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小米汽车生产好不好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2025-08-03 04:07:32 | 寻车网

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小米汽车生产好不好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小米汽车生产好不好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谁代工生产的

小米汽车由宝马的合作伙伴、国内知名汽车代工厂商麦格纳代工生产。

小米汽车选择麦格纳作为代工生产伙伴,主要是基于麦格纳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深厚实力和丰富经验。麦格纳是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同时也是多家汽车品牌的代工生产商,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在业内享有盛誉。通过与麦格纳的合作,小米能够借助其成熟的制造体系,确保小米汽车的高品质生产。

此外,麦格纳在电动汽车领域也有布局,具备生产电动汽车所需的技术和生产线。小米汽车定位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因此与麦格纳的合作可谓是珠联璧合。麦格纳的电动汽车生产技术将为小米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小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小米汽车选择麦格纳代工生产,既体现了小米对汽车品质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小米在汽车产业布局上的深远考虑。通过这一合作,小米汽车有望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信赖的优质品牌。

上述内容只是根据目前公开信息的整理,并不构成对小米汽车未来发展的确切预测。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小米汽车要想取得成功,还需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持续努力。我们期待小米汽车能够不断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小米汽车生产好不好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获得生产资质,迈向汽车产业

近日,小米汽车获得了中国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颁发的汽车生产资质,正式进军汽车生产领域。这一消息让人们对小米汽车的未来充满期待。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将科技与汽车产业融合,引领新一代汽车的发展。

小米汽车进军汽车产业是顺其自然的事。小米一向以科技出色、创新性强著称,其智能家居和智能手机等产品在全球均享有盛誉。而汽车行业也正处在智能化的浪潮中,小米汽车的加入有助于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小米汽车定位于智能化和电动化的高端汽车品牌,这正是当前市场所需的。

小米汽车获得生产资质,预示着小米汽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今,小米汽车正积极推进生产和研发工作,计划在短时间内推出多款智能电动汽车。相信小米汽车必将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汽车智能体验和驾驶乐趣,这也将让小米汽车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汽车人」小米造车,挑战重重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汽车人」小米造车,挑战重重的相关内容。

如何以有限成本做出独特辨识度的产品来,是小米面临的未来挑战。但在此之前,小米更需要操心团队、技术捏合、供应链组织的传统问题。

文/《 汽车 人》孟华

当前距离雷军宣布造车的“春季发布会”,已经过去120多天了。官方层面上没有太多消息。坊间对小米第一款车的描述、生产基地、代工体系,甚至“小米 汽车 ”的名字,三不五时就来个猜想,统统没有得到证实。

但是,无论IT圈还是 汽车 圈,向来没有绝对的秘密。从公开信息上,已经能略窥小米造车的“路线图”。

目前,对于“进入 汽车 业”的战略决策,雷军一锤定音,不存在争论,对造车这件事在官宣之前就开始进行了“一定力度”的投入。

对于“路线图”本身,内部仍在讨论中,可能会有一些内部争执和试错,外界总是知道得更晚。不过,实际路线很可能比想象的狭窄和可预见。

大概率依赖“新代工”体系

官宣之后,几个细节得到澄清:

第一点,小米 汽车 业务由雷军负责,一把手工程,而非王川;

第二点,是独立子公司,相当于挖了防火沟,方便外部融资,也与当前小米ICT业务分开;

第三点,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相当克制。至少说明从一开始,小米一定是代工路线。车开始卖出两三年之后则不好说,如果建立了强大的正向现金流,也没准儿考虑自建产能。

不过,小米下场的逻辑之一,就是电动 汽车 产业链接近成熟。

此前的“蔚小理”,走的都是“魔改”代工厂模式。其中江淮还掏了23亿元,为蔚来新建代工厂。目前收回成本没有问题,但站在当时,这笔投资风险很大。如果采用海马或者力帆模式,风险就转移给委托方。 寻车网

自建工厂的典型是威马。威马成立不到一年,就敲定了温州生产基地,但是建厂周期长达两年,威马产品节奏被后来小鹏、理想、零跑、哪吒等超过。

当然,节奏问题不能都赖自建产能导致的资金压占,但大规模固投肯定是原因之一。

现在,高举代工旗号的吉利、富士康、长城等,正在和首批客户合作。这批产品下线销量如何,决定了“新代工”能否顺利展开。就在这当口,小米进来了。这和当初介入手机和其他ICT业务的时机,如出一辙。

小米的行事作风,向来是以温和面目示人,实际下刀稳准狠。

团队架构还在组建中

这120多天,雷军团队其实没搞出什么大新闻。他们只干了几件事:参观访问、组建团队、研发先行、资本收购。

参观访问这种事,看似务虚,但若将其理解为提前拜会客户、供应商、潜在合作伙伴,务实的意味就大大强化。

这期间,雷军先后访问长安、上汽乘用车、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等多家车企,以及宁德时代、博世上海等供应商,还与武汉经开区官员在午餐会上进行了短暂的交谈。

外界并不清楚,这些访问的重点,是观摩生产体系、拜访高管谈合作,还是看产品。眼下小米没有与这些接待方签下一个合作(哪怕只是框架)。这就意味着,在产能部署上,小米没做决策,还处于规划前期。所谓小米产能在合肥、武汉落地,现在还谈不上。

从团队搭建的速度也能看出来。在武汉、上海等地,小米释出多达数百个招聘岗位,但大多数都是技术岗,这很反常。

目前外界已知的小米 汽车 业务高管,包括人工智能部总经理叶航军、原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原参谋部副参谋长于锴,三人新职务尚未公开。如果造车业务大规模展开,不会只披露这几员干将。

从招聘的力度和范围看,小米 汽车 团队有一部分人选,由内部转岗得到,比例也不得而知。但是新业务不能只依赖现有的“自己人”,应无疑义。

团队搭建通常由业务拉动,将任务分解为多个方向,先罗致业务线高层(副总裁、总监等),然后自上而下,填实组织架构。

小米刚刚入局,即便代工,小米也无法回避传统造车流程,肯定需要真正造车业务流程的高级人才,把架构搭起来。这批高管,不管什么来头,大概率由雷军本人面试,甚至亲自物色。年底之前,这批高管纷纷到位后,就能更清楚地看出小米 汽车 业务的真实走向。

研发和投资先行

如今 汽车 业务团队的状况,也表明小米尚未展开具体造车业务,而采取了研发先行的策略。

作为实用主义者,小米没必要再开发一次车型平台。2015年后,小米陆续申请了一些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专利,但“三电”整合的技术储备,小米没有。

而智能化系统研发,是小米已有业务,组织架构大致齐全。小米正以“智能化”为突破点,在 汽车 终端智能和网络智能上大做文章。即先抓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研发,然后寻求合适的载体。

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研发的需求只是前奏。与其说小米抢占“智能化”高点,不如说从已有业务上着手,渐入式上手。

这样一来,小米造车的路数,和新势力以及传统造车企业都不同。

小米资本已经走在前面。6月份,小米旗下长江产业基金,领投了“纵目 科技 ”的D3轮。后者也成为了小米宣布造车后投资的首个 汽车 领域的企业。纵目 科技 称,通过本轮融资,有望在小米智能场景应用领域进行多维度合作。

成立已经8年的纵目 科技 ,是一家自动驾驶系统(ADS)和辅助驾驶系统(ADAS)技术和产品供应商,其客户包括一汽、长安、北汽、吉利和理想等。

同月,小米跟投了激光雷达创业企业“禾赛 科技 ”,后者正在研发固态激光雷达及其控制芯片。

7月,小米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 科技 )。该公司开发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感知系统、自主泊车技术等。

思路与挑战

按照小米如今的打法,第一辆车出来最快也得2023年底了,两年后的市场存在相当大的变数。

几乎所有传统 汽车 企业,都在新能源上发力赶场。特别是合资企业,正处于刚理顺供应链、产品发布的早期,产品力还未培育到位,与市场领先者有差距。即便不考虑传统 汽车 业务资源积累,也比小米快了两三年。

小米推进造车业务不紧不慢的样子,如果届时想立住脚,一定是非对称打法。特斯拉已经证明,尽管造车本身的能力不及传统车企,但把车做成移动终端,赋予其 科技 定义(自动驾驶、新能源、车机生态),就能吃 汽车 的饭,还能不断蚕食对方既得市场空间。

智能 汽车 不过是大一些、移动快一点的终端。作为活跃的移动终端和IoT设备生产商,小米自认没问题。传统造车四大工艺和供应链管理,自有代工方搞定。而且,代工厂已经纷纷推出车型平台,电子电气架构、机械结构、电池方案一应俱全。

智能 汽车 最重要的能力是算力。车机的传感器达到两位数,收集到的数据比手机多2-3个数量级,为此需要部署一个比手机更强大的算力平台。

已经有厂家规划了1000Tops,而特斯拉Model 3的FSD单芯片不过72Tops。虽然ADAS普遍拉胯,1000Tops眼下难以发挥,但无疑是未来的方向。到了高等级自动驾驶,再叠加5G,需要的算力将翻着跟头涨。云端算力的发展,不影响本地智能部署。这一点,手机也证明了。

期待小米短时间就整合好团队,推出成熟整车,是不切实际的。小米以智能技术入手,以“新代工”(类似ICT代工)为倚仗,没有太多融资紧迫感,做出产品没有大问题。

小米 汽车 的产品竞争力,一定是有别于现有对手的。问题在于,消费者是否买账。市调表明,大家对小米 汽车 的价位期待并不高。如果满足这部分要求,小米的技术成本就基本被锁定了。

如何以有限成本做出独特辨识度的产品来,是小米面临的未来挑战。但在此之前,小米更需要操心团队、技术捏合、供应链组织的传统问题。(文/《 汽车 人》孟华)【版权声明】本文系《 汽车 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 汽车 人》所有。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米汽车生产好不好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小米汽车生产好不好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相关推荐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小米汽车获得生产资质,迈向汽车产业近日,小米汽车获得了中国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颁发的汽车生产资质,正式进军汽车生产领域。这一消息让人们对小米汽车的未来充满期待。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将科技与汽车产业融合,引领新一代汽车的发展。小米汽车进军汽车产业是顺其自然的事。小米一向以科技出色、创新性强著称,其智能家居和智能手机等产品在全球均享有盛誉。而汽车行业也正处在智能

2025-07-29 18:04:13
小米汽车拿到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拿到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造车资质哪儿来的小米造车资质主要来源于其自身的申请与获取过程,以及可能的合作与并购等方式。以下是关于小米造车资质来源的详细解答:自主申请与审批:小米通过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最终获得了造车所需的资质。这一过程中,小米需要展示其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和实力,以满足国家对于汽车制造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合作与并购

2025-07-22 06:57:13
小米汽车已生产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已生产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尾标不再是“北京小米”国内造车新势力在起步阶段,多与传统车企合作以获取造车资质。蔚来与江淮合作,小鹏选择海马代工,理想则购入力帆股权取得资质。然而,小米汽车例外,在上市前未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因而由北汽代工。2023年11月,小米牌汽车正式亮相,显示其已获得生产许可,产品型号为BJ7000MBEVR2与BJ7000MBEVA1,生产方变更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2025-07-20 05:56:23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是谁的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是谁的

小米造车资质哪儿来的小米造车资质主要来源于其自身的申请与获取过程,以及可能的合作与并购等方式。以下是关于小米造车资质来源的详细解答:自主申请与审批:小米通过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最终获得了造车所需的资质。这一过程中,小米需要展示其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和实力,以满足国家对于汽车制造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合作与并购

2025-07-30 02:02:18
小米汽车生产谁负责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是谁的
小米汽车生产谁负责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是谁的

小米SU7汽车的生产企业:北京汽车代工生产并不需要担心在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完成申报之后,关于车辆的各种提问接踵而至。日前对小米SU7轿车的价格进行了大致预测,今天来讲一讲关于该车代工厂的话题;该车由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生产,这家车企正是老司机口中的“北汽”,然而对于北汽的评价总是两极分化,一部分汽车爱好者给出的是差评,另一部分则能给出好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2025-07-26 03:33:42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造车资质哪儿来的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造车资质哪儿来的

小米汽车生产资质小米汽车已经获得了中国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颁发的汽车生产资质。以下是关于小米汽车生产资质的详细解答:正式获得资质:小米汽车已经成功获得了中国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颁发的汽车生产资质,这标志着小米汽车正式进军汽车生产领域。品牌定位:小米汽车定位于智能化和电动化的高端汽车品牌,这与小米一贯的科技出色、创新性强的品牌形象相符合。小

2025-07-26 19:04:25
小米汽车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尾标不再是“北京小米”(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尾标不再是“北京小米”(小米汽车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尾标不再是“北京小米”国内造车新势力在起步阶段,多与传统车企合作以获取造车资质。蔚来与江淮合作,小鹏选择海马代工,理想则购入力帆股权取得资质。然而,小米汽车例外,在上市前未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因而由北汽代工。2023年11月,小米牌汽车正式亮相,显示其已获得生产许可,产品型号为BJ7000MBEVR2与BJ7000MBEVA1,生产方变更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2025-07-23 12:24:27
小米汽车公司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尾标不再是“北京小米”
小米汽车公司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尾标不再是“北京小米”

小米汽车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尾标不再是“北京小米”国内造车新势力在起步阶段,多与传统车企合作以获取造车资质。蔚来与江淮合作,小鹏选择海马代工,理想则购入力帆股权取得资质。然而,小米汽车例外,在上市前未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因而由北汽代工。2023年11月,小米牌汽车正式亮相,显示其已获得生产许可,产品型号为BJ7000MBEVR2与BJ7000MBEVA1,生产方变更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2025-08-02 20: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