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03:04:47 | 寻车网
在新能源汽车“江湖”中,特斯拉是一个奇迹。单就销量来看,在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车企销量排名的榜单中,特斯拉的销量排名位居榜首。仔细算算,特斯拉的销量甚至高于排名第二、三、四名的大众、宝马、比亚迪的销量总和。
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肯定想问:国产新能源车已经很厉害了,为什么销量还是不如特斯拉?比如前段时间上市的比亚迪汉EV,车辆售价在25万左右,不论性能还是空间,都不输给贵好几万的特斯拉Model 3。暂且不论销量,小编先弱弱地问一句,如果给你三十万的预算购买一台新能源车,你会选择比亚迪汉EV还是特斯拉Model 3?
01
品牌力很重要
先拿苹果手机举个例子,只要更迭换代,总会有“果粉”会为其买单。其实很多产品一旦被套上品牌光环后,后续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很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当然,汽车也不例外。
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是美国一家电动车及能源公司。以产销电动车、太阳能板以及储能设备为主业,也是当前最成功的电动车公司之一。从成立至今,已累计交付电动车超过110万辆。
特斯拉算是造车新势力的“鼻祖”,不论是车型外观设计、还是车辆动力性能,特斯拉在造车新势力的“江湖”上是独一无二的。再加上特斯拉在电动车行业有着多年的技术沉淀,这点是其他品牌无法复制的,相信这点也是特斯拉热销的原因之一。
对于很多国内消费者来说,选择特斯拉,可能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特斯拉是外资品牌,开出去更有面子。除了车辆的外观设计和动力性能之外,汽车品牌对于消费者的购买也是有影响的。
02
技术加持是优势
大家都明白,造电动车并不难,但是造好电动车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先从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三电技术说起。实际上,特斯拉一开始并不具备三电技术,但最后却将其变成了自身最擅长的领域,主要在于它在和通用、松下等的合作过程中,从未忘记要自主研发,最终掌握了三电技术的主导权。
对于国内车企来说,目前大多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比克等进行合作。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电池需求,但国内电池供应却供不应求。掌握自主研发的三电技术,或许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在过去10年,特斯拉一直专注以软件功能的研发,使得产品拥有目前量产车中最高的自动驾驶水平,而传统车企们在电动车自动驾驶、电动车科技方面,都不是特斯拉的对手。
03
附加价值满足消费者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电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会让公共充电桩使用压力剧增。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蔚来的换电站,都为各自旗下的车型带来不错的附加价值。(PS:附加价值或许也会影响车辆的销量!)
电动车车主普遍都有“续航焦虑症”的表现,续航表现依旧会是消费者考量的主要指标。而车企为攻克车辆充电难的问题,让充电速度也不断进行突破,如今很多电动车都能做到快充40-60分钟能从0充至80%,至于买电动车用作日常上下班通勤的,基本上一周充一次电也不会存在问题。
无论是附加价值还是品牌亦或是技术加持,在任何领域,同时拥有这三样也就意味着拥有着一定的市场地位和一骑绝尘的销量。也有网友说:引进特斯拉,到底是福还是祸?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占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自主品牌也紧追其后,不甘落后。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对手比自己强大的时候,你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战胜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月9日,进军新能源汽车20年后,
比亚迪
终于官宣,第500万辆汽车下线。
“比亚迪要做一道证明题,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王传福带着哭腔说出了这句话,没错,在新能源这条路上,比亚迪受到的质疑太多了。
(图源:比亚迪)
当初,没人相信新能源汽车能成功,没人相信比亚迪能成功。
回首往事,比亚迪苦尽甘来
2003年,比亚迪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巧合的是,这一年
特斯拉
也宣布成立。当初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后,股价连跌三天,从18港元一路跌至12港元,可见投资者完全不看好新能源汽车。
如今,比亚迪已是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放眼全球也仅次于
丰田
和特斯拉。
(图源:比亚迪)
2008年,宣布造车五年后,比亚迪推出了首款新能源汽车——F3DM。
遗憾的是,当时根本没人看好新能源汽车,比亚迪销量止步不前,汽车业务一直在亏损。但王传福不愿意放弃,那个时候比亚迪几乎年年都要拿出超过利润的钱用于研发技术,部分年费研发投入甚至是利润的数倍。
十几年来,比亚迪汽车业务累计研发投入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面对亏损,比亚迪的回应只有两个字“坚持”。
黎明之前的2017年~2019年,比亚迪经历了利润三连跌。正如王传福所言,那时的比亚迪产品不被认可、技术不被认可、服务不被认可。
(图源:电车通摄制)
当时国内鲜有消费者支持新能源汽车,更何况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当初不知多少网友消极发言称,哪怕海外车企停止发展五年,国内汽车厂商也追不上,整体汽车设计能力落后太多了。
2021年,度过“至暗时刻”的比亚迪,终于迎来了曙光。
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93745,位列全球第二。这个成绩,已经坚持了新能源汽车18年的比亚迪实至名归!
随后,比亚迪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官宣于2022年3月停产燃油车。
其实比亚迪敢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因为DM-i技术的诞生,将插混车型的成本拉到了友商燃油车同一水准。
(图源:比亚迪)
再加上当时车企普遍更注重纯电动车,将插混、增程式汽车视为过渡技术,比亚迪DM-i车型几乎可以说没有对手。
结果就是,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86万辆,位列全球第一,并且与第二名特斯拉足足有55万辆差距。
从F3DM下线,到2021年5月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耗时13年。2022年11月,耗时仅一年半,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如今,短短九个月时间,比亚迪第500万辆汽车就下线了。
不过,发布会上比亚迪并没有提到这些信息,比亚迪提到的是,中国第1辆新能源汽车量产到第1000万辆,耗时14年,而第1000万辆到第2000万辆,则耗时1年零5个月。
这场发布会,可能是国内汽车行业21世纪格局最大的发布会,比亚迪没有过分强调自己额辉煌,而是将其归结于“这是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也是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
(图源:比亚迪)
往大了说,国产工业的崛起何尝不是如此?
“中国汽车必将诞生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王传福这话是对过去国产汽车数十年发展最好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最准确的预测。
展望未来,比亚迪要杀向合资车企腹地
辉煌只属于过去,比亚迪应当把握未来。
第500万辆下线的车型,比亚迪没有给大火的“汉”,没有给力捧的“
海豹
”,也没有给定位最高端的
仰望U8
、U9,而是给了
腾势N7
。
(图源:比亚迪)
在
腾势
品牌的产品中,N7目前的定位都是最低的,比亚迪将第500万辆下线车型给腾势N7,估计是为了明确自己的态度,接下来要杀向合资车企的腹地。
长期以来,国产车都被冠以“质量差”“操控感差”“底盘不好”等词汇,即便国产新能源汽车崛起,依然有许多人认为国产车不配卖到高价。
如今,能冲击到BBA等老牌豪车的国产车企,理想算一个,7月销量超过两万辆的
蔚来
算一个。比亚迪的汉、唐虽然销量不低,已然有资格与BBA相比,但均价还是有些偏低。
腾势是比亚迪寄予厚望的子品牌,不同于难以走量的百万级豪车仰望与主打小众越野车方程豹,它的价格区间与主流豪车相符,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图源:比亚迪)
今年,腾势汽车锋芒渐露,7月总销量为11146辆,均价42万元。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国产车的质量正逐渐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2022年,国内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已达49.9%,今年超过50%已是板上钉钉。
不仅如此,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更不用说,妥妥的世界第一,全球超过一半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生产,在中国销售。
(图源:比亚迪)
比亚迪以王朝、海洋两大系列为基础,不断向高端市场发展。子品牌
仰望
、
方程豹
诞生时间不长,就已经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
比亚迪寄予厚望的腾势,也展现出了不错的竞争力。
比亚迪能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主要因素自然在于长期坚持技术研发,做到了电机、电池、电控全能造。整个汽车所有零部件,除了车玻璃之类的一些零件,其他比亚迪都可以自己生产。甚至当初芯片荒之时,比亚迪还有余力支援友商芯片。
懂得这个道理的国内车企不止有比亚迪,蔚来、理想、
小鹏
等头部造车新势力,
长安
、
长城
、吉利等老牌巨头,都致力于技术自研。这些车企推出的汽车架构、混动技术等,甚至被海外车企青睐,以至于最近一段时间不少海外车企曝出与国内车企合作的消息,例如小鹏与
大众
,智己与
奥迪
,还有早已与比亚迪达成合作的丰田。
有自己的技术,才有在汽车行业生存下去的根本。
过去国内车企只能依靠性价比与合资车企周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汽车行业形势翻转,需要用性价比抢市场的会是合资车企。
封面图源:比亚迪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车通,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寻车网
国产的新能源汽车何时能够超过特斯拉这个问题有待争议,因为很难有一个特别确切的说法,比如说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就哪些方面比特斯拉要强。
那肯定有一些方面是强的,但综合来说整体实力还是短期内很难。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里面做的是比较早的进入我们国内市场刚刚进入的时候很多人还不清楚,有这样一个品牌的时候,国产的那些新能源汽车的厂商,他们可能刚刚开始做,甚至有一些他们还没做呢,还没有那个品牌呢。所以人家的技术积累是很多的,尤其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这个电池技术方面,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就是电池就是续航,
人家形成了自己的专利堡垒,就是你真用到一些技术的话,你发现跟人家的技术发生冲突,人家有专利你不能用。
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好像最近这两年也是越来越强了,在续航这方面还是动力方面都有了越来越多的进步,和这些国外的品牌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你要说完全超越,最近还是不太可能。自己相信未来我们终究能做得比对方更好,但是这种信任是建立在未来,而不是现在,我们应该自信,但不能盲目自信,还有找到和对方的差距,然后更加努力的钻研这些东西,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技术,
逐渐形成自己的专利技术体系,这样才能具备足够强大的底气,真正去跟对方在国际市场上一争高下。
人家是一个国外的品牌走到我们国内这都已经涉及到跨国商品的问题了,即使是这样,在我们国内占领的市场份额仍然是相当高的。那你想人家在自己的本土所占领的市场率都是多少?我们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厂商真正走到国外的,并且打开一片市场占领相当高的市场的有几个,这就是差距,
无论是资本体量还是专利技术,还都需要时间去发展。
特斯拉有几款车型目前特斯拉旗下在售的车型共有4款,分别是:特斯拉ModelY、特斯拉Model3、特斯拉ModelX、特斯拉ModelS。1、特斯拉ModelY特斯拉ModelY是一款纯电中型SUV,共有后驱标准续航、四驱长续航和Performance性能版三个版本,百公里加速时间最快为3.7秒,续航最长可达660公里。该车型具有空间大、续航长、充电快、配
逆袭、反超特斯拉!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8月9日,进军新能源汽车20年后,比亚迪终于官宣,第500万辆汽车下线。“比亚迪要做一道证明题,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王传福带着哭腔说出了这句话,没错,在新能源这条路上,比亚迪受到的质疑太多了。(图源:比亚迪)当初,没人相信新能源汽车能成功,没人相信比亚迪能成功。回首往事,比亚迪苦尽甘来2
国产新能源车这么努力,为何销量仍不敌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江湖”中,特斯拉是一个奇迹。单就销量来看,在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车企销量排名的榜单中,特斯拉的销量排名位居榜首。仔细算算,特斯拉的销量甚至高于排名第二、三、四名的大众、宝马、比亚迪的销量总和。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肯定想问:国产新能源车已经很厉害了,为什么销量还是不如特斯拉?比如前段时间上市的比亚迪汉EV,车辆售价在25万
理想汽车上市估值超百亿美元,特斯拉打算成为汽车供应商?关注「电动车公社」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哈罗大家晚上好,我是社长。因为发现有太多新闻没办法写成几千字深度分析长文,但如果不跟你聊聊又觉得很可惜。所以《一周大事件》就是跟你汇总几条近期新能源车、智能互联相关的大新闻,同时还会进行简单的分析或点评,其中可能包括行业动态、最新政策、新车发布等等。一起来看下上周的大事件吧~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01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近日,威马汽车再度传出新消息,据有关商业查询平台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了一则股权冻结信息。信息显示威马汽车被冻结40.4亿元股权,股权被执行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期限至2026年3月13日。据悉,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2020年6月国内SUV销量榜出炉了,前十名中国产车与合资车各占一半近几年来国产汽车品牌在SUV领域已做得越来越好,甚至有不少国产SUV在每月的销量上都超越了绝大部分的合资车,这不,在乘联会刚刚公布出来的2020年6月国内SUV销量榜前十名中国产车就占据了一半取得了与合资车持平的成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在6月份销量排在前十名的分别都是哪些车型吧。第一名:长城汽车-哈弗H66月销
7月国产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比亚迪再超特斯拉综合最新媒体报道和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26万辆,同比增加30.4%。由于天气炎热到店人数大幅减少,7月一直都是国内汽车消费的淡季。但从销售数据来看,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不仅实现了大幅度同比增长,更基本追平了上月销量,实现了淡季不淡的销售大反转。同时,据报道,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本次销量增长,也是在经历了连续多月的
比亚迪国外销量比亚迪11月海外销量首次破万,明显超预期。中国车企要成为世界一流,必须面前全球市场,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巨大,竞争剧烈,成为国内汽车销量冠亚,也会是优秀的车企。比亚迪2023年销量目标是400万辆,如果实现这一目标,若按照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集团排名的数据,400万销量会超过丰田汽车,位居第7位。2021年比亚迪汽车销量73万辆,2022年销量186万辆,创造比
2023-11-17 23:12:54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02:43:47
2023-11-20 16:20:28
2023-11-11 21:59:12
2023-11-17 23: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