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解析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2024-01-15 10:56:46 | 寻车网

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解析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寻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解析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解析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在持续壮大。近年来,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快,国内的汽车企业也在不断壮大。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以及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1. 一汽集团

一汽集团,成立于1953年,总部位于长春市。该公司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汽车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其主要产品包括奔腾、红旗、解放等品牌。

2. 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成立于1945年,总部位于上海市。该公司是中国大型汽车集团之一,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其主要产品包括名爵、荣威等品牌。

3.东风集团

东风集团,成立于1968年,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其主要产品包括风神、东风标致等品牌。

4.比亚迪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其主要产品包括e系列、唐等品牌。

5.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公司之一,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四。其主要产品包括博越、帝豪等品牌。

6.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皮卡和SUV制造商,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五的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其主要产品包括哈弗、WEY等品牌。

7.北汽集团

北汽集团,成立于1958年,总部位于北京市。该公司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汽车生产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六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其主要产品包括绅宝、北汽威旺等品牌。

8.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厂商之一,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七。其主要产品包括瑞虎、艾瑞泽等品牌。

9.江淮汽车

江淮汽车,成立于1964年,总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该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八的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其主要产品包括凌铃、瑞风等品牌。

10.华泰汽车

华泰汽车,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该公司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厂商之一,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九的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其主要产品包括圣达菲、华泰B11等品牌。

以上便是目前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的企业,其实国内的汽车市场还有很多自主品牌汽车厂商,例如长安汽车、力帆汽车等。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消费者主导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习惯正在发生着根本变化。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崛起,整个汽车市场的竞争形势将变得更为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家汽车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争取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总之,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不断壮大,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也在逐步提升自身实力。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的汽车产业将走的更加稳健、更为强大。

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解析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易车广州报道

11月20日,“芯动2020+”

上汽荣威

绿芯战略沟通会顺利举行,沟通会上,

上汽新能源

发布了NETGREEN 绿芯技术战略、

上汽

绿芯新能源2020+ 设计

理念

上汽

绿芯新能源2020+ 产品战略,并基于2020年及近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需求,提出了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的发展路线。

上汽荣威

近些年来走“技术派”路线,在“纯电动、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三大技术领域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15年推出“NetGreen绿芯”技术品牌,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新能源体系与完整的技术储备。在此基础之上,

荣威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相继推出了

荣威ERX5

荣威Ei5

荣威ei6

荣威

MARVEL X等一系列

新能源汽车

,进一步完善了品牌新能源车型矩阵。

在本次绿芯战略沟通会中,

荣威

提出“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拟在产品实力、设计形象和服务创新方面齐头并进,在新能源车型从价格为王、续航导向发展到技术、设计、服务并重的时代之下,

荣威

此次提出的“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升级方向。

在技术研发层面,

上汽荣威

在自主研发之外,也通过与行业顶尖企业合作,实现对“三电”技术的掌控。在电芯、

功率

半导体、电机三项关键子零件的研发制造上,与宁德时代、英飞凌等国内外顶尖企业联手,即将推出平台化电驱动、电池方案等技术,并掌握了电控开发与验证的流程。

在创新技术上,

上汽

发布第二代智能插电混动技术,将搭载第二代智能EDU,采用双输入轴DHT构型,在平行轴布局的节奏结构下,实现

发动机

6挡变速、电机4挡变速,电齿比更加绵密,传动效率达到94%,换挡和响应速度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结合集成了驾驶模式、能量回收模式、电量管理模式等18种组合的 iEM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可以带给驾乘者更平顺、更节能的操控体验。而此次公布的第二代智能插电混动技术,将配备于即将在

广州车展

上市的

荣威RX5 eMAX

之上。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总监 邵景峰

在设计方面,

上汽荣威

在发布“律动设计”

理念

之后,又组建了设计战略研究实验室、计算设计实验室及可视化设计实验室三大设计实验室,以“集成、本质、生命力”为三大设计观,推出了全新智能电动设计

理念

—集智设计,该设计

理念

将在

荣威

全新Ei6使用。

在出行服务领域,

上汽荣威

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沟通会上,

荣威

提出了NetGreen新模式,用户端将推出码上看车、深度试驾、新消费订阅模式等全新服务,增强用户服务体验和价值感知;而在销售端,新金融服务、新共享运营、新互动社交、新智能客厅将构建

上汽荣威

新能源“四次方”,提升

经销商

服务能力与质量。NetGreen新模式的双端革新,将形成覆盖“看试买用养卖”的全出行周期闭环,为行业服务提供一种新思路。

“后补贴时代”

新能源汽车

遭遇寒冬,这并不是短期内就能改善的,在未来失去补贴扶持之后,

新能源汽车

由政策扶持转向市场化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

上汽新能源

以技术升级、设计更新、推出全新的服务模式为导向,不仅是对新形势下自身发展线路的规划,也为未来行业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技术为核心、设计为先导、服务为后盾,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

新能源汽车

市场加速走出阵痛期或将尤为可期。

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解析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

新能源的

竞速

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

4月18日,

上汽集团

在第二十届

上海

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这一计划可谓雄心勃勃。

上汽今年的新能源销量目标是150万辆,350万辆意味着未来两年复合增长率需超过50%;2021年上汽宣布的2025年新能源计划是270万辆,新目标直接增长了30%。

上汽要如何实现这样高速的增长?如此大幅提速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01

面向350万辆,四大自主品牌再定位

销量,从来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在来看,中国正处于新能源市场的上升期。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在战略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3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25%,今年预计将超过35%,到2025年将超过45%。

更重要的是,用户购买因素正从燃油车时代的’功率、马力、油耗’等,向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的’电力、算力、体验’等逐渐转化。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用户认可的背景下,上汽近年来已经完成了面向智能电动化转型的的自主品牌体系搭建和产品矩阵的初步构建。

本次三年战略中,上汽对智己、飞凡、

荣威

、MG四个自主品牌进行了更为细化的排布,使其形成合力,成为未来350万辆目标的基石。

在新战略中,智己定位“高端纯电智能汽车品牌”,飞凡和荣威将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MG定位“全球知名汽车品牌”。

其中,智己将率先搭载上汽最新的三电和智能化技术创新成果;飞凡和荣威将提供纯电、插混等多种新能源解决方案,MG将传承百年经典,赋予动感、潮流、时尚等全新理念,让全球用户爱上中国车。

今年下半年,智己第三款车型全新智能中型城市跨界SUV C车即将亮相;荣威品牌首款搭载全新架构、全新电池技术的新一代中高级电动轿车则将上市;继中国首款全球电动车

MG MULAN

在3月份突破单一车型海外销量万辆大关后,纯电跑车MG Cyberster也将在年内全球同步上市。

未来三年,智己将推出4款全新车型,飞凡、荣威、MG将发布13款以上新能源产品。

至2025年,

智己汽车

将力争完成整车年销量30万辆,进入全球新能源车企的第一阵营。

包括飞凡、荣威、MG在内的上汽乘用车体系实现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70%,突破100万辆。

02

根技术支撑多品牌发展

一个集团,有四个专注或深度覆盖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品牌,在中国汽车集团中是十分少见的。

事实上,今年上海车展正显示出智能电动的多品牌趋势。

广汽集团

埃安

品牌之外,成立了高端化的昊铂品牌;

长安

集团旗下的深蓝则首次独立参展,改名

深蓝汽车

,与寻车网

阿维塔

并肩作战。

但多品牌策略成立的前提是拥有强大深厚的根技术支持。

在此次新战略中,上汽显然加快了对根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在电池领域,上汽魔方电池通过“预、导、卧、隔、疏”的电池包创新设计,已经实现动力电池系统的零热失控;

在电驱上,“碳纤维转子电机+800V高压电驱”构成的全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使上汽的产品能够轻松进入“2秒加速俱乐部”,并实现快速补能;

由此,上汽将挑战9.5km/kWh的行业整车能耗新纪录。至2025年,智己品牌车型将成为上汽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量产产品;

而上汽计划在2025年将内燃机的热效率从目前的43%提升到47%,从而实现更好的混动能好表现。

在决定整车智能化水平的电子电气架构上,上汽将推出“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全栈3.0智能车解决方案,包括自研智能车广义操作系统,实现车内、车云间软硬件资源的跨域融合,由此将车内控制器减少一半、线束减少1/3、系统反应速度提升至毫秒级;

在汽车控制领域,上汽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技术,将制动、驱动、转向、悬架控制等功能全部纳入其中,实现车体6自由度集中控制,使车辆在不同驾驶模式和各种路况下,始终保持车身稳定,将安全和舒适带到新的高度。

智己将于2025年上市的E和F车型将率先应用3.0智能车解决方案和VMC技术,实现智驾、智舱和车控全新的智能化体验。

在生产制造方面,运用CTB、一体式压铸等先进制造集成技术,创新电动智能汽车的软硬件生产流程,将实现简约化、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2025年,上汽临港电动车专属全球样板工厂将建成投产。

03

明确规模竞争策略

新的品牌阵容,扎实的根技术,成为上汽改变竞争策略的基础。

在此前的电动智能市场竞争中,许多车企延续燃油车时代高研发投入到先进技术产出到高品牌溢价的技术竞争策略,但却未能充分奏效。

究其原因:电动化已完成了初期用户认知阶段,用户群高溢价的尝鲜者向更广泛的主流用户渗透,价格成为用户痛点,市场进入“快鱼吃慢鱼”的份额争夺期;

智能化仍在技术探索阶段,未能形成真正的用户爽点,难以对价格和销量形成有力的支撑。

于是,上汽快速拿出了适应当下电动智能市场的竞争策略:为用户提供同等车型“价格最优”、同等价格“配置最优”的整车产品,形成规模竞争优势。

“让用户用一样的钱,享受更安全的出行体验;让用户用一样的钱,跑更远的路;让用户用一样的钱,拥有更全的功能体验。”祖似杰在演讲中表示。

这一策略目前已在

智己LS7

飞凡F7

身上开始验证。

目前智己LS7每周交付量呈快速单边上涨趋势,4月第一周的销量已经稳居中国30万以上纯电SUV市场的第一名,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新黑马。

飞凡F7上的巴赫座舱已成功出圈,其应用业内首创的双向双区独立影院场景、会拐弯能跑步的3D矢量音效技术、获得中汽研“舒适之星”的巴赫座椅都成为重要的卖点。

“上汽集团将自我加压、自我革命、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推进创新转型。”在演讲结束时,祖似杰说道。

显然,即使有技术、有品牌,350万辆对于上汽也绝非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但却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淘汰赛已经开始。

上汽,正在为通向未来的入场券,全力以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解析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解析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相关推荐
荣威新能源汽车新技术研发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荣威新能源汽车新技术研发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电车品牌新能源排行电车品牌新能源排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许多品牌都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和市场资源,电车品牌新能源排行分别是特斯拉(Tesla)、比亚迪(BYD)、蔚来(NIO)、荣威(Roewe)、吉利汽车(Geely)、宝马(BMW)、奥迪(Audi)等。1.特斯拉(Tesla)美国一家专注于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产销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总部设在帕洛阿托。2021年

2024-01-13 15:06:43
新能源汽车十大品牌(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新能源汽车十大品牌(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新能源汽车十大品牌3北汽新能源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2009年成立,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行业影响力品牌,电动汽车十大品牌旗下新能源电动车型有北汽新能源ECEC5EC3等4。4长城欧拉欧拉是长城汽车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主流车企当中第一家独立的新能源品牌,其定位为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目前旗下有欧拉黑猫欧拉白猫欧拉好猫等车型5五菱提到

2024-01-14 22:36:00
荣威汽车新能源发展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荣威汽车新能源发展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诠释豪华品质,中高级纯电轿车D7拉开荣威新能源转型序幕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能源车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而相比传统燃油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在近两年的快速发展中,中高级纯电轿车的关注度再持续提升。6月16日,上汽集团宣布,荣威品牌首款中高级纯电轿车——荣威D7将于年内上市,而它的到来也拉开了荣威新能源转型的序幕。拉开品牌新能源转型序幕当新能源车在汽车市场中

2024-01-13 19:41:57
荣威新能源汽车发展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荣威新能源汽车发展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上汽开始发力了?撞脸蔚来ET7,全新荣威D7官图发布文/修斯6月15日,荣威品牌全新“D家族”系列的首款车型——纯电轿车D7,出现在最新一批的工信部申报目录中。从申报信息来看,D7基于上汽星云纯电平台打造,定位是一款B级轿车。考虑到上海车展上汽新能源战略公布的荣威品牌定位,D7很可能就是未来一个阶段荣威品牌轿车线的拳头产品,将正式拉开荣威新能源征程的序幕,同时也是荣威品牌践行

2024-01-13 19:14:50
荣威新能源汽车颜色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荣威新能源汽车颜色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易车广州报道11月20日,“芯动2020+”上汽荣威绿芯战略沟通会顺利举行,沟通会上,上汽新能源发布了NETGREEN绿芯技术战略、上汽绿芯新能源2020+设计理念及上汽绿芯新能源2020+产品战略,并基于2020年及近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需求,提出了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的发展路线。上汽荣威近些年来走

2024-01-14 06:13:27
荣威新能源汽车 补贴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荣威新能源汽车 补贴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荣威新能源汽车erx5补贴后价格荣威电动汽车erx5补贴后的价钱是16.38-17.38万元:1、外观方面,荣威eRX5采用了与RX5相同的“律动”设计理念,为了突出其新能源动力,前脸部分的进气格栅面积略大于RX5,下方保险杠造型也有小幅调整;由于eRX5为插电混合式动力,所以车身右侧增加了一个充电插口;eRX5尾部不同之处仅在于排气管变为隐藏式;2、内饰方面与荣威RX5相比最

2024-01-14 11:19:31
荣威suv车型新能源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荣威suv车型新能源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绿叶下的荣威i6新能源,你可懂它的美需要细细品味这两天是真的舒服,天气不是很热开车出去刚刚好。我也是约了朋友出去聚餐,不过我在家里呆不住想想还是出去转转,开着自己的车子顺带车子也可以自己擦一下,晚上我的爱车也是要和我一起出去见人的。我的ei6当时买的时候就是奔着绿牌去的,当然我也是看了网上的论坛最后才敲定的荣威品牌,主要是现在的荣威做的很出色而且很多人都是选择了荣威的车型。我这个人还

2024-01-15 09:19:36
武汉新能源汽车吉利 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解析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武汉新能源汽车吉利 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解析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吉利推豪华新能源SUV,车宽近2米,3.8s破百最近这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火爆程度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毕竟在将来新能源汽车会逐渐代替掉传统的燃油车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现在各大汽车厂家都在不断地推出一些全新的新能源车型,而消费者在买车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去选择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的燃油车领域不同,由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产汽车品牌已经不受各项技术的限制,因此,国产新能源汽车也都

2024-01-15 07: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