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9 20:06:47 | 寻车网
新能源汽车的开车步骤
现在大多数电动汽车的档位有四个,分别是D、N、P、E。其中D是前进挡,N是空挡,一般在停车以及启动的时候使用。P是驻车挡,E是节能挡,和D挡同样用在汽车前进的时候,能够自动回收刹车以及减速时候的能量,让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加长大约百分之二十。
开纯电动汽车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启动汽车。钥匙打到ON挡,汽车仪表背景灯全亮,低压接通。钥匙接着打到Start挡,听见嘀的一声,能够听见汽车电池组内继电器闭合的哒声两次,电池组高压接通。仪表盘上显示Ready绿灯,汽车开始行驶。
第二步,放下手刹,换挡操纵机构手柄放在D挡上。右脚轻踩电子加速踏板,汽车开启前行。
第三步,假如需要制动,右脚踩制动踏板;假如需要加速,踩下电子加速踏板;假如需要匀速行驶,电子加速踏板维持在某个角度就行了;假如需要倒车,先把换挡操纵部门手柄打到N挡,等汽车停稳之后,把换挡操纵部门手柄打到R挡。
纯电动汽车的省电技巧如下:
第一个,对汽车胎压经常进行检查,维持汽车应有的胎压水准,轮胎偏软或是偏硬都会影响汽车耗电量。
第二个,对汽车后备箱进行5S管理,把不常用到的笨重物体或是杂物,及时从汽车后备箱清理掉。
第三个,轻踩油门,慢慢起步,日常用车的时候要养成这个驾驶习惯。
第四个,在安全的行驶状况下,尽量维持60到80迈的中速行驶。
第五个,红灯亮了需要等待的时候,汽车档位调到N,也就是空挡。
第六个,在市区内驾驶汽车,能不需要开空调就不要开。汽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开空调,不要开窗户。
第七个,用汽车的惯性让汽车滑行。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把油门收起,靠汽车的动能,也就是惯性或是下坡时候的位置能持续行驶。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滑行的时候不能刹车,速度不能多于40迈,为了保障汽车驾驶安全。
第八个,少使用汽车制动,减少紧急制动,要采取预见性刹车,当预计必须减速或是停车的时候,提前收油门,滑行减速,等情况处理完了再加速,这样安全又省电。
随着早期尝鲜的新能源车主陆续置换新车,新能车的保值率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聊到保值, 雷克萨斯 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品牌,按照惯例,“保养不花钱、换车少亏钱”是雷克萨斯车主的固定福利。因此,以“保值”见长的雷克萨斯,其推出的纯电车会否依旧“高保值”?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 寻车网
大咖从雷克萨斯官方了解到,他们为 雷克萨斯RZ 用户推出了一个“高保值承诺”政策。得益于这项政策,RZ的用户自购买之日起的第一年到第四年,他们手上的RZ保值率都有雷克萨斯官方兜底。
以置换雷克萨斯品牌车型的方案为例,首年90%,次年80%,第三年70%。这样的保值率在新能源车当中几乎是最高的,甚至比大多数传统燃油车还要高。可以参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汽车品牌保值率报告》,纯电SUV保值率第一名的 特斯拉 Model Y ,一年保值率为87.29%。而作为传统燃油车的 宝马X3 ,一年保值率为89.41%。
对于RZ车主而言,在雷克萨斯官方“高保值承诺”护航下,他们手上的RZ,至少比同年份的其他车辆,包括新能源车和燃油车,都是更保值的。一众新能源车厂商中,除了雷克萨斯,暂时还找不到第二家品牌会这么做。
为旗下车型的保值率作承诺,无疑是一件增加成本的事情,但为什么雷克萨斯还要这么做?除了为照顾用户的体验以外,更深一层,是因为RZ这款车太重要了。因为这是首款基于全新专属纯电平台打造的BEV车型,代表雷克萨斯在电气化道路上迈出的全新一步。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雷克萨斯RZ这款车在研发阶段就已经在下山技术中心进行严苛的测试。这个面积相当于140个“东京巨蛋”(东京最大的棒球场)的技术中心,未来将有一部分划归于雷克萨斯所有。未来雷克萨斯全球总部、开发中心和拥有12种测试路段的试验场都会坐落于此。你可以将“下山技术中心”理解为雷克萨斯最高标准研发中心,而出自下山技术中心的RZ,重磅程度可想而知。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如此重磅的RZ的实际驾驶表现会怎样?大咖前段时间在厦门赛车场深度试驾了雷克萨斯RZ,今天的试驾报告会给你答案。
独一份的雷式驾控
虽然以豪华、舒适著称,但“雷式驾控”绝不是一个伪命题,从厦门赛道回来之后,我笃定雷克萨斯RZ是一辆充满趣味的SUV。但在“驾趣”的表达上,雷克萨斯有自己的一套玩法。
大多数主打驾控感的车型都倾向于将动力性能放在最容易被看到的位置,雷克萨斯RZ并没有这样做。反而读起来有点抽象的“心流驾控系统”,成为了最被推崇的概念。
这套系统的组成不简单,DIRECT 4电子动态四驱系统基于车辆轮速、加速踏板和转向角度传感器所收集到的信息能够从100:0到0:100之间分配前后车轮的动力输出,从而实现更强、更稳的操控。
厦门国际赛车场是一条兼具乐趣与挑战的赛道,最大高度落差11米,几乎每个上坡、下坡的位置都设置了复合弯。如果对赛道不够熟悉的话,很难把握好走线,甚至很容易会出现推头,冲出赛道。
在厦门赛道试驾雷克萨斯RZ,也是我第一次在这条赛道上驾驶。好几次入弯之前没有充分减速,眼看着车辆即将有推头的趋势,RZ的车尾似乎感知到车辆的动态,变得略微灵活起来,让我依然可以保持着相对得体的走线。DIRECT 4电子动态四驱系统的作用正是体现在这里:在入弯出弯时,快速地为你纠正行驶轨迹。
赛道的试驾让我更加直观地感知到DIRECT 4系统的存在,而在日常生活中,这套系统也同样能够发挥作用,比如让车主在湿滑路面的起步更加平稳,又或者在拐弯抹角的路段带来更好的循迹性。如果你在试驾RZ的过程中 发现 这台车比以往开过的车型更加得心应手,那很可能是DIRECT 4系统已经默默为你提供了服务。
除了DIRECT 4,“心流驾控系统”还包括意在传承雷克萨斯平顺、静谧驾控品质的LDS雷克萨斯驾驶印迹、以驾驶员为中心的TAZUNA缰绳座舱设计、以及糅合了莫比乌斯方向盘和Steer by Wire可变比电子线控的转向系统。每一个板块都为创造更接近人车合一的体验贡献力量,最终营造出这种灵活而不失 优雅 的“雷式驾控”。
“雷式”智能,讲究人性化
赛道驾控代表激情,而激情的另一面,便是代表理性的智能和安全。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主动刹车、车道偏离辅助等功能在电动化时代都已经不再新鲜。汽车的智能化已经跨越了从0到1的过程,当不同厂商都能够提供类似配置、类似功能的时候,拼的就不是“有和没有”,而是谁的体验更好。
直线行驶、路人模拟、自动泊车,这些体验项目对于经常试驾新车的大咖来说并不陌生。这次开着雷克萨斯RZ再度体验之后,反而挖掘到一些有别以往的惊喜。
直线道路上,两个假人模拟即将横穿马路的路人,RZ靠近的过程中,开始在仪表盘中发出提示,我有意不做任何操作,无动于衷。当系统没有得到任何指令之后,且距离假人较远处时,方向盘略微向远离假人的方向小小地自动打了一把方向,动作很小,却又恰恰避开了路人,这个动作很轻柔,以至于坐在车内的人员基本都感知不到,但预判式主动驾驶辅助系统PDA已经成功的规避了一次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将行车风险降到了最低。
停车位旁边,RZ开启自动泊车后慢慢驶入,一辆电瓶车从车头走过,RZ可以识别到他,判断两车行车路线没有交集时,将继续执行倒车动作。后来一个假人从车尾靠近,这才把RZ给“逼停”了,等假人挪开之后,不需要任何动作,RZ一把就倒进去了,而且全车车身都没有压线,停得非常标准。相比之下,隔壁的 理想L8 虽然也停进去车位了,但方向多打了一把,车头也略微压了线。
这并不是我编出来的两个故事,而是在测试场亲眼所言的画面。很常见的行人识别、自动泊车功能,RZ能做到的是在过程中表现的更像一个“人”,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加自然、流畅而且保证足够地安全。
与其他智能汽车不同的是,RZ所搭载的LSS+高频智能科技的特点在于“拟人化”。比如它的预判式主动驾驶辅助系统PDA预判减速避让功能,可以根据行人或机动车轨迹,预判未来场景;又如它的预碰撞安全系统 PCS 带紧急转向辅助功能 ESA,可以允许车辆偏离车道中央,以规避车道内的其他障碍物;再如它刹车、转向和提速的细腻操作,让RZ像一位“老司机”,给驾乘人员带来更加舒适的感受。
智能化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但在疯狂扩张智能化配置的时候,甚少有品牌像雷克萨斯基于“以人优先,而不是机器优先”的理念来开发。当越来越多人体验到人性化的智能有多么美妙,以用户需求倒推其他厂家更关注“人性化”,也是早晚的事。
写在最后
未来新能源车会变得怎么样?答案肯定不止一个。但从RZ身上,我们看到了雷克萨斯交出的答案:独特的雷式驾控、人性化的智能科技,当然了,还有那传承了若干年的“保养不花钱、换车少亏钱”。回归本质,让用户省心和安心,是当下新能源车品牌普遍缺乏的理念,而基于这种理念之下诞生的雷克萨斯电动化产品,注定拥有属于自己的独到魅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SUV大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落笔写下这篇文章时我依然没有从广汽新能源Aion V带给我的冲击中缓过神来,我一直对当下爆火的紧凑级SUV不感冒,也一贯对声势浩大的新能源车敬而远之,但广汽的这台Aion V却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神奇的吸引住了我。在广汽新能源Aion V正式披露之前我就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了这款广汽新能源的新产品,在当时我仅仅以为这是一台轴距“长了一些”的新车,或许会有还不错的空间表现。而当真正接触到它时,我发现我错了。
错的离谱。
广汽新能源的“第一款”SUV
这台定位于紧凑型SUV的Aion V是广汽新能源Aion系列的第三款车型,也是广汽新能源对当下最火爆的紧凑型SUV市场的一份回应。某种意义上来说,Aion V也是广汽新能源的第一款SUV车型,毕竟之前定位于中型SUV的 Aion LX实际上更偏向于轿跑SUV,而这次的Aion V则要“正经”的多。
相比于前辈Aion LX洒脱的轿跑式线条设计,紧凑级的Aion V在车身轮廓上要显得收敛得多,广汽新能源在最重要的紧凑级SUV市场上选择了稳扎稳打的外形策略。Aion V的车顶并没有采用时下最流行的大溜背元素,反而走的是正经八百的正统SUV路线,高挑的车顶配上丰满的尾部造型,为Aion V的内部空间打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单看外形轮廓,很难相信Aion V是一台走在时代最前沿的电动车。好在广汽新能源的设计师为它准备了令人过目不忘的外形元素——被称作“四维科幻机甲造型”的全新设计。全LED大灯这次被设计成了分体式的,一条长长的镀铬装饰条直接贯穿了整个车头,透明的进气格栅内部设计成了矩阵式的小方块,再加上两侧垂直的扰流腮,Aion V拥有一张令人过目不忘的严肃脸。
来到侧面,由大灯组一路延伸的镀铬条构成了Aion V侧视的焦点,而更令人过目难忘的设计则来自于Aion V的尾灯——尾灯组向后大幅度地延展,最终与后门把手完美“会师”在C柱下,一路由肩线延展来的镀铬条也在此戛然而止,形成了跳脱的悬浮式车顶,打破了后部的沉闷氛围。仔细看的话也不难发现,Aion V的侧面底部钣金做了一道锋利的折痕,呼应着贯穿式的侧镀铬条和飘逸的尾灯,为Aion V带来了一点动感的韵味。
堪称惊艳的动态表现
对于SUV,尤其是价格并不高的紧凑型SUV来说,动态表现是它们的一项大弱势。但广汽新能源这次却在活动的现场摆上了一个难度甚高的金卡纳赛道——包含了360°的大回转、18米绕桩、麋鹿测试和U型回头弯等一系列高难度的项目不说,赛道宽度也显得有些窄。这对于宽度达到了1米92的Aion V来说绝对算不上友好。而我们的第一项任务则是,开着这台新能源SUV进行金卡纳圈速挑战。
对于Aion V这样一台整备质量达到了1.93吨的紧凑级纯电SUV来说,这实在不算是一个友好的项目。但接下来Aion V的表现却让我眼前一亮:舒适型调教的悬架居然在弯道里稳住了“阵脚”,把四条马牌UC6轮胎坚定地按在水泥地上;面对麋鹿测试这样的项目,Aion V的车尾表现的非常稳健,在电子系统的配合下没有出现一丝的滑动趋势;甚至在绕桩这样重心剧烈转移的项目里,近2吨的车身也没有添乱,车头与车尾配合的天衣无缝,Aion V有着完全不像SUV的驾驶感受。拿到成绩后有些令人吃惊,Aion V在金卡纳赛道中居然圈速比一些紧凑级轿车还要快,这是怎么回事?得好好研究一下。
什么?50比50居然在SUV上出现了?
Aion V采用了广汽新能源旗下最新的GEP 2.0架构打造我是知道的,这套广汽倾全力打造的纯电平台的威力我早已经在之前的Aion S和Aion LX上领教过,大量采用铝合金部件打造的“下盘”和设计的天衣无缝的电池组除了让整车的车身刚性坚若磐石,还给车辆带来了非常低的重心表现,这带来了非常棒的驾控体验。而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广汽新能源的工程师这次狠狠地秀了把技术——得益于GEP 2.0架构极强的拓展性和电动车天生的简洁布局,他们给车长4米59不到的Aion V上安排了惊人的2米83轴距,轴长比高达61.7%,几乎就是把四个车轮逼进了四个角落。
四轮四角的设计配合上超过1米9的车宽、2米83的轴距,这让Aion V的稳定性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而广阔的轴距和专业的GEP2.0纯电平台也为工程师们合理排布重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台看上去憨憨的紧凑级SUV居然拥有着50:50的前后配重比,这可是纯粹的运动品牌的标配,如今出现在了一辆SUV上,显得尤为有趣。
但实现优秀的配重比并非一日之功,镌刻在Aion V前纵梁上的AlSi10MnMg字样不经意间显示了它的身份——Aion V的前纵梁是由这种高真空压铸硅铝合金制造的,而这个大尺寸的铝合金构件来自于瑞士的DGS Druckguss Systeme AG集团,这是一家建立于1925年的专业铝合金铸件厂家,世界上最大尺寸的单一铝合金铸件也是他们出品的。事实上,Aion V整车有近60%的结构件是由铝合金打造的,铝合金的大量运用让Aion V减轻了至少120KG的结构重量。
装得下大象的车内空间和不缩水的续航表现
从奢华的铝合金森林中回过神,该看看Aion V身上的“王炸”了,那就是它堪称聊斋的车内空间。广汽新能源的工程师似乎学会了空间法则,在Aion V小小的尺寸里开辟出了如此巨大的车内空间。这还是要归功于GEP 2.0纯电平台,紧凑的动力系统和灵活排布的电池组让Aion V实现了66%的车内实用面积。
别被Aion V小巧敦实的外形欺骗了,Aion V的空间表现,尤其是后排纵向空间的表现足以向上两个级别挑战为数不少的中大型SUV,专属纯电动平台带来的优势一览无遗——全平的后排地板、足够的后排足部空间和阔绰的轴距带来的越级腿部空间让Aion V在空间上不惧任何对手,而比不少中型SUV还宽的1920mm车宽也让车内的横向空间完全不像一台紧凑级SUV该有的表现。
开着Aion V上路,电动车特有的低噪音让车厢内的氛围安逸无比,GEP 2.0平台带来的额外优势让Aion V的车内噪音显得更加“微不可闻”:大面积的盖板让Aion V的车底平坦无比,而纯电平台则让电池组无须凸出底盘排布,先天有利于车底的噪音表现。而广汽新能源还贴心的在电池组外壳上额外喷涂了一层耐磨降噪材料,进一步降低了来自车底的噪音。
除此之外,AionV还在降噪上下了苦功,来自圣戈班的隔音夹层玻璃和车内超过120处的隔音降噪措施则负责隔离的其他噪音。舒适的悬架调教、广汽新能源Aion系列一脉相承的宽大座椅和良好的视野设计让驾驶Aion V出游变成了惬意的享受。
在SUV消费群体非常在意的拓展性方面Aion V一样可以拿到高分,得益于纯电平台的运用,标准状态下Aion V的装载区容积已经不小,并没有出现新能源车常见的电池组侵占行李厢的状况。地板下方还拥有两个大面积储物格和两个侧面储物格,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形成平整的装载面,贴心的电动尾门自然也不会落下,Aion V在拓展性上能拿到高分。
至于大家对续航表现和稳定性的顾虑,在时长一整天的试驾中Aion V为我们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在一个上午的金卡纳赛道测试中,担任试驾车的那台蓝色Aion V历经在场几十位媒体同行的“蹂躏”状态依然神勇,在广州37度的高温下依然神采奕奕地参与了下午的工作,没有出现任何的故障;出发时Aion V的仪表显示电量为62%,全程近150km的试驾结束后,行车电脑显示剩余35%电量,剩余行驶里程210km,基本能与600km的NEDC行驶里程对应上,Aion V基本上可以解决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焦虑问题。
聪明的智能系统和中医结合会产生什么?
身为最新锐的新能源车,Aion V自然不会在各大厂商都大力推广的智能互联系统上落下。Aion V的中控车机搭载了目前规格最高的车规级芯片高通晓龙820A,语音识别方面也搭载了科大讯飞目前最新的XF6020芯片,同时一颗来自华为的巴龙5000芯片让Aion V拥有了5G能力。由于使用带宽更宽的以太网取代了传统的Canbus总线,Aion V的OTA升级相比传统的汽车要快得多,当然对于我们用户来说,这套系统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更快,性能更强,甚至还可以在中控车机上玩一把游戏,例如广汽新能源特别定制的这款Adigo World。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新能源为Aion V打造的这套L3级的Adigo 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最新的高精度地图和遍布车辆四周的传感器的支持下,它可以实现自动的变道功能。在实际的驾驶测试中,这套Adigo 3.0自动驾驶系统对车道标线和周边车辆的识别率和响应速度都非常快,不过主动变换车道时的策略明显是以安全为本,必须要在后方无车时才允许进行自动变道动作。更有意思的是Aion V也采用了当下最流行的“一体化”策略,它引入了一套非常直观便捷的AR实景导航系统,将导航画面直接投射到现实画面中,同时将主动安全系统的各种信息整合在了前视画面中。
如果你是一个对电子产品不放心的人,这里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各位——Aion V使用的全套传感器和控制单元都是由国际顶尖的配套厂商——博世集团为Aion V量身定做的,仔细看看各种控制单元和传感器的元器件,不难发现上面镌刻着的“Made in Germany”。或许这能让抱有疑虑的朋友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Aion V还提供了一套非常有趣的系统,它的空调系统中提供了一个香氛单元,和传统的化学香氛不同,Aion V的这套香氛是由活性的中草药成分萃取而成的,通过空调的界面即可选择3种不同的香型和浓度。担心中药成分会产生过敏的朋友也无需担心,这套香氛系统的成分由权威机构检测后证实致敏性极低,可以放心使用。
和不少号称求新的互联网车企不同的是,即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香氛系统,广汽新能源依然在Aion V上用最严谨的态度进行了测试和匹配,香氛挥发装置来自著名的国际品牌法雷奥,而整套系统的可靠性也在严苛的整车耐久性测试中经过了考验,远非那些三无品牌可比。
对于我来说,试驾Aion V是一段奇妙的体验——在一辆尺寸并不大的SUV车型上,广汽新能源成功地将宽大的空间和灵活的驾驶表现结合了起来,还拥有舒适的乘坐体验和轻松的驾驶感受。喜欢尝鲜的朋友一定会为它的驾驶辅助系统和独特的智能操作体验折服,而技术控们则会对它的全铝架构和先进的驱动单元感兴趣;追求实用的朋友会喜欢它的高拓展性,而最高600km的续航里程又让它甩掉了续航焦虑的帽子。更重要的是——它很好看,而且起售价不到16万。很少有人能拒绝这样的一台小车,不是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试驾测评资讯,敬请关注寻车网!最全面的一辆国产电动SUV?体验广汽新能源AionLX提到新能源纯电动SUV,如果排除特斯拉Model X这个价格昂贵的进口产品,在国内自主品牌中想挑出一个能独挑大梁的,之前还真有点难度。低端产品充斥着油改电,中端则始终在产品力上差点意思,唯一的高端产品蔚来ES8续航能力又不够出彩。那么现在呢?消费者想买一辆够漂亮、高品质、配置足、同时续航能力拔尖儿的国产电动SUV,有的选了?没错,
行驶质感很出色试驾广汽新能源AionS记得5年前,我试驾的第一款电动车是宝马i3。不到200km的续航与难受的动力回收,至今难忘。而时光飞逝,400km续航成为了主流,充电条件也更加便利,此时我们发现电动车越来越“香”。此次试驾的广汽新能源Aion S,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错,造型有一点科幻,但不另类。13.98-20.58万元的价格区间,覆盖410km与510km两种NEDC续航,可选范
试驾广汽埃安LX!全铝平台打造,续航650KM,何必特斯拉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似乎名声最响的都是那些造车新势力,比如蔚来、理想、小鹏等等,频频上热搜,曝光率极高。而作为传统车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相对来说显得有些低调,但是事实上,埃安目前已经开发了三款车型,并且销量正在与日俱长,今年已经累积卖出近4.6万辆,远远走在蔚来、理想等前面。埃安到底有什么好,能让众多消费者选择它?前几日
强壮温柔的暖男——埃安LX80试驾体验试驾广汽埃安LX!全铝平台打造,续航650KM,何必特斯拉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似乎名声最响的都是那些造车新势力,比如蔚来、理想、小鹏等等,频频上热搜,曝光率极高。而作为传统车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相对来说显得有些低调,但是事实上,埃安目前已经开发了三款车型,并且销量正在与日俱长,今年已经累积卖出近4.6万辆,远远走在蔚来、理想等前面。埃安到底
一电试车丨试驾广汽新能源AionV帅气好开/质感出色今天我们来聊聊Aion家族的第三款产品,AionV。AionV定位紧凑级SUV,要比AionLX低一些。但定位低不代表实力弱,AionV的噱头还是很多的:全球首款5G车、首创中药香氛、遥控泊车等等。对AionV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目前它已经开始预售,预售价格17万起,在6月16日将公布正式售价。外观:原创度和设计感都非常出色跟
沟通现实与未来广汽新能源AionV试驾测评相比造车新势力在设计与智能化方面的引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逐渐在放开手脚,打造出个性与科技并重的产品。广汽新能源自去年4月发布Aion S以来,已经逐步获得市场认可,近几个月销量逐渐接近4000台大关。在SUV领域,Aion LX的任务是提升品牌形象,而走量的重任则落到了6月上市的Aion V身上。这台车不仅拥有独立的设计风格,在智能科技方
试驾广汽埃安AIONV续航里程超乎我想象|汽车说刊谈起纯电动汽车,我3岁半儿子对纯电动汽车特别喜爱,别以为他年纪小,有时候也会懂得分辨哪款是纯电动车哪款是燃油车,偶尔一次出行他看到马路上“绿牌”的汽车,他说那款车是充电不需要加汽油的。是的,纯电动汽车目前在路上“遇见率”越来也多,除了我们日常见到的网约车外,纯电动汽车作为私家用车也越来越普遍,不少家庭慢慢也会接受纯电动汽车。随着时代的
沟通现实与未来广汽新能源AionV试驾测评相比造车新势力在设计与智能化方面的引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逐渐在放开手脚,打造出个性与科技并重的产品。广汽新能源自去年4月发布Aion S以来,已经逐步获得市场认可,近几个月销量逐渐接近4000台大关。在SUV领域,Aion LX的任务是提升品牌形象,而走量的重任则落到了6月上市的Aion V身上。这台车不仅拥有独立的设计风格,在智能科技方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4 05:16:02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