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7 20:34:03 | 寻车网
2023年一季度,
比亚迪
以44万辆的上险量超越“南北
大众
”的总和,登顶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品牌,这是中国乘用车发展近40年来第一次。
穿梭到2017年,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总销量超400万台,而当时的比亚迪销量仅为41.6万辆。
国产车企的进步,不止在销量,更是在本届
上海
车展上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同。以至于,网上很多留言:
合资车已落幕!合资车最后的辉煌!寻车网
真的有这么夸张吗?我们从车展上的合资新车盘点起!
理想L8
平替:
福特
新
锐界
L
亮点:7座混动,大屏夺目,大马力!
新锐界L在车展上终于上市了,新车推出混动版和燃油版共7款车型,
指导价为22.98万-30.98万元。
这一次,它的尺寸加长到5米的量级,体型与理想L8差不多。它具备5座与7座版本,顶配车型是2+2+3布局,
第二排用了舰长座椅,带有可调节脚托
,支持一键半躺,非常的舒适。在尺寸加大后,新锐界L的第三排做到一台入门A级轿车的后排体验,这么看是比
汉兰达
香的。
内饰上,它配备了“贯穿式”大屏,其智能化、车机系统都不亚于新势力车型。入门级车型配置已很到位,标配19英寸轮辋、ACC全速自适应巡航、8扬声器音响等,也根据车型适配
手机无线充电、B&O品牌音响、360度全景影像
等功能。
动力上,全新锐界L除了有燃油版2.0T发动机;
还有2.0T混动版,其最大功率为202千瓦,最大扭矩为405Nm
。蜗牛车志此前已对混动版车型进行试驾,新车无论加速体验还是平顺性都值得一赞,底盘的调教风格偏向于紧致运动,而且配备传统的机械四驱,所以在应对不好的路况时更为从容。它的刹车脚感不会像其它品牌的混动车型那般有断层感,偏向于燃油车的体验。值得一说的是,燃油经济性表现很出色,
一箱油能跑1200公里,WLTC工况的百公里油耗低至6.31L。
相比起来,理想L8馈电下百公里油耗在8L左右,且要加95号汽油。
对比理想L8起步是要33.98万元,全新锐界L的定价更具诚意。不过,锐界L混动版并不能上绿牌,对于限牌城市而言就有了门槛,而理想L8则是对充电条件有要求。所以得看你自己的具体需求。
“坚持做自己”:
马自达
CX-50行也
亮点:针对中国市场空间加码,比RAV4荣放大一圈;轻越野设计
虽然马自达当下已沦为国内冷门的小众品牌,但车展上它依旧掀起一波热门争议。首先自然是因为它继续反其道而行之,成为燃油车领域“顽固分子”--推出全新CX-50行也;再者则是因为它给
出了不羁的预售价:15.98万-21.20万元
;最后是它
全系无四驱,也没有搭配独立悬挂,采用板悬设计,变速箱是6AT!
这样的条件这样的价位,很多人说,我为何不选比亚迪宋PLUS DM-i,或者2.0T+8AT的吉利
星越L
?至少还支持了国产品牌!不过,一波执着的马粉依旧让我们看到马自达在国内生存下来的希望,据报道,
自3月开启小订截止4月17日,CX-50行也的预订量已超1.5万辆
,超出
长安
马自达此前设定的1万辆目标。
“贵与不贵”主要看参照物,如果参照老款CX-5,新车的产品力是有提升的。第一,它的定位更为明确,满足消费者“近郊”出游的需求,
所以在空间上针对中国市场进行加码
。CX-50行也长宽高为4785/1920/1638mm,轴距2815mm,其车宽很接近汉兰达和
冠道
,比CR-V要大很多;后排空间比
RAV4荣放
大了近55mm,另外,
后排座椅比美国同款车型也延长55mm
。这下不用嫌弃马自达的空间小了吧?
第二,
“人马一体”的驾控风格依然在
,它提供2.0L和2.5L两种动力选择,与6AT相匹配。其中2.5L车型采用马自达最新的智能变缸技术,油耗为
7.35L/100km。
可惜的是,此次车展上,2.5升混合动力系统车型只是亮相,后续上市应该会更香。
最后,
对于它那落后半个时代的内饰氛围
,不同买车人想法不同,像有些年轻人或许会觉得没有“满眼全是屏”的内饰只能叫难民车?可有部分人对于车内讲究实用简单即可,那他们就愿意为马自达的内饰买单。
总之,各花入各眼,全球车企都在“卷”智能化,“卷”科技感,反而“坚持做自己”的马自达成为市场上特立独行的存在。市场可以不理解,但也要选择尊重!
价格杀手:
别克E5
亮点:奥特能平台最便宜的车,8155+6K屏幕
本以为国产新能源车“价格战”已经打到内耗阶段,没想到传统合资阵营“豁出来”更夸张。我想本届车展上发奋力度最大的合资新能源车是
别克
E5吧。
看看这
30英寸一体式弧面6K屏
,再对照下轴距2954mm的中大型车定位,它居然拉到了20万元级别,
指导价为20.89万元-27.89万元
!要知道,差不多尺寸的比亚迪唐EV,价格在30万左右。上汽通用相关负责人直言:
这车我们是亏本卖,但为了市场,我们别无选择...
蜗牛车志已在车展前夕对新车进行试驾,从体验来说,
别克E5的VCS智能座舱很强大
,有
高通
骁龙8155芯片以及5G通信技术等配置加持,从语音识别能力到生态的应用,都很聪明很好用。
另外,
E5是别克首款基于奥特能纯电平台打造的SUV
,我们知道该平台下的车型有豪华车
凯迪拉克
锐歌。作为奥特能平台下放的车型,别克E5搭载通用汽车自研的三电系统,具体的动力表现可以去看下我们试驾视频,简单总结真实体验:
偏向于燃油车的驾控,底盘硬朗,女生坐在后排表示不晕车的电动SUV。
续航方面,它配备68kWh和80kWh两种三元锂电池规格,前置前驱版本CLTC工况下的续航分别为545km和620km,另外还有
更高性能的艾维亚四驱版,续航达603km
。
总体来看,E5是目前别克带给我们最好最有诚意的新能源产品,从定价到颇有新意的曲面大屏到奥特能纯电平台,它整体算是很优秀的。是否热销,还得看如何去宣传。
写在最后
我们赞叹国货的崛起,但合资车“绝地大反攻”也并没有停歇。此次车展上,
本田换代雅阁亮相
,尺寸加长/动力提升/首搭插混
,参考3月份2万+台的销量
,5月上市依旧具备爆款潜力。
全新一代长轴版GLC SUV
公布售价,虽然
42.78万-53.13万元
的定价比老款更贵了,但新增7座版本/换装新内饰,以及
奔驰
品牌号召力,相信它在接下来几个月还是可以拿下不错的销量表现。
在新能源领域,
大众全新纯电旗舰ID.7 VIZZION
也是许多人关注的车型之一。
沃尔沃EX90
、
丰田
bZ3等等都有不少人围观。
现在说
合资车落寞还为时尚早,你觉得呢?
你现在买车偏向于买国产车还是合资车?留言探讨下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蜗牛车志,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2年,广汽
丰田
以100.5万辆的成绩“压线”完成了年度目标。而在今年一月,在各大品牌都面临销量下滑的趋势之下,广汽丰田的表现依然十分坚挺,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5,500台,完美实现“开门红”。
而在最近,随着春天的悄然到来,广汽丰田正式公布了其二月份的交付成绩。其中,单月销量67,029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6.2%。虽然从数据上看,广汽丰田二月的表现依旧可观,但相比一月份超7.5万台的成绩,还是有所下滑。
混动渗透率持续提升,第五代THS架构值得期待
细分至产品层面,双擎系列仍是二月份的主要销量贡献者,累计成交达到21,075台,在全部车型中销量占比高达31.4%,再度领跑合资阵营。其中,广汽丰田的电动化渗透率高达32.4%,相比去年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一月初的广州车展现场,广汽丰田正式发布了第五代THS混动系统。据悉,相比现款技术,新款混动系统将在重量上减轻13.3KG,综合功率提升12%,0至60公里的提速能力提升14%,并匹配1.8和2.0两种自然吸气发动机,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广汽丰田在合资混动领域的统治地位。
除此之外,广汽丰田在中高端市场的表现也值得肯定。其中,二月30万以上智能电混双擎销量为8942台,稳居合资品牌榜首,其中混动版本的第八代
凯美瑞
当前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台,成交量持续向好。
被迫降价,广汽丰田的纯电之路有点“坎坷”
不得不说,过去的二月份,对于广汽丰田而言,是欢喜与悲伤交加的一个月。随着双擎车型的渗透率持续提升,第五代THS混动系统上市的消息,也被逐渐提上日程。而在纯电领域,广汽丰田的运气似乎就没有那么好了,因为这一切,都将“归功于”
特斯拉
降价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
据悉,年初为了冲击新年销量,顺便“收割”一批国产品牌,特斯拉
Model 3
、
Model Y
等车型纷纷开启降价模式,最高降幅超过3万元,其中model 3最低价格直接去到了22.99万,这让很多自主和合资品牌都坐不住了。
因此,在二月初,售价区间为19.98万至28.78万的
广汽丰田bZ4X
宣布降价3万,入门级配置售价低至16.98万,相比零跑C11、
比亚迪
宋PLUS EV等国产车还便宜。而作为一款在去年十月份才上市的全新车型,仅不到半年就开出了高达3万元的降价幅度,确实让不少消费者为之心动。
不过降价这种方式对于车企而言,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在广汽丰田官宣bZ4X全系降3万之后不久,一旁的
一汽
丰田更是开出了bZ4X降价6万的幅度,价格直接打入13万级别,加上各种厂家、政府补贴,最终相当于整车打七折出售。
所以从市场角度来看,广汽丰田这次面对的,不仅仅是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品牌,还有一汽丰田等同级合资品牌的冲击,而这也使得正处在电气化转型关键阶段的广汽丰田,颇有些被动。
汽车网评:广汽丰田还能重现“年销百万”的光景吗?
面对汽车行业轰轰烈烈的电气化转型,我想很多人的看法和我是一致的:它削弱了很多传统合资品牌过去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以来积攒的技术优势,然后投身进入一个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最后和特斯拉等后来者开启一场新的较量,这对于广汽丰田来说便是如此。
过去的2022年,广汽丰田凭借着年销100.5万台的成绩问鼎合资日系品牌销量冠军,而现如今,却面临着环比销量下滑、电动化产品降价等窘境。展望2023,广汽丰田还能否坚挺的度过这一年,并持续实现年销百万的目标呢?
在笔者看来,首先广汽丰田在今年带来了第五代THS混动系统,加上此前在双擎车型上打造的良好口碑,因此,这些市场基础依然能为广汽丰田够换取足够的销量成绩。另外,在产品布局上,广汽丰田今年还将带来
锋兰达
运动版、
汉兰达
骑士版、以及一款全新MPV车型,持续深化年轻市场的影响力。所以从诸多因素来看,纯电时代下,广汽丰田依然能够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冲击年销百万的目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网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1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了,各大汽车品牌的销量排行榜也陆续公布。在这个国内车市持续走低的时期,国产车的销量表现如何呢?本文将带您一起看看2021年1-6月份国产车销量排行榜。
第一名:大众朗逸
作为一款长青树的车型,大众朗逸依旧在中国市场表现不凡。1-6月份,大众朗逸累计销售量达到了193057辆,稳居国内汽车市场第一名。
第二名:荣威RX5
荣威RX5凭借其出色的性价比和不俗的外观设计,在2021年上半年继续保持着高销量表现。1-6月份,荣威RX5累计销售量达到了151052辆,成为国内轿车市场销量排名第二位的车型。
第三名:哈弗H6
哈弗H6作为一款热门SUV车型,在国内SUV市场中一直表现不俗。1-6月份,哈弗H6累计销售量达到了128482辆,成为销量排名第三的国产车型。
第四名:五菱宏光
作为一款轻型商用车,五菱宏光一直是中国农村地区的销量王者。随着国内二胎政策的放开,五菱宏光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加。1-6月份,五菱宏光累计销售量达到了113018辆,位居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排名第四的位置。
第五名:长安CS35 PLUS
长安CS35 PLUS是一款典型的紧凑型SUV,外观年轻时尚、配置丰富、自动驾驶功能全面。1-6月份,长安CS35 PLUS的累计销售量为109143辆,成为国内销量排名前五的车型。
总结: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市场中,朗逸、荣威RX5、哈弗H6、五菱宏光和长安CS35 PLUS是目前销量最好的国产车。这些车型不仅在设计、性能和配置上表现出色,而且市场需求量也非常高。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变化,各品牌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我们期待未来更多优秀的国产车型能够脱颖而出,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车选择。
说合资车落寞还尚早?奋起反击:CX-50订单破1.5万辆2023年一季度,比亚迪以44万辆的上险量超越“南北大众”的总和,登顶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品牌,这是中国乘用车发展近40年来第一次。穿梭到2017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总销量超400万台,而当时的比亚迪销量仅为41.6万辆。国产车企的进步,不止在销量,更是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同。以至于,网上很多留言
说合资车落寞还尚早?奋起反击:CX-50订单破1.5万辆2023年一季度,比亚迪以44万辆的上险量超越“南北大众”的总和,登顶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品牌,这是中国乘用车发展近40年来第一次。穿梭到2017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总销量超400万台,而当时的比亚迪销量仅为41.6万辆。国产车企的进步,不止在销量,更是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同。以至于,网上很多留言
9-100万+全都有,2022粤港澳车展6款热门国产车以前国产汽车被合资车“碾压”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从技术、变速器、发动机还是驾驶体验方面,国产车总是走在追赶的路线。但近几年,国产汽车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甚至某些性能完全超越了合资车型,而这些皆是用实力证明了一切。在今日开幕的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就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国产车型。比如荣威鲸、红旗H9+、红旗LS7、新款捷途X
说合资车落寞还尚早?奋起反击:CX-50订单破1.5万辆2023年一季度,比亚迪以44万辆的上险量超越“南北大众”的总和,登顶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品牌,这是中国乘用车发展近40年来第一次。穿梭到2017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总销量超400万台,而当时的比亚迪销量仅为41.6万辆。国产车企的进步,不止在销量,更是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同。以至于,网上很多留言
说合资车落寞还尚早?奋起反击:CX-50订单破1.5万辆2023年一季度,比亚迪以44万辆的上险量超越“南北大众”的总和,登顶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品牌,这是中国乘用车发展近40年来第一次。穿梭到2017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总销量超400万台,而当时的比亚迪销量仅为41.6万辆。国产车企的进步,不止在销量,更是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同。以至于,网上很多留言
7月新能源车销量丨比亚迪/理想持续领跑,合资车企开始反击随着国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接受以及国家在政策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倾斜,新能源汽车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在刚刚过去的7月,已经有不少车企纷纷晒出了成绩单,其中比亚迪和理想依然以较大优势续领跑之势,不过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也拥有不俗表现,值得一说的是合资车企,在采用“低价策略”之后它们的号召力也是杠杠的。01理想
7月新能源车销量丨比亚迪/理想持续领跑,合资车企开始反击随着国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接受以及国家在政策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倾斜,新能源汽车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在刚刚过去的7月,已经有不少车企纷纷晒出了成绩单,其中比亚迪和理想依然以较大优势续领跑之势,不过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也拥有不俗表现,值得一说的是合资车企,在采用“低价策略”之后它们的号召力也是杠杠的。01理想
造车新势力6月销量公布!埃安继续领跑理想首破3万7月1日,部分造车新势力公布了6月份的销量成绩单。统计数据显示,广汽旗下的埃安再次领跑造车新势力,销量超过4.5万;理想汽车紧随其后,销量首次超过3万辆,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具体来看,位居榜首的是广汽埃安,6月的销量达到45013辆,同比增长了86.7%,环比增长了0.02%。今年1-6月,埃安累计销量达到209336辆,同比大
2023-09-13 04:35:21
2023-09-08 18:15:52
2023-10-01 05:17:46
2023-10-22 18:53:22
2023-09-13 11:11:48
2023-09-21 05: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