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04:34:03 | 寻车网
雷军最新发文指出小米造车唯一成功路径:跻身前五,年出货超1000万辆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平台中发文,明确提出了小米造车成功的唯一路径:即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前五大品牌之一,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这一观点不仅揭示了雷军对电动车行业未来格局的深刻洞察,也为小米造车指明了方向。
电动车行业的未来趋势
雷军指出,电动车是一种以智能化、软件化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汽车行业的本质正在从机械演变为消费电子。这一趋势意味着,电动车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网联化和个性化,而不仅仅是传统的机械制造。
市场份额的高度集中
雷军进一步分析,当电动车行业进入成熟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一预测基于消费电子行业的历史经验,即市场份额往往高度集中于顶级企业。因此,对于小米等造车新势力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努力跻身前五,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和销售。
小米造车的挑战与机遇
面对电动车行业的激烈竞争,小米造车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传统车企在生产线、造车经验、销售渠道以及品牌心智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试图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雷军认为,小米凭借其在智能化、软件化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深厚积累,以及强大的上下游供应链整合能力,有望在电动车市场中脱颖而出。
小米造车的机遇在于其独特的定位和战略选择。小米选择了“独立造车”模式,全栈自研算法,全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这一战略不仅符合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充分发挥了小米在智能化和软件方面的优势。同时,小米还注重用户体验和性价比,这有望使其在市场中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实现目标的路径
为了实现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前五大品牌之一的目标,小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小米需要继续加大在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其次,小米需要加强与上下游供应链的合作,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小米还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具体实施上,小米可以借鉴其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经验,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渠道销售模式,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小米还可以利用其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优势,打造智能化的汽车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出行体验。
结论
雷军最新发文提出的“跻身前五,年出货超1000万辆”的小米造车成功路径,不仅是对电动车行业未来格局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小米造车战略的明确指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小米需要不断创新和进取,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只有这样,小米才能在电动车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智能和便捷的出行选择。
出品 | 虎嗅 汽车 组
作者 | 王笑渔
车还没见影,但小米已彻底搅动国产 汽车 业。
9月11日,据吉林省政府官网发布的消息,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近日在长春会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一行。此外,在吉林期间,雷军一行还到中国一汽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度对接洽谈。
雷军表示,一定抢抓 汽车 产业与消费电子深度融合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自身 科技 创新和生态整合优势,主动加强与吉林 汽车 企业对接合作,更好地夯实 汽车 生产基础,努力打造高品质 汽车 产品。
一时间,关于小米 汽车 与一汽生产合作的猜测和传闻,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开来。
“ 短期来说,小米会优先采取代工,但是也会同步收购资质,逐渐自建工厂。 因为当前小米没有造车生产资质,短期内只能以代工模式造车。”盖世 汽车 研究院高级分析师王显斌向虎嗅表示。
代工造车,对于“门外汉”小米来说是绕不开的选择。而当下最大的疑问就在于,谁能拿到小米 汽车 代工的这笔大单?
一、小米代工,花落谁家?
一提起代工造车模式,江淮蔚来必须榜上有名。
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是江淮在合肥的第六个整车厂,这里不生产江淮的车,是专门给蔚来代工的工厂。2016年开始建设、2017年投产,投资规模约为23亿元,占地面积约839.6亩。目前蔚来在售的全系车型蔚来ES8、ES6、EC6,都出自于这座工厂。
代工模式的兴起,与新能源 汽车 的崛起有关。
要知道,原有的传统 汽车 因为变速箱、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的存在,代工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车企的个性化需求,并且车企也不愿意将自身核心技术分享出去。
但纯电动 汽车 ,靠的是以电池、电机、电驱为核心的三电系统,其技术壁垒没那么高,而且大部分可由国产供应商提供。这时候,代工的难度客观就下降了,车企也更愿意拥抱跨界玩家。
盖世 汽车 研究院高级分析师王显斌告诉虎嗅:“代工模式可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借助成熟产能资源,不仅可以弥补小米在 汽车 供应链生产制造领域的短板和生产经验不足问题,而且与传统领先车企共同成长,逐渐掌握成熟的 汽车 制造管理体系。 另外,代工模式可以让小米短期更聚焦核心技术如自动驾驶、软件技术资源投入。 ”
目前市面上会有两类新能源 汽车 产品,一类是电动 汽车 ,一类是智能电动 汽车 。前者更像是,当年的诺基亚,在实现电驱动转变的基础上,具备智能化车机等功能。而后者,则像是智能手机刚出现时的安卓机,可以支持软件不断进行升级迭代。 造一辆电动车容易,但造一辆智能电动 汽车 难。
从投资布局来看,自动驾驶将会是小米切入智能 汽车 行业的重要突破口。此前小米投资的纵目 科技 、禾赛 科技 、几何伙伴、爱泊车无外乎都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初创企业。在小米 汽车 目前公布的招聘需求中,小米的首批招聘,是针对L4级自动驾驶方向的需求。
但实际上,能像蔚来一样找到愿意出钱、出人且无条件陪跑的厂商不多。 曾同样选择代工模式的小鹏 汽车 CEO何小鹏,说过一句引发行业热议的话:“智能 汽车 的核心在运营,不在制造”。当时小鹏就找了海马 汽车 ,为其代工生产第一款产品小鹏G3。但没过多久,小鹏 汽车 就发现自建工厂才是出路。
去年3月份小鹏 汽车 间接收购广东福迪 汽车 ,获得了生产资质。此后,小鹏G3的改款车型G3i车型尾标已经从“海马”标识改为了“小鹏”,这也意味着新车已经在肇庆工厂顺利投产,而非郑州海马工厂生产。同时,除了小鹏 汽车 在武汉的项目以外,肇庆工厂二期也已经动工。
盖世 汽车 研究院高级分析师王显斌告诉虎嗅:“代工模式缺点主要是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形成完整体系的打造可能会有缺陷。因为面临合作双方的决策、博弈和资源分配问题。”他进而表示: 小米代工肯定找成熟领先的平台。
在小米接触过的车企中,最早出现的车企是比亚迪,然后是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以及在9月11日雷军拜访的中国一汽。这几家的销量份额和品牌形象,在国内都属于排名前列。
但重要的是,小米的技术要落地,谁能接得住? 寻车网
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 EV,以销量独霸低端电动车市场。广汽埃安最近则开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其增资扩股并引入战略投资者。而中国一汽集团旗下有高端品牌红旗、合资公司一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奥迪等品牌,在新能源车型上都有建树。比亚迪最近则推出新一代纯电平台——e平台3.0,号称是“为行业提供下一代智能电动 汽车 基础解决方案,技术全面向行业开放共享”。
谈到平台共享,这一幕似乎有点似曾相识。
此前,吉利推出了SEA浩瀚平台架构,随后百度就宣布与吉利合作造车。而百度也明确表示,将利用吉利的SEA浩瀚架构,作为未来电动 汽车 的基础支撑,同时该架构下的电动车将配备百度开发的驾驶辅助、信息 娱乐 和地图功能。
整个智能 汽车 行业往后发展,决定一辆车的智能化高度的最底层基础,是它的平台。
因为,一个平台架构,即决定了车辆参数的高低,比如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等,也关乎车联网、自动驾驶的软件体系搭建,再往上走就是整个应用生态的接入。业内称为电子电气化架构,吉利SEA、比亚迪e平台3.0都被包含其中。
比单纯的代工制造,车企更愿意把自己的平台共享出去,因为他们不想沦为代工厂。
二、车企害怕沦为代工厂吗?
代工的出现,本质上是因为产能过剩。
中汽协此前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从2017年的66.55%降低到48.45%,尾部企业产能空置情况十分严重。而与百度合作的吉利,也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吉利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利的产能利用率从84.96%下降至45.18%。
代工这门生意,虽然不体面,但比剩着还是要好很多。 以江淮为例,在过去三年里,江淮每生产一辆蔚来 汽车 平均能获得1.04万元的代工费用和6千元左右的亏损补偿。曾经为接下代工蔚来的这笔生意,江淮不惜投入23亿元重建工厂的投资,在今年就能收回成本。
实际上,与手机行业不同,沦为代工厂的现象在 汽车 代工领域不会太快显现。在手机领域,苹果等厂商拿走了绝大部分利润,留给富士康等代工厂的利润则微乎其微。在利益分配话语权的引导下,代工厂逐渐沦为手机厂商的“工具人”。
但代工 汽车 不同。 汽车 增值流程较长,涉及的零部件数量远不是手机能比的,在冗长的供应链条里零部件供应商吞噬了一大部分利润,新玩家想像苹果那样手握巨大的供应链话语权是不现实的。其次,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的零部件少了,制造的增值流程也缩短了,使得寻求代工的厂商话语权会增加。
对于车企来说,以体面的方式合作是首要任务。
所以,比起以往,靠一纸合同约束的传统代工模式已经销声匿迹。现在更流行组建合资公司共同造车,在比亚迪与滴滴、吉利和百度的合作模式里,双方的合作变成了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共同运营,共享知识产权。
公开资料显示,在集度 汽车 中,百度占股55%,吉利占股45%。在比亚迪与滴滴的合作中,双方共同成立了美好出行(杭州)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其中比亚迪占股65%,滴滴占股35%。
甚至包括国际大厂也在合资代工。菲亚特克莱斯勒 汽车 公司(FCA)与标致雪铁龙 汽车 公司合并而成的全新集团Stellantis于5月18日宣布,与代工巨头富士康签署一项无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组建合资公司Mobile Drive,双方各拥有50:50的投票权。
虽然有主次之分,但双方出资出力,就不再是买卖关系。有钱一起赚,有债一起还。
但是,这也仅仅局限于当下这个时间段,双方都各有各的小心思。等到 汽车 行业逐步向出行服务商,亦或是软件付费商业模式成立之时,双方的利益矛盾或许还会显现。
写在最后
作为小米在手机领域最强对手之一苹果,如今也在 汽车 领域不断 探索 。苹果CEO Tim Cook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正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核心技术。我们认为,这是所有AI技术之母,同时可能也是最困难的AI项目之一。”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苹果似乎与小米一样,在 汽车 业内广泛寻找合适的代工商,也在以自动驾驶为切入口进入 汽车 领域。但还是那句话,造一辆电动车容易,但造一辆智能电动 汽车 难。
疯抢小米 汽车 ,仍在继续。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小米公司起诉雷军获赔40万,自己人也不放过?的相关内容。
小米公司起诉的是“雷军电动”并非雷军本人,获赔40万是因其商标侵权 。
近日,有关小米公司起诉并获得赔偿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事实并非如部分标题所误导的那样,小米公司起诉的是一家名为“雷军电动”的公司,而非其创始人雷军本人。以下是详细解析:
“雷军电动”与小米公司的商标纠纷
小米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及智能化生态圈建设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其商标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雷军电动”则是一款小型电动汽车的品牌,其标志与小米的标志存在相似之处。小米公司认为,“雷军电动”的商标侵犯了其直接的商标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因此将其告上法院。
小米公司的商标权与雷军名字的商品化权
小米公司指出,雷军作为公司的创办人及法人代表,其名字在商业中的使用权已授予小米公司。小米公司在2012年注册申请了相关商标,对商标享有商标专用权。而“雷军电动”在车身显著部分使用了与小米商标相似的标志,这不仅侵害了小米公司就雷军名字具有的商品化权,还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认,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
“雷军电动”公司的抗辩
面对小米公司的指控,“雷军电动”公司在一审中进行了抗辩。该公司表示,其曾就涉案标志向商标局申请办理注册商标,但未被批准。此后,该公司已停用该标志,并在涉案电瓶车上应用了其他商标。此外,“雷军电动”公司还表示,使用“雷军”是对公司“雷X”系列产品传统式的沿革,且“雷军”作为名字比较普遍,全国性至少有6179个人取名雷军。然而,这些抗辩并未被法院采纳。
法院的判决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雷军电动”公司确实存在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因此,一审判决“雷军电动”公司终止侵权商标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并清除相关危害。同时,法院还判决“雷军电动”公司赔付小米公司财产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40万余元。此后,“雷军电动”公司提起上诉,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维持原判,该裁定现已生效。
事件背后的思考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商标权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必须得到充分的保护。同时,企业在选择商标时也应更加谨慎,避免与已有商标产生冲突。此外,对于类似“雷军”这样的普遍名字,企业在使用时也应注意避免产生误导或侵权的风险。
(注:以上图片为“雷军电动”与小米标志的对比图,展示了两者在视觉上的相似性。)
综上所述,小米公司起诉并获得赔偿的对象是“雷军电动”公司,而非其创始人雷军本人。这一事件是商标权保护领域的一个典型案例,对于其他企业也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以上就是雷军最新发文!点名小米造车唯一成功路径:跻身前五 年出货超1000万辆 谁能拿下雷军的代工大单?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小米“抄越”保时捷,雷军“吊打”马斯克出品|虎嗅汽车组作者|李文博编辑|周到头图|小米汽车发布会德国豪车保时捷怎么也没有想到,已经反复被各路中国造车新势力吊打了一整年的自己,圣诞节假期还得出来加班。这一次,让保时捷“被迫上钟”的,是名中带电又带车,天命所归、注定造车的雷军。在2023年仅剩三天时,雷军终于召开了小米汽车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公开
雷军:小米工厂月产两三万辆车易车讯据媒体报道称,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活力中国调研行”活动上表示:“小米汽车工厂目前每月能生产两三万辆车,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绝大部分工序都由机器完成。”雷军认为,小米汽车首战告捷,在过去的14个月销售了25万辆汽车,智能制造能力是小米汽车成功的原因之一。他还表示,造车难度极高,小米汽车的成功离不开北京良好的产业环境,包括完善的产业链基础,
小米新品发布会雷军讲英文被恶搞成《AreYouOK》单曲?在小米新品发布会于印度盛大举行之际,雷军的英语演讲意外地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其中一句"AreYouOK"甚至引发热议,成为单曲话题。在发布会现场,雷军的简短发言经过网络大神的剪辑,被改编成了一首极具娱乐性的歌曲《AreYouOK?》,这首歌迅速席卷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其魔性旋律超越了《小苹果》、《滑板鞋》和《最炫民族
雷军称小米造车需挤进世界前五,年出货超1000万辆才能成功?我个人认为雷军的前半句话没错,但是后半句话就有问题了,新能源汽车车企年出货量超出1000万辆是不可能的。怎么说呢,如果雷军是以小米汽车年出货量1000万辆为目标才算成功,那么我建议雷军早点回家睡觉吧!即使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的特斯拉,2021年一整年的销售量也不过是936172辆而已,连一百万辆都没有,就你雷军还想到
相信雷军,小米汽车一定会成功相信雷军,小米汽车有很大的成功潜力。小米汽车在雷军的带领下,已经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雄心壮志和核心技术实力。雷军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的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充分展现了小米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果。首先,小米汽车选择的“新能源+智能化”路线,不仅顺应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充分发挥了小米在智能化
相信雷军,小米汽车一定会成功相信雷军,小米汽车有很大的成功潜力。小米汽车在雷军的带领下,已经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雄心壮志和核心技术实力。雷军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的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充分展现了小米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果。首先,小米汽车选择的“新能源+智能化”路线,不仅顺应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充分发挥了小米在智能化
雷军称小米成电车前五才能成功,小米电车现进展如何?从目前已知的小米造车消息来看,小米的新能源汽车应该是已经设计完成,但是还没有生产,因为现在是要等待生产许可证。怎么说呢,小米的新能源汽车现在到底进展如何,我不清楚,因为这是小米汽车内部的信息,目前雷军还没有跟任何媒体透露小米汽车的进展,但雷军最近在某国外社交平台上发表了关于小米汽车的消息,如果不出意外,那么小米汽车
供应商透露小米首款车型进入小批量生产车型已报价完毕易车讯7月6日,雅创电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小米汽车间接开展业务合作,现处于小批阶段。7月5日,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积极与小米汽车进行业务沟通,多家分子公司已经进入到小米汽车的采购组当中,截止到7月4日小米第一款车型报价完毕。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曾在今年5月透露小米汽车将于
2023-09-04 08:37:05
2023-09-01 13:58:13
2024-11-27 06:39:45
2025-07-25 16:30:08
2023-09-24 19:57:32
2023-07-01 14: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