,还有影响力,但是往往比较傲慢。

所以说,国产车和合资车,目前呈现了一种很奇怪的倒挂现象,国产车的三大件方面质量稳定性表现不错,只是一些小毛病偏多一点。而合资车,车身其他零部件的质量更稳定,但是三大件方面,有时候会出问题,而且一出问题往往还是比较严重的质量丑闻。所谓的合资车质量更稳定,不过是一个伪命题而已,随着新能源 汽车 逐渐取代燃油车,电动 汽车 的三大件出问题的概率要小得多,届时,稳定性不再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合资车所谓的质量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不见得,我开的是长城腾翼c30已经八年了,八万公里,只是换了个电瓶,四只轮胎,其它啥毛病都没,可是我们村一块接的合资车毛病连连,这究竟是人为的事还是车的质量问题,好多人其实是人云亦云。咱们国家近多年无论从哪一方面都突飞猛进, 汽车 制造业也焕然一新,这有目共睹,纵观全世界那个国家 汽车 制造业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我们国家也一样,国产车其实做的相当扎实,你说来?

这要是在以前,也许是国产车不如合资车使用时间长,但 汽车 都有一个使用年限,在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里,无论国产还是合资,都是没有什么问题了,现在国产车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与合资车的差距越来越小,再过几年,出现并驾齐驱甚至超越合资车并不希罕。我国的火箭比外国晚,但发射成功率世界第一。在中国这么好的环境下,中国车企努力提高制造工艺,精益求精,一定会造出让合资车都羡慕的国产车来!

国产好不好,谁用谁知道。买国产有两种情况一是钱不够多,二是配置高颜值高。其实合资车便宜的有的是,七八万左右就可以买,相比国产车那配置真的有点丐中丐的意思。说国产不好的基本是买这些车的人,和 汽车 销售,合资车雇的水军,再就是买十几万左右的合资车主。花十几万和国产十万左右的差别不大,有些甚至不如国产。国产车质量问题主要出在工艺不够细,开几年到处异响,也就是装配松散,不够严谨。发动机变速箱肯定没问题,我个人用车感受就是四个门子乱响。朋友的合资车进口车都比较高档好像不存在这些毛病。国产车几万块钱真的不要要求太高。

国产车对合资车冲击并不大 国产车是不是开久后没有合资牢靠?

上海车展,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

上海

车展开幕首日,我们看到了一堆新能源车的集中亮相。

在这堆车型之中,国产车型的占比非常高,而以往备受关注的主流合资品牌,在20万、30万级别的市场中投放的车型,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热度。正如车展开幕之前的猜想一样,消费者现在相比于合资车型的新车,更期待国产品牌给他们带来惊喜。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次上海车展,国产车的表现确实不俗。我们看到了业界对于合资车以往的热情褪去,也看到了国产品牌展台被团团围住甚至来晚只能站在很远处“收听”发布会。国产新车不少,合资品牌来来回回还是那些车,没什么新鲜感,这就是本次上海车展的一个缩影。

而且,也像去年我们所预料的一样,在顺利拿下15-20万级别市场之后,今年的国产汽车品牌开始向30万级别和以上价位的市场,开始了试探。国产品牌正在“冲击”,合资品牌正在“守擂”。

这次车展,国产、合资,各自都表现如何?

车展首日,国产新能源主要战场在30万级?

上海车展首日,我们看到了诸多国产汽车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上市和亮相,它们,都很统一的瞄向了一个更高阶的市场,都想迈进30万元这个级别。去年,卖过30万元的国产汽车产品,有,但是不够多。

而今年,有更多的品牌准备让消费者花30万以上的价格去选择一台国产新能源。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问题,15-20万级别的市场,国产车在去年能够拿下,说明在这个价位级别的市场里国产车值这个价,消费者认可,所以才有了去年新能源市场的“繁荣”。这么说吧,去年国产新能源的成功,有一半也是因为合资车的拉跨所导致的,具体就不展开列举车型了,总之有那么几款曾经主流的车型,去年我们几乎都听不到关于它们的消息。

以至于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合资品牌的部分企业,例如没有什么新技术、新产品的品牌展台,早已经变成了“展销会”,当地的销售人员也早已进入展台。或许是在车展之前,公布的车展方案没有过多的看头,这些合资企业展台关注度都不算高。

今年,关注度较高的,是国产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品牌、车型。有

比亚迪

腾势

仰望

;有

奇瑞

的iCAR、星纪元等等,大部分国产主流车企都有了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高端、豪华或者超豪华品牌。

今年国产品牌迈进30万级别,挑战的难度会比去年大很多。即将要面对的,是二线豪华品牌、一线豪华品牌的汽油车产品,而今年,差不多也是它们新能源发力的时候了。沉寂了几年之后,尤其是一线豪华品牌,

奔驰

在今年带来了EQE SUV、EQE AMG、EQG概念车、

迈巴赫EQS SUV

;

宝马寻车网

集团的四大品牌带来了宝马i7 M70L、宝马XM Label Red限量版、宝马M760Le,以及MINI Concept Aceman、

劳斯莱斯

Spectre

闪灵

等。

这些豪华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不能对现有的国产电动车产生多大的影响,毕竟价格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它们起到了豪华品牌电动车“标杆”的作用,让消费者重新意式到,在30万级别甚至更高阶的选择上,它们的产品仍旧会有着更好的体验感。

合资品牌的豪华车市场格局,目前是这样,30万-50万级别有燃油车守着,更高价格的市场开始用新能源车渗透。接下来,国产新能源品牌30万以上走高端的产品,是要和豪华品牌的燃油车抢市场的。

国产车真正崛起?合资车已经衰落?

车展上,看似热闹的国产车展台,似乎我们看到了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崛起;也感觉到了合资车型暂时的衰落。同时,这次车展上,我们还发现了国产品牌走向高端存在的两个共通点,和一个客观的问题。

首先,国内车企,在品牌化建设的道路上仍旧有待提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在车品的某些细节方面,例如做工、设计、用料上还是存在差距,需要再精益求精;之后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在30万级别开始,合资车更好的观念,这部分消费者的心中还是很根深蒂固的。

以上前两个点,是目前国产汽车品牌以及国产汽车产品的共性,它们在品牌建设层面都有着自己的薄弱环节;而且,国产品牌的高端化刚刚起步,除了有一定的技术支撑之外,没有任何品牌附加值来撑起它的溢价能力。像比亚迪集团,仰望、腾势、奇瑞集团iCAR和高合品牌等,这届车展上的表现都足够抢眼,价格不低、新车不少,但它们都需要共同面对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能把自己的高端化保持住?

作为消费者和汽车行业从业者来看,现在国产高端品牌“多点开花”的态势,不一定是一件好事。30万级以上的市场,容量有限,容不下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自己的高端品牌,就像为什么一线只有BBA,其他的都是二线豪华一个道理。

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刚刚起步,疲软、抗风险能力低,如果想长期、稳定的发展高端化,势必要解决一些问题。例如,花时间培养品牌文化给消费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目前来看,以上提到的国产新能源品牌中,只有比亚迪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

然后做工、用料、质感层面这些不好客观评价的东西,因人而异;我可以承认国产新能源的技术现在做的确实好,但我还是更喜欢看合资车的设计,尤其是颜色的搭配、材质的选择,这些方面它们做的确实会更好一些。

只能说,现在的国产新能源品牌冲击高端,并非是一次“短跑”,而是一次“长跑”,前期冲的猛不见得后期就能跑的远。而且,一二线的传统豪华品牌,今年就已经有开始在新能源市场发力的品牌,奔驰、宝马的新产品都已经和三年前有了质的变化,而且车型越来越重磅。

要说

沃尔沃

雷克萨斯

凯迪拉克

这些二线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方面已经远落后于国产品牌,确实不可否认,这次车展上展台也比较冷清。但国产新能源高端化,想绕过它们没那么容易,即便没什么新车,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也会犹豫一下“一个高端国产品牌,和一个有优惠的二线豪华品牌,该怎么选”,信我,肯定会有这种消费观念。

今年,我们看到了国产品牌高端化的成功吗?

看到了一部分品牌发起新能源高端化的挑战,但能不能成功?算不算成功?谁成功了?可能要等到今年的广州车展或者

北京

车展才会有一个明确答案。至于合资品牌的衰落,其实今年在车展前就已经有了一些迹象,而车展,只是印证这些想法,显然主流的合资品牌,尤其是高端品牌,新能源的产品力从今年开始逐渐回归正轨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国产车对合资车冲击并不大 国产车是不是开久后没有合资牢靠?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国产车对合资车冲击并不大 国产车是不是开久后没有合资牢靠?”相关推荐
福特是不是合资车国产车 福特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
福特是不是合资车国产车 福特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

福特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福特是合资车,福特是一个来自美国的品牌。福特(Ford)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FordMotorCompany)旗下的众多品牌之一,公司及品牌名"福特"来源于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Ford)的姓氏。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设计、制造、销售高品质的轿车、SUV、卡车和电动车型以及林肯品牌豪华车型,并提供相关售后服务。

2023-12-13 02:01:06
临海合资车是不是国产车 别克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
临海合资车是不是国产车 别克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

合资品牌属于国产车么?合资品牌属于国产车么?绝大部分合资品牌都属于国产车。相关介绍:1、定义:国产车的定义,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制造的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可以理解为,只要是在中国大陆生产制造出来的车子都叫国产车。很多人会把自主品牌与国产车的概念混淆,认为只有自主品牌才算是国产车,例如长城汽车。国产车和自主品牌汽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绝大部分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都属于国产车,因为它们都在中国

2023-12-21 06:31:39
国产车还是合资车靠谱 国产车好还是合资好
国产车还是合资车靠谱 国产车好还是合资好

合资车好还是国产车好现在国产车更好。国产车的优点:1、价格实惠;2、配置高,性价比高。合资车的优点:1、经久耐用;2、油耗控制,更胜一筹。1、如果你为了改善生活,买车用来代步用,准备3-5年内换车的。那么,别犹豫买台国产车吧;2、如果你为了市区代步,希望开个8年,10年的,那么你可以考虑买台合资车。买国产车可以支持国货,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虽然国产车和

2023-12-14 09:56:05
国产车不输合资车吗 国产车还是合资车好
国产车不输合资车吗 国产车还是合资车好

合资车好还是国产车好现在国产车更好。国产车的优点:1、价格实惠;2、配置高,性价比高。合资车的优点:1、经久耐用;2、油耗控制,更胜一筹。1、如果你为了改善生活,买车用来代步用,准备3-5年内换车的。那么,别犹豫买台国产车吧;2、如果你为了市区代步,希望开个8年,10年的,那么你可以考虑买台合资车。买国产车可以支持国货,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虽然国产车和

2023-12-13 18:43:01
五菱算是合资车不是国产车 五菱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
五菱算是合资车不是国产车 五菱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

五菱汽车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车五菱汽车是国产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共同组建的大型中外合资汽车公司。尽管有外资参与,但它仍然被视为国产车,原因有以下几点:1.股权结构:上汽通用五菱的股权结构中,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最大份额,而柳州五菱原本就是一家中国国有企业。2.品牌归属:

2023-12-27 01:20:44
林肯是合资车不是国产车 长安林肯是合资还是国产
林肯是合资车不是国产车 长安林肯是合资还是国产

林肯是合资还是进口车?林肯是进口车。林肯汽车(LincolnMotor)是美国汽车公司福特公司旗下的豪华车品牌,由亨利·马丁利兰于1917年创立,其品牌名称以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命名。早在20世纪80年代,林肯就开始进入中国,但2008年由于旧车型和低成本性能等因素,销售疲软,最终被迫退出中国市场,直到2014年4月福特CEO马克菲尔兹刚刚宣布他返回中国。扩展资料

2023-12-21 06:19:53
国产车不如合资车是真的吗 国产车还是合资车好
国产车不如合资车是真的吗 国产车还是合资车好

国产车与合资车有多大差距?这些硬伤如鲠在喉,一直制约着我们有朋友让喵哥给大家聊一下,目前国产车跟合资车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我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虽然这些年国产车的进步很大,可以说近10年国产车的进步实现了一些质的飞跃,比如说像难度比较大的发动机和底盘,这些东西像国产的奇瑞,甚至有一些达到了比较突出的水平,但是目前综合来看国产车跟合资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喵哥先直观的给大家举个例子

2023-12-28 17:53:43
比亚迪有合资车没有国产车 比亚迪是合资还是国产
比亚迪有合资车没有国产车 比亚迪是合资还是国产

比亚迪国产车还是合资车比亚迪是一个自主品牌,比亚迪的汽车都是国产车。比亚迪有很多车,suv,mpv等等。比亚迪旗下suv有宋,宋plus,唐,宋pro,元等。宋plus紧凑型suv,轴距为2765mm,长宽高分别为4705mm,1890mm,1680mm。宋plus使用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6kw,最大扭矩为288牛米。该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转速为每分钟5500转,最大扭

2023-12-12 13: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