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 05:02:42 | 寻车网
寻车讯 3月8日,比亚迪秦PLUS DM-i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区间10.58-14.58万元。秦PLUS DM-i为插电式混动轿车,提供标准续航和长续航两个版本可选,在亏电状态下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3.8L,满电满油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1100公里,百公里加速最快7.3秒,可上新能源绿牌。
比亚迪秦PLUS DM-i在沿用“Dragon Face”的设计语言之上融入了全新的设计元素,尺寸更大的前格栅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整体来看更加犀利。新车腰线设计凌厉,呈现出俯冲的姿态。新车配备了多条辐铝合金轮圈,尺寸进一步增大,120km长续航版配备17英寸轮圈,看上去更加运动。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65/1837/1495mm,轴距为2718mm。
内饰方面,秦PLUS DM-i采用最新的家族式设计理念,方向盘前配备了最大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中控台搭载了最大12.8英寸的自适应旋转大屏,车内采用了黑色、棕色以及黄色皮革包边设计,看起来质感十足。
配置方面,新车标配了10.1英寸旋转大屏、LED大灯、倒车影像、手机NFC车钥匙、无钥匙系统、倒车雷达等配置。在此基础上,次入门版还将配备天窗、5英寸全液晶仪表、主驾座椅电动调节、后排出风口、后排中央扶手+杯架等配置。
动力方面,秦PLUS DM-i采用比亚迪发布的全新DM-i系统,搭载骁云-插混专用的1.5L高效发动机,其发动机热效率最高达43.04%。
秦PLUS DM-i提供标准续航和长续航两个版本,前者纯电续航里程为55km,搭载的电混系统是EHS132,峰值功率达132kW,峰值扭矩为316N·m,其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9秒;后者纯电续航里程为120km,搭载的电混系统是EHS145,峰值功率达145kW,峰值扭矩为325N·m,其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3秒。
秦PLUS DM-i在亏电状态下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3.8L,满电满油状态下续航里程均超过1100公里。此外,在充电方面,55km标准续航版车型仅提供交流慢充,120km长续航版车型提供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两种方式。寻车实测新车55km标准续航版车型在220V交流慢充下,2小时17分钟即可充满电。秦PLUS DM-i 120km长续航版车型在直流快充下,30分钟即可将电量从30%充至80%。
试驾回顾
时速60km/h以下,秦PLUS DM-i是用电机来驱动的,因此车厢内十分安静。在高速路上,发动机以经济转速运行,发动机噪声也不明显,发动机噪音只在车辆急加速时才能感受到。
在高速工况下,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因此深踩油门就会让发动机转速进一步攀升,发动机噪声也在此时传进车厢里。当然,亏电状态下发动机的噪声表现要比在满电状态下的明显一些。
你能感受到秦PLUS DM-i的噪声主要是胎噪和风噪。秦PLUS DM-i采用的是佳通的Comfort F22节能轮胎,这套轮胎在节能、耐久度方面表现不错,而且用户使用成本低。有一点不足的是,这套轮胎在跑高速时,胎噪会大一些。
底盘方面,秦PLUS DM-i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整体调校偏运动风格,路感比较清晰。如果是经过一些路面粗糙的路段,你能感受到它过滤细碎的颠簸不彻底,整体舒适感略逊色于雷凌双擎、卡罗拉双擎等车型。
秦PLUS DM-i的底盘支撑性不错,尤其在急加速、在匝道弯中行驶,悬架弹簧对于抑制车身俯仰、倾斜都做得不错,但再想做一些激烈驾驶,就觉得不太合适了,毕竟它的定位还是舒适家用车。
在测试中发现,地板油起步加速容易导致轮胎打滑,强大的电机扭矩输出总是轻易地突破轮胎的抓地力,不太建议消费者在日常驾驶中做出过于激烈的驾驶动作,譬如喜欢地板油加速或者猛打方向。
竞品分析
目前自主品牌中插混动力紧凑型轿车并不是太多,而名爵6插混和荣威ei6 MAX插混是比亚迪秦PLUS DM-i比较直接的竞品。在造型方面,比亚迪秦PLUS DM-i还是非常能打的,相比同级竞品甚至是合资品牌的竞品都不落人后,而在经济性方面,DM-i已经是比亚迪通过累计多年的经验推出的全新动力总成,因此也应该会有不错的表现。寻车网
近日,RoboSense(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并将聚焦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的产业链生态构建,投资方包括比亚迪、宇通、香港立讯有限公司、德赛西威、星韶创投、晨岭资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新融创、康成亨等。涵盖产业链上游供应商、中国汽车品牌、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
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车载前装应用场景推出了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结构精简、体积小巧,革命性地实现了从堆叠式一维扫描到芯片式二维扫描的进化。M1拥有出色的点云质量,具备极高的成熟度和安全可靠性,独有智能“凝视”功能可以动态智能切换远近场感知形态,能够为智能驾驶车辆在城区、高速等不同场景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驾乘体验,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实现车规前装量产交付的固态激光雷达。
自2014年创立以来,速腾聚创持续推动激光雷达的大规模商业化普及,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智能固态激光雷达车规前装量产交付的企业,获得比亚迪、广汽埃安、威马汽车、极氪、路特斯科技、嬴彻科技、挚途科技等多个项目40余款量产车型的定点订单。
RoboSense(速腾聚创)创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深圳,截至2020年全球布局激光雷达相关专利超过600项。产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的乘用车和商用车、无人物流车、机器人、RoboTaxi、RoboTruck、RoboBus、智慧交通新基建等细分领域,其中前装定点量产项目覆盖超跑、轿跑、SUV、重卡等各类车型,共计40余款。
以上就是比亚迪秦PLUS 比亚迪/小米等参投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寻车网。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比亚迪/小米等参投近日,RoboSense(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并将聚焦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的产业链生态构建,投资方包括比亚迪、宇通、香港立讯有限公司、德赛西威、星韶创投、晨岭资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新融创、康成亨等。涵盖产业链上游供应商、中国汽车品牌、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车载前装应用场景推出了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
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比亚迪/小米等参投近日,RoboSense(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并将聚焦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的产业链生态构建,投资方包括比亚迪、宇通、香港立讯有限公司、德赛西威、星韶创投、晨岭资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新融创、康成亨等。涵盖产业链上游供应商、中国汽车品牌、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车载前装应用场景推出了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
比亚迪宋PLUSDM-i5G版上市补贴后售价18.58-21.68万元5月13日,比亚迪宋PLUSDM-i5G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补贴后售价18.58-21.68万元。新车将支持5G网络,同时对车机系统进行升级,并搭载10扬声器的INFINITY音响。外观方面,新车延续le比亚迪DragonFace3.0设计语言,整体造型与宋PLUS燃油版近似。新车采用了硕大的进气格栅,其内部采用
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比亚迪/小米等参投近日,RoboSense(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并将聚焦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的产业链生态构建,投资方包括比亚迪、宇通、香港立讯有限公司、德赛西威、星韶创投、晨岭资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新融创、康成亨等。涵盖产业链上游供应商、中国汽车品牌、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车载前装应用场景推出了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
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比亚迪/小米等参投近日,RoboSense(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并将聚焦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的产业链生态构建,投资方包括比亚迪、宇通、香港立讯有限公司、德赛西威、星韶创投、晨岭资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新融创、康成亨等。涵盖产业链上游供应商、中国汽车品牌、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车载前装应用场景推出了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
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比亚迪/小米等参投近日,RoboSense(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并将聚焦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的产业链生态构建,投资方包括比亚迪、宇通、香港立讯有限公司、德赛西威、星韶创投、晨岭资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新融创、康成亨等。涵盖产业链上游供应商、中国汽车品牌、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车载前装应用场景推出了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
更加突出科技感全新比亚迪宋PLUS内饰预告图曝光日前,我们从比亚迪官方获得了一组全新宋PLUS的内饰预告图。关于比亚迪宋PLUS,新车定位于宋Pro和唐之间,主打B级SUV市场。内饰方面,通过预告图来看,整体内饰采用了极简的设计风格,除了液晶仪表以及大尺寸中控屏之外,在换挡杆区域留有较大得分储物空间,同时还看到了疑似手机无线充电板的区域。车内氛围灯或也将在新车上所配备,在中控台以及门板区域均见
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比亚迪/小米等参投近日,RoboSense(速腾聚创)宣布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并将聚焦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的产业链生态构建,投资方包括比亚迪、宇通、香港立讯有限公司、德赛西威、星韶创投、晨岭资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新融创、康成亨等。涵盖产业链上游供应商、中国汽车品牌、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车载前装应用场景推出了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
2023-09-16 10:19:17
2023-09-23 08:16:42
2023-10-06 15:39:20
2023-10-19 22:54:26
2023-10-15 03:10:38
2023-10-09 20: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