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 15:01:42 | 寻车网
01
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
近日,
威马汽车
再度传出新消息,据有关商业查询平台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了一则股权冻结信息。
信息显示威马汽车被冻结40.4亿元股权,
股权被执行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期限至2026年3月13日。
据悉,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同为40.4亿元。
威马汽车的经营状况一直备受外界密切关注,根据威马汽车官方公布的数据
2019—2021年,三年累计亏损达到了174亿元。
自2022年以来,
威马汽车连续传出工厂停工、门店结业、拖欠工资、降薪裁员等负面消息。
今年3月,更是被
上海
市青浦区消保会发布警示,提醒消费者威马汽车经营异常需谨慎购买。
02
比亚迪3月销量再度突破20万
4月1日,
比亚迪
汽车发布了3月份销量数据,时隔2个月销量重回20万辆大关。
3月份,比亚迪销售新车207,080辆,同比增长97.4%,
其中包含出口13,312辆。
从销售网络划分:王朝、海洋网络共销售195,691辆,
腾势品牌在仅有D9一款车型的情况下,实现单月销量破万,达到了10,398辆。
从技术路线划分:DM车型销售103,419辆,EV车型销售102,670辆。
截止3月,比亚迪累积销售新能源车型超390万辆。
3月28日晚,比亚迪发布了2022年年报。2022年,比亚迪实现营收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净利润为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
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6.35万辆,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收入约3246.91亿元,同比增长151.78%,占总收入比例为76.57%。
而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 王传福表示,为加快推进汽车行业的现代化,
希望延长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到2025年。
03
天际汽车传出停工停产
3月31日,网上流传出一份纸质版《
天际汽车
停工停产通知》,引发广泛关注。
通知称,鉴于公司目前的资金情况及生产与销售计划,
自2023年4月1日开始,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工停产政策。
停工停产期间,员工的社保公积金仍将按照原基数申报。并于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将按照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费,直至公司恢复生产。
据第一财经记者的调查,天际汽车绍兴去年已经停产,南宁工厂和青岛工厂并未实质性投入生产,全国唯一生产的只有长沙工厂。
长沙工厂停产后,天际汽车全国生产基地全面停摆。
天际汽车前身为乐视汽车旗下的
电咖
汽车,作为电咖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在2018年正式发布。股东不乏上海国资、长沙国资、兴业证券等国资背景投资方。
目前在市场投放了两款车型,一款为紧凑型SUV ME5,另一款为中型SUV ME7。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
天际汽车在今年前两个月销量分别为:135辆和51辆。
04
配备L2级辅助驾驶车辆超800万寻车网
3月31日,2023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
北京
开幕。
在上午举办的以“车路城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为主题的第三届双智论坛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专家 续合元介绍了目前车路协同发展、智能交通发展的发展情况。
他表示,从技术产业的推动来讲,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是车路城融合发展的主线。从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来看的话,安全、节能、舒适是它最主要的追求目标。
在演讲中他透露,截至2022年11月份,
我国具备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800万辆,渗透率达到33%左右。
而L4级别自动驾驶的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四千万公里。
在车路协同方面,包括
一汽
、上汽、广汽、北汽、
长城
、
蔚来
、华人运通、通用、
福特
、
奥迪
在内的车企,已经在量产应用C-V2X(车联万物)通信技术。
同时,国内也有超5000公里的道路实现了智能化升级,20余个城市和多条高速公路完成了6,200余台路侧通信基础设施的部署。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主指南,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毫无疑问,从今年
上海
车展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彻底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战场,晃眼望去,各个汽车品牌展台上的C位一定是一台新能源汽车,不得不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一片大好,不过即便如此,也仍然有车企属于“焦虑”状态,被市场边缘化了,其中就有
威马汽车
。
被边缘化的威马 连基本客户也守不住
威马汽车旗下目前有3款车型在售,售价区间在17.51~26.08万元,定位虽然不低,但其销量并不好,
据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威马一共售出了2.95万辆,比前年销量少了近1万辆,由此可见,威马汽车受市场的认可度并不高,从销量上看,它就是纯纯的边缘化车企,随时都有“出局”的可能。
面对此种情况,一般的车企都会选择稳住全局,从中寻求突破的可能,至少得维护好现有的客户群体,对吧?不过威马汽车没有,反倒开启了置之不理的模式!
汽车投诉网上的一则案例便是证据,
投诉者是湖北武汉的童先生,他于去年4月8日购买了威马W6
2021款 520km PRO全能版,购买当月,汽车右后窗一键升降便出现了问题,随后在童先生强烈要求下,4S店售后更换了升降控制器,但它仍然处于时好时坏的状态,当然,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小问题,如今童先生使用威马W6一年左右,各种问题频显。
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 续航严重虚标,近乎腰斩。
标注的520km纯电续航里程,实际只能跑240~300多公里。
2. 设计安全缺陷
雨刮喷水,下雨天打开雨刮后,水会回流到后视镜处,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其次是快慢充盖子,在车辆锁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打开,存在安全隐患。
3. 车机系统故障
车机百度地图帐号登录不上,显示该车辆已被绑定,语音助手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音乐方向盘操作按钮有时会失灵,只能中控关闭,关键是车机用着用着就黑屏。
以上只罗列了重要问题,还有许多小问题大家可移步至汽车投诉网进行查看,文末附带有全文链接。
童先生的诉求是希望威马能够召回汽车,对其进行退换车或者维修赔偿,不过从今年4月15晚8点42分34秒童先生开始发起投诉,到目前威马官方仍未给出正面答复,针对于威马汽车这置之不理的态度,前不久的冻结股权事件或许能够给出答案。
40亿股权被冻结 妄想用上市解忧
今年3月初,上海市青浦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警示称,威马汽车或经营异常,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威马温州、黄冈两大工厂处于停摆状态,为了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威马汽车3月7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威马开始全面复工复产,不过好景不长,紧接着没多久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便被冻结了股权,数额约为40.4亿人民币。
再结合前文的销量数据来看,说威马汽车现在岌岌可危不足为过。
在新能源大力发展的阶段,大多数车企都以投入为主,即便卖出去有盈利,但补不上投入这个大窟窿,更何况威马汽车的销量并不好,也就意味着其亏损更为严重,据统计,从2019年到2021年,其亏损了超174亿元。
不过即便如此,威马汽车近年来还是拉到了不少融资,据悉港澳地区某知名商业银行将融资2.5亿港元、正威国际5亿元人民币,雅居乐集团旗下巨国投资两笔合计15亿港元的贷款。再加上此前威马汽车将会被
Apollo
出行(阿波罗)100%收购的消息(威马汽车占APOLLO智慧出行23.67%股权),整体融资金额大约近60亿港元,威马汽车看似将自己卖了,实则是重新周转进了自己的口袋,想借APOLLO出行在港股上市,以此来挽救企业。
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威马汽车更像是一个快寿终正寝的车企,不管怎么说,对消费者的投诉置之不理,显然是不正确的做法,届时仍然希望威马汽车官方能够给童先生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毕竟一个车企如果连自家的客户都照顾不好,怎么能照顾好整个大市场呢?那又何谈上市?
威马W6
投诉来源: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车渗透率到了1/3的关键点,行业格局初见雏形。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式进入到淘汰赛阶段。
文 /《汽车人》张恒
202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央补全面退出才三个月,新势力品牌销量放缓,甚至停滞,二三梯队加速淘汰出局。
潮水退去
刚进入4月,
天际汽车
被曝停工停产。公开资料显示,天际汽车自成立以来融资项目9起,累计融资约100亿元。今年3月底有爆料称,一笔7.5亿元新融资无法按时到位。4月初就爆出了工厂和销售部门陷入停摆的消息。
近日,
大乘汽车
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
自游家NV
停止了官网和APP服务。自游家NV是一款定位30万元左右的5座电动SUV,于2022年10月初上市,仅半年时间便停止了运营。
如果说这两家造车新势力规模有限,那么2015年成立的第一批造车新势力——
威马汽车
,在港股的上市申请最终没能成功落地,随即也被曝陷入到运营危机。3月29日,威马汽车旗下子公司——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冻结股权40.4亿元。招股书上显示,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间,威马累计亏损174亿元,销量近8万辆。
出于各种原因,我国车市今年1、2月销量不佳。到了3月份,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苗头。乘联会公布3月份我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4.9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27%,实现了同比、环比双增长,但做到这一点的新势力品牌却寥寥无几。
从各家公布的数据看,新势力的情况难言乐观,仅三家销量过万。数据拿得出手的只有
理想汽车
,3月份交付了20823辆,同比增长88.7%。此外,
蔚来
和哪吒销量破万,但蔚来环比下滑,哪吒则同比下滑。
小鹏
和零跑同比下滑的更为严重。
资本市场给予了很高期待、以“华为智选”作为标签加持的
AITO
问界品牌,2022年累计销量超7.5万辆。但进入2023年后,却出现了转折,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只有1.16万辆,已经够不到第一梯队的销量了。
新生力量
传统车企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埃安
3月销量突破4万辆大关,这个数字比“蔚小理”三家总和还多,同比增长97%。今年一季度埃安累计销量80308辆,同比增长79%,表现远超整体市场,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
长安
旗下独立运营的深蓝品牌,3月份销量8568辆,环比增长108.8%。目前深蓝汽车只有一款车型SL03在售,刚上市没多久,还没有同比数据。深蓝第二款新车中型纯电动SUV S7已经在3月5日亮相,预计今年二季度上市。
吉利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极氪
3月交付了6663辆,同比增长271%,环比增长22%。目前极氪旗下也只有极氪001和极氪009两款车型,第三款车型极氪X将于4月份上市。
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车市场,长安旗下的另一个品牌
阿维塔11
车型冲至上险量第一,第二是
上汽集团
旗下的
智己LS7
,蔚来的ES6销量没过千辆,排在了第三。
传统车企旗下的新品牌如埃安、深蓝、
阿维塔
、极氪、极狐、智己、
腾势
、
合创
等品牌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后,可谓成了造车新势力的新生力量。原先的新势力品牌如理想、蔚来、小鹏、零跑、哪吒等,变成了“传统造车新势力“。
比较而言,以埃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新生力量,正显示出强劲的内生动力,可谓来势汹汹。
黄金期已过
2015年到2021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融资以及补贴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里,初创车企通过讲故事、画大饼能够融到大笔资金。在销售端,当时市场竞争不是很充分,消费者可选车型不多,第一批新势力品牌凭借先发优势获得了大量的补贴金额。
2022年开始风向突变,全球进入加息周期,风险资产急剧收缩。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融资也开始显著缩水,风险投资市场新老项目都很难融到钱,一些新势力品牌也是在这时期出现融资困难及运营风险。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虽然入场略晚,但似乎后劲更足。
由于传统车企现金流更健康、融资渠道更丰富,所以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
,传统汽车业务赚来的钱反哺新能源汽车业务;
二
,产业链上下游的龙头合作伙伴成为投资者及核心供应商;
三
,可以获得国家和地方产业投资资金(人民币融资)。
金融资本的钱少了,但产业资本有钱,也更了解汽车产业。代表如埃安、阿维塔等,凭借着和产业链合伙伙伴良好的共存关系,不但借助了产业资本,还以此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产业链合作。
埃安A轮融资引进了很多战略支持的产业协同投资者,包括充换电能源生态领域的南网能创、国网英大产业基金;电池资源领域的赣锋锂业、寒锐钴业、瀚晖资本、科达制造;芯片设计与制造领域的中芯聚源、粤芯半导体;智能驾驶车路协同领域的中交资本等。
而阿维塔第二大股东是宁德时代。A轮融资还引入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半导体领域的韦尔股份旗下韦豪创芯等。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基金也成为了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的重要股东。
新能源车渗透率到了1/3的关键点,行业格局初见雏形。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式进入到淘汰赛阶段。而头部的新势力仍在为实现规模效应努力。
比起市场份额的争夺,《汽车人》认为,如何做到健康的财务状况,将整车的毛利率提升至盈利的水平,令企业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才更为重要。【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比亚迪汉可以升级到L4自动驾驶吗【太平洋汽车网】比亚迪汉可以升级到L4自动驾驶,比亚迪汉是可以自动驾驶的,比亚迪汉配备了l2级自动驾驶技术。比亚迪汉是比亚迪旗下的一款中大型豪华轿车,这款车的轴距为2920毫米,长宽高分别是4980毫米,1910毫米,1495毫米。比亚迪汉有纯电动版车型,也有混动版车型。混动版车型是插电混动汽车,混动版车型搭载了一台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01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近日,威马汽车再度传出新消息,据有关商业查询平台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了一则股权冻结信息。信息显示威马汽车被冻结40.4亿元股权,股权被执行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期限至2026年3月13日。据悉,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01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近日,威马汽车再度传出新消息,据有关商业查询平台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了一则股权冻结信息。信息显示威马汽车被冻结40.4亿元股权,股权被执行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期限至2026年3月13日。据悉,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汽车大观|威马、天际“倒下”后,下一个轮到谁?作者|王云朋出品|汽车大观将时间拉回至8年前,也就是被业界称之为造车新势力“元年”的2015年。彼时,在政策驱动,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追捧下,蔚来、小鹏、车和家、威马、拜腾、奇点……一时间,大量造车新势力品牌陆续涌现。虽然不少品牌根本没有底层技术储备,欠缺供应链整合能力,却已在图纸上草拟出了理想。4年之
3月造车新势力销量:理想继续领跑,蔚来环比下降4月1日愚人节当天,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车企就迫不及待的公布了3月的销量数据。整体来看,大多数车企环比都呈增长趋势,理想汽车3月销量继续领先。只有蔚来汽车3月销量出现了环比下降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造车新势力车企具体销量数据。第1名理想汽车理想汽车3月销量再次突破了2万大关,达到了20823辆,环比增长了25.29%,
比亚迪重回20万,理想领衔新势力,3月新能源销量汇总3月对于汽车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月,这月由雪铁龙带头引领的降价潮愈演愈烈,已蔓延到了40多个品牌,十几个省市。虽然大部分降价集中在燃油车领域,但是超低的价格也实实在在抢了新能源市场。新能源车企们究竟有没有受到影响?我们从各家3月成绩单中可以窥探一二。比亚迪本月的销冠依旧是比亚迪,3月份共销售了207080
理想销量突破3万,彩电、冰箱真的很受欢迎?随着7月1日的到来,我们又迎来了每月一度的「新造车」销量放榜时间。在6月销量文章的开头,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5月的整体情况:根据乘联会的数据,5月份新能源销量为58万辆,同比增长60.9%,零售渗透率达到33.3%。预计2023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目前的运行状态与预测基本吻合。乘联会也预测,6月份,伴随着“
比亚迪重回20万,理想领衔新势力,3月新能源销量汇总3月对于汽车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月,这月由雪铁龙带头引领的降价潮愈演愈烈,已蔓延到了40多个品牌,十几个省市。虽然大部分降价集中在燃油车领域,但是超低的价格也实实在在抢了新能源市场。新能源车企们究竟有没有受到影响?我们从各家3月成绩单中可以窥探一二。比亚迪本月的销冠依旧是比亚迪,3月份共销售了207080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20 16:20:28
2023-11-13 18:30:22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