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4 18:24:22 | 寻车网
哨兵模式这类功能,被 特斯拉 带火之后,国内车企们也开始纷纷加快开发部署,而特斯拉由于哨兵模式带来了不少问题,新势力们又该如何去克服呢?
理想从今天开始,逐步向旗下的L系车型(L7、L8、L9)用户推送OTA 4.4版车机系统,这一版系统中新增了28项功能,优化了20项体验,最大的一个升级点在于增加了哨兵模式,同时还对其他不少细节进行了优化升级,这些是常规操作了。
其实类似的哨兵模式我们并不陌生,特斯拉全系车型都有哨兵模式, 蔚来 的NT2.0车型有守卫模式,不少自主品牌车型都有 远程 查看车辆的功能(很多目前已暂时下线),那么理想在新架构L系车型上做出的这个哨兵模式和其他车型的有何不同?
新增哨兵模式,能耗大吗?理想的哨兵模式(测试版)通过视觉算法和震动检测,实时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和车辆状态,并且会把车外拍摄到的影像进行自主的分级,在其他车型上的哨兵模式也有类似的功能,这与辅助驾驶系统的感知比较类似,因为感知到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是没有什么价值,要被过滤掉的,所以哨兵模式把拍摄到的视频分为“低风险事件”和“高风险事件”。
当检测到车辆周围有人徘徊或停留,但振动传感器并没有检测到外界触碰车辆时,系统会自动录制视频到车载U盘中,同时点亮中控屏发出警告,这类情景就会被记录为低风险事件,但并不会把风险情况实时发到车主的手机上,在车主上车时,屏幕上会进行提醒。
如果无需特殊处理,低风险事件的视频影像如果占满了内存,会被后来录制的内容自动覆盖掉,就像行车记录仪的工作逻辑,只是哨兵模式要调用4颗环视摄像头。
当检测到车辆碰撞等异常震动时,录制视频的同时会闪烁车外的星环灯发出警告,并通过 理想汽车 App进行提醒。这类情况会被记录为高风险事件,这种情况会被长久记录,不会被覆盖掉。如果车辆被异常拖动,系统会通过理想汽车App发送拖车提醒,并退出哨兵模式。
理想的这个哨兵模式,支持通过中控屏或理想汽车App来激活,还可以中控屏的控制中心中添加“哨兵模式”快捷控制,每次打开只默认开启一次,用户可以选择自动开启哨兵模式,同时支持后视镜折叠与展开两种状态,这其实是解决了一个痛点问题,一些车型如果打开哨兵模式,就不能折叠后视镜,对于理想L系这些SUV车型来说,不折后视镜停车会比较占空间,增加了被剐蹭的风险。
另外哨兵模式的能耗问题也会受到大家的关注,毕竟新能源车险就算完全停着不动,续航里程也会随着停放时间的增加,或多或少的减少,特别是在打开这样一个耗电的功能之后,官方称使用15小时哨兵模式,大概消耗9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
经过一些用户的实测,几乎与官方的实测没有出入,相比于目前其他新势力开启这类模式,9小时消耗超过15公里续航的能耗表现来看,理想的这个哨兵模式还算是比较省电的,当然对于这类增程车型来说,只要不是太夸张的能耗,车主们也没太多关注的必要。
除了哨兵模式之外,理想还优化了车道保持、理想同学,以及一些影音系统的细节体验,并没有太大幅度的升级,升级的点主要集中在减少一些使用的步骤,比如你想去一个地方,现在你可以对理想同学说“请直接导航到一个地方”,就不需要再去选择地点和路线,点击开始导航这些步骤,车机会直接输出一条最优路线,并且直接开始导航。
其实理想的这些优化的功能,就是在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环节,其实这也是基于目前用户们的使用数据,来做出的优化,特别是在语音操作环节,减少一些步骤,提升执行效率,对于行车安全也有一定的提升。
这一次理想的OTA,本来可能来得会更早,特别是中国哨兵模式,但是从李想的个人表达来看,是把原有的一些研发成果推翻之后,重新研发的结果。
理想的这套哨兵模式,原本是在英伟达Orin X的计算平台上开发的,而且已经基本上完工了,但是有两个难以解决平衡的问题:一个是理想的AD Max的双Orin X的耗电量非常大,在哨兵模式工作时可能会消耗不少的续航里程。第二个只有Max系列车型才可以使用,因为Pro和Air车型使用的是地平线征程5芯片,所以这套方案取消了。这套最新的哨兵模式是基于 高通 8155平台重新开发的,所以L系的全系Air、Pro、Max车型就都可以使用哨兵模式了。
理想ONE还没被放弃,它还能OTA些什么功能?大家会 发现 ,理想L系车型的OTA频率挺高的,但已经停产,而且二手车价格已经崩盘的 理想ONE 好像已经没人管了,在李想的微博下方,还特别看到了有用户咨询有没有可能给理想ONE加钱付费换高通8155芯片,李想也做出了正面回应,确实不能升级。
理想ONE车型的座舱使用了双芯片,一颗高通骁龙820A+一颗德州仪器J6,虽然车机目前依然比较流畅,但是这是一套采购的供应商方案,没有太多的扩展性了,李想也说了后续会尽可能地把L系车型运行的软件,兼容到820A芯片的理想ONE上,而且会保持OTA的频率。
去年理想ONE突如其来的停产,以及购车优惠等措施,确实是有些背刺老车主,特别是最近网传理想开始以28万一台的价格,向南方的一些二手车商成批量的倾销库存的理想ONE新车,二手理想ONE的价格几乎已经崩盘了,30多万的车开一年亏10多万的情况比比皆是。
但好消息是,理想已经公布了理想ONE车型接下来的OTA计划,今年年中和第四季度,理想ONE会迎来两次OTA,其中最大的亮点将是理想ONE的车机中也会上线“任务大师”这一功能,也就是用户能够根据个人需求和习惯等设计任务,包含设置座椅通风加热按摩、驾驶模式、屏幕显示、遮阳帘开关等功能组合,这个功能比较类似于苹果iOS系统中的“自定义专注模式”,可以把整套系统都切换到一个新模式中,一些功能会随之增强或者关闭。当然,你也可以把理想的这个任务大师,看作是自定义的“舒适进入”,这一功能还可以分享给车友,到了2023年底,还会上线手机版的“任务大师”。
另外,对于使用地平线征程3芯片的2021款的理想ONE车型,在辅助驾驶方面还会新增“车道偏离辅助和货车避让优化”两项功能,进一步地发挥征程3芯片和800万像素前视感知摄像头的能力,由于理想从2021款理想ONE上开始了辅助驾驶系统的自研,不再使用Mobileye Q4的黑盒方案,为后续的升级奠定了一些基础。
总结理想L系车型的OTA频率比较频繁,到现在已经迎来了4次大版本的升级,功能完善度已经做得不错,但其实现在看,除了哨兵模式,其他的已经进入缝缝补补的阶段了,可能在接入更深层的人工智能系统之前,不会再有很大幅度改变使用逻辑的升级了。
而已经停产的理想ONE,今年也会迎来进一步的升级,毕竟理想ONE的用户规模依然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停产车型的智能化更新,也需要全行业的重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唯心主义有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里去?
虽然这三个问题最先于哲学语境中被提出,但却广泛地存在于人类因为探索而产生的好奇中。其本质并不是需要我们陷入悲观和虚无,而是知道我们在提出一个大的、宽泛的问题后冷静下来, 继续往下提出更深、更本质的「二阶追问」。
所以,当我坐在 北京 理想研发中心,看到屏幕上出现这三个问题时不禁有意外之喜。
从 2015 年李想选择以造车为自己的第三次创业目标;到 2018 年底到 2019 年初融资失败,陷入存亡之际;到 2021 年 10 月第 10 万台理想 ONE 下线、成为新势力最快破 10 万的产品;再到 L8/L9 的优秀市场反馈;这一晃也走过了 8 个年头。
在理想宣布「迈向千亿营收」的时间节点,李想却选择用这么一种特殊的方式回顾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思考和感悟,这也颇有些承上启下的深意。
从企业诞生的思考,到去向何处的落脚, 李想用 2 个小时给我们上了一趟关于理想这家企业的哲学课。
「我是谁」,只有 1% 的新势力明白
「在 300 多家造车新势力里,也就 1% 的企业在品牌方面是合格的。」
在媒体沟通会上,李想还是和从前一样直言不讳。
「今天说我要家用,明天又说我要 3 秒级加速,(这些企业)所有的逻辑都是乱套的。这会影响他后面的产品,影响经营的所有环节。」
在李想看来, 「品牌」是企业的脑袋,是自上而下的起源 。对外,需要让用户明白你是谁;对内,需要让团队明白自己是谁。 对于理想来说,一开始的核心定位就是「家庭首选的豪华电动车品牌」。
听起来很空对不对?事实上,在理想 ONE 诞生的初期,收获的怀疑并不少:「增程也配叫新能源?」、「挂绿牌去加油站的可笑产物」、「1.5T 卖 30 万的韭菜收割机」。
李想称, 大部分消费者其实不清楚自己明确的需求 。在没实际接触产品之前,问你要不要增程?要不要娱乐屏?要不要好用的辅助驾驶?消费者不了解这些新东西带来的体验提升,自然不会觉得自己需要。 但是真的带着家人、孩子、老人出行,真的被辅助驾驶减缓压力,感受过大电池增程的体验时,就会发现自己选择的产品已经超越了当初的预期。
所以,「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是理想定下的价值观。当然,想要事情做得正确,作为企业头脑的「品牌」就必须明确,不然就会「越努力,越失败」。
关于当初理想 ONE 选择增程的初衷,理想也罕见地提到了 蔚来 的换电体系。李想认为「 消费者没有义务在购买电动车后降级自己的体验、出行半径、出行效率 」。
「换电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体验可以无限接近加油的体验,用户的用车成本也会大大低于燃油车。但是这花费太大,我们当时钱不多。换电站需要建,也要准备更多的电池,电池的价格又会波动。 所以我们在想,能不能直接从产品端解决问题,而不依赖服务端。 」
和东施效颦理想的对手们相比,销量表现不佳的表现可能是一开始就没有回答好「我是谁」、「我要满足消费者什么需求」、「我为什么要做增程」。 回归事物最基本的条件,将其拆分成各要素进行解构分析,从而找到实现目标最优路径的方法。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想的思维模式和我们耳熟能详的「第一性原理」颇为相似。 寻车网
对于一家新能源车企而言,李想认为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和 2016 年理想 ONE 立项时一样: 怎么解决充电难和电池成本高的问题。
当前,我国燃油车保有量为 3 亿辆,对应有 240 万个加油枪,电动汽车保有量为 1,000 万辆,对应有 360 万个充电桩。相较 125:1 的车枪比,3:1 的车桩比却依旧「充电难」的问题核心不是电池不够大,而是补能不够快。
所以,当 800 V 技术瓜熟蒂落,理想的纯电规划便提上日程。通过 800 V 技术,补能 10 分钟就有可观的续航里程让充电桩的「翻台率」得到提升。此外,李想也暗示将来可能会有两种放电倍率的电芯:4C 电池可以做到 10 分钟 400 km 续航;2C 也能做到 20 分钟 400 km 续航,高压快充网络和高倍率的电池一定是一体的。
对于理想这种看中成本控制的「抠厂」来说,800V 技术也带来了成本的可观提升:「 比如现在一款销量最好的纯电中大型 SUV 可以做到 100 kWh 电池包续航 600 km,800V 以及 SiC 元件加上整体能耗的优化,可以让 80 kWh 的电池就可以做到 600 km 的续航 」。
李想表示,相比如今主流的 400V 架构电动车,在尺寸和驱动形式相同的情况下, 800V 的运用可以让一辆车降低 3—4 万的零部件成本 。
往后看, 李想表示一直到 2030 年仍然会坚持两条路线同时往前走 。一方面把增程效率做的更高,做的更好;另外一方面会在高压纯电上全力研发。
刚刚在财报会议上交出不错答卷的李想也小小的「凡尔赛」了一下:
「从 0—1 的阶段,增程让我们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在过去的几个月里, 理想汽车 的营收排第三,仅次于 比亚迪 和 特斯拉 。这样的收入和规模也能够支撑我们接下来全力以赴地去做好纯电。」
你可以从李想的发言中看出, 就算是在 800 V 高压平台的纯电产品上,在保证体验的基础上怎么降本也是核心 ,这也和特斯拉的 MASTER PLAN 3 的主题不谋而合。
国内新势力车企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特斯拉的影子,理想可以说是其中学的最像的一位。
「要去哪」,先看看自己「健康吗」
「到 2030 年,我们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无论是头部有三家企业还是五家企业,我们希望我们一定是其中的一家。」
这是理想从 2015 年就定下的大目标,到现在也没有变过。不过,回答「要去哪」是一个宏伟的命题,此时的理想有资格也有底气喊出来这句话,可彼时的理想处于从 0—1、从 1—10 的阶段,抬着头看天走路是一定会碰壁的。
攘外必先安内。 要回答「要去哪」,首先要看行路的人是否有足够健康 。没有一个健康的经营体系,企业要么会在快速扩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么会在黎明出现前死去。
这张图浓缩了理想的经营理念。其中,品牌、研发、交付和毛利率围绕着理想最具优势的「产品力」。
提到精致咖啡,你会想到星巴克;提到理想,你会想到「移动的家」。所以在关于品牌的营造上,理想已经深入人心。 在产品上,李想认为安全、价值和向往感是三个核心要素。
「 安全是底线 。比如,在 A 柱上用高强度钢和热成型钢成本就差几百块钱,但很多企业非要省这几百块钱;轮眉上的尾部的防撞梁我们都用的最好的铝结构,成本也就多出 1,000 多。包括二排的头部气囊和侧气帘,整体下来成本也就多花 2,000 左右。」
被合资车企教育的市场里,一度存在着低配气囊减配、偏置碰撞应试只做一侧优化的恶性成本控制的陋习。面向家庭的理想,出发点仍然是消费者:保证每个座位的乘客都是安全的。
产品价值分为「软件」和「硬件」 。「软件部分核心就是当我能做到中央域控制器、智能驾驶控制器全都自研,加上背后整个软件都自研的情况下,这不是问题」。
李想用自己刚刚 OTA 的「任务大师」举例:「这些软件硬件的接口供应商是不会给你开放的, 要看自研程度,就看你能自定义哪些功能 。除了软件,我们甚至还可以把硬件一起调用。」
李想也坦言:「最难的是硬件」。他用 52 张扑克举例:「 你每多一个功能,就需要去掉一个功能,不是想加就加 」。关于其中的取舍,理想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大家问 L7 为什么不和奔驰 S 级以及宝马 7 系一样实现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李想解释道,为了保证结构安全和联动功能的统一,后配座椅的放倒需要被舍弃。作为服务家庭用户的车,取舍一目了然。
第二个例子是电动车时代动辄 3 秒多的加速能力是否必要。如果做出 3 秒的加速,舍弃的就是中低速的能耗,电机的尺寸也会造成空间布置的难题。 在理想的产品研发过程中,需求的分析—需求的验证—零部件 SOR—零部件验证—整车验证是五个严格遵守的环节。
怎么做取舍?是否想明白需求?看似简单的疑问,却是一个精准定位的好产品的开头和关键。
关于产品的向往感,「移动的家」四个字就是最好的诠释 。在李想看来,如果自己的产品像一个家,就要有最大、最舒适的空间;在家里可以每个人拥有一块屏幕娱乐,车内空间也要一样;想让智能驾驶带来统一的体验,NOA 必须全系标配。
「在产品的核心配置上千万不要蜻蜓点水,一定要做超额的投入、超额的配置。否则你觉得你都挺好,但别人感觉不到。」
理解了这句话,你就理解了为什么理想的产品总是容易让人记住,而同样堆上了「大座椅」、「大空间」和「大屏幕」的竞争者们却得不到相同的关注度。
关于毛利率,2022Q4 理想汽车总毛利 35.66 亿,整体毛利率 20.2%,单车毛利率 20%。全年总毛利 87.9 亿,整体毛利率 19.4%,单车毛利率 19.1%。虽然没有超过 20%,但也十分接近了。
虽然 小鹏 的财报还没有发,但我们看看蔚来的财报数据:第四季度总毛利 6.22 亿元人民币;全年总毛利 51.44 亿元人民币,谁的状态更健康是一目了然的。
理想和蔚来都在 2022 年面临着产品换代的难题。 但是从理想 ONE 切换到 L 系列,理想的毛利率迅速从 Q3 的 12% 恢复到 20%,蔚来则将战线拉长到 2023。
李想称,20% 的毛利率是一个企业健康的象征,才有足够的资本去推动研发 。足够健康的理想,现在才来回答「去哪儿」的问题。
对于理想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软件 2.0」。
软件 1.0 指得是人类给机器制定规则,描绘边界,标定参数,自己编程,最后程序给自己使用,今天的互联网、终端设备、APP 也大都采用这样的模式运转。
软件 2.0 是机器通过向人类学习,机器自己编程,自己制定规则,以及给自己使用。 李想称:「我们使用的是一个机器人,但并不使用机器人的任何具体功能,机器人是自主的」。
理想共建立了四支人工智能的算法团队,分别在解决四个领域的问题,分别是智能座舱团队,做多模态算法;智能驾驶团队;智能工厂团队;零售端智能团队。
其中最有想象力的便是智能驾驶团队的工作。 善于学习特斯拉的理想在看到特斯拉在 BEV(Bird''s Eye View)技术路径的成功后,毅然决定跟进 。从传统摄像头输出 2D 平面信息—人工标注的路线转变为摄像头拼接出 360 度环视视角(鸟瞰)输出3D 感知 + 时序信息的感知模式。
此时,车辆的感知不再是二维的图片,而是和人类相同的 3 维视角和时间信息 。有了感知的飞跃,判断的方式也变得大不相同。通过「影子模式」,AI 会将自己的判断结果和人类驾驶员的应对方法比对、学习。训练的结果上传云端,云端会做自动化的标注、分类、训练,得出大模型后直接上车做「影子验证」,而不是传统的台架仿真。这就形成了一个自行进化的闭环。
只要这种「端到端」训练的样本足够多,整个驾驶体验和安全性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它就像人类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下怎么工作,去进行学习。 李想的思路和特斯拉如出一辙,其本人也毫不避讳地说:
「 我个人认为到今年年底,大部分头部企业能够做到 2011 年年底特斯拉的水平。到 2024 年的时候,大家普遍能做到 2022 年底 2023 年初特斯拉在北美的水平。在这个时间点,首先从中高端车开始,会彻底进入到智能自动车时代,基于软件 2.0 的智能电动车的时代。 」
根据理想的估计,国内的头部车企在自动驾驶的研发上有 2 年的差距。对于理想来说,既然「去哪儿」的答案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那么参考特斯拉,理想自己的 AI 训练芯片和超算中心的规划可能也是「箭在弦上」。
「怎么去」,用协作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们认为,其实组织会遇到三类不同的问题:懒惰、惯性和无知。」
从互联网出身的李想拥有管理软件的经验,通过引入标准的汽车研发、实验、制造流程解决工业能力的短板;通过 OKR 的引入,解决两部分人才的沟通问题。到了多车型平台化的时代,需要更新的架构来帮助企业发展。
这也是理想害怕出现的情况:车企的研发和研究院的流程彼此独立,无法融合。
所以,理想引入了矩阵型组织 。在去年年底的内部信上,理想正式启动面向千亿收入规模的全面矩阵型组织的升级,代替掉了此前一直保特的垂直职能组织管理模式。
在新的组织架构下,理想高层新的组织架构为:
在这个组织下设有 7 个实体部门:战略部、产品部、商业部、供应部、流程部、组织部和财经部。
最后这 7 个横向管理部门里,再分别设定 7 个一级流程,对应下分别是:
简单理解,矩阵型组织把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 一名管理人员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
矩阵式组织结构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项目小组和负责人可以是临时组织和委任的,任务完成后就解散,不变的是任务线。
「组织升级是企业进入更大规模和更难阶段最重要的考试题, 90% 以上失败的企业其实并非是业务出现了问题,业务出现问题只是表象,而本质是组织能力与规模扩大、行业变化无法适配。 」
这句话就是理想回答「怎么去」的最好注解。
写在最后
李想本人在沟通会上说道,人生最可怕的就是两件事,第一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是不能实事求是。
曾经在接受采访时,李想说造车对他真正的改变就是当问题真的层出不穷、让人痛不欲生的时候,就会思考哲学层面的问题,帮助自己应对复杂,跳出来看问题。
李想说,三次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42号车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易车讯 7月3日, 理想汽车 的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 理想ONE OTA升级的公告,此次OTA 3.3将于本周陆续开始推送。理想汽车CEO李想曾表示,“我们努力在现有的硬件上提供持续更新的功能和软件,理想L系列能有的820A可以运行的,尽可能给到理想ONE”。
据悉,此次更新的内容分为两个方向,分别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个板块。智能座舱方面,新增任务大师可以自定义产品功能组合,实现座椅、驾驶、灯光等十余个领域功能联动,并可分享自己设定的任务组合给其他车友;携带钥匙离开车辆之后,车辆电源不会关闭,空调、娱乐系统可以继续工作,不影响车内其余乘客体验。
智能驾驶方面,新增“纠偏”模式。当驾驶员分心导致车辆偏离车道时,该模式可实现主动纠偏,使车辆保持在当前车道行驶;货车避让能力增强,可在辅助驾驶模式下,自主避让具有压迫感的车辆,对相邻车道的货车避让能力增强;导航辅助驾驶模式下,进入匝道速度适当提升、减速更线性、更符合驾驶员驾驶习惯,以提升通过效率。
打开易车 App,搜索“真十万公里长测”,看最真实的车辆长测报告。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理想L8更新OTA 4.4版车机,哨兵模式是唯一看点? 在北京,理想给我上了堂哲学课 理想ONE发布OTA 3.3 新增任务大师等功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理想ONE新2022款(2022款理想ONE)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在汽车行业更是如此,尤其是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相对于传统车企,用几十、上百年,持续对品牌影响力的打造,“新人们”只有用更贴合时代需求、更强大的产品力,获得已经被传统车企,经营的如泼水不漏的市场的认可。大家对理想ONE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除了够大、够豪华之外,就数它能带上一家老小六口人,仅需一次加油,就能持续续航890K
理想one是几座的太平洋汽车理想ONE的车型定位是中大型SUV这款车的长宽高分别为5020*1960*1760mm,轴距为2935mm,汽车的内部采用的是7座布局,理想ONE搭载前后各一组电机组合的纯电动模式,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530马力,最大扭矩为700。买车时自然要对中意的车型有基本的了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类车型中的一员理想ONE2021款增程6座版,然后再为大家算一
包含八大项目理想ONE将于4月下旬更新车机系统据悉,理想ONE最新车机系统将于4月下旬进行更新。此次系统更新是理想ONE官方春季更新计划中的一次,将主要对八大项目进行升级。此次主要新增了“越野脱困”模式、新增总续航里程显示(NEDC与WLTC两种)、能源模式调整为“纯电优先”和“燃油优先”、可用油量提升至44L、360°环视新增“轮毂视角”功能、新增应用微信车载版、优化辅助驾驶系统(
理想汽车老板是谁理想汽车老板是李想。李想在1981年10月出生于河北石家庄,80后企业家代表人物,曾先后创立泡泡网、汽车之家。高中时,通过给IT类媒体供稿、运作个人网站,李想已经获得不错的收入。出于对互联网和IT的热爱,他决定放弃参加高考,选择创业,并获得了父母的支持。2000年,李想注册泡泡网并开始运营,2001年下半年,他从石家庄来到北京,正式开始泡泡网的商业运作。泡泡
上汽大通MAXUS新途V70/V100等车上市售价13.88万起3月20日,上汽大通MAXUS新途V70上市,售价13.88-20.16万;生活家V100上市,售价52.98-72.98万起;旅行家V100上市,售价39.18-43.98万起。新途V70基于全新平台架构而打造,采用了全新的乘用化和年轻化的设计语言,提供双色车身,内饰配置可以提供高度定制化选项,动力方面搭载2.0T柴油发动机,
李想:问界M7让理想ONE提前停产在比亚迪身上学到了很多易车讯日前,理想汽车CEO李想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表示:“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提前停产了理想ONE(并给供应商付了10亿的赔偿)。“而在讨论理想汽车的驱动力时候,李想说了两个字”成长“。理想ONE李想谈到:”2022年三季度,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
大五座SUV的理想标准试驾理想L7Max在推出理想L9和理想L8这两款六座SUV之后,理想汽车在今年2月发布了旗下首款五座SUV——理想L7。随后理想的整体销量在三款车型的助力下,也全面开挂,6月,理想汽车月度销量首次突破3万辆,连续3个月蝉联中国市场售价30万以上SUV销量冠军,就在刚刚结束的7月,月销量达34134辆。连续两个月破3万。如果说六座布局的理想L8、L9吃了差
理想汽车2021款价格理想汽车2021款价格体积较大的SUV更能受到男性消费者青睐,因为,较为宽敞的空间能让一车人都得到较为舒适的乘坐体验,而这些都是小尺寸的车型给不了你的。作为理想汽车旗下车型中的重要角色,理想ONE2021款增程6座版是不少消费者所关注的车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款车,再算一算它的落地价吧。接下来看下配置,理想ONE配备了前排侧气囊、并线辅助、主/副驾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14 05:16:02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