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6 06:38:30 | 寻车网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汽车研究报告指出:由于车辆主要集中在运输企业中,汽车维修主要是附属于运输企业,独立的汽车维修企业非常少; 改革开放以后,车辆的社会化和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品型的行业向服务型行业的转变,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发展的?下面跟我来看看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
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特别是汽车维修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对社会进行开放,交通部于1983年提出了“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的开放政策,出现了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都来从事投资少、见效快的汽车维修业的状况。1983—1989年这6年间,汽车维修业户飞速发展,由2万家增长到10万家;1989年后企业数量每年仍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共有汽车摩托车维修业户34.3万户。器中汽车维修业户26.07万家,一类汽车维修企业0.97万多家,二类汽车维修企业5.1万多家,三类汽车维修业户近20万户;摩托车修理业户8.3万家。 从业人员达到231万多人,其中技术负责人22.8万多人,质量经验员19.2万多人。
2002年,汽车维修量首次突破1亿辆次,2006年达到1.96亿辆次, 其中整车修理113万多辆次, 总成修理388万多台次, 二级维护2357万多辆次, 专项修理1.53亿辆次, 维修救援275万多辆次。全国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590多家,年检完成测量达到1729万多辆次。
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业户为补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为质量保证,各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的汽车维修网络和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了营运车辆和社会车辆的维修需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基本问题
目前,中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扩大了服务范围,改变了服务方式,增加了服务设施,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代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与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
1、行业属性定位上认识还不到位,服务水平较低
车辆的社会化和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品型的行业向服务型行业的转变。但是汽车维修行业广大的从业人员按传统的为运输生产服务向广大的客户服务的观念仍未有转变到位,为普通百姓服务的意识尚需提高,个性化定制式服务、关联化的一站式服务机制尚未形成,行业的信息反馈机制、投诉调查处理机制还不十分完善,为客户服务的水平还较低。
2、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行业管理部门的市场准入把关不严,执法监督不到位,致使无证修车,不规范的路边店、占道修车等现象屡禁不止。有些路边店服务不规范,作业环境脏、乱、差,干扰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整个行业在社会上的形象。
3、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行业的诚信度、信誉度较差
由于汽车维修技术与飞速发展的汽车自身技术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均偏低,造成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困难,影响了传统的经验维修方式向新的诊断、换件为主的维修方式的顺利转变,使汽车维修质量得不到很好保证;由于有些企业使用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等问题依然存在,使社会上存在用户修车不放心、怕骗、怕宰的现象,行业在社会上的诚信度还不够高、信誉度较差。
4、乱收费问题存在
一些汽车维修企业还存在汽车配件乱加价、乱收费和不经车主许可而擅自增加作业项目多收费等问题,收费不透明和收费的事先沟通机制不完善。
5、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水平低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逐步提高,但是,由于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造成了其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较低,特别是经过专业学习的比例很低,从而使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使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低。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面临的形势
1、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维修需求增幅明显
近几年汽车市场发展很快,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尤其是私人汽车所占比例迅速提高。2006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6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2200万辆。汽车保有量增长特别是私人轿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对汽车维修产生了深远影响,汽车维修需求明显增加。汽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维修服务成为社会焦点,维修行业面临新的挑战。
2、汽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维修作业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增加,汽车维修由机械修理为主稍带一些简单电路检修的传统方式,逐步转向依靠电子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许多汽车维修设备生产厂家推出最新的专用检测设备和仪器,为机动车维修行业注入了高科技成分。有了这些专用的检测仪,就可以方便地探明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准确判断故障所在,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对维修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汽车维修行业步入了内涵发展的道路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汽车保有量(万辆) 2421 2742 3180 3586
维修企业数(万户) 33.8 34.9 34.6 34.4
从业人员数(万人) 210.6 238 236.8 231
4、交通主管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加大管理力度 寻车网
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已于2004年7月1日实行;交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制定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2005第7号令)也于2005年8月1日实行了;交通部还在2006年印发、实行了《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交通部2005第9号令) 。这些法规和规章的实行加强了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全面管理,从而使广大的汽车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必须加强法治观念,守法经营。
5、加大了对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的要求和管理
交通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印发和实行,加强的对从业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的管理。对企业的开业经营提出了技术人员的要求,技术负责人、质量经验员以及机修、电器、钣金、涂漆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比例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6、加强对维修质量的要求
交通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规定了机动车维修实行竣工出厂质量保证期制度。
对汽车修理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驶里程或时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时间指标,以先达到者为准。
在质量保证期内,机动车因同一故障或维修项目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负责联系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并承担相应修理费用。
7、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激烈的竞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将汽车维修市场全面开放,国外企业和个人均可来华投资即可以合资、也可以独资建立汽车维修企业。美国napa “蓝霸”、美国ac delco、德国博世、日本的黄帽子等快修连锁品牌纷纷入户中国,他们将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维修技术带入我国,为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将与我国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趋势
交通部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者垄断机动车维修市场;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连锁经营,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鼓励推广应用机动车维修环保、节能、不解体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救援、维修服务网络化建设,提高机动车维修行业整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
连锁经营由于其独具的经营特点,越来越被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所看重,成为机动车维修行业经营方式的发展方向。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成为现阶段行业发展的一项政策。
发展连锁经营具有很多优势。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发展大流通,带动大生产;有利于优化流通业结构,整合和有效利用现有市场资源,向用户提供质优价廉、方便快捷的服务;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经营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净化市场环境;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快修连锁”有经营模式上的先天优势
由于投资少、市场占有份额多,配件和维修技术可以由总部统一供应和指导,资金周转快,昂贵的检测诊断设备可以共享等原因,快修连锁店经营成本必然降低,这就保证可以从客户的立场出发,坚持“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关注焦点”,吸引更多客户,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各分店在总部统一管理下按照分散自主经营、集中统一管理、统一采购配送物品的方式经营运作,由于拥有维修技术资料、技术人员的保障,配件来源相对稳定畅通,业务量充足,加之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形象、统一管理,必将增强企业诚信度和社会认知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我国快速连锁经营发展的模式主要有
上海市——以一个一类汽车维修企业为核心,辐射至少六个快修企业的快修连锁模式
浙江省和青岛市——以省或市为组织者,整合原有的二类企业,以五个统一的模式所形成的快修连锁模式
北京市——中车汽修—建立自己的子公司而形成的快修连锁模式
德国博世——现有企业加盟的模式
国外汽车连锁经营成功的如美国napa “蓝霸”、美国ac delco、德国博世、日本的黄帽子等
总之,中国的汽车维修市场正处于发展和完善时期,汽车维修行业是一个有广阔前景的朝阳行业,正在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能源汽车专业前景分析?的相关内容。
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企业、新能源汽车销售及维修服务企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供应企业、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企业及职业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2021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于2021年3月至12月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通知指出,活动将在山西、吉林、河南、湖北、湖南等地,选择三四线城市、县区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基本涵盖市面上常见的现售的平价新能源汽车,包括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长城以及合众、云度等共18家车企,涉及52款车型。
各大车企发力角逐新能源市场:
按照规划,大众汽车计划未来5年内针对车型规划,在电动出行和混合动力领域投资约460亿欧元。到2030年,欧洲市场纯电动车型的占比将提升至60%。其中,大众品牌预计今年向用户总共交付约30万辆MEB车型以及约15万辆混合动力车型。
另一家德系豪华品牌宝马,通过持续发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今年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预计将同比增长75%以上,实现向全球用户交付100万辆新能源车的目标。其中,纯电动汽车的比例将继续增长,预计将比2020年至少翻一番。
到2023年,宝马集团将向市场提供约12款纯电动车型,在主要细分市场提供至少一款纯电动车型,自下而上涵盖紧凑车型到大型豪华车等各个细分市场。到2025年底,宝马集团将完成全球2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交付,销量预计将是2020年的10倍以上。
以上内容参考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介绍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宠儿。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一、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未来,电动汽车将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一方面,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升,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出
长安汽车有没有开发新能源轿车的计划?长安汽车在2015年上海车展的发布会上就有宣布,到2025年,将分三个阶段,向市场推出34款全新产品。其中,纯电动产品27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7款。技术路线及平台上选择以纯电驱动为主线,发展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两大技术平台。其中,在纯电动平台上,打造单电机和轮毂电机两大动力系统,可满足两驱和四驱动力驱动模式;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平台上,打造单电机双离合和分轴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1、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我国尤为严峻 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8亿辆,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主要增量来自发展中国家。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其中美国达到67%)。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驱动力将进一步加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的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供给侧的供给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需求侧的接受程度也会将进一步提高。2.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若能延续当前的发展态势,我国有可能提前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一2035年)》提出的到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在政策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目前,在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推广期,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巨大,而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其市场规模远未到开发阶段,亟待市场拉动。因此,要从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规划安排,
未来几年汽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如何?(着重想了解SUV) 随着各家机构的统计数据纷纷出炉,4月份国内汽车市场增幅下滑已经是个不容争辩的事实。相比创造了销量新纪录的3月份,4月份的产销量均下跌了一成左右。 和笔者之前的预测一样,随着销量增幅放缓、各处的产品开始堆积,原本还不愁车子卖不出去、变着法子加价的经销商们开始紧张了;消费者也更倾向于用观望态度来理性的面对自我需求——市场上优惠开始逐渐增多,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机会和挑战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机会和挑战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是近年来新兴的重点领域,其发展趋势的机会和挑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机会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激励措施也越来越丰富。其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1、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打破纪录2022年电动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呈指数级增长。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达23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5%。预计2023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35%,达到1400万辆,占汽车市场整体份额将增至18%。绝大多数电动汽车销售集中在中国、欧洲和美国三大市场。其中
2025-02-05 23:57:54
2025-02-07 14:48:27
2025-02-06 18:09:56
2023-12-20 00:52:40
2025-02-08 18:49:40
2025-02-05 2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