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6 16:26:50 | 寻车网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是中国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成立于1986年,经过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
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达到105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2009年12月23日,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出炉。
上榜的五家中国民企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首次入围。
吉利以营业收入233.557亿美元(含沃尔沃2011年营收)首次进入500强,车企排名第31,且总排名从去年的第688位跃升至第475位。
截至2013年,吉利共有慈溪、临海、宁波、上海、湘潭、济南、成都等9个生产基地,合计60万的产能。
2013年4月18日吉利集团与宝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宝鸡新建基地,投资72亿元,年产整车20万辆。
2014年12月31日,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投资签约。
投资70亿元,年产1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5万台燃气发动机生产基地和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
2014年北京车展前夕,吉利发布全新品牌战略。
取消现有全球鹰,帝豪,英伦品牌,回归一个吉利,并采用全新LOGO。
上周工信部发布第339批新车目录,吉利旗下枫叶汽车的首款换电车型 枫叶80V在列。这是吉利与力帆完成股份重整之后、由力帆重庆工厂负责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同时也是吉利科技投入到智能网联换电业务的第一款落地产品。
就在今年,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加入新基建、纳入补贴政策,多家厂商加快投放到换电技术与产品开发。除了发展更早的北汽与蔚来,吉利、广汽甚至国家电网都在今年迅速实现了换电模式的产品落地,与最开始蔚来汽车的「烧钱换服务」不同,自主品牌加入竞争,将换电模式拉入了另一条赛道。
今年9月,吉利控股旗下吉利科技集团的首个智能换电站在重庆亮相,由此,吉利正式加入了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
随后,10月18日,吉利科技又在山东济南落地了一座换电示范站。短短一个月在两地高调发布,吉利科技推出的换电技术全面进入公众视野。
按照吉利科技集团的规划,2021年将在重庆完成100座换电站的建设,到2023年落成超过200座——把重庆打造成为换电示范城市,并由此向华东、华北、乃至全国辐射。
吉利快速投入换电模式并不是简单的踩风口,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蛰伏已久、伺机而动。业内人士发现,吉利集团早在2017年已经开始了换电模式与技术的研发。而在2019年国家层面再次公开支持换电模式之后,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终于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加快对这项技术的推进落实。
吉利汽车在2016年成立的杭州戈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到了2019年12月更名为易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为此注册了品牌商标「易易换电」。一切都在既定方向上。寻车网
关键一步在重庆。吉利科技选择在重庆开启换电模式的探索,除了发展西南市场之外,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连接——力帆汽车。今年12月2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表示破产重组计划已经获得法院批准,重整完成后将由吉利科技与重庆两江新区共同持股。其中,吉利科技以产业投资人身份持股,主要角色是向力帆提供产业资源,将其打造成为智能网联换电技术的上市平台。
事实上,吉利选择接盘的力帆在换电模式上已经有半成品。2019年5月,处于崩溃边缘的力帆曾经公告了一则公开招募,计划斥资52亿元用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与租赁业务,随后有了力帆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合作成立的新能源公司。
吉利迅速接手,只是以一种更快速便捷的方式重启早已规划的换电业务。按照公告,重整工作一旦完成,吉利科技旗下首款换电型纯电动汽车枫叶80V的生产工作将由力帆汽车负责。
枫叶80V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主流新能源产品,MPV造型、三元锂电池、电机功率40kW,从吉利科技对枫叶这个品牌的定位、以及枫叶80V的产品表现来看,这款车的主要任务是以换电身份进入运营车市场,为吉利试水、试错。
以80V作为开端,枫叶汽车要在未来几年投放市场的换电车型涉及多个品类、5年销量要达到20万辆。
今年四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正式表达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鼓励。
当换电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它的角色定位就不再是新品牌打入市场借以发挥的「噱头」了。
包括吉利汽车在内,国内自主品牌广汽、东风、长安等也已经加入到换电模式的开发。作为曾经公认的、解决纯电动汽车补能焦虑最合适的方式,换电技术、标准、规模等问题如今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讨论高度。
吉利借助力帆、重庆推广枫叶80V换电型电动车,重点并不在于产品本身。
借助力帆在前期对换电的研发投入,吉利科技对智能网联换电模式的探索,新的思路在于换电站可实现的智能化、标准化。最早在今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吉利展出的双仓智能换电站面积为126平方米,包括39个换电仓位,每次换电90秒,单个换电站每天可以完成1000辆电动车的换电服务。
90秒快速换电的基础是模块化、智能化,从换电平台的研发之初就需要考虑兼容性、安全性等问题,目的是站内换电、充电、监控和维护等环节能够以一种更高效的协同方式进行。按照吉利的介绍,这样一个双仓智能换电站的研发目标是适配多种车型、最终在市场普及。
不过,从首款换电车型枫叶80V的产品特性来看,吉利对换电技术的兼容性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枫叶80V是一款MPV车型,车长4.7米、轴距2.8米,造型尺寸无限接近于吉利嘉际、一款传统燃油车,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枫叶80V油改电的身份。其搭载的是国轩高科生产的三元锂电池,综合续航有410km和500km两个版本,基于换电需求,这款电池应该是独立开发的,如果要考虑后续产品的换电兼容性,电池尺寸、性能与布局都需要从头设计。
以吉利科技接盘时所言,要将力帆股份打造成为智能网联换电领域的领先企业,从目前展示的两仓智能换电站来看,技术与应用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但首款换电产品——枫叶80V的产品天花板却显而易见。
吉利科技在推出枫叶汽车的时候就明确了中低端市场运营车辆的定位,首款产品枫叶30X推出之后也十分低调。此外,吉利最开始也暗示了枫叶汽车采用换电技术的尝试。如今借助力帆在重庆运营车市场的前期投入,枫叶汽车可以省很多力气。
这显然是吉利汽车进入西南市场巧妙思路。至于目前已经全面使用帝豪EV、几何A的曹操出行,切换到换电模式应该是几年后的事了。
从换电模式进入新基建规划、再到国家补贴对换电车型的倾斜,新能源汽车采用换电方式补能,被认为最理想的方向——将补能时间缩短到几分钟内,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习惯便完全无异于传统燃油车。
但无论是北汽还是蔚来,换电模式的争议还在于「太烧钱」,即便是最需要用「换电」来换取用户喜爱的蔚来,也在今年逐步取消了免费换电政策。对于利润率更低的主流品牌来说,花费数百万建设一个换电站的高昂成本就足以让他们却步。
更重要的是,此前北汽和蔚来的换电站均是品牌自建,用于品牌旗下车型的补能,形成一个闭环,无法实现品牌车型之间的兼容,使用频率和营收体量有限。以品牌为单位建设换电站,最终也有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从2019年开始,由国家牵头、多家车企参与的换电模式标准化制定加快推进。吉利也是成员之一。
从吉利今年投入换电站建设的速度来看,它希望能够成为行业内最快实现换电普及的代表。如果说蔚来的换电与BaaS是在高端市场以高端技术服务用户、实现无限迭代,那么吉利的模式更像是在中低端市场拓展规模,让换电模式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让换电实现一定规模,除了产品兼容性之外,高效也是重要判断——同等费用下,更快速的补能,有利于更多用户选择换电这种方式,尤其是社会运营车辆,能够拥有更充足的运营时间。而且,采用换电模式的车型不需要自购动力电池,租赁的方式降低了购车门槛、也能让电池统一管理,寿命与安全得到保证。
这些都是运营车辆最看重的「成本问题」。吉利并不是最早加入其中的,今年广汽Aion S也推出了换电版本,只不过他们的思路早已绕开了北汽新能源走过的弯路。至于北汽在换电领域积攒的经验,也已经计划用于高端品牌Arcfox了。
自主品牌头部企业加入换电,这不仅仅是追逐风口,当新能源车发展从政策导向转为市场引导,任何一种能够帮助用户解决焦虑的方式,都值得被重视与推广。至于换电的规模和成本问题,则需要交给车企共同探索。
图 | 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布莱克
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 Automobile Co., Ltd.)正式成立, 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似乎,这一切都在吉利的掌握之中。从收购沃尔沃到推出高端品牌领克,包括入股戴姆勒集团,再到如今与梅赛德斯-奔驰成立smart品牌合资公司,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暗藏着吉利那永不满足的野心。
新公司将推动smart品牌转型电动化
先来看此次合作的具体事宜。
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人民币,双方将各出资27亿元人民币,奔驰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Smart合资公司的模式被吉利和戴姆勒称为“全产业链合作+服务全球用户”新模式。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在产品层面,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奔驰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
据了解,合资公司决定任命佟湘北为smart合资公司全球CEO,他将统筹smart品牌销售、市场营销、研发、生产和售后等所有业务运营。在这之前,佟湘北曾任吉利集团总裁助理、领克张家口工厂总经理、领克学院院长,在汽车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smart具有独特品牌魅力、核心价值和全球影响力,是全球城市出行与时尚交通的领导者。吉利控股将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促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实现smart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商业成功。”
插手smart早有预谋
的确,smart具有独特的品牌魅力,在全球范围内也有着不菲的影响力。但smart在商业上还并未有利润可言。也不难理解李书福所言,合资公司将助力实现smart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商业成功。毕竟,smart在戴姆勒集团这19年以来一直是负担的存在。
虽然戴姆勒从未公布smart的业绩,但据统计师分析,smart在2000年被戴姆勒集团100%控股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年亏损在2亿欧元左右,至今已经累计亏损约40亿欧元(约303亿人民币),而且其销量业绩是每况愈下。
事实上,早在吉利入股戴姆勒之时,smart就已被吉利盯上,如今与戴姆勒成立合资公司正是在其计划之中。
2018年2月24日,吉利成为戴姆勒集团最大股东。但这似乎并不满足吉利,当时坊间便有传闻吉利将与戴姆勒合作生产电动smart车型。
结果我们看到的是,2019年3月28日,吉利正式与戴姆勒在杭州总部签约,双方将各持有50%的股份。
再到如今成立合资公司,吉利这一小目标也算完成,但大目标呢?
兼收并蓄,难藏勃勃野心
虽然吉利从未宣称其要做到怎样的成就,达到怎样的高度,但我们从其发展历程、从其版图中也可窥探出其野心之大。
众所周知,1997年才进入汽车行业的吉利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0年,吉利以15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品牌,才让吉利名声大噪。
2016年10月20日,在经过6年的磨合期后,吉利与沃尔沃联合推出中高端品牌领克,直指国内一线合资品牌。
2017年,吉利从马来西亚DRB-Hicom手中收购宝腾汽车49%的股份以及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 Group)51%的股份。因为宝腾拥有英国跑车厂商莲花的控股权,所以吉利的此次收购可谓是一箭双雕,吉利造超跑或许将成为现实。
2017年12月27日,吉利又宣布和欧洲基金公司Cevian Capital达成协议,收购沃尔沃集团股份,此次收购完成后吉利控股对沃尔沃集团持股数达到8.2%,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并具有15.6%的投票权。
2018年2月份,吉利又宣布与美国Terrafugia飞行汽车公司达成最终协议,将收购Terrafugia的全部业务及资产。如今,这款飞行汽车已经完成第一批量产,首批订单也早被一抢而空。
2018年2月24日,吉利宣布通过海外旗下资金主体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
再看技术方面,俗话说的好“得架构者得天下”。
如今吉利汽车已形成BMA、CMA模块化架构体系,成为全球为数不多掌握全架构的车企。产品研发周期更是缩短至18个月,能够开发出A0级到C级,更符合时代潮流趋势的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可满足不同细分市场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如果说在传统燃油汽车发展过程中,吉利一直扮演的是一个追赶者的角色,那么在新能源领域,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吉利更希望成为领跑者。
2019年初,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吉利正式将吉利新能源独立运营,吉利新能源升级为与吉利品牌、领克品牌并行的三大品牌之一。在4月份新加坡举行的发布会上,吉利正式发布了高端新能源品牌几何汽车,正式宣布将全新定义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今年1月6日,吉利公布了其2019年销量,1361560辆的成绩让吉利再次坐上国内第一的位置,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
是啊,吉利并不甘心盘踞在低端市场,从收购沃尔沃那时它就尝到了甜头。通过收购国外汽车品牌,走了一条与其他自主品牌完全不一样的发展道路。通过兼收并蓄,获得了品牌发展事半功倍的效果。
谁也不曾想到,20年前还是三岁小毛孩的吉利,如今已经雄踞自主品牌头把交椅,正虎视眈眈的看着海外。它的野心,似乎永远得不到满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接盘力帆,吉利进入换电模式的另一条赛道上周工信部发布第339批新车目录,吉利旗下枫叶汽车的首款换电车型 枫叶80V在列。这是吉利与力帆完成股份重整之后、由力帆重庆工厂负责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同时也是吉利科技投入到智能网联换电业务的第一款落地产品。就在今年,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加入新基建、纳入补贴政策,多家厂商加快投放到换电技术与产品开发。除了发展更早的北汽与蔚来,吉
接盘力帆,吉利进入换电模式的另一条赛道上周工信部发布第339批新车目录,吉利旗下枫叶汽车的首款换电车型 枫叶80V在列。这是吉利与力帆完成股份重整之后、由力帆重庆工厂负责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同时也是吉利科技投入到智能网联换电业务的第一款落地产品。就在今年,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加入新基建、纳入补贴政策,多家厂商加快投放到换电技术与产品开发。除了发展更早的北汽与蔚来,吉
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近年来全球温度持续上升,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国内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加入了新能源汽车大军。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如下:1.吉利远景X5该车拥有两个版本,价格分别为:基础版12.98万元,豪华版13.98万元。2.吉利博越ME7该车也有两个版本可供选择,售价分别为:
独家:续航500公里、轴距2.8米的7座电动汽车8万起售?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在过去近半年时间、收集不同渠道获取的信息碎片追根溯源,吉利品牌下属的枫叶汽车将会在轴距达到2.8米的吉利嘉际MPV(已量产燃油版和PHEV版)车型平台基础上,推出可以更换电池(同时具备直流快充功能)的电动版,NEDC续航里程500公里、裸车售价或设定在8万元左右(不包括动力电池售价)的枫叶80V。说限制纯电动汽
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吉利汽车是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代表,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吉利汽车也开始走向国际化,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并且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之一。起步艰辛,自主创新成果显著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当时因为某些历史原因,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环境十分恶劣,民营企业们在获得政府资金和技术
吉利正式接盘力帆,用来生产电动车一个月前,如果说,吉利入股重组力帆可能有点为时过早,毕竟那个时候只是宣布其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而一个月后的今天(11月10日),力帆股份也正式对外发布了重整计划(草案)。至此,市场期待许久的结果终于浮出水面:吉利入股重整力帆。那么吉利入股力帆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据相关媒体报道,力帆股份近日在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力
吉利汽车是哪一年诞生的?1986年11月6日,李书福以冰箱配件为起点开始了吉利创业历程。1998年8月8日,第一辆吉利汽车在浙江省临海市下线。吉利汽车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从生产电冰箱零件起步,发展到生产电冰箱、电冰柜、建筑装潢材料和摩托车,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新能源汽车十大品牌3北汽新能源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2009年成立,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行业影响力品牌,电动汽车十大品牌旗下新能源电动车型有北汽新能源ECEC5EC3等4。4长城欧拉欧拉是长城汽车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主流车企当中第一家独立的新能源品牌,其定位为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目前旗下有欧拉黑猫欧拉白猫欧拉好猫等车型5五菱提到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14 00:43:02
2023-11-19 15:39:22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