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3 09:10:20 | 寻车网
中方6代机发动机进度曝光
最新的好消息:中方航发航空材料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张勇,在近日的报告中,谈到了中方多款新型航空发动机的进展情况。
张勇称,WS-15(涡扇15)已经实现了“批生产交付”,材料已经固化;WS-19(涡扇19)和用于6代机的发动机,正处于选材阶段;而太行大改,也就是WS-10C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98%,剩下的也容易解决。
关于WS-15,张勇的说法倒没让人意外。毕竟这几年为了测试定型,WS-15本身就已经生产了数批,目前应该处于测试的后期阶段,装备歼20服役也为时不远了。
目前,歼20的产量已接近200架。按目前这种加速生产的趋势,歼20的总产量,有望达到我之前预想的500架以上,700架左右,甚至往1000架努力。遥想当初,很多人还不敢相信这个设想啊。
比较新的东西,还是关于6代机发动机进度的。这算国内第一次公开提到6代机发动机进度了。处于“选材阶段”这个说法比较模糊,但能跟WS-19(涡扇19)一起说,说明其进度还可以。美方一直期望尽快研制出六代机,并批量装备,以重新实现对中方的“代差”优势。目前看,中方的追赶还是比较快的,美方的计划有可能要落空。
而张勇口里的WS-19的进度,则可能会让一些人失望了。在前一段WS-19总师黄维娜的报告中,在谈到WS-19时,说的是“5年以来工程验证机”的研发情况,称需求满足率已超过90%。这种说法,其实大概预示了WS-19目前的研发进度。而张勇这次称WS-19还处于选材阶段,算是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黄维娜的说法。
如此一来,歼35恐怕也要重走一遍歼20的发动机之路了。一些人在对比歼35与美方F-35的性能时,将歼35的发动机的最大加力推力,设定到了11-12吨。目前看,这种设想还比较早,9吨左右会比较合适些。 寻车网
从侧视图对比看,歼20的腹鳍对发动机有很好的遮挡,但歼35则没遮挡多少。发动机喷口一般来说,温度比较高。歼35的这种情况,对于侧面隐身,特别是红外隐身恐怕不太好。以前,沈飞所的文章说,从美方和法国的发展来看,中型机才是未来舰载机的发展趋势,所以选择歼35才是正途。结果美方现在准备搞的6代舰载机,因为要求航程、挂载弹药数量要比F-22大许多,所以其尺寸预计比F-22还要大。海军要不要再考虑下舰载机的选择问题?
不过也不必太过于纠结。在六代机逐渐走来的时代,6代舰载机也不会太远。后续航母吨位将更大——比如10万吨级;电磁弹射系统的最大弹射能力将更强——比如达到40来吨。那么成飞在研发6代机之时,也顺势研发下6代舰载机,也不是不可以。6代机才是决胜场,海军这次要早点行动啊。
歼-20究竟有多强?
歼-20战斗机是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有人说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那么他的实力究竟如何呢?最近,香港《南华早报》也对此进行了一番评论,该港媒认为,歼-20战斗机目前的服役数量可能高达200架左右,已经超过F-22A,成为世界上服役规模第二大的5代战机;同时,歼-20战斗机还将会换装WS-15发动机,成为性能碾压F-35的全球最强战斗机。
图为《南华早报》的原文截图。
港媒指出,中国拥有全球最强的脉动生产线,并且以此为基础,大规模制造歼-20战斗机,产量逐年递增。而解放军如此大规模的生产5代战机,主要目的是平衡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不断增加的F-35战斗机规模。该港媒还发现,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出现了编号为CB0369和CB0370的2架歼-20战斗机,他们的编号意味着歼-20的第三批次已经生产了至少70架,而3批次之和可能已经超过了200架的规模。
图为珠海航展上4架歼-20并飞。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首先,歼-20产量破二百是正常情况。
成飞目前大约有4条左右脉动生产线负责制造歼-20战斗机,除了为歼-20量产建设的全新脉动生产线外,还有一条歼-10系列战斗机的生产线,目前腾出来用于制造歼-20战斗机。按照每条生产线可以年产12架歼-20来算(平均每月1架),那4条生产线每年可以下线48架歼-20战斗机,而这只是脉动生产线的平常速度罢了,稍一加力就会超过这个产能。
那么歼-20是从哪一年开始生产呢?据一些公开资料显示,歼-20战斗机在2017年底就有“领先试装”,到2018年就已经进入了“小批量产服役”的阶段;到2019年时,生产歼-20的脉动生产线就已经开始全速运转了。所以,如果从2019年开始,我国就开始年产最少48架歼-20的话,再加上2017年底到2018年小批量生产的型号,歼-20的交付总数达到200架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很可能已经超出了这个数字。
图为歼-20战斗机15架飞机同框。
都说歼-20的脉动生产线多么厉害,那什么是脉动生产线呢?其实,脉动生产线,可以看做是飞机的“流水生产线”,他是一种十分先进的航空制造组织形式。过去,飞机在车间内制造,都是在固定的位置不变,一个车间内可以有好几架飞机的装配点。然后不同流程、不同任务的装配、检测小组,按照飞机生产的时间顺序,进入生产车间,在固定的装配点装配同一架飞机。这样的生产形式,导致在同一时间,总是只有1组制造人员在装配,其余都在休息,生产速度较慢。
脉动生产线可以看做“人不动、飞机动”的流水生产线,但是不同于流水线的是,脉动生产线是有节奏的向前推进任务。在脉动生产线内,装配人员按照飞机的制造顺序站好装配位置,然后飞机开始最早的装配位置开始制造,每完成一道工序的制造,就会把飞机运到下个点位继续下一阶段的装配,然后第一个点位依然不休息,开始操作第二架飞机的初期装配……这样,直到最后一道工序的点位加入制造时,车间内就进入了同时制造多架飞机的高速状态,从第一架飞机出场,到第二架飞机出场,往往时间很短,一旦脉动生产线进入高速状态,那么能一个月制造1-2架先进的第5代战斗机。
其次,歼-20战斗机性能碾压F-35也很正常。
从服役规模来看,歼-20的200架左右,自然是比183架的F-22A要多不少;而从性能来看,歼-20也足够压制美国最新的F-35战斗机,甚至是美军最强的F-22A战斗机。总体来看,歼-20战斗机的性能优势主要体现在两点:雷达航电、气动布局。
先说说雷达吧,歼-20的雷达航电要比F-22A更先进,这得益于歼-20服役更晚。没错,在电子领域,后发就是优势,如今再差的品牌智能手机,也比10年前最好的智能手机更强。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最近这些年进步最快的科技领域,每年都会有大量全新技术出现。F-22A战斗机于1997年,2005年正式服役,当时连智能手机都还没有,战斗机的雷达、应用技术框架也都比较老旧。而歼-20是2018年小批量产,当时智能手机都已经十分普及了,可想而知雷达的电子和应用技术会有多大进步。
歼-20的雷达是三面式相控阵雷达,还搭配有机翼的外缘雷达副天线,不用变换飞行方向,探测角度就能轻易覆盖正面超过180°范围的空域,机头不用指向敌机方向,就能完成瞄准攻击。而F-22A战斗机还是和传统的4代战斗机一样,装备1部正面的火控雷达,光是这个架构就决定了F-22A在探测能力上的落伍。至于歼-20拥有的EODAS合成孔径系统、EOST综合观瞄系统等,都是F-22A没有的,所以歼-20在雷达航点上比F-22A要强很多。
再说气动布局,F-22A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个常规布局飞机。这和美国的设计思路有关,美国是全球第一个研发5代战斗机的国家,因此更加追求技术的成熟和可靠,否则新技术应用太多,容易提升研发成本,增加研发失败的风险。同时,美国空军实力当时领先全球很多,完全无需用标新立异的设计来追求极致的性能,只需要一种可靠、成熟、相对便宜的5代机,美国就能稳稳拿下空中优势。
歼-20就不同了,歼-20是以击败世界其他5代机为目标设计的,本身就很追求极致的性能,加之近年来我国空气动力学技术和风洞技术的进步,使得歼-20可以用上更加激进的气动布局设计。从这个概念来说,F-22A更像是豪华的品牌跑车,追求性能,也需要追求舒适和市场;而歼-20就像是F-1赛车,天生就为战斗而生,性能要极端很多。
歼-20拥有全动鸭翼、边条、全动垂尾、升力体、抬式布局等多种设计特点。这其中,抬式布局、升力体的设计,让歼-20有了更好的高速性能。而全动鸭翼、全动垂尾和边条的设计,又让他具备了很好的高机动和超音速机动能力。因此,歼-20的机动性和高速性能比较突出,在较近距离的空战中,可以压制目前所有的第5代战斗机。
总体而言,歼-20凭借优秀的航电、气动设计,可以在空战中压制F-22A和F-35,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现代空战打的就是先敌发现、先敌开火,而歼-20以优秀的隐身、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确保在空战中可以取得先敌打击的优势。
最后,歼-20的短板是什么呢?
《南华早报》这篇文章指出,歼-20战斗机要是换装WS-15后,性能将会更加出色。由此可见,歼-20虽然优秀,但是短板也还是有的。歼-20目前配备的WS-10B发动机,最大推力14.5吨,且没有矢量尾喷。相比而言,俄罗斯苏-57战斗机的117S发动机有三维矢量尾喷,且有14.5吨推力;美国F-22A战斗机的F-119发动机有二维矢量尾喷,且有15.5吨最大推力;美国F-35战斗机虽然也没有矢量尾喷,但是F-135发动机的最大推力高达18吨。
由此可见,歼-20战斗机的发动机推力是5代机里比较小的,且没有矢量能力是个大缺憾。因此,歼-20战斗机如果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换装更大推力的矢量发动机就是势所必然。而据公开信息显示,WS-15发动机就是歼-20需要的新一代发动机,他可能具备三维矢量能力,推力可能高达18吨,一旦服役,将会让歼-20的优势更加明显。
总而言之,歼-20服役规模大、技术性能先进,确实堪称是世界上经典的第5代战斗机了,而我们也希望,装备WS-15的全新歼-20战斗机,能早日出现,补上歼-20最后的短板!
换装WS-15引擎
85岁高龄的刘大响院士,这位中国航空发动机泰斗,在2022年中国航空产业暨南昌飞行大会的主旨报告上披露。
换装WS-15发动机的歼-20,首次飞行试验工作取得了成功,并将在完成所有测试后正式列装于歼-20上。
这条关于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最新消息。
无疑是近期中文网络上较为热门的重大新闻。
至少吸引了许多带V标志的军事领域创作者的关注,并推出了各自的相关推文。
这是国产首款隐形战斗机歼-20,自横空出世以后,也就十余年的时间。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就已经经历了从俄制AL-31F,到国产WS-10C,再到国产WS-15,现已换装了不同型号的三种引擎。
在理论上可以实现推重比9.7-11,沈阳黎明的WS-15“峨眉”涡扇发动机。
WS-15,是当下中国航空工业所能制造的最为强悍的发动。
标志着中国在涡扇发动机领域,通过数十年的持续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终于追赶上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最快3.7秒破百,33.88万起的智己L7究竟有多强?随着购车群体逐步年轻化,即便是新能源车,除了在性能上进行升级外,内外观的设计也是修炼的一部分,从当前的销量表现来看,那些外形动感个性的车型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这款智己L7便是一台颜值与实力并存的车型,目前23款新车在售3款,售价33.88—57.88万,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来看看智己L7的内在实力,全系
因为喜欢途安08款的硬朗车头,把06车头改成08款了加入汽车之家也有5年有余了……以前没逛论坛的习惯,更没有加入车友会,一个人开开车,也挺好,觉得车子就是代步的,没啥可以改的!但事与愿违,加入汽车之家加入车友会,发现自己的车和其他车友比,就是垃圾,然后就是改……改……改,一发不可收拾!经过几年潜水……发帖,想必论坛或多或少也有认识我的车友了,这几年里,陆陆续续发布了一些个人用车感受和自己动
新款北京BJ40究竟要多少钱?在SUV市场如此竞争的今天,北京汽车推出了一款北京BJ40的全新车型。想必很多人已经对这款车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它不仅车身硬朗,做工精良,而且可以上下山地,具有越野能力,看起来也非常酷炫时尚。不过,虽然该车的造型独特,质量也非常优秀,但某些消费者想问的是,这款车到底要多少钱呢?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入手一款SUV不仅仅是为了驾驶上的舒适,还有着金钱上的压力。
最强测评报告!福田皮卡G7究竟好在哪里 近日,AutomundoTV.在缅甸对福田皮卡G7、日产FrontierXE、江淮T8PRO三款四驱皮卡车进行了一次深度测评。此次测评由多位驾驶专家、汽车机械专家与资深媒体人共同完成,三辆皮卡分别从油耗量测试、百公里加速、高海拔冷启动测试等数十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度测试,为皮卡圈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很高的测评报告。 参评车型:福田皮卡G7四轮驱
大众途观越野价格及图片大众途观自上市以来,一直备受消费者青睐,其全面升级和优化过的第三代途观越野车更是收到了不少关注。那么,途观越野车的价格和图片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1.途观越野车价格途观越野车属于高档SUV车型,其价格自然也不菲。根据汽车产业报告指出,目前途观越野车的价格区间在23.69万~38.68万元之间,具体价格会因购车地区、车辆配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同
大众捷达为何在国内叫速腾?近日,大众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捷达的官方图片,这也是捷达的第7代车型,不久,一汽大众将会引进这款车型,但它的名字不叫捷达,而是速腾。为何捷达引入国内后会自升一级,是大众不厚道还是另有隐情呢?这件事还要追溯到1991年,那年第一辆国产轿车A2在一汽-大众组装下线,被一汽大众命名为捷达,这款车是完全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打造的,当时也是一汽大众旗下唯一一款非全球车型
引擎max有哪些车型?爱玛引擎max全部车型有:米格A303、妮娜W260、露娜W190、全新一代A500、YO麦M320、小爱E390、露娜W290。1、米格A303。米格A303采用了科技美学设计,外观非常潮酷,整车采用了流体力学的外观设计,溜背式造型,跑车隧道式进气孔,前侧采用了家族式悬浮式转向灯+可转向三透镜大灯,整车造型酷似一架战斗机。2、妮娜W260。
最强测评报告!福田皮卡G7究竟好在哪里 近日,AutomundoTV.在缅甸对福田皮卡G7、日产FrontierXE、江淮T8PRO三款四驱皮卡车进行了一次深度测评。此次测评由多位驾驶专家、汽车机械专家与资深媒体人共同完成,三辆皮卡分别从油耗量测试、百公里加速、高海拔冷启动测试等数十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度测试,为皮卡圈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很高的测评报告。 参评车型:福田皮卡G7四轮驱
2023-10-01 05:17:46
2023-09-08 16:22:41
2023-09-08 18:15:52
2023-10-22 18:53:22
2023-09-27 21:48:49
2023-09-13 04:35:21