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3 19:45:23 | 寻车网
国内氢能源汽车主要有深蓝SL03、Aion LX Fuel Cell、EU7 FC、红旗H5-FCEV、氢舟e H2等车型 ,目前大部分处于研发阶段。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车企参与氢能源汽车的研发,包括长城、长安、广汽、北汽、红旗、东风等。
品牌车型级别售价长安深蓝深蓝SL03中型车补贴后69.99万元广汽Aion LX燃料电池中型SUV2022年试车北汽EU7 FC中型车最快2023年上市红旗红旗H5-FCEV中型车研发阶段H2紧凑型SUV未知上汽MAXUS EUNIQ 7MPV未知
1、长安深蓝SL03
该车拥有纯电动、增程版、氢电版三种动力模式。纯电动版售价18.39万元至21.59万元,增程版16.89万元,氢电版69.99万元。氢电版搭载160kW电机和28.39度磷酸铁锂电池。据官方介绍,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100%国产化。系统氢电转换效率大于60%。 1公斤氢气可发电20.5度,每百公里加氢能耗为0.65公斤。最终续航可达730公里,车辆充满氢气仅需3分钟。
2. Aion LX 燃料电池
售价未知,Aion LX 指导价为28.66 万元至46.96 万元。基于广汽GEP 2.0铝合金纯电平台,保留了Aion LX的大部分性能,中网有氢能专属的蓝色条纹。 3-5分钟加氢,NEDC续航超过650km。
3.北汽EU7 FC
价格未知。工信部信息显示,该车搭载160KW电动机和三元锂离子电池,配备容量为65L的III型70MPa氢气瓶。
长城汽车一纸举报,触动了比亚迪最敏感的神经,将两企业一起送上热搜。争议的核心,混动(PHEV)的确面临更大的排放压力,高压油箱是行业通行的解决方案,长城称比亚迪两款主销车未配,涉嫌“排放不达标”。
但这并非唯一方案。作为混动的核心,控制策略的优化同样可以改善排放,这不仅需要严密的算法,对硬件契合度的要求也极高。
VCU、ECU自研的比亚迪,的确更有机会做到。但控制方案需要经过严密的检验,如果发现有漏洞,很可能也不符合排放法规。
同样拥有强大技术攻关能力的长城汽车,是否找到了比亚迪控制策略的某些漏洞?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文| 章洺辉 曹琳 寻车网
编辑| 冒诗阳
汽车像素(ID:autopix) 原创
01.
比亚迪DM-i的单档“忧虑”
5月25日上午,长城汽车官方发布声明(附文末),称“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了举报。
眼下,汽车业内对未来趋势流行的判断是,混动车有机会在未来两年大范围替代燃油车,拿下乘用车最大的“腰部市场”,即10万-25万元价格带。
混动(PHEV,下同)领域内,比亚迪DM-i先发优势明显,拿下了大部分存量市场,且保持了更强的品牌认同。但后进入的长城、吉利、长安、上汽、奇瑞等车企,各自新一代混动技术相继成熟,部分技术指标上实现后发优势,已进入产品集中落地的关键阶段。未来广袤的增量市场争夺中,各品牌竞争趋向白热化。
“混动系统的核心优势是节油,但油耗和排放两个指标很多时候是呈反比的。”曹睿告诉汽车像素(ID:autopix),行业内评价一套混动系统技术优劣的指标有多个维度,但其中驾驶者感知较强的只有两个,即节油率和性能,“油耗是用户强感知项,排放是弱感知项,不排除有车企追求用户感知强的项,牺牲弱感知项。”
但若真这么做,显然是危险的。
▍即将施行的国六b排放标准
“排放标准是准入门槛的问题。”某车企集团技术中心的工程师曹睿向汽车像素(ID:autopix)表示,各品牌混动技术自有优劣,但若真的排放不达标,意味着巨额的召回成本,以及可能的罚款。
某种程度而言,无论哪个品牌的混动系统,都面临比传统燃油车更严酷的排放压力,这来源于“尾气排放”和“蒸发排放”两个渠道。
曹睿告诉汽车像素(ID:autopix),混动系统会频繁的断油,即燃油发动机在某些工况下随时停止工作,而频繁的启停,会加大尾气排放的压力。
另一方面,汽油是一种极易蒸发的燃料,若释放到空气中,会排放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油箱中燃油汽化后,油箱内部压力升高,气态的燃油有溢出的可能性,这被称为蒸发排放。
对于蒸发排放,燃油车本有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发动机熄火时,蒸发的汽油蒸汽会经过油箱的阀口暂存到一个碳罐内,待发动机启动时,油箱会经过碳罐向发动机供油,从而将吸附其中的燃油蒸汽一并带入发动机中燃烧。
然而,混动系统的燃油发动机运行时间短,油箱供油去冲洗碳罐的机会变少,碳罐内的油气得不到冲洗,会增加气态汽油溢出的可能性,造成较大的蒸发排放压力。
长城指出比亚迪两款车所缺失的“高压油箱”,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诞生。
高压油箱可承受35到40kPa的蒸汽压力,相比之下常压油箱仅能承受4到7kPa。通过更高的强度,气态燃油可以更大程度上封存在油箱内,避免油气溢出,等待发动机工作时参与燃烧再排放。
加装高压油箱是市面上绝大多数混动产品都在用的解决方案。但这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除了需要用更耐压的材料来制作油箱外,还需配备更耐压的加油口盖、加油管等,预计单辆车多出近千元的成本。
事实上,比亚迪现行的DM-i方案,蒸发排放的压力可能会更高。
“比亚迪(DM-i)用的是单档变速箱,变速箱档位越少,发动机直驱介入的时间越晚。”某车企研究院的专家王洋告诉汽车像素(ID:autopix),三档变速箱下,发动机在车辆时速大于20km时便可以直驱;二档变速箱下,发动机介入直驱的最低时速为40km;但单档变速箱的配置下,发动机介入直驱的最低时速上升至70km。
发动机直驱介入的机会变少,可能意味着蒸汽排放的压力更大,比亚迪需要用更为复杂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02.
高压油箱不是最优解
长城汽车的声明发出后不到两小时,比亚迪立刻有了回应(附文末)。
回应声明中,比亚迪质疑“测试车辆由长城购买、保管并安排送检”,称测试车“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此外,比亚迪称“比亚迪作为全球第一家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企业,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积累和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
装配高压油箱,的确不是解决蒸发排放的唯一方案。
“用高压油箱,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曹睿告诉汽车像素(ID:autopix),考虑到材料技术和成本,高压油箱有其能力极限,未来面临更严格的排放法规时,完全依赖高压油箱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此外,这套方案还需面对“比如高压油箱的诊断问题,对高压油箱中高压油气实施清理的问题”。曹睿称,高压油箱方案中,需加装一个油箱隔离阀,用以判断在合适的时机下释放或存储气态燃油,该隔离阀的技术目前仍在优化。
高压油箱之外,理论上而言,通过优化整车混动系统的控制策略也可以改善蒸发排放的问题。
按照混动技术的一般原理,通常低车速下,燃油发动机的效率较低,因此混动系统的控制策略会优先用电机来驱动;而中高车速时,发动机的效率会更高,混动控制策略会优先安排发动机直驱。
然而,实际问题却比原理来得更为复杂,电驱和燃油的效率并不完全按照上述规律分布。比如发动机在个别中高车速段上,效率又会低于电机,车企需要根据自身发动机的特点,找准这些车速点位,优化混动控制方案。
同理,车企研发团队可以将排放问题考虑进混动系统中。车企会在控制方案中设置一些“强制充电区、惩罚放电区和惩罚充电区”,实现电机和发动机配合的最优策略。
▍控制策略的排放优化
“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排放,也可以被当做‘惩罚因子’。”曹睿告诉汽车像素(ID:autopix),最优策略要考虑的问题不只是油耗,各家车企在设计混动系统时,会尝试找到一个最佳的排放平衡点,比如在某些时候强制发动机工作,来消耗多余的油气,为油箱解压,优化蒸发排放问题。
相比装配高压油箱,通过优化控制策略的确是比更高技术含量,且更优的解决方案。
但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更好的控制能力,不仅需要严密的算法,对硬件的契合度要求同样极高。
“比亚迪的VCU(电压控制单元)和ECU(电子控制单元),还有发动机的ECU,都是自己研发的。”曹睿向汽车像素(ID:autopix)表示,比亚迪的确在优化控制方案时更有优势。
然而,可能性更大,并不意味着一定做到了。
“控制方案需要经过严密的检验,如果发现有漏洞,那么很可能也不符合排放法规。”曹睿向汽车像素(ID:autopix)表示。
事实上,相比于比亚迪的研发实力,长城汽车技术攻关能力同样强大。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长城汽车是否找到了比亚迪控制策略在优化排放上的某些漏洞,还需披露更多实质性内容,做更多举证。
2022年10月初,比亚迪申请公布了一项“油气管理系统”相关专利,该系统称能够将高温挥发的燃油蒸汽冷却为液态,最终返回油箱内,过程中无需再使用高压油箱。比亚迪明确提出,该项专利的目的就是避免设置高压油箱而带来的成本增加。但并不清楚这项技术是否用在了长城举报的两款车上,且技术效果有待验证。
长城与比亚迪的争议,得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比亚迪的专利,图源天眼查
03.
长城选了个“好时候”
某些维度上,长城与比亚迪正从昔日对抗合资的自主品牌战友,变成短兵相接的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声明中披露向三部门“递交举报材料”的时间为4月11日,但直到5月25日才向公众披露。这一天,正是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计划上市的时间。
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的定价在13.58万元至15.98万元之间,与长城刚刚发布的哈弗枭龙和枭龙MAX是直接竞品。若仅按照公开信息比较两款车的价格和配置,这是两款互有胜负的产品。
枭龙13.97万至15.67万元的售价区间更低,但宋Pro DM-i冠军版的尺寸稍大,纯电续航更长;高配的枭龙MAX尺寸更大,配备Hi4的四驱,但15.97万至17.97万元的定价又高于宋Pro DM-i冠军版,且后者纯电续航能力更强。
▍上海车展上的哈弗枭龙MAX
在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之前,比亚迪已经发布了汉、秦等多个主销车型的“冠军版”,相比于其他版本,冠军版的起售价格一般更低。新能源市场上,占据先发优势的比亚迪有着相对更强的市场号召力,这对于挑战者,寄希望依托Hi4电混系统实现销量复兴的哈弗而言,是巨大压力。
长城汽车在“声明”中质疑排放不达标的两款车型,分别为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这两款车,正是当下轿车、SUV两大乘用车细分市场中最热销的混动车型。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前4个月,比亚迪秦销量13.06万辆,宋的销量为17.44万辆,分别为新能源轿车和新能源SUV销量榜上的冠军。
“现在混动就是要抢腰部市场。”王洋告诉汽车像素(ID:autopix),目前行业公认的公式是,纯电车的优势在于“两头”,即10万元以下、30万元以上的乘用车市场,但在10万到25万元价格带的“腰部市场”,此前一直是燃油车的优势地带,随着混动车型从技术到产品的成熟,混动将在未来两年内对腰部市场的燃油车实现大比例替代。
机会摆在那,蛋糕会被谁吃下,目前还很难预料。
比亚迪、理想在混动产品上占据了先发优势,但最近半年来,长城Hi4、吉利雷神、广汽矩浪,以及上汽、长安、奇瑞等一系列新的混动方案集中落地,各家都声称做到了不同定语下的“最优”。
其中,比亚迪、长城、吉利三个自主品牌老对手中,吉利雷神技术成本较高,推出了价格定位更高的品牌“吉利银河”,预计暂时不会成为长城、比亚迪的直接竞品。但在混动市场的各个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像素,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氢燃料汽车与电动车相比,到底有哪些优劣势?的相关内容。
重点就详细的分析一下燃料电池。
首先燃料电池不是什么新技术,前前后后全世界搞了50年了,小布什在任期间还强推过。但成果远远称不上成功。
燃料电池的优势
没有续航和能量再充满的问题。没有续航焦虑。不需要消费者改变用车习惯
性能方面的潜力,跟纯电动车一样。且没有纯电动车的笨重的电池组对性能和能耗的不良影响
没有纯电动汽车的大容量电池寿命和成本的问题,也没有像纯电动汽车那样来自大容量电池的高污染
相对于常规混合动力,能耗可以进一步降低
排放接近于零,可以忽略。
氢气来源广泛,天然气,煤,石油,页岩气这些化石能源都可以制氢,是化工产业的副产物,也可以用风能制氢,太阳能制氢,生物制氢这些可再生方法,还可以用电力这种通用能源制氢。
燃料电池的劣势
目前大部分氢燃料电池的综合能量转化率,远没有纯电动高:如果是可再生方法,效率一般较发电为低,相比纯电动是能源的浪费,会增加行驶成本;如果是化石能源生成,即时是副产物,也总归是产生污染的生产过程的副产物;如果是电力制氢,白白增加一道造成能量损耗的工序。综合起来单就行驶的能源消耗可能没有纯电动或插电混动经济环保
目前氢燃料电池技术不够成熟,成本较高
目前缺乏加氢的基础设施,而且跟充电站的建设一样,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而且不像汽车充电起步初期可以多利用家庭设备推动普及,慢慢扩展到公共充电桩和大型快速充电站,而只能一步调到大型加氢站。早期基础设施推广阻力大,反过来造成燃料电池汽车销量难以扩大。这个是最大的硬伤。
目前而言,蓝宝不太看好燃料电池,现在整个世界的资源,都在往纯电动上倾斜,纯电动车占据主流市场的可能要更大一些。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比电动车更有优势氢燃料汽车能否弯道超车?众所周知,目前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发展趋势是走向电动化,中国、美国、欧洲都选择了这一发展方向。但电动汽车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并不是最理想的新能源汽车,不少科学家认为,氢能源或许才是终极能源。这也是不少汽车厂商对氢能源汽车念念不忘的原因,如果氢能源汽车能够普及,对人类汽车工业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儿。为了这个目标,以丰田为代表的
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哪个更有前途这两类汽车都属于新能源汽车的范畴,从目前国内应用的情况看,肯定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要远远领先于氢燃料汽车的,也是国家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如果氢燃料汽车的技术创新有重大突破了,也会是有个很好的方向,但其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其次是实用化了。重庆长安集团VS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2011届本科毕业生,已经签了长安新能源。自己感觉还不错。长安新能源是长安旗下做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车到底靠谱不,相比燃油车有什么优势?一、环保事业新能源车型与燃油车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环保事业所做的贡献。国家扶持新能源车型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有的消费者说新能源车型尤其是纯电动车型,只是将污染源上上游或是下游转移。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车型在行驶当中排放的污染物减少甚至没有排放。二、续航里程问题纯电动车型的续航里程问题一直困扰着广
燃料电池汽车有哪些智研咨询网讯:内容提示:氢燃料电池汽车已具备一定的商业化条件,即燃料电池堆和氢气罐两个关键总成部件已有产业化基础。 研究部调研显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已从技术突破推进到目前的“降成本”阶段。目前氢燃料电池生产技术已经成熟,2016-2020年将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导入期。2020年以后,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完全商业化。与传统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优缺点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劣势如下: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1、新能源汽车是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非燃料动力装置,不需要燃烧汽油、柴油等。,而是使用清洁能源,如电、太阳能、氢气等。这样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2、省钱。燃油车每公里的燃油成本在0.6-0.8元左右,但用电只需要0.2元。此外,电机的结构非常简单,不易损坏,不需要频繁维
燃料电池汽车有哪些燃料电池汽车:驶向何方?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它可以直接将贮存在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世界上第一轮燃料电池汽车研发高潮在2000年左右,当时,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各大汽车生产厂家,无不都在加紧开发燃料电池技术,企业界尤其是各大汽车生产厂家看到燃料电池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投入巨资,组成联盟,进行燃料电池车的相关研究、试验与生产。我国关于燃料电池
通用汽车离场,尼古拉跌下神坛!中国氢能市场行情“风”从哪来?文丨氢云链分析师2020年11月30日,尼古拉公司宣布与通用汽车签署一份不具有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以取代并取代2020年9月8日宣布的协议。根据谅解备忘录的条款,尼古拉和通用汽车将共同努力,将通用汽车的Hydrotec燃料电池技术整合到尼古拉的7级和8级零排放重卡中。此外,尼古拉和通用汽车还将讨论了在尼古拉的7级和8级车辆中
大众正在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达1987公里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大众已申请了氢燃料电池和一款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专利注册,该车型可能与现有的电动汽车一起出售。据悉,新车的氢燃料电池不仅拥有更低的成本,并且仅靠一个气罐即可实现1987公里的续航里程。这项专利是由大众和KraftwerkTubes公司联合提交的,详细介绍了一种陶瓷膜。这比丰田和现代所青睐的聚合物膜要便宜得多,而成本则被认为是
2023-11-14 00:43:02
2023-11-20 16:20:28
2024-02-11 17:31:44
2023-11-21 09:04:54
2023-11-13 10:17:42
2023-11-19 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