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23:28:43 | 寻车网
作者 | 龚宸芫
编辑 | 沈天香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人们对小米汽车的关注度,一如既往地高涨。
近日,一张关于小米汽车车型价格的截图在网上流传。图中显示,有人向小爱同学(小米旗下人工智能助手)询问小米汽车的定价时,它的回答是车型售价14.99万元起,最高续航达到800公里。
随着该词条热度越来越高,小米集团不得不正面回应。2023年6月26日,小米公关负责人王化在微博发文称消息不实,这是小爱同学通过检索搜索引擎信息给出的答案,此信息实际是2022年5月自媒体报道的猜想信息,被小爱同学抓取了而已。
他还说:“小爱才六岁,还有很多东西不懂。毕竟明年小米汽车发布,现在怎么可能就有价格了呢?”
自2021年3月末官宣至今,小米造车两年零3个月。从近期一些动态来看,的确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公司内部架构上,6月初,小米汽车公布了多项高层职务调整。通过这项调整,外界可以看到,众多汽车行业人才加入小米造车队伍,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团队将越来越专业化。
在汽车工厂修建进度上,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已经竣工。6月21日,据中建三局消息,其承建的北京市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于20日通过竣工验收。
在造车资质上,近日,宝沃汽车的造车资质已经被注销,这一动作被业内人士视作为小米汽车铺路。
在首款量产车进度上,今年6月中旬,有博主曝光了小米首款新车的高清路试谍照,虽然该车还处于重度伪装状态,但外观也能窥出其定位和目标群体。不过,小米相关方面并未证实上述信息的真实性。
小米造车,似乎快靴子落地了。
01.
量产车大概率明年面世
自2022年8月起,小米就不再向外界披露造车进度。
彼时,雷军在年度演讲上表示,未来两年不准备再辟谣和介绍关于小米造车的任何新进展,等到合适的时间再向大众定期汇报。这意味着,小米官方可能于2024年下半年再公布造车进展。
尽管如此,在小米的财报、雷军的公开活动中,还是时常能听到小米汽车的相关消息。 寻车网
今年6月,小米汽车迎来诸多新进展,包括工厂建设、团队组织架构等方面。从这些进度来看,小米汽车正有条不紊推进计划。
按照此前规划,小米汽车工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接近72万平方米,2022年4月开工,2023年6月竣工;二期计划2024年动工,2025年完建。其中,一期包括4个工厂,年产能为15万辆。
工厂修建方面,一期工厂竣工后,将进入设备调试环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帮宁工作室:“在汽车正式投产前,工厂还需要进行设备调试、试生产等工作。由于投入力度不一,每家车企调试速度都不一样,最快的也需要半年时间。”
这意味着,即便是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小米汽车最快也要到今年年底才能投产。以最快速度计算,小米汽车或能赶在明年上半年量产。而小米汽车此前的计划是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出车。
在修建工厂之前,小米汽车就已着手推进车型研发工作。自2021年以来,网上多次曝出小米汽车首款车型的进度信息。据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此前公布的信息,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将定位10万元以上高端家用轿车或SUV。
5月末,在小米集团一季度业绩报告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造车进展一切顺利,已进入研发加速阶段,今年夏、冬季将分别进行夏测和冬测,小米汽车将按照原计划在明年上半年上市。
6月以来,越来越多人拍到疑似小米路试车的照片或视频。从被拍画面来看,其车身虽然盖着厚厚的伪装,但不难看出年轻化设计风格和溜背轿跑造型。对于这一信息,小米方面并未明确表态。
今年年初,据晚点Auto报道,小米汽车首款产品的售价会是两个版本,一个版本定为26万~30万元区间,另一个版本在35万元以上。版本不同,在三电配置和智能化方面也会有些许不同。
核心团队方面,在今年6月初的管理层调整中,汽车部副总裁黄振宇兼任汽车部供应链部总经理,接替此前负责供应链的小米汽车部副总裁李肖爽,后者将兼任汽车部市场部总经理,二人均向汽车部CEO雷军汇报。
此外,秦智帆任汽车部市场部副总经理,向李肖爽汇报。李肖爽曾是小米集团大家电部总经理,秦智帆也是小米早期的员工,两人均在小米汽车17人核心团队中。
黄振宇是小米从汽车零部件行业挖来的大将,曾任全球供应商麦格纳中国区副总裁,在任期间参与过北汽新能源和麦格纳合资合作的首款车型生产任务。
2021年9月,小米汽车成立之时公布了一张17人的骨干团队合影。在这17人中,除了原宝马i品牌外观设计师李田原有汽车行业经验,其他成员在汽车行业均未有过相关履历。
随着造车项目逐渐落地,越来越多汽车专业人才加入小米造车队伍。
从外界披露信息来看,该团队还有前极狐汽车总裁于立国加盟,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等;前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也在以高级顾问身份参与小米汽车,成为造车团队的核心人物之一。
至于最重要的汽车资质方面,此前有传言称,小米汽车将接手北京宝沃的生产资质,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小米汽车方面的回应,目前宝沃汽车已正式注销了生产资质,接下来将停止相关产品生产。
6月初,工信部官网公示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71批)第四部分中“被撤销的企业及产品”名单显示,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位列“自行申请注销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一项的行列之中,多数宝沃车型将于今年12月31日停止销售,部分车型的停止销售日期为今年11月1日。
这意味着北京当地的汽车生产资质得到了清理。此前有业内人士向帮宁工作室表示,虽然政策已经收紧,但生产资质不会成为小米汽车发展路上的难题,相关部门会予以大力支持。也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已经从有关部门获得了新增汽车生产牌照批复,并非来自存量整合。
再结合小米汽车工厂竣工后将为北京增加汽车产能的动作,不少人认为北京宝沃汽车退出江湖是在为小米汽车开路,后者将有更正当、充足的理由申请汽车生产资质。
根据最新法规要求,一家公司想通过备案和审批申请新的生产资质,相关部门需要对当地汽车生产资质进行清理,并且达到相应的产能利用率标准。
02.
难度虽大,优势也多
“可供小米汽车的选择还有很多,它在资金方面也很充沛。”张翔认为小米汽车落地没有问题。
雷军为了实现他最后一个创业梦,至今已花了数十亿人民币。此前他表示,小米造车两年,研发、工厂建设已经花了60亿,到第一辆车交付时,大概还要花180亿元。2022年3月底,雷军在宣布小米进军汽车界之际,称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
看似巨额的一笔费用,实则在造车这条路上,相比于其他新造车企业,小米汽车已属于精打细算的范畴。等小米汽车进入正式投产阶段后,将迎来更快的烧钱速度。
自小米宣布造车以来,不少人认为其产品亮相时间太晚,届时将跟不上发展步伐,在市场没有胜算。从小米汽车的实时进度来看,明年产品上市似乎问题不大。等到产品上市,小米汽车还有多少机会与其他车企抢夺市场份额?
在智能化、电动化的冲击下,汽车行业进入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各企业都在研究如何做好用户运营工作,这也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车企的竞争发力点之一。
譬如小米、华为一类的手机厂商,在用户运营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6月中旬,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微博发文分享理想汽车崛起的经验与感受,他表示理想汽车此前在一系列问题上受阻后,其团队深度研究并学习华为在管理、用户运营等方面的经验,从而进行调整和变革,如今才能翻身做新势力头部。
公开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今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已经跻身二线豪华品牌队伍,其今年还放出月度销量冲刺4万辆的豪言壮语。
这也是小米汽车未来的制胜点之一。雷军表示,“我们的能力在电子、用户体验的运维上,现在的电动汽车都在我们的这些点上,所以我觉得我们2024年出车刚刚好。”
在技术积累上,从数量来看,小米汽车亦有不少积累。
截至2022年年底,小米汽车已申请涉及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充电装置以及动力系统等方面专利,数量超过400项。
从外部政策来看,小米汽车首款车型面世后,市场还存在一定宽容度。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简称《公告》)。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帮宁工作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博泰车联网冲刺港交所:3年亏超11亿,小米、东风、一汽是股东的相关内容。
博泰车联网冲刺港交所,尽管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11亿,但拥有小米、东风、一汽等股东支持 。
一、公司背景与业务
博泰车联网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自2010年推出中国首个3G车联网系统以来,已成为最早进入中国智能网联市场的企业之一。公司不仅是最早开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少数企业之一,还通过22家汽车OEM的资格审查,为超过40个汽车品牌的逾200款车型提供服务。
二、股东结构
在博泰车联网冲刺港交所的过程中,其股东结构备受关注。招股书显示,公司创始人应宜伦持股23.95%,员工激励平台持股11.38%。此外,小米旗下天津金米持股5.75%,东风集团持股2.69%,一汽股权持股2.42%。这些知名企业的加入,为博泰车联网提供了强大的股东支持。
三、财务状况
尽管博泰车联网在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公司仍然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净亏损3.72亿元、4.52亿元、2.84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超11亿元。公司称,持续亏损主要是由于为实现规模经济所进行的重大前期投资。尽管如此,公司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21年的85.7%增长至2023年的90.4%,显示出公司在该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四、发展前景
尽管面临亏损压力,但博泰车联网在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强大的股东支持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的加速推进,博泰车联网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盈利增长。同时,公司也需要继续加强成本控制和研发投入,以实现规模经济并提升盈利能力。
以上就是小米、创维等大牌为苏宁易购818站台,吹响大促冲刺“集结号 博泰车联网冲刺港交所:3年亏超11亿,小米、东风、一汽是股东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威马“冲刺”港交所:曾经的行业领头羊,还能追上“蔚小理”吗?进入2022年,二线新势力们开始铆足劲推进港股IPO计划,威马也不例外。6月1日,威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马")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如果一切顺利,威马将成为“蔚小理”之后,又一家登陆港股的新势力车企。但仔细阅读这份招股书,却可以发现其中的数据并不“美丽”:自2018年9月推出首款车
速腾聚创125线固态激光雷达上市,售价1898美元1月2日,国内激光雷达初创公司速腾聚创宣布,全新125线MEMS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 Simple正式上市,单价为1898美元(约合人民币1.3万元)。另一款基于MEMS固态方案的智能激光雷达产品RS-LiDAR-M1 Smart也将在CES 2020上正式亮相。解读:RS-LiDAR-M1的第一代产品于2018年1月份
小米汽车股价走势小米汽车相关股票走势受多因素影响,不同阶段表现不同。2024年3月28日小米汽车发布上市时,股价大概在15元左右,到2024年12月4日,股价涨到29.1元,市值达7269.1亿,离历史最高点35.9元差6.8元。在2025年4月11日14:33:28的数据显示,小米汽车概念(gn0701220)较昨日上涨13.03,涨幅为1.21%。当日振幅3.04%,涨跌家
[600724股吧]小米股价创新低启动新一轮股份回购小米集团正发动新一轮股份回购以支撑股价并表达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以下是关于此事的详细解答:回购股份情况:小米集团于6月4日布告,在公开市场回购了1110万股B类股份,支付总额为9999.76万港元。在此之前的一天,小米已耗资9991.47万港元回购了1103万股B类股份。这是小米集团上市之后发动
小米科技的股价小米科技的股价近期波动较大。2024年小米股价累计上涨121%。2月19日小米公布财报后第二天,盘中创下59.45港元的历史纪录,总市值达1.47万亿港元。此前小米股价曾因SU7高速事故下跌,上周累计跌10.09%,截至上周收盘,港股股价为45.90港元,市值为1.19万亿港元。4月7日全球股市暴跌,小米股价也遭遇重挫。截至下午四点港股收盘,报收35.8港元,
技术奇瑞吹响插混市场冲锋号2023年的插混市场风起云涌,群雄争锋。4月,奇瑞发布第三代混动系统——奇瑞鲲鹏超能混动C-DM,6月奇瑞鲲鹏超能混动C-DM发动机和变速箱下线。这款凝聚了奇瑞18年混动技术积累的系统,以“热效率>44.5%、综合续航1400+km、WLTC百公里馈电油耗4.2L、百公里加速4.26s”等高性能指标,在炙手可热的插混市场吹响了进攻的号角。9月15日,由汽车与
东风小乖虎汽车冲新能源车是杂牌车吗东风小乖虎汽车冲新能源车不是杂牌车。东风汽车是中国三大汽车品牌之一,一直以来以其自主专业制造商用载重车闻名于世。其产品系列覆盖轿车、客车、商用车、微型车、特种车辆等,其中商用车系列产品的年产销量名列中国和全球汽车制造商目录企业的前列。东风汽车也是中国汽车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合资合作最多的企业之一,其合资合作的有:法国的标致和雪铁龙、日本的尼桑和本田
小米是港股吗小米是港股。以下是对小米作为港股的详细解释:上市地点:小米集团(简称“小米”)于2018年7月9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01810.HK”。这一事件标志着小米正式成为港股市场的一员。上市背景:小米作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在上市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和市场份额。其独特的商业模式
2024-01-23 21:13:41
2024-01-20 00:47:44
2024-02-08 03:28:03
2024-12-06 23:42:10
2024-01-19 13:48:58
2024-01-29 08: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