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 14:17:45 | 寻车网
【编者按】当那辆名叫190 E的奔驰车出现在公众面前,也宣告着它们之间的故事正式开始书写,那是1982年。同年年底,宝马拿出了代号为E30的第二代3系迎接这个新来的老对手,此后30多年直到今天,它们始终是彼此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今天全新3系和中期改款的C级又一次站在一起,不用我说,你就该知道又要有好戏上演了。
● 外观对比
奔驰和宝马这种历史悠久的大厂很注重传承,无论潮流风向怎么变,设计趋势如何,它们的外形都会将家族最经典的元素通过某种方式呈现,你始终能一眼认出来它们的身份。
车身尺寸对比 | ||
项目/车型 | 宝马325Li | 奔驰C 260 L |
长(mm) | 4829 | 4784 |
宽(mm) | 1827 | 1810 |
高(mm) | 1463 | 1457 |
轴距(mm) | 2961 | 2920 |
这一代奔驰的设计都偏向圆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给人的感觉都是灵动柔美,宝马的设计并非刀削斧砍,但跟奔驰一比也都要显得更硬朗,这也使得同级别车型,宝马在视觉上给人的感觉总要比奔驰大,5系、E级如此,3系、C级亦如此。
不知道是商量好了还是几十年交情让它们达成了某种默契,宝马和奔驰不约而同在尾标上动起了心思,跟宝马的325Li比,奔驰的C 260 L引来的争议更多,因为它尾标数字不但变大了,实际排量还减了。
● 内饰对比
在3系换代之前,C级这套内饰的质感有着完全压倒性的优势,即便今天3系换代了,论豪华感它仍然不输,但我们毕竟看的时间太长了,审美疲劳是一定会有的。3系自身相比,内饰质感的提升太明显了,设计更加简洁,多种材质、颜色的应用也让之前的塑料感减少很多。
3系已经换装了触屏,而C级的触屏时代恐怕还要等换代之后才能到来,这就导致了现阶段二者在中控屏控制体验上有着很大差别。触控的好处就是“指哪打哪”,操作直接快捷,而宝马本身的iDrive控制滚轮逻辑也很清晰,上手很快。在也没有触屏的情况下,C级的触控板和方向盘右边的触控键就成了控制中控屏的唯二方式,但遗憾的是,在选择菜单图标时,触控板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划过的情况,体验上并不完美。
整体的配置水平,二者没有拉开差距,3系的倒车辅助功能挺有意思,能够记录在36km/h以下,车辆走过的最后50米轨迹,并可以沿着原路倒回去,即便你停完车熄火放了几天也一样可以。经过实际体验,它的准确性还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在倒完50米之后,车辆不会有提示,也不会自动切换成N挡,而是会继续倒车,方向盘慢慢回正,需要驾驶员集中注意力不要走神。奔驰C 260 L标配了无线充电,我之前对这项配置不屑一顾,但随着忘性变大,忘带充电线的次数越来越多,才发现这项功能是真的香!尤其3系带有无线CarPlay,搭配无线充电使用非常方便,但3系本身并不标配,所以建议车主选购时可以考虑选装。
● 空间对比
C级的后排座椅舒适性在几年前刚上市就被人诟病,即便长轴车型还对座垫进行了加长,有一定改善但提升不算明显。而后排舒适性恰恰是长轴新3系的亮点之一,亲自感受一下你一定会同意我的观点,座垫软度、厚度、高度都很好,说是同级舒适度最好的后排也并不夸张。
3系的后排除了座椅还有亮点,全系标配的三区自动空调给了后排乘客更多的选择权,但两个Type-C接口目前的普及率并不像C级的USB接口和12V电源那么高。不过转念一想,新3系的生命周期刚刚开始,它要照顾的是未来几年消费者的使用需求,相信用不了多久,Type-C接口也会像无线充电一样“香”起来。
乘坐空间上,前后排各项数据的比拼,3系均小胜C级,也许单项1指2指的差别不大,但每项都差一点,综合起来给人的感受差别还是比较直观的。后排座椅C级唯一比3系更好的,是中间位置的乘坐感受,它的座椅更平,不像3系会明显比两边乘客高出一块,但真正能满员的机会还是少数。
● 储物空间对比
3系和C级在储物空间的某些小项上互有胜负,但整体看下来,无论是储物空间,还是后备厢空间,它们的表现都在同一水平,本质上没有明显的差距。
● AH-100车身部分
● 动力部分
动力部分,325Li使用2.0T低功率版本发动机,最大功率184马力/5000-6000rpm,最大扭矩300牛·米/1350-4000rpm,传动部分依旧是采埃孚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相比上一代宝马320Li(参数|询价)提升了30牛·米的最大扭矩。 C 260 L采用了一台1.5T四缸发动机+48V轻混系统。最大功率184马力/6100rpm,280牛·米/3000-4000rpm。配备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功率与老款车型的2.0T发动机保持一致,最大扭矩则低了20牛·米。最大扭矩输出转速从1200rpm提高到了3000rpm。
C 260 L的1.5T四缸发动机+48V轻混系统,在实打实的2.0T面前还是显得单薄。这种感觉从起步或蠕行状态的加速动作一直延续到高速巡航的再加速表现。同在舒适驾驶模式下、奔驰的油门反应调校的更线性、滞后一点。由于基础排量小,1.5T发动机对于转速更加依赖,需要更频繁地拉高转速。因此C 260 L在起步时没有325Li力道来得更足。举个例子,假设奔驰起步时转速拉到了2500rpm,那么宝马达到同样的加速力道大概只需要2000rpm左右。并且变矩器锁止的比奔驰更及时,这对动力传递和燃油经济性也都有帮助。宝马的油门反应也要更积极、轻盈、底气更足。
由于基础排量小,行驶中的再加速还是要等涡轮深吸一口气,再把转速拉到3000rpm以上,涡轮迟滞比较明显。并且发动机噪音和振动也比较明显,让人不太能享受拉高转速的快感。变速箱的降挡反应挺积极,日常驾驶时变速箱总体的存在感比较弱。激烈驾驶或手动换挡时倒是挺干脆,速度和逻辑也挑不出毛病。不过中低速情况下,尤其在减速降挡时会有偶发的闯动感。
325Li拥有起步阶段更足的底气、中速阶段更快的动力响应和高转速时更好的动力延展性,整体表现更有底气、更从容。这种排量的优势不可忽视。并且在噪音和振动的控制方面处理的更到位,车内感觉发动机运转更安静、更顺滑。
采埃孚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无论在换挡逻辑、速度与平顺性方面已经拥有了相当不错的口碑。正常驾驶时升挡动作体感甚微,完成加速后也会早早把转速压倒一千多转也节省燃油。运动模式也能摸透你的心思,总会先人一步降到更低的挡位以便随时将动力全盘奉上。不过上一代宝马3系在减速接近停止时,变速箱的降挡动作存在拖拽感。全新3系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改进,在实际试驾时能感觉到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拖拽感依然存在但是已经很轻微。
全新3系的SPORT驾驶模式也完全可以用来正常驾驶。转向明显变沉、变速箱和油门反应更加机警、悬架也更紧致了一点。它会比舒适模式下的驾驶节奏稍快,整车开起来更紧绷,也和奔驰一样几乎不会影响舒适性。变速箱的S挡对驾驶激烈程度的影响更大、变速箱的换挡速度会比D挡明显变快,冲击感也会增强。
奔驰的SPORT在模式下会明显改善动力响应速度,用更低的挡位让转速始终保持在涡轮正压区间,动力表现因此积极、跟脚了不少,感觉车子开起来更顺畅了。SPORT+模式下,转速保持的会更接近这台1.5T发动机不算宽泛的扭矩“甜区”。这让C级也终于迸发出了它该有的活力,当然代价就是发动机更明显的振动和噪音。所以除非在山路上激烈驾驶,如果想让C级开起来更轻快、更有活力,SPORT模式足以。
● 0-100km/h加速测试:
325Li允许发动机3000rpm时进行弹射,放开刹车时后轮会出现短暂打滑,随即抓紧地面弹射而出,两次换挡相当快并带有强烈冲击感。C 260 L起步转速被控制在2500rpm左右,起步瞬间力道来的相对柔和,加速过程中发动机感觉上更加声嘶力竭,换挡动作要更缓和一点,冲击感不强。
● 油耗测试:
● AH-100动力部分
● 底盘悬架
325Li和上代车型结构相同,使用了前双球节弹簧减振支柱、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C 260 L也保持了前后多连杆式悬架结构。
C 260 L的底盘比325Li坚韧许多,整体感很强,会保留丰富的路感,丰富到你能分辨出路面的老化程度。充实而细腻的回弹阻尼也会牢牢把车身按在地上,感觉车身特别敦实、贴地。一副高性能车的架势。在山路上快节奏驾驶,C级悬架对车身支撑力比3系充足不少,同时车头转向响应敏捷,车尾反应也毫不迟疑。在连续弯中明显比3系的车身动作更快、更干脆、更有激情。有趣的是,这种硬朗刚毅的底盘质感并不会以牺牲滤振性为代价。
325Li柔软的弹簧很善于吸收减速带的冲击,并且悬架的压缩、回弹动作细腻而干脆,就像减速带的高度被减小了一半,遇到路面的大幅起伏,车身的抛起和下落也会晃上两晃,很温柔,不像装备了40扁平比缺气保用轮胎的表现,似乎已经和激情无关,完全的舒适性取向。
● 刹车测试:
制动系统方面,C 260 L的脚感饱满而充实、比例感很好、很易控,相比之下325Li制动踏板初段行程过轻,显得有点贼,需要用
● 噪音测试:
可提升发动机舱散热效率并降低传动系统噪音的SynTAK协同热升舱技术、静音玻璃、A柱填充发泡材料等技术,让325Li在静谧性方面相比老款车型有了明显进步,也让它的行驶品质和高级感有了进一步提升。怠速噪音、环境音以及高速行驶的主要噪音——胎噪都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C 260 L车厢的静谧性同样不错,但是在325Li面前就略逊一筹,主要是发动机噪音稍微明显一些。两车实测噪音值差距不大。
● AH-100操控与行驶部分
● AH-100总得分
● 全文总结:
总体来说,325Li的舒适性、豪华感以及行驶质感的提升相比老款车型相当明显,它的静谧性、底盘与转向质感、滤振性,以及动力平顺性已经开始向5系的水准靠拢,与此同时也牺牲了部分的人车交流感和驾驶乐趣,就像带着一副柔软的手套开车,有隔离感。理性3分析的话对于长轴距车型来说,这样的改变无疑是理性与正确的,毕竟没人能抗拒更轻柔的驾驶感受和更有高级感的行驶品质,对于长轴车型目标用户来说更是如此。宝马的意图也愈发清晰,运动化的驾驶体验将会移交给标准轴距车型或M车型。
C级已经上市多年,虽然骨子里还保留着奔驰对于豪华感的追求,但终归还是有些老了。C 260 L在竞争对手向舒适性进一步靠拢的情况下,依然在运动化驾驶体验方面一如既往。比起325Li,全新的1.5T+48V动力系统在动力表现、运转质感和平顺性方面均不占优势,但其运动味十足、想当硬核的操控感则比325Li更富驾驶乐趣。宝马强调驾控乐趣、奔驰注重舒适性的传统认知,在这两款车型上已经完全调换了。有趣的是,无论性格怎么变,只要它们的名字还是宝马3系(参数|询价)和奔驰C级,就仍然是彼此最强劲的对手,它们之间的故事也会一直写下去。
【编者按】以前我们认知中的汽车制造,车间的工人是消耗体力且并不需要太多专业技能的工种。但通过实践,才发现北京奔驰汽车工厂自动化率非常高,几乎每一个工人都是工程师,亦或是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也让我对北京奔驰的制造有了新的认识。
北京奔驰已建成戴姆勒132年历史中首个同时拥有前驱车、后驱车、电动车三大车型平台的工厂,并同时拥有发动机和动力电池工厂。而我们这次不是来参观工厂的,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要进入到车间,和车间内的工人一样,要对每台下线的车辆进行不同程度参与组装工作。
北京奔驰位于北京大兴区的前驱车工厂(可简称MFA)正式落成,而在这里主要生产的是全新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A级轿车以及GLA车型。
本次我要实践体验的场所是MFA装焊车间,这个车间拥有超过650台机器人,自动化率为99%,而我们就是要到仅有的1%需要人工参与的工作岗位中去进行体验。所以参加这次奔驰生产和制造体验我是怀着一颗认真学习,且敬畏的心态而来。
进入车间之前,进行了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首先是了解了车间内所有的标识和紧急出口位置,其次是到车间的体验工位进行“拜师”工作,毕竟没有师傅带我们是不可能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而且做为体验者,我们都必须佩带实习(SHI XI)的袖章,而其他工友看到这个袖章时也会在工作中对我们多加指导及照顾。
除此之外,需要了解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及穿戴工作服。包括MFA装焊车间在内的所有车间,工作期间必须穿戴“三紧”工作服,佩戴手套和劳保鞋。手套可以避免被零部件划伤皮肤,而劳保鞋不仅绝缘防滑,且鞋的前部安装了钢板,据悉能承受数吨的重物,避免在搬运零件的过程中被砸伤。这些进入车间的穿戴物品要求非常严格,主要是为了保证车间工人的生产安全。北京奔驰工厂就是通过这样严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态度,已经保持了连续4866天,安全生产重伤事故率,火灾事故率,生产事故率,设备事故率等八个“零”的优异成绩。
MFA的装焊车间也是全国首家使用白车身智能装配技术的车间,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而且通过机器进行测算安装可以对质量有个很好的把控,车辆出厂的质量表现也极为稳定。而且这个车间也适应多车型的柔性生产,一切都通过机器人来进行控制,从而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产能。
利用智能机器人(iiwa)与自动化检测技术,实现人机共线工作,测量车身与车门的间隙及平顺度,结果可精确至千分位,MFA为中国同行业首家使用该设备的工厂。
在MFA装焊车间,北京奔驰创新引进了Best Fit白车身/四门两盖智能装配技术,成为中国第一家使用智能化装配技术的汽车企业,装配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Best Fit技术通过激光传感器测量车身及覆盖件尺寸数据,实时运算比对,模拟人工安装调整工艺,实现覆盖件与车身的“最佳匹配”。而我们就要在这个工位上见证每一个车辆出厂前安装车身覆盖件。
通过激光传感器测量并实现安装前后车门、前机盖时,是根据白车身的实际状态,通过智能运算,实时调整车门的位置、角度。当车门与白车身达到“最佳匹配”状态后,机器人通过EC工具自动拧紧,拧紧数据上传PLUS系统。这样的装配结果一致性高,效率高,且质量稳定,装配速度极快,避免了人工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而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给机器人上料。
上料这个工作对于我们而言真是相对轻松的,因为大部分都需要机器人来完成,但这个工作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上料时的准时性,也决定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进度。若是在某个工序上有延误,而为了保证装配的精度和安全,整个生产线都会停下来。所以在认真学习后,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也认真的开始了工人的体验工作。
北京奔驰生产实践体验之旅 (来源:~)
所在岗位,主要是给机器人安装提供翼子板的支架及螺丝。在安全门外等绿灯亮起时,打开操作门取规格不同的四个翼子板支架放在规定位置,然后机器人进行机器臂的抓取,进行全自动化安装。翼子板支架分左右两边,我们只负责安装单侧的左前翼子板支架。
除了安装翼子板支架之外,我们还要安装固定翼子板和机盖儿的三个螺丝。螺丝分三个型号,上料台前有不同的螺丝自动传送机,我们需要在安装支架之后,移步到安装螺丝的工位上进行螺丝上料。
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对工作技能的要求也十分高,因为本着对用户负责的原则,所以我们体验的工作并不直接接触车身,大家也不用担心买到由我们装配的车辆会有质量问题。
接触了一天的生产体验之后,北京奔驰前驱车工厂副总裁易鼎兴先生也自豪的对我们说,我们一天的工作很顺利,并没有影响到他们整个流水线的进度,没有一个废料产生,没有一个生产工序受影响。
最后易鼎兴先生给我们每个人颁发了这次工厂体验的“结业证书”。
就像证书上写的,“你创造的,不仅是享誉全球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更是三叉星徽对每一位客户的至臻承诺;你触摸的,不只是引领未来的制造理念与尖端工艺,更是三叉星徽百年不变的执着与创新”,简直不能再赞同。
对于北京奔驰的制造,不切身的投入到其中,真的很难想象他已经是这样一种先进化的程度。这很大程度上区别于我们之前所参观汽车工厂的那种走马观花,而一天的工作体验其实还不够,希望以后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全方面领略北京奔驰制造工艺的魅力。
同门之争宝马3系/奥迪A4L/奔驰C级对比导购 第一次接触三驾马车是源于对足球的热爱,当时素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大利甲级联赛中如同彗星般出现克林斯曼、马特乌斯、布雷默三人组成了曾让国际米兰称雄于意甲的三架马车,曾经让德国队战无不胜的三架马车。他们并肩作战,南伐北讨,所向无敌,第三次为德国人捧回了世界杯。 青春经不住岁月的车轮,当他们已老去的时候“德国三驾马车”的光
豪华座驾怎么选?奔驰E级对比宝马5系宝马奔驰一直是中大型豪华车领域中的竞敌,两者的销量加起来占据了该级别市场的半数以上,两车每一次改款都会带来新一轮的关注,本次广州车展车中的宝马5系与奔驰E级两款中期改款车型同样备受瞩目,而中期改款也意味着更多的设计调整与配置的升级,于是乎谁更为出色的话题也再次被提及,本篇就来聊聊这两款车。(车展实拍车型为:宝马530Li和奔驰E350L运动版)首先谈谈价格,
捷尼赛思G70对标全新奔驰C级豪华运动谁说了算寻车原创 2021年成都车展上捷尼赛思带来了旗下第二款轿车G70,与主打豪华行政的G80不同,运动、个性成为了这台G70最重要的特性,很显然,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还是需要瞄准年轻消费市场。今年4月,捷尼赛思品牌以独特、新颖的方式来到了中国,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捷尼赛思密集推出了3款车型,本次亮相的G70聚焦运动型豪华中级车市场,极具辨识度的设计
一直竞争下去宝马325Li对比奔驰C260L【编者按】当那辆名叫190E的奔驰车出现在公众面前,也宣告着它们之间的故事正式开始书写,那是1982年。同年年底,宝马拿出了代号为E30的第二代3系迎接这个新来的老对手,此后30多年直到今天,它们始终是彼此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今天全新3系和中期改款的C级又一次站在一起,不用我说,你就该知道又要有好戏上演了。●外观对比奔驰和宝马这种历史悠久的大厂很注重传
一直竞争下去宝马325Li对比奔驰C260L【编者按】当那辆名叫190E的奔驰车出现在公众面前,也宣告着它们之间的故事正式开始书写,那是1982年。同年年底,宝马拿出了代号为E30的第二代3系迎接这个新来的老对手,此后30多年直到今天,它们始终是彼此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今天全新3系和中期改款的C级又一次站在一起,不用我说,你就该知道又要有好戏上演了。●外观对比奔驰和宝马这种历史悠久的大厂很注重传
唯适者生存大众途锐HybridVS奔驰R350 新途锐Hybrid和奔驰R350L4MATIC,一辆大中型5座SUV和一辆6座Crossover,两者之间除了殊途同归的高端定位似乎没有太多可比性。然而事实果真如此么?其实试车之前我们也曾纠结,担心这种跨界对比究竟有何指导意义。但与途锐Hybrid接触一天之后我便确定,原来它们的共性还真是不少:都装备V6和全时四驱系统;都是超过2.2吨的大块头
奔驰S500L4MATIC怎么样试驾评测【编者按】市场对奔驰S级的认可让它从来都不缺乏曝光率,在闹市的十字街头,拥挤的小区停车场,又或是城市快速路上,它的身影可以说随处可见。所以即使一台中期改款后的S级(W222)从身边驶过,我们的视线可能都不会为它停留多一秒钟。不过这次的S500L4MATIC(文中简称S500L)可不太一样,它用上了全新的3.0T直列六缸发动机,而最大功率比老款车型的4.0
定位D级豪华轿车比肩奔驰S级实拍恒驰1寻车原创在2020年8月份,恒驰一口气发布了六款车型,其中第一款车型恒驰1是全球首款纯电D级旗舰轿车,车长5320mm,轴距达3170mm,续航达760km,足以比肩奔驰S级、宾利等超豪华品牌车型。首款车型定位如此之高,这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还前所未有,在本次上海车展的现场恒驰1实车亮相,今天我们就带各位一看究竟。单从定位来看,恒驰1目前在市场上还没有直接的
2023-10-01 05:17:46
2023-09-08 16:22:41
2023-09-08 18:15:52
2023-10-22 18:53:22
2023-09-27 21:48:49
2023-09-13 04: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