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0 07:05:30 | 寻车网
之前网络上一直有人说,
比亚迪
颓势尽显。一不小心上个月,销量终于破了30万了,30万还是颓势尽显吗?这30万对于自主品牌,意味着什么呢?
月销量达到30万是一个突破
以前一个品牌月销量达到30万,我找了下数据,对于咱们国产品牌来说,还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
因为以前没有兄弟干出过这个成绩,而且它现在没有燃油车,全是新能源车,也就是说卖出30多万台新能源车。
当然,说到这里,我看到网上针对30万,有很多人分析。
说上个月月底的时候,上险量只有20多万,怎么现在一下子就变成30万了?
是不是车没卖出去,卖出去肯定要上保险,都得上交强险,上险量是一个很实在的数据。
当然,卖到国外去了3万多台,那肯定上的不是国内的交强险。
所以没有上险量可以刨除掉,但是中间也还有几万台的差距,哪去了呢?
是不是全部压给了经销商,压货了,就是为了完成30万的目标呢?
你要这么非得去纠结这个事,你可以算下比亚迪,全国有多少经销商。按照经销商多少个店,把它每个店铺下去之后,好像这个数据就没那么很夸张了。
毕竟人家经销商多,每个店几台不就把它消化掉了吗?
具体销售数据
这30多万我仔细看一下它的数据,EV占到了16万多,DM占到了13万多,然后出口3万多,这里面EV车型,是已经超过了DM车型,也就是说买纯电车型的人,其实占比是在越来越高的。
然后具体到品牌,还是王朝和海洋占了大头,然后
腾势
11500辆,
方程豹
和
仰望
是还没有开始交付的。
以后这两个品牌交付了,可能数据会相对会更好一些,尤其是像方程豹,我不知道现在
豹5
的定价,如果真能拉到30万以下,还是比较有期待值的。
仰望毕竟是高端品牌,不是每个老百姓都能够消费得起,肯定是相对会比较小众一点,这个数量会相对会少一些。
具体在王朝里面,秦、汉、唐、宋、元,秦和元都很突出,然后唐稍微差一些,因为这个车上市确实有蛮久了,一直没改款,而且这个价格,确确实实在20万以上。
像秦和元价格都低一些,在海洋系列,
海鸥
和
海豚
很猛,但是军舰系列,像驱逐舰和护卫舰,一直也就那样,也不太好,但是
海豹
它的销量还是起来了。
在腾势里面,一直还是靠D9在撑着,然后N7这个销量,确实有点对不起这个车,N8有点拿不出手了。
后续可以深耕国外市场
所以,就比亚迪这样,它也有一些热销车型,也有一些车,确实像N8这个样子,你可以认为它是扑街了。
虽然说从这个车型来看,腾势这两款车,确实有点拖后腿,但是总体30多万的月销量,对于咱们自主品牌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成绩了,而且还有3万多的出口。
这一块是我比较看重的一个数据,因为毕竟目前国内市场,一是特别特别卷,二在新能源这一块,还有其他的兄弟,也都在抢这块市场。
比亚迪要想再有大的突破,其实相对来说,会比较难,因为毕竟竞争太激烈了,但是在海外市场,尤其是那些适合用电车的地方。
比如温度比较稳定的地方,其实他们是比较适合用电车的,这些海外市场,其实还是大有可为的。
总结
所以如果接下来,能够继续深耕发展海外市场,那么比亚迪的月销量,在保证目前国内的情况下,应该会有一个更好的成绩。
再加上目前像王朝网,海洋网,我看到都开始,有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也就是说,保证后面的11月份12月份,应该会比这个成绩,会更好一些。
毕竟一旦价格下来了,促销开始了,再加上到了年底,又是买车高峰期,成绩必然会比目前的更好,你看好后面两个月成绩吗?你觉得后面两个月,能不能实现35万的突破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阿喵汽车本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自从比亚迪汉上市之后,关于它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车辆本身的话题就比较多,消费者是比较关注的。其次就是比亚迪在它身上使用了最新的刀片电池,据说是非常先进的电池技术。但关于比亚迪汉最大的话题争议,来源于它的销量。
因为网络上已经有曝光非常多的关于比亚迪汉销量造假的信息了。但是比亚迪官方一直也没有站出来澄清。好像对于比亚迪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强劲的发展趋势更有说服力的。
11月比亚迪对外宣布,月销量突破10000辆,这是比亚迪汉连续4个月的销量攀升。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汉拥有两款车型,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汽车,两款车在前脸上就能有所区分。纯电动汽车是没有中网的,而插电混动是有大嘴中网的。
插电混动和纯电动加起来超过1万辆,在中国市场来说,是了不起的成绩。但是又有人发现,比亚迪官方发布的这个销量信息是错误的。
上图是比亚迪官方公布的11月份销量,在这个图中显示,10月份的销量是7454辆。
但是比亚迪10月份公布的销量却是7545辆。
我估计是比亚迪的工作人员手滑把7545写成了7454。但是比亚迪出现这样的小错误也太不严谨了。那到底是11月的海报数据出错,还是10月份的海报数据出错呢?
而更早的,关于比亚迪汉的销量,也是众说纷纭。其中关于真实销量的多少,就有很大的争议。原因是比亚迪官方公布的数据,与上险数据偏差比较大。
因为国家强制规定消费者买车之后必须上交强险。所以上险量能比较客观的反应真实的销量,上险数量是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取的。但是之前,有媒体曝出比亚迪汉官方的销量,与实际上险数量偏差比较大。
根据数据显示,比亚迪汉从7月以来,上险数量和官方销量的偏差就很大,8月份汉的上险数量是1143辆,而官方公布的销量却是4000辆。9月,汉EV的上险数量是2517辆,EV与DM的上险数量是4028辆,官方公布的销量是5612辆。10月份,汉EV的上险数量是3949辆,EV与DM的上险数量是5790辆,而官方公布的销量是7545辆。相差1755辆。
其实从消费者的角度,销量好只能是证明产品好,有市场号召力。其实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产品问题,由于比亚迪汉上市时间还不长,所以目前比亚迪汉还没有出现大量的产品质量问题。但是从车质网上看到,现在不少消费者对比亚迪不满意的居然是服务态度蛮横,有的4S店是出售了展车给消费,有的4S店是给客户的承诺没有兑现,消费者一直等不到现车。
总结:
比亚迪汉目前面临的主要竞争,其实是不是传统厂商的,而是造车新势力公司的小鹏P7,蔚来ES6,以及特斯拉Model 3等车型。而新势力公司目前看,在产品力上与比亚迪汉是不相上下的。比亚迪汉的优势是比亚迪多年的技术积累,特别是电池方面的 。其次,比亚迪完全可以利用好自己的4S店优势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造车新势力比不了的。但是传统汽车厂商在经销商方面的一些陋习,也或多或少的让消费者觉得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进入第四季度,汽车市场就像一股蓄力已久的势能瞬时爆发,多家车企捷报连传,“银十”的新能源销量注定令人沸腾。头号玩家
比亚迪寻车网
月销量首次突破30万大关,理想、
小鹏
同样达成新成就,而问界凭借也新款M7交付冲高。
比亚迪
10月份,比亚迪月销30万辆!首次达成月销30万大关,这也是中国品牌的第一次!买新能源车,还得是中国品牌!今年前3个月,比亚迪累计销量237.1万辆,距离今年300万辆目标,还有67万辆,接下来的2个月,还要再加点担子!
所以,比亚迪在11月1日放出优惠政策:秦PLUS EV 2023冠军版限量优惠1万、
驱逐舰05
享2000元抵扣7000元购车款、
护卫舰07
享2000元抵20000元,
海豚
/
海豹
冠军版熟2000元抵9000元!
理想
首破四万辆!理想10月交付新车40,422辆,同比增长302.1%。年累计交付量28.46万辆,L系列的三款车持续高光,
理想L9
已经连续13个月获得
大型SUV
销冠。
前几天李想表示将继续冲击月销5万目标,大家猜猜什么时候能实现?
埃安
埃安10月成绩单公布,销量依然站稳4万+,共售出41,503辆,位居新能源市场前三名。前10个月累计销量已接近40万辆,还有2个月时间冲击50万辆的年度目标。新车
昊铂HT
十天收获11,031张订单,AION S MAX、Y Plus潮野版又相继上线,解锁年度终极成就希望很大。
小鹏
继9月份交付1.5万台之后,小鹏汽车10月交付新车20,002台,刷新单月交付记录,增长势头很猛啊,已经连续9个月实现增长了。看来新车G6、G9盘活了整体销量,消费信心也强了不少。
蔚来
“蔚小理”10月的交付单终于齐活了。蔚来10月交付新车16,074辆,同比增长59.8%。相比另外两位老对手成绩并不突出。对蔚来而言显然也不想“卷价格”,今年内最重要还是保持交付量稳定增长。
零跑
零跑最近风头正劲,不仅获得
玛莎拉蒂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15亿欧元入股,10月份也交付了18,202台新车,同比增长159%,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前实现转正,为1.2%。
创始人朱江明、傅利泉及各自配偶也承诺未来10年不以任何方式减持或转让股份。不管怎样初衷是好的,避免转身人去楼空的尴尬。
问界
问界真的支棱起来啦!问界10月交付12,700台,新款
问界M7
足足交付了10,547台,上市50天内下大定量已经突破8万台,遥遥领先看上去真不是开玩笑的。
极氪
极氪汽车10月交付13,077台,同比增长约3成。交付量与下大定量都刷新历史记录,极氪001贡献大部分销量,销量规模上已经逼近小鹏、蔚来这些新势力了。
上汽
大众
想不到发布销量成绩单的风头会被上汽大众给抢了。10月大众ID.系列交付15,060辆。另外,10月ID.3的现金订单也突破1.7万辆,下个交付周期又会上量了!果然价格是最有吸引力的,当然ID.3本身也有料,不然怎么能持续增长?
五菱
不得不说小车还是五菱玩得溜。
五菱缤果
10月单车销量来到26,007台。这个柱状图的走势已说明一切,上市以来总销量突破15万辆。今年内能不能达到单月3万辆呢?
深蓝
深蓝汽车
这个月继续保持超1.5万台的交付,合计交付了15,513台,要知道深蓝目前仅有
深蓝SL03
和
深蓝S7
两款车型。而它们的升级版,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深蓝SL03i、深蓝S7i也将很快到来。
岚图
有没有发现?岚图的销量在悄悄地上量了!最近三个月销量记录都在刷新,10月已经突破6000辆,交付来到6067辆,同比增长138%;今年销量已累计有33,529辆,相比去年同期也增长了107%。新款FREE、新梦想家这两张新牌一出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接下来的目标是要冲刺一万辆了吧!
智己
10月
智己汽车
共销售4018辆,想必全新的
智己LS6
贡献了不少。这款“卷中之王”能够这么火也是有原因的,22.99万元起售、800V技术架构、高阶智驾水准,哪哪都是可以拿得出手的。
阿维塔
10月份,
阿维塔11
交付了3888台,相比前几个月进步不小,环比有将近三成的增长。11月10日
阿维塔12
就要上市了,双重Buff叠加的阿维塔,销量上还能再刷新纪录。
写在最后
仔细看下来你会发现,10月份的汽车市场已直接跳过了逐渐复苏的阶段,多家车企的成绩单上不仅呈现统计数据,更是表明了新能源车市的全面爆发。无论是头部梯队,还是后起新秀们,“创下新高”的字眼已然成为高频词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Nice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产suv销量第一名国产suv销量第一名:哈弗H6。哈弗H6连续9年,103个月获得国产SUV车型销量排名第一。该车于2011年8月底在天津上市,定位国产都市智能SUV、中高级城市SUV,上市距今已11年,从上市初期第一代起,累计销量已突破380万。该车上市初期热度及销量持续走高,在16年12月达到销量巅峰,月销量达8万辆,常年居于SUV销量排行榜前列。外观哈弗
比亚迪11月产销量均超23万辆业绩再创新高12月2日,比亚迪股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11月比亚迪产销量均超过23万辆,创造了中国汽车品牌的新纪录。11月产量为230129辆,同比增长132.8%,环比增长4.5%。11月销量230427辆,同比增长136.5%,其中乘用车销量229942辆,同比增长136.5%,环比增长5.7%。2022年1-11月,比亚迪汽车共计销售1641819辆,
3月新能源销量快报!多家车企销量大涨,比亚迪突破20万辆现如今,在国内家用汽车市场,新能源车型的市场热度是越来越高,各大车型销量排行榜的前列,都出现了众多的新能源车型。虽然3月份才刚刚过去,但是已经有不少的新能源车企,已经率先公布了自家的月销量成绩,足以证明它们的火热。接下来,小编就根据已经公布的销量数据,跟大家简单说一说,3月份国内新能源车企的销量情况。深蓝汽车3月份累计销售85
10月份紧凑型SUV销量排行,比亚迪宋有争议,哈弗大狗已崛起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小蚊子聊车!今天为大家带来2020年10月份紧凑型SUV的销量排名情况!从数据上看,哈弗H6依然牢牢占据着榜单冠军的位置,单月拿下52734辆成绩遥遥领先其它对手, 长安CS75紧随其后卖出30963辆位居第二,今年CS75几次都险些超越哈弗H6,不过在后者推出了第二代改款车型以及全新的第三代车型之
10月新能源品牌销量盘点!比亚迪超30万,理想超4万文/磊磊长假伊始,各家汽车品牌,便争先恐后发布了今年9月各自销量数据。比亚迪汽车10月实现销量301095台。当前,比亚迪最为强势的点似乎并非产品及技术规划维度的聪明,更是垂直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全方位可买度优势。也就是说,比亚迪近乎全数自研、自产的供应链体系,让它先天性不用顾及零配件厂商的那一层利润,并且当前极为巨大
实现超越普通合资车的国产车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地位之争,是车市历来绕不开的话题。以前人们纠结于国产车是不是合资车的对手,能不能媲美合资车,现如今随着一众标榜高端豪华的品牌相继登场,消费者思考的问题又变成了,国产车有没有超越合资车?赶超合资车可以说是每个国产品牌的梦想,毕竟一顶“国产车不如合资车”的帽子扣得太久了,而最早提出国产高端,真正想和合资车型掰手腕的,是领克和WEY。(观致没成功
国产新能源品牌6月销量榜:蔚来重回万辆,理想破3万大关6月份刚过去,新能源车企纷纷公布自家的销量成绩。回顾这一个月,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53.2万辆,同比增长130.8%,环比增长47.6%,1-6月形成“W型”走势。1-6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224.8万辆,同比增长122.5%。这样看来,6月份新能源市场整体大环境还算不错。到底各个国产新能源车企的真实表现怎么样呢?下面一起来看一
10月新能源品牌销量盘点!比亚迪超30万,理想超4万文/磊磊长假伊始,各家汽车品牌,便争先恐后发布了今年9月各自销量数据。比亚迪汽车10月实现销量301095台。当前,比亚迪最为强势的点似乎并非产品及技术规划维度的聪明,更是垂直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全方位可买度优势。也就是说,比亚迪近乎全数自研、自产的供应链体系,让它先天性不用顾及零配件厂商的那一层利润,并且当前极为巨大
2023-11-17 23:12:54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02:43:47
2023-11-17 23:14:34
2023-11-20 16:20:28
2023-11-17 2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