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20:00:38 | 寻车网
10辆最安全
碰撞测试评级
最高汽车
第一名:斯巴鲁 傲虎
在所有IIHS碰撞性能、防撞和缓解测试中均获得良好和优异评级。
斯巴鲁傲虎获得了顶级安全选择+称号,并且都拥有许多受欢迎的安全功能。
第二名:特斯拉 Model Y
特斯拉采用了一个迭代过程来生产道路上最安全的汽车。
Model Y是成功的证明,因为它在使用欧洲NCAP最新和最严格的测试协议测试的所有车辆中获得了最高的总体分数。
第三名:雷克萨斯 UX
该小型SUV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和高品质的内饰。
此外,IIHS将雷克萨斯UX评为2023年IIHS最佳安全选择+,所有碰撞测试的评级均为“良好”,碰撞预防评级为“高级”,前照灯评级为“良好。
第四名:本田 CR-V
本田CR-V多年来一直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紧凑型SUV之一。
对于寻求实用、舒适、宽敞、可靠、维修成本低且转售价值高的汽车的驾驶员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第五名:马自达 3
它以出色的操控性和充满活力的加速表现为驾驶汽车的乐趣。客户可以在价格合理的套餐中获得性能、效率、价值和安全性。
Mazda 3有轿车或掀背车两种形式,两者都提供了良好的碰撞性能,并基于IIHS的碰撞测试结果提供了卓越的碰撞避免和缓解能力。
第六名:捷尼赛思 G90
是现代豪华部门生产的豪华轿车,其性能、舒适性和功能得到了积极评价。它快速加速,提供平静的骑行体验。
关于安全性,捷尼赛思G90在NHTSA和IIHS进行的碰撞测试中获得了很高的评级。
第七名:沃尔沃 XC90
在每一次碰撞测试中都表现出色,获得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完美五星总评级和IIHS的最佳安全选择+。
沃尔沃提供豪华的三排跨界车,具有充足的涡轮增压动力、豪华的内饰以及六座和七座配置。
无论是哪种情况,乘客都可以放心,因为XC90在所有碰撞性能测试中都获得了NHTSA的良好评级。
此外,每辆XC90都标配了先进的主动碰撞预防功能,如自动紧急制动、主动车道控制、带转向辅助的盲点监控和自适应LED大灯。
第八名:特斯拉 Model 3
在经过IIHS的广泛测试后,获得了最高安全等级+。它在几乎所有类别中都获得了“良好”的评级。
作为一款电动汽车,它允许工程师建造一种结构,比传统汽车更好地将能量转移到乘客身上。此外,Model 3在车辆对车辆和车辆对行人的正面碰撞预防方面具有优异的评级。
第九名:沃尔沃 S60
沃尔沃以其汽车的安全性而闻名。他们是第一批采用三点式安全带等标准功能的汽车制造商。近年来,他们又推出了新的安全技术,他们的汽车,如沃尔沃S60,在碰撞测试中一直获得很高的评级。
沃尔沃S60和S60 插电版本在所有IIHS碰撞测试中均获得“良好”和“卓越”评级。
第十名:丰田 凯美瑞
丰田凯美瑞是一款常年畅销的车型,在最近的NHTSA碰撞测试中,2023款丰田凯美瑞的整体安全评级为5星(满分5星),在所有方面都有最高的碰撞得分。
它还具有一系列高级防撞和缓冲系统,如盲点监控、前向自动紧急制动、前向碰撞警告等。IIHS指出配备有可用自适应单元的凯美瑞混合动力XLE版本是最安全的。
现在,很多厂家都会在新车发布时展示自家车辆用于安全上的配置,如各类高强度钢以及安全气囊等,强调座舱安全。当然,这还不够的话,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驾驶辅助配置也出现在了车辆的选装名单中。
不过,这些配置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就需要依靠一些专业的测试标准来进行评判,于是便有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安全碰撞测试。就在最近,有一家外媒还评选出了在欧洲E-NCAP测试中表现最好的十款车型,其中近来大火的特斯拉Model 3出人意料,又毫无意外地占据了榜单第一名的位置。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安全碰撞测试究竟是如何进行,以及应该用怎样的角度去解读这份报告。于是在临近去年年底时,“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意外登上微博热搜了。
如何解读一份碰撞测试报告?
说到汽车碰撞测试,国内名气最大的无疑是C-NCAP,脱胎于NCAP体系,这个全球最主流的碰撞测试体系最早诞生于美国的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在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地区都是最重要的碰撞参考指标。而C-NCAP自2006年诞生起,就成为我们买车时,对于车辆安全性的一个最主要的参考。同时,负责营运C-NCAP的中汽研还是不少汽车业内“国标”的制定者。在这几年里,随着主机厂逐渐适应了C-NCAP的规则,新车在C-NCAP上的碰撞成绩也是越来越好。
与此同时,C-NCAP的标准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着,每三年就会有一次升级,如2018年出台的标准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之为史上最严C-NCAP。其中还有不少标准已经超过了E-NCAP的难度,如侧面碰撞台车重量由950kg增加至1400kg,相应碰撞测试强度增加了47.7%;考虑到国内市场SUV比重越来越大,台架车最下端离地高度从300mm提高至350mm,比欧洲测试台车高50mm,增加了碰撞测试的难度。此外,鞭打测试的碰撞速度由16km/h提高至20km/h,碰撞强度增加了56.3%。
相较于庞大的NCAP家族,人们口中的“中保研”(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CIRI Auto Technology Institute,简称“中保研”,英文缩写“CIRI”)可以算是中国汽车碰撞测试界的“新人”,2018年推出,“师从”美国的另一大碰撞测试机构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虽然是个“新人”,但它“搞事情”的能力可以说是相当大,以往C-NCAP测试中获得四星甚至五星的车型,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即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中没准就是M(一般)。所以,问题出在哪呢?难道我买到的C-NCAP五星碰撞车型真的不安全吗?
这一切,要从两者不同的测试标准说起。
不同应用场景催生出不同标准
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模拟车辆高速状态下(64km/h)车辆左侧角撞击固定物,在中国类似在北京六环上以64km/h的速度,驾驶员侧撞隔离墩寻车网
在正面碰撞测试中,C-NCAP分别进行的是50km/h下完全正面碰撞试验与64km/h正面40%碰撞试验,而在C-IASI中,测试车和壁障的重叠率仅为25%,车速基本相同,为64.4km/h。
不过,这两项测试的应用场景则不尽相同。在C-NCAP的碰撞测试中,模拟的是日常更为常见的与其他车辆正面相撞的情况,所以在它的壁障前部设计了铝制缓冲材料,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碰撞中的力量。而在C-IASI碰撞测试中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则将目标锁定为对向车道的树木、电线杆,或者是高速公路的中间护栏等单车事故居多,以及极小部分的两车车头角落碰撞情况。
而评级的差异,也正是出在了这25%偏置碰撞碰撞测试中。早在2012年,IIHS首次发布了正面25%偏置碰撞,在参加测试的12款车型中,大多数车型表现不佳,包括奔驰C级、奥迪A4、雷克萨斯ES/IS在内的车型均获得“P”的评价,仅有3款车型获得“G”和“A”的评价。如今在中国发生的事情就像是美国2012年的翻版,很多热门车型都在C-IASI的测试中“翻了车”。于是,这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鞭打测试以及车顶静压测试等对于行车安全更为重要
不过当人们把所有的视线全部集中到25%偏置碰撞的成绩,却忽视了其他很多细节,如与我们更为息息相关的座椅测试(也被称为鞭打测试),以及车顶静压测试等。要知道,追尾事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事故之一,保护乘员颈部安全远比我们想象中来的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竞争激烈的汽车比赛中,车手为被强制要求佩戴HANS来保护车手的颈椎,不会因为剧烈的撞击而发生意外。此外,在所有事故中,翻滚事故导致的乘员死亡率超过10%,是所有交通事故中最高的,更强的车顶强度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因此车顶静压测试的重要性也远超25%偏置碰撞。
我们更需要一份适合中国的标准
对于源自于IIHS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在业内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
从IIHS的历史来看,从其成立以来,先后设立了正面偏角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测试以及追尾对颈部的影响等测试项目,无疑这些测试对于提升车辆安全性起到了很大作用。有统计数据显示,得益于车辆安全技术的改善,自2001年起统计的驾驶使用了三年以内的车辆发生的正面碰撞事故中,司机死亡率降低了55%。不过,在当时的统计数据中,美国每年正面碰撞事故中仍然有超过10000人的死亡数量,这些悲剧的主要制造者就是小重叠面碰撞,所以IIHS增加了25%重叠面碰撞测试。而造成小重叠面碰撞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还包括了美国特殊的交通通行条件。
在美国当地,除了曼哈顿、洛杉矶这样的主城区外,绝大部分地区的道路都非常笔直宽敞,包括行人与非机动车等道路交通参与者少,车速在不知不觉中也就上去了。此外,美国不少道路都属于开放式道路,即道路中间和两边没有隔离栏,也增加了致命性交通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至此以后,25%偏置碰撞几乎已经成为了美国汽车业的“特产之一”了,就连向来以测试项目最为全面的E-NCAP也没有跟进。其原因在于欧洲道路通行条件与美国差别巨大。在绝大部分的欧洲城市里,狭窄的街道,拥挤的道路让车辆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只能以较低的车速行驶,而在封闭的高速公路即便不设置限速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而根据一份来自于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委员会(CIDAS)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在中国发生的交通事故中,25%偏置碰撞在各类交通事故中占比最低,仅占8%左右。此外,类似于欧洲的路况,中国城市道路同样狭窄,路上的行人、非机动车等道路交通参与者也更多,与之路况条件相类似的还有日本。在这种情况下,低速碰撞、行人安全保护等相关测试其实远比25%偏置碰撞更为重要。
当然,目前国内所执行的安全碰撞依旧不够全面,仍然没有侧面柱状物碰撞、刹车距离测试以及儿童安全保护等项目。未来,只有在更适合中国的碰撞标准约束下,车企才能够有的放矢,中国的汽车产品才能更好地保护每位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同时,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汽车安全设计的进步,碰撞测试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完善的保障依据。不过汽车本身的安全是最后一道防线,而最安全的,依然是规划好出行路线,提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驾驶,只有安全的驾驶习惯才是平安出行最大的保障。
写在最后
其实无论是信C-NCAP还是C-IASI,都远好于相信那些网上的所谓“真实碰撞案例”得出的结论。比如“日系皮薄不安全”“XX是公路坦克”等,这些内容的创作者很多时候缺乏专业常识。不过,测试的局限性并不能代表一款车的安全性,更不能代表一家车企对于安全的态度。从更具代表性的评测项目来理性评估一辆车的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考量安全需要从当地的实际交通情况出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完成了特斯拉Model 3车型的全部测试评价工作,并于6月10日正式发布该车型的测评结果,艾迪汽车将根据汽车安全指数4个维度的评价规程,用数据解读特斯Model 3车型的测评成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产版Model 3与美版差距有多大?
在被动安全方面,特斯拉Model 3配备了驾驶员正面、前排乘员正面气囊、前排侧气囊,以及前后排侧气帘。此外,该车型标配FCW和AEB功能。
特斯拉Model 3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方面获得M(一般),车内乘员安全和车辆辅助安全评价为G(优秀),车外行人安全评价为A(良好)。
耐撞性表现优秀
维修经济性居然没得P
特斯拉Model 3车型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方面获得评价结果为M(一般),正面碰撞得分11.5分(满分30分),追尾碰撞得分23分(满分30分)。
在耐撞性方面,特斯拉Model 3正面碰撞得分率为92%,追尾碰撞得分率为100%,车身结构表现优秀,碰撞后车身损伤较为轻微。按照C-IASI低速碰撞评价规程,特斯拉 Model 3的测量点最大变形量未超过3mm。
在低速碰撞测试中,特斯拉Model 3安全气囊未起爆。由于豪车的通病,前部诸多的电子元器件以及价格更高的大灯总成,特斯拉Model 3的正碰维修比为11.50%,维修费用约为33557元,尾碰维修比为2.04%,维修费用约为5952.7元。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方面是大部分车型目前的难关,特斯拉Model 3获得M(一般)评价较为不易,相对来说优于同级车型。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仅失1分
美版A柱有变形
特斯拉Model 3车型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方面获得评价结果为G(优秀),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挥鞭伤测评结果均为G(优秀)。
在正面25%偏置碰撞方面,特斯拉Model 3的A柱几乎没有出现变形,车头的吸能区完全发挥了作用,乘员舱保持了良好的完整性,正侧面气囊、侧气帘以及约束系统也都有效发挥了作用。此外,在碰撞后,Model 3的高压系统也没出现故障。相比之前Model 3 IIHS碰撞测试时,美版Model 3的A柱是有些微变形的。
由于防火墙下部出现轻微形变,加之未配备膝部气囊,Model 3的假人腿部和脚部伤害评价为A。但是,总体来看,Model 3在25%偏置碰撞的表现十分出色。
在侧面碰撞方面,特斯拉Model 3表现较为优秀,气囊和侧气帘给予了假人有效的保护。
侧面碰撞后,特斯拉Model 3 B柱距离驾驶员中线的距离为22.5cm,远远高出12.5cm的优秀标准线,与IIHS的测试成绩一致,也优于同价位的宝马3系(17.5cm)和奔驰C级(20.0cm)。
在车顶强度方面,特斯拉 Model 3的表现依旧稳定,峰值载荷达到93797牛,为自身质量的5.97倍,略胜于IIHS的5.85倍。
在座椅头枕方面,特斯拉Model 3车型头枕与头间隙小,离头顶部距离小,挥鞭伤伤害程度轻。
车外行人安全翻车
美版表现也不算优秀
在车位行人安全方面,Model 3意外地出现了翻车,获得了A(良好)评价。
从得分成绩来看,Model 3主要失分于头型试验,这可能是由于Model 3车头截面向前凹凸的设计,导致头型假体与内部骨架发生碰撞,出现了较大的伤害。在IIHS的测评中,Model 3同样没有拿到优秀评价。
强项优势体现
车辆辅助安全稳定发挥
特斯拉Model 3车型在车辆辅助安全方面获得G(优秀)评价,该车型的传感器类型为毫米波雷达+三目摄像头,在所有测试工况下都满足测试要求,及时报警,其AEB功能优秀,能快速采取紧急制动,降低碰撞风险。
总体来说,国产特斯拉Model 3在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以及辅助安全方面的表现都十分优秀。与美版车型相比,安全性并没有出现缩水的情况,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车身设计的因素,Model 3在行人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采取Model S的车头设计,Model 3的行人保护应该会有一定提升。因此,希望在测评的推动下,Model 3能够在未来对行人保护方面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探讨国内混动汽车排行榜前十名为了顺应环保、节能的发展趋势,汽车工业发展对混合动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深入。混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汽车,凭借其强大的节能能力、高效性能和出色的车内环境优势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重点。本文将探讨国内混动汽车排行榜前十名。1.丰田普锐斯(售价20.68-28.78万元)丰田普锐斯作为国内第一款混合动力车,具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配置和强大的动力,在混动车
10辆最安全、碰撞测试评级最高的汽车10辆最安全碰撞测试评级最高汽车第一名:斯巴鲁傲虎在所有IIHS碰撞性能、防撞和缓解测试中均获得良好和优异评级。斯巴鲁傲虎获得了顶级安全选择+称号,并且都拥有许多受欢迎的安全功能。第二名:特斯拉ModelY特斯拉采用了一个迭代过程来生产道路上最安全的汽车。ModelY是成功的证明,因为它在使用欧洲NCAP
内外兼修,年少有为荣威RX5新能源,谈谈自己的用车感受最近喜欢上了李荣浩的《年少有为》,我觉得这首歌不但在讲爱情,也在讲每一个年轻人的青春。我们都迷茫过、选择过、放弃过,都想找到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想要什么,作为一个“二十啷当岁”的“后浪”,我们仍然走在寻找的路上。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辆能遮风挡雨的车,更是一个可以陪你走过一段时光的“伙伴”。2016年,荣威RX5以“国内首台互联网SUV”的
中保研碰撞测试排名2021中保研碰撞测试排名2021具体如下:1、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排名:1-10名奔驰GLC260L和宝马325Li,夺得了冠军和亚军,而它们也打破了丰田汽车独霸前四的局面,而丰田卡罗拉、丰田亚洲龙和丰田雷凌则顺势下滑两位。2、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排名:11-20名而在榜单的11-20名当中,合资车上榜6款车型,国产车上榜4款车型,其中2020年
中汽中心发布最新C-NCAP碰撞测试结果宝马三系最佳宝骏RM-5垫底(文/彭科峰)11月21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称中汽中心)在广州发布了其中7款车型的评价结果。截至2020年10月底,2020年度第三批8款车型的C-NCAP评价试验全部完成。据了解,中汽中心本次发布的结果共涉及7款车型,均为传统汽油车型,涉及1款紧凑型轿车、2款中大型轿车、2款紧凑型SUV、1款中大型
中保研碰撞测试排名2021中保研碰撞测试排名2021具体如下:1、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排名:1-10名奔驰GLC260L和宝马325Li,夺得了冠军和亚军,而它们也打破了丰田汽车独霸前四的局面,而丰田卡罗拉、丰田亚洲龙和丰田雷凌则顺势下滑两位。2、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排名:11-20名而在榜单的11-20名当中,合资车上榜6款车型,国产车上榜4款车型,其中2020年
比亚迪海豚碰撞测试成绩几星五星。中汽研C-NCAP碰撞试验中心公布了2023热门车碰撞测试成绩,本期试验对象为比亚迪海豹,最终碰撞综合得分率为88.6%,获得了五星评价,也认证了比亚迪这款车型的安全性。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于1995年成立,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汽车碰撞安全测试,谁靠谱?中保研还是C-NCAP?日更第365+5天。大家对汽车安全都比
10辆最安全、碰撞测试评级最高的汽车10辆最安全碰撞测试评级最高汽车第一名:斯巴鲁傲虎在所有IIHS碰撞性能、防撞和缓解测试中均获得良好和优异评级。斯巴鲁傲虎获得了顶级安全选择+称号,并且都拥有许多受欢迎的安全功能。第二名:特斯拉ModelY特斯拉采用了一个迭代过程来生产道路上最安全的汽车。ModelY是成功的证明,因为它在使用欧洲NCAP
2023-11-17 23:12:54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02:43:47
2023-11-20 16:20:28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2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