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 12:08:19 | 寻车网
关于 日产 全新 奇骏 ,我想大家过去最纠结的一点,无非就是一台这么大的车,居然采用了1.5T三缸发动机 + CVT无级变速箱的组合,不但会给人产生一种“小马拉大车”的错觉,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对这款车的期待值。
也正是基于这种市场背景,全新奇骏e-Power混动版本正式登场。新车不仅换装了日产更先进的e-Power混动架构,还搭载了双电机四驱底盘架构,满足不同路况下的驾驶需求。所以,小编也借着这次试驾的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新奇骏e-Power究竟有哪些技术亮点,以及在驾驶方面的不同之处。
这是一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
我想对于很多选择混动车的用户来说,相比于电池容量的大小,可能大家会更在乎长距离行驶下的油耗表现,而这也恰恰是全新奇骏e-Power的优势所在。
首先从原理上看,奇骏e-Power混动搭载的仍然是一台1.5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144匹,输出功率106千瓦。但在e-Power混动架构中,内燃机并不直接参与车辆驱动,而是通过一台高效发电机给电池补能,然后再由电池直连电机,最后驱动车辆,整个过程有点类似于增程式。
也正因如此,在为其两天的试驾过程中,奇骏e-Power的平均油耗仅为6.0升/百公里,极端节能工况下的油耗甚至达到了3.7升/百公里左右,远低于官方公布的数据表现。
除此之外,在电驱系统上,全新奇骏e-Power搭载的电池仅有2千瓦时,综合续航也不过五六公里,与当今市面上大部分混动车只追求“大电池”的特点形成鲜明反差。但在 东风 日产的技术路线中,更小容量的电池可以减少内燃机在中途启停的次数,让发动机始终处于最经济的补能运行模式,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另外,对于很多开过日系“两田”混动的车主来说,发动机在驾驶过程中的频繁启停,不但会产生非常明显的震动,同时也影响了车内人员的舒适性。而全新奇骏e-Power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产生,因此虽然电池容量较小,但却提升了经济性与舒适性,同时彻底告别传统充电桩,加油就能跑。
四驱双电机加持,平顺性值得肯定
说完原理,我们再回归到驾驶方面。鉴于奇骏e-Power混动的原理和特性,1.5T发动机并没有和车轮实现机械连接,而是通过电机驱动,因此开起来的感觉有点类似于纯电动车,加速初段的表现非常柔和,与过去的燃油版车型产生了巨大反差。同时,由于增程器时刻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转速,所以哪怕深踩加速踏板,车内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引擎噪音,加上全新奇骏e-Power采用了双层隔音玻璃,风噪和路燥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舒适性值得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搭载e-Power系统以外,全新奇骏混动还搭载了类似于纯电车型ARIYA的双电机四驱底盘架构,同时提供了经济、越野、智能、雪地等多种驾驶模式可选。因此,为了展现充沛的动力储备以及操控性,这次的试驾路线将从安徽黄山市出发,途径景德镇,最终抵达江西九江市,期间除了体验高速路况以外,还增加了不少山路驾驶。
不过总体来看,无论是蜿蜒的调头弯,还是大角度的爬坡,全新奇骏e-Power的操控性依然表现得游刃有余。双电机的高扭矩特性被充分压榨了出来,同时轻盈的油门反应也进一步降低了上手难度。
不过有些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底盘调校还是偏向于家用化,所以还是有些偏软,在弯道或者非铺装路面中的支撑性有些欠缺。所以哪怕全新奇骏e-Power具备了四驱能力,但个人看来这并不是一款非常适合户外越野的车型。
整体设计变化不大,但颜值依旧能打
最后在造型方面,全新奇骏e-Power的外观设计没什么明显变化,前脸部分依旧是经典的V-Motion 3.0熏黑格栅,只不过内部的线条采用了更加立体的点阵式布局,让整个车头看起来更粗狂。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奇骏e-Power还提供了精品套件可供选装,其中包括D柱四驱标识、前脸“V”字形LED大灯、迎宾光毯等小细节,进一步提升档次感。
另外,作为一款混动车,全新奇骏e-Power相比过去燃油版车型,在车身侧面以及车尾,加入了很多“e-Power”专属字母标识,同时增加了极光蓝双色车身。而在车身尺寸、轮毂大小等参数上,基本和燃油版奇骏保持一致。
进入车内,全新奇骏e-Power的座舱设计依旧是一种很浓郁的日系车风格,贯穿式的中控台显得有点沉稳,但细节处的木纹点缀却多了几分质感。同时,由于此次试驾的车型是e-Power顶配版,所以配备了环境氛围灯、手机无线充电、液晶仪表、HUD抬头显示等非常实用的功能。
只不过为了区分燃油与混动两个版本,下方的电子档把采用了扁平化造型,但对于一些习惯开车把手搭在档把上的“老司机”来说,这种设计显然不如燃油版那样顺手。
汽车网评:诚意十足,但价格仍是关键因素
尽管从技术角度来看,奇骏e-Power选择了一条与大部分主流混动车型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用更小容量的电池,实现了同等标准的经济性与动力性。但面对 丰田 双擎、 本田 i-MMD、 比亚迪 超混等竞争对手的“围剿”之下,定价或许才是破局的关键。因此,随着5月24日奇骏e-Power上市的临近,小编也将持续关注该款车型的最新消息,为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上市报道。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网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00年, 日产 正式发布了第一代 奇骏 ,这辆车的定位很清晰,年轻人的运动多用途车型,硬派的造型以及强大的产品实力让它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奇骏已经是第四代产品,23年的时间线也足以表明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不然不可能更新迭代至今。
在这个世界上,产品迭代就意味着新的技术更新,产品实力的档次也在提升。而第四代奇骏也正是以这种方式在进行演变。只可惜,国人一提三缸准色变,不管你产品实力有多优秀,只要你是三缸,那对不起,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这也让第四代奇骏的销量已跌到了谷底,从之前最高的月销数万,跌到了不足千台。
既然三缸这条路行不通?那就换个思路!日产为奇骏提供了最新的第二代e-POWER动力系统,车型的名字也变成了奇骏e-POWER。怎么理解这个e-POWER呢?它是一套增程式混动系统,发动机只负责发电,驱动交给了电动机。这在日系品牌里是独一份,其他两家的THS和i-MMD的技术发动机都是负责驱动的。
外观部分,新车依旧沿用了燃油版本的造型,不同于三代车型圆润的造型,四代奇骏的车身线条更具力量感,非常符合现阶段用户的审美,整体的感觉就像是身材管理大师,对自己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
车头相比于燃油版本车型最大的变化就是熏黑处理的V型前脸,看着更精神了。LOGO也是最新版本,也更方便于区分燃油与e-POWER版本。配色部分新增了珠玉白,目前一共有7种配色可选。
侧面在前车门下方增加了醒目的e-POWER标识,也更易于大家区分。车身尺寸部分,和竞品相比也有着优势,比如 RAV4荣放 双擎的轴距为2690mm,而奇骏e-POWER则达到了2706mm。作为SUV车型,它的最小离地间隙为190mm(燃油版最高212mm),也保证了城市+野外的通行能力,有点全能战士的味道了。
尾部相比燃油版最大的变化就是e-POWER和4ORCE专属标识,四驱的加入让它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车内双12.3英寸的大屏以及10.8英寸的HUD是同级(合资)独有的配置,而且HUD信息丰富,科技感十足。中控屏内置了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操作系统,使用流畅,功能菜单也易于查找。
内饰本次也增加了专属的云雾蓝配色,不过我们这辆试驾车并非新增配色。个人觉得黑色永不过时,如果不愿随波逐流,云雾蓝的确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滑动档杆也是e-POWER车型的专属,造型出彩,用起来手感也足够细腻。后方旋钮档杆可以直接调节驾驶模式,一共有越野、雪地、自动、经济、运动在内的五种模式,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节。
EV以及e-Pedal的按键也是专属功能按钮,EV按钮按下去之后车辆进入纯电模式,发动机不会介入充电,如果电量低也可以长按来强制发动机进入充电模式,毕竟电池只有2度,不过得益于电池的技术,放电速度达到了普通电池的15倍之多。e-Pedal就是单踏板模式,这个大多数没开过单踏板车型的用户短时间还是很难适应的,尤其是车上还有其他乘客,我是不建议开启该模式的。
动力部分是本次试驾的重头戏,e-POWER采用1.5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前、后电动机组成增程式混动系统,发动机依旧是燃油版的1.5T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因为只作为增程器,所以经过专属调校后最大功率106千瓦。驱动前电机最大功率150千瓦,峰值扭矩330牛米,后电机最大功率100千瓦,峰值扭矩150牛·米,整体数据还是非常强劲的。
这次我们的试驾路线包含了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以及乡村道路和跑山的环节。针对这套增程动力也有着更好的体验。在前后双电机的加持之下,在经济模式下动力已经很冲了,调节至运动模式后油门踏板更为灵敏,随踩随有,而且在100km/h的速度之下深踩油门依旧能带给你畅快的加速体验。
在行驶当中,发动机介入为车辆电池补能,这时候几乎感觉不到振动,传递到车厢内的噪音也是非常小的。这主要得益于官方的调校水平以及前排双层夹胶玻璃和ANC主动降噪功能的加入,这一点是必须要点赞的。
4ORCE雪狐电四驱的加入也增添了车辆的驾驶乐趣和一定的越野属性,前后扭矩输出默认为50:50,但根据路况和驾驶习惯不同也会进行智能扭矩分配,达到最佳驾驶状态。
转向手感也是本次我试驾中要给好评的地方,整体的调校很沉稳,循迹性做的也很到位,你很难想象这竟然是一辆家用SUV的调校。底盘结构是常见的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与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应对路面的细碎振动以及打的沟坎冲击都能有效化解,哪怕是遇到大而密的起伏路段也能把车牢牢的焊在地上,带给驾驶员充足的驾驶信心以及内部舒适度。
油耗方面,满载情况下(4个成年人),空调温度19度,风速3级,每百公里的油耗大概在6.2L左右,个人认为这个成绩还是令人满意的。不过每个人的驾驶习惯不同,所以油耗还是以实际为主。
总结:奇骏e-POWER的产品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在琳琅满目的众多产品当中,它绝对能脱颖而出,但前提是价格,这是目前最关键的。所以,你们觉得奇骏e-POWER能否帮助日产力挽狂澜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BigDrive,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3月10日,全新新款 轩逸 家族上市,新车共推出11款车型,售价区间为9.98-17.49万元。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款轩逸依旧推出纯燃油版与增程版两种动力系统,并在设计、配置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升级。新车具体价格如下:
动力配置
动方面,全新轩逸变化不大,依旧提供两种动力动力形式。其中,混动版本采用的是第二代e-POWER混动系统,搭载1.2L自然吸气三缸增程器,增程器最大功率72马力,电动系统的综合功率为100kW,最大扭矩300牛·米,电池则是来自欣旺达的三元锂电池,百公里综合最低油耗为3.96L(WLTC工况)。
燃油版依旧搭载1.6L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99kW,峰值扭矩159N·m,传动系统匹配CVT无级变速箱,百公里综合最低油耗为5.57L(WLTC工况)。
悬架方面,两款车搭载都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
第二代e-POWER系统详解
对于全新轩逸车型两款动力车型来说,大家最关注的应该是其混动版本,其起售价仅仅比新款轩逸贵了1万多元,却有更低的油耗表现,以及媲美纯电动车的体验。那么,搭载第二代e-POWER系统的全新轩逸到底有什么不同? 寻车网
首先,第二代e-POWER系统相比第一代拥有更轻量级的部件,逆变器体积缩小了40%、重量减轻了33%,电机的扭矩增加了10%,同时电机控制更灵敏,并优化能源管理,这也为其带来了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再来看看第二代e-POWER的动力总成,主要是由发动机、发电机、逆变器、蓄电池、电机等结构组合而成。
1 、高效率发动机:
该发动机为在原发动机HR12DE上改款升级而来,主要提高了热效率(热效率46%),采用了高压缩比(12:1)、镜面喷涂气缸壁、冷却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米勒循环等技术。
此前 日产 方面表示,将通过发动机完全定点运转使稀薄燃烧和余热回收的效果最大化,使得综合热效率进一步提升至50%
2、电池:闪充闪放
e-POWER采用三元锂离子功率型电池,充放电倍率强,可实现闪充闪放。与日产LEAF 聆风 同源电池技术,累计190亿公里行驶里程0重大事故,1.5GPa超高强钢电池保护结构,充分保护电池安全。
3、电机
传统的变速箱被两台电机所取代,两台电机也有明确的分工,靠下方的发电机与发动机连接,在发动机的驱动下发电;靠上方的驱动电机与减速器和车轮驱动轴相连,与发动机、发电机没有机械连接,主要作用是为车辆提供动力、回收动能。
4、逆变器
逆变器主要负责协调各部分对电能的需求和供给,同时调整电压和电流,是电能的传导中枢。
5、工作原理
那么,这套系统的的工作原理又是如何呢?相比增程式或者日系竞品的油电混动有何区别?
首先,该系统采用的是串联结构方案,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发动机驱动发电机,逆变器将电流转化入蓄电池组或直接驱动马达,从而带动车轮最终驱动车辆。
简单点来说,e-POWER系统更像是一个“无法插电”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发动机不再作为“输出部门”,而是“后勤保障部门”,不参与动力直接输出,而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给电池充电。
通俗点来说,发动机就是车辆内置的便捷移动电源,只要保证油箱有油就能让电量保持充足。而逆变器与驱动电机构成驱动单元,电能经过逆变器到达驱动电机,再由驱动电机输出动力传递到车轮。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发动机无论在任何工况下都不受影响,因此可以稳定在最佳运转区间内工作,从而有效降低油耗。
6、工作模式
在不同工况下,e-POWER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
在起步与缓行路段时,发动机不工作,电池供电驱动车辆行驶;在急加速时,通过发动机发电和电池共同提供电能,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输出;
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发动机发电功能,同时还对电池进行充电;在减速时,则会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对电池充电,也就是能量回收。
7、e-POWER技术优势
一是全时电驱,e-POWER车型实现100%全时纯电驱动,拥有纯电车型的驾驶品质,加速平顺舒适,行车无顿挫感,且拥有纯电车型一样的静谧体验。
二是高效发电,发动机专注于发电且始终处于最佳运转工况,带来优异的燃油经济性表现。比如全新轩逸的e-POWER版本,其百公里综合油耗就不到4L。
三是闪充闪放,与全球销量领先的聆风电动车共享成熟可靠的电驱技术,其高性能电池可以做到极速蓄能与瞬间释放,提供强劲的性能,在起步阶段能够瞬间获得强劲的动力爆发,做到快人一步。
四是解决了纯电车型的充电难、续航焦虑的痛点;对比混动车型又拥有更舒适的纯电体验;与燃油车相比,e-POWER车型拥有更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强劲的动力性能、出色的静谧性等优势。
车机系统:搭载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
在车机方面,配备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包含了 远程 控制、车家互联、车载KTV等多种功能,当然时下流行的语音控制系统当然不会缺席,并且识别率和功能性更高。
在语音系统方面,用户只需要说一句“你好,日产”,可以控制音乐、导航、天窗、车窗、导航等功能。除此之外,全新轩逸也支持远程控制功能,通过智能App与手机链接,随时可在手机上查看车辆状况,可用手机对车门锁、闪灯、鸣笛、空调进行遥控。
值得一提的是,燃油版轩逸的中控屏也从老款的8英寸升级到了12.3英寸,与混动版轩逸车型看齐。在现场体验下来,这套车机给电驹小编的感受就是在显示色彩、流畅性、功能性上表现都非常好。
智能驾驶:NISSAN i-SAFETY智能主动安全系统
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新车搭载了NISSAN i-SAFETY智能主动安全系统,具有全速段智能巡航、智能跟车、车道保持,还具有平顺制动、识别静止车辆、自动刹停等功能。
其他配置
至于配置部分,新款轩逸还将提供手机无线充电、双温区自动空调、ProPILOT L2级辅助驾驶、BOSE音响等配置,无不满足家庭用户对智能化和舒适性的追求。
车身尺寸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变化不大,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652/1815/1450mm,轴距2712mm。
外观:采用全新V-Motion设计语言
外观设计上,全新轩逸家族都采用了全新的V-Motion设计语言,相比现款车型,弱化了中网与前脸的边界感,使得前脸更具立体感。
其中,燃油版全新轩逸的前脸U型镀铬更加向外扩散,并且下方L型的运动装饰也被改成了更简洁的竖向设计,整体风格与自家大哥 天籁 非常相似。
而混动版轩逸则使用了镀铬点阵式中网结构,辅以双V镀铬金属饰条,进一步提升车头的视觉宽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科技感。
此外,全新轩逸家族车型在大灯设计上也有很大的变化。新车融合了远近光灯组以及流水式LED转向灯,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前脸的科技感,并且日常驾乘照明效果更佳,行驶更加安全从容。
车身侧面,新车的线条更加流畅,流线型的车身设计,使得新车实现了与 GT-R 一致的0.26Cd超低风阻系数,进一步提升了燃油经济性表现。而超混电驱轩逸车型车身侧面独有的e-POWER专属徽标也非常醒目,彰显着新车独特的身份。
比起前脸和侧面的变化,新款轩逸的尾部造型并没有太多调整,其中燃油版全新轩逸尾灯采用L型拐角造型,而超混电驱轩逸车型则采用双横条结构的LED尾灯,精致感更强一些。同时,不管是燃油版还是混动版,轩逸均采用了隐藏式排气设计。
内饰:细节调整,档次感更强
内饰方面,新车相比老款车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燃油轩逸中控屏尺寸进行了升级之外,主要则是在一些细节方面进行了调整。比如此前备受消费者喜爱的运动式三炮筒空调出风口正式回归,提升了座舱的运动氛围。值得一提的是,燃油版车型配备的是机械换挡杆,增程版配备的是拨杆式电子换挡机构。
另外,新车还新增了蓝色氛围灯,夜晚打开后会极大提高整车内饰的科技豪华氛围。除此之外,新车还新增了冰岩蓝曜石黑/天际红曜石黑双拼色可选。
电驹小结
凭借着耐用、省油和高性价比,轩逸自进入国内市场以来,累计斩获了近500万用户,并且常年稳坐A级车市场销冠。而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此次全新轩逸家族在颜值、配置等方面度都得到了进一步升级,加之还有价格更便宜的经典轩逸打底,想必未来在市场上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驹,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为大家带来的试驾奇骏e-Power,能否打破混动市场格局(试驾奇骏e-POWER,它能否帮日产力挽狂澜?),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百公里油耗不到4L!全新轩逸e-POWER产品力详解3月10日,全新新款轩逸家族上市,新车共推出11款车型,售价区间为9.98-17.49万元。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款轩逸依旧推出纯燃油版与增程版两种动力系统,并在设计、配置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升级。新车具体价格如下:动力配置动方面,全新轩逸变化不大,依旧提供两种动力动力形式。其中,混动版本采用的是第二代e-POWER混动
超混电驱奇骏:让用户享受燃油的可靠,还能体验纯电的便捷当下的全球汽车市场中,汽车的动力也是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燃油动力之外,还有混动以及电动等等,其中燃油凭借的便是可靠,而混动凭借着的便是经济自由深受消费者们的喜欢,同时用户也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不同动力的产品,然而,这三种动力看似独立,但其实它们之间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共生的关系,而关于这个“共生关系”的解释,在2023年的5月份,被
详解奇骏e-power:四驱+L2是标配,油耗低至6L论技术,日产全球独有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并没有什么短板,但它不该自信地推出三缸版本,因为在中国消费者眼中,三缸直驱动力就是一个错误的方案。所以,日产新奇骏没有意外地沦为了边缘化产品。可即便如此,日产也没有放弃奇骏,而是马上开辟新路线,拿出了搭载新动力的车型奇骏e-POWER。今天,出行局就以指导价为18.99万元的e-POW
奇骏“带电”回归: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上市Ta虽然不是新能源SUV,但却有新能源插电混动SUV的油耗表现;Ta虽然是电机控制的四驱,却比燃油SUV常用的适时四驱更靠谱......这款车就是东风日产的超混电驱奇骏,5月22日正式上市。超混电驱奇骏推出两款车型,指导价18.99万元和19.99万元。该车基本延续了奇骏VC-Turbo车型的整体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标配第二代e-
奇骏e-power缺点成本较高等。1、e-Power混动技术需要驾驶员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技术相对复杂,需要驾驶员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经验。2、e-Power混动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混合动力系统需要更高的成本,会限制了该技术的普及。它是这样治愈你的补能焦虑?超混电驱奇骏技术特点解析易车原创前段时间我们在赛道测试了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这款搭载日产第二代e
奇骏e-power缺点成本较高等。1、e-Power混动技术需要驾驶员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技术相对复杂,需要驾驶员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经验。2、e-Power混动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混合动力系统需要更高的成本,会限制了该技术的普及。它是这样治愈你的补能焦虑?超混电驱奇骏技术特点解析易车原创前段时间我们在赛道测试了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这款搭载日产第二代e
搭载第二代e-POWER系统,超混电驱奇骏实力如何?近期,日产品牌拿出足够的诚意,推出超混电驱奇骏并迅速加入市场竞争的大潮中。作为其品牌电气化转型的关键性作品,超混电驱奇骏完成了动力方面的蜕变,电动四驱在售价与同级产品没有太大差距的情况下,让该车拥有了远超同级燃油车的驾驶质感,竞争力大幅提升。近日,2023款超混电驱奇骏正式上市,新车推出两款配置,售价区间18.99~19.99万元。
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2021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1年7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轩逸卡罗拉五菱宏光mini雷凌Model3朗逸凯美瑞天籁奥迪A6L和秦PLUS与上月相比,天籁销量增速接近100%,秦PLUS朗逸和凯美瑞也呈。国内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品牌除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外,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东风日产长安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其中,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东风日产分别销售1辆1辆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4 05:16:02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