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01:05:04 | 寻车网
10月28日,威马汽车发布公告说明,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已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自2020年10月28日起,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产的,装备了电芯型号为ZNP3914895A-75A的动力电池的部分2020款威马汽车,总计1282辆。由于事件主角是新能源知名企业—威马汽车,因此这则召回信息,引发了极高关注度。
召回源于电池生产过程混入杂质
通过查询,小编发现,这个电芯型号ZNP3914895A-75A的动力电池生产方为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列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公司被中兴通讯旗下新能源板块控股,注册资本达到5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是一家专业生产动力电池的厂家。
之所以召回,主要源于动力电池存在安全隐患。中兴高能在电池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电池内部出现短路,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并产生起火风险。
10月已出现数起疑似自燃事件
触发车厂选择主动召回的导火索,与10月数起威马新能源发生疑似自燃不无关系。
其中两起来源于福建,据相关媒体报道,威马汽车在福建省邵武市投放了80辆EX5电动车。其中,有两辆分别于10月5日、13日发生起火燃烧。寻车网
其中一辆车身大面积过火,还是比较严重的。另外一辆则是车辆停放在道路一侧,并未进行充电等任何操作。燃烧后仅剩车架,事故导致车辆完全损毁。所幸的是,据相关媒体报道,未出现人员伤亡的通报。
另外一起疑似自燃的事件就发生在昨天,10月27日晚,位于北京北四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内的一辆威马电动汽车发生爆炸。从现场图片看,浓烟滚滚,不免让人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性感到非常担心。
威马应对自燃的态度值得肯定
事实上,新能源车发生自燃的情况并不鲜见,似乎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生产商在质量把控方面并没有如消费者预期那般高标准。此次,中兴高能在电池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从此次威马主动选择召回来看,还是值得肯定的。经常关注新能源汽车的都知道,一些所谓造车新势力,其出品电动车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旗下车型在发生了疑似自燃事故时,喜欢玩弄文字游戏。更别提主动进行召回了。
因此,从这点看,威马在问题发生后,应对表现是做得较好的。在福建两起出租车发生自燃后,威马方面就明确表示,事故的原因初步判定电池问题,并向外界提出将立即更换高质量电池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能看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昨天就发布了威马召回的公告。从速度看,还是比较迅速的。
汽车网评:新能源行业安全标准亟待提升
毫无疑问,新能源车在政策层面这一支持下,发展速度可谓相当迅猛。据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1.1万辆,同比增长84.2%,环比增长18.5%,涨幅远高于整体车市。其中,排名第一的车型,销量逼近了1.5万台。大量的新能源车行驶在路上,更需要在安全和质量标准方面进行提升,尤其是动力电池这一块,因为这关乎着人的生命安全。而此次威马召回事件,除了车厂有着较高的安全意识外,也体现了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于新能源车行业严格规范的决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续航里程是不少纯电动汽车潜在消费者所顾虑的因素,燃油车进入国内家庭超过3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早已习惯与燃油车的相处方式。随时随地出门,启动车辆便能远走天涯、无拘无束。哪怕是燃油耗尽,只要找到加油站花个几分钟的时间,又可以让车辆“满血复活"。
反观纯电动汽车,受限于充电设备和电池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难以满足使用者长距离驾驶的需求,以及在充电时间上仍然要远多于燃油车加油的时间。诚然,市面上有很多提供大容量电池组、长续航的EV车型供消费者选择,可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要多花预算才能把车买到手。此外,大容量电池组的重量也会让整车电耗有所提升;此消彼长之下,加大电池组容量来换取长续航更像是消费者的一厢情愿。那么,有哪些方式可以深度解决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
早些年,纯电动车推出市场之际便以“0排放”作为最大的卖点进行宣传。这在当时,可以说给习惯于传统燃油车的消费者心中,种下了一颗环保的种子。可惜的是,虽然纯电动EV在行驶过程中的确不会排出废气,但以当时的电池技术,EV的续航里程大约只有200km左右。
哪怕是传统车企的EV产品如日产聆风,初代车型最早搭载24kWh的动力电池组,其NEDC的续航水平也只有175km左右。尽管有部分消费者愿意为尝试新能源、新技术而购买EV车型,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难以替代燃油车成为家庭用车选择,因此不少消费者还是选择敬而远之。
但同时,有企业看到了电动车的这个bug,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投身到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浪潮之中,最有名的应该算是来自以色列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商Better Place公司。早在2007年,Better Place就向外界描绘他们所打造的电池屋以及电动汽车利用其电池屋进行换电的美好生活。确实,在各家的电动车都只能跑个百八十公里的环境下,有了换电服务就有了像加油站般的能源补充效率。
但从2007年提出换电理念,到2013年整个项目宣布失败。这五年之中,Better Place高管试过在不同的国家地区进行洽谈,甚至远赴国内和政府部门进行交流合作。意在推广Better Place的换电模式,让更多车企、纯电动车主加入到换电的运营模式之中。更进一步的说,Better Place是希望成为各家车企的电池运营商。如今看来,当时的纯电动车市场远没有如今的规模大;再者以当时的电池技术和车企之间的壁垒,难以把换电屋项目落地。
但是近年来,纯电动汽车在全球逐渐成为热潮。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更是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比如早已为人所熟悉的特斯拉,旗下的产品已经集齐“SEXY"四款车型以及正式发布的Cybertruck和电动卡车Semi。可以说纯电动汽车的先行者得益于市场的变化,已经发展出相对完善的产品体系。
不少传统车企也在近些年,以研发独立电动车平台或是“油改电”的方式,推出了不少纯电动车型。至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虽然曾被市场认为是“PPT造车”,但随着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等企业完成实车交付,造车新势力开始站稳脚跟。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光靠充电桩是难以满足它们补充能源的需要。尽管国家的补贴政策,开始转为补贴充电桩的建设,但笔者认为应该寻找多元化的能源补充方式,比如说换电。前段时间举行的蔚来NIO Power 2020媒体沟通会中,蔚来汽车的高管就给出了关于蔚来汽车换电部分的数据。截止2020年3月,蔚来汽车共落地123座换电站、换电车辆超过1.7万台,覆盖51个城市。渗透率超过48%,累计超过37万单扫码换电。
可以说,换电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主所接受。当然,这其中有蔚来汽车的优惠政策使然,但理念的本身才是吸引车主、使车主愿意使用的根本原因。而且,蔚来汽车在今年逐步更换第二代换电站,并同时在数量规模有所提升。
同样是利用换电拓展市场的企业,还有在台湾专注两轮电动车的Gogoro。在推出了自家的两轮电动车产品Gogoro之后,发展至今推出了1系列、2系列、3系列、VIVA系列、S Performance系列的车款,并以动力电池、换电站网络和电驱动系统为基础,与传统的摩托车企业雅马哈、宏佳腾推出联合车款。
有朋友会说:两轮电动车和纯电动汽车不是同类产品,没有经验可借鉴。但事实上,细心留意Gogoro的发展过程和产品布局,会发现换电理念是Gogoro的核心,通过对换电站的布局,让新购车的车主体验换电用车的便捷和优势。再通过不同电池组、电机的搭配,继而推出定位不同的新产品,以扩大市场规模。
相似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可以运用在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之中。纵观目前的纯电动车市场,长续航的EV车型其价格区间相对较高,对消费者而言摆脱燃油车切换至新能源的尝鲜成本较高。在缺少政策引导和新能源补贴的情况下,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强。而价格低廉的入门级纯电动车,其续航能力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反观通过对动力电池接口、充电系统的模块化打造,可以为入门级的产品搭配容量较小的电池包,以降低制造成本和售价水平。消费者后续可以通过选购容量更大的电池组,为自己的爱车增加续航里程。而定位中高端的产品,能通过换电模式延续了车型的寿命周期,同时也能帮助车企争取更长的新车研发周期。
此外,换电站也可根据车型、所选购的电池包给予不同的服务。比如说入门级车型的电池包以月租的形式为主要销售途径,进一步降低购车门槛。高级的车型则以动力电池升级套装为主要销售方式,利用较低的入门价吸引潜在客户,并结合月租等其它形式给予车主更多的动力电池组合选择。
站在销售的角度,车企自然希望消费者跟着产品更迭的周期去选购车辆。选择把动力电池的容量和车型捆绑在一起进行销售,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可是,一旦更迭周期的控制出现差池,便容易出现老款车主维权、申诉等负面新闻的出现,影响品牌、新能源汽车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这样的例子,在外资品牌还是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之中已经出现过类似情况。
而选择以电池包作为平台化的发展模式,可以把老车主的车型寿命周期延长,老车主可以选择继续使用原有版本,或者根据需要换购新的动力电池,进一步保障了老款车型的保值率,也增强了车主和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此外,也能为车企针对新车研发争取更长的缓冲时间。从而可以把升级更迭的重点放在偏技术类如三电管理、电机组技术、电子化功能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新车内在的产品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当前的造车新势力头部梯队中,局势似乎已经渐渐明朗,蔚来、小鹏、理想形成了Top3格局,而早前被看好的威马汽车却悄然掉队了。
在威马汽车紧锣密鼓筹备上市的关键阶段,接连发生的几起自燃事件对这家车企造成了不小的打击。9月23日,温州一辆威马EX5自燃;10月5日和10月13日,福建市两辆威马汽车自燃;10月27日,北京一辆 威马EX5自燃并发生爆炸事故。新能源汽车自燃向来触动着公众的敏感神经,如此频繁的自燃背景下,威马汽车的安全性也遭遇了空前的质疑。
扑朔迷离的责任归属
在不到一个月的第四次也是最严重的北京威马自燃事件后,威马汽车于10月28日发布了召回声明,宣布召回1282辆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动车。
在召回声明中,威马表示经过技术分析和反复验证,此次事件由于电池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造成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需要注意的是,威马的召回声明中并没有指明是“此次事件”具体指哪一起自燃,但明确表示了自燃原因是电池供应商的问题。召回公告显示,1282辆问题车型搭载型号为ZNP3914895A-75A的动力电池。查询工信部的产品公告信息得知,该型号的电芯生产商为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在威马召回声明之后,中兴高能也连夜发布紧急声明,称10月27日发生于北京市的威马汽车起火事件,涉事车辆搭载的并非高能技术的电池。
先后发布声明的双方颇有甩锅之嫌,疑点重重的北京威马爆炸事件目前仍旧没有定论。无论是威马这个生产商还是不明晰的电池供应商,都急于撇清责任。
诚然,在车辆自燃这种敏感事件中,担责的一方必然面临着声誉的损失。但消费者是结果导向者,并不是撇清责任就能避免影响。相反,正视问题并合理解决更能挽回公众信任。无论如何,此次事件中,威马汽车已经被贴上了不安全的标签。
成本控制背后的安全隐患
电池安全问题并不是第一次在威马汽车身上暴露出来,早有消费者为此问题担忧。
2018年6月,威马汽车就曾曝出因消费者不满其搭载谷神电池而大量退单退订的传闻。彼时消费者们从威马汽车的宣传中得知其使用宁德时代电池,但在后期产品公告资料中却显示部分车型搭载的并非宁德时代电池,而是选用了浙江谷神能源电池。
威马汽车对此回应称:“威马之前绝对没有说过全部是宁德时代电池,甚至没有宣称过任何版本绝对会使用宁德时代电池。由于预计产量达10万,威马会选择包括宁德时代、谷神电池在内共四家电池供应商来实现车辆量产目标。”
尽管如此,威马汽车还是遭遇了大众的大面积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曾经有多个动力电池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谷神、力神、苏州宇量、塔菲尔能源、瑞浦能源、中兴高能等,除了宁德时代和力神之外(宁德时代已经澄清近期自燃的威马电动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并非由其提供),其他几家供应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公司。
威马汽车在业界曾有“价格屠夫”的称号,之所以选用多家甚至名不见经传的供应商,主要原因或许来自成本控制方面。威马的定位中低端市场,而其目标是成为电动车领域的世界冠军。因此提供给市场的都是用户能够负担得起的大众化产品,所以,对成本管控的要求更高。
采用多家供应商固然有着控制成本的优点,但短时间多次自燃事件也暴露出了威马和电池供应商的问题。多家供应商提供电芯,质量良莠不齐,且都需要威马来适配专门的电控系统,这也将问题指向了威马的供应链管理以及车辆品控能力。
“最后三家新势力”魔咒
在造车新势力混战期间,美团CEO王兴曾断言未来仅有3家造车新势力能存活,分别是理想、蔚来和小鹏。这句话也引发了威马创始人沈晖的不满,隔空喊话王兴称威马一定会成为造车新势力前三之一。时隔近一年再看这个赌约,似乎是王兴一语成谶。
数据显示,今年10月,蔚来汽车共交付新车5055辆,同比增长100.1%,在三家车企中排名首位。同时,理想汽车排名第二位,共交付新车3692辆;小鹏汽车暂居第三位,共交付新车3040辆,同比增长高达229%。
三家新势力的创始人李斌、李想与何小鹏还时常晒出同框照,也让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格局增添了几分微妙的意味。沈晖此前曾表示会找机会和李斌拍照,不过目前为止,这一合照还未能实现。
目前,蔚来、理想、小鹏三家新势力都已上市,威马正在筹备科创板上市。此时的集中自燃事件,必然对其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消费者顾虑,挽回品牌形象,成为了威马亟待解决的问题。
频繁自燃的背后,威马汽车不仅需要面对上市焦虑,更应反思其电池安全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厂品控自主价格,东风本田全新M-NV更懂用户日本的企业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在管理创新策略上,更倾向于渐进型创新,通过不断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实现产品的蜕变。在汽车工业的内燃机时代,这种创新策略格外适用,因为它是维持每代产品稳定性的同时达成技术突破的必要条件。在这两年,新能源市场日渐内卷,合资品牌看似失去了市场先机,但其实是处于积蓄能量的过程。从2018年起到今天,五年以来,东
抹除里程焦虑的“纯电车”试驾广汽本田全新皓影PHEV从前几个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就不难看出,现在的消费者对于纯电车型的充电便利性还是心存很大的顾虑,所以采用增程式混动的理想汽车能位居榜首。一家新势力车企的增程车型销量尚且如此,那么品牌换成具有极高号召力的本田呢?用一记“王炸”来形容不过分吧?我们也来验证一下,广汽本田推出的全新皓影PHEV是否具备这样的实力。我传统理解中
理想ONE用车感受,完美解决“续航焦虑”,口碑销量俱佳引言: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大环境下,“纯电时代”即将到来,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迅速崛起,一时间竞争异常激烈。但大浪淘沙之下,逐渐形成了理想、蔚来、小鹏“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这其中,理想ONE的表现尤为出色。前段时间,理想汽车公布了一组数据——2021年Q4季报收入破百亿、理想ONE累计交付量高达144770台、2022年
理想ONE剑走偏锋的增程式新能源车型谈到新能源车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纯电动车,特斯拉、蔚来的那种。但这其实是个误解,我国公布的新能源车型主要有四大类型,除了大家特别熟悉的出电动车之外,还包括混合动力车型、燃料电池车型和非常规燃料车型。总之,只要是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都可以称之为新能源汽车,都能上绿牌。在新能源车领域里大行其道的是纯电动车及插电式混动车,但有一款车
实拍:2021款本田M-NV到店,14.98万起,综合续航480km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各大车企都开始推出电动车,目前就是为了提前抢占市场。作为经典日系品牌,本田就推出了旗下第二款纯电车型——M-NV,这款车定位为一款小型纯电SUV,颜值还是非常不错的。这款车共有2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14.98——15.98万元。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前脸下造型圆润饱满,两
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排行榜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排行榜如下:比亚迪汉EV、极狐阿尔法S、蔚来ET7、智己L7、小鹏P5。1、比亚迪汉EV汉EV2022款创世版610KM四驱尊享型官标CLTC续航里程为610km,实测续航为366.3km,续航达成率为60%,百公里耗电量为23.3kWh。2、极狐阿尔法S阿尔法S官标NEDC续航里程为500km,实测续航为293.1km,续
东风本田第二款电动车下线:续航480千米,14.98万起步很多本田车迷似乎更钟情广汽本田的车型,而东风本田的车型就相对显得默默无闻了一些。不过在新能源领域东风本田最近也是动作不断,之前推出了X-NV但是因为和XR-V太过相似,并没有获得出色的表现。去库存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东本推出了家族第二款电动车型。虽然挂的是思铭车标,但是表现更出色,性价比也有提升。这台东风本田家族第二款电动车依然是急于
纯电动车的体验又没有充电焦虑,超混电驱奇骏值得被爱了!全系配备双电机、电四驱、L2级智能辅助驾驶、百公里加速成绩6.9秒、百公里油耗低至5.9L,这是即将上市的超混电驱奇骏所带来的满满诚意,相比于同级竞品,它已经值得被爱了!自2007年第一代原型车TIIDA首发,历经16年研发迭代,超混电驱奇骏是第一台搭载第二代e-POWER的车型。与其他合资竞品的混动系统不同,超混电驱奇骏配置
2023-11-17 23:12:54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02:43:47
2023-11-20 16:20:28
2023-11-11 21:59:12
2023-11-17 23: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