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 16:15:26 | 寻车网
2月28日,网传一封 长安 汽车委托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函称: 吉利汽车 “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相关知识产权。
同日,吉利方面也在微博对此事进行了快速回应:“该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对我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吉利银河 是吉利一周前刚刚推出的一个中高端新能源系列,是吉利汽车非常重磅的全新产品序列,在规划中未来两年内要推出7款产品,长安突如其来的一纸律师函让整个汽车圈发生了震荡。
但是单从此事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只要是车辆的角度、面积、造型稍有不同,长安就很难赢得这场官司,所以,两家车企虽然在当天都快速的进行了反驳,但是谁都没有接下来的动作,让这件事情的后续进展和最终结果变得扑朔迷离。
在新能源产品如此泛滥的情况下,很多车型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相似之处,这次长安对吉利发起的律师函很有可能让其他车企的设计部门警醒,让自家产品设计能更有特色。
事出有因
不论是吉利汽车还是长安汽车,在如今的市场上都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也是两个极具号召力的品牌,车主数量和市场基数也是巨大的,所以双方这次的事件不止汽车圈的人极为关注,即便是普通消费者也是略有耳闻。
所以,这次事件的重点就在于“吉利到底有没有抄袭长安”,但如今谁都没办法对此事盖棺定论,毕竟关于设计细节,要参与的太多。其中,很多人认为吉利银河之光原型车与 长安深蓝SL03 在大灯、车灯下方进气口等多处造型也较为相似。另外,银河之光与长安VISION-V概念车在尾灯、前脸设计等方面也相似。
两款车型在前脸矩阵的设计上确实有相似点,但我们也 发现 ,此次主导吉利银河车型的设计师陈政曾有长安汽车的工作经历。
公开资料显示,陈政2002年开始入职长安,先后担任了长安汽车创意设计师、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全球设计总监、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常务副院长等多个职务,在职期间,完成了长安 逸动 、CS35、 悦翔V7 、CS75、UNI系列等量产车型的设计工作。
2021年9月,陈政对外表示,由于家庭和个人原因已经离任长安汽车,并暂时告别汽车行业。但在2022年2月,陈政入职吉利出任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
如果说陈政在设计产品时一直会保持同一种设计风格,那么在不同的产品中出现设计语言相似,可以理解,但是他却在任职不同车企的时候出现设计雷同,这就不太应该了,毕竟这不符合一名设计师对于产品的理解和设计能力。而他此前在长安设计出的UNI系列车型最终的设计归属权是由长安来掌控的并不是陈政个人,所以如果此次因“设计”出现问题的话,陈政在吉利的未来肯定不明朗了。
长安真的急了
在事件发生后,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转发声明并表示:“要良性竞争,不要内卷内讧;要转型发展,不要同室乱战:要团结一致,不要分裂抹黑。”【汽车维基】认为,杨学良的言外之意就是大家以和为贵,无需对铺公堂。
的确,在如今的市场长安与吉利都在飞速的发展中,即便大家都在为市场争得头破血流,但也不应因一款车型而闹得“老死不相往来”。在【汽车维基】看来,长安的这番操作显然没有在私下与吉利沟通,而是直接对外界放出了不服的态度,一纸律师函更像一种示威。
首先,令长安方面不爽的应该就是相似的造型,在两款车较为相似的情况下,吉利银河的这场发布会直接请到了约3000家媒体+达人的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市场投放,声势浩大,这很容易让市场的消费人群了解到吉利的全新产品,这对于长安来说,是一个打击。
其次,设计产品的设计师又是一名有着深厚长安背景的资深人士,虽然是正规流程的正常人事变动,但是做出和自己产品相似的竞品就确实有些“不厚道”,这次双方的闹剧其实也有很大的关系是因陈政而起的。
除此之外,吉利从2021年开始,就不断侵入重庆、成都等市场,在收购了重庆本土企业 力帆汽车 后,又将换电市场布局到了长安汽车的腹地重庆,甚至还将此前保留的枫叶汽车作为了拓展租赁市场的主力军,多个组合拳共同发力,让重庆俨然要变成了吉利的主力市场,这能不让长安眼红吗?
同质化严重
时间来到2023年,在资本的狂热和市场的讨喜之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开始进入了从产能扩张到品类扩充的新阶段,传统车企业纷纷调整战略,上汽、 东风 、长安、广汽等传统车企布局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新品牌也开始涌向了市场。
在这场以产品为主导的市场竞争中,各个车企的设计师也在大显神通,用新的设计和造型来应对着市场。但是,快速的产品迭代和内卷让一些产品在设计上同质化严重,虽然自家品牌“套娃”能够理解,但如果和其他品牌的产品相撞,就确实有些尴尬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新能源轿车产品中, 新势力的大部分轿车甚至都极为相似, 智己L7 、 蔚来ET7 、 威马M7 都在主打中大型轿车时,尺寸、造型以及设计理念都有相似之处,但是三家车企也都相安无事,没有因一款产品而引起纠纷。
或许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同质化严重就是时下的一种现象,因为在此方案之外,做出更怪异的造型很难符合主流审美,用另类的造型去收获一片小众市场也并不是这些车型的方案,所以他们也都互相默认了这些做法。
对于设计来说,需要走量的产品就需要符合市场审美,另类的“非主流”方案或许能赢得声量,但真正付出金钱去购买的不一定多,所以低风险的同质化设计就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方案。至于吉利与长安最终到底会因此事纠缠到什么地步,就要拭目以待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维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曾几何时,我们自主品牌完全处于下风之时被大家吐槽得最多便是抄袭,那时候国外品牌的设计的确遥遥领先,即便是正崛起的10年前这种不良风气也是盛行。
如今,处于弯道超车十字路口的自主品牌,依然摒弃不了抄袭的陋习。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次是吉利“抄袭”了 长安 。
具体来看,长安给吉利发送了律师函, 函告吉利全新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与长安汽车的概念车、量产车存在大量雷同之处,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 随后,吉利就此事发布了声明,提及: 该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对我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有意思的是,这两家车企的设计语言都出自同一设计师陈政之手。这场“所谓的抄袭”到底成不成立,很是让人疑惑!
界限模糊,维权困难
先来看吉利的“银河之光”系列与长安雷同何处。对比两家多款车型,在大灯位置、两边进气口、中网、后包围、以及前脸整体轮廓造型的确存在长安所述的雷同之处。两家 寻车网
关于外观抄袭这件事,在车圈从不缺乏。此前有“皮尺部” 众泰 汽车抄袭 保时捷 , 陆风 抄袭 路虎 等,还打起来了官司,但最终路虎胜诉而保时捷却没有。上述被抄袭的两车到了换标普通人几乎认不出的地步,但只有一家胜诉,所以维权之路十分困难。
吉利到底构不构成侵权违法行为暂且未知。如今的国产品牌已经今非昔比,部分车型设计甚至反超了国外品牌。正如 吉利汽车 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转发声明那般,要良性竞争,不要内卷内讧;要转型发展,不要同室乱战:要团结一致,不要分裂抹黑。
客观中立的说法,设计雷同的确存在多处,设计师陈政在长安工作近20年,这是长安先播下的“种子”明显有知识产权。而吉利聘请了同一设计师操刀,这位设计师很难脱离刻在骨子里的设计基因。至于有无抄袭大家众说纷纭,还是等待法院来审判。
模仿多变,抄袭可耻
即便是国外百年豪华品牌也存在“抄袭”一事,亦可以说是相互进步,比如W220世代的 奔驰S级 内饰比起同年代的E65世代 宝马7系 落后,到了下一代W221世代奔驰S级内饰设计却有雷同E56世代的宝马7系,直到衍生出W222世代的奔驰S级。“借鉴”之余还有进步才是良性竞争。
也有同一设计语言被多家车企惯用,比如 林肯 的贯穿式尾灯被保时捷“发扬光大”,直到如今成为了纯电车型的标配。当一个超前且好看的设计到来,必然会引起其他车企的效仿。
有些车企则是明目张胆地玩起了抄袭,而下面这两种就比较冤枉了。
捷尼赛思G80
宾利
二次创新。 这类设计一样都出自同一设计师, 红旗 聘请 劳斯莱斯 前设计师、 捷尼赛思 聘请宾利前设计师等,他们所设计出来的车型像是“一个爹一个儿”,颇有家族设计风格。
领克03
保时捷帕拉梅拉
同一语言。 这类型好比大家都采用了贯穿式尾灯和隐藏式门把手,本质上可以作为同一时代元素,并不能称为抄袭。 领克 与保时捷的大灯位置都设计在了前机舱盖隔壁,给人感觉像是同一家族,但领克采用的却是分体式大灯,只能说有异曲同工之处。
总的来说,当今的国产品牌在设计上十分争气,但也有不思进取的长城汽车,靠着抄袭的网红产品来实现短期的销量暴涨,即便是长安部分车企还存在抄袭行为。不管怎样,都希望国产品牌做时代的领导者,而不是追随者。写到最后,大家认为对于吉利这种聘请对方设计师,然后“二次创新”设计的行为,如何评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知车知底,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所有的中国汽车品牌都有一个高端化梦想,但在前赴后继的冲高之战中,吉利的领克堪称做得最好的一个。今年,在产品上市三年之后,领克的国内销量迅速突破了35万辆。而在国内市场初战告捷之后,今年下半年,领克又开始向欧洲市场进发。
作为天生就自带国际化基因的品牌,领克对于国际化有哪些独特的思考?这个品牌过往的发展思路又能给其他品牌提供哪些借鉴?
在8月14日的2020中国汽车论坛 “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竞争力”分论坛上,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汽车制造的本质一定是全球化布局 ”
在杨学良看来,要谈领克对国际化的思考就必须要回顾吉利如何走上造车之路。
1997年吉利研发汽车,2003年左右李书福提出要参与海外并购。之所以有这一想法,主要是因为李书福当时看到了吉利的两个发展瓶颈——技术和品牌。虽然说技术靠自己研发,可以慢慢积累起来,但是汽车制造的本质一定是全球化的布局,一定是全球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因而必须面向全球。
而前两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逐渐掌握核心技术,跨过对品质的补课阶段,独特化的用户体验、有价值感的品牌感受,越来越成为中国品牌想要走向全球,参与全球竞争必须要补足的方面。
“高端化本质上是价值的认同,是从设计、制造、技术储备到产品实力,为用户提出超越期望的价值感。”
据杨学良介绍,事实上在整个吉利汽车集团决定品牌向上时,也曾经想过需不需要打造一个新品牌,还是在吉利的基础上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就好。但在经过分析之后他们最终认为,如今全球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对品牌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之下,人们对汽车的互联网属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吉利最终决定要打造一个具有互联网属性,具有新能源属性,但同时又要拥有原来高端车的品质安全和产业链基础的品牌。
于是在这一思考之下,领克应运而生。
战略协同,领克向上的重要基础
如今,不管是吉利品牌,还是领克、沃尔沃、极星、几何,在这些品牌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掌控者——吉利控股集团。而据杨学良介绍,这一集团的使命就是通过推动战略协同,推动变革来创造更好的价值,从而实现“让世界充满吉利”的愿景。
从目前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品牌开看,吉利品牌定位为强势的主流品牌,领克是一个全球化的新高端品牌,沃尔沃是一个豪华品牌,极星则是高性能的电动汽车品牌。而如今,这些品牌之所以都能获得长足发展,联合开发、共同采购、联合制造甚至是管理人才的交流是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2012年,吉利与沃尔沃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2013年,吉利欧洲研发中心成立;2017年,吉利和沃尔沃合资成立领克。而到今年2月份,吉利又希望将吉利汽车集团与沃尔沃汽车集团整合上市,希望打造一个规模更大,竞争能力更强,能够更加全球化的公司。可以说,自收购沃尔沃以来,双方的协同就一直没有停止。
而从最为人称道的技术协同上来看,双方合作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打造了CMA架构。而这一架构,也是如今领克拥有超强产品力的基础。
据杨学良介绍,在超强的产品力之下,如今领克的销量不仅快速突破了35万,起平均售价更是突破了15万元,这在自主品牌中几乎前所未有。而未来,领克也将沿着这一道路继续前进。
据介绍,明年,领克基于沃尔沃原生SPA架构打造的新车型即将推出概念车,最终产品也将在2022年推出市场。
领克,不止于车
除背靠 吉利 和 沃尔沃 获得协同效应的加持之外,从杨学良的介绍来看,营销、渠道等多种形式的创新也是 领克 能取得如今成绩的关键要素。
为了让领克的产品品质有更权威的背书,从2019年起领克开始参加世界级的房车赛WTCR,并在第一年就获得车队总冠军,这在自主品牌中从未有过先例。
而在渠道上,领克也不仅仅打造了4S店,还有领克中心和领克商城,以三位一体的形式与用户接触。
在销售过程中,领克还同时打造了透明的价格体系,并提供了超出消费者预期的服务。消费者不仅不用担心买车过程中的各种套路,还可以免费享受道路救援、流量免费等服务。
在一系列的创新操作之下,据杨学良介绍,如今的领克拥有了一批年轻且优质的用户群体。这些人年轻化、爱出行、爱社交、高学历、高收入。而且从领克01到领克03,领克的产品用户群也在变得越来越年轻。领克01的用户平均年龄为34岁,领克02为31岁,而领克03的用户群平均年龄则只有29岁。
为了和这些年轻用户玩在一起,领克也在尝试越来越多的年轻化玩法。
在领克APP中,消费者可以购买包括衣服、鞋子等在内的各种潮流周边;同时,领克还专为用户打造了名为Co客领地的线下俱乐部,提供专属活动。
据介绍,今年第四季度,领克即将把领克01改款PHEV车型真正卖到欧洲去,其第一批的三个国家分别是荷兰、瑞典和德国。这对于领克的发展来说,无疑意义巨大。不过在杨学良看来,高端化并没有捷径,也不能一蹴而就。未来领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他们也将继续努力。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寻车网。吉利“抄袭”长安,同一设计师算抄袭,还是二次创新?曾几何时,我们自主品牌完全处于下风之时被大家吐槽得最多便是抄袭,那时候国外品牌的设计的确遥遥领先,即便是正崛起的10年前这种不良风气也是盛行。如今,处于弯道超车十字路口的自主品牌,依然摒弃不了抄袭的陋习。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次是吉利“抄袭”了长安。具体来看,长安给吉利发送了律师函,函告吉利全新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与长
吉利收购神州租车?神州租车最近股价大幅下跌,受到很多影响,股价暴跌后,神州租车也发出了最新通知.但是,最近,吉利也指出收购神州租车,但是现在吉利否认收购神州,副社长说没有收购这样的企业的兴趣.接下来,金投小编介绍吉利收购神州租车吗?吉利集团相信大家都知道.结果,对很多股东来说,经常关注.结果,我们有时也有关系.但是,现在吉利集团有意收购神州租车,吉利汽车集团副社长杨学良回答说吉利没有
长安“怒告”吉利,这事可能有续集2月28日,网传一封长安汽车委托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函称:吉利汽车“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相关知识产权。同日,吉利方面也在微博对此事进行了快速回应:“该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对我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吉利银河是吉利一周前刚刚推出的一个中高端新
李想质疑极氪009第三排空间吉利杨学良回应:别瞎说易车讯10月25日,官方公布了极氪009内饰官图与配置信息。作为理想汽车CEO的李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官图中的第三排乘客怎么感觉蹲在了后备箱,三排座椅好像没了。”对此,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回复称:“别瞎说,没蹲后备箱。这是二排调到最后的三排空间,欢迎亲自对比体验呀,并一同晒出了第三排座椅。据悉,作为极氪品牌打造的第二款车型
吉利银河首款车型定名银河L7定于2月23日首发易车讯2月19日,吉利银河宣布旗下首款车型定名银河L7。作为吉利品牌打造的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将在2月23日正式发布新能源战略,同时定位于SUV的银河L7也将迎来全球首发。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官方公布了旗下首款轿车的预告图,在2月23日发布会上,除银河L7外还将有一款采用掀背造型的中大型轿车一同首发。本次公布预告图的银
长安发律师函指责吉利银河抄袭;“宁德时代”理财骗局曝光1.长安汽车发律师函指责吉利银河抄袭长安、吉利“撕”起来了。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出律师函,称吉利汽车于2023年2月23日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设计与长安汽车旗下多款概念车、量产车有雷同之处,构成抄袭长安汽车已发布车型的相关知识产权,要求吉利汽车停止相关行为并保留使用法律
2大序列、2年7车吉利银河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从未停止,直到1883年,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使用火箭发射太空船的伟大构想,为研制克服地球引力的运载工具,提供了依据。到今天,人类已经实现了太空行走,建立了空间站,迈出了探索宇宙的坚实步伐。当然,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目标绝不止于此,而是“星辰大海”,吉利银河亦是如此。2月23日,吉利汽车在杭州亚
李想质疑极氪009第三排空间吉利杨学良回应:别瞎说10月25日,官方公布了极氪009内饰官图与配置信息。作为理想汽车CEO的李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官图中的第三排乘客怎么感觉蹲在了后备箱,三排座椅好像没了。”对此,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回复称:“别瞎说,没蹲后备箱。这是二排调到最后的三排空间,欢迎亲自对比体验呀,并一同晒出了第三排座椅。据悉,作为极氪品牌打造的第二款车型,定位纯电MPV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14 05:16:02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